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药物递送的纤维素基纳米粒子

申请号 CN201280014967.4 申请日 2012-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3476801B 公开(公告)日 2016-06-29
申请人 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 发明人 黎世达; 马克·约翰·恩斯廷; 唐伟伦;
摘要 一方面,本 发明 提供了包含共价连接于至少一种聚(乙二醇)(PEG)和至少一种疏 水 药物的乙酰化羧甲基 纤维 素(CMC-Ac)的化合物。在另一方面,提供了包含这类化合物的自组装 纳米粒子 组合物。
权利要求

1.一种化合物,包含共价连接于至少一种聚(乙二醇)(PEG)和至少一种疏药物的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共价连接是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药物是抗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药物是多西紫杉醇、喜树和紫杉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至少一种PEG是具有平均Mn为550至10,000的聚(乙二醇)甲基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至少一种PEG是具有平均Mn为2000的聚(乙二醇)甲基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CMC由95至3600个单体单元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CMC由3500个单体单元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CMC-Ac乙酰基团):(总的CMC-Ac羧酸基团-PEG-疏水药物)的摩尔比为2.5:0.5至1.8:1.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CMC-Ac乙酰基团):(总的CMC-Ac羧酸基团-PEG-疏水药物)的摩尔比为2.18:0.8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甲基醚以3.5wt%至22.7wt%的量存在,而所述多西紫杉醇以22.5wt%至43.3wt%的量存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甲基醚以4.7wt%至5.3wt%的量存在,而所述多西紫杉醇以30.1wt%至39.5wt%的量存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甲基醚以4.7wt%的量存在,而所述多西紫杉醇以36.9wt%的量存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通过1H NMR分析估计,所述聚(乙二醇)甲基醚:
多西紫杉醇:(CMC-Ac羧酸基团)的摩尔比为0.9:13.4:85.7至5.4:26.4:68.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甲基醚:多西紫杉醇:(CMC-Ac羧酸基团)的摩尔比为1:15.1:83.6至1.1:23.7:75.3。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甲基醚:多西紫杉醇:(CMC-Ac羧酸基团)的摩尔比为1:20.1:78.5。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CMC-Ac进一步共价连接于至少一种成像试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成像试剂为Cy5.5。
19.一种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具有0.1mg/mL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具有16~
396nm的范围的平均直径。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在其中封装的至少一种疏水试剂。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试剂是成像试剂或治疗试剂。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其中至少一种所述成像试剂是超顺磁纳米粒子(SPION)。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其中所述SPION以7wt%~30wt%的量存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其中所述SPION以30wt%的量存在。
27.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具有49~
278nm的平均直径。
28.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9~2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和药用载体和/或稀释剂。
29.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9~27中任一项中定义的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用于制备用于将疏水药物持续释放递送至需要其的患者的药剂的用途。
30.有效量的包含根据权利要求3~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用于制备用于治疗在需要其的患者体内的癌症的药剂的用途。
31.根据权利要求30中所定义的用途,其中所述癌症选自乳腺癌癌、转移癌和胰腺癌。
32.一种用于制备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的方法,包括:
a)将至少一种PEG和至少一种疏水药物共价连接至CMC-Ac;
b)分离步骤(a)的产物;
c)将步骤(b)的分离产物溶解于合适的有机溶剂从而形成溶液;
d)在适合形成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的条件下将步骤(c)的所述溶液滴加至水溶液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合适的有机溶剂是DMF、DMSO、THF或乙腈。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价连接是酯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中的合适条件包括在滴加步骤(c)的所述溶液期间剧烈混合所述水溶液。
36.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的所述溶液具有10~25mg/mL的浓度。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的所述溶液具有10mg/mL的浓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包括一旦完成向所述水溶液中的添加,步骤(c)的所述溶液就被10倍稀释。
39.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的所述水溶液选自0.9%w/v NaCl、
10%w/v蔗糖、或水。
40.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腈(CH3CN)或四氢呋喃(THF)。
41.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使用醚来沉淀步骤(a)的所述产物,并用水冲洗沉淀。
42.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透析和/或过滤分离出在步骤(d)中形成的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
43.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药物是多西紫杉醇、喜树碱和紫杉醇中的一种。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取代度(DS)为0.75至0.85的羧甲基纤维素乙酰化来制备所述CMC-Ac。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取代度(DS)为0.82的羧甲基纤维素乙酰化来制备所述CMC-Ac。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PEG是具有平均Mn为550至10,000的聚(乙二醇)甲基醚。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PEG是具有平均Mn为2000的聚(乙二醇)甲基醚。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相对于所述CMC-Ac的羧酸基团,提供30mol%量的所述聚(乙二醇)甲基醚并提供40mol%~50mol%量的所述多西紫杉醇。
4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的所述溶液进一步包括其中封装的至少一种疏水试剂。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试剂选自成像试剂或治疗试剂。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成像试剂是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的所述有机溶剂是THF。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成像试剂,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成像试剂和步骤(b)的所述分离产物的合并重量,以9wt%~50wt%的量存在于步骤(c)的所述溶液中。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由以下结构式表示:
其中R0、R1(1)...R1(n)、R2(1)...R2(n)、R3(1)...R3(n)和Rend各自独立地选自:
(a)乙酰基;
(b)
(c) 其中-O(HD)代表具有通过羟基的连接点的疏水药物;或
(d) 且
n是>94的整数。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b+c+d)之比为2.18:0.82。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为95至3600的整数。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为3500。
58.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疏水药物是多西紫杉醇、喜树碱和紫杉醇中的一种。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PEG是聚(乙二醇)甲基醚。

说明书全文

用于药物递送的纤维素基纳米粒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纳米粒子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药物递送的纤维素基纳米粒子。

背景技术

[0002] 在受控药物递送的领域内,使用聚合物来提高溶解度、药效学(PK),药效动学(PD)、生物利用度、疗效、以及降低全身毒性,被主要地定义为聚合物疗法1-2。聚合物疗法的广义模型归因于Ringsdorf3,这是他在1975年提出的一个模型,其中聚合物结构通过增溶剂、药物和靶向疾病的配体改性从而更有效地溶解疏药物以及以聚焦方式递送它们。
[0003] 聚合物疗法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围绕以下观察结果建立起来的:血流中分子量(MW)超过30~40kDa的可溶性高分子循环更长时间,由于降低的肾小球过滤和肾清除4-6。在1986年,Matsumura和Maeda介绍了他们的观察研究:肿瘤血管是高度可渗透的,并且因此较高的MW聚合物或颗粒可以选择性地积聚在这些组织中7。据发现,在恶性组织中的新生血管包含8-9
间隙,通过这些间隙颗粒物能够发生外渗 ,此外,肿瘤中淋巴引流通常不存在:颗粒可以很容易地进入,但不会离开肿瘤区室10-11。通常地,小于150~400nm的颗粒通过增强的渗透性和截留(EPR)效应而有效地迁移,尽管优选的颗粒尺寸小于200nm12。EPR效应的发现提供了重要动力来开发聚合物疗法,尤其是产生了纳米药物,其中包含脂质体13-15,聚合物胶束16-18,聚合物囊泡19-21和树枝状聚合物22-24的多分子结构通过这种被动靶向效应能够有效地递送药物。
[0004] 用于开发纳米粒子的一个重要原理是通过最小化药物与代谢过程(改善的PD曲线)的相互作用而保护药物免受代谢作用26。然而,在PK方面,粒子本身能够在RES(骨髓、肝和脾)中调理和清除,降低这些递送系统的效力13-27。针对RES清除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聚乙二醇化:结合至聚合物或纳米粒子的PEG链,通过位阻以及降低疏水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防止调理素与潜在的化学(品)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识别和清除在RES中的粒子28-30最小化。聚乙二醇化作用成为聚合物疗法和纳米医药中的常见要素13-31。
[0005] 除了增加隐身性能,粒子能够采用靶向配体进行功能化从而促进针对特异性组织过表达特异性受体(如叶酸盐32、RGD33和HER234)细胞内化纳米粒子。虽然研究者投入巨资于这些研究中,但是具有特异性靶向作用的有限成功已经在药物递送产物中得以实现,因为
纳米粒子的肿瘤累积主要是受EPR效应控制35。据文献记载,靶向配体能够提高粒子的血液清除作用36-37,而且通过受体识别作用内化的粒子被捕获于核内体/溶酶体细胞器中,而药
38
物往往发生降解 。从实用度而言更成功的是将成像造影剂结合到纳米粒子中,从而能够实时看到粒子(和药物)在生理学上的分布,容许进行生物分布的灵敏的非破坏性测量,并且产生个性化医学和治疗诊断学领域39-40。例如,超顺磁纳米粒子(SPIONS)可以通过EPR效应选择性地积累在肿瘤中,并提供MRI对比度41。脂质体和聚合物胶束能够载有钆化合
42
物,像SPIONS一样,其提供MRI对比度 。聚合物还能够标记有示踪剂,如用于microSPECT分析的111铟43,或标记有染料如用于荧光成像的Cy5.544。
[0006] 在聚合物胶束的类别中,疏水药物如紫杉醇(PTX)能够非共价地加载于胶束形成聚合物的核心内。在这个领域内值得注意的是PEG-PLA胶束(Genexol,目前处于II期临床试验)45和NK105,一种PEG-天冬酸制剂45。Genexol和NK105PTX胶束制剂两者都通过消除会导致人类患者中的超敏性问题的克列莫佛(Cremophor)类PTX递送载体通过降低制剂毒性
而改善单独给予PTX的问题。与Genexol和NK105相比较,Opaxio(也称为Xyotax和
Polyglumex)是结合至PTX的聚谷氨酸聚合物。Opaxio处于III期临床试验,而迄今为止,代表用于批准的有前景的候选药。当检查PTX(游离药物)、NK105(胶束)、Genexol(胶束)和Opaxio(结合物)的PK数据时,半衰期分别为13.3、10.6、11.4和120小时,剂量为210、150、
300和233mg/m2 16。非共价NK105和Genexol制剂的PK曲线与游离PTX几乎相同,而Opaxio聚合物结合物是唯一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PK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疏水药物如PTX和多西紫杉醇(DTX)从胶束分配至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从而迅速地消耗所述药
46
物内容物的纳米粒子 。因此,PK和疗效的显著改善可能仅使用聚合物结合物来看到。
[0007] 目前,最先进的聚合物结合物(临床试验或批准的那些)会围绕白蛋白(Abraxane)、HPMA(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PEG、聚谷氨酸进行配制(使用几个其他选择的实例)1,47。尽管有超过30年的研究,但这并不是聚合物组合物的长清单,并且有限的选择反映了涉及合成和识别生物相容性生物物质的成本和复杂性。候选聚合物的失败能够以广泛多
样的模式发生,包括异体反应48、毒性49、或在水解酶和发炎过程的生物环境中的不稳定
性50。纳米粒子的方法,可以使这些复杂情况最小化,因为聚合物结合物能够设计成自组装成表现出针对生物环境的PEG化学(或其他合适的屏蔽实体),并且最小化生物识别或与核芯聚合物和药物负荷的相互作用的结构27。
[0008] 某些类型的多糖已经批准作为口服、经皮和肠胃外给药的赋形剂51,但是当针对合成聚合物领域提及时,在当代纳米粒子药物递送领域中使用这些生物相容性多糖所作的工作还相对较少,而大多数工作集中于壳聚糖类的物质52-55。Cera及其合作者将多柔比星
(DOX)和道诺霉素结合于羧甲基纤维素(CMC)和透明质酸(HA),并报道,这些化合物在体外对细胞是毒性的,但比游离药物效力更低。此外,用多柔比星取代CMC酸基团的程度较低
(9%),而这个基团并未遵循针对体内疗效的报告56。Uglea等人将苯佐卡因结合至CMC和氧化的CMC,并测试了这些聚合物对大鼠模型中s.c.肉瘤肿瘤的影响,并报道了来自单一i.p.注射的一些抗肿瘤效应57。Auzenne等人将紫杉醇(PTX)结合至HA,并进行了体外和体内疗效分析58。小鼠在腹膜腔内植入卵巢癌异种移植物,并使用腹膜内注射200mg/kg PTX-HA进行治疗(一种有效治愈小鼠的治疗方法),并且耐受性良好。关于这种化合物对抗其他实体瘤的活性尚无报道。Inoue等人报道了经由肽间隔物结合至羧甲基葡聚糖的喜树类似物
(DX-8591),其证实在小鼠模型中对抗肿瘤的较强作用,并且已经在I期试验中在27名患者中进行了测试,其中1名患者出现完全缓解,1名患者出现部分缓解,而14名患者出现病情稳定59-60。简言之,尽管这类聚合物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羧甲基纤维素成功用于纳米粒子技术还是相当有限的。
[0009] 相当一部分治疗性小分子是疏水性的61,并且赋予这些物质水溶性,如所示的,是聚合物疗法开发背后的一个重要原理。具体而言。紫杉烷类已经受到特别关注,因为PTX和DTX占有医药市场的显著份额,并在当前分别用克列莫佛EL-P(Cremophor EL-P)/乙醇/盐水62和吐温80/乙醇/盐水进行配制,它们各自引起超敏反应,需要用PTX或DTX来处理患者的预先药物治疗63-64。Abraxane(白蛋白-PTX)和Opaxio(聚谷氨酸-PTX)代表迄今为止的最先进的PTX结合物,其中Abraxane已经批准在美国使用,而Opaxio处于针对非小细胞癌的III期临床试验47。然而,DTX由于增强的作用而在临床应用中取代PTX65,而有关DTX结合物的报道表明,DTX可以作为聚合物结合物而更有效地且更安全地递送66-68。

发明内容

[0010]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包含共价连接于至少一种聚(乙二醇)(PEG)和至少一种疏水药物的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
[0011]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本文中描述的化合物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具有约0.1mg/mL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0012] 在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本文中描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和药用载体和/或稀释剂的药物组合物。
[0013] 在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将疏水药物持续释放递送至需要其的患者的方法,包括向所述患者给予有效量的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
[0014] 在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治疗需要其的患者中的癌症的方法,包括向所述患者给予有效量的包含本文中所描述化合物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癌症选自乳
腺癌、肺癌、转移癌和胰腺癌。
[0015] 在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的方法,包括:
[0016] a)将至少一种PEG和至少一种疏水药物共价连接至CMC-Ac;
[0017] b)分离出步骤(a)的产物;
[0018] c)将步骤(b)的所述分离产物溶解于合适的有机溶剂中,优选DMF或DMSO,且进一步优选THF或乙腈,从而形成溶液;
[0019] d)在适合形成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的条件下将步骤(c)的所述溶液滴加至水溶液中。
[0020] 在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由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
[0021]
[0022] 其中R0、R1(1)...R1(n)、R2(1)...R2(n)、R3(1)...R3(n)和Rend各自独立选自:
[0023] (a)乙酰基;
[0024] (b)
[0025] (c) 其中-O(HD)代表具有经由羟基的连接点的疏水药物;或
[0026] (d) 且
[0027] n是>94的整数。附图说明
[0028]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参照以下描述和附图而最好地理解。在这些附图中:
[0029] 图1显示了根据一方面的聚合物结合物的示意图,其中R0、R1(1)...R1(n)、R2(1)...R2(n)、R3(1)...R3(n)和Rend各自独立地选自:
[0030] (a)乙酰基;
[0031] (b)
[0032] (c) 其中-O(HD)代表具有经由羟基的连接点的疏水药物;或
[0033] (d) 且
[0034] n是>94的整数。
[0035] 图2显示了Cellax和组分的1H NMR。A:DTX,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乙酰化CMC和所述Cellax产物的谱图。B:具有编号方案的DTX。
[0036] 图3显示了(A)针对体外Cellax-SPIONS的Tl和T2信号的分析。MRI分析携带EMT-6肋腹(侧翼,flank)肿瘤的小鼠,并用Cellax-SPION(10mg Fe/kg,133mg/kg DTX)治疗。(B)* *
预注射T2 扫描,(C)预注射T2扫描,(D)注射T2 后3h扫描,(E)注射T2后3h扫描。肿瘤体积可以在背景扫描中与邻近组织区别,而且由于SPION磁化率伪像(artifact)显著扩展(显影,development)MR对比度。(F):通过MIPAV图像分析来计算低信号体积分数,其中低信号体素(体元,voxel)定义为具有低于邻近肌肉的平均强度的5SD标准偏差的强度。
[0037] 图4显示了从处于含FBS的盐水(50vol%)中的Cellax粒子释放DTX。粒子在37℃下在5%CO2气氛中孵育。在选定的时间点提取样本,并通过HPLC分析。检测到两个峰:DTX和7-表多西紫杉醇。在图中的总紫杉烷类是指DTX和异构体的合并释放,并表示达到完全释放的时刻。
[0038] 图5显示了DTX毒性的IC50分析。A:EMT-6B:LL/2。细胞在组织培养物聚苯乙烯(1000个细胞/孔)上培养1天,接着加入含DTX、Cellax或无药物聚合物对照物的介质。在每个选定DTX浓度下的聚合物对照物匹配于Cellax样品重量浓度(mg/mL)。对于游离DTX的节律性治疗,在两天内分四个部分给予剂量。培养维持2~3天,直到未治疗(未处理)的对照物孔接近汇合。细胞活力由XTT分析法检测,减去非细胞背景信号。IC50曲线在GraphPad Pro中计算。每组为n=9,而误差棒为±标准差。
[0039] 图6显示了在Balb/c小鼠中的DTX和Cellax的毒性检测(最大耐受剂量)分析。健康的无肿瘤小鼠用DTX(在吐温80/乙醇/盐水20:13:67载体中)或Cellax(0.9%盐水)注射。定期测量体重,并且所述限制性毒性剂量设定为<5%体重损失。Cellax达到15mg/mL DTX(170mg/kg)的最大浓度,因此真正的MTD未知。
[0040] 图7显示了DTX和Cellax治疗对携带同源性肋腹肿瘤的小鼠的疗效。DTX配制于吐温80/乙醇/盐水中,Cellax配制于0.9%盐水中。对照小鼠用盐水治疗。(A)采用40mg/kg DTX剂量使用Balb/c小鼠和EMT-6肋腹模型进行疗效研究。(B)采用40和170mg/kg DTX剂量使用C57/BL6小鼠和LL/2肋腹模型进行疗效研究。#p<0.001,p<0.05,n=6只/组。误差棒为±标准差。
[0041] 图8A显示了在BALB/c小鼠中EMT-6肿瘤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学分析。左栏:对照小鼠。中栏:DTX(40mg/kg)治疗的小鼠。右栏:Cellax(40mg DTX/kg)治疗的小鼠。在H&E染色切片(40和400X)中,坏死的证据用箭头标记,并且在Cellax治疗的肿瘤中尤为明显。TUNEL染色(40X):细胞凋亡的指示在所有样品中是明显的,但在Cellax-治疗的肿瘤中显著地更大,而染色区域的形态类似于H&E染色切片中的坏死区域。Ki67染色(40X):DTX和Cellax治疗的肿瘤的区域没有细胞复制事件,并且这些区域与H&E和TUNEL图像是一致的。CD31染色(40X):在DTX-治疗的尤其是在Cellax-治疗的肿瘤中的血管生成活性降低,特别是在H&E、TUNEL和Ki67分析中已确定的区域。
[0042] 图8B显示了用盐水、DTX(40mg/kg)和Cellax(DTX40mg/kg)治疗的Balb/c小鼠(携带EMT-6肋腹肿瘤)的肾脏和肺的免疫组织学分析。图像放大400倍。注意,在DTX-治疗的小鼠中存在阳性TUNEL染色,而在对照物和Cellax-治疗的小鼠中不存在染色。
[0043] 图9显示了肿瘤组织学:染色定量的(A)肿瘤的苏木精染色(B)肿瘤的TUNEL染色(C)肿瘤的Ki67染色(D)肿瘤的CD31染色(E)在肾脏中的TUNEL染色(F)在肺部中的TUNEL染色。·P<0.05,··P<0.001,···p<0.0001。
[0044] 图10显示了在C57/BL6小鼠中LL/2模型的肿瘤组织学(:A)H&E染色,(B)TUNEL染色。
[0045] 图11显示了(A)通过静脉内(i.v.)注射接种EMT-6细胞的Balb/c小鼠所经历的体重损失。误差棒表示SE,而缺乏误差棒的标记是n=1(唯一幸存的小鼠)。(B)存活图像,(C)对照物、DTX(40mg/kg)和Cellax(40mg DTX/kg)治疗的小鼠肺部的H&E染色切片。
[0046] 图12显示了接种PAN02鼠类胰腺细胞(2.5×106个细胞/注射)的C57/BL6小鼠中的存活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在下面的说明中,列出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
[0048] 基于迄今为止的聚合物结合物开发的观察,功能性聚合物纳米粒子优选包括下列属性:(1)其将疏水药物溶解或输送到含水环境中,(2)所述药物通过粒子进行保护免于代谢作用,(3)这种粒子受PEG或其他合适的化学保护而免于RES消除,(4)这种聚合物由于疏水元件和亲水元件中的平衡自组装成合适尺度的纳米粒子,(5)这种粒子通过被动积累累积于靶向的疾病区室中,(6)药物和粒子之间的连接是可逆的,从而使所述药物能够被释放和(7)所述聚合物是生物相容性的,和(8)所述粒子包含试剂以在生理系统中提供成像对比度或检测。一个目标是设计基于纤维素的组合物用来递送疏水药物,优选DTX,其设计优选解决上述的主要设计要素。
[0049]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包含共价连接于至少一种聚(乙二醇)(PEG)和至少一种疏水药物的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共价连接是酯连接。
[0050] 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疏水药物和PEG的每一个可以通过CMC-Ac的羧酸残基和疏水药物和PEG的官能团(例如,羟基)之间的直接连接,或通过经由一个或多个双官能接头的间接连接共价连接至CMC-Ac。优选的接头是当从结合物上切割时可生物降解
的、无毒的接头,并在循环系统中对水解相对稳定。
[005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疏水药物是抗癌剂(即,抗增殖、抗肿瘤、或化疗试剂用以预防或治疗肿瘤),优选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喜树碱和紫杉醇之一。
[005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种PEG是聚(乙二醇)甲基醚(mPEG),具有平均Mn为约550至约10,000,优选约2000。
[005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MC由约95至3600个单体单元,优选约3500个单体单元构成。
[005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CMC-Ac乙酰基团):(CMC-Ac羧酸基团/PEG/疏水药物)的摩尔比为约2.5:0.5~1.8:1.2,优选约2.18:0.82。优选地,所述mPEG以约3.5wt%~22.7wt%的量存在,而所述多西紫杉醇以约22.5~43.3wt%的量存在,进一步优选,PEG以4.7wt%~5.3wt%的量存在,而所述多西紫杉醇以约30.1~39.5wt%的量存在,而进一步优选,PEG以4.7wt%的量存在,而所述多西紫杉醇以36.9wt%的量存在。
[005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mPEG:多西紫杉醇:(CMC-Ac羧酸基团)的摩尔比为约0.9:13.4:85.7至约5.4:26.4:68.2,如通过1H NMR分析估计的,优选约1:15.1:83.6至约1.1:
23.7:75.3,进一步优选1:20.5:78.5。
[005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MC-Ac进一步共价连接于至少一种成像试剂,优选Cy5.5。
[0057]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本文描述的化合物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具有约0.1mg/mL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005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具有约49~278nm和/或16~396nm的完整范围的平均直径。
[005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中描述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封装于其中的至少一种疏水试剂,优先选自成像试剂或治疗试剂。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成像试剂是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优选7~30wt% SPION,并且更优选约30wt% SPION。
[0060] 在进一步的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本文中描述的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和药用载体和/或稀释剂。
[0061] 可接受的载体和稀释剂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是已知的。一般而言,这种载体在所采用的剂量和浓度下对于受体应该是无毒的。
[0062] 在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将疏水药物持续释放递送至需要其的患者的方法,包括向所述患者给予有效量的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
[0063] 在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治疗在需要其的患者中的癌症的方法,包括向所述患者给予有效量的包含本文所描述化合物的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癌症选自乳
腺癌、肺癌、转移癌和胰腺癌。
[0064] 在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的工艺方法,包括:
[0065] e)将至少一种PEG和至少一种疏水药物共价连接至CMC-Ac;
[0066] f)分离出步骤(a)的产物;
[0067] g)将步骤(b)的所述分离产物溶解于合适的有机溶剂中,优选DMF或DMSO,而且进一步优选THF或乙腈,从而形成溶液;
[0068] h)在适合形成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的条件下将步骤(c)的所述溶液滴加到水溶液中。
[0069] 优选地,所述共价连接是酯连接。
[0070] 本文中描述的方法一般用于制备CMC-Ac与任何PEG和适合功能化以连接至CMC-Ac的任何疏水药物的结合物(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0071] 用于本发明的方法的合适溶剂包括在与其结合描述的反应/步骤的条件下呈惰性的那些溶剂。
[007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d)中所述合适的条件包括在滴加步骤(c)的溶液期间剧烈混合所述水溶液。
[007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c)的溶液具有10~25mg/mL的浓度。优选地,步骤(c)的溶液具有10mg/mL的浓度。
[007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d)包括一旦完成向所述水溶液中的添加,10-倍稀释步骤(c)的溶液。
[007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d)的水溶液选自0.9%NaCl、10%蔗糖或水。
[007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c)的有机溶剂选自乙腈(CH3CN)或四氢呋喃(THF),优选CH3CN。
[007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b)包括使用醚沉淀步骤(a)的产物,并用水冲洗所述沉淀。
[007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艺方法进一步包括经由透析和/或过滤分离出在步骤(d)中形成的所述自组装纳米粒子组合物。
[0079]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种疏水药物是多西紫杉醇、喜树碱和紫杉醇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CMC-Ac经由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进行制备,具有约0.75至约0.85,优选约0.82的取代度(DS)。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PEG是聚(乙二醇)甲基醚(mPEG),具有的平均Mn为约550至约10,000,优选约2000。
[008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a)包括相对于所述CMC-Ac的羧酸基团,以约30mol%的量提供所述mPEG并以约40~50mol%,优选约40mol%或50mol%的量提供所述多西紫杉醇。
[008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c)的所述溶液进一步包括封装于其中的至少一种疏水试剂,优先选自成像试剂或治疗试剂。优选地,所述至少一种成像试剂是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
[0082] 优选地,步骤(c)中的所述有机溶剂是THF。
[008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至少一种成像试剂和步骤(b)的所述分离产物的合并重量,所述至少一种成像试剂以约9wt%~50wt%的量存在于步骤(c)的所述溶液中。
[0084] 在进一步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由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
[0085]
[0086] 其中R0、R1(1)...R1(n)、R2(1)...R2(n)、R3(1)...R3(n)和Rend各自独立地选自:
[0087] (a)乙酰基;
[0088] (b)
[0089] (c) 其中–O(HD)代表具有经由羟基的连接点的疏水药物;或
[0090] (d) 且
[0091] n是>94的整数。
[0092] 优选地,(a):(b+c+d)之比为约2.18:0.82。还优选地,n为约95~3600个单体单元,优选约3500个。
[009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到,在具体情况下活性试剂的实际优选的量将根据特定配方和给药方式而有所不同。对于具体个体的具体剂量取决于年龄,体重,疗法应用于其上的具体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对于给定受试者的剂量能够使用传统考虑进行确
定。
[0094] 以下实施例是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举例说明,而并不限制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广泛方面。
[0095] 实施例
[0096] 材料和方法
[0097] 羧甲基纤维素钠(CEKOL 30K(DS)=0.82)获自CPKelco(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并属于FDA和EU食品级材料。乙酸,乙酸酐,硫酸,丙,乙腈,聚(乙二醇)甲基醚(mPEG-OH,MN=2000),l-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酰亚胺HC1(EDC 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和乙醚购自Sigma Aldrich(Oakville,ON)。多西紫杉醇(DTX)购自LC Laboratories(Woburn,MA,USA)。Slide-a-Lyzer 10和20kDa MWCO透析筒购自Pierce Biotechnology(Rockford,IL)。Vivaspin 10kDa MWCO超离心过滤器购自Fisher(Ottawa,ON,Canada)。
[0098] NMR分析
[0099] 样品溶解于氘代氯仿(CDCl3),氧化氘(D2O)或Ν,Ν-二甲亚砜中,并在Bruker 500仪器上进行分析。谱图采用TOPSpin软件进行处理。
[0100] HPLC、UPLC/MS和GPC分析
[0101] DTX分析在由Waters e2696 Separation Module、2414 RI和2998 PDA检测器组成的HPLC系统上进行分析,并通过Empower Pro 2软件进行操作。样品注入到Agilent XDB-
C18柱(1.8μm,4.6×50mm)柱子上,采用0.35mL/min95/5乙腈/水等度程序。紫杉烷的分析和检测方法由几种公开的报道69-71获得,适用于实验室的装置。对于常规分析,已知的紫杉烷类的身份(确定)(多西紫杉醇,紫杉醇,7-表多西紫杉醇)通过PDA检测器使用选择的波长
274nm进行鉴定。在方法的开发过程中,样品通过配备有PDA和SQ MS检测器的Waters 
Acquity UPLC/MS系统进行分析。在这些分析中,样品注入Acquity UPLC BEH C18柱(1.7μm,2.1×50mm)上,流速为0.4mL/min,梯度程序为:在5分钟内95-10%水/乙腈。以ES+模式进行DTX(及其他产品)的检测。聚合物通过由Waters e2696Separation Module、2414 RI和
2998 PDA检测器组成的GPC系统进行分析,并通过Empower Pro 2软件进行操作。将THF可溶性样品注入到Waters Styragel HR5E和HR 3柱(串联)上,THF流速为0.35mL/min。水溶性样品采用Waters Ultrahydrogel 1000柱进行分析,水的流速为1mL/min。游离DTX和PEG的检
测分别通过PDA(274nm)和RI完成。
[0102] CMC聚合物的化学计量计算
[0103] CMC-Na聚合物采用羧甲基基团进行改性,并由生产商提供,分析的DS值为0.82:每个半乳糖单体单元包含0.82mol羧酸和2.18mol羟基。因此,每个单体的分子量近似为:162g/mol(半乳糖)+(59.01g/mol(酸基团)×0.82)=210g/mol。这些化学组成值用于计算在CMC聚合物上进行的反应的化学计量。
[0104] CMC的乙酰化
[0105] CMC乙酰化的方法采用由Namikoshi72报道的方法。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CEKOL 30K,10g)称重于圆底烧瓶中,并在室温下剧烈搅拌2h而悬浮于20%硫酸(200mL)中。
CMC-COOH粉末的料浆用水洗涤直至水测试为中性,然后用3体积×30mL冰乙酸洗涤,从而确
保CMC-COOH完全脱水。将CMC-COOH转移到置于冰浴中的圆底烧瓶内,并悬浮于冰醋酸
(50mL)中。将乙酸酐(30mL)和硫酸(1.2mL)加入到冷冻浆液中,然后将温度升高至50℃,并且将所述溶液剧烈搅拌3h,或直到澄清为止。将反应溶液通过旋转蒸发浓缩(58℃,58mbar)并在去离子水中沉淀。通过反复过滤以水进行交换,直到水测试为中性pH。将乙酰化CMC
(CMC-Ac)粉末在重度真空下干燥过夜,溶解于最少量丙酮中,并通过水沉淀。从溶液中离心出聚合物,通过冻干干燥,并在DMSO溶剂中通过H-NMR进行分析。
[0106] Cellax的合成
[0107] 此处将描述在整个文件中描述的Cellax的制备(50mol%DTX进料,30mol%PEG进料,或50/30),接着进行并不会生成可接受粒子的相关反应的详细组成。50/30的合成:将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300mg,1.5mmol酸)称入25mL玻璃小瓶中,并溶解于MeCN(2mL)中。将EDC HCl(441mg,2.3mmol)溶解于MeCN(12mL)和水(0.5mL)中。将NHS(265mg,2.3mmol)和DMAP(28mg,0.23mmol)溶解于MeCN(1mL)中。将mPEG-OH(690毫克,0.35毫摩尔)在温和加热下溶解于MeCN(2mL)中。将DTX(465mg,0.58mmol)溶解于MeCN(12mL)和DMF(1mL)中。将EDC HCl、NHS和DMAP试剂加入CMC-Ac溶液中,接着加入mPEG-OH和DTX。该溶液室温下避光搅拌过夜。通过旋转蒸发(55℃,5mbar)除去溶剂,并将所述产物(Cellax)溶解于MeCN(3mL)中,并通过40mL乙醚沉淀。将所述Cellax干燥,再溶解于MeCN中,并且将所述沉淀过程重复2次。通过重度真空除去溶剂,并且所述细粉用水(25mL)洗涤并离心回收。通过针对未反应的PEG和
1
DTX的凝胶渗透色谱对Cellax产品进行分析,如果检测到残余试剂,则要重复洗涤。进行 H NMR分析(CDCl3)用来确证DTX和PEG的存在,并用来估计分子组成。DTX的进料比改变同时保持PEG恒定,以产生DTX含量范围的Cellax模型。在DMAP(5mg,0.04mmol)存在下用EDC HCl(75mg,0.39mmol)和NHS(45mg,0.39mmol)活化CMC-Ac(50mg,0.19mmol酸),接着加入变化的DTX(16、31、47、63、142mg,0.02、0.04、0.06、0.08、0.18mmol)和mPEG-OH(117mg,0.06mmol)。
PEG进料比改变同时保持DTX不变从而产生PEG含量范围的Cellax模型。在DMAP(48mg,
0.39mmol)存在下用EDC HCl(224mg,1.17mmol)和NHS(135mg,1.17mmol)活化CMC-Ac
(100mg,0.39mmol酸),然后加入变化的PEG(78、156、390、546、780、1169mg,0.04、0.08、
0.19、0.27、0.39、0.58mmol)和DTX(157mg,0.19mmol)。所有类似物都如上述优选组合物的相同方式进行纯化。将化合物溶解于CDCl3中用于1H NMR分析,并且组成通过积分所选择的峰进行估计。
[0108] CMC-Ac-PEG(对照聚合物)的合成
[0109] 使用如针对Cellax所描述的相同条件合成CMC-Ac-PEG对照物分子。在处于乙腈溶剂(6mL)中的EDC HCl(147mg,0.77mmol)、NHS(88mg,0.77mmol)和DMAP(9mg,0.08mmol)存在下使CMC-Ac(100mg,0.38mmol酸)与mPEG 2000(230mg,0.12mmol)反应。在过夜反应之后,通过旋转蒸发(55℃,5mbar)除去溶剂,溶解于水(5mL)中,并使用20kDa MWCO Slide-a-lyzer透析筒针对水的多重交换进行透析。纯化的产物通过冻干回收,并通过含水GPC进行分析,以验证未反应的PEG已被完全提取。化学组成分析通过处于D2O中的1H-NMR来进行。
[0110] DTX、CY5.5和PEG结合于CMC
[0111] 将PEG二胺(169mg,0.084mmol)溶解于乙腈(2mL)中,向其中加入DMAP(1mg,0.008mmol)和Cy5.5 NHS酯(050mg,0.084mmol,0.5mL乙腈)。将该溶液在室温下避光搅拌
4h。将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100mg,0.39mmol酸)称入25mL的玻璃小瓶中,并溶解于MeCN(2mL)中。将EDC HCl(149mg,0.78mmol)溶解于MeCN(4mL)和水(0.15mL)中。将NHS(90mg,0.78mmol)和DMAP(10mg,0.08mmol)溶解于MeCN(0.5mL)中。将mPEG 2000-OH(156mg,
0.08mmol)在温和加热下溶解于MeCN(1mL)中。将DTX(157mg,0.19mmol)溶解于MeCN(4mL)和DMF(0.25mL)中。将EDC HCl、NHS、和DMAP试剂加入CMC-Ac溶液中,然后加入Cy5.5-PEG反应溶液和mPEG-OH和DTX(方案1B)。将该溶液在室温下避光搅拌过夜。产物(Cy5.5 Cellax)通过用于纯化Cellax的相同步骤进行纯化。进行1H NMR分析(CDCl3)用来确证DTX和PEG的存在,并用来估计分子组成。
[0112] SPIONS的制备
[0113]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根据Sun73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在37℃水浴中,将乙酰基丙酮合铁(III)(353mg,1mmol)与1,2-十六烷二醇(1292mg,5mmol)、油酸(1224mg,4.3mmol)、油酸胺(1214mg,4.5mmol)和二苯醚(10mL)混合,并在氮气下搅拌。将小瓶在加热上加热至200℃,并偶尔混合。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以氮气氛吹扫,并将所述溶液加热到265℃,在氮气保护下回流30min。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将异丙醇(20mL)加入到反应系统中,并且通过离心(2500rpm,5min)回收所述粒子。加入己烷(1mL)来溶解所述化合物,并且将所述溶液在2500rpm下离心5min。收集上清液(弃去沉淀),并将溶剂蒸发掉。将该过程(从IPA加入至己烷再悬浮)重复三次。将SPION干燥,称重,并加入己烷以使浓度达到10mg/mL。
[0114] Cellax中DTX含量的检测
[0115] 通过水解聚合物样品的HPLC分析来估计Cellax聚合物中的DTX含量:将Cellax(2mg)溶解于乙腈(1mL)中,并且在涡旋器上用8.5%的正磷酸(0.3mL)处理30s。样品立即用乙酸乙酯(3mL)萃取。向处于15mL锥形管中的每个样品(3mL)中加入水,所述锥形管以
3000rpm离心5min,从而分离有机层和水层。分离出乙酸乙酯部分,通过旋转蒸发干燥,并加入乙腈(0.5mL)来溶解样品,用于HPLC分析。
[0116] Cellax粒子的制备
[0117] 将Cellax(250mg)溶解于乙腈(25mL)中,无需加热。粒子分批制备:将0.2mL Cellax溶液逐滴加入到处于15mL锥形管中的1.9mL 0.9%NaCl溶液的涡旋溶液中。在加入
溶液之后将涡旋维持1min。将得到的粒子溶液合并,并转移到Slide-a-lyzer 10000 MWCO
筒中,并对0.9%NaCl透析3h,2次交换透析液。将粒子通过0.22μm 25mm Millipore PVDF过滤器过滤,并转移到Vivaspin离心过滤器单元(25mL,10000MWCO)中,并以3000rpm旋转1h,从而将粒子浓缩至1mL的体积。粒子的尺寸通过具有粒子分析仪的动态光散射(Zetasizer Nano-ZS,Malvern Instruments Ltd,Malvern,UK)进行确定。结合物的DTX含量通过将样品
20倍稀释于90/10盐水/DMSO中,测量274nm下的UV吸光度(NanoDrop,ThermoScientific)并使用DTX校准曲线计算DTX浓度来确定。
[0118] 制备CY5.5-Cellax和Cellax(混合的组合物)的粒子用于体内研究,并且通过测试一系列的比率来优化所述粒子的制备。将Cellax(100μL,10mg/mL,处于乙腈中)与Cy5.5Cellax(2、5、10、15和30μL,10mg/mL处于乙腈中)结合以形成1、5、10、15和30wt%的Cy5.5溶液。将每种溶液沉淀到0.9%的盐水(0.9mL)中,通过0.22μm25mm Millipore PVDF过滤器过滤,并且通过Zetasizer测定粒径。
[0119] 含SPION的Cellax粒子使用上述Cellax聚合物和SPION溶液。简言之,将SPION溶液的等分部分(5、10、20、40和100μL)转移到小瓶中,干燥除去己烷。将Cellax(10mg)溶解于THF(1mL)中,并向每个SPION小瓶中加入100μL等分部分,并且将所述溶液充分混合。将SPION/Cellax的溶液随后逐滴加入到剧烈搅拌的0.9%盐水(0.9mL)中,将这些溶液通过
0.22μm PVDF过滤器过滤,以除去聚集体。溶液进行粒径测定(Zetasizer)并且使用在500nm下的吸光度用来估计SPION结合变平的时间。通过ICP-OES分析选定的Cellax-SPION样品的
铁含量:样品与70%的硝酸1:1结合用于消化过夜,然后在分析之前用去离子水稀释10倍。
[0120]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0121]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采用来自Zhang(的方法),并由基于荧光的分析67,74组成。将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1.175mg)溶解于乙腈(10mL)中从而形成原液。将Cellax(10mg)溶解于1mL的DPH原液中从而形成10mg/mL的溶液,并用DPH溶液连续地稀释从而在恒定浓度的DPH下形成一系列10个浓度的Cellax。在涡旋器上将每个样品的100μL体积逐滴在900μL 0.9%氯化钠中沉淀1min。将50μL每个粒子溶液转移到黑色96孔微孔板中,并在Chameleon酶标仪上测定荧光(Ex 360,EM 460)。通过使用线性代数求解曲线交点来计算荧光相对于对数浓度曲线会聚,以及所述临界胶束浓度的两条独特的线性曲线。
[0122] Cellax纳米粒子的DTX体外释放
[0123] 分析Cellax粒子的DTX含量,将溶液调整至500μg DTX/mL,并通过Millipore PVDF 0.22μm过滤器无菌过滤。向该粒子溶液中加入紫杉醇内标(5μg PTX/mL)。在无菌条件下将等体积的粒子溶液和胎血清(FBS)合并,并在37℃下孵育。在所选择的时间点(第1、2、3、
4、7和14天)取得1mL体积并且与3mL乙酸乙酯结合,将样品充分混合30min,然后以4000rpm离心5min以分层。去掉2.5mL乙酸乙酯层,旋转蒸发溶剂,并且再悬浮于0.5mL乙腈中,并通过HPLC分析。DTX和PTX峰分别出现在7.8min和8.1min处。通过用DTX和PTX内标掺混盐水/
FBS溶液,随后采用相同的提取方案来制备DTX的校准曲线,而这个校准用于计算孵育样品
中的DTX含量。新的峰出现在8.4min处孵育样品的分析中,并且通过LC/MS分析测定是DTX异构体(ES+878质量)。异构体以类似于DTX的方式进行定量。
[0124] DTX毒性的体外分析(IC50分析)
[0125] 将EMT-6鼠类乳腺癌细胞和LL/2小鼠Lewis肺细胞癌细胞在DMEM培养基(Invitrogen)中培养,该培养基具有高葡萄糖,补充有10%FBS(Invitrogen)、青霉素(100U/mL)和链霉素(100μg/mL)(Invitrogen)。小鼠乳腺癌细胞系EMT-6是CHEO研究所的David Stojdl博士和渥太华大学的Douglas Mahoney博士的慷慨馈赠。为了铺板,将细胞用胰蛋白酶(Invitrogen)从培养烧瓶中释放,以l×l05细胞/mL的浓度再悬浮,并向96孔聚苯乙烯孔板的孔中加入100μL细胞悬浮液。这些细胞维持培养24h(37℃,5%CO2,增湿),然后加入粒子。DTX溶液在DMSO中制成并用介质稀释以形成100nM的原液,DMSO含量为0.1%。这些DTX样品采用0.1% DMSO介质2倍连续稀释。检测Cellax粒子的DTX含量,并用介质10×连
续稀释。将培养物维持三天,在此时通过XTT检测法来检测细胞活力。简言之,制备处于水中的1mg/mL XTT试剂(Sigma)溶液,并且在即将分析之前加入吩嗪(Sigma)(×mg/mL)。培养板在37℃下温育2h,随后在480nm下读取每个孔的吸光度。用介质(或0.1%DMSO介质)处理的孔代表100%存活的培养物,而不含细胞的孔代表背景信号。在平行实验中,在四个步骤中将含DTX或Cellax的介质加入到EMT-6和LL/2培养物中,每12h加入1/4的剂量持续2天。在
GraphPad Prism中分析这些数据,并计算每个系统的IC50。
[0126] 动物研究
[0127] 雌性BALB/c和C57/BL6小鼠(6周龄,18~20g)购自杰克逊实验室(Jackson Laboratory)(Bar Harbor,ME)。该研究中所有实验方案都根据动物护理加拿大理事会制定的实验动物的护理和使用指南中建立的政策由大学健康网络的动物护理委员会(Toronto,Ontario,Canada)批准。对于每项研究,将DTX配制于吐温80/乙醇/盐水(20:13:67)溶液(4mgDTX/mL)中,并无菌过滤。将Cellax粒子在盐水中调节至4、7.5或15mg DTX/mL并无菌过滤。
[0128] 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0129] 小鼠组织(器官,骨头和肿瘤)用盐水冲洗并在10%福尔林中固定2天,紧接着贮存于70%乙醇中。组织制备成切片是在多伦多总医院病理学研究计划实验室(Toronto,ON)完成的。Ki67(SP6)抗体(ThermoFisher)以处于柠檬酸盐中的1/1000稀释液使用持续1h。CD31抗体(PECAM)(Santa Cruz)以处于Tris-EDTA缓冲液中的1/2000稀释液,pH9,使用持续
1h。根据Wijsman75的方法进行TUNEL染色。制备的切片在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Toronto,ON)的高级光学显微设备(Advanced Optical Microscopy Facility)(AOMF)的Aperio扫描仪上进行分析。使用伴随Aperio扫描仪的ImageScope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对于
H&E样品,使用ImageScope颜色去卷积(Color Deconvolution)V9算法来识别苏木精和伊红阳性像素。对于TUNEL、Ki67和CD31染色样品,棕色像素使用ImageScope阳性像素计数算法进行计数。对于分析的每个肿瘤或器官,3个组织切片各自分成三个相等的区域,产生n=9数据点。图像分析输出是阳性像素数除以分析的面积。
[0130] 最大耐受剂量(MTD)研究
[0131] 用游离DTX以20和40mg/kg剂量(通过200μL i.v.尾部静脉注射)来处理健康BALB/c小鼠。同样,健康的BALB/c小鼠用Cellax以20、40、85和170mg/kg DTX等效剂量进行处理。对照小鼠接受吐温80/乙醇/盐水或盐水的注射。监测体重7天,并且一旦处死,收获器官用于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收集血液,并参照对照血液样品分析血清和全血的血清学
和血液学参数。
[0132] 小鼠体内皮下(s.c)肋腹肿瘤研究
[0133] 如前面所述培养EMT-6细胞。在接种之前,用TrypLE Express将细胞从培养板中释放(取出),而再悬浮于无补充物(无FBS,无抗生素)的DMEM介质中。将EMT-6细胞(2×105细胞/50μL介质)s.c.接种于BALB/c小鼠的剃毛右侧肋腹中。在7天之后,当肿瘤变得明显时,小鼠接受40mg/kg剂量的DTX和Cellax(如MTD研究中所描述)。对照动物接受盐水注射。每组(DTX,Cellax和对照)包含6只小鼠。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尺寸,并监测体重。在14天之后,通过颈椎脱位处死小鼠,并收集心、肺、肝、肾和肿瘤用于组织切片以及用H&E、TUNEL、Ki67和CD31染色。采用s.c.接种于C57/BL6小鼠中的LL/2细胞进行第二研究(类似于EMT-6研究):
将所述LL/2细胞悬浮于无补充物的DMEM介质中。
[0134] 转移性肿瘤研究
[0135] 健康BALB/c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50μL,2.5×105个细胞/mL)接受i.v.剂量的EMT-6细胞(在无补充物的DMEM介质中),并在第二天接受一个剂量的Cellax(40mg DTX/
mL),40mg/kg DTX,或盐水(n=10/组)。在细胞注射后第7天给予第二剂量(20mg/kg DTX)。当记录>20%体重损失时,或在行为或运动功能障碍的最初迹象时处死小鼠。收获肺、心、肝、肾、脾、股骨和大脑用于组织学分析。由存活数据产生存活概率的Kaplan Meier图。
[0136] 腹腔内(i.p.)肿瘤模型研究
[0137] 将PAN02细胞(鼠胰腺癌)培养于补充有10%FBS(Invitrogen)、青霉素(100U/毫升)和链霉素(100μg/mL)(Invitrogen)和丙酮酸(1mM)的RPMI1640中。在接种之前,用TrypLE Express(Invitrogen)将细胞从培养板释放(取出),并再悬浮于无补充物(无FBS,无抗生素)的RPMI介质中。将PAN02细胞(5×106个细胞/mL,0.5mL)注射至C57/BL6小鼠的腹腔内空间。给予这些细胞之后一天,小鼠(n=3/组)用DTX(40mg/kg)、Cellax(40mg DTX当量/kg)或盐水进行处理。当记录>20%体重损失时,或行为或运动功能障碍的最初迹象时处死小鼠。
[0138] MRI分析
[0139] 使用位于STTARR设备(Radiation Medicine Program,University of Toronto,Ontario,Canada)中的7T micro-MRI(BioSpec70/30USR,Bruker Bionspin,德国埃特林根)来MRI监测肿瘤内的Cellax-SPION分布。针对呼吸选通数据收集,并且每个肿瘤成像期间收集8~12个切片。对应于TE=10ms的图像以MIPAV软件处理。简言之,通过肿瘤体积在所有8~
12个切片上采用多边形划定肿瘤体积用来定义感兴趣的体积(VOI)。邻近肌肉组织的切片同样用VOI划定。低信号肿瘤体素被定义为肿瘤体素强度减去5×平均肌肉体素强度的标准
偏差。通过对每个肿瘤VOI进行阈值操作排出超过所述5×SD限制的体素,计算出低信号体
积。包含低信号体素的每个肿瘤的体积分数计算为非阈值体积/阈值体积。
[0140] 喜树碱类似物
[0141] 将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75mg,0.29mmol酸)称入25mL玻璃烧瓶中,并在氮气保护下溶解于无水DMF(1mL)中。将喜树碱(CMT,50.0mg,0.15mmol)称入25mL玻璃小瓶中,并在温和加热下溶解于无水DMF(15mL)中。将CMT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并且将所述溶液冷却至0℃。将PyBOP(137mg,0.26mmol)、DMAP(64mg,0.53mmol)和mPEG-OH(175mg,0.09mmol)称入玻璃小瓶中,溶解于无水DMF(各1mL)中,并加入到反应器中。通过注射器将DIPEA(38μL,0.22mmol)加入到反应器中。在1h之后将反应升温至室温,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搅拌过夜。将反应溶液通过旋转蒸发浓缩,用冰浴冷却,并加入10%NaCl(25mL)。然后通过加入0.1N HCl将溶液酸化至pH2.5。将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1h,通过离心回收固体,用水洗涤四次,并干燥过夜。将固体物质溶解于DMF(2mL)中,并针对甲醇透析3h以提取未反应的CMT。将粒子悬浮液蒸发至干燥,并再悬浮为处于DMF中的1mg/mL溶液。1H NMR(CDCl3)δ:7.29~8.51(5H,CMT),7.28(1H,CMT),5.76(2H,CMT),5.32(2H,CMT),3.0~5.5(m,CMC聚合物),3.658(PEG),1.027(3H,CMT)。通过沉淀于10倍体积的0.9%盐水中来制备粒子。
[0142] 紫杉醇(PTX)类似物
[0143] 将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50mg,0.19mmol酸)称入25mL玻璃小瓶中,并溶解于MeCN(0.5mL)中。将EDC HCl(112mg,0.58mmol)溶解于MeCN(3mL)和水(0.1mL)中。将NHS(67mg,0.58mmol)和DMAP(24mg,0.19mmol)溶解于MeCN(1mL)中。将mPEG-OH(117mg,0.06mmol)在温和加热下溶解于MeCN(1mL)中。将PTX(67mg,0.08mmol)溶解于MeCN(2mL)和DMF(0.2mL)中。所述EDC HCl、NHS和DMAP试剂加入到CMC-Ac溶液中,接着加入mPEG-OH和PTX。反应纯化与DTX结合物相同。通过H NMR确证组成(41wt% PTX,5.7wt% PEG)。分离出粒子,尺寸为115nm并且PDI为0.1。
[0144] 多柔比星(DOX)类似物
[0145] 将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100mg,0.38mmol酸)称入25mL玻璃小瓶中,并溶解于DMF(4mL)中。将DCC(158mg,0.76mmol)和DMAP(9mg,0.08mmol)溶解于DMF(0.5mL)中。将mPEG-OH(574mg,0.11mmol)溶解于DMF(1mL)中。将DOX(83mg,0.15mmol)溶解于DMF(0.25mL)。所述DCC和DMAP试剂加入到所述CMC-Ac溶液中,接着加入mPEG-OH和DOX。在反应过夜之后,反应溶液与4mL水结合,并针对水透析以提取未结合的DOX。将溶液干燥,再悬浮于DMF中,并通过醚进行沉淀:处于醚溶液中的聚合物通过旋转蒸发回收。在NMR中,大多数DOX信号与聚合物重叠,但是所述产物是暗红色。1H NMR(DMSO)δ:7.1~7.8(m,Ar H,DOX),
5.1(dd,1H,DOX),3.63(s,4H,PEG),3.32(s,3H,PEG),3.0~5.5(m,CMC聚合物),1.96(m,3H,乙酰基),1.25(d,DOX)。将所述CMC-PEG-DOX产物溶解于DMSO中并沉淀至盐水中:未形成离散粒子群,表明自组装受阻于相对亲水性的药物如DOX。
[0146] Cellax的PEG5000类似物
[0147] 将乙酰化羧甲基纤维素(CMC-Ac,100mg,0.38mmol酸)称入25mL玻璃小瓶中,并溶解于MeCN(1mL)中。将EDC HC1(147mg,0.76mmol)溶解于MeCN(4mL)和水(0.2mL)中。将NHS(88mg,0.76mmol)溶解于MeCN(1mL)中。将mPEG-OH 5000(574mg,0.11mmol)在温和加热下溶解于MeCN(2mL)中。将DTX(216mg,0.27mmol)溶解于MeCN(4mL)中。所述EDC和NHS试剂加入到CMC-Ac溶液中,接着加入所述mPEG-OH和所述DTX。产物纯化与采用mPEG-OH 2000合成的Cellax相同。1H NMR(CDCl3)δ:8.03(d,2H,C25和C29),7.62(t,1H,C27),7.49(t,2H,C26和C28),7.41(m,4H,C31,C32,C34,C35),7.38(m,1H,C33),6.23(m,1H,C13),5.70(m,1H,C2),
5.25(m,1H,C4′),5.08(br,1H,CIO),4.79(d,1H,C5),4.37(m,1H,C20~A),3.62(s,4H,PEG),3.0~5.5(m,CMC聚合物),1.99(m,3H,乙酰基),1.29(s,3H,C16)。通过MeCN溶液的沉淀来制备粒子,如先前所描述:119nm,PDI=0.3。
[0148] 低MW CMC类似物
[0149] 羧甲基纤维素钠(CEKOL 4K,10g)按照应用于Cekol 30K材料的相同方法进行乙酰化。将乙酰化的羧甲基纤维素(CMC-Ac,100mg,0.39mmol酸)称入25mL玻璃小瓶中,并溶解于MeCN(1mL)中。将EDC HCl(149mg,0.78mmol)溶解于MeCN(4mL)和水(0.2mL)中。将NHS(90mg,0.78mmol)和DMAP(10mg,0.08mmol)溶解于MeCN(0.25mL)中。将mPEG-OH(234mg,0.12mmol)在温和加热下溶解于MeCN(1mL)中。将DTX(157mg,0.19mmol)溶解于MeCN(4mL)和DMF(0.3mL)中。将所述EDC HCl、NHS和DMAP试剂加入到CMC-Ac溶液中,接着加入所述mPEG-OH和所述DTX。产物的纯化与针对CEKOL 30K CMC-Ac类似物所述的工艺方法所描述的相同。从这种制备中分离出粒子,尺寸为140nm。
[0150] Cellax粒子的TEM分析
[0151] 在去离子水中将Cellax粒子稀释100倍,并将2μL等分部分的溶液用移液管移取至聚醋酸甲基乙烯树脂涂覆的TEM网格(TedPella,Redding,CA)的表面上,并进行空气干燥。使用高角度环形暗场检测器,使用活化电压200kV和电流10mA,在纳米结构成像中心
(Department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Toronto)的日立HD-2000STEM上进行分析。粒子的TEM分析支持Zetasizer测定结果(104+/-15nm),并如图实施例6中所见,粒子呈球形。
[0152] CMT结合到Cellax粒子中
[0153] 将Cellax(3mg)溶解于THF(0.27mL)中,并加入30μL 1.0mg/mL处于DMSO中的喜树碱(CMT)的溶液。将所述CMT/Cellax溶液随后逐滴加入到剧烈搅拌的0.9%盐水(2.7mL)中,并将该溶液通过0.22μm PVDF过滤器过滤,以去除任何聚集体。粒径采用Zetasizer测定:120nm,PDI=0.3。粒子在DMSO中稀释(10×),并测定荧光(Ex 325nm,EM 460nm),并计算
100%封装效率。
[0154] 实施例1:Cellax的合成
[0155] 羧甲基纤维素的乙酰化
[0156] CMC聚合物的乙酰化平稳进行,条件是所述CMC聚合物在该方案的每个阶段中都被严格地洗涤。例如,残留的硫酸会造成物料变色而残余水会阻碍酸酐反应。并未成功地乙酰化的物料最终并不会溶解于乙酸溶剂中。然而,当洗涤过程适当地密集并且彻底时,反应是定量的,如通过H-NMR分析评估的。1H NMR(CDCl3)δ:3.0~5.5(m,CMC H),2.02(m,乙酰基CH3)。
[0157] PEG和DTX的结合:
[0158] 将CMC-Ac溶于DMF中,但在DMF中进行的DTX和PEG偶联反应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收率,并且由这些材料形成的粒子也是不稳定的,不均匀的。在溶剂筛选时,MeCN促进更高的转化率,随后,在该溶剂中进行所有偶联反应。另外,为了最小化试剂的稀释,需要1.5vol%水来溶解EDC,并需要3.0vol%的DMF来溶解处于MeCN溶剂中的DTX。最初尝试通过透析纯化聚合物,但因为PEG、DTX和所述CMC试剂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生沉淀和低纯化效率的问题。用水冲洗粉状Cellax产物证实在提取未反应的PEG中是有效的,并且通过醚进行沉淀在提取未反应的DTX中是有效的。通过产品的GPC分析证实未反应的PEG和DTX的有效提
取。然而,所述CMC聚合物会吸收至聚苯乙烯柱上,因此GPC分析限于杂质的鉴定。1H NMR
(CDCl3)δ:8.12(d,2H,C25和C29),7.61(t,1H,C27),7.51(t,2H,C26和C28),7.41(m,4H,C31,C32,C34,C35),7.34(m,1H,C33),6.23(m,1H,C13),5.71(m,1H,C2),5.25(m,1H,C4′),
5.10(br,1H,CIO),4.98(d,1H,C5),4.32(m,1H,C20~A),4.25(m,1H,C7),4.19(br,1H,C20~B),3.64(s,4H,PEG),3.38(s,3H,PEG),3.0~5.5(m,CMC聚合物),2.57(m,1H,C6~A),
2.38(3H,C22),2.02(m,3H,乙酰基),1.86(m,4H,C6和C18),1.75(br,3H,C19),1.34(s,9H,C7′,C8′,C9′),1.29(s,3H,C16),1.14(s,3H,C17)。对于所述光谱参见图2A,并且对于DTX碳编号方案参见图2B。在结合物中每个单元的相对mol%(CMC,PEG和DTX)都通过光谱积分,并且通过使用每种组分的分子量进行反向计算来估计,计算出重量百分比(表1)。Cellax中的DTX含量进一步使用采用正磷酸进行处理通过HPLC分析由结合物水解的DTX来估计,并且这
种分析确证30wt%的DTX组成。
[0159] 构成功能性Cellax制剂的组合物通过改变PEG和DTX而制备。通过1H-NMR分析,以上针对Cella报道的峰分配是相同的(数据未示出),但DTX峰的积分是不同的。如表2中所示,在功能性组合物中对于DTX的DS范围为13.4mol%~26.4mol%(22.5wt%~43.3wt%),而对于PEG的DS范围为0.9mol%~5.4mol%(3.5wt%~22.7wt%)。优选的组合物含有15.1mol%~23.7mol%的DTX和1mol%~1.1mol%的PEG,并且进一步优选的组合物含有20.5mol%的
DTX和1mol%的PEG。在所定义范围的组成内,会建立起粒子形成性能,而当定义的纳米粒子不再进行测量时建立边界的明确划定。
[0160] 表1:通过1H NMR和HPLC分析进行Cellax的组成分析
[0161]组分 MW(g/mol) DSa wt%a wt%b
DTX 807.8 20.5+/-2.0 36.9+/-2.6 30
PEG 2000 1.0+/-0.3 4.7+/-1.5 -
[0162] a由8个批次通过H NMR估计的。b通过水解和HPLC分析估计的。
[0163] 表2:采用改变摩尔组成制备的Cellax结合物的多个批次之间的组成对比。
[0164] n.a.表明所定义的粒子可能并未检测到。
[0165]
[0166]
[0167] 除了Cy5.5-PEG结合到反应方案中,Cy5.5-Cellax聚合物的合成借鉴所述Cellax聚合物的合成。通过1H NMR,检测上述的谱图,但Cy5.5峰可能由于光谱重叠以及与聚合物组分的其余组分相比较低的信号而并不容易检测。然而,所述Cy5.5-Cellax产物呈暗蓝色,并且其在近IR的荧光证实Cy5.5结合。所述Cy5.5-Cellax粒子,当用10K MWCO筒透析时,或当采用Vivaspin 10K过滤器浓缩时,并没有泄漏蓝色染料,证实Cy5.5含量被稳定结合。
[0168] 实施例2:Cellax粒子制剂,体外DTX释放,和动物研究
[0169] 使用不同的粒子制备方法进行一系列测试,包括通过对水溶液透析进行溶剂交换,薄膜水化和沉淀。采用水溶液沉淀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其他常见的粒子形成技术并未产生所定义的粒子。如表2中所述,用于制备粒子的水性系统对粒子尺寸和稳定性会产生影响。例如,在磷酸盐缓冲盐水(25mM PBS)中制备的粒子最初尺寸为134nm,但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这些粒子明显聚结。相反地,在10%蔗糖或0.9%盐水中制备的粒子尺寸范围为120~130nm,并在4℃储存下能够保持稳定至少一个月(迄今测试的极限)。同样地,在盐水中制备并且用FBS孵育的Cellax粒子尺寸上没有变化。所述临界胶束浓度(通过DPH检测法测定
的)为0.1mg/mL。
[0170] 表2:不同水性系统中的Cellax粒子特性
[0171]溶液 尺寸(nm) PDI
PBS 134.0+/-3.4 0.1+/-0.08
盐水(0.9%) 125.1+/-2.5 0.05+/-0.01
蔗糖(10%) 128.5+/-3.2 0.10+/-0.04
[0172] Cy5.5-Cellax粒子按照类似于用于Cellax粒子的方案进行制备,除了1wt%、5wt%、10wt%、15wt%和30wt%的这些粒子是Cy5.5-Cellax,其余部分由Cellax构成。这些粒子尺寸测定结果在102~100nm下是稳定的上达至15wt%Cy5.5-Cellax,在这之后测定结果变得不
稳定,可能是由于在Zetasizer仪器中荧光效应所致。
[0173] Cellax-SPION粒子通过将SPION和Cellax的THF溶液沉淀至盐水中,随后透析和过滤通过0.22μm过滤器而制备。测试一系列SPION:Cellax比率(9wt%~50wt%SPION):SPION的积分在30wt%处变平,积分效率为77%并且最终过滤后的SPION含量为25.4+/-2.5wt%。
Cellax-SPION粒子的大小为115.4nm,PDI为0.104,并易于通过0.22μm过滤器消毒。通过
Vivaspin过滤浓缩Cellax-SPION粒子从而获得11.4mg/mL SPION,12mg/mL DTX,40mg/mL 
Cellax粒子溶液。MR分析证实,Cellax-SPION粒子能够在T1和T2模式下提供负对比度:如图
3A中所示,因为粒子溶液由168μg SPION/mL向下稀释,则T1对比度同样地呈线性关系降低。
更重要的是,SPION粒子的T2对比度较高,并且当Cellax-SPIONS注射到小鼠(20mg/kg 
SPION,133mg/kg DTX)中时,通过T2和T2*成像检测出肿瘤中优异的对比度。EMT-6肿瘤块在背景成像系列(图3B和3C)中能够观察到,而在注射后3h(图3D和3E),T2和T2*图像显示出清晰的SPION累积。在24h和72h后,这些粒子保持驻留,在肿瘤内移动。通过首先定义的肿瘤体积(VOI)进行图像分析。在所述分析之后,建立定义低信号体素的阈值强度:测定相邻肌肉VOI的平均强度和标准偏差(SD),并从平均强度中减去多个SD而直到无体素计数(5SD)。对于所有的肿瘤图像,将参考肌肉VOI的5SD值从未设阈值的肿瘤体积中减去从而产生低信号
体积。如图3F中所见,低信号体积分数在3h时迅速升高(25%),而在30%下在T2和T2*图像中在24h时达到峰值。在72h时,低信号体积分数降低至15%。
[0174] 将Cellax粒子悬浮于FBS的50:50混合物中,并在三个星期的时间内监测从粒子中DTX的释放。在初步研究中,所述FBS经过加热失活,能够检测到非常少的DTX释放(数据未示出)。在采用非变性的FBS的后续研究中,在HPLC分析中检测到另外的峰,而当在UPLC/MS系统上反映该分析时,DTX峰和新的峰二者都在MS+模式下检测为808Da,表明DTX异构化成7-
表多西紫杉醇(7-epidocetaxel)。随后,DTX和7-表多西紫杉醇都进行定量,而所述DTX和异构体的合并量合计表示总的紫杉烷类。如图4中所示,在三个星期的时间内紫杉烷类的释放受到控制,在21天时达到完全释放。大约一半的结合DTX作为活性DTX释放。
[0175] Cellax的体外IC50分析证实了对EMT-6乳腺癌和LL/2肺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表3和图5A-图5B)。在细胞培养物中的对照CMC-PEG聚合物质量浓度与Cellax的质量浓度匹配,而不存在对这些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的任何指示的水平。EMT-6细胞对推注剂量的
DTX的效应更为敏感,相比于LL/2细胞的767nm的IC50,表现出的IC50为80nm。然而,EMT-6和LL/2细胞群都更受Cellax粒子处理影响,IC50分别为9和19nm。EMT-6和LL/2培养物也都用
重复剂量的DTX处理(分别为20和200nM,两天内四次施用),以确定一次剂量或节律性剂量的DTX是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事实上,EMT-6和LL/2培养物的活力相比于对照物(相比于单剂量的50%)分别为20%和12%,表明持续暴露于DTX对这些细胞具有更高的抗存活效应。
[0176] 表3:体外细胞毒性分析(IC50分析)
[0177]细胞系 IC50 DTX(nM) IC50 DTX(nM)节律性 IC50 Cellax(nM)
EMT-6(乳腺) 80+/-3 6+/-2.6 9+/-3
LL/2(肺) 767+/-10 12+/-4 19+/-3
[0178] 在MTD研究中,所述BALB/c小鼠证明当给予所述吐温80/乙醇/盐水溶液时较小的体重损失(图6A)。以20mg/kg DTX治疗的小鼠没有增加或损失体重,但以40mg/kg给药的小鼠表现出略减低的体重和轻微的立毛。相反地,以20、40、85和170mg/kg DTX剂量用Cellax粒子处理的小鼠没有表现出物理性应力的迹象,而只有170mg/kg Cellax剂量组表现出体
重损失(图6B)。在170mg/kg治疗组中的小鼠在一周的剂量给药内恢复了其原始体重(图
6B)。血液学和血液化学分析没有揭示任何异常(表4)。170mg/kg小鼠器官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也没有揭示任何异常。
[0179] 表4:用Cellax(170mg DTX/kg)治疗的Balb/c小鼠血液的血清学和血液学分析
[0180]血清学参数 单位 对照物 Cellax
总蛋白 g/L 50+/-9 54+/-3
白蛋白 g/L 36+/-4 39+/-2
球蛋白 g/L 14+/-5 16+/-1
[0181]A/G比   3+/-1 3+/-0
胆红素 μmol/L 1.5+/-0.5 2+/-0.4
ALP lU/L 134+/-33 158+/-9
ALT lU/L 73+/-53 56+/-4
AST lU/L 267+/-218 252+/-74
脲 mmol/L 9+/-2 9+/-1
肌酸酐 μmol/L 13+/-1 19+/-3
血液学参数 描述 对照物 Cellax
RBC(×1012/L) 红血细胞 9+/-3 11.8+/-0.03
Hgb(g/L) 血色素 140+/-28.3 161+/-0
HCT(L/L) 血细胞比容 0.5+/-0.1 0.63+/-0.01
MCV(fL) 平均红血球容积 57.9+/-6.9 52.9+/-0.49
MCH(pg/细胞)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15.9+/-2.4 13.6+/-0
MCHC(g/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浓度 275.5+/-9.2 257+/-2.8
PLT(×109/L) 血小板 776+/-343.7 629.5+/-55.6
WBC(×109/L) 白细胞 5.5+/-4.8 8.2+/-0.8
MPV(fL) 平均血小板容积 5.7+/-1.5 4.6+/-0.1
RDW% 红细胞分布 18+/-0 19.3+/-0.1
NE(×109/L) 嗜中性粒细胞 1+/-0.5 1.2+/-0.2
LY(×109/L) 淋巴细胞 4.2+/-4.2 6.6+/-0.4
MO(×109/L) 单核细胞 0.3+/-0.1 0.3+/-0.1
BA(×109/L) 嗜碱性细胞 0+/-0 0.01+/-0.01
EO(×109/L) 嗜酸性细胞 0.1+/-0 0.03+/-0.02
[0182] 在试验性(pilot)药效研究中,小鼠接种EMT-6和LL/2细胞用来产生同源性肿瘤模型,并且这些小鼠用单一匹配剂量的40mg/kg DTX或40mg当量/kg Cellax进行处理。在EMT-6肋腹模型中,与对照盐水处理的小鼠相比较,游离DTX对肿瘤生长具有较小(不显著)的影响。单剂量的40mg/kg Cellax对肿瘤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图7A)。当对照物和DTX-处理的小鼠开始表现出肿瘤病变时终止该研究。在LL/2肋腹模型中,游离DTX未改变肿瘤生长特性,但40mg/kg Cellax对肿瘤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尽管相比于EMT-6较小(图7B)。当170mg/kg Cellax的处理应用于LL/2肿瘤时,检测到增加的益处(图7B)。EMT-6和LL/2肿瘤模型都是侵入性的,但由于快速肿瘤生长LL/2提出了挑战,并且这反映在变化中,这种变化在LL/2组中是更显著的。
[0183] 在EMT-6和LL/2模型中,收获来自处死小鼠的肿瘤和器官,固定,切片并且用H&E和发色的TUNEL、Ki67和CD31抗体染色。EMT-6模型:在H&E染色的切片中,可以清楚的是
Cellax和DTX处理的肿瘤的部分是坏死的(图8A),而这种观察结果反映在Ki67(细胞活力)、CD31(血管新生)和TUNEL染色(细胞凋亡)中。通过目视检查,清楚的是DTX引起坏死/凋亡,而这种效应在Cellax治疗的肿瘤中更为明显。这些组织学观察之后是通过图像分析使用定
量测定来验证观察结果。如图9B~D中所见,Cellax治疗显著导致更多的细胞凋亡,并且与DTX治疗的肿瘤以及对照物相比较,都显著程度地抑制细胞复制和血管生成。在系统中的其他器官分析(也通过H&E,TUEL,Ki67和CD31)表明,一些损害发生于DTX治疗的小鼠的肾脏和肺部,但是这仅通过TUNEL染色才能检测到(图8B,图9E,F)。例如,通过分析H&E图像,所有器官组织形态看起来正常(数据未示出)。在肝脏,心脏或脾中并未检测出损伤。分析吐温
80/乙醇/盐水治疗的小鼠肾脏和肺部(DTX的载体溶液)没有发现阳性TUNEL染色,表明DTX治疗的小鼠的毒性可归咎于药物,而非载体溶液。LL/2模型:坏死组织的存在仅在Cellax治疗的肿瘤中检测到(图10A),而阳性TUNEL染色在对照物和DTX治疗的肿瘤中是最小的(图
10B),而在Cellax治疗的肿瘤中阳性染色增加对应于在图10A中观察到的坏死。通过H&E和TUNEL分析其他器官,并没有发现任何生理异常或凋亡,这表明以40和170mg/kg给予的
Cellax是非毒性的并且对于C57/BL6小鼠的正常组织是安全的。
[0184] 在Balb/c小鼠的转移癌模型中,疾病症状的发生通过体重变化和行为观察读取,通过由AUP内的兽医工作人员设置的参数来确定处死。在第5天在对照小鼠(盐水注射)中观察到发生体重损失,并且是快速的(参见图11A)。在第6天在DTX治疗的小鼠(40mg/kg)中观察到类似的快速发生的体重损失,但在Cellax组中,直到8天以后才开始体重损失,并且在Cellax组中体重损失速率较慢。疾病应力的其他迹象包括立毛(对照和DTX组中的所有小
鼠)和瘫痪,尤其是腿运动(对照组为5/10,DTX组为4/10)。Cellax治疗的小鼠在任何时间点都并未表现出立毛或瘫痪,甚至当体重损失必需处死时,表明在Cellax治疗小鼠中没有癌
症某些方面(如弦受压(chord compression))。对照、DTX和Cellax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8、9和15天(图11B):与DTX相比较Cellax增加存活时间170%,而与未治疗的小鼠相比较增加了187%。组织切片的组织学分析表明负担的原发性疾病在肺部(图11C),在心、肝、脾、肾、脑或骨髓中没有可检出的肿瘤块。通过目视检查,与对照和DTX小鼠相比较,在Cellax治疗的小鼠中负担的疾病较小。
[0185] 在EMT-6小鼠的PAN02胰腺癌模型中,在接种之后5天症状发生变得明显,小鼠表现出乏力,缺乏活动性和体重损失。一旦处死和尸体剖检,具有诸多癌症表象:肠肿大,肿瘤结节位于腹膜内壁和肠上,胰腺肿大,肝脏中肿大的和黑色的胆汁结节,肿胀的胃,和腹水。对照组小鼠首先表现出症状,接着是GEM 120mg/kg治疗小鼠,并且如图12所示,一旦检测到症状发生则迅速下降。与盐水和吉西他滨给予的小鼠不同,DTX和Cellax小鼠并没有表现出体重损失或疾病症状的迹象。
[0186]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开发出自组装碳水化合物类的治疗性纳米粒子,并提高疗效和降低多西紫杉醇的毒性。正表5中所述,所述Ringsdorf设计参数2-3用纳米粒子形成和增强PK所需的那些进行补充7,12,28-30。
[0187] 为了有效的纳米粒子形成性能,将高分子的所述疏水性元素和亲水性元素平衡,从而使得在这些两亲性结构接触水溶液时,它们会自发地组装成热力学稳定的胶束52。CMC通常视为安全的(GRAS),并在生物材料76、药物制剂51和食品77中找到广泛的用途。尽管CMC在制剂中无处不在,但是仅少量的组已经检测是使用CMC的纳米粒子制剂,而大多数多糖纳米粒子采用壳聚糖、葡聚糖、和肝素衍生物进行配制52-60,78。
[0188] 表5:优选的Cellax纳米粒子的设计参数
[0189]
[0190] CMC钠是水溶性聚合物,包含重复的葡糖酐单元,并且仅微溶于有机溶剂,如DMF或DMSO79。在初始合成尝试中,羧酸上的钠反离子与三乙胺(TEA)或四丁基铵(TBA)进行交换80,以便产生溶剂可溶的CMC。然而,采用EDC/NHS化学将羧酸基团转化成DTX和PEG酯的转化率较低(<10%),而使用这些材料形成的粒子尺寸不均匀并且易于自聚集。在已公开的技术中,CMC的溶剂溶解性方面的关注已经主要是化学和聚合物涂料公司的领域,其中CMC与其他树脂的相容性和这种材料的分散体形成性质经过化学改性通过调节溶剂溶解性而进
行优化。例如,Namikoshi72优化了制备羧烷基乙酰基纤维素的化学工艺方法,其中所述钠盐转化为游离酸,而所述羟基在乙酸酐和硫酸催化剂存在下在40~60℃的乙酸溶剂中定量地
乙酰化。该反应的关键是在乙酰化反应之前游离酸的完全脱水。在这种改性之后,通过将游离酸转化返回成为钠盐而使溶剂可溶的游离酸CMC(Ac)成为水溶性的。Allen81描述了羟基乙酰化的类似工艺方法,但是乙酰化后加入硫酸并加热该聚合物而部分水解乙酸酯并且获
得部分水溶性,从而调节涂层制剂的润湿性和凝胶特性,并提供与异氰酸酯或三聚氰胺的
交联位点。在本专利中特别感兴趣的是,本发明人指出,在每个葡萄糖酐单元上的后续羧酸基团的酯化强烈地依赖于该羧酸是游离酸。这些报道,在羧酸基团的溶解度曲线和反应性
方面,在这项工作中得到证实。
[0191] 每个葡糖酐单元的取代度(DS),如厂商指出的,为0.8mol酸/mol葡糖酐,具有2.2mol羟基(随后转化为乙酰基基团)。对于CMC(Ac)分子,我们能够计算出乙酰基和酸基团的理论摩尔数,并设计出相应的结合方案。1H-NMR分析证实了所述DS计算:通过对质子NMR谱积分,发现葡糖酐质子和乙酰基质子之比与预测值一致。向处于DMF中的EDC/NHS活化的
CMC(Ac)聚合物中进料不同mol%的mPEG-OH和不同mol%的DTX(相对于所述羧酸基团),并通过1H-NMR分析,这些反应产生的聚合物具有PEG的DS为0.9%~5.4%而DTX的DS为13.4%~
26.4%。通过1H NMR估计和总药物含量分析(UV),最终Cellax分子含有22.5wt%~43.3wt%的DTX和3.5wt%~22.7wt%的PEG。预期在合成结果中的差异将提供Cellax聚合物的多分散
性,并且随着制备更多的批次,DMF和乙腈溶剂的纯度被确定为阳性反应结果中的重要因
素。
[0192] 对于合成的两亲性高分子,如PEG-聚己内酯,许多粒子制备方法是有效的19-21,82。然而,产生良好定义的和稳定的Cellax纳米粒子证明是更为方法依赖性的。例如,Cellax溶解于乙腈或DMF中,并且该溶液针对水多次交换透析,以除去溶剂:聚合物总是聚结成团块。
薄膜方法在生产良好定义的纳米粒子时同样是低效率的。沉淀MeCN或THF溶液到水性介质
(10×稀释)中,证明是形成良好定义的纳米粒子的最好方法,提供了处于MeCN溶液中
Cellax的浓度范围为10~25mg/mL。据观察,由25mg/mL溶液形成的粒子大小约150nm,而由
10mg/mL溶液形成的粒子更小(100nm)。对于所有后续的工作,都设定10mg/mL和10倍稀释参数,以便提供最小的良好定义的纳米粒子群。缓冲液或含水介质的选择同样是重要的。在
PBS中制备的粒子最初具有合理尺寸,但在几个小时内就会聚结。在0.9%氯化钠、10%蔗糖或水中制备的粒子是稳定的,并在转移到50vol%的FBS溶液中时能够保持其尺寸。
[0193] 在体外或体内分析之前,对从Cellax纳米粒子中DTX的释放进行了分析,以证实在血清存在下可能发生酯键水解。在FBS中孵育的粒子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并通过LC/MS分
+
析,检测到ESMS值为808.8m/z的两个峰,对应于DTX和DTX异构体,7-表多西紫杉醇:分析这些峰以产生总紫杉烷释放值70,83-84。如图4中所示,在21天时间内维持了DTX释放,最终完全释放,其中总紫杉烷量的一半是活性DTX。这些数据相对于针对紫杉烷结合物公开的报道而置于上下文中研究。例如,从水溶性羧甲基葡聚糖结合物中释放PTX很迅速,完全释放发生
78 68
于3~4天 。从水溶性白蛋白结合物中释放DTX很迅速,在1天内释放40% 。从PEG结合物中释放DTX很迅速,在6天内完全释放67。从聚谷氨酸结合物中释放PTX相对缓慢,在4~5天内记录释放15%~30%85-86。在缺少对水溶性结合物实例的分子形态详细研究的情况下,假定水解酶容易接近将紫杉烷连接至高分子的酯键,推动了高速率水解。Cellax(如Polyglumex)包含具有沿着分子长度结合的疏水紫杉烷的聚合物链:Polyglumex的分子建模表明紫杉烷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聚合物链塌缩从而形成具有疏水性内部和亲水性外部的粒子87。
对于Cellax,聚合物的浓缩状态和PEG屏蔽的添加看起来有效地控制了水解,但速率大于针对Polyglumex所报道的。
[0194] 在体外,释放的DTX的活性通过在Cellax粒子存在下根据癌细胞系活力进行测定。乳腺癌EMT-6和肺癌LL/2都表现出对游离DTX具有敏感性,这与公开的报道一致88-89,并且显著的是,与游离DTX相比,暴露于Cellax的细胞表现出更大的活力抑制作用(当以推注剂量供给DTX时)。DTX是抗有丝分裂抗肿瘤药物,其与微管蛋白结合,并阻碍细胞复制,最终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死亡90。在不存在后续DTX给药的情况下,首次暴露于DTX存活的细胞能够继续复制。在使用EMT-6和LL/2细胞系的节律性给药研究中,其中DTX的所述IC50剂量在2天内以四个单独剂量进行施用,所述细胞系的活力较低,IC50可以与Cellax相比(表3)。与游离DTX相比较,所述Cellax聚合物连续释放DTX,并且这种持续缓释模型可以代表这类药物的
优选形式。与突发释放相对,许多最近的报告已经强调连续DTX暴露的益处。例如,De Souza
91
报道了与使用DTX的间歇性治疗 相比较,从壳聚糖/月桂/卵磷脂酰胆碱/DTX凝胶(DTX-
PoLi凝胶)腹腔内(i.p.)释放DTX表现出对于SKOV3-luc异种移植卵巢肿瘤具有显著活性。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中,给予较低且较频繁剂量的化疗物(节律性疗法)观察到能够提高疗效,而这些效应归因于增加的细胞死亡和抗血管生成效应92-93。使用DTX和PTX结合物的其他工作人员已经注意到其制剂的增强的IC50。例如,Esmaeili等人报道白蛋白-DTX比DTX更有效,并将这种效应归因于改善的跨内皮运输68。在这项研究中,在EMT-6乳腺癌和LL/2肺癌细胞系中我们证实了对于体外节律性疗法的益处,并且令人感兴趣的是,Cellax和节律性
DTX的IC50是等效的。
[0195] 目前的观点认为,积聚于肿瘤区室中的聚合物结合物不仅将局部地释放更多的药物,而且可以通过细胞(通过胞饮作用或特异性受体介导的相互作用)进行稳定的内化,从而导致药物在细胞质中释放增加1,47。某些结合物(包括Xyotax和HPMA实体)看起来绕过了所述多种药物抗性(MDR)和p-gp途径,这优于经常面对MDR限制的小分子疗法47,94。在研究中的这一点上,Cellax改善作用的机理尚未阐明,并且代表正在进行研究的焦点。
[0196] 如在体外测定法中建立的,纳米粒子载体的PEG-纤维素组分是水溶性的,并且对于鼠类乳腺EMT-6和肺LL/2细胞系无毒。此外,在Balb/c小鼠的MTD研究中,与在用20和
40mg/kg游离DTX治疗的小鼠中测定的温和毒性(图5B)相比较,在20和40mg/kg DTX当量的Cellax给药后,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可观察到的体重损失或毒性。在85和
170mg/kg Cellax的更高剂量下,观察到最小毒性,而Cellax的真实MTD并不能在单一剂量
测试中建立,因为粒子浓度达到了最大值15mg DTX/mL,或50mg Cellax-聚合物/mL的浓度。
以40mg/kg针对Cellax的剂量在BALB/c和C57/BL6小鼠中未能够检测到器官毒性的指示(图
8B),但肾和肺毒性是DTX疗法的问题。在高剂量170mg/kg Cellax下,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数据未示出)未检测到器官异常。
[0197] 进行加载SPION的Cellax粒子的MRI分析用来测定肿瘤积累量,并建立这些粒子的驻留估计值。SPIONS产生迅速两相化附近横向磁化作用并且在MRI图像中产生良好负对比
度的局部磁化率梯度41,95。从微孔板中的初步实验检查SPION已知,在合理的浓度下T2信号的弛豫时间是很明显的(>100ms)(图3A)。如图3B和C可见,注射前肿瘤组织的T2和T2*强度高于邻近组织。注射后(图3D和3E)Cellax-SPIONS累积于离散区域内,许多更接近肿瘤表面,在肿瘤的两个结节切片上产生可见的周界。在三天的时间内,所述粒子保持可容易地看到,而随着肿瘤体积不断扩大,所述粒子分布变得更加分布于体积内,但仍然集中在原始位置。图3F所示,对应于Cellax-SPION的低信号(对比度)体素的体积分数在24h时达到峰值,而在72小时时开始回落。由于肿瘤体积在72小时的研究时间内持续增长,尚不知晓在该时
间点低信号体积分数降低是否是由于消除SPION或仅由于肿瘤体积增加所致。
[0198] 与对照组(p<0.001)和单独的DTX(p<0.05)相比较,使用Cellax单剂量治疗EMT-6肿瘤产生肿瘤生长的显著降低(图7A)。与加载非共价的紫杉烷的胶束相比较,所述Cellax结合物表现良好。例如,Garrec等用PTX加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乳酸共聚物胶束并在第0、1、2、7、8和9天以60mg/kg给药,并且到第14天取得了肿瘤体积轻微地非显著性降低。作者指出,从胶束中快速清除PTX并知晓从胶束中快速分配PTX96。紫杉烷类结合聚合物,看起来显著增强了PK和疗效。例如,Li对于polyglumex(Xyotax)进行了报道,并指出改善的PK95和对小鼠卵巢(OCA-1)肿瘤具有优异的响应(以160mg/kg治愈)。在80mg/kg下,与PTX相比较,所述PTX-Polyglumex改善了疗效,但并未治愈肿瘤。在SCOV3ipl和MDA-MB-231异种移植模
型中以及在同源的肝细胞和肉瘤模型中,在降低肿瘤生长方面Xyotax是有效的(虽然相比
于OCA-1研究较小)98。在DTX和Cellax的剂量-匹配浓度(40mg/kg)下进行试验性(pilot)Cellax疗效研究,并且Cellax证实比单独的DTX具有显著优势。EMT-6肿瘤的组织学分析表
明,DTX和Cellax诱导细胞凋亡(图8A,TUNEL染色),与DTX(p<0.001)或对照物(p<0.0001)相比较,Cellax诱导显著更多的细胞凋亡,与Li的polyglumex研究中细胞凋亡分析有些相反
(相矛盾)97,其中凋亡指数实际上对于polyglumex更低。组织坏死的相同模式在Li的研究和使用Cellax治疗的肿瘤中都观察到,此外,与对照物(p<0.0001)和DTX治疗的肿瘤(分别为p<0.05和p<0.01)相比,对于Cellax治疗肿瘤的CD31(血管生成)和Ki67(细胞复制)指数显著更低。与对照物和DTX治疗的肿瘤相比较,使用Cellax单剂量治疗的LL/2肿瘤同样显著地降低肿瘤生长(图7B),尽管程度上并不如使用EMT-6模型所见到的。令人感兴趣的是,DTX治疗的LL/2肿瘤几乎没有显示出细胞凋亡的迹象(图9B),而与对照物相比较,肿瘤生长并未受限(图7B)。我们扩展了在转移研究中我们对EMT-6乳腺细胞系的分析,用来确定这种特别具侵入性形式的肿瘤是否能够用Cellax进行有效治疗。通过组织学分析,i.v.注射的EMT-6细胞主要聚集于肺部(图11C),对于Cellax治疗的小鼠(40mg/kg)肿瘤体积明显减少。如图11A和图11B所见,采用Cellax治疗体重损失降低并且小鼠存活期显著延长,且重要的是,在
Cellax治疗的小鼠中并未检测到可见的疼痛或不适迹象,包括立毛、后肢麻痹、癫痫发作和冷漠,但这些症状在对照和DTX治疗的小鼠中是明显的,必须将它们处死。因为对照小鼠同样表现出这些症状,这不可能是身体问题而与DTX-诱导性神经病变相关(多西紫杉醇严重
的剂量限制性副作用)99,而相反地,是由于转移癌的扩散效应所致100。多西紫杉醇处于针对已转移到腹腔内(i.p.)空间的胰腺癌的疗法的临床试验中,因此,本研究还检测了Cellax对抗这种形式癌症的效果。用PAN02细胞接种(而未治疗)的小鼠在接种后5天表现出疾病的征兆(图12),并经历了快速下降。用120mg/kg吉西他滨治疗并没有给予所述小鼠显著增加的益处。相反,采用DTX和Cellax(40mg/kg)治疗的小鼠长时间内并未出现症状,且生存期显著延长。
[0199]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我们报道了合成羧甲基纤维素类高分子,其含有疏水药物、多西紫杉醇、和PEG单元(设计成在水溶液中组装成良好定义的纳米粒子的结构)。纤维素是众所周知的并且生物相容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安全性曲线。制备Cellax粒子的方法经
过优化,生产出100nm尺度的粒子,CMC为0.1mg/mL,DTX含量为37wt%,并且PEG为5wt%。与游离DTX的40mg/kg相比较,这种Cellax粒子在小鼠模型中将多西紫杉醇的MTD提高至>
170mg/kg,并且与体内对抗鼠类乳腺癌和肺癌细胞系的DTX相比较,更加有效。40mg/kg 
Cellax的单剂量治疗有效地最小化鼠类EMT-6和LL/2肋腹肿瘤的生长:免疫组织化学和组
织学分析表明,在Cellax治疗的肿瘤中细胞凋亡增加,并且降低微血管形成和细胞复制。此外,Cellax在Balb/c小鼠中对转移性乳腺癌模型特别有效,并且进一步的研究将探究
Cellax使生存时间加倍和降低骨转移和弦压迫(chord compression)的临床症状的机理。
[0200] 实施例3:喜树碱、多柔比星(DOX)和紫杉醇粒子
[0201] 喜树碱-PEG-CMC的合成说明了非常疏水的药物能够成功结合至CMC-Ac,从而能够递送其他不溶性药物。使用与DTX不同的合成和纯化方案,针对这种化合物的特异性化学和溶解性进行调节。
[0202] DOX结合至CMC-Ac以合成方式成功进行,但所述材料并不具备纳米粒子形成所需的自组装特性,从而强调了在这种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中对疏水药物的要求。
[0203] 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都是常用的抗癌药物,而PTX和DTX类似物的制备具有等效的合成和纯化工艺方法。
[0204] 实施例4:Cellax的PEG5000类似物
[0205] 优选使用具有MW=2000的PEG,因为通过研磨能够直接提取过量的PEG。然而,较高MW的PEG结合物可以增强某些纳米粒子的PK,并且相应地合成PEG 5000类似物:这种材料证实具有所需的自组装性能。
[0206] 实施例5:较低MW CMC类似物
[0207] CMC可以在一定范围的MW内获得,但由于分析MW的困难性主要通过粘度和取代度进行表征,如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采用CMC(MW 20000)生产的变体产生140nm的粒子。
[0208] 实施例6:Cellax粒子的TEM分析
[0209] 进行了Cellax的TEM分析。来自Zetasizer和TEM测量的粒子尺寸数据是相似的(100~120nm)。
[0210] 实施例7:将CMT结合至Cellax粒子中
[0211] 疏水实体,如CMT(和SPION)的结合已经得到证明:粒径稳定并且类似于Cellax粒子,并观察到较高的结合效率。非共价结合药物或成像试剂提供了包含不只一种药物或成像功能的多功能粒子。
[0212] 虽然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已在本文中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其作出多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本文中提到的所有参考文献,包括以下的参考文献列表,都以其全文结合于本文中作为参考。
[0213] 参考文献列表
[0214] 1.Li C,Wallace S.Polymer-drug conjugates:recent development in clinical oncology.Adv Drug Deliv Rev.2008May 22;60(8):886-98.
[0215] 2.Duncan R.The dawning era of polymer therapeutics.Nat Rev Drug Discov.2003 May;2(5):347-60.
[0216] 3.Ringsdorf H.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polymers.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olymer Symposia.1975;51:135-53.
[0217] 4.Yamaoka T,Tabata Y,Ikada Y.Distribution and tissue uptake of poly(ethylene glycol)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o mice.J Pharm Sci.1994Apr;83(4):601-6.
[0218] 5.Seymour LW,Duncan R,Strohalm J,Kopecek J.Effect of molecular weight(Mw)of N-(2-hydroxypropyl)methacrylamide copolymers on body distribution and rate of excretion after subcutaneous,intraperitoneal,an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o rats.J Biomed Mater Res.1987 Nov;21(11):1341-58.
[0219] 6.Duncan R.Development of HPMA copolymer-anticancer conjugates:clinical experienee and lessons learnt.Adv Drug Deliv Rev.2009 Nov 12;61(13):
1131-48.
[0220] 7.Matsumura Y,Maeda H.A new concept for macromolecular therapeutics in cancer chemotherapy:mechanisms of tumoritropic accumulation of proteins 
and the antitumor agent smancs.Cancer Research.1986;46:6387-92.
[0221] 8.Hashizume H,Baluk P,Morikawa S,McLean JW,Thurston G,Roberge S,et al.Openings between defective endothelial cells explain tumor vessel leakiness.Am J Pathol.2000 Apr;156(4):1363-80.
[0222] 9.Hobbs SK,Monsky WL,Yuan F,Roberts WG,Griffith L,Torehilin VP,et al.Regulation of transport pathways in tumor vessels:role of tumor type and microenvironment.Proe Natl Acad Sci USA.1998 Apr 14;95(8):4607-12.
[0223] 10.Greish K.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EPR)effect for anticancer nanomedicine drug targeting.Methods Mol Biol.2010;624:25-37.
[0224] 11.Greish K.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of macromolecular drugs in solid tumors:a royal gate for targeted anticancer nanomedicines.J 
Drug Target.2007Aug-Sep;15(7-8):457-64.
[0225] 12.Yuan F,Dellian M,Fukumura D,Leunig M,Berk DA,Torchilin VP,et al.Vascular permeabilityin a human tumor xenograft:molecular size dependence 
and cutoff size.Cancer Res.1995 Sep 1;55(17):3752-6.
[0226] 13.Gabizon A,Shmeeda H,Barenholz Y.Pharmacokinetics of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review of animal and human studies.Clin 
Pharmacokinet.2003;42(5):419-36.
[0227] 14.Drummond DC,Noble CO,Hayes ME,Park JW,Kirpotin DB.Pharmacokinetics and in vivo drug release rates in liposomal nanocarrier development.J Pharm Sci.2008 Nov;97(11):4696-740.
[0228] 15.Lindner LH,Hossann M.Factors affecting drug release from liposomes.Curr Opin Drug Discov Devel.2010 Jan;13(1):111-23.
[0229] 16.Hamaguchi T,Kato K,Yasui H,Morizane C,Ikeda M,Ueno H,et al.A phase I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NK105,a paclitaxel-incorporating micellar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Br J Cancer.2007 Ju1 16;97(2):170-6.
[0230] 17.Hamaguchi T,Matsumura Y,Suzuki M,Shimizu K,Goda R,Nakamura I,et al.NK105,a paclitaxel-incorporating micellar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can extend in vivo antitumour activity and reduce the neurotoxicity of 
paclitaxel.Br J Cancer.2005Apr 11;92(7):1240-6.
[0231] 18.Lavasanifar A,Samuel J,Kwon GS.Poly(ethylene oxide)-block-poly(L-amino acid)micelles for drug delivery.Adv Drug Deliv Rev.2002 Feb 21;54(2):
169-90.
[0232] 19.Ahmed F,Pakunlu RI,Brannan A,Bates F,Minko T,Discher DE.Biodegradable polymersomes loaded with both paclitaxel and doxorubicin 
permeate and shrink tumors,inducing apoptosis in proportion to accumulated 
drug.J Control Release.2006 Nov 28;116(2):150-8.
[0233] 20.Discher DE,Ahmed F.Polymersomes.Annu Rev Biomed Eng.2006;8:323-41.[0234] 21.Katz JS,Levine DH,Davis KP,Bates FS,Hammer DA,Burdick JA.Membrane stabil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somes.Langmuir.2009 Apr 21;25(8):4429-34.
[0235] 22.Svenson S,Tomalia DA.Dendrimer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reflections on the field.Adv Drug Deliv Rev.2005 Dec 14;57(15):2106-29.
[0236] 23.Tekade RK,Kumar PV,Jain NK.Dendrimers in oncology:an expanding horizon.Chem Rev.2009 Jan;109(1):49-87.
[0237] 24.Tomalia DA,Reyna LA,Svenson S.Dendrimers as multi-purpose nanodevices for oncology drug delivery and diagnostic imaging.Biochem Soc 
Trans.2007Feb;35(Pt1):61-7.
[0238] 25.Misra R,Acharya S,Sahoo SK.Cancer nanotechnology: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in cancer therapy.Drug Discov Today.2010 Oct;15(19-20):842-50.[0239] 26.Gaucher G,Marchessault RH,Leroux JC.Polyester-based micelles and 
nanoparticles for the parenteral delivery of taxanes.J Control Release.2010 
Apr2;143(1):2-12.
[0240] 27.Li SD,Huang L.Pharmacokinetics and biodistribution of nanoparticles.Mol Pharm.2008 Jul-Aug;5(4):496-504.
[0241] 28.Harris JM,Zalipsky S,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Division of Polymer Chemistry.,American Chemieal Society.Meeting.Poly(ethylene glycol):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Washington,DC: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7.
[0242] 29.Immordino ML,Dosio F,Cattel L.Stealth liposomes:review of the basic science,rationale,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existing and potential.Int J Nanomedicine.2006;1(3):297-315.
[0243] 30.Owens DE,3rd,Peppas NA.Opsonization,biodistribution,and pharmacokinetics of polymeric nanoparticles.Int J Pharm.2006 Jan 3;307(1):93-
102.
[0244] 31.Harris JM,Martin NE,Modi M.Pegylation;a novel process for modifying pharmacokinetics.Clin Pharmacokinet.2001;40(7):539-51.
[0245] 32.Wang x,Li J,Wang Y,Cho KJ,Kim G,Gjyrezi A,et al.HFT-T,a targeting nanoparticle,enhances specific delivery of paclitaxel to folate receptor-positive tumors.ACS Nano.2009 Oct 27;3(10):3165-74.
[0246] 33.Dubey Pk,Mishra V,Jain S,Mahor S,Vyas SP.Liposomes modified with cyclic RGD peptide for tumor targeting.J Drug Target.2004 Jun;12(5):257-64.
[0247] 34.Shishido T,Mieda H,Hwang SY,Nishimura Y,Tanaka T,Ogino C,et al.Affibody-displaying bionanocapsules for specific drug delivery to HER2-
expressing cancer cells.BioorgMed Chem Lett.2010 Oct 1;20(19):5726-31.
[0248] 35.Kirpotin DB,Drummond DC,Shao Y,Shalaby MR,Hong K,Nielsen UB,et al.Antibody targeting of long-circulating lipidic nanoparticles does not increase tumor localization but does increase intemalization in animal 
models.Cancer Res.2006 Jul1;66(13):6732-40.
[0249] 36.Harding FA,Stickler MM,Razo J,Dubridge RB.The immunogenicity of humanized and fully human antibodies;residual immunogenicity resides in the 
CDR regions.MAbs.2010 May;2(3):256-65.
[0250] 37.Koning GA,Kamps JA,Scherphof GL. Interference of macrophages with immunotargeting of liposomes.J Liposome Res.2002 Feb-May;12(1-2):107-19.
[0251] 38.Andresen TL,Jensen SS,Jorgensen K.Advanced strategies in liposomal cancer therapy: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active and tumor specific drug release.Prog Lipid Res.2005 Jan;44(1):68-97.
[0252] 39.Landais P,Meresse V,Ghislain JC.Evaluation and validation of diagnostic tests for guiding therapeutic decisions.Therapie.2009 May-Jun;64
(3):187-201.
[0253] 40.de Smet M,Heijman E,Langereis S,Hijnen N,Grull H.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mediated drug delivery 
foom temperature sensitive liposomes;An in vivo proof-of-concept study.J 
Control Release.2010 Nov 5.
[0254] 41.Branca RT,Cleveland ZI,Fubara B,Kumar CS,Maronpot RR,Leuschner C,et al.Molecular MRI for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lung metastases.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0 Feb 23;107(8):3693-7.
[0255] 42.Kaida S,Cabral H,Kumagai M,Kishimura A,Terada Y,Sekino M,et al.Visible drug delivery by supramolecular nanocarriers directing to single-
platformed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pancreatic tumor model.Cancer Res.2010 
Sep15;70(18):7031-41.
[0256] 43.Hoang B,Lee H,Reilly R,Allen C.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the Fate of 111In-Labeled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by 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Sensitiviry MicroSPECT/CT Imaging.Mol Pharm.2009 Feb 2.
[0257] 44.Saravanakumar G,Min KH,Min DS,Kim AY,Lee CM,Cho YW,et al.Hydrotropic oligomer-conjugated glycol chitosan as a carrier of 
paclitaxel: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in vivo biodistribution.J Control Release.2009 Dec16;140(3):210-7.
[0258] 45.Lim WT,Tan EH,Toh CK,Hee SW,Leong SS,Ang PC,et al.Phase I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a weekly liposomal paclitaxel formulation(Genexol-
PM)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Ann Oncol.2010 Feb;21(2):382-8.
[0259] 46.Letchford K,Liggins R,Wasan KM,Burt H.In vitro human plasma distribution of nanoparticulate paclitaxel is dependent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glycol)-block-poly(caprolactone)
nanoparticles.Eur J Pharm Biopharm.2009 Feb;71(2):196-206.
[0260] 47.Duncan R.Polymer conjugates as anticancer nanomedicines.Nat Rev Cancer.2006 Sep;6(9):688-701.
[0261] 48.Morais JM,Papadimitrakopoulos F,Burgess DJ.Biomaterials/tissue interactions:possible solutions to overcome foreign body response.AAPS J.2010 Jun;12(2):188-96.
[0262] 49.Ertel SI,Ratner BD,Kaul A,Schway MB,Horbett TA.In vitro study of the intrinsic toxicity of synthetic surfaces to celis.J Biomed Mater Res.1994Jun;28(6):667-75.
[0263] 50.Santerre JP,Woodhouse K,Laroche G,LaboW RS.Understanding the biodegradation of polyurethanes:from classical implants to tissue engineering materials.Biomaterials.2005 Dec;26(35):7457-70.
[0264] 51.FDA.Inactive Ingredients Database.Rockville;2010.
[0265] 52.Liu Z,Jiao Y,Wang Y,Zhou C,Zhang Z.Polysaccharides-based nanoparticles as drug delivery systems.Adv Drug Deliv Rev.2008 Dec14;60(15):
1650-62.
[0266] 53.Janes KA,Calvo P,Alonso MJ.Polysaccharide colloidal particles as delivery systems for macromolecules.Adv Drug Deliv Rev.2001 Mar23;47(1):83-
97.
[0267] 54.Prabaharan M.Review paper:chitosan derivatives as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J Biomater Appl.2008 Jul;23(1):5-36.
[0268] 55.Prabaharan M,Mano JF.Chitosan-based particles as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s.Drug Deliv.2005 Jan-Feb;12(1):41-57.
[0269] 56.Cera C,Palumbo M,Stefanielli S,Rassu M,Palu G.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anthracycline conjugates:biological activity.Anticancer Drug 
Des.1992 Apr;7(2):143-51.
[0270] 57.Uglea CV,Parv A,Corjan M,Dumitriu AD,Ottenbrite RM.Biodistribu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induced by carboxymethylcellulose conjugates.Joumal of Bioactive and Compatible Polymers.2005;20:571-83.
[0271] 58.Auzenne E,Ghosh SC,Khodadadian M,Rivera B,Farquhar D,Price RE,et al.Hyaluronic acid-paclitaxel:antitumor efficacy against CD44(+)human ovarian careinoma xenografts.Neoplasia.2007 Jun;9(6):479-86.
[0272] 59.Inoue K,Kumazawa E,Kuga H,Susaki H,Masubuchi N,Kaj imura T.CM-dextran-polyalcohol-camptothecin conjugate:DE-310 with a novel carrier system and its preclinical data.Adv Exp Med Biol.2003;519:145-53.
[0273] 60.Soepenberg O,de Jonge MJ,Sparreboom A,de Bruin P,Eskens FA,de Heus G,et al.Phase I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DE-310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Clin Cancer Res.2005 Jan 15;11(2Pt1):703-11.
[0274] 61.Lipinski CA.Drug-like properties and the causes of poor solubility and poor permeability.J Pharmacol Toxicol Methods.2000 Jul-Aug;44(1):235-49.
[0275] 62.Singla AK,Garg A,Aggarwal D.Paclitaxel and its formulations.Int J Pharm.2002 Mar 20;235(1-2):179-92.
[0276] 6 3 . S h e l l e y   W B ,T a l a n i n   N ,S h e l l e y ED.Polysorbate80hypersensitivity.Lancet.1995 May 20;345(8960):1312-3.
[0277] 64.Gelderblom H,Verweij J,Nooter K,Sparreboom A.Cremophor EL:the drawbacks and advantages of vehicle selection for drug formulation.Eur J 
Cancer.2001 Sep;37(13):1590-8.
[0278] 65.Jones S.Head-to-head:Docetaxel challenges paclitaxel.EJC Supplements.2006:4:4-8.
[0279] 66.Etrych T,Sirova M,Starovoytova L,Rihova B,Ulbrich K.HPMA copolymer conjugates of paclitaxel and docetaxel with pH-controlled drug release.Mol Pharm.2010Aug2;7(4):1015-26.
[0280] 67.Liu J,Zahedi P,Zeng F,Allen C.Nano-sized assemblies of a PEG-docetaxel conjugate as a formulation strategy for docetaxel.J Pharm Sci.2008 
Aug;97(8):3274-90.
[0281] 68.Esmaeili F,Dinarvand R,Ghahremani MH,Amini M,Rouhani H,Sepehri N,et al.Docetaxel-albumin conjugates:preparation,in vitro evaluation and biodistribution studies.J Pharm Sci.2009 Aug;98(8):2718-30.
[0282] 69.Hou W,Watters JW,McLeod HL.Simple and rapid docetaxel assay in plasma by protein precipitation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2004 
May 25;804(2):263-7.
[0283] 70.Kumar D,Tomar RS,Deolia SK,Mitra M,Mukherjee R,Burman AC.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egradation impurities in docetaxel drug substance and its formulation.J Pharm Biomed Anal.2007 Mar 12;43(4):1228-35.
[0284] 71.Kems EH,Volk KJ,Hill SE,Lee MS.Profiling taxanes in Taxus extracts using lc/ms and lc/ms/ms techniques.J Nat Prod.1994 Oct;57(10):1391-403.
[0285] 72.Namikoshi H,inventor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assignee.Carboxyalkyl acetyl celluloses,their salts an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m.USA.1985.
[0286] 73.Sun S,Zeng H.Siz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J Am Chem Soc.2002 Jul 17;124(28):8204-5.
[0287] 74.Zhang X,Jackson JK,Burt HM.Determination of surfactant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by a novel fluorescence depolarization technique.J 
Biochem Biophys Methods.1996 Feb 5;31(3-4):145-50.
[0288] 75.Wijsman JH,Jonker RR,Keijzer R,van de Velde CJ,Cornelisse CJ,van Dierendonck JH.A new method to detect apoptosis in paraffin sections.in situ end-labeling of fragmented DNA.J Histochem Cytochem.1993 Jan;41(1):7-12.
[0289] 76.FDA.Home>Medical Devices>Products and Medical Procedures>Device Approvals and Clearances:OP-1 Putty-H020008-2010.
[0290] 77.FDA.Database of Select Committee on GRAS Substances(SCOGS)RevieWs.2010.
[0291] 78.Sugahara S,Kajiki M,Kuriyama H,Kobayashi TR.Complete regression of xenografted human careinomas by a paclitaxel-carboxymethyl dextran conjugate (AZ10992).J Control Release.2007 Jan 22;117(1):40-50.
[0292] 79.Charpentier D,Mocanu G,Carpov A,Chapelle S,Merle L,Muller G.New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carboxymethylcellulose derivitives.Carbohydrate Polymers.1997:33:177-86.
[0293] 80.Facchini A,Segatti F,inventors;LIMA Lto SpA,assignee.N-methyl-amine derivitives of Carboxymethylcellulose,alginic acid N-methyl-amide or 
carboxymethyl starch.2005.
[0294] 81.Allen JM,Wilson AK,Luca PL,Curtis LG,inventors;Process for preparing carboxyalkyl cellulose esters.USA patent 5792856.1998.
[0295] 82.Fairley N,Hoang B,Allen C.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poly(ethylene glycol)-block-poly(epsilon-caprolactone)copolymer aggregates in aqueous 
solution.Biomacromolecules.2008 Sep;9(9):2283-91.
[0296] 83.Fanzioni S,Hovda K,Livi V,KcKennon M,Siviero L,Spoonemore H,inventors;Cell Therapeutics,assignee.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conjugated taxane in polyglut acid-taxne conjugates.USA.2010.
[0297] 84.Kerns EH,Volk KJ,Hill SE.Profiling new taxanes using LC/MS and LC/MS/MS substructural analysis techniques.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1995;9:1539-45.
[0298] 85.Li C,Newman RA,Wu QP,Ke S,Chen W,Hutto T,et al.Biodistribution of paclitaxel and poly(L-glutamic acid)-paclitaxel conjugate in mice with ovarian OCa-1 tumor.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00;46(5):416-22.
[0299] 86.Wang X,Zhao G,Van S,Jiang N,Yu L,Vera D,et al.Pharmacokinetics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PGG-paclitaxel,a novel macromolecular fomulation of paclitaxel,in nu/nu mice bearing NCI-460 lung cancer xenografts.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10 Feb;65(3):515-26.
[0300] 87.Feng Z,Zhao G,Yu L,Gough D,Howell SB.Preclinical efficacy studies of a novel nanoparticle-based formulation of paclitaxel that out-performs Abraxane.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1.2010 Apr;65(5):923-30.
[0301] 88.Liu B,Yang M,Li R,Ding Y,Qian X,Yu L,et al.The antitumor efiect of novel docetaxel-loaded thermosensitive micelles.Eur J Pharm Biopharm.2008Jun;69(2):527-34.
[0302] 89.EU.Assessment Report:Docefrez.In:Agency EM,editor.London;2010.
[0303] 90.Yvon AM,Wadsworth P,Jordan MA.Taxol suppresses dynamics of individual microtubules in living human tumor cells.Mol Biol Cell.1999 Apr;10
(4):947-59.
[0304] 91.De Souza R,Zahedi P,Mariyama E,H.,Allen C,Wilson BC,Paquette-Miller M.Continuous docetaxel chemotherapy improves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murine models ofovarian cancer.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2010;9(6):1820-
30.
[0305] 92.Lord R,Nair S,Schache A,Spicer J,Somaihah N,Khoo V,et al.LoW dose metronomic oral cyclophosphamide for hormone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a phase II study.J Urol.2007 Jun;177(6):2136-40;discussion 40.
[0306] 93.Kamat AA,Kim TJ,Landen CN,Jr.,Lu C,Han LY,Lin YG,et al.Metronomic chemotherapy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antivascular therapy in ovarian cancer.Cancer Res.2007 Jan 1;67(1):281-8.
[0307] 94.Singer JW,Shaffer S,Baker B,Bemareggi A,Stromatt S,Nienstedt D,et al.Paclitaxel poliglumex(XYOTAX;CT-2103):an intracellularly targeted taxane.Anticancer Drugs.2005 Mar;16(3):243-54.
[0308] 95.Dias MHM,Lauterbur PC.Ferromagnetic particles as contrast agent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liver and spleen.Me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1986:3:328-30.
[0309] 96.Le Garrec D,Gori S,Luo L,Lessard D,Smith DC,Yessine MA,et al.Poly(N-vinylpyrrolidone)-block-poly(D,L-lactide)as a new polymeric solubilizer for hydrophobic anticancer drugs: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J Control 
Release.2004 Sep 14;99(1):83-101.
[0310] 97.Li C,Yu DF,Newman RA,Cabral F,Stephens LC,Hunter N,et al.Complete regression of well-established tumors using a novel water-soluble poly(L-glutamic acid)-paclitaxel conjugate.Cancer Res.1998 Jun 1;58(11):2404-9.
[0311] 98.Li C,Price JE,Milas L,Hunter NR,Ke S,Yu DF,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 poly(L-glutamic acid)-paclitaxel on syngeneic and xenografted 
tumors.Clin Cancer Res.1999 Apr;5(4):891-7.
[0312] 99.Hilkens PH,Verweij J,Vecht CJ,Stoter G,van den Bent MJ.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e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duced by docetaxel
(Taxotere).Ann Oncol.1997 Feb;8(2):187-90.
[0313] 100.Sasaki A,Boyce BF,Story B,Wright KR,Chapman M,Boyce R,et al.Bisphosphonate risedronate reduces metastatic human breast cancer burden 
in bone in nude mice.Cancer Res.1995 Aug 15;55(16):3551-7.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