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一种智能化垃圾焚烧处理进气控制系统 CN201710023050.5 2017-01-13 CN107062267A 2017-08-18 曹文波; 张文锐; 魏凌敏; 舒志强; 唐武才; 李启仁; 李文龙; 郎志中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垃圾焚烧处理进气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壳体、供电装置、控制装置;第一腔体设于壳体内,第一腔体的外壁与壳体的内部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气体通道;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分别用于检测第一腔体内第一温度位置和第二温度的位置距离第一腔体底部的高度值;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尾气出口处的温度;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检测装置获取高度值、第二检测装置获取高度值,计算出上述两个高度值的差值;控制装置通过第三检测装置获取尾气出口处的温度,并根据差值的大小以及温度的大小控制供电装置、第一电磁动作。
202 一种垃圾焚烧进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CN201710023005.X 2017-01-13 CN107062262A 2017-08-18 曹文波; 张文锐; 魏凌敏; 舒志强; 唐武才; 李启仁; 李文龙; 郎志中
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进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装置内预设有温度分布情况,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检测装置获取第一腔体内的温度情况,提取出至少一组第一温度‑高度信息,并在预设温度分布情况中提取出至少一组第二温度‑高度信息,上述第一温度‑高度信息中的温度值与第二温度‑高度信息中的温度值相等,控制装置计算出第一温度‑高度信息中的高度值H01与第二温度‑高度信息中的高度值H02的差值H;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检测装置获取第二腔体内尾气出口处的温度T,并根据上述差值H的大小以及第二腔体尾气出口处的温度T的大小指令控制第一电磁、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动作。
203 一种垃圾焚烧炉循环进气及自动落料智能控制系统 CN201710022999.3 2017-01-13 CN107062260A 2017-08-18 曹文波; 张文锐; 魏凌敏; 舒志强; 唐武才; 李启仁; 李文龙; 郎志中
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循环进气及自动落料智能控制系统;壳体外壁上设有第一引装置;第一腔体底部设有落料口,落料口处设有调节和测速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温度值在第一腔体内的位置距离第一腔体底部的高度值H;尾气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管道回路、第二管道回路、第三管道回路连通,且连通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引风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尾气出口处的温度值T;控制装置获取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值H、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值T,并根据H的大小以及T的大小指令控制第一引风装置、第二引风装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调节阀门动作。
204 一种垃圾燃烧处理炉 CN201710023065.1 2017-01-13 CN107062258A 2017-08-18 曹文波; 张文锐; 魏凌敏; 舒志强; 唐武才; 李启仁; 李文龙; 郎志中
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燃烧处理炉,包括炉体、螺旋送料机构、第一供机构、内循环机构、控制机构,炉体具有燃烧腔和储料腔,螺旋送料机构设置在储料腔底部用于将储料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燃烧腔内;通过第一供氧机构向储料腔内导入空气,通过内循环机构将垃圾在储料腔内产生的气体经冷凝除后在导入燃烧腔内;控制机构与第一机、第二风机、多个第一、多个温度传感器连接并控制其动作。本发明将燃烧腔单独设置,燃烧腔内温度较集中,垃圾在燃烧腔内能够充分燃烧;通过设置第一供氧机构向储料腔内导入空气,对储料腔内到达燃烧点的垃圾进行预燃;通过设置内循环机构,将垃圾在储料腔内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经冷凝除水后再导入燃烧腔内进一步反应。
205 一种双进料垃圾焚烧装置 CN201710023064.7 2017-01-13 CN107062247A 2017-08-18 曹文波; 张文锐; 魏凌敏; 舒志强; 唐武才; 李启仁; 李文龙; 郎志中
发明提出了一种双进料垃圾焚烧装置,包括第一炉体、第二炉体、螺旋送料机构,第一炉体具有燃烧腔,燃烧腔内设有炉桥、供装置,炉桥下方并排设有多个储渣腔,储渣腔两端均设有排渣口,各储渣腔的底部均设有螺旋排渣组件,螺旋排渣组件包括排渣转轴以及螺旋布置在排渣转轴外周的两个排渣螺旋叶片,两个排渣螺旋叶片的送料方向相反;第二炉体具有与燃烧腔连通的储料腔,第二炉体上设有与储料腔连通的第一进料口;螺旋送料机构用于将储料腔内的物料输送至燃烧腔内。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可以根据待处理的垃圾的湿度情况,从第一进料口或第二进料口向储料腔内加入垃圾,方便使用,减少垃圾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06 一种垃圾持续处理系统 CN201710022950.8 2017-01-13 CN107062246A 2017-08-18 曹文波; 张文锐; 魏凌敏; 舒志强; 唐武才; 李启仁; 李文龙; 郎志中
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持续处理系统,包括:炉体和引机,其中:炉体具有投料口、燃烧室和循环口;炉体内设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板和控制单元,加热板内均设有引烟通道,引烟通道具有进烟口和出烟口;引风机用于将燃烧室内的高温气体引入至引烟通道内并由引烟通道的出烟口排出;炉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对接收的检测数据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加热板是否进行加热工作。本发明可以有效保障炉内垃圾持续高效的分解、燃烧。
207 一种预热效果优异的垃圾处理炉 CN201710023081.0 2017-01-13 CN107062234A 2017-08-18 曹文波; 张文锐; 魏凌敏; 舒志强; 唐武才; 李启仁; 李文龙; 郎志中
发明提出了一种预热效果优异的垃圾处理炉,包括主炉体、副炉体、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主炉体内设有大炉腔、循环气过渡腔、第一尾气缓存腔和第二尾气缓存腔,主炉体上安装有主炉进料、引气管、第一排渣装置和第一排气管;副炉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小炉腔、辅助炉腔和第三尾气缓存腔,副炉体上安装有副炉体进料门、内循环导气管和第二排渣装置;第一辅助机构包括物料推送装置、第二排气管、第一供管、第二供氧管、第三供氧管、连通管、除湿箱和多个预热辅助装置;预热辅助装置包括导热管、隔离条和挡片。本发明使用方便,有效的利用了垃圾处理的能量,且大炉腔内垃圾预热效果优异。
208 一种小型锅炉燃烧器 CN201710373423.1 2017-05-24 CN107062222A 2017-08-18 杨道龙; 王雁翔; 李建平; 邢邦圣; 王繁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厂或小区供暖的天然气锅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在燃气管道上安装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燃气蓄能器,所述燃烧器采用多组流量传感器传感器进行空气、天然气以及混合气体的多点监测,所述流量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小型锅炉燃烧器,在天然气管道中安装燃气蓄能器,并实时控制电机转速、燃气蓄能器压力以及燃气调节开度,可提高天然气燃烧效率,降低NOx排放量,防止天然气压力过高或过低以及压力波动对燃烧平稳性产生影响,提高天然气锅炉燃烧器安全性与可靠性,弥补了气压稳定性要求较高等缺点;同时采用可伸缩点火器,避免其长时间接触高温,大幅度提高了点火器的使用寿命。
209 一种烟气与飞灰二次燃烧热量回收方法与装置 CN201710299292.7 2017-04-28 CN107062207A 2017-08-18 张久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与飞灰二次燃烧热量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右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的顶端一侧通过通过管道连接甲醇存放装置,且甲醇存放装置的出口处安装有控制,所述燃烧装置的顶端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富发生器设备,且富氧发生器设备的出气管安装有富氧控制阀,所述富氧发生器设备的左端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且电子打火装置穿插在燃烧装置的内腔中,所述燃烧装置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浓度传感器,所述燃烧装置的内壁设置有冷壁管。该发明减少了排烟带热量损失,使气体完全燃烧热,同时降低锅炉散热损失,烟气与飞灰二次充分燃烧减少热损失,减轻脱硫除尘脱硝设备80%运行负担,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目的。
210 一种尾气处理系统 CN201611252776.8 2016-12-30 CN107051069A 2017-08-18 田华祥; 王飞; 冯新长; 胡康宁; 赵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次燃烧装置、烟尘吸附装置、余热利用装置、一级废气回收装置、二级废气回收装置、洗液装置和汽吸附装置。利用本尾气处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利用尾气中的热量,节省电能或不可再生能源的燃烧和使用,保护环境,同时,利用本尾气处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去除尾气中的烟尘和酸性气体,使得尾气达到可排放标准并进行排放。
211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1710427998.7 2017-06-08 CN107051033A 2017-08-18 王志强; 户英杰; 程星星; 马春元
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除尘器吸附器、燃烧器气源,除尘器入口与有机废气源连接,除尘器出口与吸附器的吸附入口连接,吸附器脱附出口与燃烧器入口连接,燃烧器出口与吸附器脱附入口连接,氧气源与燃烧器入口连接;其中,所述燃烧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混合室、气体均匀分配器和燃烧室;所述混合室设有有机废气管道和氧气管道;所述燃烧室内填充有非均匀式蜂窝结构,非均匀式蜂窝结构包括下层、中层和上层,其中,中层为燃烧区,下层和上层的孔径小于中层的孔径;自下往上,中层的孔径和孔隙率递增。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存在的设备要求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燃烧烟气热利用率低等问题。
212 加热炉以及连续加热炉 CN201510667526.X 2012-08-29 CN105352315B 2017-08-18 佐藤公美; 须田俊之; 藤森俊郎; 相原正雄
加热炉具备配置被烧成物的对象空间(212a)、以及包围对象空间的炉本体(212)。加热炉具备:配置于炉本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密闭式气体加热器,其具有使燃料气体流入本体内的流入孔、流入的燃料气体燃烧的燃烧室、引导由燃烧而产生的排气的导出部、通过流通导出部的排气或燃烧室中的燃烧而被加热,对被烧成物传递辐射热的辐射面、以及将加热了辐射面的排气排出至本体外的排气孔;以及排气传热部(保温管222a),其与密闭式气体加热器的排气孔连通,引导排气。另外,排气传热部设于在所述炉本体内之中除辐射空间(212b)之外的任意部位,辐射空间(212b)形成于密闭式气体加热器与配置于对象空间的被烧成物之间,将辐射热传递至被烧成物。
213 一种控制锅炉或其部件污染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201610083153.6 2016-02-05 CN107044651A 2017-08-15 郭增昌; 李西良; 张大德; 胡瑜; 高隽
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锅炉或其部件污染的组合物,包含:质材料和土金属的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锅炉或其部件污染的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有效地增加锅炉燃料产物的沉积粘附层的去玻璃化作用、减少燃烧产物在锅炉内件表面的结渣趋势以及使沉积在锅炉内件表面的沉积层更加酥脆。
214 一种医疗垃圾用焚烧炉 CN201710460030.4 2017-06-17 CN107044643A 2017-08-15 吴金宝; 鲁建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用焚烧炉,包括主燃室、二燃室、吸附室、烟囱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室上方靠左位置安装有二燃室,所述二燃室上方通过风道安装有吸附室,所述吸附室上方通过风道安装有烟囱,所述主燃室上方靠右位置通过风道安装有混燃室,所述混燃室左端通过风道与二燃室连通,所述主燃室、二燃室和吸附室的左侧安装有主燃室炉、二燃室炉门和吸附室门,所述主燃室后侧面安装有燃烧器,所述二燃室后侧面安装有油箱,所述燃烧器与油箱之间通过供油管路连接。本发明具有全封闭、体积小、焚烧效率高、工艺合理、技术领先、无害化程度高等特点。
215 旋转床 CN201710352628.1 2017-05-18 CN107044640A 2017-08-15 余幼民; 金枝; 吴道洪
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床,旋转床包括:环形的炉体、炉床、加热辐射管和翻料装置。炉体内限定出炉腔;炉床设在炉腔内,炉床环绕炉体的中心轴线平转动;加热辐射管设在炉体上且照射在炉床的上方;翻料装置包括转动轴和用于翻起炉床上物料的翻料件,转动轴设在炉体上,翻料件包括连接段和两个工作段,连接段连接在转动轴上,两个工作段位于连接段的两侧,在朝向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上每个工作段朝向远离转动轴的方向延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床,通过在炉床上部设置翻料件,在物料运动的过程中,翻料件可以对物料进行翻动,使得上下层物料打散重新排布,实现加热装置对物料的均匀加热,从而提高旋转床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16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热能再利用的小型环保设备 CN201710321475.4 2017-05-09 CN107044639A 2017-08-15 章水红
发明涉及了环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焚烧热能再利用的小型环保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两个支撑脚正面的底端均插接有贯穿支撑脚正面和背面的移动插杆,移动插杆上活动套接有移动轮,两个支撑脚的侧面通过承重台固定连接,承重台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废渣回收盒,废渣回收盒两侧的底端均通过安装板与承重台的顶部固定连接。该用于垃圾焚烧热能再利用的小型环保设备,通过焚烧箱与传热箱的设置,让焚烧箱在焚烧垃圾时能将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能传递给传热水箱上,这样就使得传热水箱内的水流能通过热量的加温而升温,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垃圾焚烧热量的效果,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217 一种可自动净化排烟的立式无烟型茶浴锅炉 CN201710277000.X 2017-04-25 CN107036281A 2017-08-11 李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净化排烟的立式无烟型茶浴锅炉,包括炉膛、除烟仓、集灰仓和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设有炉膛,炉膛的外侧设有盛层,所述锅炉本体一侧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锅炉本体底端的一侧安装有鼓机,所述除烟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除烟仓的顶部焊接有烟囱,所述除烟仓的底部焊接有集灰仓。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火管,既增加了热烟气和水的换热面积,又延长热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加热烟气和水的换热时间,减少了热能浪费,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循环管道,打开控制,集灰仓中的灰渣通过循环管道重新进入炉膛内,进行二次燃烧,使得燃料充分利用,节约能源
218 炉顶密封施工工艺 CN201710220521.1 2017-04-06 CN107036124A 2017-08-11 王兴
发明公开了炉顶密封施工工艺,该炉顶密封施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动态立体柔性”密封,区别于国内传统的“平面硬性密封”,核心是动态地吸收调整锅炉必然发生的膨胀,而不是硬性的遏制膨胀,此项技术能做到的质保期为12年,比传统的密封技术质保期大大延长,适用于改型的各类运行锅炉以及在建锅炉,用高温粘合剂把陶瓷纤维与金属表面牢固地粘和在一起,而由于热态时交接处各部位金属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位移则由多层纤维来调整、吸收,整个密封结构呈可塑性,将不会再有因热交变应引起的开裂、漏现象。
219 一种燃气灶高温烟气利用的换热装置 CN201710301106.9 2017-05-02 CN107036123A 2017-08-11 吴钊; 黄亚继; 黄恩和; 陈怡睿
发明是一种燃气灶高温烟气利用的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包括带网罩的吸烟管头(2)、引管道(3)、引风机(4)、空气预热管(5),空气预热管(5)包括了空气通道(6)、烟气通道(7)、环肋(8)、挡板(9);其中,在吸烟管头(2)和引风机(4)之间由引风管道(3)连接,引风机(4)的出口接空气预热管(5)。本发明提高助燃空气的初温可以弥补燃气灶所采用的燃烧方式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高燃烧时的烟气温度,有效节省燃料
220 一种节烟囱除尘排污装置 CN201710266087.0 2017-04-21 CN107036119A 2017-08-11 罗小林; 刘启航
发明涉及一种节的烟囱除尘排污装置,属于除尘排污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烟囱,进烟管道,除尘水管,雾化喷头,截止,进水管,给水,排污漏斗,排污管,排污池;所述进烟管道固定在烟囱一侧的下方;除尘水管固定在烟囱的外壁上,且位于进烟管道的上方,进水管一端与除尘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水泵与电厂里经过处理的废水连接,除尘水管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雾化喷头,进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烟尘浓度检测器连接,烟尘浓度检测器安装在锅炉排烟出口;所述排污漏斗位于烟囱的底部,排污漏斗通过排污管与排污池连通。本装置利用中水站里的水给烟囱除尘,节约水资源,同时保护环境,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运行稳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