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连接器模组 CN201210174163.2 2012-05-31 CN103457102B 2015-10-07 朱建军; 朱庆满; 王前炯
一种连接器模组(100),可与对接连接器模组(200)扣配合,所述连接器模组包括本体(1)及设置在本体上的退出机构(6),所述对接连接器模组设有套设于连接器的金属壳体(20),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向金属壳体内部延伸的卡扣弹片(201),所述连接器模组的本体设有沿对接方向的收容槽(121),所述退出机构收容于收容槽内并可沿对接方向滑移,所述卡扣弹片卡持于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12)前部的底面为上下起伏的曲面,所述退出机构设有曲面弯折的驱动部(63),所述驱动部在曲面内滑动将卡扣弹片抬起,脱离对接连接器模组。
22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410088588.0 2014-03-12 CN104916977A 2015-09-16 张卫德
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遮覆于绝缘本体上与绝缘本体共同围设成收容空间的遮蔽壳体、插入所述收容空间的可动元件及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具有推杆、偕同可动元件运动的滑动、及限位于绝缘本体与滑动块之间的弹簧,其中,所述遮蔽壳体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设有在位置阻挡滑动块后退的锁扣片及位于锁扣片后端的导引部,所述推杆具有抵推部,推杆向前运动带动抵推部向前运动至导引部并沿着导引部向上顶起第一弹片而令锁扣片脱离滑动块。
23 一种用于对电子产品充电和/或数据传输的磁性接头 CN201510246046.6 2015-05-14 CN104916963A 2015-09-16 周群飞; 饶桥兵; 郑永华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电子产品充电和/或数据传输的磁性接头,所述磁性接头包括带数据线的公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电子产品上的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包括第一导电玻璃,所述母接头包括能与所述第一导电玻璃自动吸合的第二导电玻璃,所述第一导电玻璃和/或第二导电玻璃为磁性导电玻璃。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插头插口容易磨损和容易进灰尘,且存在充电接触不良和无法传输数据等现象的技术问题。
24 一种带输气管的电路板插接组件 CN201510272959.5 2015-05-26 CN104868269A 2015-08-26 张国强
发明的一种带输气管的电路板插接组件,包括电路板设备(9)及设置在电路板设备(9)左侧的接口装置(8),所述接口装置(8)包括由上轮廓部(81)和下轮廓部(82)组成的壳体,所述上轮廓部(81)的右端设置有进气管(3)与所述壳体内部想通,所述下轮廓部(82)的右端设置有出气管(4)与所述壳体内部想通,所述进气管(3)和出气管(4)相对设置形成通路用以保持所述壳体内空气流通并将所述壳体内的灰尘排出,所述电路板设备(9)的板体与所述壳体的内侧相邻的部位设置有插针阵列(99)用以与插入所述接口装置(8)的所述上轮廓部(81)和下轮廓部(82)之间的插头(7)上的插孔阵列(72)接合,所述上轮廓部(81)和下轮廓部(82)分别与上滑组件(83)和下滑块组件(84)上的滚轮(80)接合。
25 电源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1510282687.7 2015-05-28 CN104852182A 2015-08-19 苏峻; 大本雄也; 王毅; 王梦囡
本公开是关于电源线组件和电子设备,该电源线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线;电源线插头,设置于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插座相配合;电源线底座,设置于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所述电源线底座的顶部和底部端面上分别设有供电触点,在所述电源线底座与电子设备的输电组件相配合的情况下,顶部或底部的供电触点与所述输电组件中的输电触点接触,以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电子设备兼容多种供电方式,且易于管理电子设备与电源线组件的连接状态。
26 电连接器 CN201180048053.5 2011-08-02 CN103155294B 2015-07-29 岛田好伸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执行元件操作时的导电接点等部件的破损的电连接器。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中,在通过移动到与配线基板(P)相向的连接作用位置来夹持信号传送媒介物(F)的执行元件(12)上,设有在该执行元件(12)移动到连接作用位置的状态下朝配线基板(P)突出的保护凸部(12d)。这样,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由于执行元件(12)与印刷电路基板(P)间的间隙被保护凸部(12d)覆盖,因此,操作者的指尖(S)不会跟配置在执行元件(12)与印刷电路基板(P)间的间隙的内方的导电接点(13、14)等部件接触
27 插入式连接器 CN201180032106.4 2011-06-01 CN102959809B 2015-07-22 威海姆·布莱克波恩; G·莱纳
发明涉及插入式连接器,该插入式连接器具有:外导体部,其被设计成用于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到电缆的外部导体并且形成用于插入式连接器的电磁屏蔽部;绝缘部,其被设计成用于在相对于外导体部的预定位置保持至少一个内导体部;以及壳体,外导体部和绝缘部被配置在壳体中。根据本发明,设置有防转动定件,该防转动锁定件以相对于壳体的转动被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壳体,并且该防转动锁定件以如下方式穿过外导体部而装配于绝缘部:绝缘部和壳体以相对于彼此的转动被固定的方式由防转动锁定件连接到一起。
28 一种便于固定的手机数据线 CN201310624789.3 2013-11-28 CN104682068A 2015-06-03 孟素芬; 高晓东
一种便于固定的手机数据线,属于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线可以使手机接头连接牢固,提高充电成功率。其结构包括手机接头、导线和USB接头,所述的手机接头两侧分别设有一突起,所述的突起端部均设有橡皮套。本发明的一种便于固定的手机数据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适用于多种场所。
29 线束和线束的制造方法 CN201380046001.3 2013-08-30 CN104641523A 2015-05-20 远山荣一
发明的目的是减小尺寸和提高热辐射性能。一种线束,该线束的多个线路的最外侧包括金属管本体(20)和设置在金属管本体(20)的外周侧上的绝缘体(21)。金属管本体(20)在外部部件(16)中扩张成扩张状态,从而使绝缘体(21)的外表面与外部部件(16)的内表面进行紧密接触
30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CN201310375774.8 2013-08-26 CN104348030A 2015-02-11 陈宏生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包括一板端连接器及一线端连接器。上述板端连接器具有第一绝缘壳体、一对限位件及一对弹性元件。该第一绝缘壳体包括一横向部及一对侧壁。该对限位件可动地组装于该对侧壁,并且各具有一压接部。上述线端连接器具有一第二绝缘壳体及多个线缆。第二绝缘壳体两侧各具有一翼部及一挡,该挡块位于该翼部的上方。其中当线端连接器组合于板端连接器时,第二绝缘壳体的翼部位于压接部下方;挡块位于压接部的前端以限制线端连接器的位移。
31 一种具有短接保护功能的连接器 CN201310599652.7 2013-11-25 CN104300267A 2015-01-21 李路路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短接保护功能的连接器,包括设置有至少一对接触件的绝缘部件,绝缘部件包括可拆装配在一起的前绝缘体和后绝缘体,定义相邻两个接触件的布置方向为左右方向,各接触件上均设置有凸缘,连接器还包括前端通过短接结构与对应两个左右相邻布置的凸缘顶压短接配合的触头,所述前绝缘体上于触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下定位侧面,上、下定位侧面间隔相对设置,触头上下限位的被夹持于上、下定位侧面之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触头不易定位而造成连接器装配困难的问题。
32 连接器 CN201410290752.6 2014-06-25 CN104300250A 2015-01-21 横尾弘之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与具有端部的片状或板状对象连接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基部部件、接触件和致动器。接触件由基部部件保持。致动器由基部部件支撑以可打开和闭合。致动器可选择性地位于接触件保护位置、打开位置和保持位置。当在对象没有安装在安装表面上的状态下致动器被闭合到接触件保护位置时,保护部在上下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安装表面的下方,同时保护部隐藏接触点,使得当在前后方向上从连接器的前面观察连接器时不能看到接触点。
33 用于形成模化配电板的系统以及用于组装所述模块化配电板的方法 CN201380011309.4 2013-03-15 CN104160715A 2014-11-19 拉尔夫·蒂尔曼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模化配电板(14)的系统(16),其包括具有前板(20)的承载装置(10)以及至少一个配电模块(12),所述至少一个配电模块在头端(28)处具有至少一个连接插口(30),其中,当所述配电模块(12)紧固到所述承载装置(10)时,所述至少一个配电模块(12)的头端(28)与所述前板(20)的背侧相对,并且所述前板(20)允许从前面触及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插口(30)。所述承载装置(10)具有U形轮廓的容纳部(18),所述前板(20)形成用于所述容纳部(18)的U形轮廓的基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配电模块(12)的头端(28)能够插入到所述容纳部(18)中,其中,在插入到所述容纳部(18)中的所述头端(28)处,所述配电模块(12)能够借助于夹子连接件可拆卸地紧固到所述承载装置(1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组装相应的模块化配电板(14)的方法。
34 连接器 CN201010525791.1 2010-10-26 CN102142636B 2014-10-01 铃木幸雄; 竹原秀明; 福田州洋; 片冈裕太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很难发生电连接不良的连接结构的连接器。具备为了使连接部件(9)的头部(9b)按压邻接的绝缘板(8a)而具有使连接部件(9)的头部(9b)转动的手柄(52)的手柄机构(51),手柄机构(51)包含操作容许单元(60),该操作容许单元(60)在使阳侧终端壳体(5)与阴侧终端壳体(7)嵌合时,在阳侧终端壳体(5)与阴侧终端壳体(7)达到了规定的嵌合状态时,容许对连接部件(9)进行用于将多个第一连接端子(4a~4c)及多个第二连接端子(6a~6c)在各接点一并地进行固定的操作。
35 具有偏置的接触部的圆柱形电连接器 CN201410051582.6 2014-02-14 CN103996916A 2014-08-20 迈克尔·格利克; 斯洛博丹·帕夫诺维奇; 瑞什马·拉瑟德; 图拉西·萨德拉斯-拉温德拉
发明涉及具有偏置的接触部的圆柱形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界定内部空间的端子主体。电接触部位于内部空间内。电接触部包括偏置成与端子主体接合的基体接触环和偏置成与端子主体接合的外环。接触臂从基体接触环延伸至外环。
36 用于电池的连接元件 CN201280058539.1 2012-11-12 CN103959563A 2014-07-30 米歇尔·温登伯格; 奥雷利安·赫拉
一种连接装置(1),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沿着第一轴线(A1)延伸的连接销(2)和连接元件(7),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电绝缘的壳体元件(8),所述壳体元件具有对内部空间(9)限界的壳体壁(10),其中将接触元件(13)设置在壳体元件(8)的内部空间(9)中,其中接触元件(13)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轴线(A1)与连接销(2)连接,其中连接元件(7)具有能够相对于接触元件(13)从紧固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中的紧固元件(8,22),并且当接触元件(13)与连接销(2)处于接触状态时,紧固元件(8,22)位于紧固位置中,在所述紧固位置中,所述紧固元件经由形状配合与连接销(2)的稳固区域(4)连接,由此连接元件(7)和连接销(2)之间的连接是形状配合紧固的,并且稳固元件(8,22)能够从稳固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中,其中在释放位置中,撤除稳固元件(8,22)和连接销(2)之间的形状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在接触元件(13)和连接销(2)之间的移动。
37 电连接装置 CN201410003445.5 2014-01-03 CN103928793A 2014-07-16 曾珽章
一种电连接装置,包含一包括一第一绝缘壳的插座连接器、一导引框架及一包括一第二绝缘壳的插头连接器。第一绝缘壳具有一安装部及一由安装部凸伸的对接部。导引框架与插座连接器相组合,并包括一框体、一母扣单元及一挡。框体套设于第一绝缘壳的安装部且具有一开口以供对接部穿出。母锁扣单元与挡块分别由框体凸伸且位于相反两侧并与对接部相间隔以共同界定一插置空间。第二绝缘壳具有一壳体及一形成于壳体的一侧且与母锁扣单元相配合的公锁扣单元。在插头连接器反插时受到导引框架的阻挡无法进入插置空间,不能与插座连接器对接。
38 连接器 CN201310537424.7 2013-11-04 CN103811909A 2014-05-21 木田新二朗
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实现壳体的低高度化并提高相对于前保持器的保持可靠性。在前保持器(40)的前壁部(41)的前表面中的突片插入孔(45)的开口边缘部,将对方端子配件(100)的突片(101)引入的保持器侧引入面(47)扩张地形成在覆盖凸部(19)的前方的一边部。在壳体(10)的前表面中的腔体(18)的开口边缘部,将突片引入的壳体侧引入面(33)扩张地形成在除了与一边部相对的位置之外的面对突片插入孔内侧的位置。防止保持器脱落的卡定支撑部形成在壳体中的相邻的腔体间的隔壁(23)上。卡定支撑部位于壳体侧引入面的后方,具有在隔壁的高度方向上与保持器侧引入面重叠的部分。
39 接触端子 CN201280044938.2 2012-09-13 CN103797649A 2014-05-14 小林贵雄; 增田享哉
发明提供一种在维持弹性及导通性等的要求特性的同时可实现小型化的接触端子。本发明的接触端子介于2个接触对象物之间,以谋求2个接触对象物间的电气导通的接触端子(2),该接触端子具备:第1导通构件,其具有由多个倾斜面所构成的凸部、及设置在与该凸部不同的端部且与一方的前述接触对象物的电极接触的第1接触部;以及第2导通构件,其具有形成弯曲形状且与另一方的前述接触对象物的电极接触的第2接触部、分别从前述第2接触部沿着前述弯曲形状呈带状地延伸且可弹性变形的多个弹性部、及设置在前述弹性部的前端且与前述多个倾斜面的任一者可滑动地接触的滑动接触部。
40 接合连接器 CN201280035397.7 2012-07-18 CN103688425A 2014-03-26 濱井强; 中岸巧; 長吉富彦
接合连接器(1)设置有:连接器壳体(2),其具有端子接收腔(3);接合端子(11),其固定到连接器壳体且布置在端子接收腔内部;连接端子(20),其插入并收纳在端子接收腔中并且通过弹性接触片(24)的弹性变形的方式与接合端子接触;以及定装置(4),其将收纳在端子接收腔中的连接端子与连接端子锁定,以固定连接端子,其中,锁定装置具有设置在连接端子上的锁定槽(12,13),和设置在连接端子的壁部(23c)上的锁定突片(25,26),壁部支撑连接端子的弹性接触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