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离子交换性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电解质膜及其制造方法和离子交换性聚合物制造用组合物 CN201580011979.5 2015-02-25 CN106068285A 2016-11-02 猪股壮太郎; 小玉启祐; 佐野聪; 神长邦行
发明所涉及一种包含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离子交换性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电解质膜及其制造方法和离子交换性聚合物制造用组合物。在将a1、b1及c1的合计设为1.000的情况下,a1为0.000~0.750,b1为0.240~0.990,c1为0.001~0.100。L表示亚烷基,L1及L2表示2价连接基,R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R2及R3表示烷基或烯丙基,X1-及X2-表示无机阴离子或有机阴离子,Y表示卤素原子,Z1表示‑O‑或‑NRa‑,Ra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2 一种菱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CN201610201999.5 2016-04-01 CN105797597A 2016-07-27 周俊静
发明提供了一种菱沸石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菱沸石分子筛晶种加入或不加入膜合成溶胶中,将预处理过的多孔支撑体加入膜合成溶胶中,采用微波或普通烘箱加热,在多孔支撑体表面快速制备高性能的菱沸石分子筛膜。由于本发明制备方法不需要添加有机模板试剂,合成工艺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重复性好,操作步骤简单,适宜工业放大生产。而且本发明制备的菱沸石分子筛膜在渗透汽化液体分离和膜反应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 具有密封处理的过滤器 CN201410736750.5 2014-12-05 CN104689619A 2015-06-10 罗冠昕; 张庆裕
根据实施例,在使用过滤膜过滤工艺流体之前,使用密封材料密封过滤膜。密封材料是氟基聚合物或具有交联基团的聚合物。一旦已经将密封材料放置为与过滤膜接触,可以使用物理或化学工艺引发交联反应以交联密封材料并将过滤膜密封到密封材料内,从而使过滤膜与工艺流体间隔开,以减小或消除过滤膜浸出至工艺流体内。本发明涉及具有密封处理的过滤器
4 制备用于制造阳离子交换膜的单体溶液的方法 CN201180060474.X 2011-10-17 CN103237591A 2013-08-07 J.R.林
制备苯乙烯磺酸或苯乙烯磺酸的吡啶盐或者二者混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单体溶液的方法,所述溶液适合于制造阳离子交换膜。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有机溶剂和苯乙烯磺酸吡啶中溶解苯乙烯磺酸的金属盐的步骤。使混合物溶液在产生盐副产物沉淀的条件下反应,并收集反应产物溶液。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阳离子交换膜及其制造方法。由在这里所描述的方法制得的膜结合有低电阻和高选择渗透性,其使得它们对于在通过电渗析(ED)进行的的脱盐中的膜部件、作为在反向电渗析中的发电源以及作为在燃料电池中的隔板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5 膜的后处理 CN200480019288.1 2004-07-08 CN1819867B 2013-03-13 D·米莱特; J·米勒; N·帕特尔
发明涉及聚合超滤或微滤膜,例如Halar、PVDF或PP,结合了PVME或乙烯基甲基醚单体。PVME可以作为膜上的涂层存在或分散到整个膜中或两者都存在。优选具有高不对称结构的膜是亲性的,并且由于添加了PVME而具有降低的孔尺寸和/或不存在大孔。PVME也许被交联。本发明也涉及使膜亲水化的方法和/或通过热或分散诱导相分离工艺制备亲水性膜。
6 穿孔膜 CN201080054623.7 2010-11-04 CN102665880A 2012-09-12 M.帕斯卡利; M.库比; M.奥尔布里希
发明涉及一种穿孔膜,其厚度小于20µm,拉伸强度为2N/cm-40N/cm,并且穿孔面积是10%-90%。
7 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0710077455.3 2007-11-30 CN101450288B 2012-08-29 刘长洪; 王鼎; 范守善
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膜,其包括一纳米管薄膜,其中,该碳纳米管薄膜中包括多个线状碳纳米管,且多个线状碳纳米管相互缠绕形成孔径小于10纳米的微孔结构。一种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形成于一基底上,且该碳纳米管阵列中包括多个相互缠绕的线状碳纳米管;使上述碳纳米管阵列从基底脱离,得到一碳纳米管原料;将上述碳纳米管原料添加到溶剂中并进行絮化处理获得碳纳米管絮状结构;以及将上述碳纳米管絮状结构从溶剂中分离,并对该碳纳米管絮状结构定型处理形成一碳纳米管薄膜,从而获得一过滤膜。
8 芳香族聚砜树脂及其膜 CN201080040580.7 2010-09-14 CN102482412A 2012-05-30 小日向雄作; 原田博史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韧性高、适合作为以多孔质膜为代表的膜的材料的芳香族聚砜树脂。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砜树脂的对比粘度为0.55~0.65dL/g,优选为0.58~0.62dL/g,数均分子量(Mn)为22000以上,优选为23500以上,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分子量(Mn)的比值为2.54以下,优选为2.50以下。
9 制备膜的方法 CN200980112131.6 2009-04-06 CN102089067A 2011-06-08 伊丹雄二郎
一种制备包括多孔支撑层和识别层的复合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多孔支撑层;(b)将惰性液体引入到支撑层的孔道中;(c)将可固化组合物施加到支撑层上;和(d)固化组合物,由此在多孔支撑物上形成识别层。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制备气体分离复合膜。
10 血液净化器和血液净化器包装 CN200580035112.X 2005-10-13 CN101068582B 2010-05-05 马渊公洋; 门田典子; 加藤典昭; 畠山雄树; 春原隆司; 增田利明
发明提供从选择透过性分离膜提取的过化氢少、用于血液净化疗法时的安全性高的血液净化器。本发明涉及血液净化器,其为以选择透过性分离膜为主要部分的血液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用放射线和/或电子射线灭菌处理后经过3个月以上后,从由血液净化器中取出的选择透过性分离膜提取的过氧化氢量为10ppm以下。
11 改性的多孔膜、将膜孔改性的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200880009240.0 2008-01-23 CN101678279A 2010-03-24 D·T·特索; M·M·帕谢科
发明描述了一种将多孔膜的孔改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膜与孔改性剂接触,其中所述孔改性剂以与膜的第二表面处的孔不同地改性膜的第一表面处的孔。本发明也描述了一种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多孔膜,所述多孔膜包含多个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间延伸的孔,其中所述孔已被孔改性剂改性,使得一个膜表面处的孔开口与另一个膜表面的孔开口不同,或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间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的孔形状不同。
12 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0710077455.3 2007-11-30 CN101450288A 2009-06-10 刘长洪; 王鼎; 范守善
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膜,其包括一纳米管薄膜,其中,该碳纳米管薄膜中包括多个线状碳纳米管,且多个线状碳纳米管相互缠绕形成孔径小于10纳米的微孔结构。一种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碳纳米管阵列形成于一基底上,且该碳纳米管阵列中包括多个相互缠绕的线状碳纳米管;使上述碳纳米管阵列从基底脱离,得到一碳纳米管原料;将上述碳纳米管原料添加到溶剂中并进行絮化处理获得碳纳米管絮状结构;以及将上述碳纳米管絮状结构从溶剂中分离,并对该碳纳米管絮状结构定型处理形成一碳纳米管薄膜,从而获得一过滤膜。
13 血液净化器和血液净化器包装 CN200580035112.X 2005-10-13 CN101068582A 2007-11-07 马渊公洋; 门田典子; 加藤典昭; 畠山雄树; 春原隆司; 增田利明
发明提供从选择透过性分离膜提取的过化氢少、用于血液净化疗法时的安全性高的血液净化器。本发明涉及血液净化器,其为以选择透过性分离膜为主要部分的血液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用放射线和/或电子射线灭菌处理后经过3个月以上后,从由血液净化器中取出的选择透过性分离膜提取的过氧化氢量为10ppm以下。
14 高透性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净化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0580033571.4 2005-08-09 CN101043911A 2007-09-26 马渊公洋; 横田英之; 门田典子; 小山伸也; 加藤典昭; 畠山雄树; 春原隆司; 增田利明
发明提供一种高透性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净化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高透水性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净化器收容如下所述的中空纤维膜而成,所述的中空纤维膜是含有亲水性高分子的疏水性高分子中空纤维膜,该亲水性高分子在中空纤维膜的外表面的含有率为25~50质量%,外表面的开孔率为8~25%,偏厚度为0.6以上,膜厚为10~60μm,破裂压为0.5~2MPa;该高透水性中空纤维膜型血液净化器及其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血液净化器的透水率为150~2000ml/m2/hr/mmHg;在中空纤维膜的周边气氛的浓度为0.001%以上0.1%以下、相对于中空纤维膜的自重的含水率为0.2质量%以上7质量%以下的状态下,该血液净化器被照射放射线。
15 聚砜系选择渗透性中空纤维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0580033924.0 2005-08-09 CN101035606A 2007-09-12 横田英之; 马渊公洋; 门田典子; 加藤典昭; 畠山雄树; 春原隆司; 增田利明
发明提供中空纤维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收容如下所述的聚砜系选择渗透性中空纤维膜而成,该聚砜系选择渗透性中空纤维膜是以聚砜系树脂和亲性高分子为主要成分而成的聚砜系中空纤维膜,而且,(i)该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最表层中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相对于内表面的表面附近层中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为1.1倍以上,(ii)该中空纤维膜的外表面最表层中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相对于内表面最表层中亲水性高分子的含有率为1.1倍以上;该中空纤维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iii)在中空纤维膜的周边气氛的浓度为0.001%以上0.1%以下、在相对于中空纤维膜的自重的含水率为0.2质量%以上7质量%以下的状态下,该中空纤维膜组件被照射放射线。
16 从交联聚合物掺混物制备膜及相应燃料电池的方法 CN02816024.X 2002-08-10 CN1269883C 2006-08-16 约阿希姆·基弗; 奥尔默·于索
发明涉及包括桥连聚合物的聚合物掺混物膜,所述桥连聚合物通过所选择的方法制备。本发明的膜具有显著改善的断裂韧性(断裂伸长率/应)以及实际上未改变的其它性质。本发明的膜适于制备燃料电池用的膜电极元件。
17 包括含乙烯基的磺酸的混合物、含聚乙烯磺酸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CN03810165.3 2003-03-04 CN1649945A 2005-08-03 约阿基姆·基弗; 欧默尔·恩萨尔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乙烯磺酸的可传导质子的聚合物膜,该聚合物膜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获得:A)混合聚合物与含乙烯基的磺酸,B)在载体上使用步骤A)的混合物形成平坦结构,C)使步骤B)的以平坦结构存在的乙烯基磺酸聚合。由于本发明膜的优良的化学性质和热性质,它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特别适合作为聚合物电解质膜(PEM)燃料电池中的PEM。
18 聚合物及其在电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CN02819812.3 2002-09-09 CN1565066A 2005-01-12 D·J·海伊盖特
可通过聚合时产生交联的亲聚合物的疏水和亲水性单体、含强离子基的单体、和水共聚获得的亲水性交联聚合物适合在可用于电解池或燃料电池的组件中作为薄膜。更一般地,一种薄电极组件,包括电极和离子交换膜,所述离子交换膜包括含强离子基的亲水性聚合物。一种包括电极和离子交换膜的薄膜电极组件的生产方法,包括在电极之间注入形成所述薄膜的材料,和现场形成所述薄膜。
19 由聚烯掺混物制备的二次电池隔板和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99814232.8 1999-12-08 CN1170877C 2004-10-13 李相英; 安秉寅; 宋宪植; 金明万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聚烯掺混物制得的微孔膜、其制备方法和一种二次电池隔板,其中聚烯烃掺混物具有优异的电解润湿性、刺穿强度和关闭性能。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孔膜和制备这种微孔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通过流延或吹塑方法对含有两种或多种聚烯烃的掺混物模塑成膜,从而制备微孔膜;和所述微孔膜是通过退火或拉伸所得的模塑膜而制得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形成孔之前或之后用离子辐射照射微孔膜对其表面进行处理。而且,由于它们优异的刺穿强度、关闭特性和在强大外部电流作用下的隔板耐熔性,由这种微孔膜作为隔板的二次电池,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或性电池是更安全的;在电池组装中由于隔板的优异电解质润湿性,生产率能大大增加;而且由于薄的隔板和高的机械强度,二次电池可获得高的电荷密度
20 多孔薄膜、用于电池的隔板和电池 CN01136748.2 2001-10-23 CN1351385A 2002-05-29 高田敦弘; 山田武; 黑田竜磨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用作电池隔板的多孔热塑性树脂薄膜。该多孔薄膜由热塑性树脂和填料构成,其中由如下公式定义的XR小于5:XR=25×TGUR×d2/Y,其中Y(微米)、TGUR(秒/100毫升)和d(微米)分别表示薄膜的厚度、gurley值和平均微孔直径。如上所述构造的多孔薄膜当用作电池隔板时可降低内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