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光记录介质的再现或记录装置 CN97120451.9 1997-10-15 CN1179590A 1998-04-22 马丁·黑克
光记录介质的再现或记录装置,用该装置再现或记录信息、数据或控制信号而无须将用作可交换数据介质的光记录介质插入该装置,也无须特殊电子存储器。该装置中用于夹持可交换数据介质目的的夹持装置被设计成光记录介质。甚至当没有插入光记录介质时仍被转盘驱动的夹持装置被设计成光记录介质。夹持装置具有表示为圆盘CD的光记录介质,与可交换数据介质相反,它是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用于再现或记录信息或数据。装置的操作说明或功能演示最好被存储成他们不会被丢失。
22 记录媒体装置 CN95191128.7 1995-09-06 CN1168736A 1997-12-24 黑川俊哉; 台场丈一; 太田聪; 坂间满则; 前川克己; 尾木匡
一种将记录信息信号的磁带收到盒主体内的记录媒体装置。该记录媒体装置设有:盒主体,其将磁带收于其中;接点端子,其暴露在盒主体外面,作为相对驱动装置的电接点;封闭件,其设置在盒主体上,用于开闭接点端子。接点端子通过在盒主体的外周壁上形成的开口部暴露在盒主体外面。封闭件,当盒主体没有放置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保持在封住盒主体上所设的开口部的位置,当盒主体放置到驱动装置上的时候,被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封闭件打开操作机构移动至打开上述开口部的位置,而将接点端子暴露在盒主体外面。封闭件,其通常受到施件的作用,使其在封住暴露出接点端子的开口部的方向上受力。该记录媒体装置的接点端子,由于被封闭件封住,所以,可防止灰尘等附着,被得到有效的保护。
23 光盘标记形成设备及方法、再现设备、光盘及其制造方法 CN95191218.6 1995-11-16 CN1138915A 1996-12-25 大光昭; 後藤芳稔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记形成设备、一种在光盘上形成激光标记的方法、一种再现设备、一种光盘和一种制造光盘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防止复制的能。为了达到该目的,例如在本发明的光盘中,用激光器在保持所写数据的光盘的反射膜上形成标记,并以加密的形式或用添加数字签名,至少将标记的位置信息或与位置信息有关的信息写到光盘上。
24 录像带放映机之操作功能增进 CN94191380.5 1994-01-05 CN1119049A 1996-03-20 亨利·C·尤恩; 丹尼尔·S·吴; 罗伊·J·曼科维茨; 卡尔·韩德曼; 辛·Y·盖
可增进一盒式录像带放映机之操作,其方法是,其译码器可译码讯息,例如广播节目之标题、频道、日期、时间及长度;并利用该讯息提供节目目录及控制VCR。盒式录象带放映机也设有一VBI编码器,用于将控制讯息及目录讯息插入磁带之视频轨道VBI部分,或插入控制轨道。
25 存储和/或声数据的记录和重放设备 CN93112747.5 1993-12-15 CN1089053A 1994-07-06 冈部政信
数据盘类型能利用一部分控制信息或利用盘盒的通孔加以识别,甚至在错误装入磁光盘的情况下也能在必要时通过转移该操作而选择性地将所需数据记录/再现在相应盘上。因此,即使在磁光盘类型用于数据记录,也能简化盘控制的磁光盘装置和磁光盘。
26 磁带盒的存储装置 CN92113098.8 1992-10-26 CN1072794A 1993-06-02 汉斯-约齐姆·普拉特; 恩斯特·F·舒罗德
发明的目的在于可靠地阻止记录和/或复制设备连同某一种记录介质或某种磁带盒的不希望或不允许的操作状态,并且当磁带盒插入记录和/或复制设备时仅允许所希望或允许的操作状态。一种用于磁带盒的电子存储装置,其中的磁带盒包括一个外壳以及装在外壳内的一或多个磁带卷轴和电子存储装置,其中的存储装置当磁带盒插入记录和/或复制设备时可以连接到记录和/或复制设备上,并且可以利用一个数据处理和控制电路读出存储信息的数值,由此来控制存储装置。
27 用于在光学带上提供纵向位置标记的设备和方法 CN201380058416.2 2013-11-07 CN104769674A 2015-07-08 S·D·威尔逊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光学带上写入数据和定位标记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从其发射激光束的激光源。光学系统还包括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用于接收激光束并且用于将激光束引导到光学带上的至少一个保护带上以在其上写入定位标记。定位标记指示能够被存储在光学带的可写部分上的数据的纵向位置
28 内容提供者终端装置、认证站终端装置、内容提供方法以及程序认证方法 CN201110441003.5 2008-02-22 CN102592632B 2014-11-12 山口高弘; 山本雅哉; 鹈川三藏; 中野稔久; 村濑薰
现有技术中,在对再现装置禁止了再现R介质的情况下,有商用ROM介质的制作费时间的问题,反之,在许可再现装置再现R介质的情况下,有著作权被侵害的危险的问题。本发明具有基于记录介质的类别和已赋予给程序的签名的类别来判断可否再现,并进一步根据签名类别来转换签名过程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既保护内容的著作权,又高效地进行商用ROM介质的制作。
29 能在盘面上投射可见图像的光学记录装置 CN201110020939.0 2002-10-31 CN102063922B 2013-03-13 森岛守人; 臼井章; 塩崎善彦
一种光盘装置,通过将来自拾取器的激光束照射在光盘上记录信息。扫描部分相对于光盘的可记录表面扫描激光束。记录控制部分控制扫描部分进行信息记录。设置投射控制部分,用于根据图象信息控制拾取器和扫描部分实现将可见图像投射在光盘上,使激光束在不能对光盘起作用的第一光强与能够对光盘起作用的第二光强之间变化。当激光束具有第一光强时,伺服部分周期性地检测从光盘反射回的激光束,并在投射可见图像过程中,根据对激光束的检测伺服控制激光束的照射。投射控制部分控制拾取器,用于在第二光强保持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按照图象信息强制性地将激光束从第二光强改变至第一光强,使伺服部分能够检测具有第一光强的激光束,以继续进行伺服控制。
30 可显示损坏率的记录媒体结构 CN200810178011.3 2008-12-08 CN101499025B 2012-07-11 曾文俊
一种可显示损坏率的记录媒体结构。此记录媒体至少包括一使用数据区域,使用数据区域具有多个耐度区,各耐度区块具有一耐度值。可显示损坏率的记录媒体结构包括外装、第一离线显示元件与第二离线显示元件。第一离线显示元件配设在外装,用以显示记录媒体的实际损坏率,实际损坏率是依据错误更正码(ECC)来计算。第二离线显示元件亦配设在外装,用以显示记录媒体的实际损坏率,隐含损坏率是依据各耐度值来计算。
31 能在盘面上投射可见图像的光学记录装置 CN201110020939.0 2002-10-31 CN102063922A 2011-05-18 森岛守人; 臼井章; 塩崎善彦
一种光盘装置,通过将来自拾取器的激光束照射在光盘上记录信息。扫描部分相对于光盘的可记录表面扫描激光束。记录控制部分控制扫描部分进行信息记录。设置投射控制部分,用于根据图象信息控制拾取器和扫描部分实现将可见图像投射在光盘上,使激光束在不能对光盘起作用的第一光强与能够对光盘起作用的第二光强之间变化。当激光束具有第一光强时,伺服部分周期性地检测从光盘反射回的激光束,并在投射可见图像过程中,根据对激光束的检测伺服控制激光束的照射。投射控制部分控制拾取器,用于在第二光强保持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按照图象信息强制性地将激光束从第二光强改变至第一光强,使伺服部分能够检测具有第一光强的激光束,以继续进行伺服控制。
32 光盘记录和再现设备 CN200710000654.4 2007-01-10 CN101000789B 2010-06-23 芦崎浩二; 丰田高博; 木谷聪
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记录和再现设备,其具有与非接触式IC进行通信的功能。该设备包括:机架;外部天线,用于与该机架外部的非接触式IC进行通信;内部天线,用于与包括在装入该机架的光盘中的非接触式IC进行通信;控制部分,用于进行搜索该机架外部的非接触式IC和光盘中的非接触式IC的搜索操作;以及切换部分,用于在控制部分的控制下,改变外部天线与控制部分之间的导通状态、以及内部天线与控制部分之间的导通状态。
33 可显示损坏率的记录媒体结构 CN200810178011.3 2008-12-08 CN101499025A 2009-08-05 曾文俊
一种可显示损坏率的记录媒体结构。此记录媒体至少包括一使用数据区域,使用数据区域具有多个耐度区,各耐度区块具有一耐度值。可显示损坏率的记录媒体结构包括外装、第一离线显示元件与第二离线显示元件。第一离线显示元件配设在外装,用以显示记录媒体的实际损坏率,实际损坏率是依据错误更正码(ECC)来计算。第二离线显示元件亦配设在外装,用以显示记录媒体的实际损坏率,隐含损坏率是依据各耐度值来计算。
34 光盘 CN200780021233.8 2007-05-24 CN101467209A 2009-06-24 道海雄也; 加藤登; 木村育平
一种具备宽带中电磁波辐射效率高的电磁耦合模件,从而得到使著作权保护措施较佳的光盘。这是装载电磁耦合模件(1)的光盘。电磁耦合模件(1)的组成单元包括:无线IC芯片(5)、以及设置含具有规定的谐振频率谐振电路的馈电电路的馈电电路基板(10)。使电磁耦合模件(1)与光盘的由金属薄膜组成的反射膜(51)电磁耦合,并将反射膜(51)作为电磁耦合模件(1)的天线辐射片。
35 一种光盘及其制造方法 CN02127345.6 1995-11-16 CN100423091C 2008-10-01 大嶋光昭; 后藤芳稔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盘和一种制造光盘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防止复制的能。为了达到该目的,例如在本发明的光盘中,用激光器在保持所写数据的光盘的反射膜上形成标记,并以加密的形式或用添加数字签名,至少将标记的位置值息或与位置信息有关的信息写到光盘上。
36 在光学介质制品上涂覆标记物的方法 CN200380109425.6 2003-12-02 CN100399444C 2008-07-02 雷迪斯拉夫·A·波泰雷洛; 马克·B·威斯纽德尔; 史蒂文·F·哈伯德
一种赋予光学制品(46)以标记物(54)的方法,其包括:修饰光学制品(46)表面(44)上的预定位置以改变预定位置的表面能;以均匀薄膜的形式将标记物(54)涂覆在光学制品(46)的整个表面(44)上;以及将标记物(54)保留在经修饰的预定位置,同时将标记物(54)从未修饰区域除去。该方法还包括:使光学制品(46)进行产生离心的旋转运动;以及将标记物(54)保留在经修饰的预定位置,同时借助于离心力将标记物(54)从未修饰区域除去。一种光学制品(46),其包括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成的识别标记:将染料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以形成溶液,修饰光学制品(46)表面(44)上的预定位置以改变预定位置的表面能,将该溶液涂覆在光学制品(46)的整个表面(44)上,使光学制品(46)进行产生离心力的旋转运动,以及将染料保留在经修饰的预定位置,同时借助于离心力将染料从光学制品(46)表面(44)的未修饰位置除去。
37 光盘、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和盘驱动器 CN200710105866.9 2007-06-01 CN101083096A 2007-12-05 吉田展久; 大寺泰章; 梅泽和代; 中村直正; 高泽孝次; 安东秀夫
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盘、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以及盘驱动器。即使使用长波长激光(波长落在从600nm到800nm范围内),一种使用短波长激光(波长=600nm或更少)的一次写入型光盘也允许BCA信息记录。为此,预先在光盘的成型基片上的BCA部分刻制沟槽以存储染料。这样,BCA中的染料的敏感度提高,以允许与该染料的信息记录对应的波长(例如,405nm)之外的波长(波长落在从600nm到800nm范围内)的激光把条码图案记录在BCA上。
38 光盘以及制作光盘的方法 CN200410033469.1 1996-05-15 CN1324592C 2007-07-04 后藤芳稔; 大岛光昭; 田中伸一; 小石健二; 守屋充郎
一种在光盘上形成条形码的方法,它产生用以防盗版的条形码的位置信息作为一种ID,并对光盘的PCA区域的反射膜进行激光微调。根据该方法生产光盘。如图所示,在用CLV记录了数据的光盘的预留凹坑信号区的PCA区域(998),部分除去PCA区域(998)的反射膜,故用重叠方式写入条形码(923)和(938),因此,可以采用相同的光学头重现条形码数据。
39 记录介质用IC标签粘贴片及记录介质 CN200480042556.1 2004-10-19 CN1926721A 2007-03-07 森崎浩树; 铃木孝纪; 尾形友浩
提供一种可向CD直接粘贴并使用的IC标签。其具有:形成为适于CD的形状的薄板状的薄片10;沿CD圆周设置的环状的天线101;和通过天线非接触地进行通信的IC芯片102。用导线形成天线10,并将其设置在CD的记录区域。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将天线设置在CD的记录区域上,则受其影响而无法进行通信,但通过用导线形成天线即可进行通信。
40 光盘 CN200480013628.X 2004-05-13 CN1791905A 2006-06-21 R·A·布龙迪克
一种光盘(2),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存储芯片(60),所述存储芯片包含光道信息。此外,披露了一种用于从光盘读取光学信息的光盘驱动装置(1),所述光盘驱动装置能够从所述存储芯片中读取(步骤303)光道信息并在访问光盘时使用该信息。此外,披露了一种用于将光学信息写入光盘的光盘驱动装置,所述光盘驱动装置能够从所述存储芯片中读取(步骤403)光道信息并在访问光盘时使用该信息,该光盘驱动装置能够在已经执行了(步骤406)写入操作之后将光道信息存入(步骤407)到所述存储芯片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