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制冷剂回路和空调装置 CN201480037859.8 2014-06-27 CN105358918B 2017-06-27 尾中洋次; 松本崇; 酒井瑞朗; 中宗浩昭; 村上泰城
发明具备:将气液两相制冷剂(51)分离成制冷剂蒸气(52)和制冷剂液体(53)的多个气液分离装置(1);与气液分离装置(1)的上游侧连接并通过开闭切换气液两相制冷剂(51)的流路的流路切换(11);在气液分离装置(1)中被分离的制冷剂液体(53)或气液两相制冷剂(51)流入的蒸发换热器(3);相对于蒸发换热器(3)垂直或倾斜地设置于蒸发换热器(3)的上游侧的集管(2);设置于蒸发换热器(3)的下游侧的压缩机(7);以及与各个气液分离装置(1)连接并供制冷剂蒸气(52)通过的多个旁通路径(6),通过多个旁通路径(6)之后的制冷剂蒸气(52)与通过蒸发换热器(3)之后的制冷剂蒸气(52)在蒸发换热器(3)与压缩机(7)之间的第一汇合点α汇合。
2 热源单元 CN201380078654.X 2013-08-01 CN105452784B 2017-06-13 伊藤正纮; 野本宗; 伊藤拓也; 大越靖
发明具备:框体(100a),其具备收纳有压缩机(1)和膨胀(4)并形成有能够与外部空气换气的通口(7)的机械室(12)、以及收纳有热源侧换热器(3)和使空气向热源侧换热器(3)通过的送风机(6)的换热室(11);控制箱(13),其在框体(100a)内配置于送风机(6)的气流通过的位置;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14),其配置于控制箱(13)并检测制冷剂浓度;以及控制回路(15),其配置于控制箱(13)内并控制送风机(6),当根据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14)的检测值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回路(15)控制送风机(6),以便使控制回路(15)的风量成为利用送风机(6)所能够向控制箱(15)吹送的最大风量。
3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480077007.1 2014-03-17 CN106104169A 2016-11-09 山下浩司
具备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10)、热源侧热交换器(12)、节流装置(16)和负荷侧热交换器(15)并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制冷剂是由1,1,2‑三氟乙烯构成的单一制冷剂或含有1,1,2‑三氟乙烯的混合制冷剂,压缩机(10)在压缩机壳体(45)具有压缩室(47)和电机(44),电机(44)的绝缘材料使用树脂材料。
4 装置和热泵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280044477.9 2012-01-31 CN103797317B 2016-08-17 冈崎多佳志
发明涉及一种装置,该热泵装置采用具有热源侧的一次侧回路和负载侧的二次侧回路,其目的在于防止一次侧回路的制冷剂经由二次侧回路泄漏空调机(100)具有泄漏检测装置(13)和控制装置(14),该泄漏检测装置(13)对在一次侧制冷剂回路即制冷剂回路(6)中循环的制冷剂从中间换热器(5)泄漏到二次侧回路即回路(10)的情况进行检测,该控制装置(14)在泄漏检测装置(13)检测到泄漏的情况下,将设置于水回路(10)中的中间换热器(5)的两侧的(8a、8b)关闭,防止混入有制冷剂的水流过阀(8a、8b)。
5 室内机 CN201480061265.0 2014-10-24 CN105705888A 2016-06-22 平木雅人; 长冈伸二; 平良繁治
室内机(1)具有:壳体(2);热交换器(3),其中流过可燃性制冷剂;扇(4);检测传感器(5),其检测上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报告装置(7),其用于报告上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控制装置(5),其控制上述风扇(4)和上述报告装置(7)的动作;以及操作装置(11),其根据手动操作对上述控制装置(5)输入上述风扇(4)和上述报告装置(7)的停止指令,上述控制装置(5)在上述检测传感器(5)检测出上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时,在上述风扇(4)停止的情况下启动上述风扇(4),并启动上述报告装置(7),忽略上述操作装置(11)输入的上述风扇(4)的停止指令,容许上述操作装置(11)输入的上述报告装置(7)的停止指令。由此,用户能够任意停止基于制冷剂泄漏的发生而开始的报告。
6 制冷剂回路和空调装置 CN201480037859.8 2014-06-27 CN105358918A 2016-02-24 尾中洋次; 松本崇; 酒井瑞朗; 中宗浩昭; 村上泰城
发明具备:将气液两相制冷剂(51)分离成制冷剂蒸气(52)和制冷剂液体(53)的多个气液分离装置(1);与气液分离装置(1)的上游侧连接并通过开闭切换气液两相制冷剂(51)的流路的流路切换(11);在气液分离装置(1)中被分离的制冷剂液体(53)或气液两相制冷剂(51)流入的蒸发换热器(3);相对于蒸发换热器(3)垂直或倾斜地设置于蒸发换热器(3)的上游侧的集管(2);设置于蒸发换热器(3)的下游侧的压缩机(7);以及与各个气液分离装置(1)连接并供制冷剂蒸气(52)通过的多个旁通路径(6),通过多个旁通路径(6)之后的制冷剂蒸气(52)与通过蒸发换热器(3)之后的制冷剂蒸气(52)在蒸发换热器(3)与压缩机(7)之间的第一汇合点α汇合。
7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380008246.7 2013-03-04 CN104094069B 2016-02-03 坪江宏明; 横关敦彦; 塚田福治; 中山进
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全球变暖系数(GWP)较低的制冷剂且抑制效率降低,并且还能缩小连接配管的配管直径。制冷循环装置依次连接压缩机(1)、热源机侧换热器(3)、第一膨胀装置(4)、液体侧连接配管(7)、第二膨胀装置(21)、利用侧换热器(22)、气体侧连接配管(8)而构成。另外,将在所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设为R32,将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设为“(D0-1)/8英寸”(其中,“D0/8英寸”是使用制冷剂R410A的情况下的连接配管外径),并且在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2≤D0≤4”,在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3≤D0≤8”。
8 空调装置 CN201080069400.8 2010-09-30 CN103154637B 2015-11-25 山下浩司
发明包括:冷冻循环装置,其配管连接将送出含有四氟丙烯和R32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送出的压缩机(10)、热源侧热交换器(12)、制冷剂节流装置(16)和使制冷剂与热介质热交换的热介质间热交换装置(15),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冷冻循环装置还具有检测高压侧压的高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7)、检测低压侧压力的低压侧压力检测装置(38)、连接压缩机(10)的排出侧配管和吸入侧配管的高低压旁通配管(4c)、设置于高低压旁通配管(4c)的旁通节流装置(14)、检测高压侧温度的高压侧温度检测装置(32)、和检测低压侧温度的低压侧温度检测装置(33);室外机侧控制装置,根据高压侧压力、低压侧压力、高压侧温度和低压侧温度,检测制冷剂的循环组成;转换机侧控制装置,根据循环组成,进行蒸发温度和过热度的计算以及进行冷凝温度和过冷度的计算中的至少一方。
9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310149045.0 2013-04-26 CN103512292B 2015-10-14 铃木康巨; 牧野浩招; 前山英明; 石井稔
从最近的研究可知,低GWP但可燃性的HFC制冷剂的燃烧存在越是在绝对湿度大的环境,燃烧规模越大的倾向,在使用这样的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有必要立足于该倾向提高针对制冷剂的万一的泄漏的安全性。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其在密闭容器内部具有压缩机构部,且将制冷剂压缩并排出使之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被安放在屋外的室外单元,其框体内部被分隔板分为扇室和配置压缩机的机械室,制冷剂是具有可燃性的HFC制冷剂,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干燥剂,该干燥剂与因在压缩机工作中由压缩机构部压缩的制冷剂气体而呈现与该制冷剂气体的温度接近的高温的压缩机的密闭容器表面热接触地被安装,在室外单元的运转停止中,吸附机械室内的空气中的分。
10 制冷装置 CN201280062572.1 2012-12-19 CN103998875B 2015-09-02 濑户口隆之; 谷本启介; 奥田则之; 奥井隆宗; 下田顺一; 山田刚
一种空调装置(1),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机构(24、26)及室内热交换器(41),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41)、膨胀机构(26、24)及室外热交换器(23)。此处,室内热交换器(41)是交叉翅片式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是层叠式热交换器。膨胀机构(24、26)具有:上游侧膨胀机构,该上游侧膨胀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下游侧膨胀机构,该下游侧膨胀机构对在上游侧膨胀机构中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在上游侧膨胀机构与下游侧膨胀机构之间设有制冷剂贮存箱(25),该制冷剂贮存箱(25)对由上游侧膨胀机构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贮存。
11 利用非共沸制冷剂混合物的双蒸发器制冷系统 CN201380030271.5 2013-05-14 CN104350339A 2015-02-11 B.A.容格
一种双蒸发器制冷机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分隔部件,该分隔部件联接至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二蒸发器的输入端并构造成将由冷凝器接收到的制冷剂流分隔成第一制冷剂流和第二制冷剂流。由分隔部件接收到的第一制冷剂流包括非共沸制冷剂混合物。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构造成基本上同时分别接收第一制冷剂流和第二制冷剂流。
12 室外机及空调装置 CN201210295312.0 2012-08-17 CN102954614B 2015-01-21 铃木康巨; 久保和也; 牧野浩招; 天野胜之; 松永直也
发明提供的空调装置,能确保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连接自由度并能防止可燃性制冷剂流入无充分防火措施的室内机。空调装置(100)由室外机(1)和室内机(2)构成。室外机具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5)和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源侧热交换器(8)。室内机具有使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负荷侧热交换器(13)。室外机具有第一(51)和第二阀(71)。第一阀设置于与室内机连接的气体管(3),出厂时是关闭着的。第二阀设置于与室内机连接的液体管(4),出厂时是关闭着的。室外机在出厂时封入上述制冷剂。室外机具有与室外机能使用的制冷剂的易燃性有关的第一信息。室内机具有与室内机能使用的制冷剂的易燃性有关的第二信息。
13 制冷循环装置 CN201380008246.7 2013-03-04 CN104094069A 2014-10-08 坪江宏明; 横关敦彦; 塚田福治; 中山进
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全球变暖系数(GWP)较低的制冷剂且抑制效率降低,并且还能缩小连接配管的配管直径。制冷循环装置依次连接压缩机(1)、热源机侧换热器(3)、第一膨胀装置(4)、液体侧连接配管(7)、第二膨胀装置(21)、利用侧换热器(22)、气体侧连接配管(8)而构成。另外,将在所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设为R32,将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设为“(D0-1)/8英寸”(其中,“D0/8英寸”是使用制冷剂R410A的情况下的连接配管外径),并且在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2≤D0≤4”,在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3≤D0≤8”。
14 制冷装置 CN201280062572.1 2012-12-19 CN103998875A 2014-08-20 濑户口隆之; 谷本启介; 奥田则之; 奥井隆宗; 下田顺一; 山田刚
一种空调装置(1),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机构(24、26)及室内热交换器(41),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依次流过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41)、膨胀机构(26、24)及室外热交换器(23)。此处,室内热交换器(41)是交叉翅片式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是层叠式热交换器。膨胀机构(24、26)具有:上游侧膨胀机构,该上游侧膨胀机构对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下游侧膨胀机构,该下游侧膨胀机构对在上游侧膨胀机构中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在上游侧膨胀机构与下游侧膨胀机构之间设有制冷剂贮存箱(25),该制冷剂贮存箱(25)对由上游侧膨胀机构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贮存。
15 空调 CN201310544957.8 2013-11-06 CN103808070A 2014-05-21 横关敦彦; 中山进; 坪江宏明
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抑制储液器内部的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分离以确保向压缩机运送的润滑油量。使用单独的R32制冷剂或含有规定质量百分比以上R32制冷剂的混合型制冷剂作为制冷剂。向室外机(100)所具有的压缩机(104)供给为了使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不分离为两层而混合有规定值以上的润滑油的制冷剂。通过使用返油细管(107)使由油分离器(106)分离的润滑油返回储液器(105),抑制在储液器内产生两层分离区域。通过从储液器(105)向压缩机(104)输送含有适量液态制冷剂的气态制冷剂,能够向压缩机(104)供给润滑油。
16 热交换器和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CN201280042751.9 2012-11-30 CN103765131A 2014-04-30 丸本一彦; 藤高章; 横山昭一; 川边义和
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是使用可燃性制冷剂,具有两列以上的多列多层管排列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供暖交换器性能的降低,所以在同列中配置具有相同配管内径的传热管,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将流过干燥度小的制冷剂的传热管的配管内径设定为比流过干燥度大的可燃性制冷剂的传热管的配管内径小,以使得饱和温度的变化量与使用R410A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大致同等。
17 热循环用工作介质及热循环系统 CN201280035877.3 2012-07-19 CN103687922A 2014-03-26 福岛正人
发明提供一种燃烧性得到抑制、对臭层的影响小、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小、并且能提供循环性能(效率)优异的热循环系统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以及安全性得以确保、循环性能(效率)优异的热循环系统。将含有1,1-二氯-2,3,3,3-四氟丙烯的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用于热循环系统(朗肯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10)、热输送系统等)。
18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180071152.5 2011-06-16 CN103562660A 2014-02-05 森本裕之; 山下浩司; 隅田嘉裕; 岛津裕辅
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中,运算装置(57)根据下述的入口液和饱和气体焓以及饱和液焓计算出从第2节流装置(52)流出的制冷剂的干度,所述入口液焓根据流入第2节流装置(52)的制冷剂的温度而计算出来;所述饱和气体焓以及饱和液焓通过检测从第2节流装置(52)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或者被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的压而计算出来,根据从第2节流装置(52)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以及被压缩机(1)吸入的制冷剂的压力,计算出从第2节流装置(52)流出的制冷剂的液相浓度以及气相浓度,根据计算出的干度、液相浓度以及气相浓度,计算出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成分。
19 空气调节机 CN201280010367.0 2012-08-21 CN103392102A 2013-11-13 川边义和; 藤高章; 丸本一彦
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该空气调节机是使用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的空气调节机,配置于室内侧的室内机(100)具备检测制冷剂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制冷剂检测机构(103、105)和将室内机(100)的内部空气向室外进行排气的排气机(106),在制冷剂检测机构(103)或(105)检测出制冷剂时,排气风机(106)选择性地吸入室内机(100)的制冷剂浓度高的空气并向室外进行排气。根据该结构,能够以较少的排气量高效率地对泄漏的制冷剂进行排气,并且能够实现小型且设置性优良的空气调节机。
20 空气调节装置 CN201180065821.8 2011-01-31 CN103328909A 2013-09-25 竹中直史; 若本慎一; 山下浩司; 森本裕之; 石村亮宗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100、200、300),作为热源用制冷剂采用R32、含有R32及HFO1234yf且R32的质量比为40%以上的混合制冷剂或者含有R32及HFO1234ze且R32的质量比为15%以上的混合制冷剂,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压缩机(1)、第1流路切换(2)、热源侧换热器(3)、第1流量控制装置(9c~9e)及多个利用侧换热器(C~E),它们之间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该压缩机(1)为在密闭容器内具有压缩室且在该压缩室形成有使密闭容器内外连通的开口部的低压壳体构造,该空气调节装置能够进行在利用侧换热器(C~E)侧仅进行制热的制热运转、在利用侧换热器(C~E)侧仅进行制冷的制冷运转及在利用侧换热器(C~E)侧混合进行制热和制冷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其中,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注入配管(23),其用于将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与开口部连接起来;第2流量控制装置(24),其设于注入配管(23),用于控制向压缩室供给的制冷剂的注入量,在该空气调节装置内,使在制冷循环内循环的制冷剂经由注入配管(23)及开口部供给到压缩室内而注入压缩机(1)。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