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发动机或泵 / 蒸汽的发生 / 预热或蓄预热;给水;补充水;水位的控制;促进锅炉内水循环的辅助装置 (水的化学处理,例如净化入 C02F;一般的封装的热交换装置入F28D;一般控制入G05)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81 一种废气循环系统以及采用该系统的彩板生产工艺 CN201510834894.9 2015-11-26 CN105371265A 2016-03-02 姚锦泉
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循环系统以及采用该系统的彩板生产工艺,与现有技术生产工艺相比,对化涂烘箱加热之后的燃蒸汽锅炉炉膛内的高温废气做二次利用,通过引机构导入洗池的加热腔内,从而对碱洗液进行加热,减少了一个原先用于加热碱洗池的燃煤蒸汽锅炉,能够降低煤能源的使用,提高煤燃烧之后废气的循环利用率,最终达到降低彩钢板生产成本的目的。
282 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 CN201510591805.2 2015-09-16 CN105114937A 2015-12-02 周棋; 周旭; 宋刚; 郭强; 聂立; 苏虎; 巩李明; 李果; 吴朝刚; 程伟; 胡世磊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属于锅炉领域,包括锅炉炉膛的水冷壁,为水冷壁供水的省器,还包括压平衡管路和省煤器旁路管路,压力平衡管路通过一端连通省煤器出口,或者与省煤器出口连通的管路或设备上,另一端连通水冷壁出口至过热器系统之间的管路或设备上,省煤器旁路管路通过阀门一端连通省煤器进口,或者与省煤器进口连通的管路或设备上,另一端连通水冷壁进口,或者与水冷壁进口连通的管路或设备上,且省煤器旁路管路进口标高高于出口标高。本发明能够在锅炉给水中断情况下有效保护水冷壁受热面。
283 优化回热式兰金循环的双夹点标准 CN201280032803.4 2012-05-18 CN104185719B 2015-11-25 胡萨姆·泽比安; 米佐斯·亚历山大
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双夹点标准的用于优化回热式兰金循环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选定如排汽压和排汽流速之类的操作变量以使得一种给加热器取得一个双夹点,从而提高所述兰金循环的效率。特别地,第一夹点在排汽冷凝的开始处取得而第二夹点在所述给水加热器的排汽出口处取得。第一夹点处的最小温差与第二夹点处的最小温差大致相等。本发明公开了与双夹点标准相关的回热式兰金循环的系统,操作所述系统的方法和优化所述系统操作的方法。
284 一种具有燃料干燥功能的电站启动辅助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1510166085.5 2015-04-09 CN104791130A 2015-07-22 祁金胜; 刘义达; 安春国; 蒋莉; 王妮妮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燃料干燥功能的电站启动辅助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发电内燃机,所述发电内燃机排出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并在余热锅炉中产生蒸汽进入蒸汽联箱,蒸汽联箱中的蒸汽进入干燥换热装置中用于干燥煤,蒸汽在煤干燥换热装置中降温冷凝后进入冷凝箱,煤中蒸发出来的水分进入回收水箱以备再利用,进入蒸汽联箱的蒸汽在燃煤电站启动时还可用于燃煤电站锅炉的启动用蒸汽,发电内燃机发出的电接入电网或作为燃煤电站黑启动的启动电源;本发明将发电内燃机排烟所具有的能量有效地利用了起来,采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蒸汽可用于燃煤电站启动,燃煤电站不需要另外设置启动锅炉,减少了投资和资源浪费。
285 使用三通或混合阀控制来自废热回收系统的热供给的温度的结构和使用热水箱中的换热器控制来自废热回收系统的热水供给的温度的结构 CN201380053408.9 2013-09-02 CN104781618A 2015-07-15 孙承吉; 许秀贤; 朴雨成
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三通控制来自废热回收系统的热供给的温度的结构,包括:用于储存由废热换热器进行过换热的热水的热水箱,所述热水箱具有从废热源回收废热并产生热水的废热换热器、利用热水进行换热以提供供暖的供暖换热器和用于检测热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在达到由使用者设定的用于供暖和热水供给的设定温度之前对来自所述热水箱的进行过换热的热水进行加热并将所述热水供给到待加热并供给有热水的空间;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置在从所述热水箱进入所述热水器中的热水管线上并可以选择性地将从所述热水箱流入的热水或直接水供给到所述热水器;和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热水箱的温度为低于所述热水器的热水供给设定温度的0℃~10℃,那么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使用所述温度传感器来控制所述三通阀以切断来自所述热水箱的热水流入并将直接水供给到所述热水器。
286 回收系统 CN201280047730.6 2012-04-27 CN103827583B 2015-06-17 秋永草平; 畑中宏之; 长井孝治; 大久保智浩; 名本哲二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驱动供的动且能够以低成本运转的排水回收系统。该排水回收系统具备:缓冲罐(30),其收容负载设备(20)所产生的排水;辅助罐(40),其配置在比缓冲罐(30)靠下方的位置;第一排水供给线(L2),其连接负载设备(20)与缓冲罐(30);第二排水供给线(L3),其连接缓冲罐(30)与辅助罐(40);排水供给(71),其用于开闭第二排水供给线(L3);连通线(L6),其使辅助罐(40)与缓冲罐(30)连通;连通阀(73),其用于开闭连通线(L6);蒸汽供给线(L4),其从锅炉(10)向辅助罐(40)供给蒸汽;蒸汽供给阀(72),其用于开闭蒸汽供给线(L4);供水线(L7),其从辅助罐(40)向锅炉(10)供给排水;及供水泵(60),其配置于供水线(L7)。
287 一种能量传输系统及蒸煮器皿 CN201410724898.7 2014-12-03 CN104697166A 2015-06-10 陈世辉
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量传输系统及蒸煮器皿。该能量传输系统具有压缩器、控制、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第一热交换器,用于使流经其中的第一介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第二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第二热交换器,用于使流经其中的第一介质把热量传输给外界。压缩器、控制阀、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形成闭合的回路。压缩器对从第一通道进入其中的第一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压缩。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介质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流通。压缩器及控制阀使得第一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压不同于第二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压力并且第一介质在回路的不同区段处于不同的物态。该能量传输系统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能源并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288 蒸汽发生装置 CN201480002283.1 2014-03-13 CN104603537A 2015-05-06 澁谷昌树; 早川雄二; 阿部邦昭
发明蒸汽发生装置具有:贮室,其用于储存水;第1加热部,其用于对贮水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供水装置,其用于向贮水室内供水;控制部,其用于控制供水装置的供水;蒸汽喷出口,其用于喷出在贮水室内产生的蒸汽;以及温度检测部,其用于检测贮水室内的温度,根据温度检测部检测出的温度,计算贮水室内的水位,在产生蒸汽时,控制部根据被计算出的水位来控制供水,使得从第1加热部到水位的水的容量比从第1加热部到贮水室内的底面的水的容量小。
289 预热系统和方法 CN201410599944.5 2014-10-31 CN104595883A 2015-05-06 P.德劳沃特; T.斯坦斯特雷姆; J.迪伊茨曼恩; F.德劳西
发明涉及给预热系统和方法。给水预热系统(100)包括给水罐(110)和恒定容量再循环(120)。给水罐(110)适于存储给水。给水罐(110)包括馈送和返回管线(112、114)。馈送管线(112)适于将给水馈送到HRSG(200),而返回管线(114)使得能够使给水返回到给水罐(110)中。返回管线(114)不包括控制,并且设置成通到给水罐(110),以减少给水再循环时的构件损失。恒定容量再循环泵(120)设置在馈送管线(112)中,以使给水在HRSG(200)和给水罐(110)之间再循环。泵(120)能够使给水以恒定速度和体积再循环,以减少给水再循环时的热量损失,这与现有技术的给水预热系统相反。
290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再热装置及再热方法 CN201410807826.9 2014-12-23 CN104501142A 2015-04-08 张彦军; 高新宇; 付兴金; 王君峰; 马明华; 王刚
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再热装置及再热方法。目前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均采用的一次再热系统,要进一步提供机组效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再热装置,其组成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上端内设置有一组一次再热器受热面高温段(7),燃烧室上面出口处与一组旋分离器(2)连接,旋风分离器出口处与尾部烟道(4)连接,旋风分离器下与回料(3)连接,回料阀与炉外换热装置(9)连接,回料阀处安装有灰流量调节装置(8),炉外换热装置和回料阀与燃烧室下端连接,炉外换热装置内具有二次再热器受热面低温段(6)、二次再热器受热面高温段(10)和省器受热面(11)。本发明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再热装置。
291 封闭式排回收系统 CN201280048689.4 2012-04-27 CN103857960A 2014-06-11 秋永草平; 大久保智浩; 小林立季; 畑中宏之
发明提供一种封闭式排回收系统,其无须降低有效排水回收率就能实现排水罐的小型化。封闭式排水回收系统具备蒸汽锅炉(2)、密闭型的排水罐(4)及大气开放型的补给水罐(7),该封闭式排水回收系统具备:蒸汽导入线(10),其将排水罐(4)内的第一闪发蒸汽向补给水罐(7)导入;剩余排水导入线(8),其将来自排水罐(4)的剩余排水向补给水罐(7)导入;及凝结装置(33)、(39),其设于补给水罐(7),使所述第一闪发蒸汽和/或由所述剩余排水产生的第二闪发蒸汽与所述补给水罐(7)内的补给水接触而凝结。
292 无分离器锅炉 CN201380003243.4 2013-02-27 CN103842723A 2014-06-04 增田幸一; 田中孝典
发明提供一种无分离器锅炉,其能够获得所期望的干燥度,防止过热,进而减少锅炉筒的腐蚀险。所述无分离器锅炉具备:降水管(84),其将将上部水箱(24)内下部和下部水箱(22)连通起来;控制机构(70),其进行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第一控制是当由外部水位检测机构(50)检测出的检测水位超过第一设定水位时以使锅炉筒内水位降低的方式控制供水机构(60),第二控制是当检测水位成为比第一设定水位低的第二设定水位以下时以使锅炉筒内水位上升的方式控制供水机构(60),第一设定水位设定为干燥度界限水位,并且设定上部水箱的高度,使得利用第一控制以使从上部水箱流出的蒸汽的干燥度成为设定干燥度以上,第二设定水位是设定为在过热度界限水位以上且将基于降水管(84)的锅炉水的循环比设为设定值以上的水位。
293 气化反应器 CN201280045688.4 2012-09-19 CN103842624A 2014-06-04 I·卡尔; M·施密兹-戈伯
用于含原料的方法和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室(2);产生蒸汽的换热单元(3,15,16);至少一个蒸汽罐(20);和在一个或多个换热单元(3,15,16)与蒸汽罐(20)之间循环和蒸汽的循环管线。所述蒸汽罐还包括用于输送蒸汽通过换热单元(15)的蒸汽进料管线(28)和至过热蒸汽总管(32)的过热蒸汽管线(30)。所述过热蒸汽管线分为通到经过蒸汽罐的换热管线(35)的返回管线(33)和总管进料管线(34)。
294 单程蒸发器中的管布置 CN201380000535.2 2013-01-17 CN103748414A 2014-04-23 V.Q.特隆; C.J.勒奇; J.F.马吉
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程蒸发器,其包括:入口歧管;一个或更多个入口集管,其与入口歧管流体连通;一个或更多个管叠堆,其中,每个管叠堆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倾斜蒸发器管;一个或更多个管叠堆与一个或更多个入口集管流体连通;其中,倾斜管与竖直线成小于90度或大于90度的倾斜;一个或更多个出口集管,其与一个或更多个管叠堆流体连通;以及出口歧管,其与一个或更多个出口集管流体连通。
295 电站锅炉泄漏处理方法 CN201310636700.5 2013-11-28 CN103615627A 2014-03-05 龙友权; 耿彩华; 张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泄漏处理方法,涉及电站锅炉检修领域,提供一种省煤器管封堵质量可靠的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检查各省煤器管,确定泄漏的省煤器管,省煤器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平段、弧形段和联箱连接段,联箱连接段与联箱连接;b、将泄漏的省煤器管的水平段切割为两段,切口至联箱段保留,未保留的部分为泄漏的部分,切口至弧形段距离为200-500mm,切口倾斜设置且面向上方;c、将堵头从切口处插入省煤器管,堵头上部露出省煤器管,堵头下部位于省煤器管内;d、将堵头与省煤器管焊接。堵头的焊接区域均从省煤器管上方可以看见,利于保证堵头与省煤器管焊接质量。
296 节流装置 CN201310110216.9 2013-04-01 CN103363159A 2013-10-23 比格尔·克利清; 托马斯·泰尔盖恩; 伯恩哈德·施托克菲施; 弗洛里安·赛弗林; 克劳斯·赫夫曼
发明涉及节流装置(1),其用于改变多个平行出口(12)中的流体。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可变节流装置,其包括流体收集器(10)和控制元件(20),流体收集器至少包括用于流体的内腔、入口(11)和多个出口(12),控制元件可移位地安装在流体收集器(10)的内腔中并包括多个孔(21、22),这些孔的横截面可通过控制元件相对于流体收集器的相对运动而改变。控制元件为套筒(20),其中孔(21、22)被布置在套筒中,使得它们与流体收集器(10)的出口(12)对应,其中,在套筒(20)与流体收集器(1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便在套筒的外表面(24)与围绕流体收集器的内腔的内表面(13)之间的区域中,套筒的孔(21、22)之间不发生流体连通。
297 用于热发电站回路的加热系统 CN201310018683.9 2013-01-18 CN103216818A 2013-07-24 V.茹尔丹; J.科林
用于热发电站回路的加热系统包括:用于从冷凝器抽取水的抽取系统;第一组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器、称为抽水加热入口且被供以来自抽取系统的抽取水流的第一部分的水入口、旨在加热抽取水的至少一个蒸汽输入;和第二组加热器,包括相对第一组加热器的抽取水入口串联布置的至少一个加热器和旨在加热抽取水的至少一个蒸汽输入。加热系统还包括冷凝水冷却器,其包括:第一水入口,称为冷凝水入口且由第二组加热器的冷凝水出口供给;第二水入口,被供以来自抽取系统的抽取水流的互补部分;第一出口,用于旨在再注入冷凝器的经冷却冷凝水;和第二出口,用于经加热的水,使得离开第一组加热器的水流能够与从疏水冷却器的第二出口导出的水流混合。
298 分段快速加热流体 CN200980105304.1 2009-02-11 CN101952654B 2013-07-17 罗伯特·科内利斯·范阿肯; 塞德里克·伊斯雷尔森
一种流体加热装置具有从进口至出口的流体流动路径,具有多个沿所述流动路径设置的加热部分。每个加热部分是至少一对电极,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电流流经所述流体以在沿所述流动路径的通道内热阻地加热所述流体。至少一个加热部分具有由多个电性分离的节段组成的分段电极。这使得可通过选择性地激活所述节段来控制所述分段电极的有效活性区域。控制器确定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所需的电压和电流通过每个加热部分被提供给流体,并且能考虑到输入导电率以及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流体导电率。所述控制器激活分段电极的所选择的节段以通过分段电极实现给流体提供期望的电流和电压。
299 用于宽范围的运行温度的直通式竖向蒸发 CN201180026955.9 2011-02-08 CN102906498A 2013-01-30 W.P.鲍弗二世; I.J.佩兰
提出一种用于蒸汽发生的蒸发器100。蒸发器100包括多个主蒸发器级110,以及次蒸发器级150。各个主级110包括一个或多个主热传递管阵列120、160、联接到阵列120、160上的出口歧管135,以及联接到歧管135上的下导管137。主阵列120中的各个具有用于接收流体的入口,并且布置成横向于通过蒸发器110的气体流。气体加热流过阵列120、160的流体,以形成两相流。出口歧管135接收来自阵列120、160的两相流,并且下导管137将该流作为主级流的分量来进行分配。多个主蒸发器级110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两相流的相应的分量选择性地形成主级流,并且将主级流提供给次蒸发器级150的入口。
300 能量回收单元 CN201110058233.3 2011-03-10 CN102679317A 2012-09-19 阿米尔·阿米尼
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回收单元,包含具有冷凝物进口和冷凝物出口的容器及限定流体路径的流体供给管线。第一及第二热交换器定位在容器中并布置为分别将热量从闪发蒸气及冷凝物中传输至流体供给管线。能量回收单元可用于从冷凝物和闪发蒸气中回收废能并用废能预热工艺水,如锅炉供给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