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硫红螺菌新菌种和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申请号 | CN201510315388.9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5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申请人 | 清远海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王蔚淼; 张家学; 齐振雄; |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外硫红螺菌新菌种及其在 水 质改良中的应用,新菌种为外硫红螺菌属(Ectothiorhodospira sp),命名为嗜盐外硫红螺菌(Ectothiorhodospira.haloalkaliphila)HDS1,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57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水质改良剂,包含外硫红螺菌属菌株及其 发酵 代谢产物。本发明的外硫红螺菌新菌种,能在较高 盐度 水质环境下有效降解 氨 氮、 硫化氢 等有毒物质,该水质改良剂成本低,保质期长,能稳定 水体 pH,平衡藻相,从而促进南美白对虾的健康生长,有效改善高盐度养殖区域水质过肥、氨氮等有毒物质超标、水质 波动 大、易倒藻问题,有利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外硫红螺菌新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菌种为嗜盐外硫红螺菌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外硫红螺菌新菌种和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凡纳滨对虾(Litopemeus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俗称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凡纳滨对虾与国内其他养殖对虾相比,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应盐度广等优点,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之一。我国凡纳滨对虾在近十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养殖面积约10多万公顷,2011年产量达近几年的最高峰100万吨。南美白对虾因其盐度适应能力强,其盐度适应范围5‰-45‰,在中国咸淡水区域均有养殖。一般情况养殖环境以盐度范围区分为:高盐度养殖环境(20‰-45‰);中底盐度养殖环境(5‰-20‰);和低盐度养殖环境(0.5‰-5‰)。我国高盐度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南海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数据显示,高盐度海水养殖面积约占对虾养殖总面积的48%,产量约占60%以上。 [0003] 高盐度海水的养殖发展迅速,在沿海经济乃至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高盐度海水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养殖病害以及水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问题。以高位池、低位池为主的集约式海水养殖方式,养殖废水浓度高,进出水频次高,研究表明,养殖过程中的饵料只有10%的氮和7%的磷被利用,其他都以各种形式进入环境,当废水总量超出这一区域环境容量时,将出现区域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引发赤潮现象。 [0004] 因此,基于高盐度海水养殖的水质情况,利用生物技术开发能有效调控养殖水质,利于养殖动物健康生长,且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水质改良剂将大大缓解养殖过程中的水质问题以及环保压力,促进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大量的文献对于微生态制剂调控养殖水质均有一定的报道,但是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淡水或是低盐度养殖区域,针对于高盐度海水养殖的活菌水质改良剂很少有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0005]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光合细菌新菌种,经鉴定为外硫红螺菌属,与沙氏外硫红螺菌Ectothiorhodospira.shaposhnikovi的同源性达98%,与嗜盐外硫红螺菌(Ectothiorhodospira.haloalkaliphila)的同源性达99%,经多次分离得到纯化菌株,该菌株命名为嗜盐外硫红螺菌(Ectothiorhodospira.haloalkaliphila)HDS1,该菌株已于2015年3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578。 [0006] 上述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的特性如下: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或圆形,1.0-1.5μm,光照液体培养液显红色,黑暗培养呈无色或淡粉色。固体平板培养菌落红色,边缘整齐,表面突起,圆形,大小2-4mm;在275-890nm范围内有特征吸收峰,并且在865nm处有细菌叶绿色a的特性吸收峰,491nm处有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 [0007] 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分子序列分析结果接近嗜盐外硫红螺菌(Ectothiorhodospira.haloalkaliphila),相似性达99%,嗜盐外硫红螺菌生境存在于海洋和含有硫化物及中性或高pH值的极端盐环境中,一般进行厌氧光合作用,但是本发明申请的菌株分离自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池塘,溶氧充足,且盐度在15-20‰,另外,本发明申请的菌株能够在黑暗好氧条件下化养生长,可利用丙酸盐,且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胞大小1.0-1.5μm,由此得出其应该是嗜盐外硫红螺菌的变种。 [0008]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在于提供上述外硫红螺菌新菌种的制备以及在水质改良剂中的应用,水质改良剂通常用于水产养殖中。 [0009] 上 述 外 硫 红 螺 菌 新 菌 种 嗜 盐 外 硫 红 螺 菌 (Ectothiorhodospira.haloalkaliphila)HDS1可以在下述菌种培养基中或放大液体培养基中制备。 [0010]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还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改良剂,包含由外硫红螺菌属菌株制成,作为优选,水质改良剂包含外硫红螺菌属的一种或多种菌株及其发酵代谢产物,其中,外硫红螺菌属优选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CGMCC10578)。 [0011] 作为优选,一种水质改良剂,包含外硫红螺菌属、发酵培养基及外硫红螺菌属在发酵培养基中的发酵代谢产物。 [0012] 其中,发酵培养基进一步优选为包括菌种培养基和放大液体培养基。 [0013] 一种优选的菌种培养基为液体菌种培养基,每1000mL包括:丙酸钠2-3g,进一步优选2.24g,硫代硫酸钠0.2-0.5g,进一步优选0.38g,酵母膏0.5-1g,进一步优选1g,七水硫酸镁0.35-0.72g,进一步优选0.35g,柠檬酸铁0.005-0.01g,进一步优选0.007g,硫酸铵0.35-0.68g,进一步优选0.43g、氯化钠5-10g,进一步优选10g、磷酸氢二钾0.5-1g,进一步优选0.5g、磷酸二氢钾0.5-1g,进一步优选0.9g,pH 6.8-7.2其余为水,优选为去离子水,此外,菌种培养基还可以是固体培养基,一种优选的固体菌种培养基,在上述液体菌种培养基基础上,还包含1%-1.5%质量体积百分含量的琼脂粉。 [0014] 一种优选的放大液体培养基,每1000mL包含:三水合乙酸钠2.5-3g,进一步优选为3g,碳酸氢钠0.2-0.5g,进一步优选0.45g,硫酸铵1-2g,进一步优选1g,酵母膏1-2g,进一步优选1g,蛋白胨0.2-0.5g,进一步优选0.32g,进一步优选磷酸氢二钾0.5-1g,进一步优选0.5g,磷酸二氢钾0.5-1g,进一步优选0.9g,氯化钠15-20g,进一步优选20g,微量元素液体1-2ml,进一步优选1ml,生长促进剂1-2ml,进一步优选1ml,pH 6.8-7.2,其余为水,优选为去离子水。 [0016] 其中,生长促进剂优选包含原料蒲公英1重量份,黄芩1重量份,茯苓1重量份,杨树花1重量份,和水;进一步优选的,生长促进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向原料蒲公英1重量份、黄芩1重量份、和茯苓1重量份中加入5倍重量水,煎煮1h后,过滤,115℃灭菌,20min,制得。 [0017] 外硫红螺菌属进一步优选为嗜盐外硫红螺菌,更优选为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保藏编号10578),上述培养基特别适合于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的发酵培养。 [0018] 其中,上述外硫红螺菌属菌株(优选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的接种量优选为占菌种培养基体积的3-5%,更优选为5%。 [0019] 其中,在向液体放大培养基接种中,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后活菌数≥3×109cfu/ml)的接种量优选为占液体放大培养基体积的10-15%,更优选为10%;在菌种培养中,也可以采用固体菌种培养基,如果采用固体菌种培养基,则向液体放大培养基接种时,接种量为培养后的菌株液(将培养菌株溶解在水中形成菌株液)的活菌数与液体菌种培养基的接种量相当即可。 [0020] 其中,一种水质改良剂为液体,优选其活菌数≥3×109cfu/ml。 [0021]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还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外硫红螺菌属,优选嗜盐外硫红螺菌,更优选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接种至菌种培养基中,优选接种至液体菌种培养基中,经光照厌氧培养后,将培养后的培养液重新接种至放大液体培养基中,经黑暗好氧培养后得到。 [0022] 其中,一种更优选的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所述外硫红螺菌属,优选嗜盐外硫红螺菌,更优选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以3-5%的体积百分比,优选5%,接种至菌种培养基中,优选接种至液体菌种培养基中,经过光照厌氧培养,温度30℃,光强9 3000LUX,培养时间48-60h至OD600≥0.4或活菌数≥3×10 cfu/ml得到培养液,再将培养 9 液(优选为培养后活菌数≥3×10cfu/ml的培养液)按照10-15%体积百分比,优选10%,接种至放大液体培养基中,黑暗好氧培养,在温度30℃,180r/min,培养时间24h-48h至OD600≥0.3以上,优选在温度30℃,转数180r/min,培养时间24h-48h至OD600≥0.3以上。 [0023] 上述水质改良剂用于水产养殖,特别是高盐度海水养殖中,例如对虾的高盐度海水养殖中,能有效提高水质,促进对虾健康生长,效果显著。 [0024]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水质改良剂应用,所述水质改良剂用于高盐度水域的水产养殖中,优选对虾养殖中,最有效为凡纳滨对虾的高盐度水域海水养殖。 [0025] 其中,上述高盐度水域的盐度优选为≥20‰。 [0026]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将上述水质改良剂兑水使用或拌沸石粉或泥沙干撒使用。 [0027] 在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将水质改良剂与水以1:10-100体积比,优选1:10的体积比,将所述水质改良剂兑水使用,使用剂量为1-2L/亩/米水深。 [0028] 在另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将上述水质改良剂与沸石粉或泥沙以1:1-2的质量比混合使用。 [0029] 在另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将兑水使用与拌沸石粉或泥沙干撒使用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将外硫红螺菌属的水层作用于底层作用相结合,表层外硫红螺菌属与藻类竞争营养,吸收氨氮等小分子物质,抑制有害藻类以及单一藻的生长;而沉入池塘底部得外硫红螺菌属,进行异养分解,减少池塘底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转化有机物,为藻类提供营养,增强藻类多样性。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硫红螺菌新菌种,并公开了其在水质调节中的应用,该菌株能够在高盐度(≥20‰)水质环境下发挥其有效降解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以此为基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针对高盐度海水养殖的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水质改良剂成本底,保质期长,能稳定水体pH,平衡藻相,从而促进南美白对虾的健康生长,有效的改善高盐度养殖区域水质过肥、氨氮等有毒物质超标、水质波动大、易倒藻等问题,利用活菌的生长代谢发挥降解有毒物质作用,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势,有利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003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2] 实施例1: [0033] 嗜盐外硫红螺菌(Ectothiorhodospira.haloalkaliphila)HDS1,分离自湛江东海岛高位池养殖池塘,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外硫红螺菌属菌株新菌种,通过多次菌株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 [0034] 该菌株已于2015年3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578。 [0035] 该新菌种外硫红螺菌的特点是: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或圆形,1.0-1.5μm,光照液体培养液显红色,黑暗培养呈无色或淡粉色。固体平板培养菌落红色,边缘整齐,表面突起,圆形,大小2-4mm;在275-890nm范围内有特征吸收峰,并且在865nm处有细菌叶绿色a的特性吸收峰,491nm处有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 [0036] 该新菌种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的降解氨氮、硫化物特性,及生长特性如下: [0037] 将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以5%的量接种于实施例8的菌种培养基中,置于光照厌氧培养,温度30℃,光强3000LUX,培养60h,待OD值≥0.4以上备用。 [0038] 光合细菌降解氨氮:将以上备用的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液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使氨氮的浓度达到1g/L,温度30℃,光强3000LUX,培养60h,测定氨氮的降解情况,同时采用培养的浓度等同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作为阳性对照进行对比试验。 [0039] 光合细菌降解硫化物:将以上备用的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液添加一定量的Na2S溶液,使硫化物的浓度达到1g/L,温度30℃,光强3000LUX,培养60h,测定硫化物的降解情况,同时采用培养的浓度等同的沼泽红假单胞菌作为阳性对照进行对比试验。 [0040] 以上测定的降解情况如表1所示: [0041] 表1: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的降解氨氮、硫化物情况 [0042] [0043] 从表1中可以看出,嗜盐外硫红螺菌与沼泽红假单胞菌比较来看,利用氨氮、硫化物的能力较强。 [0044] 实施例2: [0045] 采集分离的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接种至菌种培养基中,光照厌氧培养,温度30℃,光强3000LUX,培养即可。 [0046] 其中,菌种培养基可以为液体菌种培养基,也可以为固体菌种培养基,固体菌种培养基是在液体菌种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琼脂粉(1%-1.5%质量体积比),再加入水加至需要的体积,其中,每1000mL液体菌种培养基:丙酸钠2.24g、硫代硫酸钠0.38g、酵母膏1g、七水硫酸镁0.35g,柠檬酸铁0.007g、硫酸铵0.43g、氯化钠10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9g,其余为去离子水加至1000mL。 [0047] 实施例3: [0048] 一种水质改良剂包含外硫红螺菌属的一种或多种菌株、发酵培养基及外硫红螺菌属在发酵培养基中的发酵代谢产物。 [0049] 实施例4: [0050] 一种水质改良剂包含外硫红螺菌属的菌株、及外硫红螺菌属的菌株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发酵代谢产物。 [0051] 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液体菌种培养基和放大液体培养基,液体菌种培养基为,每1000mL:丙酸钠2、硫代硫酸钠0.5g、酵母膏0.5g、七水硫酸镁0.72g,柠檬酸铁0.01g、硫酸铵0.68g、氯化钠8g、磷酸氢二钾0.6g、磷酸二氢钾0.5g,其余为去离子水;放大液体培养基,每1000mL为:三水合乙酸钠3g、碳酸氢钠0.45g、硫酸铵1g、酵母膏1g、蛋白胨0.32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9g、氯化钠20g、微量元素液体1ml、生长促进剂1ml、其余为去离子水。 [0052] 实施例5: [0053] 一种水质改良剂,活菌数≥3×109cfu/ml,包含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发酵培养基及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发酵代谢产物。 [0054] 发酵培养基包括液体菌种培养基和放大液体培养基,液体菌种培养基为,每1000mL:丙酸钠2.24g、硫代硫酸钠0.38g、酵母膏1g、七水硫酸镁0.35g,柠檬酸铁0.007g、硫酸铵0.43g、氯化钠10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9g,其余为去离子水;放大液体培养基,每1000mL为:三水合乙酸钠2.6g、碳酸氢钠0.25g、硫酸铵1.5g、酵母膏2g、蛋白胨0.48g、磷酸氢二钾0.74g、磷酸二氢钾0.66g、氯化钠16g、微量元素液体2ml、生长促进剂 1.5ml、其余为去离子水。 [0055] 其中,微量元素液体组成为:四水钼酸铵0.002g,硼酸0.001g,六水硝酸亚钴0.002g,七水硫酸亚铁0.001g,四水氯化锰0.001g,去离子水1000ml。。 [0056] 其中,生长促进剂的原料为蒲公英1重量份,黄芩1重量份,茯苓1重量份,杨树花1重量份,向上述原料中加入5倍重量水,煎煮1h后,过滤,115℃灭菌,20min,制得。 [0057] 其中,上述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的接种量为占液体菌种培养基体积的3-5%,上9 述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后活菌数≥3×10cfu/ml)的接种量为占液体放大培养基体积的 10-15%。 [0058] 实施例6: [0059] 一种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将外硫红螺菌属,接种至菌种培养基中,经光照厌氧培养后,将培养后的培养液重新接种至放大液体培养基中,经黑暗好氧培养后得到。 [0060] 本实施例还包括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质改良剂。 [0061] 实施例7: [0062] 一种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将外硫红螺菌,以3-5%的体积百分比,接种至菌种培养基中,经过光照厌氧培养,温度30℃,光强3000LUX,培养时间48-60h至OD600≥0.4或9 活菌数≥3×10cfu/ml得到培养液,再将培养液按照10-15%体积百分比,接种至放大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0℃,180r/min,培养时间24h-48h至OD600≥0.3以上。 [0063] 本实施例还包括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质改良剂。 [0064] 实施例8: [0065] 一种的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将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以3-5%的体积百分比,接种至液体菌种培养基中,经过光照厌氧培养,温度30℃,光强3000LUX,培养时间48-60h9 至OD600≥0.4或活菌数≥3×10 cfu/ml得到培养液,再将培养液按照10-15%体积百分比,接种至放大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0℃,培养时间24h-48h至OD600≥0.3以上即可。 [0066] 液体菌种培养基为,每1000mL原料组成:丙酸钠2.24g、硫代硫酸钠0.38g、酵母膏1g、七水硫酸镁0.35g,柠檬酸铁0.007g、硫酸铵0.43g、氯化钠10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9g,其余为去离子水。 [0067] 放大液体培养基,每1000mL原料组成为:三水合乙酸钠3g、碳酸氢钠0.45g、硫酸铵1g、酵母膏1g、蛋白胨0.32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9g、氯化钠20g、微量元素液体1ml、生长促进剂1ml、其余为去离子水。 [0068] 其中,微量元素液体组成为:四水钼酸铵0.002g,硼酸0.001g,六水硝酸亚钴0.002g,七水硫酸亚铁0.001g,四水氯化锰0.001g,去离子水1000ml。 [0069] 其中,生长促进剂的原料为蒲公英1重量份,黄芩1重量份,茯苓1重量份,杨树花1重量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并且加入混合后原料重量5倍的水,煎煮1h后,过滤,115℃灭菌,20min,制得。 [0070] 本实施例还包括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质改良剂。 [0071] 实施例9: [0072] 一种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将嗜盐外硫红螺菌HDS1,以5%的体积百分比,接种至液体菌种培养基中,经过光照厌氧培养,温度30℃,光强3000LUX,培养时间48-60h至9 OD600≥0.4或活菌数≥3×10 cfu/ml得到培养液,再将培养液按照10%体积百分比,接种至放大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0℃,180r/min,培养时间24h-48h至OD600≥0.3以上即可。 [0073] 液体菌种培养基为,每1000mL原料组成:丙酸钠2.24g、硫代硫酸钠0.38g、酵母膏1g、七水硫酸镁0.35g,柠檬酸铁0.007g、硫酸铵0.43g、氯化钠10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9g,其余为去离子水。 [0074] 放大液体培养基,每1000mL原料组成为:三水合乙酸钠3g、碳酸氢钠0.45g、硫酸铵1g、酵母膏1g、蛋白胨0.32g、磷酸氢二钾0.5g、磷酸二氢钾0.9g、氯化钠20g、微量元素液体1ml、生长促进剂1ml、其余为去离子水。 [0075] 其中,微量元素液体组成为:四水钼酸铵0.002g,硼酸0.001g,六水硝酸亚钴0.002g,七水硫酸亚铁0.001g,四水氯化锰0.001g,去离子水1000ml。。 [0076] 其中,生长促进剂的原料为蒲公英1重量份,黄芩1重量份,茯苓1重量份,杨树花1重量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并且加入混合后原料重量5倍的水,煎煮1h后,过滤,115℃灭菌,20min,制得。 [0077] 本实施例还包括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质改良剂。 [0078] 实施例10: [007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2-9的水质改良剂的方法,将水质调节剂用于水产养殖,能有效提高水质,效果显著。 [0080] 实施例11: [008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2-9的水质改良剂的方法,将水质调节剂用于高盐度海水养殖中,能有效提高水质,效果显著。 [0082] 实施例12: [008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2-9的水质改良剂的方法,将水质调节剂用于对虾(特别凡纳滨对虾)高盐度(盐度为≥20‰)海水养殖中,能有效提高水质,促进对虾健康生长,效果显著。 [0084] 实施例13: [008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2-7的水质改良剂的方法,将兑水使用和/或拌沸石粉或泥沙干撒使用,用于凡纳滨对虾高盐度(盐度为≥20‰)海水养殖中,能有效提高水质,促进对虾健康生长,效果显著。 [0086] 实施例14: [008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2-9的水质改良剂的方法,将水质改良剂与水以1:10的体积比兑水使用,使用剂量为1-2L/亩/米水深,或将水质改良剂与沸石粉或泥沙以 1:1-2的质量比混合干撒使用,用于凡纳滨对虾高盐度(盐度为≥20‰)海水养殖中,能有效提高水质,促进对虾健康生长,效果显著。 [0088] 实施例15: [008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2-9的水质改良剂的方法,将水质改良剂与水以1:10的体积比兑水使用,使用剂量为1-2L/亩/米水深,并且同时将水质改良剂与沸石粉或泥沙以1:1-2的质量比混合干撒使用,用于凡纳滨对虾高盐度(盐度为≥20‰)海水养殖中,能有效提高水质,促进对虾健康生长,效果显著,外硫红螺菌属的水层作用于底层作用相结合,表层外硫红螺菌属与藻类竞争营养,吸收氨氮等小分子物质,抑制有害藻类以及单一藻的生长;而沉入池塘底部得外硫红螺菌属,进行异养分解,减少池塘底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转化有机物,为藻类提供营养,增强藻类多样性。 [0090] 实施例16水质改良剂在高盐度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中的水质改良效果验证[0091] 实验塘情况:湛江东海岛吴姓养殖户,海水水源,4口池塘,3-4亩/池塘,水深1.2米,放苗量10万/亩,放苗时间4月5日。 [0092] 实验设计:实验起止时间5月20日-6月5日,实验周期15天,虾75-85支/斤,2口实验塘,2口对照塘,实验塘使用实施例8的水质改良剂,对照塘选用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光合细菌产品。 [0093] 产品使用方法:每3天使用1次,上午10:00使用,使用剂量2L/亩·米,兑水泼洒(1:10体积比)与拌沸石粉(1:2体积比)沉底同时进行,对照塘的产品使用方法一致。 [0094] 测定的指标:ΔpH值(池塘早晚pH值差值,反应pH值的波动大小)、NH3-N、NO2--N、H2S,产品使用前一天测定水质指标,每次选定池塘5个点取样,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测定作为实验数据。 [0096] 水质测定结果如表2-表5所示。 [0097] 表2水质ΔpH值的检测结果 [0098] [0099] [0100] 表3水质NH3-N的检测结果 [0101] [0102] 表4水质NO2--N的检测结果 [0103] [0104] 表5水质H2S的检测结果 [0105] [0106] 从表1-表4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ΔpH变化较对照组稳定,直接反应出实验塘水质的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含量低于对照组,与实验菌株的预期实验结果一致,尤其是在对硫化氢的降解上面,效果尤为明显,说明本发明的水质改良制剂在高盐度高位池对照养殖池塘中应用效果良好。 [0107] 实施例17水质改良剂在高盐度土塘池养殖中的使用效果验证 [0108] 实验塘情况:海南翁田养殖户,海水水源,4口池塘,2.5-3亩/池塘,水深1.2米,放苗量15万/亩,放苗时间4月10-20日不等。 [0109] 实验设计:实验起止时间6月1日-6月15日,实验周期15天,虾60-70支/斤,2口实验塘,2口对照塘,实验塘使用实施例9的水质改良剂,对照塘使用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光合细菌产品。 [0110] 产品使用方法:每3天使用1次,上午10:00使用,使用剂量2L/亩·米,兑水泼洒(1:10体积比)与拌沸石粉(1:2体积比)沉底同时进行,对照塘的产品使用方法一致。 [0111] 测定的指标:SD、pH值、NH3-N、NO2--N、H2S,产品使用前一天测定水质指标,每次选定池塘5个点取样,混合均匀后在进行测定作为实验数据。 [0112] 测定方法:SD测定采用透明度盘,pH值:便携式pH剂测定,NH3-N、NO2--N、H2S均采用检测试剂盒(海联科品牌),水质测定结果如表6-表10所示。 [0113] 表6水质SD的检测结果 [0114] [0115] 表7水质ΔpH值的检测结果 [0116] [0117] 表8水质NH3-N的检测结果 [0118] [0119] 表9水质NO2--N的检测结果 [0120] [0121] [0122] 表10水质H2S的检测结果 [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