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用于校验指针式SF6气体密度控制器的三通接头 CN201610821813.6 2016-09-14 CN106352132A 2017-01-25 周启义; 高明贵; 杨东熏; 李志刚; 陈新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校验指针式SF6气体密度控制器的三通接头,属电电气设备检测接头技术领域。它由多通接头座、自封元件、开阀机构等构成,多通接头座上部通过连接头与电气设备本体连接、下部通过控制器座与气体密度控制器连接;多通接头座内的自封阀元件安装孔上部制有进气孔、开阀机构安装孔下部制有出气孔;自封阀元件安装孔内安装有自封阀元件,开阀机构安装孔内安装有开阀机构;自封阀元件由阀杆、阀芯、弹簧、堵件、密封件组成;开阀机构由顶杆、螺母、挡圈、密封圈组成;开阀机构通过顶杆与自封阀元件的阀芯活动对接,自封阀元件的阀杆上安装有弹簧。无需拆卸即可检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
42 一种充气 CN201610633359.1 2016-08-03 CN106051254A 2016-10-26 郑荣坤; 欧兆文; 孟宪龙; 黄林东; 黄英文; 梁子文; 吴浩权; 全衡军
发明提供一种充气,包括:阀头杆,具有阀腔,所述阀腔的入口端用于连接充装设备;接头,用于连接被充装设备,所述接头设置在所述阀腔的出口端且相对所述阀腔的出口端可移动地连接;密封圈,位于所述阀腔出口端,设置在所述阀头杆与所述接头之间;致动定机构,设置在所述阀头杆与所述接头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接头相对所述阀头杆移动,从而使所述接头在对所述密封圈的压紧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具有操作简单、操作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密封性能更好,不容易出现松动泄露现象。
43 安全 CN201480044116.3 2014-08-06 CN105792862A 2016-07-20 潘逸冰
发明涉及用于控制介质的从第一系统(24)至第二系统(26)的流动的(1),包括:形成储蓄器(25)且包括流动路径开口(9)的可变形的穹顶状结构(3)、包括将阀(1)连接至第一系统(24)的第一连接器开口(15)和用于与流动路径开口(9)相互作用以将其打开和关闭的接触元件(23)的阀盖(5)、和被气密性地连接至阀盖(5)和穹顶状结构(3)且包括将阀(1)连接至第二系统(26)且被联接至储蓄器(25)的第二连接器开口(17)的阀基部(7)。可变形的穹顶状结构(3)被配置成使得在阀(1)的打开状态中可变形的穹顶状结构(3)变形且流动路径开口(9)不连接至接触元件(23)以允许介质从第一系统(24)通过第一(15)、第二(17)连接器开口和流动路径开口(9)流动至第二系统(26)且在阀(1)的关闭状态中可变形的穹顶状结构(3)处于其原始穹顶形状且流动路径开口(9)被连接至接触元件(23)并因此被关闭。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括如上述的阀(1)的装置(47)和吸乳泵装置(41)。
44 层叠剥离容器、其针孔检查方法、及其加工方法 CN201480064556.5 2014-11-20 CN105764797A 2016-07-13 樽野真辅; 江口铁明; 相原康佑
提供一种生产率良好的层叠剥离容器。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具有外壳和内袋并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所述内袋从所述外壳剥离、收缩的容器主体、调节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和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进出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容纳内容物的收容部收容部和从所述收容部收容部排出所述内容物的口部,所述外壳具有在所述收容部收容部连通所述中间空间和所述外部空间的外气导入孔、所述阀部件具有插通外气导入孔的轴部和设置在所诉轴部的所述中间空间侧并且比所述轴部截面积大的盖部、设置在所述轴部的所述外部空间侧并且防止所述阀部件进入所述中间空间的卡合部。
45 装置 CN201280054836.9 2012-11-01 CN103917812B 2016-01-13 三原健太
提供一种装置,其能够提升开口部的圆度,提高浮阀关闭时的密封性。该阀装置(10)具备:壳体(20),其具有形成有开口部(37)的分隔壁(35);浮阀(70),其配置于该阀室(R1)内;以及单向阀(80),其配置于通气室(R2)内,在分隔壁(35)的下表面侧设置有阀座(37a),并且在其外周形成有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薄壁肋(45),在通气室(R2)内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且沿周向以规定间隔形成的单向阀引导肋(40),在阀室(R1)内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且沿周向以规定间隔设置的浮阀引导肋(47),薄壁肋(45)和单向阀引导肋(40)以从壳体(20)的轴向观察时不相重叠的方式,沿周向交替地形成。
46 一种一拖三球状自适应配气机构 CN201410241584.1 2014-06-03 CN104006253A 2014-08-27 王桂泉
一种一拖三球状自适应配气机构,包括一具有球状空腔的壳体,在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打气装置进气管相匹配的进气孔,进气孔的中心与球状空腔的顶点以及球状空腔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位于球状空腔的赤道线上在壳体上均匀设有三个间隔距离相等、直径相等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一端与球状空腔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打气接头所在分管路相连通,在所述的球状空腔内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轻质小圆球,轻质小圆球的直径均大于圆孔直径。该机构能够自动识别三个接头中哪个接头在用,并且自动为在用接头配置打气通路,封闭不用接头通路,具有智能化特征。这使得一个打气管路携带三个不同嘴型接头的方式成为可行,让不同嘴型轮胎充气,都同等方便。
47 一种旋柄式法嘴接头 CN201410198830.X 2014-05-13 CN104006234A 2014-08-27 王桂泉
一种旋柄式法嘴接头,包括接头管体和接头上盖,在所述接头管体的内腔中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弹性环、活动体和调整螺栓,调整螺栓的底部压盘通过活动体将作用均匀施加在弹性环的端面上,所述弹性环上内孔直径相等于或者略大于嘴体的外径,在所述的接头管体外壁上和活动体上均设有容纳打气装置出气管的缺口,在活动体的下端面设有与其上的缺口相连通的中心凹孔,中心凹孔的深度大于气门嘴体下段外丝结束顶端至芯杆顶面的距离,其直径小于气门嘴体下段的直径,大于嘴体上段的直径。该接头操作轻松,容易把握,甚至单手也能完成操作,而且在拆除接头过程中,即使缓慢卸去接头,也不会出现胎气明显外泄的情形。
48 通流设备 CN201280052862.8 2012-10-23 CN103906957A 2014-07-02 汉斯·奥利弗·翰松
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70),其适合于连接至具有流体供应压级(PF60:1)的用于供应第一流体的流体供应管道系统(35,72),并适合于连接至流体出流管道(74,40)。阀设备(70)适合于,当流体供应管道系统(35,72)中的压力级(PF60:1)突然下降时,提供防止第一流体从出流管道回流的保护。阀设备(70)包括壳体(100,200),该壳体具有输入(210),输出(220)和壳体本体(100,200,230)。壳体本体(100,200,230)包括,可以设置有脊部件(460)的第一通道(105),孔(122)和阀件(131)。阀件(131)可在孔(122)内移动,并适合于在闭合位置中时抵靠在阀座(140,241)上,并且,该阀件可适合于在打开位置中时抵靠在脊部件(460)上。第二流体可从环境通过孔(122)进入,并且,当阀件(131)处于打开位置中时,继续到达流体供应管道系统(35,72)中。脊部件(460)可以具有这样的位置和尺寸,使得,在正常条件的过程中,当阀件(131)处于闭合位置中时,在保持第一流体的流动的同时,减小第一流体从出流管道(35,72)的回流。
49 一种采用气体外部控制的机械延时器 CN201410078292.0 2014-03-05 CN103836244A 2014-06-04 柳金亮; 黄小龙; 陈秀玉
发明公开一种采用气体外部控制的机械延时器,包括体和储气缸阀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该阀体内安装有驱动活塞本体,该驱动活塞本体上套设有复位弹簧;驱动活塞本体的上端设有控制进气口和出气口间的连通道启闭的阀瓣,该驱动活塞本体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气道和与储气缸相连通的气孔,气道上设有与气孔相连通的通气小孔;气道的上开口与进气口连通,下开口与设在阀体外的充气阀单元相密闭连接;气道内设有可沿气道轴向移位以控制通气小孔与气孔相连通或者截止的调节活塞。利用外部气体直接控制延时时间,延时控制精准、稳定及可靠,并且在保证延时器重复使用性和操作性前提下,实现气体快速释放作用,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50 单向及液体容器 CN201110220309.8 2011-08-02 CN102910357A 2013-02-06 萧兆维
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及液体容器,单向阀包括阀体、阀盒上盖和阀盒下盖,阀盒上盖设有气孔,阀体下盖设有进气脚;硅胶阀体包括外环和内环,内环的内部为封闭的阀片,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弹性片连接,外环固定在阀盒上盖和阀盒下盖之间,内环在阀盒上盖和阀盒下盖之间为悬空状态。可配合使用于各种不同用途的容器上,控制容器内部的液体封闭或流通状态,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51 用于真空排污系统的冲洗 CN200980139051.X 2009-09-23 CN102171399A 2011-08-31 T·黄; M·A·庞德里克; C·哈德威克
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冲洗流体流动到真空排污容器的冲洗。所述冲洗阀包括主冲洗流体流动路径和横断主冲洗流体流动路径的提升阀组件。所述冲洗阀还包括螺线管驱动的流体控制装置,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具有能在不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移动的螺线管电枢,在不工作状态下,所述电枢接合提升阀组件以阻止冲洗流体流过提升阀通道,在工作状态下,所述螺线管电枢与提升阀组件脱离接合,以允许冲洗流体流过提升阀通道以便升高提升阀组件,从而允许冲洗流体流过主冲洗流体流动路径并从阀中流出,所述电枢始终布置在主冲洗流体流动路径之外。
52 进气 CN200680034547.7 2006-12-08 CN101268236B 2010-09-08 武田邦雄
发明提供一种进气,该进气阀可适当地防止产生低频域的蜂鸣器那样的噪声的不良情况。进气阀(1)具有:本体(3),其与排管(2)嵌合连接;树脂制的盖体(4),其嵌装在本体(3)的外周侧;以及阀芯(5),其可升降地配设在本体(3)和盖体(4)之间的阀室(6)内。本体(3)具有:用于吸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吸入口部(16);位于面对该外部气体吸入口部(16)的位置阀座部(17);以及与排水管(2)连通的开口部(12)。阀芯(5)通常以水平姿态载置在阀座部(17)上而关闭外部气体吸入口部(16),在排水管(2)内减压时,从阀座部(17)浮起而打开外部气体吸入口部(16)。盖体(5)的重心偏离阀芯(5)的中央部,阀芯(5)处于倾斜姿态。
53 装置 CN200580021334.6 2005-06-22 CN101002043B 2010-09-08 莫妮卡·H·汉森; 亚历山大·克里斯托弗森
一种用于室通的装置,包括构造在室壁上且在室内部和室外部之间提供了连通的贯通通道。通道包括从室内部延伸并且与通往室外侧的排出管道(8)连通的通风管道(22)。通风管道(22)具有通往设置在室壁上的空腔(7)的开口,其中空腔(7)具有通往室外侧的开口。该装置的进一步特征在于,阻挡体(6)安装在空腔(7)内,通过将该阻挡体(6)的一部分接收在设置成与所述空腔(7)连接的保持开口内,阻挡体(6)被固紧在空腔(7)内。排出管道(8)以这样的方式定位在室壁内,即当该装置的组件处于操作位置时,排出管道(8)的出口低于空腔通往室外侧的开口。
54 正压致动的通气机组件 CN200510004399.1 2005-01-14 CN100389282C 2008-05-21 克里斯蒂安·达尔马索; 布拉德利·E·普龙申斯克; 迈克尔·J·马斯特森
一种正压致动的通气机组件适用于向散料处理结构的内腔排放压缩气体。通气机阀组件包括一个壳体和一个正压力致动阀。壳体包括一个用于接收压缩气体的内腔和一个可在后退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滑动的排气活塞。阀包括一个阀本体,其具有一个致动活塞座和一个与致动活塞座流体连通的流体放泄通道。一个致动活塞可相对于阀本体在后退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滑动。通过例如向阀供应压力气体,正位移力施加在致动活塞上,以使致动活塞从后退位置滑向伸出位置,从而将壳体内腔中的气体通过流体放泄通道流出,由此,排气活塞在内腔中的气体作用下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滑动,从而使壳体内腔与活塞座的流体通道流体连通。
55 装置 CN200580021334.6 2005-06-22 CN101002043A 2007-07-18 莫妮卡·H·汉森; 亚历山大·克里斯托弗森
一种用于室通的装置,包括构造在室壁上且在室内部和室外部之间提供了连通的贯通通道。通道包括从室内部延伸并且与通往室外侧的排出管道(8)连通的通风管道(22)。通风管道(22)具有通往设置在室壁上的空腔(7)的开口,其中空腔(7)具有通往室外侧的开口。该装置的进一步特征在于,阻挡体(6)安装在空腔(7)内,通过将该阻挡体(6)的一部分接收在设置成与所述空腔(7)连接的保持开口内,阻挡体(6)被固紧在空腔(7)内。排出管道(8)以这样的方式定位在室壁内,即当该装置的组件处于操作位置时,排出管道(8)的出口低于空腔通往室外侧的开口。
56 正压致动的通气机组件 CN200510004399.1 2005-01-14 CN1641250A 2005-07-20 克里斯蒂安·达尔马索; 布拉德利·E·普龙申斯克; 迈克尔·J·马斯特森
一种正压致动的通气机组件适用于向散料处理结构的内腔排放压缩气体。通气机阀组件包括一个壳体和一个正压力致动阀。壳体包括一个用于接收压缩气体的内腔和一个可在后退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滑动的排气活塞。阀包括一个阀本体,其具有一个致动活塞座和一个与致动活塞座流体连通的流体放泄通道。一个致动活塞可相对于阀本体在后退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滑动。通过例如向阀供应压力气体,正位移力施加在致动活塞上,以使致动活塞从后退位置滑向伸出位置,从而将壳体内腔中的气体通过流体放泄通道流出,由此,排气活塞在内腔中的气体作用下从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滑动,从而使壳体内腔与活塞座的流体通道流体连通。
57 用于污管系统中的进气 CN00803376.5 2000-02-02 CN1161522C 2004-08-11 库尔特·斯图雷·比耶·埃里克松
发明涉及一种,该阀响应污管系统内的压降低而把空气加入到该系统中。该阀包括阀体,该阀体具有至少两个进气开口,这些进气开口与空气连通,每个进气开口与通向污水管系统的通道交错布置,在环绕着阀座面的水平面上的剖面中,所述开口和通道平均地分布在碗形壳体内。在正常关闭位置上,阀件停靠在阀座上,该阀座把所述进气开口与所述通道分开,并且在具有两个沿直径方向相对的进气开口的阀实施例中的情况下,大致上具有蝶形密封表面,而该这些进气开口各自设置成垂直于两个沿直径相对的通道。为了在阀体内实现平衡的空气分布,位于阀座和打开的阀件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的总表面基本上等于进气开口的总表面。
58 具有可避免事故影响装置的真空防护装置 CN01821094.5 2001-12-20 CN1489538A 2004-04-14 埃米尔·A·瑟伦森
发明是关于一种改进的真空防护装置,主要用于保持油轮的油罐和周围空气的压平衡,其中,该真空防护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两个出口的套(10),其中阀套(10)通过第一出口(12)与油罐连接,第二出口(24)则装有阀体阀座,阀体(40)可移入阀套(10)内以允许空气进入油罐中;一个机械装置(100),使得当装有该装置(100)的油轮发生事故至少部分淹没在中时,能够防止海水进入阀套(10)内。该装置具有:第一可动部分(160)装在阀套(10)的外部,它的移动可由海水的压力控制,第二可动部分(150)能伸进阀套内,且与第一可动部分(160)同步运动。本发明特征在于:将第二可动部分(150)设置成为通过第一可动部分(160)增大的移动而使其贴靠在阀体(40)上从而使阀体(40)回到其在阀座(30)上的贴靠位置
59 流体流动中分离粒子的装置及将排出的流体引到主流流体中的 CN97197740.2 1997-07-03 CN1112896C 2003-07-02 J·戴森; G·M·伯林顿; J·W·布雷思韦特
一种将放出的流体引到流径在两端产生流体压差的装置的主流流体中的放气(30),其特征在于,该放气阀(30)适应于当装置(16)两端的压差降到低于预定值时打开,以使流体流入主流流体中。这种结构安排特别适应于装有旋尘埃分离装置的真空吸尘器,在此装置中,放气阀可更可靠地响应气流减小而工作。这就确保了旋风尘埃分离装置有效工作,并减少电机过热的危险。
60 容器的塑料通 CN98107075.2 1998-02-17 CN1092591C 2002-10-16 U·舒茨
用于运输和贮存液体的容器的塑料通(1)的主要材料是一个为螺纹塞(3)结构的。圆柱形阀套(2)、一个阀膜(4)、一个防涌盘(5)、一个防涌盖(6)和一个封罩(7),所述阀套旋固在一例如用于闭合集装容器的塑料内容器的通风孔的塑料螺帽盖(8)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