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申请号 CN201210214720.9 申请日 2012-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3014930B 公开(公告)日 2016-05-25
申请人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发明人 坂元直孝; 丰田贵大;
摘要 本 发明 的 纺纱 单元具备牵伸 纤维 束(F)的牵伸部(2)、将被上述牵伸部(2)牵伸了的纤维束(F)加捻的纺纱部(3)、使上述纺纱部(3)可沿远离上述牵伸部(2)的方向移动的空气 致动器 (38)、以及使上述纺纱部(3)能够沿靠近上述牵伸部(2)的方向移动的弹性部件(39)。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牵伸纤维束的牵伸部、将被上述牵伸部牵伸了的纤维束加捻的纺纱部、使上述纺纱部可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的空气致动器、以及使上述纺纱部能够沿靠近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的弹性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将纤维束引导到纺纱室的纤维引导器、将空气引导到上述纺纱室的喷嘴组件、将在上述纺纱室被加捻过的纤维束向外部引导的锭子、支承上述纤维引导器和上述喷嘴组件的喷嘴支架、以及支承上述锭子的锭子支架;
上述空气致动器使上述锭子支架能够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
上述弹性部件使上述锭子支架能够沿靠近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牵伸部具有多个送出纤维束的牵伸辊对;
上述空气致动器使上述纺纱部沿离开配置在纤维束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上述牵伸辊对的方向移动;
上述弹性部件使上述纺纱部沿靠近配置在纤维束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上述牵伸辊对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牵伸部具有多个送出纤维束的牵伸辊对;
上述空气致动器使上述纺纱部沿离开配置在纤维束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上述牵伸辊对的方向移动;
上述弹性部件使上述纺纱部沿靠近配置在纤维束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上述牵伸辊对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纺纱部保持在远离上述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纺纱部保持在远离上述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纺纱部保持在远离上述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纺纱部保持在远离上述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纺纱部保持在远离上述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纺纱部保持在远离上述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纺纱部保持在远离上述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纺纱部保持在远离上述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销钉;
上述保持部具有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挂钩和沿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的方向施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挂钩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纺纱部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销钉;
上述保持部具有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挂钩和沿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挂钩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纺纱部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销钉;
上述保持部具有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挂钩和沿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挂钩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纺纱部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销钉;
上述保持部具有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挂钩和沿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挂钩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纺纱部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销钉;
上述保持部具有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挂钩和沿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挂钩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纺纱部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销钉;
上述保持部具有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挂钩和沿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挂钩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纺纱部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销钉;
上述保持部具有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挂钩和沿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挂钩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纺纱部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纺纱部具有销钉;
上述保持部具有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挂钩和沿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在上述挂钩钩挂在上述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纺纱部沿远离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上述挂钩从上述销钉脱离。
25.如权利要求2、4、6、8、10、12、14、16、18、20、22、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锭子和上述锭子支架,能够向远离上述纤维引导器以及上述喷嘴组件的方向移动地被设置,以使得上述纺纱室成为打开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锭子支架和上述喷嘴支架分别独立地、以共通的支承轴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被设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阻挡部,该阻挡部在上述喷嘴支架从上述牵伸部移动了预定距离后使上述喷嘴支架停止;
上述阻挡部在使上述喷嘴支架停止的状态下,上述空气致动器被设置为仅使上述锭子支架向远离上述喷嘴支架的方向移动,上述纺纱室成为打开状态。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上述喷嘴支架和上述锭子支架之间设置的追加的弹性部件;
并这样设有上述追加的弹性部件:在上述空气致动器使上述纺纱部向接近上述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上述锭子支架向着上述喷嘴支架移动,上述纺纱室成为关闭状态。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追加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30.一种纺纱机械,具备多个权利要求1至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

说明书全文

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纱单元及纺纱机械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通过牵伸纤维束并将被牵伸了的纤维束加捻制造纺纱的纺纱单元已为我们所知(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11-99192号公报)。这样的纺纱单元中设置有牵伸纤维束的牵伸部和将被牵伸了的纤维束加捻的纺纱部。
[0003] 牵伸部具备多个牵伸辊对。牵伸辊对由通过动机构旋转的底辊和在与该底辊接触了的状态下从动旋转的顶辊构成。由于牵伸辊对在底辊和顶辊把持纤维束的状态下旋转,因此能够送出该纤维束。牵伸部通过彼此相邻的牵伸辊对送出速度的差异能够牵伸纤维束。
[0004] 纺纱部具有将纤维束引导到纺纱室内的纤维引导器、将空气引导到纺纱室内的喷嘴组件、以及将在纺纱室被加捻过的纤维束向外部引导的锭子。由于被引导到纺纱室内的空气在该纺纱室内形成捻回气流,因此纺纱部能够将纤维束加捻。
[0005] 在上述那样的纺纱单元中,纺纱部被配置在牵伸部附近。由此,能够在被牵伸部牵伸的纤维束散乱之前,用纺纱部将该纤维束加捻。牵伸部与纺纱部之间形成的间隙不得不窄。通过使纺纱部远离牵伸部来进行维护保养等。因此,存在具备使纺纱部能够移动的空气致动器的纺纱单元(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11-38210号公报)。
[0006] 但是,使用空气致动器使纺纱部能够移动的纺纱单元存在由于空气致动器动作不良(空气泄漏引起的收缩不良等)使纺纱的特性变化的情况。具体为,由于空气致动器的动作不良,在纺纱部相对于牵伸部的位置错位的情况下或纺纱部的锭子等的位置错位的情况下,存在纺纱的特性变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在进行维护保养等之际能够用空气致动器使纺纱部移动,并且在制造纺纱之际纺纱部相对于牵伸部的位置和/或该纺纱部的锭子等的位置不会错位的纺纱单元。
[0008] 根据第1方案,纺纱单元通过牵伸纤维束并且将被牵伸了的纤维束加捻来制造纺纱。纺纱单元具备牵伸纤维束的牵伸部、将被牵伸了的纤维束加捻的纺纱部。纺纱单元具备空气致动器和弹性部件。空气致动器使纺纱部可沿远离牵伸部的方向移动。弹性部件使纺纱部能够沿靠近牵伸部的方向移动。
[0009] 第2方案涉及第1方案的纺纱单元。本实施形态的纺纱部具有将纤维束引导到纺纱室的纤维引导器、将空气引导到纺纱室的喷嘴组件、将在纺纱室被加捻过的纤维束向外部引导的锭子、支承纤维引导器和喷嘴组件的喷嘴支架、以及支承锭子的锭子支架。空气致动器使锭子支架能够沿远离牵伸部的方向移动。弹性部件使锭子支架能够沿靠近牵伸部的方向移动。
[0010] 第3方案涉及第1或第2方案的纺纱单元。本实施形态的牵伸部具有多个送出纤维束的牵伸辊对。空气致动器使纺纱部沿离开配置在纤维束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牵伸辊对的方向移动。弹性部件使纺纱部沿靠近该牵伸辊对的方向移动。
[0011] 第4方案涉及第1至第3任一方案中的纺纱单元。本实施形态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0012] 第5方案涉及第1至第4任一方案中的纺纱单元。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纺纱单元具有将纺纱部保持在远离牵伸部的位置上的保持部。
[0013] 第6方案涉及第5方案的纺纱单元。本实施形态的纺纱部具有销钉。本实施形态的保持部具有钩挂在销钉上的挂钩和沿挂钩从销钉脱离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在挂钩钩挂在销钉上的状态下,当使纺纱部沿远离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在施力部件的作用下挂钩从销钉脱离。
[0014] 第7方案涉及第2至第6任一方案中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锭子和上述锭子支架,能够向远离上述纤维引导器以及上述喷嘴组件的方向移动地被设置,以使得上述纺纱室成为打开状态。
[0015] 第8方案涉及第7方案中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锭子支架和上述喷嘴支架分别独立地、以共通的支承轴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被设置。
[0016] 第9方案涉及第8方案中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阻挡部,该阻挡部在上述喷嘴支架从上述牵伸部移动了预定距离后使上述喷嘴支架停止;上述阻挡部在使上述喷嘴支架停止的状态下,上述空气致动器被设置为仅使上述锭子支架向远离上述喷嘴支架的方向移动,上述纺纱室成为打开状态。
[0017] 第10方案涉及第9方案中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上述喷嘴支架和上述锭子支架之间设置的追加的弹性部件;并这样设有上述追加的弹性部件:在上述空气致动器使上述纺纱部向接近上述上述牵伸部的方向移动了时,上述锭子支架向着上述喷嘴支架移动,上述纺纱室成为关闭状态。
[0018] 第11方案涉及第10方案中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追加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0019] 第12方案为具有多个第1至第11任一方案中的纺纱单元的纺纱机械。
[0020] 根据第1方案,在进行维护保养等之际,能够用空气致动器使纺纱部远离牵伸部。因此,容易地进行维护保养等成为可能。并且,在制造纺纱之际能够使纺纱部靠近牵伸部。
因此,能够防止纺纱部相对于牵伸部的位置错位,使纺纱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
[0021] 根据第2方案,由于在进行维护保养等之际能够用空气致动器使锭子支架移动,因此容易地进行维护保养等成为可能。并且,在制造纺纱之际能够用弹性部件使锭子支架靠近牵伸部。因此,能够防止锭子相对于牵伸部的位置错位,使纺纱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
[0022] 根据第3方案,配置在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牵伸辊对与纺纱部之间的距离被要求制造纺纱之际的精度,但由于能够用高的精度管理配置在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牵伸辊对与纺纱部之间的距离,因此使纺纱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
[0023] 根据第4方案,用弹簧稳固地沿使纺纱部靠近牵伸部的方向施力,因此能够防止纺纱部相对于牵伸部的位置错位,使纺纱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并且,由于用弹簧稳固地沿使纺纱部靠近牵伸部的方向施力,因此能够防止纺纱部相对于牵伸部的位置错位,使纺纱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
[0024] 根据第5方案,能够用保持部将纺纱部保持在远离牵伸部的位置上。因此,能够提高例如更换牵伸部的底辊之际的操作性。
[0025] 根据第6方案,在纺纱部被保持部保持着的状态下,如果使纺纱部沿远离牵伸部的方向移动,能够用施力部件解除保持部对纺纱部的保持。因此能够简化制造纺纱之际的操作步骤。
[0026] 根据第7方案,纺纱机械维护保养性好,能够制造稳定特性的纺纱。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表示纺纱单元的整体结构的图;
[0028] 图2为表示纺纱部的部分结构的图;
[0029] 图3为表示纺纱部的整体结构的图;
[0030] 图4为表示纺纱部远离牵伸部了的状态的图;
[0031] 图5为表示锭子支架从喷嘴支架离开了的状态的图;
[0032] 图6为表示锭子支架靠近了喷嘴支架的状态的图;
[0033] 图7为表示纺纱部靠近了牵伸部的状态的图;
[0034] 图8为表示将纺纱部保持在远离牵伸部了的位置上的状态的图;
[0035] 图9为表示解除了纺纱部的保持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首先简单说明纺纱单元100的整体结构。图1所示的涂黑箭头表示纤维束F及纺纱Y的输送方向。纺纱单元100为从纤维束F制造纺纱Y来作成卷装P的纺纱机械械。纺纱单元100沿纤维束F及纺纱Y的输送方向具备纱条供给部1、牵伸部2、纺纱部3、纱疵检测部4、张力稳定部5和卷绕部6。
[0037] 纱条供给部1向牵伸部2提供纤维束F(纱条)。纱条供给部1具备纱条箱11和导条架(未图示)。贮存在纱条箱11中的纤维束F被导条架引导而被导向牵伸部2。
[0038] 牵伸部2牵伸纤维束F使该纤维束F的粗细均匀化。牵伸部2沿纤维束F的输送方向具备后辊对21、第三辊对22、中间辊对23和前辊对24这4组牵伸辊对21、22、23和24。牵伸辊对21、22、23和24具有通过图示省略的动力机构旋转的底辊21A、22A、23A和24A,以及在与该底辊21A、22A、23A和24A接触的状态下从动旋转的顶辊21B、22B、23B和24B。在底辊23A和顶辊23B上分别缠绕有输送带23C和23C。由于牵伸辊对21、22、23和24在底辊21A、22A、23A(23C)和24A与顶辊21B、22B、23B(23C)和24B把持纤维束F的状态下旋转,因此能够将该纤维束F送出。因此,牵伸部2通过彼此相邻的牵伸辊对21、22、23和24的送出速度的差异能够牵伸纤维束F。
[0039] 纺纱部3通过将被牵伸了的纤维束F加捻来制造纺纱Y。纺纱部3配置在牵伸部2的附近。纺纱部3能够从被适度牵伸了的纤维束F制造纺纱Y。关于纺纱部3的结构后述。
[0040] 纱疵检测部4检测制造出的纺纱Y的纱疵部。具体为,纱疵检测部4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未图示)照射纺纱Y,检测来自该纺纱Y的反射光量。纱疵检测部4通过分析器(未图示)与控制部(未图示)连接。控制部能够根据来自纱疵检测部4的检测信号判断缺陷部的有无。另外,纺纱Y的纱疵部除了纺纱Y的一部分过粗(粗节纱)或过细(细支纱)的异常外,还包含存在于纺纱Y中的异物。纱疵检测部4除了本实施形态中的光学式传感器以外,也可以采用电容式传感器。
[0041] 张力稳定部5适度地稳定保持纺纱Y受到的张力。张力稳定部5具备退绕部件51和辊52。退绕部件51在纺纱Y受到的张力低的情况下与辊52一起旋转,将纺纱Y卷绕到该辊52上。退绕部件51在纺纱Y受到的张力高的情况下与辊52相独立地旋转,将卷绕到该辊52上的纺纱Y退绕。因此,张力稳定部5能够使纺纱Y受到的张力被适度稳定保持。
[0042] 卷绕部6卷绕纺纱Y来作成卷装P。卷绕部6具备驱动辊61和摇架(未图示)。驱动辊61使被摇架旋转自由地把持着的筒管B旋转。卷绕部6能够卷绕纺纱Y而作成卷装P。卷绕部6用未图示的横动装置使纺纱Y横动。
[0043] 以上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纺纱单元100的整体结构。但是,只要具备作为本纺纱单元100的特征部分的纺纱部3,其他的结构可以适当变更。即,只要具备本纺纱单元100的特征部分即纺纱部3,并不局限于纱条供给部1、牵伸部2、纱疵检测部4、张力稳定部5、卷绕部6及其他的结构和配置。
[0044] 接着说明纺纱部3的结构。在图2中,涂黑的箭头表示纤维束F及纺纱Y的输送方向,空心的箭头表示提供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0045] 纺纱部3通过将被引导到纺纱室SC内的纤维束F加捻来制造纺纱Y。纺纱部3具有纤维引导器31、喷嘴组件32和锭子33。
[0046] 纤维引导器31为构成纺纱室SC的一个部件。纤维引导器31将被牵伸部2牵伸过的纤维束F导向纺纱室SC。具体为,纤维引导器31用与纺纱室SC连通的纤维通道31h向该纺纱室SC内引导纤维束F。
[0047] 喷嘴组件32为构成纺纱室SC的一个部件。喷嘴组件32将从图示省略的空气供给源送来的空气导向纺纱室SC。具体为,喷嘴组件32用与纺纱室SC连通的空气孔32a向该纺纱室SC内引导空气。由于使从各空气孔32a喷出到纺纱室SC内的空气在纺纱室SC内沿相同的方向流动地将空气孔32a与纺纱室SC连通,因此在该纺纱室SC内产生空气的捻回气流。
[0048] 锭子33为构成纺纱室SC的一个部件。锭子33将在纺纱室SC加捻过的纤维束F即纺纱Y导向该纺纱室SC的外部。具体为,锭子33用与纺纱室SC连通的纤维通道33h向该纺纱室SC的外部引导纺纱Y。
[0049] 更详细地说明纺纱室SC。纺纱室SC为用纤维引导器31、喷嘴组件32和锭子33所围成的空间。详细为,纺纱室SC为相对于设置在喷嘴组件32上的近似圆锥形状的通孔32t从一个方向插入的近似圆锥形状的锭子33和在另一个方向被安装的纤维引导器31所围成的空间。
[0050] 纺纱室SC分为纤维引导器31与锭子33之间构成的空间SC1和喷嘴组件32与锭子33之间构成的空间SC2。在空间SC1内,构成纤维束F的纤维的后端部被捻回气流翻转(参照图中双点划线)。在空间SC2中,翻转了的纤维的后端部被捻回气流旋转(参照图中的双点划线)。被捻回气流旋转了的纤维接连不断地被卷绕到中心部的纤维上去。这样,纺纱部3能够将纤维束F加捻。
[0051] 在纺纱部3的纤维引导器31上设置有针31n。针31n将纤维束F引导到纤维通道33h并且防止纤维束F的捻传播到上游侧。但是,针31n也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纺纱部3用纤维引导器31下游侧端部的边缘来实现针31n的功能。
[0052] 图3为表示纺纱部3的整体结构的图。图中所示涂黑的箭头表示纤维束F及纺纱Y的输送方向。
[0053] 纤维引导器31和喷嘴组件32由喷嘴支架34支承。具体为,纤维引导器31被组合到喷嘴组件32的凹陷部内。喷嘴组件32被插入喷嘴支架34的通孔34h内,在该喷嘴组件32的保持面32s与喷嘴支架34的上表面34s抵接的状态下被支承着。纤维引导器31和喷嘴组件32用喷嘴盖35固定在喷嘴支架34上。喷嘴盖35的爪部35h钩挂在纤维引导器31上。另外,喷嘴支架34转动自由地安装在支承轴SH1上。
[0054] 锭子33用锭子支架37支承着。具体为,锭子33在被组合到锭子支架37的凸起部上的状态下被支承着。锭子33用锭子盖36固定在锭子支架37上。锭子盖36的爪部36h钩挂在锭子33上。另外,锭子支架37也转动自由地安装在支承轴SH1上。
[0055] 而且,喷嘴支架34和锭子支架37被拉伸弹簧40沿互相靠近的方向施力。因此,喷嘴支架34和锭子支架37利用拉伸弹簧40的施力能够成为一体地转动(参照图4)。但是,在喷嘴支架34与后述的阻挡部ST相抵接了的情况下,通过拉伸弹簧40伸长,只有锭子支架37能够转动(参照图5)。
[0056] 空气致动器38具有气缸38a、活塞38b和活塞杆38c。从空气供给源(未图示)送来的空气被提供给气缸38a而使活塞38b滑动。被安装在活塞38b上的活塞杆38c与活塞38b一起滑动,使锭子支架37转动。在本实施形态中,空气致动器38当给气缸38a提供空气时活塞杆38c伸长,使锭子支架37转动。即,空气致动器38使锭子支架37沿远离牵伸部2的方向转动(参照图4和图5)。
[0057] 弹性部件39沿与空气致动器38使锭子支架37转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该锭子支架37施力。即,弹性部件39在空气致动器38不工作的情况下使锭子支架37沿靠近牵伸部2的方向可动(参照图6和图7)。
[0058] 以下参照图4至图7详细说明纺纱部3的动作形态。在图4至图7中,涂黑的箭头表示喷嘴支架34和锭子支架37的转动方向,空心箭头表示弹性部件39的施力方向。
[0059] 如上所述,空气致动器38使锭子支架37沿远离牵伸部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如图4所示,喷嘴支架34在拉伸弹簧40的施力下与锭子支架37成为一体地转动。
[0060] 纺纱单元100在进行维护保养等之际能够用空气致动器38使纺纱部3远离牵伸部2。因此,纺纱单元100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保养等。
[0061] 具体为,由于纺纱单元100在进行维护保养等之际用空气致动器38使锭子支架37转动(移动),因此喷嘴支架34也成为一体地转动(移动),能够使纺纱部3远离牵伸部2。因此,本纺纱单元100中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保养等。
[0062] 喷嘴支架34能够转动到与阻挡部ST相抵接。因此,喷嘴支架34如果转动到与阻挡部ST相抵接,则限制转动,在与该阻挡部ST相抵接的状态下停止。
[0063] 而且,空气致动器38使锭子支架37转动。这样一来,如图5所示,通过拉伸弹簧40伸长,只有该锭子支架37转动。即,锭子支架37单独沿离开喷嘴支架34的方向转动。
[0064] 纺纱单元100能够使锭子33远离纤维引导器31和喷嘴组件32。因此,纺纱单元100中能够容易地进行锭子33的更换作业等。
[0065] 在空气致动器38不工作的情况下,弹性部件39使锭子支架37沿靠近牵伸部2的方向转动。这样一来,如图6所示,通过拉伸弹簧40收缩,只有该锭子支架37被转动。即,锭子支架37单独沿靠近喷嘴支架34的方向被转动。
[0066] 而且,弹性部件39使锭子支架37转动。这样一来,如图7所示,喷嘴支架34被锭子支架37推挤,与该锭子支架37成为一体地转动。
[0067] 纺纱单元100在制造纺纱Y之际能够用弹性部件39使纺纱部3靠近牵伸部2。因此,纺纱单元100能够防止纺纱部3相对于牵伸部2的位置错位,使纺纱Y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
[0068] 由于纺纱单元100在制造纺纱Y之际用弹性部件39使锭子支架37转动(移动),因此与喷嘴支架34也成为一体地转动(移动),能够使纺纱部3靠近牵伸部2。因此,能够防止纺纱部3相对于牵伸部2的位置错位,使纺纱Y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而且,由于弹性部件39总是对喷嘴支架34和锭子支架37施力,因此能够防止纺纱部3的锭子33等的位置错位,使由纺纱单元100制造的纺纱Y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
[0069] 在纺纱单元100中,使纺纱部3相对于前辊对24远离或靠近。
[0070] 配置在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前辊对(牵伸辊对)24与纺纱部3的距离被要求制造纺纱Y之际的精度。因此使纺纱部3相对于该前辊对(牵伸辊对)24远离或靠近。纺纱单元100能够用高的精度管理配置在牵伸方向最下游侧的前辊对(牵伸辊对)24与纺纱部3之间的距离,使纺纱Y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
[0071] 而且,在本纺纱单元100中,弹性部件39为弹簧。另外,本纺纱单元100中使用拉伸弹簧,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弹簧。只要是能够沿使纺纱部3靠近牵伸部2的方向施力的弹性体,能够采用其他的弹性体作为弹性部件39。
[0072] 由于纺纱单元100用弹簧即弹性部件39稳固地沿使纺纱部3靠近牵伸部2的方向施力,因此能够防止纺纱部3相对于牵伸部2的位置错位。由此,使纺纱单元100制造的纺纱Y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由于用弹簧即弹性部件39稳固地对喷嘴支架34和锭子支架37施力,因此能够防止纺纱部3的锭子33等的位置错位。由此,使纺纱单元100制造的纺纱Y的特性稳定成为可能。
[0073] 接着,说明纺纱单元100的其他特征。在图8和图9中,涂黑的箭头表示保持部7的转动方向,空心箭头表示纺纱部3的转动方向。
[0074] 纺纱单元100具备能够将纺纱部3保持在远离牵伸部2的位置上的保持部7。保持部7具备杆7a和挂钩7b。
[0075] 杆7a由设置在锭子支架37上的支承轴SH2能够转动地支承着。操作者通过使杆7a转动能够转动挂钩7b。杆7a和挂钩7b一体地形成。
[0076] 挂钩7b由设置在锭子支架37上的支承轴SH2能够转动地支承着。当使挂钩7b以支承轴SH2为中心转动时,能够使挂钩7b钩挂设置在喷嘴支架34上的销钉Pi(参照图8)。
[0077] 由此,纺纱单元100能够将纺纱部3保持在远离牵伸部2的位置上。在纺纱单元100中,能够提高例如在更换牵伸部2的底辊24A之际的操作性。
[0078] 而且,本实施形态的保持部7具备施力部件7c。施力部件7c沿使挂钩7b脱离销钉Pi的方向对挂钩7b施力。施力部件7c沿与挂钩7b能够钩挂销钉Pi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该挂钩7b施力。
[0079] 如果使纺纱部3沿远离前辊对24的方向转动(移动),能够用施力部件7c解除保持部7对纺纱部3的保持(参照图9)。纺纱单元100中制造纺纱Y时的操作步骤被简化。
[0080] 以往,具备多个纺纱单元的纺纱机械要求提高可维护性和各纺纱单元中制造的纺纱Y具有等同的质量。通过具备多个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纺纱单元100,纺纱机械可维护性好,能够制造特性稳定的纺纱Y。
[0081]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纺纱单元100和纺纱机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能够进行种种变更。例如,纺纱单元100能够用张力稳定部5从纺纱部3拉出纺纱Y。但是,也可以在纺纱部3与张力稳定部5之间设置输送辊和夹持辊,用这些辊来将纺纱Y从纺纱部3拉出。
[0082] 纺纱部3也可以是像日本特开2011-38210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将互相相反方向的捻施加到纤维束F上的一对空气喷射喷嘴。在这种情况下,上游侧的空气喷射喷嘴由喷嘴支架34保持,下游侧的空气喷射喷嘴由锭子支架37保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