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连接器和用于制造所述连接器的方法 CN200980123761.3 2009-03-02 CN102067387A 2011-05-18 洲上隆幸; 大石明典; 服部畅
能够将端子以高精度以给定的排列整体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一种连接器设置有:预对准器,所述预对准器具有端子保持凹口;端子,所述端子分别以给定的姿势装配并保持在端子保持凹口中;以及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与作为插入元件的预对准器一起在模具中模制。
142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0910308469.0 2009-10-19 CN102044801A 2011-05-04 金火星; 赵建飞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上具有收容端子的并交替设置的第一端子槽及第二端子槽,所述端子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实体部及开口,其中,位于第一端子槽中的端子的开口相对主体部偏向第一方向,位于第二端子槽中的端子的开口相对主体部偏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减少相邻第一、第二端子之间所能够产生电容效应的正对面积减少而减少电容,从而增大端子间的特征阻抗,使高频电信号可以稳定传输。
143 电连接器 CN200710085387.5 2007-03-02 CN101102015B 2011-04-13 特伦斯·F·李托; 托德·M·哈兰; 凯文·E·约克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所述端子具有相对延伸的两个延伸臂及连接两延伸臂的连接部,所述两延伸臂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端子具有击打部,所述击打部是在垂直于两延伸臂决定的平面上击打端子形成,端子被击打后两延伸臂间的空隙减小,通过击打端子使得两延伸臂间的空隙减小,避免了由减小冲压空隙所对应的模具实体部分带来的不便。
144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外壳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CN200780002771.2 2007-01-19 CN101371405B 2010-12-15 雅各布斯·N·图因
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外壳(1,21),其包括:用于将多个触点模(5,25)插入电连接器外壳(1,21)的触点模块插入面,由此形成电连接器(10,20),其中,每个触点模块(5,25)包括多个用于适配对应的电连接器(10,20)的第二适配触点(2,22)的第一适配触点(2,22),及用以引导所述对应的电连接器(10,20)的所述多个第二适配触点(2,22)进入所述电连接器外壳(1,21),由此允许所述第一适配触点(2,22)和第二适配触点(2,22)相互适配。为了提供特别地可靠的具有被降低的接触故障的电连接器,多个电绝缘板(6,26)被与电连接器外壳(1,21)形成一体并被用以支撑所述第一适配触点(2,22)。
145 连接器 CN200410104951.X 2004-12-27 CN1645677B 2010-11-24 堀内雅也
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防止保持器意外移动。包括一对侧板(32)的保持器(30)安装使得该保持器(30)沿着宽度方向横跨外壳(10)并且侧板(32)沿着宽度方向从外壳(10)的侧表面上突出。由于保护壁(27、28)形成在外壳(10)的侧表面上,以围绕保持器(30)的侧板(32)的可移动范围(固定凹口21)突出,所以能够防止保持器(30)因与侧板(32)的外接触而意外移动。而且,由于该保护壁(27、28)被部分切掉,以形成夹具插入孔(29),所以通过将一个夹具(J)插入穿过该夹具插入孔(29),能够使保持器(30)的侧板(32)从完全位置中脱离。
146 用于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媒体装置接口系统和方法 CN200880115267.8 2008-09-12 CN101855610A 2010-10-06 史蒂文·L·西泽洛夫; 塞德里克·罗兹; 布赖恩·柯比
一种适于与便携式媒体装置(如苹果数字电子媒体装置)配合使用的信息系统,以及用于制造和使用该系统的方法。该信息系统包括无线访问点并支持用于无缝地集成个人媒体装置和信息系统、使用户沉浸于丰富直观的媒体环境中的简单方式。当布置在无线访问点的预定范围内时,便携式媒体装置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可启动并保持通信,优选地不需要对便携式媒体装置进行认证。个人媒体装置因此可与信息系统交换控制命令和观看内容。从而用户可有利地欣赏经由个人媒体装置通过信息系统提供的所选择的观看内容。
147 用于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媒体装置接口系统和方法 CN200880107132.7 2008-09-12 CN101802766A 2010-08-11 史蒂文·L·西泽洛夫; 塞德里克·罗兹; 布赖恩·柯比
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于与便携式媒体装置,比如苹果的iPod数字电子媒体装置配合使用的信息系统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所述信息系统支持用于将个人媒体装置与所述信息系统无缝地集成,使用户沉浸在丰富和直观的媒体环境中的简单方式。当个人媒体装置和信息系统耦接时,可以将来自个人媒体装置的观看内容经由交互式用户接口系统“飞速地”集成到信息系统中。个人媒体装置还可以从信息系统接收控制命令和/或工作电。由此,用户可以有利地经由信息系统的较大的视频呈现系统和/或增强的音频呈现系统来欣赏来自个人媒体装置的、他自己的个人观看内容,同时对个人媒体装置的内部电池系统充电。
148 矮外形接插件 CN97198701.7 1997-10-09 CN1233349B 2010-06-02 蒂莫西·A·莱姆基; 蒂莫西·W·霍特兹
矮的板对板成形接插件系统。在各自的配对的接插件中利用了保持区,以接纳相对的配对的触点接线片的一部分。利用居中的保持结构可允许最佳地放置下凹区,以接纳配对的触点接线片的末端部分。居中的保持结构还可使触点臂长度在可用的有限空间中为最大,以便得到有利的接触特性。触点插入/保持特色为触点臂位于中间位置,以便加强触点保持和改善臂的性能。接线片触点可以用与孔接合的突起保持在通道中,该孔在触点接线片的保持部分上形成。
149 化的电连接器组件 CN200910150977.0 2004-03-10 CN101673896A 2010-03-17 O·申普
发明涉及一种模化的电连接器组件。根据本发明,一种模块化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多个孔的前面,这些孔用于容纳互补的配合连接器的配合端子;多个连接器模块,每一该连接器模块具有一绝缘的模块外壳和多个用于建立与配合端子的电连接的端子,其中该模块外壳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前面,并且这些模块外壳的前面一起形成了连接器组件的前面,以及一绝缘的主外壳,其中连接器模块连接到该主外壳。
150 绝缘体整合装置 CN200710145964.5 2007-08-31 CN100589287C 2010-02-10 长谷川宽
一种绝缘体整合装置,其可以正确地检测是否绝缘体以预定次序排列整齐。板整合装置包括板设置夹具,其包括框架、保持器、整合部和错误连接阻止部。保持器保持绝缘板并且互相间隔开并且由能够互相靠近和分离的框架支撑。整合部包括一对夹捏构件,其将保持器定位在其间以使保持器互相靠近。当错误绝缘板连接在保持器上时,错误连接阻止部阻止保持器互相靠近,直到绝缘体互相整合。
151 端子插入量检查装置 CN200480020020.X 2004-07-22 CN100555771C 2009-10-28 大西秀夫; 谷口芳和; 林美志夫; 山冈秀嗣; 涂冈明
不与安装在连接器内的切压电线的端子接触,即可客观正确的判断端子是否适当的插入连接器外壳内。在连接器外壳(10)的连接器顶端附近配置两片间距为规定距离的传感板(40a、40b),在插入连接器(10)的端子上附加交流信号,在传感板(40a、40b)上检出交流信号,由传感板处的检出电压信号的相对值检出端子插入连接器的插入深度,可以确认端子的插入状态是否适当。
152 具有接地端子电连接器 CN200480006427.7 2004-03-10 CN100530838C 2009-08-19 O·申普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接触接地端子电连接器,其目的是同时提供具有良好RF特性的ESD性能。根据本发明,该电连接器具有绝缘的外壳,多个设置在该外壳内的信号端子,至少一个接地端子,其具有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一弹簧臂部分,第一接触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触点,并且第一和第二触点机械地连接。机械连接特别的通过在同一臂部分上的配置来实现,并且确保了在完全配合的最终位置,后触点被关闭而前触点被断开。
153 端子压入构造及电连接器 CN200810185976.5 2008-12-18 CN101465495A 2009-06-24 本目英贵
发明提供一种端子压入构造及电连接器,其能抑制端子被压入的状态下的连接部的偏差。端子(12)具有比第1压入部(12a)靠连接部(12e)侧且比第1压入部(12a)细的第1细宽度部(121)、和比该第1细宽度部(121)靠连接部(12e)侧且比第1细宽度部(121)更细的第2细宽度部(122)。此外,绝缘壳体在贯通孔(11c)内的、比形成第2压入部(11d)的位置靠插入端子(12)的方向即箭头(B)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具有与端子(12)非接触的宽度较宽部(11e),在比形成宽度较宽部(11e)的位置靠插入端子(12)的方向即箭头(B)方向的下游侧,具有在第1压入部(12a)压入在第2压入部(11d)中的状态下支撑第1细宽度部(121)的端子支撑部(11f)。
154 包括电缆夹的三轴连接器 CN03802395.4 2003-01-16 CN100474706C 2009-04-01 穆罕默德·阿尼·克马肯; 吉姆·凯赖凯什; 迈克尔·约翰·肖特
发明涉及一种中心导线绝缘件,其有一个用于同轴电缆传输线连接器的带锥度的入口,在连接器中导向和对中中心导线插针。本发明进一步地涉及一种用于同轴电缆传输线连接器的前套管组件,其包含一个带有在连接器中导向和对中中心导线插针的带锥度入口的中心导线绝缘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把连接器安装到电缆的压环组件,所述组件具有一个有缝夹套,其与带锥度后封啮合以压环绕所述电缆的有缝夹套。本发明进一步地涉及一种用带有一个有缝夹套和带锥度的后封的压环组件把连接器安装到电缆上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套件,所述安装套件包括一个用于同轴电缆传输线连接器的前套管组件和一个外体,其使得所述连接器可以从一种类型或属性的连接器转换成另一种类型或属性的连接器。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安装套件,其使得可以把不同属性和类型的电信连接器安装到面板上。
155 触点组件、触点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连接器 CN200680044727.3 2006-10-23 CN101317309A 2008-12-03 岩崎正章
提供一种在由小型卡的导电焊盘等对方接触部引起的针对触点弹性接触部的按压、即接触压力难以产生偏差的触点组件、该触点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触点组件的电连接器。在触点组件(2)中,将多个触点(211~218)由连结部(26a~26n)彼此连结而形成为一体的触点构件(20),在与对方接触部按压弹性接触部(23)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压入固定到内壳(10)中,由此,将多个触点(211~218)固定在内壳(10)中,并且,切断各触点(211~218)之间的连结部(26a~26n)而将各触点(211~218)分离。
156 能够容易地以大间距设置终端部分的连接器 CN200510062677.9 2005-04-05 CN100421307C 2008-09-24 桝本敏男; 斋藤雄一
多个接触件被绝缘件(11)保持且排成两排。所述接触件包括布置在两排中的每一排上的第一接触件(13)和第二接触件(14)。每个第一和第二接触件具有将被连接至匹配接触件的接触部分(13a,14a)和将被连接至连接目标的终端部分(13b,14b)。所述第一接触件的终端部分共同地布置在预定排中。在两排中的一排和另一排上的第二接触件在位置上是彼此颠倒的。在两排中的一排和另一排上的第二接触件的终端部分分别布置在预定排的一侧和另一侧处。
157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0480013918.4 2004-04-02 CN100420106C 2008-09-17 维克托·萨德雷; 阿伦多恩·杜塔; 约翰·E·洛帕塔
发明提供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提供有凹槽的掩模,焊料放到凹槽中。连接器终端的接触末端位于掩模下与掩模的凹槽对准,接触末端靠在焊料上或在焊料附近。加热焊料,使焊料熔化并流到接触末端上,在接触末端上形成焊料。然后冷却和固化在接触末端上的焊料块,除去掩模。还提供有连接的焊料块的电连接器。
158 电连接器 CN200710085387.5 2007-03-02 CN101102015A 2008-01-09 特伦斯·F·李托; 托德·M·哈兰; 凯文·E·约克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所述端子具有相对延伸的两个延伸臂及连接两延伸臂的连接部,所述两延伸臂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端子具有击打部,所述击打部是在垂直于两延伸臂决定的平面上击打端子形成,端子被击打后两延伸臂间的空隙减小,通过击打端子使得两延伸臂间的空隙减小,避免了由减小冲压空隙所对应的模具实体部分带来的不便。
159 具有弹性夹的电气部件尤其是继电器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10140369.8 2006-10-24 CN1988263A 2007-06-27 约翰尼斯·赫尔姆赖克
发明公开一种电气部件,例如继电器插座,具有带有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导体末端的至少一个端子的壳体。端子配置有至少一个沿导体末端的插入方向(E)进入壳体内部的导体末端接纳腔的插入开口。导体末端被压配合地固定于配置在壳体内部的夹持装置。为了允许多个导体末端(13)彼此独立且与它们的尺寸无关地连接到端子(5)而不影响与导体末端(13)的夹持操作,该夹持装置(12)具有被分成至少两个平行的弹性触片(21,22)的至少一个导电片簧(15)。在弹性触片(21,22)的自由端(24,25)处形成夹紧槽(26,27),其中导体末端(13)沿插入方向(E)被引入该夹紧槽(26,27),并且偏转至少一个弹性触片。
160 矮外形接插件 CN200410038544.3 1997-10-09 CN1306658C 2007-03-21 蒂莫西·A·莱姆基; 蒂莫西·W·霍特兹
矮的板对板成形接插件系统。在各自的配对的接插件中利用了保持区,以接纳相对的配对的触点接线片的一部分。利用居中的保持结构可允许最佳地放置下凹区,以接纳配对的触点接线片的末端部分。居中的保持结构还可使触点臂长度在可用的有限空间中为最大,以便得到有利的接触特性。触点插入/保持特色为触点臂位于中间位置,以便加强触点保持和改善臂的性能。接线片触点可以用与孔接合的突起保持在通道中,该孔在触点接线片的保持部分上形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