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化学;冶金 / 铁的冶炼 / 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

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合金齿轮

申请号 CN201610359955.5 申请日 2016-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7435119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5
申请人 鲍凡凡; 发明人 鲍凡凡;
摘要 可降低 齿面 塑性 变形 的 合金 钢 齿轮 ,属于粉末 冶金 技术领域,齿轮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 1.2~1.6%,Si 1.05~1.8%,Mn 0.125~0.325%,Cr 0.03~0.06%,W 0.015~0.185%,S 0.1~0.3%,P 0.12~0.325%,Zn 0.013~0.021%,Ti 0.005~0.018%,其余为金相组织为 铁 素体+奥氏体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 发明 表面渗 碳 处理,提高了齿轮的表面硬度,表面淬火处理,提高了 轮齿 的硬度和轮齿的表面强度,减少了齿面的磨损,通过正火和回火处理,提升了齿轮的内部 力 学性能,其韧性和疲劳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最后采用了 研磨 处理,尤其是 钝化 了表面的 应力 ,齿轮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满足了多种高承载、高转速场合的使用需求。
权利要求

1.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合金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 1.2~1.6%,Si 1.05~1.8%,Mn 0.125~0.325%,Cr 0.03~0.06%,W 0.015~0.185%,S 0.1~0.3%,P 0.12~0.325%,Zn 0.013~0.021%,Ti 0.005~0.018%,其余为金相组织为素体+奥氏体的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模数m=5、齿数Z=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成型后先做表面弱渗气氛渗碳处理,然后做表面淬火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在淬火处理完成后需要用正火,并用720℃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在完成热处理后需要采用研磨处理。

说明书全文

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合金齿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齿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齿轮工业在“十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齿轮行业的年产值由2000年的240亿元增加到6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27%,已成为中国机械基础件中规模最大的行业。就市场需求与生产规模而言,中国齿轮行业在全球排名已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四位。
[0003] 齿轮及其齿轮产品是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件,绝大部分机械成套设备的主要传动部件都是齿轮传动。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全行业年销售总额已突破千亿元,形成了企业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行业格局。其中,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已成为推动行业管理平、产品技术质量水平和自主创新能提升的重要力量,为把我国从齿轮制造大国建设成为齿轮制造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0004] 根据(中国齿轮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齿轮传动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2010年中国齿轮行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且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2010年整个齿轮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46.35亿元,齿轮全行业市场需求超过1400亿元,世界排名第二。从规模和销售额等各方面因素来看,齿轮产业已然成为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基础件领域的“领军”级行业。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齿轮制造大国。
[0005] 中国处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也处在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的时期,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为齿轮的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十二五”是我国齿轮行业发展的黄金期,行业应加快朝“由大变强”的目标迈进。
[0006] 汽车齿轮的寿命主要由两大指标考核,一是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二是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前者主要由渗淬火质量决定,后者主要由齿轮材料决定,传统齿轮的强度和硬度得到提高时其韧性会随之降低,并且齿轮内部的应力较高,在高速或重载场合会引发多种失效形式,因此需要制造出既能使硬度得到提高,韧性不随之下降的齿轮,以此来拓宽齿轮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针对传统齿轮在硬度提升时,韧性会随之下降以及传统齿轮齿面易磨损、轮齿易发生塑性变形或折断等不足,提出一种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其齿轮的组分更为合理、工作寿命更长,能大大提升齿轮的力学性能,满足多种承载、高速场合的使用需求。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 1.2~1.6%,Si 1.05~1.8%,Mn 0.125~0.325%,Cr 0.03~0.06%,W 0.015~0.185%,S 0.1~0.3%,P 0.12~0.325%,Zn 0.013~0.021%,Ti 0.005~
0.018%,其余为金相组织为素体+奥氏体的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 所述齿轮的模数m=5、齿数Z=36。
[0010] 所述齿轮成型后先做表面弱渗碳气氛渗碳处理,然后做表面淬火处理。
[0011] 所述齿轮在淬火处理完成后需要用正火,并用720℃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0012] 所述齿轮在完成热处理后需要采用研磨处理。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组分新颖,制作过程合理清晰,为了提高齿轮的表面硬度,齿轮成型后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渗碳完成后进行表面淬火处理,提高了轮齿的硬度和轮齿的表面强度,减少了齿面的磨损,通过正火和回火处理,提升了齿轮的内部力学性能,其韧性和疲劳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整个热处理完成后,还采用了研磨处理,提高了表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钝化了表面的应力,齿轮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满足了多种高承载、高转速场合的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齿轮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 1.2~1.6%,Si 
1.05~1.8%,Mn 0.125~0.325%,Cr 0.03~0.06%,W 0.015~0.185%,S 0.1~0.3%,P 0.12~0.325%,Zn 0.013~0.021%,Ti 0.005~0.018%,其余为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奥氏体的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5] 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齿轮的模数m=5、齿数Z=36;齿轮成型后先做表面弱渗碳气氛渗碳处理,然后做表面淬火处理;齿轮在淬火处理完成后需要用正火,并用720℃进行高温回火处理;齿轮在完成热处理后需要采用研磨处理。
[0016] 实施例1 :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齿轮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 1.2%,Si 
1.05%,Mn 0.125%,Cr 0.03%,W 0.015%,S 0.1%,P 0.12%,Zn 0.013%,Ti 0.005%,其余为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奥氏体的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7] 实施例2 :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齿轮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 1.6%,Si 1.8%,Mn 0.325%,Cr 0.06%,W 0.185%,S 0.3%,P 0.325%,Zn 0.021%,Ti 0.018%,其余为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奥氏体的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8] 实施例3 :可降低齿面塑性变形的合金钢齿轮,齿轮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 1.5%,Si 1.2%,Mn 0.225%,Cr 0.04%,W 0.025%,S 0.15%,P 0.125%,Zn 0.015%,Ti 0.01%,其余为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奥氏体的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9] 本发明组分新颖,制作过程合理清晰,为了提高齿轮的表面硬度,齿轮成型后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渗碳完成后进行表面淬火处理,提高了轮齿的硬度和轮齿的表面强度,减少了齿面的磨损,通过正火和回火处理,提升了齿轮的内部力学性能,其韧性和疲劳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整个热处理完成后,还采用了研磨处理,提高了表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钝化了表面的应力,齿轮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满足了多种高承载、高转速场合的使用需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