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用于对EMS和DMS进行协同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CN201380048414.5 2013-09-17 CN104769801B 2017-08-04 申政勋; 李宰杰; 白承默; 韩相旭; 宋智永; 金泰均
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对EMS和DMS进行协同控制的设备和方法,其中根据从输电系统检测到的无功功率储备和EMS计算的需要的无功功率储备量而将配电系统中来自无功电源的不足的功率储备提供给该输电系统。用于对EMS和DMS进行协同控制的设备包括: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目标系统信息和流量计算数据来计算AQI;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的AQI和需要的本地无功功率储备量(Qreq)来确定是否将所述DMS切换到无功功率协同控制,并且根据需要的本地无功功率储备量(Qreq)和可供应的无功功率范围来确定可供应的无功功率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将所述DMS切换到无功功率协同控制时发送一协同控制模式切换控制信号使得将所述DMS切换到无功功率协同控制模式,并控制所述DMS使得与确定的可供应的无功功率量对应的无功功率被供应给上层。
2 连接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280057059.3 2012-09-26 CN103947069B 2017-04-26 本林稔彦
在本发明中,对于每个消费者,提供一种连接控制装置。该连接控制装置包括开/合器件,开/合器件能够将电系统与消费者连接或断开,当电力系统中出现电力断供时,连接控制装置在来自断供管理装置等的命令下,通过开/合器件将电力系统与消费者彼此断开,在从电力断供中恢复时,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接收来自断供管理装置等的命令,通过开/合器件将电力系统与消费者彼此连接。在电力系统的电力断供期间,电力供应控制装置将电力从能量供给设备提供给电器。
3 用于管理电网的方法和系统 CN201410035483.9 2009-02-11 CN103762723B 2017-04-12 J·D·塔夫特
提供一种用于改进电机构电网管理的智能电网。如当前公开的智能电网包括:使用电力机构电网的各部分中的传感器、使用诸如附加总线结构的通信和计算技术来升级电网,使其可以更为高效和可靠地运行,并且支持向客户的附加服务。该智能电网可以包括电力机构电网中的分布式智能性(独立于控制中心智能性),该分布式智能性包括在电网的不同区段中生成数据、分析生成的数据以及自动修改电网区段运行的设备。
4 110千伏母线合并单元二次回路 CN201610960501.3 2016-10-27 CN106451086A 2017-02-22 谢志杰; 蒋祖立; 龚建新
发明公开了110千伏母线合并单元二次回路,本发明通过对110千伏母线合并单元二次回路的改进,在正常运行时,光纤切换盒输入切换至第一组光口输入端口,110kV I、II段母线电压从I段母线PT合并单元装置输出,经过光纤切换盒,再输出至主变110kV侧、110kV线路、母联合并单元以及110kV母线保护、过程层SV网交换机等设备。II段母线PT合并单元装置仅输出给主变110kV侧合并单元2与过程层B网交换机;当I段母线PT合并单元装置出现异常退出运行时,光纤切换盒切换至第二组光口输入端口,既切换至II段母线PT合并单元装置,主变110kV侧合并单元1、110kV线路、母联合并单元以及110kV母线保护、过程层SV网交换机等设备从II段母线PT合并单元装置2获取I、II段母线电压。
5 一种数据中心的配供电系统和方法 CN201610820470.1 2016-09-13 CN106356841A 2017-01-25 李松磊; 滕学军; 肖波; 高鹏飞
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的配供电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负载组、两路市电电源及每一路市电电源对应的至少一个变压器,其中,至少一个负载组中,每一个负载组包括:UPS电源输入配电柜空调配电柜;两路市电电源中,每一路市电电源,用于为对应的至少一个变压器供电;第一路市电电源对应的至少一个变压器中,每一个变压器通过对应的开关与对应的一个负载组中的UPS电源输入配电柜相连;第二路市电电源对应的至少一个变压器中,每一个变压器通过对应的开关与对应的一个负载组中的空调配电柜相连,能够降低空调的用电量。
6 用于临界电应用的B侧馈送 CN201280032301.1 2012-06-26 CN103636094B 2016-08-31 阿恩·巴兰坦; 兰加纳坦·古鲁纳坦; 穆拉利达拉·拉马克里希南·希亚玛瓦达尼; 查德·皮尔逊; 威廉姆·泰尔; K·R·斯里达尔
发明涉及一种将电提供到例如IT负载等负载的方法,其包含:使用包括至少一个燃料电池段的至少一个电力模来产生输出电力;经由电网将所述输出电力的第一部分提供到所述负载的A侧电力馈送;及将所述输出电力的第二部分提供到所述负载的B侧电力馈送。
7 一种负荷预测系统及其预测方法 CN201610163622.5 2016-03-22 CN105811402A 2016-07-27 曾博; 严旭; 秦丽娟; 林溪桥; 韩帅
发明属于电系统电能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负荷预测系统及其预测方法,包括电力负荷控制单元、电能采集单元、配电网自动化服务单元、电力营销MIS服务单元、变电站保护中心单元和电力调度中心服务单元,所述电力负荷控制单元分别与电能采集单元、配电网自动化服务单元、电力营销MIS服务单元、变电站保护中心单元和电力调度中心服务单元进行连接,本发明的预测方法是以电网线路名称为单位收集电力用户信息、跟踪与查询,开展线路负荷计算分析处理,得到配电网每条线路短期负荷预测曲线和取影响电力负荷的各项预测指标,本发明能对用电力负荷场波动原因追溯以及外在因素影响评估分析,实现电力用电量监测和预测。
8 母线变电站由并列转分列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510947192.1 2015-12-16 CN105552884A 2016-05-04 吴锦源; 林韶文; 梁国坚; 彭嵩; 谢幸生; 陈岸; 葛晓新; 李垂有; 曲骅; 李福鹏; 张永挺; 黄芸生; 权少静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母线变电站由并列转分列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各开关的状态,只需根据切换指令以及根据各开关状态进行并列转分列运行的切换,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并列转分列的操作,无需操作人员介入判断,恢复母线分列运行,确保操作安全的同时缩短操作时间,尽量将客户停电时间降到最低,满足对安全与可靠性的指标要求。且采用先断开母联开关再合上主变开关,在短路电流超标的变电站内,可以有效避免开关出现故障爆炸的情况,保证了供电安全。
9 母线分段变电站由分列转并列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510946945.7 2015-12-16 CN105552883A 2016-05-04 吴锦源; 梁国坚; 林韶文; 谢幸生; 彭嵩; 陈岸; 李垂有; 葛晓新; 曲骅; 李福鹏; 张永挺; 黄芸生; 权少静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母线分段变电站由分列转并列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根据切换指令以及各开关状态即可进行分列转并列运行的切换,无需操作人员介入判断,实现母线并列运行,确保操作安全和缩短操作时间,尽量将客户停电时间降到最低,满足对安全与可靠性的要求。且采用先断开与需要转检修的主变连接的变低开关再合并母联开关,在短路电流超标的变电站内,可以有效避免开关出现故障爆炸的情况,保证了供电安全。在需要转检修的主变对应的母线由第二主变供电后,将与第二主变连接的且与非需要转检修的主变连接的母联开关闭合,实现与第二主变连接且与非需要转检修的主变连接的母线转由非需要检修的主变供电,减轻第二主变的负荷,实现负荷平衡。
10 配网合环转供电的方法 CN201510904624.0 2015-12-09 CN105429137A 2016-03-23 张磊; 时雨; 陈志坚
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合环转供电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分析证明合环点联络开关两侧母线负荷与通过所述合环点的环流复功率存在线性关系,经仿真推导出通过联络线出口断路器的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实用计算公式,将实用计算公式导入SCADA系统,计算出通过联络线出口断路器的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并计算出两条联络线的负荷电流之和,再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据此判断是否可执行合环、断环及转供电的操作。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实用,获取数据容易,不需要增加设备,避免了复杂的复数运算,易于实施,精度和准确性更高,误差更小,可为电调度员配网合环转供电操作提供有力依据,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11 一种基于安全域的N-1过负荷大小集确定方法 CN201510789053.0 2015-11-17 CN105391055A 2016-03-09 肖峻; 甄国栋; 李思岑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域的N-1过负荷大小集确定方法,包括:将任一安全边界分为馈线故障类型边界和主变故障类型边界,输出故障馈线或故障主变,指明故障类型,形成初始故障集;将初始故障集中的故障馈线直接输出,作为最终故障集中的元件;结合初始故障集中的故障主变、故障主变的备用主变通过安全距离进行判断,获取不可转带负荷、与停止转带负荷,并求和获取转带后主变最小的负荷值;若负荷值大于故障主变的备用主变容量,将故障主变、及故障主变的备用主变加到最终故障集;通过最终故障集、安全距离获取N-1情况下的过负荷大小。根据实际电网的检验发现,本方法比N-1仿真法在计算速度上有很大提升,具有准确性和快速性优点。
12 城市中心区配电网及负荷转供方法 CN201510747392.2 2015-11-06 CN105375465A 2016-03-02 王赛一; 贾建军; 沈建; 许浩钧; 吴正骅; 徐文进; 闾文浩; 华月申; 陈东; 张麟; 盛佳蓉; 谢旗辉; 李红英; 侯四维
发明公开一种城市中心区配电网,第一开关母线、第二开关站母线和第三开关站母线的母线分别预设联络专线仓位;第一开关站母线、第二开关站母线和第三开关站母线的联络专线仓位通过联络线两两电路连接;第一变电站母线、第二变电站母线、第三变电站母线、第四变电站母线形成两主两备架构。本发明配电网采用网格化的设计思路,建立相应的目标接线负荷转供策略分析模型,满足重要用户的供电容量以及可靠性的要求,提高调控员和运方人员制定转供方案的效率。
13 大规模输电网架恢复的分层协同控制与动态决策方法 CN201510980702.5 2015-12-23 CN105356466A 2016-02-24 王洪涛; 曹曦
发明公开了大规模输电网架恢复的分层协同控制与动态决策方法,步骤一,将输电网架分成主网架层和地区层两个层次,主网架层和地区层通过受电点连接,受电点在主网架层和地区层中分别具有负荷和电源的属性;步骤二,确定受电点的指标值;步骤三,建立承诺与约定的恢复协作机制,受电点的承诺值根据系统状态变化更新;步骤四,将主网架层和地区层恢复优化作为下层问题,将受电点指标值寻优作为上层问题,建立双层规划的输电网架恢复决策模型并求解,得到整体的决策方法。解决了在应对分层分区多进程恢复时各级、各地区调度间的协调与配合问题,能够实现各子进程独立并行恢复,并保证了操作安全性,提高了恢复效率。
14 基于时间尺度的配电网全局优化调度方法 CN201310425958.0 2013-09-18 CN103474991B 2015-11-18 沈浩东; 陈楷; 刘娅琳; 赵浚婧; 杜红卫; 韩韬; 鲁文; 吴琳; 萨其日娜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尺度的全局优化调度策略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时间尺度的全局优化调度策略库以指标体系和调度模式为指导,以各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为依托,按照时间尺度分别给出长期、中长期、短期、超短期和实时优化子目标的调整和优化手段,能够提高智能配电网的运行效率,综合应用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微网、储能装置、非线性负荷等电网新元素,完全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5 用于对EMS和DMS进行协同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CN201380048414.5 2013-09-17 CN104769801A 2015-07-08 申政勋; 李宰杰; 白承默; 韩相旭; 宋智永; 金泰均
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对EMS和DMS进行协同控制的设备和方法,其中根据从输电系统检测到的无功功率储备和EMS计算的需要的无功功率储备量而将配电系统中来自无功电源的不足的功率储备提供给该输电系统。用于对EMS和DMS进行协同控制的设备包括: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目标系统信息和流量计算数据来计算AQI;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的AQI和需要的本地无功功率储备量(Qreq)来确定是否将所述DMS切换到无功功率协同控制,并且根据需要的本地无功功率储备量(Qreq)和可供应的无功功率范围来确定可供应的无功功率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将所述DMS切换到无功功率协同控制时发送一协同控制模式切换控制信号使得将所述DMS切换到无功功率协同控制模式,并控制所述DMS使得与确定的可供应的无功功率量对应的无功功率被供应给上层。
16 远方备自投装置的开环点调整方法和系统 CN201510050954.8 2015-01-30 CN104682383A 2015-06-03 魏存良; 陈文娟; 陈锦昌; 黄翠莲; 黄海坤; 陈兴华; 廖晓明; 吴国炳; 朱力方; 李继房; 邹练辉; 张达洄; 曾招辉; 甘斌; 魏煌; 丘演峰; 熊志宏; 曹德发; 邬奇林; 陈增雄; 林志杭; 廖明; 李舒
发明提供一种远方备自投装置的开环点调整方法和系统,包括:通过第一变电站子站远方备自投装置检测其主供路线的实时功率;根据实时功率与主供路线的限定功率的关系判断该主供路线是否过载;若主供路线过载,则通过第一变电站子站的远方备自投装置将其主供路线的过载信息及过载功率发送给开环点处的变电站子站;由开环点处的变电站子站的远方备自投装置将过载功率、本站功率及备供线路限载功率相比较;若过载功率小于本站功率且所述本站功率小于备供线路限载功率,控制开环点处的变电站子站的远方备自投装置合上开环点的备供线路开关;在合上开环点的备供线路开关的设定延时后,跳开开环点处的变电站子站的原主供线路开关,形成一个新的开环点。
17 用于电解厂的供电系统 CN201510016138.5 2015-01-13 CN104505829A 2015-04-08 苏其军; 王伟; 赵瑞敏; 车立志; 赵钢; 丁增毅; 孔凡成; 吴俊杰; 李顺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厂的供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变电站、至少一个开关站、并联的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每个变电站包括:第一至第二母线;至少一个第一母联开关器件、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至少一套第一微机母线保护装置对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进行保护;第一至第二光纤分相电流差动线路保护装置分别对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进行保护;每个开关站包括:第三至第四母线;至少一个第二母联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至少一套第二微机母线保护装置对第三母线和第四母线进行保护;第三至第四光纤分相电流差动线路保护装置分别对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进行保护。本发明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安全性大大提高,并极大降低了线路损耗。
18 一种低压节能稳压装置 CN201410619785.0 2014-11-05 CN104393589A 2015-03-04 林源标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节能稳压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低压节能稳压装置。本发明包括位于输入端的调压模、整流模块和位于输出端的保护模块,所述调压模块、整流模块和保护模块电连接有用于对接入点电能参数进行检测、采样、分析的监控模块,可以对电路进行整流、调压、保护和监控等全方面控制,并且可以做为中断设备来减少电能在线路中的损耗,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全面的特点。本发明主要用于交流供电线路。
19 地区电网主网自动转供电策略生成方法 CN201410670414.5 2014-11-21 CN104332999A 2015-02-04 黄克勤; 陈进忠; 林继滨; 李英; 苏华东; 郑舜; 郑逢源; 高俊彦; 柳振别
发明涉及一种地区电网设备故障时的电网转供电方法,特别是一种地区电网主网自动转供电策略生成方法,采用递进式主网重构技术确定恢复路径,用潮流和灵敏度计算作为恢复控制手段,在此基础自动生成以主网开关遥控为手段的转供电策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充分考虑设备过载的情况,实现在地区电网主设备故障引起设备过载的情况下,获得最优和最合理的转供电策略,实现了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经济有效的转供电策略,避免了因转供电导致的设备过载问题,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 一种分布式串联耦合潮流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CN201410592302.2 2014-10-29 CN104319765A 2015-01-28 盖振宇; 赵刚; 魏春霞
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串联耦合潮流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分布式串联耦合潮流控制器由分布式串联耦合电抗器组组成,单个分布式串联耦合电抗器包括耦合变压器、晶闸管组V1、电动接触器S1、电流互感器、化锌避雷器MOV和无线通信组件;该控制方法包括三层控制策略:暂态闭策略、远端潮流总控策略和潮流自控策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分布式串联耦合电抗器组可以通过接受调度中心宏观调控进行相应的投切,以达到潮流分布最优的目标,既防止该条线路超过其热稳定极限,又可以增加网络断面的输送容量。且在通信障碍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自身检测,进行对线路的过大电流进行限制,达到保线的目的。此方案经仿真应用于某省220kV及以上电网验证,效果明显。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