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自洁式低温致冷系统 CN97199738.1 1997-09-17 CN1104582C 2003-04-02 W·A·利特尔; I·萨波日尼科夫
揭示了一种从流到低温致冷器的低温级的致冷剂流中去除残留润滑油和其它杂质的方法和装置。蒸气和液体致冷剂流通过入口管(34)注入一旋流腔(32)。在液体向下滴过一锥形部分(36)并通过一液体管道(38)排出的同时,蒸气部分向上移动进入一金属小片的填料(42),该填料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是由通过缠绕在塔周围的一管子(48)的返回的冷蒸气流冷却,一部分蒸气冷凝于小片上并保持与蒸气平衡。由于高分子量杂质更易溶于液体部分中,因而它们与冷凝物滴一起被向下带过塔,并被液体部分通过液体管道(38)冲出。
102 具有冷冻循环的设备 CN99102467.2 1999-03-02 CN1227907A 1999-09-08 沼本浩直; 羽根田完尔; 藤高章; 佐藤成广; 渡边幸男; 药丸雄一; 小林义典
一种具有冷冻循环的设备,该冷冻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成为环状地互相连接在一起构成,设备使用丙烷、异丁烷或乙烷作为致冷剂,并使用具有与致冷剂较少互溶性的冷冻机器油,在冷冻循环内还设有吸收的干燥器。取代干燥器,也可将与水起作用的添加剂添加在所说冷冻机器油内。采用这种安排可以减少致冷剂的用量并使设备得到长期可靠性。
103 密封型压缩机及使用该机的制冷空调装置 CN97110122.1 1997-04-17 CN1196472A 1998-10-21 村松繁
一种使用比重比空气重的可燃性制冷剂的制冷空调装置用密封型压缩机,具有密封容器、装入该容器内的电动机和压缩机构、通电用的端子部及所述制冷剂,可能有气孔的密封容器的接合部5a设置在有可能成为着火源的电气部件28上侧的位置,所以,在制冷空调装置内部,从密封型压缩机1的密封容器2的焊接部分5a等处的气孔漏出的可燃性制冷剂与空气的混合比,不会达到可燃的浓度。因此可提供安全性高的密封型压缩机及使用该机的制冷空调装置。
104 二氟甲烷/类化合物混合制冷剂及使用该制冷剂的制冷循环系统 CN97190061.2 1997-02-06 CN1178547A 1998-04-08 吉田雄二; 船仓正三; 松尾光晴; 冈座典穗
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该混合制冷剂基本上不对同温层的臭层产生影响,对全球转温的作用也小,并可以与酯油以外的现有压缩机润滑油一起依原样用于通常的制冷循环装置。该混合制冷剂的特征在于它包含80~100重量%未满的二氟甲烷和从20重量%以下的环丙烷或10重量%以下的异丁烷或5重量%以下的丁烷中选出的1种化合物。
105 箱与冷凝器 CN96110285.3 1996-07-25 CN1153281A 1997-07-02 松屿弘章; 松尾一也; 远藤和广; 岩田博
一种箱:将作为封入可燃性致冷剂的冷冻循环11的蒸发器的中间热交换器16设于绝热材料2的内部,于中间热交换器16与冷却用热交换器21间设置热输送装置的同时,在停止时与发生致冷剂漏流时,把中间热交换器16内的致冷剂回收到冷凝器内或致冷剂的回收容器内,即使发生致冷剂漏流,也可以减少往冰箱内部的致冷剂漏流量。
106 制冷设备 CN95121549.3 1995-11-09 CN1132341A 1996-10-02 D·西斯力克; F·阿诺德
发明公开了一种至少有一个冷却室的制冷设备,冷却室由一台连接在闭合制冷回路中由板式组件构成的蒸发器冷却,蒸发器带有输送制冷剂的制冷剂通道,通道中被注入以氢化合物为基的制冷剂,制冷剂通道的通道横截面尽可能与采用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的制冷剂的体积流量相适应,除蒸发器外,设置在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流路较之用于传送以氟-类化合物为基的制冷剂而言其流通横截面大体不变。
107 冷藏设备的灯头夹具的改进 CN95105398.1 1995-05-18 CN1126818A 1996-07-17 鲁吉·帕罗尼
冷藏设备特别是家用电箱用的灯头夹具,具有与外部气密密封的内部空间(25),并且在该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末端(18、35),可与连接到灯上供电回路的电导线建立接触或彼此分开。灯头夹具设有至少一个开孔(10)和一个安排在所说开孔内侧能借弹簧件(14)的作用封闭开孔的移动件,该移动件还可以在末端(5)推动移动件的作用下使开孔开启。另外还设有至少一个基本上与开孔(10)在一条直线上的接触件(18)。
108 致冷系统 CN86106599 1986-09-25 CN1023833C 1994-02-16 竹政一夫; 吉田福治; 岩佐贤治
一个致冷系统包括:第一级与第二级两个致冷剂回路,每一个回路带有一个压缩机,一个冷凝器和一个蒸发器;每一致冷剂回路都填充有机致冷剂,第一级致冷剂回路的蒸发器分成数个串联起来的蒸发器区,第二级致冷剂回路的冷凝器分成若干冷凝器区,其数目与第一级致冷剂回路的蒸发器区数目相等,这些冷凝器区并联在一起,第二级致冷剂回路中包括有压缩机的油冷却器,该油冷却器由连接第一级致冷剂回路的蒸发器出口至其压缩机入口的管线构成,从第一级致冷剂回路的蒸发器中流出的致冷剂被导入所述的油冷却器中而蒸发,而第二级致冷剂回路的致冷剂为类型与沸点不同的致冷剂混合物,因此,第二级致冷剂回路的蒸发器可冷却至深低温。
109 空调 CN201580058212.8 2015-09-29 CN107110541A 2017-08-29 井川慎介; 田坂昭夫; 盐野裕介; 长冈伸二; 丰田大介
提供一种空调机,能够防止在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发生劣化的状态下持续运转。本发明的空调机使用可燃性制冷剂,该空调机具有:室外机,其具有压缩机;以及室内机,其与室外机连接,该空调机具有: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以及控制部,其在压缩机运转的状态下由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气体时认为发生了异常而停止压缩机。控制部在由制冷剂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制冷剂气体时停止了压缩机后,直到进行解除异常的操作为止,不开始压缩机的运转。
110 室外机以及空调装置 CN201580053504.2 2015-01-09 CN106796069A 2017-05-31 山内秀高; 伊藤和穗; 米原贤太郎
发明涉及室外机以及空调装置,室外机(B)具备显示罩(70),该显示罩(70)具有:罩部(71),其记载有所使用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及注意事项的文字记载的至少一种,并将封闭用六螺母(24)的六棱柱状的外周覆盖;环部(73),其安装于作为制冷剂配管连接的气体侧阀(9);以及连结部(72),其构成为能够弯曲,并将罩部(71)与环部(73)连接。
111 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热循环系统 CN201580029965.6 2015-06-01 CN106414682A 2017-02-15 福岛正人; 光冈宏明
发明提供含有能够代替R410A且温室效应系数小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的润滑特性良好的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本发明涉及包含含有1,2-二氟乙烯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和含类合成油(酯类冷冻机油、醚类冷冻机油等)、类冷冻机油等冷冻机油的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
112 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热循环系统 CN201580029889.9 2015-06-01 CN106414653A 2017-02-15 福岛正人; 光冈宏明
发明提供含有能够代替R410A的温室效应系数小、稳定性高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的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本发明涉及包含含有1,2-二氟乙烯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和耐化性增强剂、耐热性增强剂、金属惰性剂等抑制该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的劣化的稳定剂的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的热循环系统。
113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480075131.4 2014-03-17 CN105980791A 2016-09-28 山下浩司
在制冷循环中填充有:由具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物质构成的单一制冷剂或包含具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物质在内的混合制冷剂、以及相对于制冷剂具有相溶性的冷冻机油。
114 空调 CN201310544957.8 2013-11-06 CN103808070B 2016-09-21 横关敦彦; 中山进; 坪江宏明
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抑制储液器内部的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分离以确保向压缩机运送的润滑油量。使用单独的R32制冷剂或含有规定质量百分比以上R32制冷剂的混合型制冷剂作为制冷剂。向室外机(100)所具有的压缩机(104)供给为了使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不分离为两层而混合有规定值以上的润滑油的制冷剂。通过使用返油细管(107)使由油分离器(106)分离的润滑油返回储液器(105),抑制在储液器内产生两层分离区域。通过从储液器(105)向压缩机(104)输送含有适量液态制冷剂的气态制冷剂,能够向压缩机(104)供给润滑油。
115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280048799.0 2012-01-25 CN103857976B 2016-08-17 田代雄亮; 田中航祐; 李相武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压缩机(21)、室内机热交换器(22)等冷凝器、第一膨胀机构(24)以及室外机热交换器(25)等蒸发器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回路,蒸发器是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并联配置多个、实施了滑或者防水处理的板状的导热翅片(41)、以及与多个导热翅片(41)接触地设置、在内部流动制冷剂的导热管(46),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配置在蒸发器下方的排水盘(31);产生在蒸发器中流动的气流的室外机用扇(26)等蒸发器用风扇;以及配置在导热翅片(41)下侧且在导热翅片(41)下风侧的位置的加热部(51)。
116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1480061607.9 2014-10-15 CN105723161A 2016-06-29 平木雅人; 长冈伸二; 平良繁治
在主体外壳(31、32)内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15),其供可燃性制冷剂流动;室内扇(18),其经室内热交换器(15)将空气吸入并从设置于主体外壳(31、32)的上侧吹出口(32a)、下侧吹出口(32b)吹出;以及制冷剂传感器(60),其用于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室内控制装置(200)对室内风扇(18)、挡板(34)和闸板(50)进行控制,在通过制冷剂传感器(60)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按预先设定的搅拌动作时间运转室内风扇(18)以将来自上侧吹出口(32a)、下侧吹出口(32b)的吹出空气向室内的地板侧吹出。由此,提供如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使滞留在室内地板侧的制冷剂扩散以降低伴随可燃性制冷剂泄漏的风险。
117 冷冻装置 CN201480052642.4 2014-09-22 CN105579789A 2016-05-11 丰冈峻
发明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其能够有效消除由二化导致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冷冻装置(R)具备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在将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凝后,在毛细管(28)减压,在蒸发器(3)蒸发,从而发挥冷冻效果,封入包含沸点为-89.0℃以上-78.1℃以下的极低温范围的第1制冷剂以及二氧化碳(R744)的混合制冷剂作为该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并设置对从蒸发器返回到压缩机的制冷剂所通过的吸入配管(32)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118 装置 CN201510289151.8 2015-05-29 CN105318602A 2016-02-10 铃木康巨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即使万一可燃性制冷剂发生了泄漏,也能够抑制在室内形成可燃浓度区域。热泵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110),可燃性制冷剂在该制冷剂回路(110)循环;以及负载单元(200),其对负载侧热交换器(2)进行收容、且配置于室内,负载侧热交换器(2)使可燃性制冷剂与液态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负载单元(200)具备:送机(235);吸入口(231),其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吸入;以及吹出口(232),其设置于高度与吸入口(231)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并用于将从吸入口(231)吸入的空气向室内吹出。
119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180071152.5 2011-06-16 CN103562660B 2015-11-25 森本裕之; 山下浩司; 隅田嘉裕; 岛津裕辅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中,运算装置(57)根据下述的入口液和饱和气体焓以及饱和液焓计算出从第2节流装置(52)流出的制冷剂的干度,所述入口液焓根据流入第2节流装置(52)的制冷剂的温度而计算出来;所述饱和气体焓以及饱和液焓通过检测从第2节流装置(52)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或者被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的压而计算出来,根据从第2节流装置(52)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以及被压缩机(1)吸入的制冷剂的压力,计算出从第2节流装置(52)流出的制冷剂的液相浓度以及气相浓度,根据计算出的干度、液相浓度以及气相浓度,计算出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成分。
120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180065821.8 2011-01-31 CN103328909B 2015-04-01 竹中直史; 若本慎一;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石村亮宗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100、200、300),作为热源用制冷剂采用R32、含有R32及HFO1234yf且R32的质量比为40%以上的混合制冷剂或者含有R32及HFO1234ze且R32的质量比为15%以上的混合制冷剂,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压缩机(1)、第1流路切换(2)、热源侧换热器(3)、第1流量控制装置(9c~9e)及多个利用侧换热器(C~E),它们之间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该压缩机(1)为在密闭容器内具有压缩室且在该压缩室形成有使密闭容器内外连通的开口部的低压壳体构造,该空气调节装置能够进行在利用侧换热器(C~E)侧仅进行制热的制热运转、在利用侧换热器(C~E)侧仅进行制冷的制冷运转及在利用侧换热器(C~E)侧混合进行制热和制冷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其中,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注入配管(23),其用于将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与开口部连接起来;第2流量控制装置(24),其设于注入配管(23),用于控制向压缩室供给的制冷剂的注入量,在该空气调节装置内,使在制冷循环内循环的制冷剂经由注入配管(23)及开口部供给到压缩室内而注入压缩机(1)。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