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发动机或泵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 制冷机,制冷设备或系统;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 / 吸收器;吸附器(发生器-吸收器入 F25B 35/00; 需要用吸附剂处理液体的分离过程入 B01D 15/00; 用吸附作用使气体或蒸气分离的入 B01D 53/02; 用吸收作用使气体或蒸气分离的入 B01D 53/14; 使用吸附作用或吸收作用进行测试的入G01N 30/00); {(一般吸收或吸附入B01J 1/22)}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板式热交换器 CN00800404.8 2000-03-23 CN1190644C 2005-02-23 井上修行; 松原利男
发明涉及将板层叠,使两种流体交互地流过板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板式热交换器,将具有凹凸在横向的两端设有开口部的板以两为一组,使其边缘重叠制成热交换单元,将开口部彼此重合使多个热交换单元重叠,将形成热交换单元的两块板间的空间作为第一流体通路,热交换单元之间的空间作为与前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另外一种流体的通路,板成为两种流体的传热面,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在热交换单元间重叠时,在其边缘部相互接触,形成密封的第二流体通路。
42 吸收式制冷机 CN99811990.3 1999-10-15 CN1174202C 2004-11-03 井上修行; 松原利男; 入江智芳
发明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将冷却以并联的方式供给吸收器和冷凝器,吸收器A和冷凝器C是采用板式热交换器H1、H3,冷却水对吸收器和冷凝器的供给分配量,主要由板式热交换器的流体决定。
43 板式热交换器 CN03127866.3 1999-10-15 CN1495402A 2004-05-12 井上修行; 松原利男; 入江智芳; 铃木晃好; 内村知行
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把具有凹凸的、两端设有开口部的板,2一组地重叠,构成一热交换元件;将若干该热交换元件重叠,把形成热交换元件的2块板间的空间,作为第1流体的通路,把相邻热交换元件间的空间,作为与第1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2流体的通路,板作为两流体的传热面;上述板的一方,在板周缘及开口部具有与另一方板接触的接触部,将上述板2块一组地重叠,仅使周缘部接触,施加压使2块板的凹凸部接触时,周缘的接触部变形,全周缘的接触部变成为面接触,另使开口部对准地将相邻热交换元件重叠,仅使开口部周缘接触,施加压力使该热交换元件相互的板的凹凸部接触时,开口部周缘的接触部变形,而全开口部周缘的接触部成为面接触。
44 吸收式制冷机 CN98124669.9 1998-09-20 CN1115530C 2003-07-23 佐藤武裕; 丸山明; 神谷洋
发明的目的在于装置不大的情况能够有效利用能量。其特征在于在双重管单元40底面的以台阶而增高的内周部分上设置圆筒状壁47,形成了贮存沿冷管41的外周落下的水的制冷剂贮罐48。在制冷剂贮罐48的底面连接制冷剂循环路49,其另一端连接制冷剂供给路31,P2将制冷剂贮罐48内的水输送到接水盘44内,再沿冷水管41喷淋。
45 板式热交换器 CN00804561.5 2000-03-06 CN1342259A 2002-03-27 井上修行; 松原利男
发明提供的板式热交换器,将具有不同温度的2组流体进行热交换,具有热交换构件2和热交换构件2′;热交换构件2,将彼此相向的2板作为一组,把2块板内侧的密闭空间作为第1流体通路,把板面作为传热面,把沿板外面流动的流体作为第2流体;热交换构件2′将彼此相向的2块板作为一组,把2块板内侧的密闭空间作为第3流体通路,把板面作为传热面,把沿板外面流动的流体作为第4流体;将若干个热交换构件2和2′使各板面彼此相向地、隔开预定间隙地排列,在热交换构件2和2′的板面上形成连通管,分别将热交换构件2的内侧空间之间和热交换构件2′的内侧空间之间连通,并与各构件形成一体。
46 板式热交换器 CN99812032.4 1999-10-15 CN1323387A 2001-11-21 井上修行; 松原利男; 入江智芳; 铃木晃好; 内村知行
发明提供的板式热交换器,具有由内部流过流体的2板构成的热交换元件,流过该热交换元件内部的流体与流过外部的流体进行热交换。该板式热交换器中,2块板1具有若干凹部8,将该凹部相互接触并固接,将周缘部密闭,形成内部流过流体的空间,同时,在两端部有开口5、6,这样构成热交换元件2,使开口部5、6相互连通地将热交换元件2重叠并结合。
47 板式热交换器 CN00800404.8 2000-03-23 CN1297523A 2001-05-30 井上修行; 松原利男
发明涉及将板层叠,使两种流体交互地流过板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板式热交换器,将具有凹凸在横向的两端设有开口部的板以两为一组,使其边缘重叠制成热交换单元,将开口部彼此重合使多个热交换单元重叠,将形成热交换单元的两块板间的空间作为第一流体通路,热交换单元之间的空间作为与前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另外一种流体的通路,板成为两种流体的传热面,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在热变换单元间重叠时,在其边缘部相互接触,形成密封的第二流体通路。
48 吸收式致冷装置及该致冷装置所用的热交换器管道 CN99106030.X 1999-03-31 CN1230672A 1999-10-06 古川雅裕; 伊良皆数恭; 高桥宏行; 佐伯主税
一种将盐溶液用作吸收剂、将水用作致冷剂的吸收式致冷装置,它包括一个蒸发器、一个吸收器以及一个冷凝器,其中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凝器的热交换器管道的至少一根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螺旋形状的凸形螺纹,在热交换器管道外表面上有若干排高度为0.2—0.4mm的突起,突起的各个顶部为平面,节距依次为0.4—0.8mm,突起排为螺旋形状,螺旋方向与凸形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这些排突起的节距为0.7—1.4mm。本发明还提供用上述方式制成的热交换器管道。
49 吸收器 CN97125572.5 1997-12-19 CN1185571A 1998-06-24 石黑捷祐; 佐藤武裕; 丸山明
将圆筒状丝网49插入到外管42的内表面上,从而使散布的高浓度溶液易存留于网孔的下部49a上,而存留的溶液可从与外管42之间的接触面一侧向左右的网孔的上表面分流,故溶液持续向左右扩散。再有,所设置的钢丝网49其上表面向着与外管42的接触面的方向向下倾斜,故沿着钢丝网49上表面流动的高浓度溶液呈夹在钢丝网49上表面与外管42内表面之间的状态流动。因此,高浓度溶液不容易在外管42的中心线方向流下,可使高浓度溶液的吸收热高效率地传导给外管42内表面上。
50 流体冷却方法及设备 CN89103992.9 1989-06-13 CN1038874A 1990-01-17 罗尔夫·赖汉姆
利用盐类溶液上方的低蒸汽的冷却方法及设备,该盐类诸如氯化,氯化锂,溴化锂,或其混合物。将液体和热交换器中的循环水流间接接触进行散热。从流体吸热的水在减压下膨胀,释放水蒸汽并降低水温。然后用盐液吸收水蒸汽,盐液比释放的水蒸汽有较高的温度的而较低的水蒸汽压力。将剩余的水向热交换器循环。
51 一种固态扇耦合的风冷式吸收器 CN201710210688.X 2017-03-31 CN107062704A 2017-08-18 何一坚; 陈香玉; 李荣; 陈光明; 唐黎明; 徐佳晨
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扇耦合的风冷式吸收器,包括吸收单元和冷却单元,所述吸收单元包括装有制冷剂的壳体,所述冷却单元包括:风管,贯穿所述壳体的内腔,制冷剂没过所述风管;固态风扇,安装在所述风管内提供外部空气流通的动;本发明无需冷却循环回路,简化了系统;通过离子风来实现气体加速流动,无噪音、振动;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灵活性非常好,可以很好地满足变热耗吸收器装置。
52 蒸气-液体热量和/或质量交换装置 CN201180038928.3 2011-08-10 CN103391799B 2016-10-12 S·格瑞梅拉; J·C·德拉汉蒂; A·K·纳加瓦拉普
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用在一体的热量和/或质量传递系统中的蒸气‑液体的热量和/或质量交换装置。为了实现较高的热量和质量传递率,优化温度分布,减小尺寸并提高性能,在解吸器的一个或多个功能部段中使用适当尺寸的具有微观特征的流道以及工作流体溶液、蒸气流和/或耦合流体之间的逆流流动构造。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解吸部段使用沿大体向上方向流动的加热流体和在重作用下沿大体向下方向、相对于上升解吸蒸气流逆流流动的浓缩溶液。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能使用各种类型的塔构造。此外,微通道的表面能改变以实现更好地传递热量。
53 基于换热管表面涂有亲性材料的管外降膜蒸发/吸收器 CN201610348369.0 2016-05-23 CN105953478A 2016-09-21 谷雅秀; 屈长杰; 赵润青; 狄浩; 任亚棚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换热管表面涂有亲性材料的管外降膜蒸发/吸收器,包括挡水板及壳体,壳体通过挡水板分隔为蒸发器箱体及吸收器箱体;蒸发器箱体内设有制冷剂分液器、制冷剂液体盘及若干第一换热管;吸收器箱体内设有吸收剂分液器、吸收剂稀溶液池以及若干第二换热管,该降膜蒸发/吸收器具有传热传质能强、防腐蚀、结构简单的特点。
54 吸附器以及吸附式制冷机 CN201480069385.5 2014-12-17 CN105829811A 2016-08-03 竹内伸介; 柳田昭; 冈本义之; 永岛久夫
吸附器包括:热介质管(121),热介质在该热介质管的内部流通;吸附层(122),其具有吸附剂(124),该吸附剂(124)通过被热介质冷却而吸附热介质管(121)外部的气相状态的制冷剂,进一步,通过被加热而使所吸附的制冷剂脱离;以及传热部件(123),其在热介质管(121)与吸附剂(124)之间进行热传递。在传热部件(123)与吸附剂(124)形成为一体的吸附器中,在将填充到吸附层(122)内的吸附剂(124)的填充密度ρ除以吸附剂(123)的粒子的真密度ρabs而得到的值设为吸附剂填充比例Φ时,吸附剂填充比例Φ是70%以下。
55 吸收模 CN201480042421.9 2014-07-28 CN105473957A 2016-04-06 英戈·达斯勒; 沃尔特·米特尔巴赫
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模,其由至少一个吸收单元和至少一个具有用于输入和排出流体式的传热介质的相应接口蒸发器/冷凝器单元组成,其中所述单元位于单独的或共同的、真空密封的壳体内。根据本发明,壳体被构造成板形,并且多个板形的壳体可连接成具有共同蒸汽通道的堆栈式结构。
56 吸收式冷暖设备 CN201380005675.9 2013-02-18 CN104053960B 2016-04-06 李秉宰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冷媒在蒸发机内蒸发时产生的蒸发热来制冷或制热,并由吸收机吸收冷媒蒸气的吸收式冷暖设备。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暖设备包括:第一传热管,设置在蒸发机中,流有冷或温水,形成为弯曲状以使两端固定在位于所述蒸发机一端的管板上;第二传热管,设置在吸收机中,流有冷却水,形成为弯曲状以使两端固定在位于所述吸收机一端的管板上。本发明靠冷媒蒸气加热传热管时传热管不会横向变形,而是顺利地沿着长度方向膨胀,管板只需配备在蒸发机及吸收机的一端,因此结构简单且能够节约制造费用
57 回收系统和方法 CN201380040414.0 2013-06-04 CN104813107A 2015-07-29 B.P.约翰逊; J.鲍尔; C.贝克泽; D.布拉特; M.弗林; R.特尔茨
在此披露了用于从环境空气流中回收的系统和方法。通过水的去除还实现了对该空气流的除湿。该系统的装置包括具有一组托盘的腔室,这些托盘各自持有对应数量的液体干燥剂。泡沫介质吸收该干燥剂以增大该干燥剂对空气流的暴露表面。多个扇和被用于控制穿过该装置的空气流。充气循环使空气循环穿过该装置以从该空气流中去除水蒸气。随后的提取循环通过与该腔室相连通的冷凝器来去除该液体干燥剂中收集的水。在该提取循环中整体式热交换器对该腔室添加热量。控制器被用于整合和管理所有的系统功能和输入变量以实现针对水收集的高的运行能量使用效率。
58 一种包括带液面调整系统的液体容器的空调装置 CN201080056525.7 2010-10-08 CN102656411B 2015-01-21 E·布达尔; V·布鲁佐
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空调装置,包括液体收集容器(1),该容器具有两个室,所述两个室由处在所述容器下部的第一通道(18)相互连通。所述两个室的第一室称为主室(15),具有液体入口(11)和处在所述液体入口更低位置的液体出口(12),以及第二室称为副室(16),包括加压输送装置,至少将副室内的部分液体通过所述第一通道(18)压送至主室(15)。
59 吸收式冷暖设备 CN201380005675.9 2013-02-18 CN104053960A 2014-09-17 李秉宰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冷媒在蒸发机内蒸发时产生的蒸发热来制冷或制热,并由吸收机吸收冷媒蒸气的吸收式冷暖设备。本发明的吸收式冷暖设备包括:第一传热管,设置在蒸发机中,流有冷或温水,形成为弯曲状以使两端固定在位于所述蒸发机一端的管板上;第二传热管,设置在吸收机中,流有冷却水,形成为弯曲状以使两端固定在位于所述吸收机一端的管板上。本发明靠冷媒蒸气加热传热管时传热管不会横向变形,而是顺利地沿着长度方向膨胀,管板只需配备在蒸发机及吸收机的一端,因此结构简单且能够节约制造费用
60 用于空调的吸收板 CN201280045867.8 2012-07-23 CN103813916A 2014-05-21 E·布达尔; M·戈尔克; R·古莱; X·迪蒙; M·马蒂内
一种吸收板,特别是一种用于车辆的吸收式空调的吸收板,所述吸收板被在彼此相对布置的两个交换表面(35)之间流动的液体吸收流体(10)流穿过,通过提高吸收流体(10)中制冷剂流体的浓度,穿过所述两个交换表面(35)实现对蒸汽相的制冷剂流体的放热吸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交换表面(35)的相对布置迫使至少一部分吸收流体流至少一次地穿过其中一个交换表面(35),并且促进所述吸收流体(10)流混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