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用于充电器的异物去除结构 CN201180042115.1 2011-08-31 CN103081283B 2015-07-15 酒井守; 冈村幸治
所提供的是一种异物去除结构,其设置有插入孔、电池端子以及推出部。插入孔设置在电池组中,沿电池组的附接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充电器侧端子能够进入的开口,该开口形成在延伸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侧中。电池侧端子设置在插入孔中,并且当电池组附接到充电器时与从开口进入插入孔的充电器侧端子相接触。推出部设置在比电池组中的开口更向前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上,并且具有与附接方向相交的表面。该异物去除结构构造成使得推出部位于如下区域:即,当电池侧端子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与充电器侧端子接触时,该区域向比充电器侧端子更向前的附接方向上的向前侧偏移。
102 车辆 CN201180070806.2 2011-05-12 CN103517816B 2015-04-22 大野芳和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碰撞后的充电时的不良情况的车辆。该车辆是能够通过来自外部的电源进行充电的车辆(100),具备:车身(200),设有充电口(90);及导轨(404),以在从外部受到冲击时发生变形覆盖充电口的方式设在所述充电口附近。
103 用于车辆装置的互连组件以及互连方法 CN201380039935.4 2013-05-06 CN104521075A 2015-04-15 克洛德·卡斯; L·麦莱特
一种用于将车辆装置(300)电连接至电缆导线的互连组件。该组件包括:装置、附接至导线的端子以及引导壳体(700)。该装置内部容纳有母线连接件(310,320)。所述引导壳体(700)将所述端子通过装置开口(390)从该端子不与所述母线连接件(310,320)连接的未配合位置引导至该端子与所述母线连接件(310,320)电连接的配合位置。所述引导壳体(700)也可用于将电缆屏蔽条带或导线屏蔽条带(790)互连至所述装置壳体(312)的导电部分,以及/或者用于容纳位于所述电缆或导线与所述装置壳体之间的密封件
104 插座 CN201310446693.2 2013-09-26 CN104518353A 2015-04-15 吴钢; 冯丽利; 谭树玉; 王书进; 李昕; 郭莹
发明提供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0)和固定设置在插座本体(10)上的保护套(20),保护套(20)围设在插座的插孔外,插座本体(10)上还设置有导向槽(30),导向槽(30)连接在保护套(20)的内周壁与插孔之间,以使插头的插脚沿导向槽(30)滑动至插孔处。保护套能够防止使用者意外触碰插孔造成触电事故,导向槽有助于使用者方便快捷地将插头插入插孔内,同时使用者在确定插孔位置时无需用手接触插孔,避免了触电,保证了使用者生命安全。
105 插座 CN201310446908.0 2013-09-26 CN104518322A 2015-04-15 吴钢; 冯丽利; 谭树玉; 王书进; 李昕; 郭莹
发明提供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0)和保护单元(20),保护单元(20)固定设置在插座本体(10)上,保护单元(20)为围设在插座本体(10)的插孔外的套体,套体向远离插座本体(10)的方向延伸。保护单元能够防止视障使用者误碰插孔造成触电,因而能够保证视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106 可搬移装置 CN201110242790.0 2011-08-19 CN102398433B 2015-04-08 中岛章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搬移装置,该可搬移装置包括壳体、把手部、偏压部、止部、杆部以及连接部。壳体具有电源插头插口,电源插头插入到电源插头插口中。把手部可以在壳体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移动。偏压部在使把手部向壳体外部移动的方向上偏压把手部。锁止部锁定把手部,使得把手部不会在偏压部的偏压作用下移动到壳体外部。当将电源插头插入到所述插口中时杆部在电源插头的插入方向上移动,而当拔出电源插头时杆部在电源插头的拔出方向上移动。连接部连接锁止部和杆部。
107 可开合的插头装置 CN201410717962.9 2014-12-01 CN104409911A 2015-03-11 马庆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开合的插头装置,其包括固定有至少一个固定插脚的插脚模;在所述插脚模块底端设置有第一铰轴,在该插脚模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其中,在该第一盒体上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槽道,在该第二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插脚对应的活动插脚,该活动插脚设置为采用以下结构:所述活动插脚在所述两个盒体收拢时位于所述槽道中,并在所述两个盒体打开时从所述槽道中翻转伸出与所述固定插脚对应形成插头。本发明可开合的插头装置由于采用了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铰接结构,并且在第一盒体上设置的方便活动插脚翻转的槽道,从而实现了收拢时的插头体积更小,打开时的插头结构简化耐用。
108 一种旋转式安全插排 CN201410595701.4 2014-10-30 CN104377482A 2015-02-25 赵成明; 刘小峰; 张林娟
发明涉及一种插排,一种旋转式安全插排,包括导线、插排上盖和插排下盖,插排上盖上设有插排面板,所述插排面板上设有零线插口和火线插口,所述插排下盖分别设有与零线插口、火线插口相对称的带导电片的零线卡槽和火线卡槽,所述零线插口和火线插口一侧分别向相反方向延伸成30~90°圆弧形槽,所述零线插口圆弧形槽和火线插口圆弧形槽共圆心,所述零线卡槽和火线卡槽分别在零线插口和火线插口延伸方向一侧开口,所述导电铜片分别在零线卡槽和火线卡槽开口一侧开口。本插排通过旋转插头,从而达到打开与关闭电源的效果,可以不用拔出插头即可关闭电源或者减少插拔次数,降低触电的危险,使用更安全。
109 电极自吸式插座及插头 CN201410538723.7 2014-10-14 CN104319545A 2015-01-28 不公告发明人
一种用于接通用电器电源的装置电极自吸式插座及插头,本装置插座及插头,其中零件为:插头(1)、插孔(2)、管(3)、绝缘管(4)、插头的强磁永磁(5)、铜片(6)、插座的强磁力永磁铁(7)、拔插座(8)。
110 电源转接器 CN201310012895.6 2013-01-14 CN103928949A 2014-07-16 刘维维; 林俊铭
一种电源转接器,该电源转接器包括:一壳体、一第一接头、一旋转机构以及一第二接头;该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该第一接头以可转动方式设置于该壳体的底部;该旋转机构设置于该壳体与该第一接头之间;该第二接头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该旋转机构,该第二接头还电连接该第一接头,一外部连接器插入该第二开口以连结该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被该外部连接器推挤而驱使该旋转机构转动该第一接头,使得该第一接头自该壳体内突出于该第一开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操作容易的优点,还可随着外部连接器的安装及卸除自动收缩接头,有效解决了传统转接器使用不便的缺点。
111 装置 CN201280052637.4 2012-08-24 CN103891057A 2014-06-25 M.约翰逊; R.沃塔克
一种构造成定地固定到外部结构的闭锁装置包括:外壳,其限定尺寸设计为接纳外部结构的开口;至少一个夹持构件,其设置在外壳内且定位成接纳外部结构;以及驱动构件,其与外壳组装在一起。至少一个夹持构件可在轴向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外壳的内表面迫使该至少一个夹持构件形成与外部结构的夹持接合,在第二位置中,外壳的内表面允许该至少一个夹持构件伸展以释放外部结构。驱动构件与至少一个夹持构件操作性地连接,以便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至少一个夹持构件。
112 连接器 CN201310400207.3 2013-09-05 CN103682829A 2014-03-26 水谷嘉宏; 平野慎士; 北村圭史; 畑隆雄
一种连接器,防止突片变形。至少在隔着多个突片(20、21)的高度方向两侧分别在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三个以上的进入限制部(30、31、32)突出地配置在盖部(10)内。在隔着突片(20、21)相邻配置的多个进入限制部(30、31、32)的内侧沿宽度方向连续地形成有多个凹陷空间(3A~3E)。在从前方插入盖部10内的球面体(201)的球面与多个进入限制部(30、31、32)的前端抵接、球面体(201)的中心轴上的顶点(202)进入凹陷空间(3A~3E)内的情况下,在多个凹陷空间(3A~3E)的任一个中,突片(20、21)配置于在俯视视下与顶点(202)不同的位置
113 连接器及带有该连接器的扩充底座 CN201210197883.0 2012-06-15 CN103515780A 2014-01-15 赖彦豪; 蔡志鸿
一种连接器,其设置于一个承载面上用以与一个电子装置连接。该连接器包括滑动连接于该承载面上的基座、滑动设置于基座上的插接件以及与该基座连接的操作件。该插接件包括与该电子装置插接的第一接口。该基座包括升降件,该升降件包括支撑部以及与该支撑部呈一定度的连接的升降部。该操作件可在外作用下相对于该承载面沿两个相反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来回移动以带动该基座相对于承载面在一个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来回滑动,该插接件在该基座的作用下于升降部和支撑部之间来回移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该连接器的扩充底座。
114 连接器单元 CN201180055015.2 2011-11-14 CN103210547A 2013-07-17 矢込佐知子; 石川步; 财津加都喜
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单元,当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接合时,该连接器单元能够防止使用者与第一端子配件进行接触。一种连接器单元(20),包括:具有容纳第一端子配件(3)的第一壳体(4)和布置在第一端子配件和第一壳体之间的接触防止壳体(51)的第一连接器(1);以及与第一壳体接合的第二壳体。张紧弹簧(6)布置在接触防止壳体中,该张紧弹簧(6)具有固定于接触防止壳体的外周的一端,以及与第一壳体定以限制接触防止壳体滑动的自由的另一端。在第二壳体中布置有进入部(12),该进入部(12)进入在张紧弹簧(6)和第一壳体之间,并且通过挤压张紧弹簧而释放张紧弹簧锁定从而使得接触防止壳体能够滑动。
115 电源连接器系统 CN201210597238.8 2012-10-08 CN103124013A 2013-05-29 W·赵
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系统(100),包括头部组件(120),该头部组件包括导电插针(124)、包围导电插针的内罩(128)以及包围内罩的外罩(130)。内罩具有穿过其的槽(154)。电源连接器系统(100)包括电源端子连接器(102),其具有带腔体的插头壳体和容纳在腔体中的插入件组件。该插入件组件具有端子主体,其端接至电源电缆(108)的导体的端部并且电连接至头部组件的导电插针。插入件组件具有用于保持端子主体的介电插入件。该插入件组件具有包围介电插入件并且为端子主体提供屏蔽的插入件屏蔽件。插头壳体具有容纳在对应槽中的可选肋部,用于相对于头部组件定向电源端子。
116 电连接器系统 CN201180018306.4 2011-04-05 CN102834984A 2012-12-19 M·贡尔本; T·施维茵; 托马斯·伯恩哈德·帕布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系统。电连接器系统包括待配对至相应的对置连接器(30)的第一连接器(20),并且所述电连接器系统还适于连接至信号回路,该信号回路用于在接通时启用电源。作为一个安全特征,所述连接器系统还包括分配给所述第一连接器(20)的连接器位置确保(CPA)构件(10),该连接器位置确保构件是可移动的,由此如果第一连接器未正确地配对至对置连接器,则终点位置便不可到达。所述CPA构件适于在置于所述终点位置时与所述信号回路相互作用,从而启用所述电源。
117 具有螺母的插塞式连接器的壳体的连接系统 CN201210052724.1 2012-03-02 CN102683905A 2012-09-19 奥拉夫·瓦尔鲍姆; 延斯·格鲁里斯
就具有壳体(10)和能够布置在该壳体(10)上的螺母(16)的连接系统而言,目标是提供如下解决方案:通过该解决方案,可防止螺母(16)不经意地从壳体(10)脱离。旨在通过如下实现这个目标:螺母(16)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在螺母(16)上形成有闭部件(24),该闭锁部件(24)能够闭锁到形成在壳体(10)上的配对闭锁部件(26)。
118 电连接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电气保护装置 CN200810097145.2 2008-05-19 CN101325287B 2012-09-05 丹尼尔·范齐托
发明涉及电连接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电气保护装置,该连接端子包括:形成限定开口的框架的通道,用于插入电开关装置的连接端子垫和要连接的导线;夹紧螺钉,其拧入通道的壁中的一个且设计成通过螺钉或通道的运动,将电缆夹紧在连接垫和通道或螺钉之间;第一片,其能防止电缆插到连接端子的通道下。该连接端子的特征在于包括称为第二片的绝缘片,其由绝缘材料制成且能沿大致垂直于通道或螺钉的运动方向的方向横向安装在第一片的周围,连接端子包括用于相对于第一片将第二片沿平行于上述运动轴线的垂直方向固定的固定装置和用于相对于第一片将第二片沿平方向固定的固定装置,该水平方向即为大致垂直于上述运动轴线的方向。
119 连接器 CN201080049480.0 2010-10-22 CN102598432A 2012-07-18 M·施文克; A·杜比尔钦克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主装置和附件的组件,可以通过安全连接器和安全检测方法连接主装置和附件。根据本发明,该组件包括:主装置(2),可连接到所述主装置(2)的附件(3),所述附件(3)包括附件连接器(4),用于与所述主装置(2)的装置连接器(5)配合,所述附件连接器(4)和所述装置连接器(5)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源接触部(7),用于从所述主装置(2)向所述附件(3)传送电,所述主装置(2)包括检测装置(9),如果将所述附件(3)连接到所述主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9)接收所述附件(3)存储的复合附件数据,通过对所述复合数据的肯定评估使得能够在所述装置连接器(5)的一个或多个电源接触部(7)处施加电源电压
120 可搬移装置 CN201110242790.0 2011-08-19 CN102398433A 2012-04-04 中岛章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搬移装置,该可搬移装置包括壳体、把手部、偏压部、止部、杆部以及连接部。壳体具有电源插头插口,电源插头插入到电源插头插口中。把手部可以在壳体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移动。偏压部在使把手部向壳体外部移动的方向上偏压把手部。锁止部锁定把手部,使得把手部不会在偏压部的偏压作用下移动到壳体外部。当将电源插头插入到所述插口中时杆部在电源插头的插入方向上移动,而当拔出电源插头时杆部在电源插头的拔出方向上移动。连接部连接锁止部和杆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