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重组N-乙酰神经缩酶产量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409410.6 申请日 2015-07-14 公开(公告)号 CN105087534A 公开(公告)日 2015-11-25
申请人 北京嘉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小红; 孔毅荣;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提高重组N-乙酰神经 氨 酸 醛 缩酶产量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基因为SEQ ID NO.1,本发明将大肠杆菌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基因Neu5Ac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获得高效表达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的重组菌。通过优化 发酵 罐的溶 氧 、PH、搅拌速率以及补料条件,使酶的产量可以达到4.5g/L,酶活可以达到600-800U/mg。本发明提供的提高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产量的方法,其操作简单,产量较高,纯度达到98%以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及开发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如SEQ ID NO.1所述的蛋白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经过分子操作构建产N-乙酰神经酸的基因工程菌。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菌经过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以及发酵参数,提高产量。
4.权利要求3要求接种量为2%,在发酵过程中,氨控制pH值,培养温度维持在
3
37℃,发酵液pH维持在7.2。初始的无菌空气通气量为2.5m/h,初始的搅拌转速为250rpm,初始的溶设置为100%,随着发酵的进行,溶氧开始下降,当溶氧下降到20%左右时,需要不断调整通气量和转速,使溶氧维持在20%以上,培养7-8h,当OD600达到18左右时加入补料1,温度降到26℃,当DO开始上升时加入补料2,诱导25h。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基为Tryptone 5g/L,Yeast extract 0.25g/L,(NH4)2SO4
2g/L,KH2PO4 7g/L,一水柠檬酸0.9g/L,MgSO4·7H2O 0.7g/L,葡萄糖15g/L,微量元素母液:
3mL。
6.权利要求3所述微量元素的组成为:HCl 10g/L,FeSO4·H2O 2.25g/L,ZnSO4 1.0g/L,CuSO4·5H2O 2g/L,CaCl2·2H2O 0.5g/L以水配制。
7.权利要求3所述补料培养基分为两种,补料1:MgSO4.7H2O 5g/L,Yeast extract
240g/L,Tryptone100g/L,甘油90g/L,乳糖60g/L;补料2:甘油500g/L,乳糖150g/L 。

说明书全文

一种提高重组N-乙酰神经缩酶产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唾液酸是一个含9个原子并具有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氨基糖,可以看成是丙酸和α氨基己糖的缩合物,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体内,属于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未经修饰的神经氨酸。根据5位碳上连接基团的不同,唾液酸可分为三类:N-乙酰神经氨酸、N-羟乙酰神经氨酸、2-酮-3-脱-D-甘油-半乳-壬酸。虽然哺乳动物体内N-乙酰神经氨酸的量占绝大多数,但同时兼有N-羟乙酰神经氨酸。目前已证明肿瘤的转化和恶性进程伴随着细胞表面唾液酸量、连接方式和类型的显著变化。研究发现在恶性肿瘤中唾液酸及多聚唾液酸含量高于正常细胞。
[0003] Neu5Ac醛缩酶(Aldolase)既可催N-乙酰神经氨酸分解成丙酮酸和N-乙酰甘露糖胺,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催化N-乙酰甘露糖胺和丙酮酸成为N-乙酰神经氨酸的缩合反应。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可与乳酸脱氢酶或者丙酮酸氧化酶耦联,以测定样品中N-乙酰神经氨酸的含量以N-乙酰甘露糖胺和丙酮酸为底物进行Neu5Ac酶法合成,这一生物催化技术具有底物立体特异性强,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等多种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利用微生物发酵法高效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为唾液酸的检测提供大量原料。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产量的方法。
[0005]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重组N-乙酰神经氨酸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
[0007] 重组N-乙酰神经氨酸的表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将目的基因的5′端加入Nco I酶切位点,3′加入Xho I酶切位点酶切位点,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Neu5A序列;
[0009] 2.将合成的序列从puc57载体切下,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菌大肠杆菌,筛选出阳性克隆菌,获得工程菌;
[0010] 3.原核表达载体为pET28a(+),表达宿主为E.coli BL21(DE3)。
[0011] 重组N-乙酰神经氨酸发酵罐放大生产,步骤如下:
[0012] 1.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放大生产。
[0013] 2.具体地,利用单因子实验确定最佳IPTG、溶氧、pH以及温度
[0014] 3.前述的方法,通过设计单因子实验确定发酵温度及IPTG的浓度,结果表明(如图1),300ml培养基。当IPTG的浓度为0.1mol/L,诱导温度为28℃时,酶产量最高。
[0015] 4.前述的培养基LB+10%glucose。
[0016] 5.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验证实际发酵过程中IPTG、溶氧、pH和转速。
[0017] 6.为减少IPTG对细胞的毒性,通过改变发酵培养基和补料策略提高酶产量。
[0018] 7.前述的培养基配方为Tryptone 5g/L,Yeast extract 0.25g/L,(NH4)2SO42g/L,KH2PO4 7g/L,一柠檬酸0.9g/L,MgSO4·7H2O 0.7g/L,葡萄糖15g/L,微量元素母液:3mL。
[0019] 8.前述微量元素的组成为HCl 10g/L,FeSO4·H2O 2.25g/L,ZnSO41.0g/L,CuSO4·5H2O 2g/L,CaCl2·2H2O 0.5g/L以水配制。
[0020] 9.前述的方法,补料培养基分为两种,补料1:MgSO4.7H2O 5g/L,Yeast extract240g/L,Tryptone 100g/L,甘油90g/L,乳糖60g/L;补料2:甘油500g/L,乳糖150g/L。
[0021] 10.前述方法,其中所述的发酵温度为30-38℃,pH6.5-7.5,溶氧为0-100%,当OD600达到18时加入补料1,当诱导后DO上升时加入补料2。发酵25-30h。
[0022] 11.通过补料批式发酵酶的产量可以达到4.5g/L(如图3),OD600可以达到60,成本低廉,适于大规模生产,因而具有较好的产业价值。
[0023] 12.检测酶活,取0.5ml菌液4000r/min离心10min,生理盐水洗1~2次。菌体经-20℃过夜处理后,加入50mmol/L磷酸钠缓冲液0.5ml(pH7.5),悬浮后取0.25ml预热10min,加入0.25ml预热的Neu5Ac溶液37℃反应10min。用10%三氯乙酸0.3ml终止反应,加入0.2ml水,加入0.2% 2,4二硝基苯肼0.4ml摇匀,静置10min。加入3mol/L的氢氧化钠1.5ml摇匀,静置15min,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在550nm比色测定光吸收值。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制备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的流程示意图
[0025] 图2为重组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其中1:破碎菌体上清;2:包涵体;M:Marker。
[0026] 图3为发酵罐中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可溶性表达量,其中1:发酵罐诱导诱导上清;2:80mm咪唑洗脱;3:200mm咪唑洗脱。
[0027] 图4为发酵罐中菌种的生长曲线具体实施方案
[0028]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9] 实施例1
[0030] 重组N-乙酰神经氨酸的表达方法
[0031] 1)提取大肠杆菌DH5α基因组
[0032] 2)将目的基因的5′端加入Nco I酶切位点(CCATGG),3′加入Xho I酶切位点(CTCGAG);通过PCR扩增获得目的序列。
[0033] 引物设计如下:
[0034] F1:CATGCCATGGCAACGAATTTACGTGGCGTAATG
[0035] R1:CCGCTCGAGCCCGCGCTCTTGCATCAACTG
[0036] 3)将获得序列用Nco I和Xho I进行双酶切,纯化得到目的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相同的酶切处理,纯化大片段基因,并与双酶切后得到的目的基因连接,转入感受态细胞DH5a,用通用引物T7/T7T进行菌落PCR验证,测序确定成功,抽提质粒,得重组表达质粒NAL-pET28a。
[0037] 4)将重组表达质粒NAL-pET28a;转入感受态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涂布于LB固体培养基(含50μg/ml硫酸卡那霉素)上,37℃培养16h,筛选出阳性克隆菌为工程菌。
[0038] 5)将工程菌接种至LB培养液(含50μg/ml硫酸卡那霉素)中,37℃培养,待菌液OD600nm在0.5,加入 终浓度为0.5mmol/l的IPTG,37℃培养4h,4℃,12000rpm离心10min分离达到诱导表达上清液和菌体。
[0039] 6)将菌体用Binding Buffer洗涤1次后,上超声破菌,离心,收集上清液,12%SDS-GAGE检测蛋白的表达量。
[0040] 7)将超声破菌,离心,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加入镍层析柱,一次加入Binding Buffer,Wash Buffer,最后Elute Buffer进行目的蛋白洗脱,收集Elute Buffer洗脱蛋白,获得重组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采用12%SDS-PAGE电泳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
[0041] 实施例2 100L发酵罐提高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产量的方法
[0042] 在100L的发酵罐中,初始培养基定容为60L,接种量为2%,在发酵过程中,用氨水3
控制pH值,培养温度维持在37℃,发酵液pH维持在6.9。初始的无菌空气通气量为2m/h,初始的搅拌转速为250rpm,初始的溶氧设置为100%,随着发酵的进行,溶氧开始下降,当溶氧下降到20%左右时,需要不断调整通气量和转速,使溶氧维持在20%以上,培养7-8h,当OD600达到20左右时加入补料1,同时温度降到28℃,后期加入补料2,诱导20h,酶的产量达到4.5g/L。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