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光学膜 CN201380006825.8 2013-01-22 CN104185802A 2014-12-03 斋藤洋一
发明提供一种经时的颜色变化少、红外反射率及耐久性优异的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在基材上具有含有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叠层体,其中,与所述基材邻接的层含有选自改性聚乙烯醇及用乙烯基单体进行了改性的性聚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
202 多层层叠膜 CN201380014437.4 2013-03-13 CN104185547A 2014-12-03 松尾雄二; 宇都孝行; 长田俊一; 合田亘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层叠膜,在多层层叠膜的至少一个面上配置有中间膜和支承体的成型品中,可抑制由加热加压成型导致的凹凸状变形,所述多层层叠膜的特征在于,使用热塑性树脂A形成的层(A层)和使用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层(B层)交替层叠51层以上,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150℃下的热收缩应为0.5MPa以上5MPa以下,将在温度25℃~200℃、升温速度5℃/min的条件下测定的热收缩应力曲线中热收缩应力曲线升高之前的基线与热收缩应力升高之后斜率变为最大的点处的切线的交点的温度作为热收缩应力的升高温度,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热收缩应力的升高温度为110℃以下。
203 彩色电子纸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10430449.8 2011-12-20 CN102736346B 2014-11-26 舒芳安; 辛哲宏; 蔡燿州
一种彩色电子纸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结构具有:一前面板;一彩色光阻层,位于该前面板的上方;一护色层,是覆盖于该彩色光阻层上方的一热塑性透明材料层;一透明粘胶层,覆盖于该护色层的上方;以及一外板,位于该透明粘胶层的上方。
204 涂布膜 CN201380010426.9 2013-01-24 CN104144975A 2014-11-12 佐藤崇; 川崎泰史; 藤田真人
发明提供一种与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单元等的光学用途中使用的棱镜树脂、特别是对应高亮度化的棱镜树脂、即高折射率化的棱镜树脂具有优异的附着性的涂布膜。该涂布膜在聚酯膜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由涂布液形成的涂布层,该涂布液含有(甲基)丙烯酸酯(A)和选自噁唑啉化合物、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交联剂(B)。
205 高耐热性多层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80069932.0 2012-12-27 CN104125885A 2014-10-29 李应基; 李敏熙; 申昌学; 朴欧逸
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光学膜,其具有第一树脂层以及第二树脂层交替层压的结构,其中,上述第一树脂层包含结晶性甲酸聚酯,上述第二树脂层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并且,提供一种多层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分别熔融挤压包含结晶性萘二甲酸聚酯的第一树脂以及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的第二树脂后交替层压;以及步骤(b),使在上述步骤(a)中层压而成的片拉伸后热固化
206 光学薄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薄片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66108.X 2012-12-28 CN104040381A 2014-09-10 雨宫圭司; 三村育夫; 弘光清人; 中谦一郎; 浜田广志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抑制表面的歪斜又能够提高生产性的光学薄片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薄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薄片的制造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带状模具(S1)以及第2带状模具(S2)、将树脂提供到各个带状模具(S1,S2)上的第1以及第2供给部、在第1以及第2带状模具(S1,S2)上对被提供的树脂实施压花并制成第1以及第2压花薄片(A’,B’)的第1以及第2压花部;由第1带状模具(S1)以及第2带状模具(S2)的转动而使在第1带状模具(S1)上被压花的第1压花薄片(A’)以及在第2带状模具(S2)上被压花的第2压花薄片(B’)移动,由第1带状模具(S1)和第2带状模具(S2)夹入第1压花薄片(A’)和第2压花薄片(B’)并进行层叠。
207 光学用透明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光学用透明粘合片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CN201380005045.1 2013-01-07 CN104039908A 2014-09-10 小野洋介; 布川达也; 名塚正范; 股木宏至
发明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能够兼得密合性和返工性的光学用透明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及由该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用透明粘合片等,是光学部件组装用的有机系光学用透明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光学用透明粘合片的与被粘体相接的粘合面的至少一部分或整面通过紫外线照射实施表面活化处理,形成与被粘体贴合后的剥离强度同贴合前的剥离强度相比经时增加的表面活化处理面。
208 导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导光装置及虚像显示装置 CN201410060169.6 2014-02-21 CN104007502A 2014-08-27 平出纪明
发明提供:可嵌入虚像显示装置,并以接近眼镜的形态来改善外观的形式且在状的导光部件的接合部分中维持高精度并可确保导光的光学功能的导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导光装置及采用导光装置的虚像显示装置。导光装置(20)制造时,利用第一及第二接合用肋(R1、R2),使导光棱镜(10)和对置棱镜(50)从特定的偏移方向连结。此时,利用相对于第一接合面(AS)的偏移方向的倾斜度的差异引起的第一接合面(AS)和第二接合面(BS)间的间隙大小的差异,控制粘接剂的流动方向,使由以期望的状态填充的粘接剂形成的接合部(JN)维持高精度。
209 层积结构体 CN201280061820.0 2012-12-21 CN103998229A 2014-08-20 中井祐介; 牧野伸治
层积结构体(1)具有:表面上具有微细凹凸结构(16)的物品(10)、与物品(10)的微细凹凸结构(16)一侧的表面接触的粘合膜(20),微细凹凸结构(16)中的凸部(14)间的平均间隔在400nm以下,根据JIS Z0237:2009按一定方法测定的,相对于丙烯酸树脂板的粘合膜(20)的低速剥离在0.01N/25mm以上、不足2.5N/25mm,相对于丙烯酸树脂板的粘合膜(20)的高速剥离力与低速剥离力的比(高速剥离力/低速剥离力)不足2。
210 半导体用片和光半导体装置 CN201410042958.7 2014-01-29 CN103965794A 2014-08-06 小名春华; 松田广和; 片山博之
发明提供光半导体用片和光半导体装置。所述光半导体用片具备由第1有机树脂形成的粘合层,以及设置于粘合层的厚度方向一面、由第2有机硅树脂形成的非粘合层。
211 制造光学式显示装置的方法及装置 CN201380003565.9 2013-09-30 CN103959146A 2014-07-30 由良友和; 小柳德英; 芝田祥司; 中园拓矢
发明提供一种一边将与粘结层一起连续地支承在长条带状的载体膜上的多个光学膜片依次剥离,一边使光学膜片向面板部件贴合从而制造光学式显示装置的方法及装置。在完成在先的光学膜片与面板部件的贴合之后,开始对以背面在构成剥离体的前端部的顶部向内侧折回的方式卷绕在剥离体上的状态下的载体膜进行卷取的动作,将支承在载体膜上的光学膜片的前端适当定位在定于剥离体的顶部与粘贴规定位置之间的前端检测位置,接着,读取光学膜片的前端,通过基于其位置信息卷取或反卷载体膜的动作,将面板部件向从剥离体的顶部形成为露头状态的光学膜片的前端输送,将光学膜片贴合在面板部件的一个面上来制造光学式显示装置。
212 酯、由其制成的制品和涂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58264.7 2009-03-24 CN102361900B 2014-07-30 T·G·卢卡维纳; R·M·哈尼亚; C·S·哈里斯; Y·王; V·L·弗雷恩
发明提供包括下列组分的反应产物的聚酯:(a)异氰酸酯官能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其包含下列组分的反应产物:(i)大约1当量的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和(ii)大约0.3至大约0.4当量的丁二醇或戊二醇;和(b)大约0.3至大约0.7当量的三羟甲基丙烷;和(c)最多大约0.4当量的丁二醇或戊二醇,其中反应产物组分基本不含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由其制成的组合物、涂料和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213 透明耐热阻燃膜 CN201280055661.3 2012-10-31 CN103930271A 2014-07-16 平野敬祐; 土井浩平; 杉野裕介; 石黑繁树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透明性、耐热性及阻燃性的透明耐热阻燃膜。本发明的透明耐热阻燃膜在热变形温度为250℃以下且透明的非晶质性的热塑性树脂膜的至少一个面具有透明耐热保护层,其中,所述透明耐热保护层由含无机化物粒子作为交联剂的聚氧烷树脂形成。上述透明耐热保护层的折射率优选处于1.40~1.43的范围。另外,上述透明耐热保护层的厚度优选处于1~100μm的范围。
214 制造设有导电体的叠层玻璃窗 CN201380003247.2 2013-10-08 CN103874579A 2014-06-18 A.埃尼翁; P.弗勒堡
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弯曲式叠层玻璃窗的方法,叠层玻璃窗包括两个玻璃片材、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布置在玻璃片材之间的分隔器层,以及导电体,所述方法包括对处于成对状态的玻璃片材同时进行热弯曲,然后冷却它们,然后通过在分隔器层的两侧将玻璃片材结合到分隔器层上来组装叠层玻璃窗,所述冷却包括受控地冷却处于成对状态的玻璃片材,受控地冷却包括全面受控冷却和对切割区的局部受控冷却,局部受控冷却比全面受控冷却更快,沿着切割区中的切割线切割玻璃片材中的一个,以形成带孔区,导电体置于玻璃片材之间,并且通过带孔区从叠层玻璃窗中离开。
215 热塑性树脂微细发泡反射片、光反射板、背光面板及发泡反射片的制造方法 CN201380003151.6 2013-08-06 CN103827702A 2014-05-28 池田英行; 稻森康次郎; 恩田将树; 木村和宽
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微细发泡反射片,其具有发泡层、及上下夹持该发泡层的厚度为150μm以下且30μm以上的非发泡层,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树脂微细发泡反射片一体成型,该发泡层是具有平均气泡直径为10μm以下且0.5μm以上,且气泡数密度为1×106个/mm3以上且1.0×1012个/mm3以下的均匀的气泡构造的热塑性树脂微细发泡体,该非发泡层的至少一方包含机能赋予层。
216 晶片级镜头、镜头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10416358.8 2013-09-13 CN103713371A 2014-04-09 萧运联; 许书豪; 林维新; 叶时玮; 赖人晖
发明公开一种晶片级镜头、镜头片及其制造方法。镜头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第一结构。第一结构包括第一透光基板以及附着于第一透光基板的第一透镜膜。提供第二结构。第二结构包括第二透光基板以及第二透镜膜。第二透光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二透镜膜附着于第一表面。令第一透镜膜与第二透镜膜贴合。在第一透镜膜与第二透镜膜贴合后,形成第三透镜膜于第二透光基板的第二表面。此外,一种镜头片及晶片级镜头也被提出。
217 导电性层叠体、带图案布线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以及光学器件 CN201280029923.9 2012-06-14 CN103608872A 2014-02-26 藤野望; 拝师基希; 多田光一郎; 坂田义昌
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在透明导电层上形成有金属层的导电性层叠体中通过蚀刻而去除金属层时的透明导电层的电阻的升高。导电性层叠体在透明基材(1)的至少一面上依次形成有由至少2层透明导电性薄膜形成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层叠体(2)和金属层(3)。在透明导电性薄膜层叠体(2)中,最接近金属层(3)的第一透明导电性薄膜(21)为金属化物层或含有主金属和1种以上的杂质金属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层,第一透明导电性薄膜以外的透明导电性薄膜(22)为含有主金属和1种以上的杂质金属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层。第一透明导电性薄膜(21)中的杂质金属的含有比例在构成前述透明导电性薄膜层叠体(2)的各透明导电性薄膜中的杂质金属的含有比例之中不为最大,由此可解决上述课题。
218 一种导光膜制作装置 CN201010224529.3 2010-07-13 CN101937115B 2013-11-20 吴智华; 周小红; 方宗豹; 申溯; 魏国军; 浦东林; 陈林森
一种导光膜制作装置,用于制作卷积筒状的导光膜,包括放料辊、收料辊、分离装置、压印装置和复合装置,其中该导光膜先经分离装置将保护层和基材层分离,然后通过该压印装置在该基材层的待加工面上压印出导光网点,再经过复合装置将剥离的保护层重新复合到基材层上,最后经收料辊回收形成完整的导光膜。本发明的导光膜制作装置,具有产量高、制作尺寸大以及成本低廉的特点。
219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用双折射透镜材料和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用双折射透镜的制造方法 CN201180062991.0 2011-12-20 CN103282800A 2013-09-04 桑名康弘; 长谷部浩史
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图像显示用双折射透镜材料、使用该透镜材料形成的立体图像显示用双折射透镜和使用该透镜材料的立体图像显示用双折射透镜的制造方法,所述透镜材料含有2种以上具有至少1个以上聚合性官能团的液晶化合物。本发明的立体图像显示用双折射透镜材料和立体图像显示用双折射透镜的光学特性、耐久性、生产率优异,特别是生产率优异,另外,本发明的立体图像显示用双折射透镜的制造方法的生产率优异。
220 激光切割法以及用该法制造的制品 CN201180060231.6 2011-12-29 CN103260879A 2013-08-21 吴平凡; 爱德华·J·吴; 伊恩·R·欧文; 布鲁斯·E·泰特; 弗雷德里克·P·拉普兰特; 帕特里克·R·弗莱明
发明公开了包括聚酯和聚酸酯材料的多层光学膜体的激光转换加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