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

申请号 CN201611073424.6 申请日 2016-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6592132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江苏川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阮良生; 彭监;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织物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包括相配合使用的高温蒸箱、洗 水 箱和一组小轧车组成,其中,一组小轧车分别设置在高温蒸箱的两侧;所述高温蒸箱为网带式气蒸箱;所述洗水箱为网带式水洗箱。本结构不但可使针织印染实现连续式高温清洗煮布,基本解决缸差问题,满足高档针织面料的煮布加工工艺要求,而且避免了传统针织物煮布过程只能分批、分缸进行的 缺陷 ,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时间,同时减少了水、电、汽的消耗,达到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污、环保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使用的高温蒸箱(1)、洗箱(2)和一组小轧车(3)组成,其中,一组小轧车(3)分别设置在高温蒸箱(1)的两侧;所述高温蒸箱(1)为网带式气蒸箱;所述洗水箱(2)为网带式水洗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蒸箱(1)织物与助剂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反应,达到布面漂白效果;所述洗水箱(2)利用循环喷淋洗水洗净布面残留的助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织物生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环保和清洁生产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印染技术开发的理念转向生态环保,清洁生产成为至关重要。目前国内针织品种的煮布加工主要以绳状、溢流机为主。这种传统的、间歇式的加工方式,每道工序都需要重复注、排水,并多次开、停机,水、电、汽用量大,时间长且效率低,单面及编织物易起皱,有些品种的布面会出现拉毛损伤、爆孔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这是许多厂家遇到的非常头疼有难以解决的问题。
[0003] 传统针织物染色,大多数染厂都是采用在染缸中做前处理,这样做存在诸多问题:(1)织造过程中的油剂在染缸中有破乳的险;(2)织物极易起皱;(3)织物容易擦伤;(4)织物表面油剂分散不均匀,极易形成黄白不匀等疵病;(5)织物易爆孔;(6)前处理和染色都在染缸里面处理污水量大。
[0004]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节省生产时间,同时减少了水、电、汽的消耗,达到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污、环保的目的。
[0006]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包括相配合使用的高温蒸箱、洗水箱和一组小轧车组成,其中,一组小轧车分别设置在高温蒸箱的两侧;所述高温蒸箱为网带式气蒸箱;所述洗水箱为网带式水洗箱。
[0007]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温蒸箱织物与助剂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反应,达到布面漂白效果;所述洗水箱利用循环喷淋洗水洗净布面残留的助剂。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结构不但可使针织印染实现连续式高温清洗煮布,基本解决缸差问题,满足高档针织面料的煮布加工工艺要求,而且避免了传统针织物煮布过程只能分批、分缸进行的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时间,同时减少了水、电、汽的消耗,达到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污、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高温蒸箱、2-洗水箱3-小轧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0012] 如图1所示的一种连续平幅煮布高温清洗结构,包括相配合使用的高温蒸箱1、洗水箱2和一组小轧车3组成,其中,一组小轧车3分别设置在高温蒸箱1的两侧;高温蒸箱1为网带式气蒸箱;洗水箱2为网带式水洗箱。
[0013] 进一步优选的,高温蒸箱1,在90℃—100℃高温下进行8-30分钟的汽蒸,让织物与助剂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反应,达到布面漂白效果,可根据织物厚薄通过调整网带行进速度来设定堆布量的大小;洗水箱2织物进入洗水箱内在95℃—50℃的水温下进行5—15分钟的堆置,并采用循环喷淋洗水更高效的洗净布面残留的助剂,让布面更加干净达到生产染色要求。
[0014] 具体为,首先织物进入网带式汽蒸箱,在高温下进行数分钟的汽蒸,让织物与助剂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反应,根据织物厚薄,通过调整网带行进速度来设定堆布量的大小,最后织物进入网带式水洗箱内进行充分喷淋水洗。
[0015] 本结构能持续性的对织物进行高温清洗作业,提高清洗的效率及品质。
[001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