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用于监测和定位物品的方法和系统 CN200980155780.4 2009-12-01 CN102388348A 2012-03-21 埃利亚胡·拉德; 尼西姆·楚尔
一种监测系统包含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第一装置包含:第一蓝牙收发器,用于向第二蓝牙收发器发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要求第二蓝牙收发器发射第二消息的请求,第二消息包含指示第二消息的发射功率的第二消息发射功率指示符,第一蓝牙收发器还用于由第一蓝牙收发器接收第二消息并测量第二消息的接收功率;以及距离计算器,用于基于第二消息的发射功率与第二消息的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计算第一与第二蓝牙收发器之间的距离。第二装置包含:第二蓝牙收发器,用于向第一蓝牙收发器发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包含指示第二消息的发射功率的第二消息发射功率指示符。
82 一种NFC移动终端 CN201110285951.4 2011-09-23 CN102316226A 2012-01-11 伍延椿; 林子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NFC移动终端,包括用于实现移动终端的NFC功能的NFC芯片;用于接受用户指令的按键;用于接收按键的控制,产生延时信号使能NFC芯片的单稳态触发电路;所述按键通过单稳态触发电路与NFC芯片连接,所述按键还用于在NFC移动终端关机时触发NFC移动终端的开启NFC功能。本发明通过设计按键可在NFC移动终端关机时触发NFC移动终端的开启NFC功能,并且移动终端在关机时也关闭NFC功能,保证NFC芯片只在需要时激活,而在非通讯状态下保持绝对的关断,从而减少了NFC芯片在移动终端关机时的耗电。
83 电子设备中的数据通信 CN200680049909.X 2006-09-04 CN101351970B 2011-12-14 E·艾格伦; K·阿伯格; S·莱辛
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10),和一种用于操控与这样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方法。该电子设备一方面组合了数据载体接口,其包括用于接纳数据载体的插槽(13);而另一方面组合了近场通信(NFC)接口,其包括被连接到电路(16)的RF天线(15),该电路(16)用于获取被调制在电磁波中的数据。天线(15)被安置得邻近数据载体插槽(13),以使得NFC接口可操作来获取被存储在安置于插槽中的NFC标签(33,34)上的数据。供该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载体(30)可以取数据载体接口可使用的标准数据载体-比如记忆棒-的形状和尺寸,而实际上缺乏可由数据载体接口访问的数据存储器。替代地,NFC接口被配置成从被附着到数据载体的更简单和更便宜的NFC标签中获取数据。所获取的数据可能包括到远端数据存储器的通信地址,该远端数据存储器可以被透明地访问,就好像数据被传送到所插入的数据载体或从该数据载体被传送出来。
84 空间分布式远程传感器 CN200780033162.3 2007-04-27 CN101512564B 2011-08-31 大卫·W·库恩斯; M·本顿·弗里
发明涉及一种遥感装置,所述遥感装置包括被布置以形成谐振电路的多个部件。所述多个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感测部件,该感测部件具有分布于所关注领域的区域内的感测元件。所述感测元件被布置使得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特性能够由对与区域相关的元件有影响的外部事件修改。所述感测部件可以是具有空间分布式电容元件的电容器或具有空间分布式电感元件的电感器。
85 检测和通信系统和方法 CN200680021171.6 2006-04-10 CN101199136B 2011-06-29 丹尼尔·L·诺德梅尔
一种检测和通信系统(1300),包括:用于广播电磁波(CWV)的收发器(1302),支承在相关的结构件上并与收发器隔开一段距离的转发器(1304),用于接收该电磁波,和与转发器相邻并与其通信的传感器(1318)。传感器(1318)能够检测作用在相关结构件上的输入,并传输对应于该输入的信号到转发器。转发器(1304)适用于诱发与传感器信号和收发器与转发器之间距离(DST)中至少之一有关的电磁波的调制(IFM)。还公开一种方法。
86 经由接收天线阻抗调制的反向链路信令 CN200980117270.8 2009-05-11 CN102027691A 2011-04-20 斯坦利·S·通丘; 威廉·H·范诺瓦克
示范性实施例针对于无线电传递,其包括在发射天线的谐振频率处产生电磁场以在所述发射天线的近场内形成耦合模式区。放置于所述耦合模式区内的接收天线在所述谐振频率处或附近谐振。所述接收天线从所述两个天线之间的耦合提取能量。通过以下操作来执行从所述接收天线到所述发射天线的信令:产生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一电力消耗状态以用信号通知第一接收信号状态以及产生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二电力消耗状态以用信号通知第二接收信号状态。通过以下操作来执行从所述发射天线到所述接收天线的信令:在所述发射天线上启用所述谐振频率以用信号通知第一发射信号状态以及在所述发射天线上停用所述谐振频率以用信号通知第二发射信号状态。
87 用于扩大的无线充电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CN200980117101.4 2009-05-11 CN102027687A 2011-04-20 阿西礼萨·H·穆罕默迪安; 斯里尼瓦·卡斯图里; 迈尔斯·A·柯比; 埃内斯特·T·奥萨基基; 斯坦利·S·通茨奇; 艾伦·明-特里特·德兰
示范性实施例针对于包括多个天线电路的无线电传递,所述多个天线电路在空间上经布置且各自包括天线,所述天线经配置以响应于来自功率放大器的驱动信号而谐振并在其周围产生近场耦合模式区。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经配置以控制所述多个天线电路中的每一者的谐振的启动的处理器。用于无线充电的方法包括驱动来自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并控制多个天线电路的谐振的启动,所述多个天线电路在空间上经布置且各自包括经配置以响应于所述驱动信号而谐振的天线。
88 用于自适应地调谐无线电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CN200980116866.6 2009-05-11 CN102027684A 2011-04-20 斯坦利·S·通奇赫; 埃内斯特·T·奥萨基; 阿里礼萨·H·穆罕默点
示范性实施例针对于无线电传递。发射天线在所述发射天线的谐振频率处产生电磁场以在所述发射天线的近场内形成耦合模式区。接收天线在其处于所述耦合模式区内时接收所述谐振频率且大体上在所述谐振频率附近谐振。所述发射和接收天线中的一者或两者为可自适应地调谐的可调谐天线。通过检测所述可调谐天线处的失配并响应于所述可调谐天线处的电压驻波比而产生失配信号来实现所述自适应调谐。可通过调整连接到所述可调谐天线的可变电容器网络的电容来修改所述可调谐天线的谐振特性。
89 射频通信设备以及操作这种射频通信设备的方法 CN200980116133.2 2009-04-21 CN102017438A 2011-04-13 哈拉德·威斯汀; 埃里克·默林; 亚历山大·梅尔
一种射频(RF)通信设备(1、1’、10),有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数据发送装置包括:负载调制装置(3),适于接收由另一RF通信设备(1、1’、10)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CS1、CS2),并且根据要发送的数据,通过负载调制,对RF载波信号(CS1、CS2)进行调制。数据接收装置包括:RF频率载波信号发生器(4),适于发射射频载波信号(CS1、CS2);以及负载解调装置(5),连接至射频载波信号的发射路径(4a),并且在射频载波信号(CS1、CS2)已经被另一RF通信设备(1、1’、10)负载调制时对该射频载波信号进行解调。
90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程序及通信系统 CN200910225698.6 2009-11-27 CN101902267A 2010-12-01 高山佳久
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通信方法、程序及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包括:电磁波产生装置,用于输出电磁波;以及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根据数据来调制所述电磁波而发送数据,并通过解调由所述电磁波产生装置输出的电磁波或由作为通信的另一方的其他设备输出的电磁波而接收从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发送/接收装置发送用于指示所述设备自身的通信能属性信息,并接收用于指示其他设备的通信能力的属性信息作为数据,并且所述电磁波产生装置基于所述属性信息而在数据的发送之后将电磁波的输出关断一给定的时间段。
91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CN201010151432.4 2010-03-31 CN101859465A 2010-10-13 森田直
发明公开了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通信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保存被输入其中的值的寄存器;加法命令经由其被输入的第一通信路径;减法命令经由其被输入的第二通信路径;加法装置,其根据经由第一通信路径输入的加法命令来将预定值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相加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该相加中得到的值;以及减法装置,其根据经由第二通信路径输入的减法命令来从寄存器中所保存的寄存器值中减去预定值并且使得寄存器保存从该减法中得到的值,其中加法装置和减法装置相互排斥地操作。
92 通信装置和高频耦合器 CN201010139936.4 2010-03-23 CN101854194A 2010-10-06 和城贤典
发明提供了通信装置和高频耦合器。通信装置包括通信电路单元、传输路径、地线、耦合电极和共振单元。共振单元包括第一共振单元和第二共振单元,第一共振单元连接到传输路径,第二共振单元具有连接到第一共振单元的一端和短路连接到地线的另一端,第二共振单元具有与耦合电极连接的端子。由将存储在耦合电极中的电荷的中心和存储在地线中的镜像电荷的中心连接的线段形成微偶极子。高频信号被传输到远端侧,所述远端侧被布置为以相对于偶极子的方向形成的度θ为约0度的状态面对通信装置。
93 用于优化近场链路的方法 CN200880017022.1 2008-05-16 CN101682405A 2010-03-24 M·T·阿贝尔
近场通信(NFC)链路中,调整数据链路周转时间以优化电池使用同时最大化数据吞吐量。接收设备立即根据发送设备的流控制状态,响应于来自该发送设备的消息来发射其自己的队列中的任何待发高优先级控制或数据消息。发送SYMM原语之前的延迟时间的值根据最近接收到的链路类型来选择。
94 具有RFID线圈的便携式卡 CN200880018477.5 2008-04-17 CN101682372A 2010-03-24 F·尼尔森; R·多姆斯坦
描述了一种RFID类型的系统,其中便携式卡从收发器接收信号并输出相位调制或幅值调制的信号,收发器可以从该信号导出从卡发送的信息。可选地,卡可以具有至少3mH或更高自感的线圈,通过改变线圈或与其连接(加载线圈)的电路的特性,线圈可以方便从收发器加载信号,其中负载改变可以用于提取附加信息。
95 无线通信设备和电接收设备 CN200910166166.X 2009-08-18 CN101656436A 2010-02-24 后藤哲郎; 福田伸一; 野上朝彦
发明提供了无线通信设备及电接收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处理单元,通过使用第一天线单元以电磁感应方式执行通信;第二通信处理单元,通过使用第二天线单元、经由与电磁感应方式不同的方式或通信频率,以比第一通信处理单元更快的速度来执行通信;以及电力生成单元,从由第一天线单元接收的载波信号来生成至少用于执行通信操作的电力,并且通过切换第一天线单元的频率共振特性,在电力生成单元中生成电力。通过本发明,即使传送侧和接收侧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处于紧密接触状态,仍能够在获得充足电力的同时执行近场无线通信等。
96 通信设备、程序、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200910159399.7 2009-07-15 CN101640553A 2010-02-03 岩崎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程序、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通信设备包括: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与第一存储单元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区分;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经由电场耦合或者磁场耦合发送存储在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和选择单元,选择至少第一存储单元或第二存储单元作为第一通信单元接收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
97 通信系统 CN200880007429.6 2008-03-14 CN101627565A 2010-01-13 蛇口广行; 中村雅仁; 齐藤喜晴; 井上大地
发明之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发射器和接收器(2),该发射器将发射信号作为电场施加给人体(1),该接收器(2)通过人体(1)检测上述电场并接收上述发送信号;上述接收器(2)具有面对人体(1)的接收电极(21)、由谐振用电感线圈(22a)及谐振用电容器(22b)构成的谐振电路(22)以及电容耦合上述接收电极(21)及上述谐振电路(22)的耦合用电容器(23)。
98 用于近场和远场无线射频识别的天线 CN200680055993.6 2006-08-01 CN101536344A 2009-09-16 卿显明; 陈志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展示了一个用于无线射频识别的天线。天线包括一个第一辐射元件利用第一电流进行无线射频识别的第一模式。天线还包括一个第二辐射元件利用一个第二电流进行无线射频识别的第二模式。尤其地,至少第一辐射元件的一部分形成第二辐射元件的一部分,且第二辐射元件的一部分形成第一辐射元件的一部分。当第一辐射元件被第一电流激活,第一辐射元件产生第一场来提供无线射频识别的第一模式,且当第二辐射元件被第二电流激活,第二辐射元件产生一个第二场来提供无线射频识别的第二模式。
99 通信板 CN200610098525.9 2006-07-04 CN100542060C 2009-09-16 助川俊一; 关野武男; 重并贤一; 东井真一; 清水达夫
一种通信板,其安装在电子装置上,包括:多个天线,用于通过电磁感应发送和/或接收信号,其中多个天线中的每一个以线圈状图案设置在基板上;半导体芯片,其安装在基板上,半导体芯片包括用来向天线发送信号的发送电路和用来接收从天线发送的信号的接收电路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输入-输出端,其通过设置在基板上的布线层连接到半导体芯片,还连接到电子装置的电路。该通信板通过天线利用电磁感应与安装在另一电子装置上的通信板通信。
100 以具有多个天线为特征的非接触式射频设备以及相关的天线选择电路 CN200780023556.0 2007-05-15 CN101479955A 2009-07-08 G·卡亚纳基斯; Y·格拉赛特; E·萨巴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接触式射频设备的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连接到被设计为接收来自读取器的射频信号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根据一个主要特征,该集成电路包括第一整流器电路和第二整流器电路,以分别对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接收到的每个射频信号整流,以便产生两个正的输出电压V1和V2,整流器电路并联安装,从而选择相应于V1和V2之间的最大电压值的输出电压值。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