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无直流电压漂移的偏振变换方法和无直流电压漂移的偏振变换器 CN99814652.8 1999-12-03 CN1330776A 2002-01-09 R·诺埃; D·桑德尔
偏振变换器/PMD-补偿器-芯片(K1)在芯片的开始包括有差别的TE-TM-相位调制器(PH1),芯片产生TE-TM-相位调制,因此可以用无直流成分的控制电压(Vij)控制模式变换器-电极(Eij)。因此保证避免DC-漂移。
42 光调制装置 CN94190477.6 1994-07-07 CN1042368C 1999-03-03 户叶祐一; 村松良二; 田辺高信; 武田次夫
具有基板4、在该基板上形成的用于入射光的入射光波导5、在基板4上从入射光波导5分支形成的透过光的位相随电场的强度变化的2个位相偏移光波导6和在基板4上把位相偏移光波导6合流形成的出射光波导7。位相偏移光波导6中至少一边具有使偏振反向的偏振反向部分8。也可以具有在位相偏移光波导6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区域形成的光透过膜。也可具有在位相偏移光波导6上或其附近的一部分区域形成的缓冲层14。也可以在没有缓冲层14的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的向位相偏移光波导6施加应的透明物质膜。也可具有向位相偏移光波导6之一的一部分施加应力的应力施加部件。也可以具有向位相偏移光波导6之一的一部分或全部照射光的光照射装置26。
43 光调制装置 CN94190477.6 1994-07-07 CN1111919A 1995-11-15 户叶祐一; 村松良二; 田辺高信; 武田次夫
具有基板4、在该基板上形成的用于入射光的入射光波导5、在基板4上从入射光波导5分支形成的透过光的位相随电场的强度变化的2个位相偏移光波导6和在基板4上把位相偏移光波导6合流形成的出射光波导7。位相偏移光波导6中至少一边具有使偏振反向的偏振反向部分8。也可以具有在位相偏移光波导6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区域形成的光透过膜。也可具有在位相偏移光波导6上或其附近的一部分区域形成的缓冲层14。也可以在没有缓冲层14的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的向位相偏移光波导6施加应的透明物质膜。也可具有向位相偏移光波导6之一的一部分施加应力的应力施加部件。也可以具有向位相偏移光波导6之一的一部分或全部照射光的光照射装置26。1)、驱动臂(12)及四杆机构。
44 在使用过程中为声光射束偏转器和声调制器提供温度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CN201280031868.7 2012-07-05 CN104159697B 2017-02-15 J·考丁格雷; D·马尔采夫
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热稳定的声光射束偏转器进行激光加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生成与激光脉冲序列对应的RF脉冲序列,所述激光脉冲序列具有激光脉冲重复率,所述RF脉冲包括用于使激光脉冲序列偏转向各自的传输方向和非传输方向的在传输RF频率下的传输RF脉冲和在非传输RF频率下的非传输RF脉冲,每个RF脉冲包括RF频率、RF振幅和持续时间;控制每个RF脉冲使得RF脉冲序列提供调制的RF驱动信号,该调制的RF驱动信号被调制以在声光偏转器上提供平衡的热负荷;向声光偏转器施加调制的RF驱动信号;以及使用调制的RF驱动信号利用声光偏转器使至少一个激光脉冲偏转,以便用预定的脉冲能量照射选定的目标位置
45 自动确定激光系统中PPLN晶体运行条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201410671680.X 2014-11-21 CN104659644A 2015-05-27 韦恩·罗宾逊
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确定激光系统中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的运行条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该系统包括:一激光器;一用于接收来自激光器的激光输入的周期性极化铌酸锂(PPLN)晶体;一用于调节PPLN晶体的温度温度控制装置;一用于监测PPLN晶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一计算装置。当PPLN晶体接收激光输入时,用温度控制装置来改变PPLN的温度。计算装置监视PPLN晶体的温度和变化期间温度控制装置的相应功率,温度监测使用温度传感器。计算装置根据一功率与温度的函数来确定一个或多个温度控制装置的运行条件和PPLN晶体的运行温度。
46 调制器 CN201080029876.9 2010-07-09 CN102472900B 2015-04-01 乡隆司; 土居芳行; 美野真司; 都筑健; 山崎裕史; 山田贵
在各臂上具备子MZI的嵌套MZI调制器中,降低对来自子MZI的光信号的相对相位进行调整的相对相位调整部本身和相对相位调整部的驱动电路这两方的消耗电。方式(1a)的复合集成型嵌套MZI调制器的结构如下:代替在母MZI中配置相对相位调整部而在各个子MZI内设置对上下两臂均施加方向与极化方向相同(或相反方向)的电场的偏置电极Bias90°和接地电极(参照图4B),设置于各个子MZI的偏置电极Bias90°和接地电极整体构成相对相位调整部。这种相对相位调整部能够对子MZI的上下臂波导光信号分别赋予同方向的相位变化,因此从光信号的度来看与在子MZI输出之后接受相位变化(参照图1A)是等价的。
47 波导元件 CN201380017120.6 2013-03-29 CN104204917A 2014-12-10 竹村基弘; 栗原雅尚; 藤野哲也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波导元件,其有效地使蓄积在基板内的电荷扩散,抑制了直流漂移和温度漂移。其具有:基板,具有电光效应;光波导,形成于该基板上;缓冲层(BF层),形成于该基板上;以及调制电极(信号电极、接地电极),形成于该缓冲层上,对在该光波导传播的光波进行调制,其特征在于,在该基板与该缓冲层之间形成使在该基板产生的电荷扩散的电荷扩散层,该电荷扩散层与构成该调制电极的接地电极电连接。
48 在使用过程中为声光射束偏转器和声调制器提供温度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CN201280031868.7 2012-07-05 CN104159697A 2014-11-19 J·考丁格雷; D·马尔采夫
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热稳定的声光射束偏转器进行激光加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生成与激光脉冲序列对应的RF脉冲序列,所述激光脉冲序列具有激光脉冲重复率,所述RF脉冲包括用于使激光脉冲序列偏转向各自的传输方向和非传输方向的在传输RF频率下的传输RF脉冲和在非传输RF频率下的非传输RF脉冲,每个RF脉冲包括RF频率、RF振幅和持续时间;控制每个RF脉冲使得RF脉冲序列提供调制的RF驱动信号,该调制的RF驱动信号被调制以在声光偏转器上提供平衡的热负荷;向声光偏转器施加调制的RF驱动信号;以及使用调制的RF驱动信号利用声光偏转器使至少一个激光脉冲偏转,以便用预定的脉冲能量照射选定的目标位置
49 光发送器及光发送器的控制方法 CN201280067734.0 2012-01-31 CN104067162A 2014-09-24 关口茂昭
发明涉及光发送器,上述光发送器具有:环形波导电极,形成于环形波导的附近,用于接收信号;第一波导,与环形波导光耦合;第二波导,与环形波导光耦合,并且不与上述第一波导直接光耦合;以及光源,向第一波导供给连续光。
50 光学设备 CN201280024954.5 2012-05-22 CN103562780A 2014-02-05 井出昌史; 野崎孝明; 依田薰; 阿部洋辅
发明提供一种不在基板上设置槽等即可在光波导和基板之间形成缝隙,即使为进行温度调整而受热源加热,也不会对光学元件施加压的光学设备。所述光学设备具有:基板;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具有在与所述基板面对面的面上形成的光波导;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以位于隔着所述光波导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热源,为加热所述光波导,所述热源形成在所述光学元件或者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上;以及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微结构,通过微凸块结构使接合部和光学元件接合,以使光波导和基板之间形成缝隙。
51 光调制元件 CN201280012843.2 2012-03-16 CN103430084A 2013-12-04 近藤顺悟; 岩田雄一; 江尻哲也
发明的光调制元件包括:具有一对沟槽以及在这些沟槽之间的突起部支撑基板;由电光晶体构成且形成有进行多模传播的沟道型光波导的脊部;形成在脊部的一侧且由电光晶体构成;形成在脊部的另一侧且由电光晶体构成;用于粘接第一侧板部和支撑基板的第一粘接层;用于粘接第二侧板部和支撑基板的第二粘接层;以及用于粘接脊部和突起部的第三粘接层。本元件还具备:第一电极,设置在脊部的第一沟槽侧的侧面、第一侧板部的侧面以及第一侧板部上面;第二电极,设置在脊部的第二沟槽侧的侧面、第二沟槽、第二侧板部的侧面以及第二侧板部的上面。通过施加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调制电压来对在沟道型光波导中传播的光进行调制。
52 信号产生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200880131952.X 2008-12-26 CN102210072B 2013-01-16 关口茂昭
为了能够以简单又实用的结构来独立于强度调制地对强度调制的信号高电平状态和信号低电平状态之间的频率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抑制波形劣化从而延长传输距离,并能够对应不同的调制比特率,使光信号产生装置具有:单模激光器(110);反射镜(210),其构成与单模激光器的谐振器不同的其他的谐振器,使来自单模激光器的输出光的一部分反射后返回到单模激光器;强度调制器(140),其设置在单模激光器和反射镜之间;相位调整器(120),其设置在单模激光器和反射镜之间,用于对因强度调制器的强度调制而生成的信号高电平状态和信号低电平状态之间的频率差进行调整。
53 调制器 CN200880114218.2 2008-10-31 CN101842737B 2012-11-07 清水亮; 菅又彻
提供一种进一步改善高频带的频率特性,而且能够进一步抑制温度漂移现象的光调制器。该光调制器包括具有电光效应的基板(1)、形成于该基板的光波导(2),并且在该基板上具有由用于控制在该光波导内导波的光波的信号电极接地电极(4、5)构成的调制用电极,高频调制信号导入线路或终端器的至少任一个通过焊接(81~86)连接于该信号电极的端部(31、32)的至少一方,该光调制器的特征在于,在夹着波导与焊接的该信号电极的端部相反侧的该基板上配置模拟用电极部(131~186)。
54 波长转换光学封装中的转换效率扩展 CN200880105200.6 2008-07-16 CN101784953B 2012-08-22 J·高里尔
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一般涉及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和SHG晶体或其它类型的波长转换器件改变光学封装的有效转换效率曲线。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光学封装的方法,其中光学封装被调谐成使代表滤光器的透射曲线的上升部分与代表波长转换器件的转换效率曲线的下降部分对准。在滤光器和波长转换器件如此对准的情况下,光学封装还被调谐成使基波激光信号的波长处于与透射和转换效率曲线的上升部分和下降部分的对准部分相对应的波长范围内。公开并要求保护其它实施例。
55 激光调制器偏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0810215037.0 2008-09-05 CN101354515B 2012-04-04 沈剑青
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调制器的偏置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激光调制器启动时,在激光调制器的偏置电极输入线性变化的偏置控制电压,并获取激光调制器的输出光功率,确定与预设工作点对应的偏置控制电压;然后,使能激光调制器射频电极的通信电信号,并通过低频正弦导频信号对通信电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同时在偏置电极输入确定的偏置控制电压;对激光调制器的输出光信号进行采样,并将采样的光信号与导频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调节输入偏置电极的偏置控制电压。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缩短控制稳定时间,提高控制精度
56 液晶显示装置 CN200980154751.6 2009-08-28 CN102282503A 2011-12-14 野间干弘; 高滨健吾; 宫崎伸一; 八幡洋一郎; 吉本良治; 前田和宏
发明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液晶面板(20)具有多个探测所接受的光的强度的光传感元件(30),且具有通过各光传感元件(30)探测面板表面上的图像来检测从外部输入的位置的区域传感功能。在液晶面板(20)中,具备构成区域传感器的光传感元件(30)和进行光传感元件(30)的温度补偿的温度补偿传感器(50)。温度补偿传感器(50)具备下层光遮挡膜、设于该下层光遮挡膜上且探测该液晶显示装置所放置的环境的温度的温度探测用光传感元件(30A)以及覆盖温度探测用光传感元件而设置的、遮挡紫外线、可见光线以及红外线的上层光遮挡膜。由此,实现具备不受使用环境温度影响的、探测精度较高的区域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57 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200780037416.9 2007-10-09 CN101523286B 2010-12-15 古屋博之; 水岛哲郎; 山本和久; 门胁慎一; 楠龟弘一
发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包括:激光共振器;将从上述激光共振器射出的基波转换为高谐波的第一波长转换元件;控制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控制元件;将从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基波转换为高谐波的第二波长转换元件;控制上述第二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控制元件;检测从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高谐波的输出的第一检测部;检测从上述第二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高谐波的输出的第二检测部;以及管理由上述第一温度控制元件进行的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控制、由上述第二温度控制元件进行的上述第二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控制、以及对上述激光光源施加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控制的控制器
58 液晶器件 CN200880004327.9 2008-02-06 CN101606098A 2009-12-16 池田肇
发明是一种至少含有一对偏光元件,配置在该一对偏光元件间的液晶元件,向液晶元件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装置的液晶器件。该液晶元件是能够高速响应,并且是能够按照施加电场的大小与/或方向旋转光学轴方位的液晶元件,该电压施加装置能够按照上述液晶材料中的液晶分子取向控制该电压施加装置向液晶元件施加的电压。能够提供具有能达成良好明暗比状态的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液晶器件。
59 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200780037416.9 2007-10-09 CN101523286A 2009-09-02 古屋博之; 水岛哲郎; 山本和久; 门胁慎一; 楠龟弘一
发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包括:激光共振器;将从上述激光共振器射出的基波转换为高谐波的第一波长转换元件;控制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的第一温度控制元件;将从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基波转换为高谐波的第二波长转换元件;控制上述第二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控制元件;检测从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高谐波的输出的第一检测部;检测从上述第二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高谐波的输出的第二检测部;以及管理由上述第一温度控制元件进行的上述第一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控制、由上述第二温度控制元件进行的上述第二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控制、以及对上述激光光源施加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控制的控制器
60 波长变换模、激光源装置、二维图像显示装置、背光光源、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激光加工装置 CN200680038010.8 2006-10-11 CN101288024A 2008-10-15 古屋博之; 山本和久; 水内公典
一种波长变换模,包括:第一基波传播光纤,用于传播从激光源射出的基波;第一波长变换元件,与第一基波传播光纤光学耦合,用于将从第一基波传播光纤射出的基波变换为高次谐波;和第一高次谐波传播光纤,与第一波长变换元件光学耦合,用于传播从第一波长变换元件射出的高次谐波;其中,第一高次谐波传播光纤的芯直径是第一基波传播光纤的芯直径的0.5~0.9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