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201110229495.1 2011-08-11 CN102566143A 2012-07-11 角张祐一; 佐藤达弥
发明要解决的是因图像输出部和相位差板产生位置偏移,导致的立体图像的画质降低的问题。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输出含有一偏光的图像光的图像输出部,所述图像输出部包含具有透明玻璃的保持基板,保持在所述保持基板上的光学元件,以及通过第一粘接层粘贴在所述保持基板上所保持的所述光学元件一侧的对侧上的树脂材质的偏光板;以及通过第二粘接层粘贴在所述偏光板上的相位差板,所述相位差板具有透明的树脂基材、及配置在所述树脂基材上,将入射的所述图像光以彼此不同的偏光来输出的多个相位差部,所述第二粘接层的硬度在所述第一粘接层的硬度之上。
42 液晶显示面板用部件、采用它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0780020365.9 2007-06-26 CN101460889B 2012-07-04 细川俊彦
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用部件、采用这个部件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其可以在提高液晶注入口等的密封部件的开口部附近的显示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开口部附近密封部件的粘接可靠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部件具有:包括透明基板(11)以及第一电极(12)而形成的第一基体(10);包括透明基板(21)以及第二电极(22)而形成的第二基体(20);和用于密封液晶的密封部件(30)。密封部件(30)构成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31)。第一电极(12)以及第二电极(22)的至少一个,其一部分设置在注入口(31)的形成区域。第一基体(10)以及第二基体(20)的至少一个,在注入口(31)的形成区域的第一电极(12)或第二电极(22)的非形成区域中,具有用于调整第一基体(10)以及第二基体(20)的间隔的调整部(40)。
43 图像显示装置用增强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增强方法 CN200780014353.5 2007-04-19 CN101427291B 2012-05-16 川口恭彦; 橘克彦; 安部英夫
发明提供可以简便有效地进行增强的图像显示装置用增强片、配置有该图像显示装置用增强片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及用该图像显示装置用增强片增强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装置增强方法。在具有图像显示单元和壳体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具有树脂层和层叠于其上的约束层的图像显示装置用增强片,将该树脂层粘贴在图像显示单元和/或壳体上后,加热该树脂层。由此,可以使加热后的树脂层粘附在该部位并确保了刚性,因此使该部位的强度得到了提高。
44 平板显示装置的背框、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统 CN201110366459.X 2011-11-18 CN102392983A 2012-03-28 郭仪正; 萧宇均; 黄冲
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装置的背框,其包括至少两个主拼接件,至少两个主拼接件拼接形成所述背框的主框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主拼接件采用多个分散的拼接点进行拼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统。本发明平板显示装置的背框、背框的制造方法以及背光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并且节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显示装置的成本,并且能够保证背框拼接处的强度的同时分散应,进一步保证背框整体的强度达到要求。
45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200780052442.9 2007-12-10 CN101641637B 2012-03-14 黑水泰守
具备容纳冷阴极管(15)的壳体(13)、配置在从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的射出侧的面状的光学构件(16)以及安装在壳体(13)上、可从冷阴极管(15)侧支撑光学构件(16)的支撑部(27),支撑部(27)相对于光学构件(16)的面为点状,在该面内分散配置有多个支撑部(27),并且支撑部(27)包含对光学构件(16)的支撑高度不同的低位支撑部(27L)和高位支撑部(27H),低位支撑部(27L)设置在光学构件(16)的中央侧,高位支撑部(27H)设置在光学构件(16)的端侧。
46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200980156138.8 2009-11-17 CN102308141A 2012-01-04 横田匡史
背光源装置(12)具备:底座(14),其向光出射侧开口;冷阴极管(18),其作为收纳于底座(14)内且并列配置有多个的光源;光学部件(16),其配置在比冷阴极管(18)靠光出射侧且覆盖底座(14)的开口;以及支撑部件(20),其可以从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支撑光学部件(16),沿着冷阴极管(18)的并列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支撑部件(20)形成为:对光学部件(16)的支撑位置在中央侧离冷阴极管(18)相对较近,在端侧离冷阴极管(18)相对较远,对此,冷阴极管(18)配置成:其排列间距在中央侧相对较窄,在端侧相对较宽。
47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0980150593.7 2009-09-07 CN102245963A 2011-11-16 伊藤康司
发明提供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加固板(2a)由拧入第一螺丝孔(9)中的螺丝(13)紧固于BL底座(1),在第二螺丝孔(10)中,在加固板(2a)和BL底座(1)、以及加固板(2a)和螺丝(13)之间确保有规定的间隙。由此,加固板(2a)仅在中央的贯通孔(8a)被完全固定于BL底座(1),在两侧的贯通孔(8b)、(8c)以能够在平方向和厚度方向上移动规定量的方式被保持。
48 背光组件 CN201010279221.9 2010-09-09 CN102080785A 2011-06-01 赵珠完; 沈成圭; 李相勋; 金柱泳; 辛宅善; 朴振熙; 崔光旭
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组件,其包括:多个点光源、导光板(“LGP”)以及印刷电路板(“PCB”)。LGP具有:光入射到其上的光入射面、从光入射面的边缘部分延伸的侧面、以及从侧面朝着其内部形成的固定沟槽。该PCB包括:点光源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其中的点光源设置部、从点光源设置部沿与第一方向实质上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固定在延伸部的端部的突起。PCB的突起与LGP的固定沟槽相接合。
49 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和光学层叠体 CN200880002593.8 2008-01-17 CN101600979B 2011-05-18 竹厚流; 张柱烈
发明提供返工性优异、不仅能抑制白点、还能抑制玻璃基板粘合剂层之间的浮动或剥离以及抑制粘合剂层内的发泡、且耐久性优异的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将其粘贴到玻璃基板上制成光学层叠体。在偏振光薄膜等光学薄膜的表面形成粘合剂层来制成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该粘合剂层由下述组合物形成,该组合物含有(A)丙烯酸树脂,其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不饱和羧酸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Mw)为1400000~2000000,并且用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5以下,来自上述不饱和羧酸的单元相对于树脂总量100重量份为0.5~10重量份;(B)异氰酸酯系化合物;(C)氮丙啶系化合物以及(D)分子内具有巯基等官能团和烷基的低聚物。
50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CN200980118196.1 2009-03-19 CN102037274A 2011-04-27 笠井信宏
提供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光源装置(2b)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和安装这些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底座(11b),底座(11b)具有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261),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通过将设于底座(11b)的各卡合突起(114a、114b、114c)卡合到各卡合孔(261)而被悬吊。
51 液晶显示器用光扩散板 CN200680042631.3 2006-10-11 CN101310213B 2011-02-23 宫内雅弘; 古谷纪彦
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用光扩散板,其中,在根据JIS K7209求出的24小时的吸率为0.2%以下的低吸湿性树脂层(A)的至少一个面上,层压含有50%以上苯乙烯类树脂并且相对于该树脂100质量份混合3.5~5质量份紫外线吸收剂的苯乙烯类树脂层(B),(B)层表面的根据JIS B0601求出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μm~30μm。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由可以防止吸湿翘曲的低吸湿性树脂制成,而且表面的划伤少、并且耐光性大幅改善的液晶显示器用光扩散板。
52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包括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CN200680031510.9 2006-06-12 CN101253445B 2010-10-13 鹰田良树
发明提供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和包括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在背光装置(3)中,被叠层的光学片(33、34、35、36),以接收来自荧光灯(31)的光的方式被收容在托盘(32)内并且周围由托盘(32)的壁部(32b)包围。光学片(33、34、35、36)的至少1个部(A)的顶端被形成为由横跨构成角部(A)的两边(33a、33b、34a、34b、35a、35b、36a、36b)之间的线段(33c、34c、35c、36c)除去该顶端的形状,托盘(32)的壁部(32b)以与顶端被除去的角部(A)的形状对应的方式,沿着角部(A)的线段(33c、34c、35c、36c)形成有相对面(32c),对线段(33c、34c、35c、36c)进行约束。
53 一种用于背光的光学棱镜片 CN201010160642.X 2010-04-23 CN101839441A 2010-09-22 金长松; 金青松
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的光学棱镜片,其包括:基材层,由透光性材料构成;聚光层,形成于所述基材层上侧并包括具有预定间隔的多个结构化图形;防划层,在所述基材层下侧,利用含有纳米粒子的紫外线硬化型胶黏剂形成0.1μm至3μm的厚度。通过在结构化图形的基材层下侧涂布含有纳米粒子的硬化胶黏剂的涂层,从而提高棱镜片下侧防划性,并提高棱镜片的刚性防扭曲或弯曲的改进型背光模块用光学棱镜片。
54 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200710006539.8 2007-02-02 CN101013243B 2010-09-22 上林叶月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弯曲形态下也能够维持保护膜对基板的良好的层合状态,确保长期可靠性的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本发明通过提供下述电泳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即,通过一对保护膜(5、5’)将具有夹持了微型胶囊(10)的一对基板(2、3)的显示装置(4)密封,在弯曲状态下使用的电泳显示装置(1)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保护膜覆盖工序,即由一对保护膜(5、5’)覆盖显示装置(4)的表面、背面的两面,而且在显示装置(4)的外周侧、将一对保护膜(5、5’)之间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粘结剂(18)密封;弯曲工序,即加热密封部(16)使粘结剂(18)熔融,在这种状态下使显示装置(4)应对使用状态弯曲;弯曲形状保持工序,即,使熔融的粘结剂(18)冷却并固化,通过一对保护膜(5、5’)将显示装置(4)保持在弯曲的状态。
55 液晶显示模 CN200810182942.0 2008-12-05 CN101452149B 2010-09-01 许东壬; 尹贤燮; 朴征薰
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多个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照射光的灯;容纳所述多个灯的底盖;位于所述多个灯之上的漫射板,所述漫射板将所述灯照射的光朝着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漫射;以及一对灯导杆,每个灯导杆都包括设置成垂直于所述底盖上的所述灯的第一框架构件,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形成为预定度的第二框架构件;其中多个用来支承所述漫射板的支承件紧固在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件的每个上。
56 图像显示装置 CN200910118347.5 2009-02-27 CN101685209A 2010-03-31 山本拓; 佐藤克成; 山下芳春; 三井津健; 小椋弘善; 细野宏树; 佐藤公一
发明提供一种薄型显示装置,包括基架和多个架子,其中,基架的前面配有显示用部件,基架的背面配有用于驱动及控制显示装置的单元,多个架子平行安装在基架的背面;该薄型显示装置的板盖,横跨并安装于上述多个架子,被固定成架桥结构。上述板盖可简单使用,并且即使显示装置变薄,也能提高装置整体的机械性强度。
57 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和光学层叠体 CN200880002593.8 2008-01-17 CN101600979A 2009-12-09 竹厚流; 张柱烈
发明提供返工性优异、不仅能抑制白点、还能抑制玻璃基板粘合剂层之间的浮动或剥离以及抑制粘合剂层内的发泡、且耐久性优异的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将其粘贴到玻璃基板上制成光学层叠体。在偏振光薄膜等光学薄膜的表面形成粘合剂层来制成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薄膜。该粘合剂层由下述组合物形成,该组合物含有(A)丙烯酸树脂,其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不饱和羧酸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Mw)为1400000~2000000,并且用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5以下,来自上述不饱和羧酸的单元相对于树脂总量100重量份为0.5~10重量份;(B)异氰酸酯系化合物;(C)氮丙啶系化合物以及(D)分子内具有巯基等官能团和烷基的低聚物。
58 液晶显示面板用部件、采用它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0780020365.9 2007-06-26 CN101460889A 2009-06-17 细川俊彦
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用部件、采用这个部件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其可以在提高液晶注入口等的密封部件的开口部附近的显示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开口部附近密封部件的粘接可靠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部件具有:包括透明基板(11)以及第一电极(12)而形成的第一基体(10);包括透明基板(21)以及第二电极(22)而形成的第二基体(20);和用于密封液晶的密封部件(30)。密封部件(30)构成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31)。第一电极(12)以及第二电极(22)的至少一个,其一部分设置在注入口(31)的形成区域。第一基体(10)以及第二基体(20)的至少一个,在注入口(31)的形成区域的第一电极(12)或第二电极(22)的非形成区域中,具有用于调整第一基体(10)以及第二基体(20)的间隔的调整部(40)。
59 液晶显示装置 CN200410075269.2 2004-09-16 CN100489610C 2009-05-20 早野聪
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在一边的端缘上隔开规定距离而形成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至少一个光学片;容纳该光学片的主框架覆盖该主框架的外周侧壁、在中央部形成窗的副框架,其中,在前述主框架的顶部面上设置对应于第一开口的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一小突起,且在副框架的背面上设置对应于第二开口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小突起,将光学片的第一开口插入到第一小突起,将第二小突起插入到第二开口,将副框架安装到主框架上,而定位固定光学片。借此,改进光学片的定位固定,求扩大显示画面并使装置薄型化。
60 光学元件封装体、背光液晶显示器 CN200810211552.1 2008-09-19 CN101392884A 2009-03-25 太田荣治; 细谷健; 山北茂洋; 新开章吾; 柿沼正康; 石森拓
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封装体、背光液晶显示器,其中,光学元件封装体包括:至少一个光学元件;支撑部件,支撑至少一个光学元件;以及具有收缩性的封装组件,封装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和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具有矩形形状的两个主表面,并且封装组件的主表面部分的定向轴与支撑部件的侧表面之间形成的为8°以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