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集成的光波导器件 CN02128604.3 2002-06-28 CN1432845A 2003-07-30 V·普路内利
集成的光波导器件,如光相位或光强度调制器频率转换器,包括:有垂直于电材料自发极化方向的第1(11)和第2表面(12)的衬底(10)。至少第2表面对给衬底加外电场的操作无用。器件有集成在衬底上的第1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波导。至少一个波导的至少一个纵向波导部分形成在有自发极化第1取向的各个第1衬底区中。至少一个纵向波导的至少一个纵向波导部分形成在具有第1自发极化取向的各第1衬底区(14,15;50)。第1表面上设至少一个第2衬底区(15,14;51,52)邻近垂直于纵向波导部分的第1衬底区。第2衬底区有与第1取向相反的第2取向,正切电场分量扩展到第1表面由热电压电或光电效应之一或多个效应引起极化电荷或自由电荷。金属层(117)和第1表面结合并包含可移动电荷。在正切电场分量作用下可移动电荷位移,补偿衬底中的极化或自由电荷,明显减小垂直于至少集成纵向波导部分的第1表面中的电场分量。
22 液晶显示装置 CN01137642.2 2001-08-31 CN1342916A 2002-04-03 中村正子; 盐见诚; 桥本义人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对偏振片;插入该对偏振片之间的包括具有相应于每个象素的一对区域的一个液晶层的一个液晶板,在该对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具有大约180度的差别,该液晶板具有第一慢轴;一个第一相位板,具有平行于表面并与第一慢轴垂直的第二慢轴;一个第二相位板,具有垂直于第一慢轴和第二慢轴的第三慢轴。从20℃到60℃,该液晶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对温度的依赖性([Δn(20℃)-Δn(60℃)]/40)为0.00026或更小。
23 光学调制设备和控制光学调制器的方法 CN99118514.5 1999-09-06 CN1254851A 2000-05-31 大井宽己; 中元洋; 石川丈二; 山本拓司; 西泽义德
一种光学调制器由一个调制器驱动电压信号驱动,该电压信号具有在电压-光学输出特性的两个光发射极点或两个光熄灭极点之间的2·Vπ幅值。一个低频叠加单元把一个规定的低频信号叠加到调制器驱动电压信号上,并且一个工作点控制器,通过根据包含在从光学调制器输出的光学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分量检测光学调制器的工作点漂移、和根据对光学调制器的工作点漂移的依赖关系控制光学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来控制光学调制器的工作点。
24 波长可变激光设备 CN201580067557.X 2015-12-08 CN107005026A 2017-08-01 小林直树
提供一种可变波长激光设备,其在抑制热干扰的同时实现高精度相位控制,并稳定地输出期望波长的放出光。本发明的可变波长激光设备包括:光放大装置,所述光放大装置包括反射预定波长以外的波长的光并且放出预定波长的光的低反射面;波长控制装置,所述波长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通过光波导传输的光的波长;相位控制装置,所述相位控制装置用于使用由加热装置放出的热来控制通过光波导传输的光的相位;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用于完全反射所输入的光;以及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用于抑制由所述加热装置放出的热传递到设置相位控制装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
25 光学设备 CN201280024954.5 2012-05-22 CN103562780B 2016-10-26 井出昌史; 野崎孝明; 依田薰; 阿部洋辅
发明提供一种不在基板上设置槽等即可在光波导和基板之间形成缝隙,即使为进行温度调整而受热源加热,也不会对光学元件施加压的光学设备。所述光学设备具有:基板;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具有在与所述基板面对面的面上形成的光波导;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以位于隔着所述光波导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热源,为加热所述光波导,所述热源形成在所述光学元件或者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上;以及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微结构,通过微凸块结构使接合部和光学元件接合,以使光波导和基板之间形成缝隙。
26 调制器 CN200980146493.7 2009-12-02 CN102224444B 2015-05-20 土居芳行; 山田贵; 坂卷阳平; 金子明正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光调制器。在本发明的光调制器中,在LN等电光材料的光学基板上利用电光效应进行相位调制,并在石英等的平面光波电路(PLC)基板上利用热光效应进行工作点的设定。由于无需直接加热电光材料制成的光学基板,因此,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热漂移等所产生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减轻由加热所引起的基板的损坏和翘曲。而且,PLC中所使用的石英具有低的热导率,大约为LN基板的五分之一(约为1W/(m·K)),因此能够以低功耗来维持所希望的相位差,易于稳定工作点。
27 补偿方法、光调制系统以及光解调系统 CN201180036767.4 2011-11-28 CN103026289B 2015-05-13 藤咲芳春
发明提供一种补偿方法、光调制系统以及光解调系统。光调制系统(1)具有通过使用了低频信号(#12)的反馈控制来对MZ型光调制器(12)的动作点漂移进行补偿的补偿功能。判断部(18)判断反馈控制的稳定性。此外,低频信号生成部(14)在判断为反馈控制不稳定时,将低频信号(#12)的频率从第一频率切换为第二频率。
28 补偿方法、光调制系统以及光解调系统 CN201180036767.4 2011-11-28 CN103026289A 2013-04-03 藤咲芳春
发明提供一种补偿方法、光调制系统以及光解调系统。光调制系统(1)具有通过使用了低频信号(#12)的反馈控制来对MZ型光调制器(12)的动作点漂移进行补偿的补偿功能。判断部(18)判断反馈控制的稳定性。此外,低频信号生成部(14)在判断为反馈控制不稳定时,将低频信号(#12)的频率从第一频率切换为第二频率。
29 调制器 CN201080029876.9 2010-07-09 CN102472900A 2012-05-23 乡隆司; 土居芳行; 美野真司; 都筑健; 山崎裕史; 山田贵
在各臂上具备子MZI的嵌套MZI调制器中,降低对来自子MZI的光信号的相对相位进行调整的相对相位调整部本身和相对相位调整部的驱动电路这两方的消耗电。方式(1a)的复合集成型嵌套MZI调制器的结构如下:代替在母MZI中配置相对相位调整部而在各个子MZI内设置对上下两臂均施加方向与极化方向相同(或相反方向)的电场的偏置电极Bias90°和接地电极(参照图4B),设置于各个子MZI的偏置电极Bias90°和接地电极整体构成相对相位调整部。这种相对相位调整部能够对子MZI的上下臂波导光信号分别赋予同方向的相位变化,因此从光信号的度来看与在子MZI输出之后接受相位变化(参照图1A)是等价的。
30 调制器 CN200980146493.7 2009-12-02 CN102224444A 2011-10-19 土居芳行; 山田贵; 坂卷阳平; 金子明正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光调制器。在本发明的光调制器中,在LN等电光材料的光学基板上利用电光效应进行相位调制,并在石英等的平面光波电路(PLC)基板上利用热光效应进行工作点的设定。由于无需直接加热电光材料制成的光学基板,因此,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热漂移等所产生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减轻由加热所引起的基板的损坏和翘曲。而且,PLC中所使用的石英具有低的热导率,大约为LN基板的五分之一(约为1W/(m·K)),因此能够以低功耗来维持所希望的相位差,易于稳定工作点。
31 利用磁光效应的延迟干涉仪 CN201010525544.1 2010-10-27 CN102055526A 2011-05-11 福岛畅洋
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磁光效应的延迟干涉仪。该延迟干涉仪包括: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入射信号光被分支到该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中;第一转换器,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转换部件,以将第一光路上的信号光转换为圆偏振光,并将该圆偏振光转换为线偏振信号光;相位调节器,其通过磁光效应来对所述圆偏振光的光相位进行偏移;以及第二转换器,其将第二光路上的信号光的偏振状态转换为与所述线偏振信号光的偏振状态大致相同的偏振状态。
32 调制器 CN200880114218.2 2008-10-31 CN101842737A 2010-09-22 清水亮; 菅又彻
提供一种进一步改善高频带的频率特性,而且能够进一步抑制温度漂移现象的光调制器。该光调制器包括具有电光效应的基板(1)、形成于该基板的光波导(2),并且在该基板上具有由用于控制在该光波导内导波的光波的信号电极接地电极(4、5)构成的调制用电极,高频调制信号导入线路或终端器的至少任一个通过焊接(81~86)连接于该信号电极的端部(31、32)的至少一方,该光调制器的特征在于,在夹着波导与焊接的该信号电极的端部相反侧的该基板上配置模拟用电极部(131~186)。
33 光学检测器结构以及在单片集成光电装置中作为反馈控制的应用 CN200580035638.8 2005-10-19 CN101283300B 2010-09-22 大卫·佩德; 卡尔潘都·夏斯特里; 罗伯特·蒙哥马利; 普拉卡什·约托斯卡; 威普库马·帕特尔; 玛丽·纳多
通过使用单片光电反馈装置,提供了对于基于SOI的光电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改进,该单片光电反馈装置监控光电系统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光信号,并提供电反馈信号以调整选择的光学设备的运行参数。例如,可以控制输入信号耦合方向。可选地,光学调制器开关滤波器衰减器可以通过创造性单片反馈装置的功效受到闭环反馈控制。反馈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到控制电子器件的校准/查找表,以提供用于分析此系统性能的基准信号。
34 波长转换光学封装中的转换效率扩展 CN200880105200.6 2008-07-16 CN101784953A 2010-07-21 J·高里尔
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一般涉及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和SHG晶体或其它类型的波长转换器件改变光学封装的有效转换效率曲线。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光学封装的方法,其中光学封装被调谐成使代表滤光器的透射曲线的上升部分与代表波长转换器件的转换效率曲线的下降部分对准。在滤光器和波长转换器件如此对准的情况下,光学封装还被调谐成使基波激光信号的波长处于与透射和转换效率曲线的上升部分和下降部分的对准部分相对应的波长范围内。公开并要求保护其它实施例。
35 电位下降减少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0610005061.2 2006-01-17 CN100445855C 2008-12-24 黄雪瑛
液晶显示器的像素中,像素电压通常在栅极线信号通过后下降。为补偿此压降,施加于像素中电荷存储电容的电压,在栅极线信号通过后,从Vcom增至Vcom1。此电压调整可利用两个切换组件耦接至上述电荷存储电容的第二端来达成。其中一切换组件由栅极线信号驱动,以使所施加电压等于Vcom,而另一切换组件则由次一栅极线信号驱动,以使所施加电压增至Vcom1。在半穿半反式液晶显示器或彩色液晶显示器的面板中(其中每一像素被分成二或三个子像素,而每一子像素各具有一电荷存储电容),一相似Vcom的变化被施加于像素中每一电荷存储电容。
36 调制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80028489.7 2006-09-27 CN101238404A 2008-08-06 神力孝; 近藤胜利; 齐藤勉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调制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光调制器采用了厚度为20μm以下的薄板,并且能够稳定地保持对基板内的微波的共振现象或热电效果等不良情况进行抑制的导电膜。一种光调制器,包括:厚度为20μm以下的薄板(10),其由具有电光学效果的材料形成;光波导(11),其形成在该薄板的表面或背面;和调制电极(13,14),其形成在该薄板的表面,用于对通过该光波导内的光进行调制;上述光调制器具有:增强板(16),其被接合在该薄板的背面;和导电膜(17),其从该薄板的侧面到该增强板的侧面连续地形成。
37 具有电压感应光学吸收的光学赫-曾德调制器偏压控制 CN200580026619.9 2005-08-05 CN101065915A 2007-10-31 许平杰; 迈克尔·C.·拉尔森
发明公布了一种偏压控制电路,其为在其干涉臂处经历光学吸收的赫-曾德调制器提供操作点控制。偏压控制电路产生用于抵消由吸收所造成的热诱导光学指数移动的补偿信号。此外,具有所需发射特性的操作点也可以通过过补偿或欠补偿热效应来任意选择。
38 波导型可变光衰减器 CN200610080143.3 2006-05-09 CN1936651A 2007-03-28 田中康太郎; 北野延明; 阿部由纪雄; 驹野晴保
发明提供一种能得到所希望的响应时间的波导型可变光衰减器。本发明的波导型可变光衰减器(1)具有:用于形成光信号传送用的波导(9)的基片(2),配置在基片(2)表面上、由构成波导(9)的一部分的两条支路波导(9C、9D)及覆盖支路波导(9C、9D)和基片(2)的表面的包层(8)构成的光波导元件(3),配置在光波导元件(3)表面、用于加热支路波导(9C)的加热器(4);并且,两条支路波导(9C、9D)进行热连接。
39 波导结构中的均匀加热方法和装置 CN03808008.7 2003-04-09 CN1666136A 2005-09-07 L·埃达达; A·D·赫尼; D·潘特; J·范努宁; C·C·徐
发明涉及集成波导器件。该器件包括芯子(6)、包层(5)以及此芯子/或包层内的布拉格光栅。波导(1)位于用作散热片(13)和对该波导器件电阻加热之电极(12)的衬底上。
40 温度匹配的滞后层 CN96199195.X 1996-12-16 CN1097744C 2003-01-01 P·P·德威特; S·J·皮克恩; A·斯特恩比根; M·博斯玛
发明涉及到一种包括显示盒的液晶显示器,该显示盒含有液晶材料和滞后层,所述的滞后层包含一种,优选地轻度交联的高分子量材料层和一种基材,其中的高分子量材料具有高于它的Tg的向列相和在工作温度下的至少100Pa.s的动态粘度,并且高分子量材料的Tc和显示盒的低分子量材料的Tc(Tccell)相差-30℃到+30℃之间,优选地在-20℃到+20℃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10℃到+10℃之间;并且高分子量液晶材料的Tg低于50℃。已经发现如果以与优选的活性盒的低分子量液晶材料的Tc相当的Tg采用高分子量材料时,滞后层的滞后值的温度依赖性可与活性盒相当。因此,在使用显示器的温度范围内,滞后层的滞后值可与活性盒相当。进一步发现通过交联高分子量液晶材料,根据本发明的滞后层对针眼形成和不需要的旋转变化变得不敏感,并具有提高了的机械稳定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