用于在处理织物的机器中形成织物折痕的装置

申请号 CN200480003480.1 申请日 2004-02-17 公开(公告)号 CN1774536A 公开(公告)日 2006-05-17
申请人 阿罗里股份公司; 发明人 达尼埃莱·巴西利科;
摘要 一种用于在处理织物的机器特别是折叠的织物汽蒸机中形成织物折痕的装置,包括:织物 处理室 (1),装配有织物的入口(6)和出口(7)、和用于使所述室(1)中的织物前进的 输送机 (T)。所述输送机包括通过臂(24)安装在输送机上的杆(20),其中织物形成和 支撑 在杆(20)上。所述装置提供两个形板(30),其中支撑杆(20)的臂(24)在形板(30)上滑动。当织物前进时,通过将杆(20)从紧贴其上升束(18)中的传输链的条件提升到位于设置在所述链的活动分支(16)上方的轨(28)上的条件,使臂(24)翻转。
权利要求

1.一种在用于处理折叠的印花织物的机器中形成织物折痕的装置,所 述机器包括:
织物处理室(1),装配有织物(40)的入口(6)和出口(7),
所述室(1)中的织物输送机(T),包括一对靠近所述室(1)的侧壁 (2,3)的循环链(10,11),每条链都具有在所述入口(6)和所述出口 (7)之间延伸的链(10,11)的活动或前进分支,以及
多个织物支撑杆(20),每个杆都具有由所述链(10,11)转动支撑 的端部,
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控制装置(24,30),用于控制所述杆(20) 从紧贴垂直移动的所述链(10,11)的位置转动到高于平移动的链(10, 11)的位置;协作装置(33),用于防止织物滑动一定的时间,所述时间 足以使织物(60)前进的量导致其通过重而下降,以在两个连续的杆(20) 之间形成敞开折痕(F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与入口(6)对 应的辊(8),用于支撑和进给支撑在所述室(1)中的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防止织物滑动 的装置包括靠近用于支撑和进给织物的所述辊(8)的压缩流体喷嘴(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包括两根链, 其特征还在于,每根链(10,11)由具有水平轴的链轮(12,13,14,15) 支撑,其链轮(15)限定从上升的前分支(18)到相应链(10,11)的水 平前进分支(16)的转移。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轮(26,27) 安装在每根杆(20)的末端,所述轮(26,27)适于啮合在所述链(10, 11)的活动分支(16,16a)上方平行于活动分支(16,16a)延伸的直上 轨(28,28a)。
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所述 杆(20)的转动的所述装置(24,31,32)包括:
臂(24),具有分别铰接到所述杆(20)的端部和相应链(10,11) 的链环的端部,以及
形板(30,30a),与所述臂(24)协作,使所述杆(20)从悬挂位置 转动到所述链(10,11)上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24)包括操纵 杆(34),位于所述链环的相对侧,装配有柱形曲柄(35),所述柱形曲柄 (35)靠着所述板(30)的轮廓滑动,使得通过所述链使所述操纵杆(34) 连接至所述臂(24)的销(25)转动,因此也使臂(24)、和安装在其上 的相应杆(20)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30)根据 具有靠近每条链(10,11)的上升束(18)延伸的初始圆形束(32)的下 部轮廓成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30)的所述下 部轮廓(31)包括在前进方向上跟随所述圆形轮廓的断续轮廓,所述断续 轮廓适于使得杆(20)支撑在其上的所述臂(24)翻转。
10.一种折叠织物汽蒸机,其特征在于,整合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 中任一制造的用于在织物中形成折痕的装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用于在处理折叠的织物的机器或设备中形成折痕或环的 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US 4 754 621和US 4 018 068中披露了这样的装置,其中正在 被处理的织物被排列以便在大桶中形成环或折痕。更具体地,但非排它地, 该发明优选应用于汽蒸印花织物的机器或设备。
以利用冷凝湿气作用及环境热量作用的稳定方式,汽蒸操作用于将染 料定影到织物纤维上,使得保持在材料表面上增稠剂干膜中的染料和所有 接收产品从纤维中的表面层扩散,并定影在其中。
所述用于处理折叠的织物的机器(例如,用于制备、汽蒸、染色、抛 光、尊贵化等的机器)通常包括处理室,在处理室中,支撑环带(连续) 输送机,所述环带输送机用于将待处理的织物从用于支撑和进给织物的辊 工作的所述室的入口侧传送到处理室的出口侧。
所述输送机由一对被支撑且靠近室纵向壁移动的循环链组成,所述循 环链的前进和反向分支分别靠近室顶部和底部延伸。
织物通过多个辊保持在处理室中的折痕中,这些辊在本技术领域和以 下描述中称为杆,所述辊的端部连接至所述链的相对链环。通常,所述输 送机以连续的方式前进,靠近入口侧,有利于在处理室中形成所述折叠的 织物所必需的时间内在连续的杆上形成连续的织物折痕。
现有技术缺陷源于需要在织物处理室入口保留大区域用于折痕形 成。结果,相对于工作设备中占用的区域,所述处理室的有用容量大大减 少。
此外,已知的折痕形成系统证明是几乎不可靠的,并且在建立它时经 常停止,除此之外,所述系统是困难的,且要求整个生产线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机器中的一些缺陷。此目的通过根据权 利要求1的装置实现。进一步的有利特性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作了披露。
根据本发明的机器包括处理室,输送机容纳在所述处理室中,所述输 送机包括一对循环链和由所述链支撑的多个杆,所述链分支在所述室中在 织物的入口侧和出口侧之间延伸。每个杆都通过铰接到链环和所述杆的端 部的几对臂悬挂在所述链的相对链环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流体喷射装置用于在输送机移动方向上形成 织物折痕,流体喷射装置例如所谓的Armstrong喷嘴(蒸汽喷嘴),在用于 进给和支撑织物的辊和所述辊下游的第一辊之间工作。一般而言,所述装 置具有开始折痕形成、然后利用重自身完成的功能。
在输送机活动分支上方平行于输送机活动分支设置了一对直轨,且妨 碍支撑杆的臂的一对形板允许绕平行于所述杆的轴转动的臂在所述链的 活动分支上方的位置中提升,杆端部位于所述轨上。
由于对于节省空间和对于机器操作来说折痕形成是基本的,所以当处 理(例如汽蒸)印花织物时,有必要在非印花部分(背面)上操纵织物, 以形成折痕。
活动分支和Armstrong喷嘴的第一杆和用于在处理室中支撑和进给织 物的辊之间的距离使得向着传输机方向驱动仅由于织物重量形成的折痕 (开口或边缘空白的折痕)和位于杆上的折痕。所述杆接触印花织物的背 面;同时,或就在板下面继续滑动之前,链沿板内侧拉杆,加速其移动, 且链将杆重新钩到沿处理室侧壁平延伸的上链。这样,当有关的开口折 痕封闭(即,边缘接近)时,在包括用于进给织物且开始输送机活动分支 的辊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新的开口折痕。
附图说明
根据参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性 和优点将变得显然,其中附图仅为表述给出,而非限制性实例,其中在附 图中:
图1是用于处理织物的机器的示意性纵截面图,其中所述机器整合根 据本发明的折痕形成装置;
图2是图1中的机器的示意性纵截面图;
图3是图2中的机器的细节的截面放大比例图;以及
图4、5、和6是在连续的工作步骤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放大比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用于处理折叠的织物,特别是用于汽蒸印花织物的机器包 括平行六面体状室1,所述平行六面体状室1具有侧壁或纵向壁2、3、顶 部4和底部5。所述室底部具有用于待处理的织物的入口6,后部具有用 于已处理的织物的出口7,入口和出口都位于室1的上部。
用于支撑和进给织物的辊8支撑在室1中,与开口6对应,而用于支 撑织物的空转轮9靠近出口7设置。两个辊8、9具有垂直于壁2、3的水 平轴。
此外,输送机T支撑在室1中,包括本领域中所用的一对传统循环链 10、11,在图中用虚线表示。
利用分别与壁2的轴水平和垂直的链轮12、13、14、15支撑和靠近 纵向壁2拉链10。靠近出口7被支撑的轮12是主动轮。链10的上部主动 或前进分支16在相应的织物入口6和出口7之间水平延伸,而下部反向 分支17位于下面的位置中,靠近室1的底部5水平延伸。
与用于进给织物的辊8一致垂直延伸的链10的前部上升分支用18表 示,所述链的后部垂直下降分支用19表示。
链11与链10相同,且靠近室1的纵向壁3被类似地支撑。相应于链 11的所有组件与链10的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上游”和“下游”用于描述链10、11的移 动方向。
用于支撑折叠的织物的多个水平杆20位于室1中,靠近其顶部。每 个杆20的端部连接至链10、11的相对链环。特别地(参看图2和3),每 个杆20在相对端由自由安装在臂24的端部23上的销21支撑,其其它 端自由铰接在链10和11的相对链环中的销25中。因此,在正常条件下, 每个杆20转动地约束到链10、11上,且都能在两个方向上转动。
在汽蒸处理期间,由支撑辊8进给室1中的印花织物通过经过链10、 11的上分支16的杆20支撑在折叠的布置F中,其中所述链10、11以连 续的方式前进。通常在所述上分支16的端部拉织物,且织物从汽蒸室通 过开口7卸除。沿链10、11的连续分支19和18,杆20在悬挂状态下移 动,且在此状态下,它们沿所述链的前部上升分支18被提升。
用于啮合相应的上轨28的轮26安装在每个杆20的销21上。上轨 28在链10和11的活动分支16上方延伸,在这里它们由比臂24的长度更 短的束隔开,优选地,它们约等于所述长度的一半。
特别参看图5和6,与上前链轮15相应,且在其面向室1内的侧上, 一对板30由为了简洁起见未示出的传统装置支撑。板30水平放置在有关 的链轮15上方。板30根据具有靠近链10和11的上升束18延伸的初始 圆形束32的下部轮廓成形。如根据以下描述显然的是,板30的圆形部32 允许杆以及臂24设置在向着室1的前壁的放大位置中,且连续的断续轮 廓31使得所述杆翻转和加速。
现在参看图3,臂24铰接到链10、11的相对链环,与销25对应,且 它们在所述链环的相对侧上有操纵杆34,操纵杆34装配有柱形曲柄35, 所述曲柄35的靠着板30的轮廓32和31滑动的外表面使得销25转动, 从而使得壁24和安装在其上的相应杆转动。
在前进时,印花织物40通过支撑辊8进给到室1中,且通过经过输 送机上分支16的杆20支撑在折叠的布置F中,所述输送机以传统方式连 续前进。在所述上分支16的端部以传统的方式拉织物,且织物从汽蒸室 通过开口7卸掉。杆在悬挂状态下沿输送机链10、11的连续分支19和18 移动,且在此状态下,它们沿所述链10、11的前部上升分支18被提升。
靠近前部分支18的上端,操纵杆34的曲柄35接触弯曲边缘32,且 防止杆20保持在悬挂状态的板30的断续轮廓(interrupted profile)31保 持在垂直束中,它们使得臂24转动,以使所述杆20从悬挂配置到悬浮配 置。
参看图4-6,现在将描述折痕形成期间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操作。在 输送机10移动时,上升杆20a的曲柄35首先接触板30的轮廓32;杆20b 就在上轨28上部,且通过板30的轮廓31保持在此位置中。在包含在辊8 和杆20b之间的区域中,Armstrong喷嘴33不允许织物滑动,且形成开口 折痕Fi,所述开口折痕Fi的前边缘60擦过(skim)杆20c,所述杆20c 的边缘位于输送机前进方向的下游。跟随上述杆20c且由板30的轮廓31 保持的杆用20a表示。
在所述前进时,以下移动同时发生:
由于相应曲柄35沿板30的轮廓32-31的滑动,杆20a以大体悬垂的 方式绕其臂24与链10、11的连接点25移动。杆20c出入其前的开口折 痕的前部边缘60,所述前部边缘60接触在织物背面(非印花面)上。沿 轮廓31继续前进,杆20c的曲柄35开始杆的向上转动,在靠近其向上转 动的端部的配置中,使其进入轨28的高度的位置20b。
在这些移动接触时,当上述折痕Fi由现在占用输送机活动分支上的初 始位置的杆20b-20d封闭和支撑时,已经在辊8和杆20c之间形成新的开口折 痕,从而重复折痕形成循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