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正极活性物质及非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511018727.3 2011-09-02 CN106006744A 2016-10-12 户屋广将; 福井笃
发明提供作为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的过渡金属复合氢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前体,能够得到粒径小、粒径均匀性高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制备工序,包含如下阶段:进行核生成的核生成阶段;使形成的核成长的粒子成长阶段;被覆工序,在之前的工序中得到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的表面形成含有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的被覆物。
42 多晶金属化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多晶金属氧化物的制品 CN201280035825.6 2012-07-27 CN103702942B 2016-08-17 D·欧弗; A·W·普尔伦; S·斯瑞拉姆路
一种颗粒,包括:多个晶粒,所述晶粒包括一种第一组合物,所述第一组合物具有层状α-NaFe02型结构并且包括每摩尔第一组合物大约0.1至大约1.3摩尔剂量的锂、每摩尔第一组合物大约0.1至大约0.79摩尔剂量的镍、每摩尔第一组合物大约0至大约0.5摩尔剂量的钴、和每摩尔第一组合物大约1.7至大约2.3摩尔剂量的;以及晶界,所述晶界在多个晶粒的相邻晶粒之间,并且包括一种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二组合物具有层状α-NaFeO2型结构、立方结构、或其组合,其中晶界中钴的浓度大于晶粒中钴的浓度。
43 锂锰复合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80053613.6 2011-11-07 CN103328388B 2016-08-03 高炯信; 金兑垣
发明涉及一种锂锰复合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锂锰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应用了湿磨过程和喷雾干燥过程,且在所述复合氧化物表面的Mn3+离子与Mn4+离子含量比可通过控制热处理时的氧化气氛而调节。
44 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该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280040018.3 2012-10-24 CN103748711B 2016-07-06 远藤大辅
发明提供一种放电容量大、高倍率放电性能优异的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一种含有具有α-NaFeO2型晶体结构、由组成式Li1+αMe1-αO2(Me是包括Co、Ni和Mn的过渡金属元素,α>0)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特征在于:Li相对于上述过渡金属元素Me的摩尔比Li/Me为1.2~1.4,使二次粒子在粒度分布中的累积体积为10%、50%和90%的粒度分别设为D10、D50和D90时,D10为6~9μm,D50为13~16μm,D90为18~32μm,一次粒子的粒径为1μm以下。
45 用核心材料的元素和一种或多种金属化物的混合物涂覆的锂金属氧化物粒子 CN201280029766.1 2012-05-29 CN103635431B 2016-06-01 马克西姆·布朗吉诺; 金圭宝; 齐贤洙
一种在可再充电电池中用作阴极材料的锂金属化物粉末,由核心材料和表面层构成,核心具有由元素Li、金属M和氧组成的层状晶体结构,其中Li含量是在化学计量上受控的,其中金属M具有化学式M=Co1-aM’a,0≤a≤0.05,其中M’是由Al、Ga和B的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并且表面层由核心材料的元素和基于N的无机氧化物的混合物组成,其中N是由Mg、Ti、Fe、Cu、Ca、Ba、Y、Sn、Sb、Na、Zn、Zr和Si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
46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酸锂的超临界热合成方法 CN201210385211.2 2012-10-12 CN103094549B 2016-05-11 朱文婷; 杨茂萍; 杨续来; 谢佳; 李缜
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酸锂的超临界热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适量的去离子水加入原料釜中,通入氮气1h;用高压把去离子水打入到管式反应器中,利用加热炉对反应器进行预热,使其压控制在25MPa,温度控制在400-500℃;(2)按Li:Ti摩尔比为4.0-4.2:5称取一定量锂化合物和钛酸四丁酯分别溶于适量的乙醇中,分别加入到两个原料釜中,通入氮气1h;用高压泵把前躯体溶液打入至搅拌器中进行预混合,然后转移到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后,于冷却装置中冷却至室温,再经金属过滤器过滤,去离子水纯化、超声、3000rpm离心分离,60℃真空干燥24h,即得钛酸锂。该方法制备的钛酸锂材料颗粒细小、结晶度高、充放电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安全性能好。
47 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280041159.7 2012-12-05 CN103765639B 2016-03-02 远藤大辅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放电容量大、高倍率放电性能优异的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一种含有具有α-NaFeO2型晶体结构、且由组成式Li1+αMe1-αO2(Me是包括Co、Ni和Mn的过渡金属元素且α>0)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锂Li相对于过渡金属元素Me的组成比率Li/Me为1.25~1.425,在放电末状态,氧位置参数为0.262以下,该位置参数是根据X射线衍射图像通过将空间群R3-m用作晶体结构模型时利用里德伯尔德法(Rietveld法)进行的晶体结构分析而求出的。
48 生产酸锂的方法 CN201280020615.X 2012-04-26 CN103502151B 2016-01-13 竹岛和良; 竹内亘久; 本间昌利; 奥田悠介
提供以低成本且有效地生产用于蓄电器件的酸锂的方法。所需钛酸锂可通过将至少(1)钛化合物和(2)体积平均粒径为5μm或更小的锂化合物加热而得到。锂化合物优选通过粉化将体积平均粒径调整至5μm或更小而得到。优选将钛化合物和锂化合物与(3)具有与目标钛酸锂相同的晶体结构的钛酸锂化合物一起加热。优选在加热以前将这些材料干混合。
49 锂过渡金属化物的氟钝化方法 CN201480012796.0 2014-03-06 CN105189355A 2015-12-23 郑熔镐; 石东簒; 郑贤永
发明涉及锂过渡金属化物的氟钝化处理方法,包括:(a)准备粉末或形态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步骤;(b)利用含氟的原料气体生成等离子体的步骤;以及(c)利用所述等离子体处理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步骤。
50 生产氢化锂的方法以及使用氢氧化锂生产酸锂的方法 CN201280072179.0 2012-12-27 CN104220371A 2014-12-17 全雄; 李任昌; 金畿永; 韩基天; 宋昌浩; 郑索拉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氢化锂的方法,以及一种使用氢氧化锂生产酸锂的方法。生产氢氧化锂溶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含磷酸锂颗粒的磷酸锂水溶液;向磷酸锂水溶液中注入磷酸根阴离子沉淀剂;以及通过使磷酸根阴离子沉淀剂的阳离子与磷酸锂的磷酸阴离子反应以沉淀出微溶的磷酸盐化合物。
51 制备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可再充电锂电池电子装置 CN201410123279.2 2014-03-28 CN104078666A 2014-10-01 金荣基; 李泳勋; 刘螺凜; 朴娜利; 李淳律; 崔益圭; 朴容徹
可再充电锂电池包含非电解液、含有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由化学式1:Li1+xCo1-yMyO2表示的化合物,其中,-0.2≤x≤0.2,0力的电子线路的电子装置。
52 电池用活性物质、非电解质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用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CN201410092391.4 2014-03-13 CN104078665A 2014-10-01 原田康宏; 高见则雄; 稻垣浩贵; 吉田赖司; 伊势一树
发明提供电池用活性物质、非电解质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用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根据实施方式,电池用活性物质由通式LixM1M22O(7±δ)表示,其中M1是选自Ti、Zr、Si及Sn中的至少1种元素,M2是选自Nb、V、Ta、Bi及Mo中的至少1种元素,且0≤x≤5、0≤δ≤0.3,所述电池用活性物质具有属于空间群C2/m(International tables Vol.A No.12)的对称性,且所述M2及M1中的一方的元素不均匀地存在于晶体中的2a位点及4i位点的各占有位点。
53 LiCoO2膜形成用前驱体溶液及利用该溶液的LiCoO2膜的形成方法 CN201410056241.8 2014-02-19 CN104071854A 2014-10-01 野口毅; 渡边敏昭; 樱井英章; 曽山信幸
发明提供一种LiCoO2膜形成用前驱体溶液以及利用该溶液的LiCoO2膜的形成方法。该LiCoO2膜形成用前驱体溶液为用于形成用作薄膜型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LiCoO2膜的前驱体溶液。该LiCoO2膜形成用前驱体溶液经有机锂化合物以及有机钴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成。并且,有机锂化合物为用通式CnH2n+1COOH表示的羧酸的锂盐,其中,2≤n≤8。
54 镍复合氢化物及其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310733132.0 2013-12-26 CN103915618A 2014-07-09 渔师一臣; 森建作
一种镍复合氢化物及其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电解质二次电池。课题在于得到可以使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优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在制造Ni1-x-y-zCoxMnyMz(OH)2+A(式中,0≤x≤0.35、0≤y≤0.35、0≤z≤0.1、0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水溶液,使板状晶核进行颗粒生长。
55 阴极活性材料,制造其的方法和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CN201310597563.9 2013-11-22 CN103840150A 2014-06-04 李美善; 文钟硕; 金泰炫; 崔信政
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阴极活性材料,制备其的方法和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所提供的是由包括具有分层结构的Li2MnO3并且与氟化合物掺杂的锂过量锂金属复合化合物构成的阴极活性材料,其中FWHM(半值宽度)值在0.164度至0.185度的范围内。
56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80046657.0 2012-10-01 CN103828096A 2014-05-28 河里健; 角崎健太郎; 曾海生; 泷本康幸; 铃木俊夫; 李大贵
发明提供即使在以高电压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循环特性和速率特性也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由在含锂复合化物的表面具有被覆层的粒子(III)构成,该被覆层含有金属氧化物(I)和化合物(II),所述金属氧化物(I)包含选自周期表3族、13族和镧系元素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化合物(II)包含Li和P;其中,所述粒子(III)的表面层的5nm以内的部位所含的原子比例(P/金属元素)为0.03~0.45。
57 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280041159.7 2012-12-05 CN103765639A 2014-04-30 远藤大辅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放电容量大、高倍率放电性能优异的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一种含有具有α-NaFeO2型晶体结构、且由组成式Li1+αMe1-αO2(Me是包括Co、Ni和Mn的过渡金属元素且α>0)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锂Li相对于过渡金属元素Me的组成比率Li/Me为1.25~1.425,在放电末状态,氧位置参数为0.262以下,该位置参数是根据X射线衍射图像通过将空间群R3-m用作晶体结构模型时利用里德伯尔德法(Rietveld法)进行的晶体结构分析而求出的。
58 具有优异的高倍率性能的纳米结构的Li4Ti5O12的制备 CN201280031646.5 2012-06-27 CN103688143A 2014-03-26 帕拉尼·巴拉亚; 西拉马·哈里哈兰
发明涉及制备纳米结构的酸锂颗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包含软模板化合物、含锂离子的化合物和含钛离子的化合物的溶剂;除去所述溶剂以获得钛酸锂前体;以及煅烧所述前体,并且进行研磨退火。本发明还公开了由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的钛酸锂颗粒。
59 作为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的过渡金属复合氢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180071285.2 2011-09-02 CN103563137A 2014-02-05 户屋广将; 福井笃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前体,能够得到粒径小、粒径均匀性高的锂过渡金属复合化物的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物由通式(1):MxWsAt(OH)2+α(x+s+t=1、0<s≤0.05、0<s+t≤0.15、0≤α≤0.5、M为含有选自Ni、Co、Mn中的1种以上的过渡金属,A是选自M及W以外的过渡金属元素、IIA族元素、或IIIA族元素中的至少1种添加元素)表示,为由含有所述添加元素的化合物被覆的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制备工序,包含如下阶段:进行核生成的核生成阶段;使形成的核成长的粒子成长阶段;被覆工序,在之前的工序中得到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的表面形成含有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的被覆物。
60 酸锂前驱物的制造方法、钛酸锂的制造方法、钛酸锂、电极活性物质及蓄电装置 CN201280009219.7 2012-04-26 CN103429536A 2013-12-04 本间昌利; 竹岛和良; 奥田悠介; 竹内亘久
一种酸锂前驱物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在锂化合物及钛化合物共存的状态下将这些化合物粉碎的步骤。又更适合为具有:将锂化合物及钛化合物混合的步骤;与通过该混合使锂化合物及钛化合物共存的状态下,将这些化合物粉碎的步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