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作为嗜素高产菌株的应用

申请号 CN201710065532.7 申请日 2017-01-23 公开(公告)号 CN106701636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申请人 南京林业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发明人 闵莉静; 叶建仁; 吴晓芹; 张立钦; 严鹏; 王亚会; 吴小映; 吴酬飞; 姚轻舟; 程驰航;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 生物 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作为嗜 铁 素高产菌株的应用。实验证明,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产嗜铁素能 力 较高,产生的嗜铁素含有:儿茶酚型嗜铁素、三羟基 氧 肟酸型嗜铁素。
权利要求

1.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作为嗜素高产菌株的应用,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编号为M209028,保藏日期为2009年2月18日。

说明书全文

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作为嗜素高产菌株的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作为嗜铁素高产菌株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铁是所有生命体必需元素之一,在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在多数土壤中全铁含量丰富,但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铁含量很低,其溶解度受土壤pH值的影响(pH 7.4时溶解度仅为10-18mol/L),中性土壤中主要以难溶性的化高铁等形式存在,常常成为限制生命体生长的营养元素。因此,许多微生物合成具有螯合铁离子能的嗜铁素以获得所需要的铁离子。嗜铁微生物可通过分泌嗜铁素提高环境中铁的生物有效性,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通过与病原微生物竞争环境中有限的铁离子,达到控制植物病害的目的。
[0003] 嗜铁素(siderophore)是一类由微生物在低铁条件下合成的小分子量的,能特异地螯合Fe3+的一种螯合因子,合成后被分泌到微生物的细胞外或细胞表面获取Fe3+,或者将铁变为可溶形式供给微生物利用。目前已发现500多种化学结构不同的嗜铁素,根据螯合基团的化学特性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氧肟酸型(Hydroxamate)、儿茶酚型(Catechol,即邻苯二酚)和柠檬酸型(α-hydroxycarboxylic)(也称α-羟基羧酸型)。
[0004]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植物表面的革兰氏阴性菌。1950年Burkholder首次报道该菌可引起洋葱鳞茎腐烂,称为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1992年Yabuuchi等正式将该菌及其它6个属于rRNAII群的假单胞菌(P.solanacerum、P.pickettii、P.gladioli、P.mallei、P.pseudomonas和P.caryophylli)归为一个新属,即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随着细菌分类技术的发展,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已不仅只是作为一个种,而是一组基因型不同、表型相近的复合物,称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复合型(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简称Bcc)。目前已报道的Bcc包括10个不同的基因型。
[0005] 嗜铁素具有防止病虫害、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同时也是环境修复的一种新工具。嗜铁素作为一种铁结合能力极强的物质,在铁吸收干预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去铁灵作为一种嗜铁素,已被开发作为地中海贫血病的一种辅助治疗药物。嗜铁素的种类繁多,化学结构非常复杂,人工化学合成的难度大、步骤多、产率低、成本很高。通过生物工程发酵产生嗜铁素的研究国内外已经开始起步,Calvente等人报道了利用红酵母发酵产生嗜铁素,Sarma等也报道了通过荧光假单胞菌发酵生产嗜铁素。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作为嗜铁素高产菌株的应用。
[0007] 本发明提供的菌株,经分子鉴定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pyrrocinia),隶属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群(Bcc)中的基因型IX,命名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编号为M209028,保藏日期为2009年2月18日。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作为嗜铁素高产菌株的应用。
[0008] 实验证明,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菌株产嗜铁素能力较高,产生的嗜铁素含有:儿茶酚型嗜铁素、三羟基氧肟酸型嗜铁素。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JK-SH007在CAS检测平板上的生长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
[0011] 1、培养基配方:
[0012] 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B)(真菌活化用):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pH7.0,121℃,20min灭菌。
[0013] 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PDA)(真菌拮抗平板):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琼脂15-18g/L,pH7.0,121℃,20min灭菌。
[0014] 营养肉汤培养基(NB)(细菌活化用):肉浸膏3g/L,蛋白胨10g/L,NaCl5g/L,pH7.2,121℃,20min灭菌。
[0015] 营养肉汤固体培养基(NA)(细菌拮抗平板):牛肉浸膏3g/L,蛋白胨10g/L,NaCl5g/L,琼脂15-18g/L,pH7.2,121℃,20min灭菌。
[0016] 蔗糖-天冬酰胺培养基(MSA)(嗜铁素筛选培养基):蔗糖20g/L,天冬酰胺2g/L,K2HPO41g/L,MgSO4·7H2O 0.5g/L,121℃,20min灭菌。
[0017] CAS蓝色检测液:
[0018] 溶液A:将60.5mg铬天青S溶于50mL去离子水,加入10mL1mmol/L的FeCl3溶液。
[0019] 溶液B:将72.9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45℃水浴加热溶解。
[0020] 将溶液A缓慢倒入溶液B中,边倒边搅拌,使溶液A与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CAS蓝色液体检测液,121℃,20min灭菌。
[0021] MSA-CAS双层检测平板制备:在液体MSA培养基中加入2%的琼脂成固体培养基灭菌,当温度降低到50℃时,每100mL固体MSA加入10mL CAS蓝色检测液,沿着三瓶壁加入,混合均匀。然后按每皿30mL倾注于培养皿中。
[0022] 2、MSA-CAS混合平板检测产嗜铁素能力
[0023] 将单菌落接种于MSA-CAS混合平板检测,30℃,200rpm振荡培养过夜,检测嗜铁圈。
[0024] 图1所示为JK-SH007在MSA-CAS双层检测平板上的生长形态,从图中可见明显嗜铁圈。
[0025] 3、嗜铁素发酵液制备
[0026] 单菌落接种于NB培养基,30℃,pH 7,1/2通气量,培养过夜,按照1%的接种量转接到20mLMSA液体培养基中,30℃,200rpm振荡培养24h,得发酵液。
[0027] 4、产嗜铁素能力检测:
[0028] 上述发酵液离心过滤,取滤液,与等体积CAS溶液混合,室温下静置1h后,测定OD680,通过SU%=(Ar-As)/Ar,计算出嗜铁素的活性单位;通过As/Ar来估计出产生嗜铁素的能力,As/Ar从1.0-0之间以0.2为间隔,每减小0.2增加一个“+”,一般产嗜铁素能力较高(+++)的细菌,其As/Ar低于0.5,(其中Ar代表等体积的MSA培养基与CAS溶液混合,室温下静置1h后OD680,As代表等体积的菌株发酵液上清与CAS溶液混合,室温下,静置1h后OD680),测三次,取平均。
[0029]
[0030] 5、嗜铁素类型的鉴定
[0031] (1)Arnow方法(检验儿茶酚型嗜铁素):
[0032] 上述发酵液10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
[0033] 取1mL上清与1mL 0.5MHCl、1mL钼酸-亚硝酸钠(10g亚硝酸钠和10g钼酸钠溶于少量水后加水至100mL)、1mL 1MNaOH混合,然后添加1mL水至体积为5mL,如果有儿茶酚型嗜铁素存在,该混合液颜色会变成红色,在1h内测定该混合液的OD510。颜色越深,OD510值越大,表明儿茶酚型嗜铁素的含量越大。
[0034] 实验结果:混合后溶液为粉色透明,说明有少量儿茶酚型嗜铁素存在。
[0035]
[0036] (2)羧酸型嗜铁素检测方法(检验羧酸型嗜铁素):
[0037] 取1mL上清与1mL250μM CuSO4和2mL0.2M pH4.0醋酸盐缓冲液混合后,添加1mL水至体积为5mL,测定在190nm-400nm的光吸收。如果有羧酸型嗜铁素存在,则该混合液在190nm-280nm有最大光吸收。
[0038] 实验结果:在190nm-280nm处没有特征吸收峰,说明没有有羧酸型嗜铁素存在。
[0039] (3)FeCl3方法(检验氧肟酸型嗜铁素):
[0040] 取1mL上清液200μL 100mM FeCl3混合,如果有三羟基氧肟酸嗜铁素存在,则混合液会变成桔黄色;如果有二羟基氧肟酸存在,则混合液混变成粉红色。
[0041] 实验结果为桔黄色,说明有三羟基氧肟酸嗜铁素存在。
[0042] 6、分析嗜铁素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0043] 6.1牛津杯法测定嗜铁素抑菌作用
[0044] 将上述发酵液10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制备嗜铁素粗提液,作为嗜铁素制剂。利用牛津杯方法:将已灭菌的NA培养基倒入培养皿15mL,冷却凝固,涂布1mL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葡萄球菌等二种指示菌,培养基表面放牛津杯,轻轻加压,令其与培养基接触无空隙,牛津杯中加200μL嗜铁素制剂,30℃培养过夜,测定抑菌圈的大小。
[0045]
[0046] 6.2嗜铁素对指示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0047] 将上述发酵液10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制备嗜铁素粗提液,作为嗜铁素制剂。然后以0%、10%、20%和30%的比例,加入到3%接种量黑曲霉、金黄壳囊孢、拟茎点霉和七叶树壳梭孢的液体培养基中,采取液体共培养方法,观察不同嗜铁素制剂的添加量,对黑曲霉和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48h后将发酵液抽滤,烘箱干燥称量菌丝体的重量。
[0048]
[0049] 抑菌率=(对照菌丝干重-添加JK-SH007上清的菌丝干重)/对照菌丝干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