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饰缝纫用品;珠宝 / 纽扣,别针,带扣,拉链或类似物(专用于鞋上的紧固物入A43C)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301 拉链及防水制品 CN201280071383.0 2012-03-14 CN104168793A 2014-11-26 萱原雅典; 高山诚; 田中亮; 三熊亮
发明的防拉链(1、2)中,在空间部(14a、14b)的一布带面侧,横跨左右防水性布带(11)间而固着有片材构件(15、55),该片材构件(15、55)在左右片材侧缘部,具有使布带正反方向的厚度尺寸朝布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渐减的渐减部(8)。由此,即便某种程度地增厚片材构件(15、55)的厚度,也可缩小防水性布带(11)的一布带面与片材构件(15、55)表面之间所形成的阶差,所以可跨及防水性布带(11)的一布带面与片材构件(15、55)的表面牢固地贴合止水布带(6),从而可提高防水制品(5)的液密性。
302 具有肩带扣合装置的高脚椅 CN201110163862.2 2011-06-17 CN102824060B 2014-11-12 王鲲
发明关于一种具肩带扣合装置的高脚椅,其包括座椅装置及肩带扣合装置;座椅装置设有座椅及肩带单元;肩带扣合装置设有本体及压钮,本体固设于座椅,压钮是凸出于本体的扣环槽的底部并相对于扣环槽而呈可伸缩状态。所以只要将压钮压下,扣环可以很容易地横向滑进或滑出扣环槽,利于使用者将扣环扣入或取出,十分方便。肩带扣合装置设有弹出钮,弹出钮设于本体内并能够滑动,当压钮压下后,弹出钮自动弹出而将扣环横向推出,使扣环自动压住压钮的顶面、不使压钮回弹。本发明具有将扣环容易扣入及自动弹出的功能,方便性很好。
303 附着式闭部件 CN200980155558.4 2009-11-19 CN102300481B 2014-11-05 J·图马
发明涉及一种附着式闭部件,其具有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闭锁部件(12),所述多个闭锁部件各自利用脚部(18)设置在支承部分(10)上并且各自包括通过柄部(16)与所述脚部(18)连接的头部(14),其中所述头部(14)通过一个铰链部分(20)与所述柄部(16)铰链式连接。通过将所述脚部(18)形成另外的铰链部分(22),所述柄部(16)利用所述另外的铰链部分相对于所述支承部分(10)铰链式连接,与已知的方案相比,能形成相对于第三部件的改进的附着。
304 带扣 CN201280070025.8 2012-02-16 CN104125786A 2014-10-29 金子仁
发明的带扣(1)包括插塞(10)和可供该插塞(10)插入卡合的插槽(20),上述插塞(10)具有基部(11)、自上述基部(11)突出形成且能够沿与上述插塞(10)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的腿部(12)、以及与上述腿部(12)连续地设置且比上述腿部(12)沿与上述腿部(12)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卡合部(101),上述插槽(20)包括具有插入口(22)的主体(21)、形成在上述主体(21)内且能够收容从上述插入口(22)插入的上述腿部(12)的收容空间、能够供上述卡合部(101)卡合的被卡合部(29)、以及朝向上述收容空间突出且从比上述插入口(22)和上述被卡合部(29)之间的中间位置靠上述插入口(22)侧的预定位置到上述被卡合部(29)连续地设置的、用于将上述卡合部(101)引导到该被卡合部(29)的引导部(28),上述腿部(12)的与上述卡合部(101)连续的部分的厚度尺寸(T2)小于上述腿部(12)的基端侧的厚度尺寸(T1),上述引导部(28)的与上述被卡合部(29)连续的部分的厚度尺寸(T5)大于上述引导部(28)的基端侧的厚度尺寸(T4)。
305 隐形拉链用拉链条 CN200980161353.7 2009-09-11 CN102481040B 2014-10-29 高野晃; 长谷川隆行; 土肥正志
发明提供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条(1、49、59、69),其中,左右的拉链布带(10、40、50、60)具有布带主体部(11)、被折曲成U字型的布带折曲部(12、42、62)和牙安装部(13),在上述拉链布带(10、40、50、60)形成管袋织物部(14、44、54、64),将薄膜体(15、45、55、65)在其一端缘配置在比缝制线(35)更靠布带折曲部(12、42、62)侧并与拉链牙(20)一起缝合的状态下,内包在该管袋织物部(14、44、54、64)。据此,由于能够由薄膜体(15、45、55、65)提高管袋织物部(14、44、54、64)的刚性,所以,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布带折曲部(12、42、62)彼此的紧密接触状态,提高隐形拉链的隐蔽性。
306 逆开拉链 CN200980161359.4 2009-09-11 CN102481039B 2014-10-29 槻庆一; 小泽贵敬
发明的逆开拉链(10)被构成为,上述插棒(30)具备配置在箱棒(40)侧的箱棒滑动接触侧缘(30C)、配置在布带内侧的凸缘滑动接触侧缘(30F),在上述箱棒滑动接触侧缘(30C)形成第一倾斜部(30E),该第一倾斜部随着朝向插棒前端,而向从箱棒(40)侧离开的方向倾斜,上述第一倾斜部(30E)与从凸缘滑动接触侧缘(30F)的平面部朝插棒前端侧延长的延长线(EL)交叉地形成,并且具有在将插棒(30)插入了上下拉头(50、60)时,以与下拉头(60)的引导柱(60D)接触或从该引导柱(60D)离开的度倾斜的形状。据此,在进行左右的拉链条(16、17)彼此的分离和结合的逆开拉链中,能够圆滑地进行在将一旦分离了的左右的拉链条(16、17)彼此再次结合时的插棒(30)的插入操作。
307 夹紧元件以及构件连接装置 CN201380006322.0 2013-03-08 CN104067003A 2014-09-24 M·恩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蘑菇状的夹紧元件,具有空心的径向有弹性的杆和从杆向外突出的夹紧边缘。
308 编织粘扣带 CN201410108558.1 2014-03-21 CN104055283A 2014-09-24 大川光久; 久和刚; 山下雄一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结实地形成缝制区域的经编组织、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生产成本降低的编织粘扣带。本发明的编织粘扣带(10、20、30、40)具有左右一对的缝制区域(11、21、31、41)、以及配置在左右的所述缝制区域(11、21、31、41)之间的粘扣带区域(12、22、32、42),所述缝制区域(11、21、31、41)中的所述纬插入线(17、18、27a、27b、28、37a、37b、38a、38b、47、48a、48b)的平均使用量比所述粘扣带区域(12、22、32、42)中的所述纬插入线(17、18、27a、27b、28、37a、37b、38a、38b、47、48a、48b)的平均使用量大。
309 拉链 CN201280067320.8 2012-03-30 CN104053377A 2014-09-17 林亚己夫; 城岸利行
发明提供一种拉链,能够既维持拉头的操作性,又提高拉链链牙的啮合强度。该拉链包括:一对拉链带(20);一对芯部(20a),它们分别沿着一对拉链带(20)的相对的带侧缘部设置;一对拉链链牙列(30),它们分别安装于一对芯部(20a),具有金属制的多个拉链链牙(31),在芯部(20a)及拉链链牙(31)的表面附着有石(S)。
310 四点式安全带装置 CN201410092317.2 2014-03-13 CN104044551A 2014-09-17 长泽勇
发明涉及四点式安全带装置,提供一种与乘员的各种体型相匹配以约束身体的四点式安全带装置。本发明的四点式安全带装置(1)为一种由按压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腰骨部的右腰带(51R)、左腰带(51L)、按压乘员两肩的右肩带(61R)、左肩带(61L)构成的四点式安全带装置(1),具备:进行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右肩带(61R)、左肩带(61L)的卷取的驱动单元(右卷收器(21R)、左卷收器(21L)、右上卷收器(31R)、左上卷收器(31L));检测右腰带(51R)、左腰带(51L)、右肩带(61R)、左肩带(61L)经由扣(53)接合的状态的接合检测部(54),其中驱动单元在接合检测部(54)检测到接合的情况下,使右腰带(51R)和左腰带(51L)暂时松弛。
311 拉头的上止码 CN201410095266.9 2014-03-14 CN104042001A 2014-09-17 儿岛佳敬; 高泽成吉; J·E·小霍利迪
发明提供一种上止码,其为挠性材料制并与拉头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协动。该上止码包括具有翼片的主体,该翼片从主体向上方延伸并包括与拉头主体的前缘部一致的外形部。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止码包括间隙,该间隙构成为,将拉头主体的连接颈部以紧密接触状态容纳,以防止向拉头主体渗透。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止码包括两个延伸部,该两个延伸部的至少一方具有一个以上的滑动面,该滑动面构成为,在连接颈部以紧密接触状态容纳在间隙中而拉头组件位于位置时,使拉头组件发出可听见的声音。
312 织入拉链牙链及拉链 CN201180074444.4 2011-10-06 CN104023585A 2014-09-03 柳生彰宽
在本发明的织入拉链牙链(10、40)中,纬纱(21)在拉链链齿(13)的啮合头部(13a)侧与由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的上侧方向转换部(34、44)和由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的下侧方向转换部(31、41)交织而折回。此外,与上侧方向转换部(34、44)的带主体部(11a)侧相邻地配置有由上固定用经纱(24)构成的上侧延伸部(36、46),与下侧方向转换部(31、41)的带主体部(11a)侧相邻地配置有由下固定用经纱(23)构成的下侧延伸部(33、43)。由此,在以反着用的朝向使用拉链(1)时,不易看到啮合状态的拉链链齿(13)。
313 拉链用滑件 CN201180075913.4 2011-12-28 CN104023584A 2014-09-03 槻庆一; 小泽贵敬
发明是在包括利用停止爪体的自动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滑件中,防止压紧柱成为左右不平衡的弯曲形状、或者以与停止爪体接触的接触部为起点在压紧柱上产生裂痕。本发明的拉链用滑件是通过一对压紧柱(34)分别朝内侧弯曲的压紧操作而将停止爪体(6)收容在插入槽(32)的部分压紧固定,且所述一对压紧柱(34)的基部的左右的内侧面(41)比插入槽(32)的左右的侧壁(39)中决定插入至插入槽(32)的停止爪体(6)的朝向左右方向的活动距离的部位分别更存在于左右外侧。
314 拉链用拉片 CN201180076083.7 2011-12-28 CN104023582A 2014-09-03 槻庆一; 武秀哉; 小泽贵敬
发明是包括形成有用以对设置在滑件主体上的拉片扣卸部进行扣合的一对悬臂卡止片的开口窗部的拉链用拉片,可防止其他滑件的拉片进入开口窗部中。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拉链用拉片,在至少一悬臂卡止片(55)上,包含朝着对向的另一悬臂卡止片突起设置的防连结凸部(57)(凸部(57))。
315 用于拉链的链牙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75879.0 2011-12-22 CN104023581A 2014-09-03 山县将通; 石井隼人; 古里太; 斋藤力
链牙元件(10)包括具有结合部(12)和带保持部(13)的金属主体(11),其中带保持部(13)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平坦主表面(20,21)并且形成两个面对的臂(16),所述臂(16)能够将链牙带(20)夹紧在其间。所述带保持部(13)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部(30),所述突起部(30)设置在带保持部(13)的至少一个主表面(20,21)的边缘部上。
316 拉链用成型部件及具备该部件的拉链 CN201180075628.2 2011-12-27 CN103997927A 2014-08-20 水本和也; 奈良达朗; 阿部卓也
发明提供兼备机械强度和敷性的拉链用成型部件。一种拉链用成型部件,其以树脂组合物为材料,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酰胺30~50质量%、强化纤维50~70质量%,聚酰胺及强化纤维的总量实质上为100质量%,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聚酰胺中的50质量%以上为脂肪族聚酰胺。
317 拉链牙链、包用拉链以及包 CN201280063116.9 2012-11-09 CN103997925A 2014-08-20 新井巧; 浅见崇广; 上坂芳弘
发明提供能够防止由顶端锐利的金属导致拉链链齿破损、能够防止用于将拉链链齿缝在链带上的缝线磨损、能够容易地将拉链安装在被附着物上的拉链牙链、包用拉链以及包。该拉链牙链包括链带(20)、设于链带(20)的一面且具有多个拉链链齿(31)的第1拉链链齿列(30A)、以及设于链带(20)的另一面且具有多个拉链链齿(31)的第2拉链链齿列(30B),第1拉链链齿列(30A)和第2拉链链齿列(30B)是螺旋状的拉链链齿列,拉链链齿(31)包括啮合头部(31a)、上脚部(31b)、下脚部(31c)以及连结部(31d),在第1拉链链齿列(30A)和第2拉链链齿列(30B)中的至少一者的拉链链齿(31)的上脚部(31b)上设有向下脚部(31c)侧凹进的台阶部(31e),在该台阶部(31e)内配置有用于将第1拉链链齿列(30A)和第2拉链链齿列(30B)缝在链带(20)上的缝线(33)。
318 连续拉链齿、拉链链带及连续拉链齿的制造方法 CN200980158350.8 2009-03-27 CN102365037B 2014-08-20 松本敏; 黄启源
发明的连续拉链齿(10)通过将由热塑性合成树脂构成的单丝(37)成形为线圈状或锯齿状而形成,并具有啮合头部(11)、从该啮合头部(11)在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上下的腿部(12、13)、及对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邻接的上述腿部(12、13)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部(14),上述啮合头部(11)、上述腿部(12、13)、及上述连接部(14)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多个凹部的粗糙面。另外,该连续拉链齿(10)中的上述啮合头部(11)的头部表面具有比上述腿部(12、13)的外周面更小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319 袋子闭合组件 CN201110279108.5 2008-01-25 CN102582922B 2014-08-06 J·惠; M·布兰森
发明涉及一种袋子闭合组件。其具有安装在紧固条带上的滑,其可以沿着紧固条带纵向移动以逐渐使肋与凹槽分离从而将袋子打开,并且可以沿着相反方向移动以逐渐使肋恢复在凹槽内的保持状态和形成防漏密封。托架形成于紧固条带的一端附近,其尺寸、构造和设置形成为在紧固条带被密封时接收并且保持滑块的底部,以防止从紧固条带的端部发生泄漏。托架优选具有比滑块的长度大的长度以便将滑块保持于其内,并且该托架在其内部构造中是弯曲的。在优选实施例中,托架具有突舌,所述突舌也是弯曲的并且成一定度地从所述托架上延伸以抵靠和将滑块保持在该托架内。
320 袖扣 CN201080026080.8 2010-04-28 CN102458175B 2014-08-06 罗曼·戈捷; 托马斯·奇丘拉
袖扣,包括:头部分(2),其具有用于承靠着服装的承靠表面(12);销杆部分(3),用于穿过服装中的孔眼或开缝插入;和紧固器部分(4),其具有至少一可枢转的舌片(14),用于把袖扣紧于服装。袖扣包括致动器(6),致动器具有滑动安装在壳体(5)中的轴(38)并且包括在一端的按钮(52)和在另一端的致动臂(44),致动臂与舌片(14)的致动部分(21)相接合,以在按压按钮(52)时使所述舌片从解锁位置枢转到锁定位置。袖扣另外包括锁定-解锁机构(7),其包括位于致动器(6)的轴(38)两侧的按钮,可从侧壁(30)的相对侧触及按钮。解锁是自动的,并且由使用者自然抓住按钮引起解锁。有利的是,本发明的袖扣可相当容易地穿入和取出,特别是只用单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