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21 脉冲型多管式热管 CN201410308962.3 2014-06-30 CN105091643B 2017-05-17 曾智勇
一种脉冲型多管式热管,利用互相并行且弯曲成多个蛇状的金属管,并分别于多个蛇状金属管的两端,各设置一独立的腔室,分别将多个蛇状金属管的两端连通于独立的腔室内,以围绕成一开放式的回路,使得工作流体相互交叉流动以增大多管体当中的驱动,因而增进散热效果,并成功地克服传统脉冲型热管的平,负度及低温无法启动的问题。
422 新硬焊概念 CN201380016844.9 2013-03-27 CN104185533B 2017-05-17 P.斯杰丁; K.瓦特
发明涉及包含基底金属和的共混物的用于通过硬焊来连接和涂布的中间产品,所述基底金属具有高于1040℃的固相线温度,且所述中间产品在所述基底金属上至少部分地具有所述共混物的表面层,其中在所述共混物中的硼选自硼源,且在所述共混物中的硅选自硅源,且其中所述共混物包含以在约3:100 wt/wt‑约100:3 wt/wt范围内的硼与硅的比率的硼和硅。所述方法还涉及堆叠的中间产品、组装的中间产品、硬焊方法、硬焊产品、中间产品的用途、预硬焊产品、共混物和漆料。
423 用于制造扁平管翅片热交换器的方法 CN201380007735.0 2013-01-29 CN104081149B 2017-05-17 M.F.塔拉斯; A.乔亚达; M.沃尔德塞马亚特; B.J.波普劳斯基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包括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的扁平管多管组热交换器的方法,每组包括多个以间隔平行关系纵向延伸的管段。间隔夹被安装于在管段的第一层中进行排列的每个热交换管段的纵向延伸的边缘上。多个热交换管段在与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管段上的所述间隔夹相结合的第二层中进行排列。
424 降膜式蒸发 CN201580035331.1 2015-06-30 CN106662382A 2017-05-10 服部敬太; 吉冈俊
提供一种降膜式蒸发器,能够将蒸汽出口管附近的制冷剂流速抑制得较小。一种降膜式蒸发器(1),使供给至箱(10)内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中的液体制冷剂经由第二行制冷剂桶(35)朝着导热管组(20)流下,其中,上部罩(36)在箱(10)内设置于第二行制冷剂桶(35)的上方。垂直板(40)在第二行制冷剂桶(35)与上部罩(36)之间设置于在导热管(21)的长度方向上与蒸汽出口管(18)不同的位置,抑制在第二行制冷剂桶(35)与上部体(36)之间沿导热管(21)的长度方向流动的制冷剂流。
425 包括具有多边形通道的分配器的分配装置及包括此类分配装置的接触组件 CN201580042357.9 2015-08-20 CN106659964A 2017-05-10 弗雷德里克·克雷萨克; 伯诺瓦·达维迪安; 克莱蒙特·莱克斯; 伯纳德·索尼耶; 米卡埃尔·沃蒂奥
发明涉及一种分配装置(1),该分配装置包括:具有侧壁(6)和底部(8)的容器(4),该底部具有穿孔(10);分配器(20),该分配器被安排在该容器(4)的下面并提供有各自具有多边形截面的分配通道(22);以及在该分配器(20)与线性元件之间的机械连接体(30),这些机械连接体延伸到这些分配通道(22)的下面并且将这些分配通道(22)流体地连接至这些线性元件,当该分配装置(1)被内置在接触组件中时。
426 一种用于液机械热交换器上进出自动调节装置 CN201710014462.2 2017-01-10 CN106643269A 2017-05-10 陈江波; 陈静良; 李维彪; 徐鹏远; 徐凯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机械热交换器上进出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进出水管转向头、橡胶密封垫和螺母,所述进出水管转向头上方设置有缓流弯槽,所述橡胶密封垫安装在热交换器进出水端口上,所述橡胶密封垫上方设置有连接定位卡圈,所述螺母与螺栓相连接,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之间夹有所述连接定位卡圈,所述热交换器进出水端口安装在热交换本体上。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保证进出水管全向转动,在全向度上都能安装,能适应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变速器、车架型号及安装空间,保证了统一规格的液力机械热交换器装置,同时便于安装,大大减小了安装时间和零件数量,方便人们选择和安装。
427 一种蒸发冷凝兼顾型的高效传热管 CN201611182257.9 2016-12-20 CN106643262A 2017-05-10 周浩平; 金莉雯; 景晓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发冷凝兼顾型的高效传热管,包括管体以及由管体上的材料沿着管体的半径方向延伸并且在管体的外表面绕管体呈螺旋状态延伸而成的与管体构成为一体的外翅片,在外翅片的顶部形成第一尖锐部,在第一尖锐部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凹槽;在外翅片的腰部一侧或两侧设有沿着该外翅片延伸方向连续分布的突台结构,并在突台结构远离所述外翅片的一端形成第二尖锐部;在所述第二尖锐部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强化传热结构孔。本发明既有助于显著增大管外蒸发换热表面而藉以增加汽化核心、及特有的表面结构还益于刺破凝结液体表面的液膜,破坏其表面的张,使凝结液体快速流动滴落,以减小传热热阻,达到蒸发冷凝兼顾并高效传热的效果。
428 一种多通道并联式热管散热 CN201710058787.0 2017-01-23 CN106643245A 2017-05-10 迟兴国; 宗庆贺; 孙元邦; 高世驹; 谷立亚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并联式热管散热器,包括基板和散热箱体,所述基板的内部设有蒸发腔,所述散热箱体包括多通道并联式热管和设置于多通道并联式热管外部的散热翅片,所述多通道并联式热管包括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分隔板,将管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以上的相变通道,所述相变通道与蒸发腔连通,且所述相变通道与蒸发腔共同形成密闭的相变换热腔,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有沟槽,所述蒸发腔的内壁上设有毛细通道。本发明所述的多通道并联式热管散热器多通道并联式热管散热器极大限度地发挥毛细结构的作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克服传统冷换热系统笨重等问题,适用于空间有限的高功率散热需求。
429 一种热管管芯的制作方法 CN201710026462.4 2017-01-13 CN106643240A 2017-05-10 黄国伟; 郭志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管芯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热管管芯的制作方法,使所述模具的外表包覆一金属网,再将包覆金属网的模具植入外管内,最后烧结金属网,这样使得金属网与外管的内壁能牢固贴合,形成的金属网厚度均匀。此外,模具也较容易地从金属网中抽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打扁或拉伸外管来抽出模具的麻烦。
430 一种蠕动驱动的闭式单向运行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及方法 CN201611206534.5 2016-12-23 CN106643239A 2017-05-10 冯晨; 吴锐成; 万珍平; 安琪; 梁铸强; 冯睿东; 苏凌丰; 莫海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动驱动的闭式单向运行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及方法;盘绕式真空闭式脉动热管回路的两个端口之间连接有一段胶管;硅胶管嵌入蠕动泵泵壳内壁与转子之间,转子转动时,转子依次循环挤压硅胶管的管壁,使硅胶管内的工质向着蠕动泵电机的电机轴旋转方向流动;转子包括三个滚轮;通过三个滚轮依次循环挤压硅胶管壁,使硅胶管内的工质在盘绕式真空闭式脉动热管回路内单向循环运行。本系统通过蠕动泵驱动热管内部气液相隔的工质单向循环运动,提升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运行可靠,且其工作不受重约束。
431 一种空冷器及零排放型循环冷却系统 CN201611041658.2 2016-11-21 CN106643234A 2017-05-10 张惊涛; 陈小林
一种空冷器及零排放型循环冷却系统,涉及冷却技术领域。空冷器包括机、空气过滤器、换热单元和壳体。换热单元包括第一翅片、第二翅片和具有多个空气流道和多个换热介质流道的换热主体结构。空气流道设置第一翅片,换热介质流道设置第二翅片。换热介质流道两端设分流器和汇流器,分流器具有换热介质进口,汇流器具有换热介质出口。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过滤器设于进风口,换热单元设于出风口,空气流道将壳体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空冷器整体换热效率高,换热效果好且稳定。零排放型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内循环冷却系统和用于为内循环冷却系统提供冷量的外循环冷却系统。内循环冷却系统安装该空冷器。其制冷效果好,零排放,节约水资源。
432 换热器 CN201610897489.6 2016-10-15 CN106643233A 2017-05-10 陈琛
发明提供一种气换热器,所述气水换热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芯体,芯体由若干个换热片和密封条叠加构成,相邻两个换热片之间构成气道,换热片内部构成水道,外壳由前板、后板、排口护板、进风口护板、冷凝水回收板、螺杆、螺母组成。换热片为板材经冲压、折弯、焊接制成,换热片外部有凸起,相邻换热片之间的凸起相抵从而实现相邻换热片之间构成所述气。换热片内部板材之间设有凸起,折弯时板材凸起相抵从而实现内外压平衡,使换热片不会因为水压作用而开裂。
433 洗涤设备用独立式换热 CN201710037751.4 2017-01-18 CN106643211A 2017-05-10 吕国宏
一种洗涤设备用独立式换热箱,包括机架,机架上支撑安装有箱体,所属箱体的一端为入口,所属箱体内从左往右一次设置有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和双喷淋;第一清洗槽的下部为第一清洗水箱,第二清洗槽的下部为第二清洗水箱,双喷淋的下部为喷淋水箱;位于入口的下方设置有换热水箱,换热水箱内安装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的一端伸出与水源连接,并在其端口安装有电磁,换热盘管的另一端伸出换热水箱的底部连接进水管;位于喷淋水箱的后端安装有加热包,进水管的输出口与加热包的进口连接;位于换热水箱的内部还安装有溢流杆,溢流杆的底部通过排出管连接下水道;换热水箱、第一清洗水箱、第二清洗水箱和喷淋水箱的上部均通过溢流管接通。节能。
434 一种螺旋散热器与螺旋漏斗 CN201710027076.7 2017-01-15 CN106643210A 2017-05-10 缪其明
一种螺旋散热器与螺旋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管(1)和盖子(2),螺旋管的两端有端口,盖子上开有孔,螺旋管的一端的端口与盖子上的孔连通;或螺旋管的两端的端口分别装盖子,端口与盖子上的孔连通。解决了人们对液体降温时的下述问题:1、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灰尘等对液体的污染;2、散热效率低,缓慢耗时;3、需要制冷设备,或更低温的液体,浸湿造成标识的损坏。
435 一种高背压凝汽器 CN201610854696.3 2016-09-27 CN106643200A 2017-05-10 黄文兵; 卢宁; 王星; 张钦; 刘洋; 林佳; 邓荣华
发明涉及一种高背压凝汽器,凝汽器的喉部膨胀节和壳体膨胀节均设有加强板组和保护罩,使得凝汽器中使用的波纹管能不受外损伤。凝汽器的室采用的全弧形水室,改善了水室内部涡流及涡流死区,使进入凝汽器冷却管的冷却水流速均匀。相比传统的水室大大节约了材料,减小了加工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凝汽器换热管在中间管板上采用一种新型的布管方式,使得管速气流流场均匀无涡流、壳侧汽阻小,凝汽器的传热系数高。
436 一种表面冷凝器 CN201710110197.8 2017-02-27 CN106643199A 2017-05-10 韩军; 王微; 姜红梅; 孙文浩; 王春
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冷凝器。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冷凝第一出口以及不凝气出口,壳体两端设置有管板,管板之间设置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穿设有支持板,支持板之间平行设置且支持板之间穿设有拉杆;支持板上设置有流通通道;且流通通道与非布管区域连通;非布管区域包括第一非布管区域以及第二非布管区域,第一非布管区域位于支持板中垂线上,第二非布管区域轴对称设置在第一非布管区域两侧。本发明中通过在支持板上设置流通通道能够使换热管之间的流通面积增加,流通通道与非布管区域连通能够使蒸汽快速扩散到换热管所形成的换热区域内。使换热管充分的与蒸汽接触,提高蒸汽的换热效率。
437 一种冷藏蒸发器硫化工艺 CN201610897666.0 2016-10-16 CN106642828A 2017-05-10 时乾中; 丁惠俊; 袁军; 胡茂军
发明涉及冷藏蒸发器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冷藏蒸发器硫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板的一面附上热缩膜,另一面粘贴双面胶;(2)将铝管预先进行阳极化,然后通过弯管机进行蛇形弯,最后通过压扁机进行压扁;(3)将步骤(2)压扁后的铝管放置到硫化模内;(4)将步骤(1)贴有热缩膜和双面胶的铝板放置到压扁后的铝管上;(5)启动硫化机,压板压在硫化模上,完成铝板与铝管之间的硫化粘结。一种冷藏蒸发器硫化工艺,所述的步骤(3)中的硫化模内设有电加热管。本发明通过电加热管对硫化模进行加热,在硫化过程中热量的传递从铝管传递给铝板,采用此工艺不仅能保证铝管和铝板硫化粘接的牢固性,还能避免对铝板上双面胶的损坏。
438 翅片式换热器 CN201710034002.6 2017-01-18 CN106642825A 2017-05-10 李峥; 彭鹏; 韩笑
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箱,其中,翅片式换热器,包括:基管;以及加装在基管上的多个翅片,其中,基管的截面由第一弧、第一连接线、第二弧和第二连接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一连接线、第二弧和第二连接线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一弧的长度,第一连接线、第二弧和第二连接线形成扩张式结构。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翅片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减小气流噪音,实现翅片式换热器的小型化,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439 环境控制装置 CN201611216306.6 2016-12-26 CN106642431A 2017-05-10 刘加楼
发明涉及空气环境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环境控制装置。其包括散热柜、移动底座、供电设备、紫外照射杀菌装置和塔式空气净化装置,所述散热柜为中空管状柜体,所述散热柜的四周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对流散热装置,所述铝管对流散热装置外侧均挡有散热外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高效循环式铝管供热系统与塔式空气净化装置相结合,在迅速加热空气的同时,利用冷热空气对流加快空气循环净化及加湿处理过程;中空散热柜和塔式空气收集罩为空气对流循环提供了有效通道,增加了单位截面的空气流量,提高了塔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
440 一种等预紧多级带轮减速传动装置及冷却塔 CN201710043932.8 2017-01-19 CN106641137A 2017-05-10 梁耀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等预紧多级带轮减速传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至少两级的减速带轮传动组,所述减速带轮传动组包括传动带、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相邻两级的减速带轮传动组分别为前级减速带轮传动组和后级减速带轮传动组,前级减速带轮传动组的从动轮与后级减速带轮传动组的主动轮固定连接于同一公共转轴,还包括摆动件,所述公共转轴与摆动件铰接,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和紧件,所述摆动件与滑槽滑动连接,且通过锁紧件锁定摆动件与机架的相对位置。还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本发明公开的等预紧力多级带轮减速传动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摆动件与机架的相对位置,实现快速同时张紧前级、后级减速带轮传动组,结构方便易用,可有效降低冷却塔动力系统造成的噪音。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