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具有电驱动的船 CN201380058902.4 2013-11-11 CN105102318B 2017-05-03 J·比巴克; P·克里格; M·哈特迈尔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驱动和主电压源的船,所述主电压源为所述电驱动提供电,并且所述船具有辅助电压源,所述辅助电压源为至少一个额外部件提供电力。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所述辅助电压源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装置连接到所述主电压源。
162 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炭材、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及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用炭材的制造方法 CN201380044185.X 2013-08-22 CN104584286B 2017-05-03 山田俊介; 石渡信亨; 上田晃生; 布施亨; 横溝正和; 加藤瑛博
发明课题在于提供即便在低温下输入输出特性也优异的非电解液二次电池。为了解决本课题,通过使用满足特定的条件的复合颗粒(炭材)作为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能够大幅地改善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在低温时的输入输出特性;所述复合颗粒为石墨颗粒与一次粒径为3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颗粒的复合颗粒,优选为还含有无定形碳的复合颗粒。
163 用于二次电池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部件制造的二次电池及多电池设备 CN201280045085.4 2012-08-23 CN103797618B 2017-05-03 梁正勋; 崔丞惇
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部件制造的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部件包括:金属板,至少一条凹进线形成在该金属板中;和焊接图案,该焊接图案附接至所述凹进线。根据本发明,当过电流流动通过所述二次电池部件时,焊接图案附接至所述凹进线的部分断开,以不可逆地阻挡过电流的流动。
164 具有间断电极电化学电池 CN201280039904.4 2012-06-21 CN103733384B 2017-05-03 弗雷德里克·C.·博诺姆; 詹森·D.·富尔; 加里·P.·霍钦-米勒; 约翰·P.·丁克埃尔曼
本文提供的是电化学电池元件系统。一个这样的系统包括具有所需长度的第一电极和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多个电极段之间的间隔的间断的第二电极。该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分隔件,被定位来将第一电极和间断的第二电极隔开。该第一电极、间断的第二电极,以及一个或多个分隔件沿电池元件的长度卷绕。
165 一种高比特性磷酸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1234109.7 2016-12-28 CN106602133A 2017-04-26 蒋宁懿; 李成章; 韩立明; 杨彩玲
发明提供一种高比特性磷酸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功率型电解液、极柱及电池外壳;正极片采用箔集流体,一侧包含一体成型的极,两侧表面先预涂覆炭黑纳米管导电涂层,之后涂覆正极料;正极料包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正极粘结剂和导电剂;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负极片采用箔集流体,一侧包含一体成型的极耳,两侧表面涂覆负极料,负极料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粘结剂和导电剂;正、负极耳均采用多极耳结构,同极的所有极耳直接分为两束或连接带状极耳后分为两束,分别在极柱两侧相对的焊接面上通过电子束或激光熔融焊接与极柱连接,形成三明治结构,最终制得高比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
166 多晶型锂锰化物粒子、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活性材料 CN201480004175.8 2014-07-25 CN104903238B 2017-04-26 郭益淳; 曹昇范; 蔡和锡
发明提供由化学式1表示的多晶型锂锰化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式1>Li(1+x)Mn(2‑x‑y‑f)AlyMfO(4‑z),其中M为选自如下中的任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元素:(B)、钴(Co)、(V)、镧(La)、(Ti)、镍(Ni)、锆(Zr)、钇(Y)和镓(Ga),0≤x≤0.2,0电池的寿命特性与充放电容量特性。
167 用于检测电池组损害的方法和设备 CN201410790219.6 2014-12-17 CN104733795B 2017-04-26 P.D.罗林森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交通工具安装的电池组何时被一道路碎屑或其它障碍物的碰撞所损害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利用设置在蓄电池组内的蓄电池的下表面与下部蓄电池组外壳面板之间的多个冷却导管。冷却导管配置成在物体冲击下部蓄电池组外壳面板时变形和吸收碰撞能。当冷却导管变形时,发生冷却剂流量/压的改变,该改变可以被集成到导管的冷却剂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到。耦接到传感器监视子系统的系统控制器可以配置成在检测到冷却导管变形时提供多个响应中的任意响应。
168 方形二次电池 CN201380041630.7 2013-06-26 CN104620418B 2017-04-26 高塚祐一; 小野寺庆夫; 河合亮成; 渡司卓
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在接合的电极组和集电板等上产生的异物进入电极组的可靠性高的方形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组(3),该电极组(3)通过由正极(301)和负极(302)构成的电极隔着隔膜(303)扁平状地卷绕而成,所述正极(301)和负极(302)在金属箔(301a、302a)的表面形成有活性物质层,在卷绕轴(L)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金属箔(301a、302a)露出的金属箔露出部(301c、302c);和将电极组(3)与电极端子(8A、8B)电连接的连接板(4A、4B),电极组(3)的金属箔露出部(301c、302c)与连接板(4A、4B)被按压接合,由金属箔露出部(301c、302c)和连接板(4A、4B)构成的按压接合部(31A、31B)的至少一部分被树脂材料覆盖
169 车辆电系统 CN201380042052.9 2013-08-09 CN104602971B 2017-04-26 齐藤成则; 片山直树; 片冈准
一种车辆电系统包括:发电机(10);第一电池(20)和第二电池(30);电力负载(42),其连接至第一电池;开关(50),其选择性地将第二电池与发电机和第一电池连接和断开;第一控制器(70),其对开关进行控制;调节器(10a),其将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调节至调节电压(Vreg);以及第二控制器(80)。在发电机工作于再生模式期间,第二控制器可变地设置调节电压,从而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以:将第一电池的目标输出电压与所检测的输出电压之差保持为不大于预定的允许电压偏差;以及将调节电压与第一电池的目标输出电压之差保持为不大于预定阈值
170 挖土机 CN201380006151.1 2013-02-06 CN104067406B 2017-04-26 横山和也; 中条晃伸
发明提供一种挖土机。本发明的挖土机中,通过蓄积在蓄电模中的电驱动挖土机的电动机。蓄电模块包含被层叠而呈层叠结构的多个单体单元。各单体单元具有包含一对电极片的蓄电单体及支承蓄电单体的框体。各框体具有形成于朝向层叠结构侧方的表面的拧紧部。通过蓄电单体的电极片拧紧于拧紧部,多个蓄电单体被电连接。
171 用于储能装置的充电电路和为储能装置充电的方法 CN201310056747.4 2013-02-22 CN103296713B 2017-04-26 H.拉普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能装置(1)的充电电路(30;40),所述充电电路(30;40)具有:第一半桥电路(9);第二半桥电路(15);第一馈电节点(37a;37b;47a);第二馈电节点(37a;37b;47a);馈电电路(35;44,45);转换器电感线圈(31;41);半导体开关(33),以及补偿二极管(16a;17a)。
172 电池传感器装置 CN201580041037.1 2015-09-08 CN106575802A 2017-04-19 木村真也
电池传感器装置具有接线柱母线基板温度传感器、传热部件。接线柱包含与蓄电池端子嵌合的夹持部。在母线上安装负载侧端子。另外,母线将夹持部和负载侧端子经由分流电阻电连接。基板与母线重叠并与母线电连接,比母线更向夹持部突出。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基板的与母线相对的面的突出部。传热部件设置于温度传感器与接线柱之间。
173 方形二次电池 CN201480080812.X 2014-08-06 CN106575741A 2017-04-19 松本洋; 小口勇人
发明提供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在外部端子焊接汇流条的金属体和与金属体接合的连接端子之间确保机械强度和电特性两者,可靠性更高。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方形二次电池(100A)在方形电池容器(101)的1个面配置正极和负极的外部端子(141、151),在电池容器中收纳有扁平卷绕组件,特征在于:一方的外部端子(151)具有贯通电池容器与扁平卷绕组件(170)电连接的连接端子(153)和与连接端子接合的金属体(152),连接端子与金属体的接合部具有机械接合部和冶金接合部。
174 用于电池组模的容纳部和具有这样的容纳部的电池组模块 CN201580044413.2 2015-08-03 CN106575728A 2017-04-19 R.安格鲍尔; C.米勒; S.鲍曼; A.吕勒; E.赖默; M.鲁斯-莫尔
发明涉及用于至少部分地挤压地容纳用于电池组模的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12)的容纳部(10),其中,所述容纳部(10)具有两个端板(14a、14b),该端板能够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12)的两个对置的侧部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4a、14b)通过多个被固定在所述端板(14a、14b)处的棒状的支承部(16a‑d)来连接,其中,这些支承部(16a‑d)被构造用于至少二维地支承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12)的各一个棱边(18a‑d)。综述,前述的容纳部(10)以尤其简单的和在花费上有利的方式允许将电池组电池(12)固定在电池组模块中并且通过至少临时的致紧依赖于温度来维持住电池组模块的性能。
175 一种低温磷酸锂动电池 CN201510655768.7 2015-10-11 CN106571485A 2017-04-19 许辉; 杨斌斌; 李文明; 李瑶
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磷酸锂动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及电解液,负极片包括负极箔材及涂覆于负极箔材表面的负极材料正极片包括正极箔材及涂覆于正极箔材表面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电解液包括溶剂、添加剂和锂盐;所述溶剂为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乙酸乙酯、碳酸丙烯酯复合。碳酸乙烯酯和碳酸甲乙酯溶解锂盐、碳酸二甲酯和乙酸乙酯降低电解液粘度、提高锂离子扩散系数,碳酸丙烯酯提升高低温性能,使低温磷酸锰铁锂动力电池具有更高的放电电压平台和更加优异的低温性能,极大地拓宽该电池的应用范围。
176 热交换器插入特征的用于电池框架 CN201410648700.1 2014-09-12 CN104518185B 2017-04-19 U·施米德; A·G·安德森; R·埃辛格; K·R·斯佩特; R·勒奇
发明涉及带热交换器插入特征的用于电池框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多个电池单元的支撑框架组件,其包括:具有多个第一突条的第一端框架,具有多个第二突条的第二端框架,以及具有用于接收多个第一突条和多个第二突条的多个槽的结构框架。第一端框架和第二端框架附接到结构框架以保持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以及位于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之间的泡沫垫。结构框架具有在其中的用于接收冷却组件的弯曲特征,以及具有用于接收来自冷却组件的散热片的斜切槽。支撑框架组件还包括联特征,所述联锁特征与另一个支撑框架匹配,其中在相邻的支撑框架之间限定有间隙。
177 电解质二次电池 CN201180074849.8 2011-11-15 CN103947032B 2017-04-19 森田昌宏; 福本友祐
由本发明提供的非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含有正极(30)和负极(50)的电极体(20)和非水电解质,该电极体(20)由多个不同的构成部件构成,在构成该电极体(20)的多个构成部件中的至少2个互不相同的构成部件中分别含有在80℃~120℃的温度范围具有熔点的粒状聚合物(38)、(78)。电极体(20)具备:在正极集电体(32)上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34)的正极(30)、在负极集电体(52)上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54)的负极(50)、介于正极(30)与负极(50)之间的隔离件(70A)、(70B)、和非水电解质。优选在正极(30)、负极(50)和隔离件(70A)、(70B)中的任2个或全部部件含有上述粒状聚合物(38)、(78)。
178 自动插接充电装置、智能立体车库及充电方法 CN201610277783.7 2016-04-28 CN106560966A 2017-04-12 冯海洲; 刘宇晓; 周晓岚; 查兵; 张为丰
发明公开一种自动插接充电装置、具有该自动插接充电装置的智能立体车库以及充电方法,其中,所述自动插接充电装置包括底板、相对底板活动设置的车台板、充电桩、充电枪和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设置于底板的一侧,所述充电桩设于车台板一端,所述充电枪连接于所述充电桩,所述车台板与充电桩二者之一具有第一通讯模,所述插头组件具有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第二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插头组件在接收数据指令后实现与充电桩的连接或分离。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插接充电装置实现了充电桩与插头组件自动插接的技术问题,应用了该自动插接充电桩的智能立体车库解决了电动车的停车和充电问题,保证了电动车充电过程的智能化操作。
179 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201510085076.3 2015-02-16 CN104868170B 2017-04-12 山本邦光; 上野幸义; 水野智行; 大平纯子
发明涉及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包括作为负电极活性材料的石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0)的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组装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的所述电池的步骤;以及对所述电池进行首次充电的初始充电过程。在所述初始充电过程中,当所述充电期间在所述电池中引起的气体生成量不依赖于充电电流值时,以相对大的第一电流值进行充电,以及当所述气体生成量依赖于所述充电电流值时,以小于所述第一电流值的第二电流值进行所述充电。
180 密闭型二次电池 CN201280075414.X 2012-08-27 CN104584276B 2017-04-12 梅山浩哉; 今西裕明
提供一种具备电流切断机构的密闭型二次电池。该电流切断机构的电流切断(30)具备包含倾斜侧壁部分(32A)和弯曲部分(32B)的凹部(32),倾斜侧壁部分(32A)从凸缘部(32)的内周缘以锥状缩径,弯曲部分(32B)从倾斜侧壁部分(32A)的顶端的周缘以球冠状凹陷。倾斜侧壁部分(32A)的旋转轴L与该倾斜侧壁部分(32A)所成的度θ为60°≤θ≤75°,弯曲部分(32B)的R尺寸为30mm以上且低于100mm。在沿着旋转轴L的俯视图中,弯曲部分(32B)的外周缘位于薄壁部(76)的外周缘的外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