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61 带有浮动装置的涡卷式压缩机 CN201010601846.2 2010-12-23 CN102536825B 2014-11-19 梁坤亿; 张钰炯; 黄淑娥; 杨錞忠; 陈淇星; 汤岳儒
一种带有浮动装置的涡卷式压缩机,包括有:一本体,其具有一高压区与一低压区;一涡卷对,其设于该低压区之中;一浮动装置,其设于该涡卷对的顶端,并位于该高压区与该低压区之间,且该浮动装置与该涡卷对之间形成有一中压室与一高压室,而该中压室相通于该低压区,该高压室相通于该高压区;一防逆止装置,其设于该浮动装置,并位于该高压区与该高压室之间;一压保护装置与一温度保护装置,该二者均设于该浮动装置,并位于该中压室。该浮动装置结合温度、压力、防止逆转功能,进行一体式设计,而使浮动装置同时具备过压与过热保护及压缩机停机逆转保护。
262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280064670.9 2012-12-06 CN104066993A 2014-09-24 平田弘文; 桑原孝幸; 山崎浩
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在本发明的阶梯状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齿顶面及齿底面的阶梯部(14F、15F及14G、15G)的(1)两个涡旋件的高位齿顶面(14H、15H)的内周侧端部或与该内周侧端部对应的对方涡旋件的低位齿底面(14J、15J)的内周侧端部的其中一方或双方、(2)两个涡旋件的高位齿底面(14K、15K)的外周侧端部或与该外周侧端部对应的对方涡旋件的低位齿顶面(14I、15I)的外周侧端部的其中一方或双方的至少2ρ~3ρ的范围(W),设有高度朝向阶梯部逐渐降低的倾斜面(28、29),其中,ρ为回转涡旋件的回转半径。
263 增压 CN201410141375.X 2014-03-11 CN104047707A 2014-09-17 D·R·奥文加; P·J·麦克威廉姆斯
发明涉及基于发动机增压系统的压缩,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较高压场合的增压器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增压系统,包括:具有转子腔和齿轮箱的增压器壳体;构造成由发动机驱动的输入传动轴,所述输入传动轴至少部分地装在该壳体的齿轮箱中;至少部分地装在该壳体的转子腔内的第一转子传动轴;至少部分地装在该壳体的转子腔内的第二转子传动轴;在该输入传动轴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子传动轴之间传递转矩且至少部分地装在该壳体的齿轮箱中的齿轮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为发动机提供增压的方法。
264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410073363.8 2014-02-28 CN104033383A 2014-09-10 永野宏树; 森达志; 水藤健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定涡旋和动涡旋。在动涡旋与定涡旋之间形成有压缩室。对置壁位于壳体中并且固定至壳体。在对置壁与动涡旋之间形成有背压区,并且背压区中的背压朝向定涡旋推动动涡旋。在动涡旋和对置壁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构件。动涡旋包括保持密封构件的保持部。密封构件包括橡胶部和树脂部,该橡胶部在保持部中弹性地变形,该树脂部由比橡胶部硬的材料制成。树脂部朝向对置壁至少部分地突伸至保持部外。树脂部与对置壁接触
265 涡旋压缩机 CN201180052256.1 2011-11-08 CN103189651B 2014-07-30 山本昌辉; 西出洋平; 塚义友
涡旋压缩机(10)包括使可与喷气口(32)连通的高压空间部(54)和可与中间气口(33)连通的背压空间部(56)连通的流体通路(4)。在流体通路(4)中设置有封闭环(1)。当背压空间部(56)的压比高压空间部(54)的压力小时,该封闭环(1)将流体通路(4)关闭,而当背压空间部(56)的压力比高压空间部(54)的压力大时,该封闭环(1)则使流体通路(4)开放。
266 涡旋压缩机和用于涡旋压缩机挡板 CN200980102292.7 2009-01-15 CN101952549B 2014-07-30 J·W.·布施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包含存储压缩流体的外罩的高压区中的挡板构件。挡板用于承载并传输压负载使之远离中心区而到达外周区,其中在所述外周区处所述负载可传输至外罩。可减少涡旋压缩机本体上的挠曲、应力和磨损。
267 涡旋式压缩机 CN201310727235.6 2013-12-25 CN103899537A 2014-07-02 永野宏树; 森达志; 水藤健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中具有排放压区、压缩压力区以及吸入压力区;定涡旋件,其用以形成作为排放压力区的排放腔;动涡旋件,其与定涡旋件配合以形成作为压缩压力区的压缩腔。排放压力区包括油分离腔,该油分离腔通过具有限流器的供油通路连接至压缩压力区和吸入压力区中的至少一者。限流器由定涡旋件中形成的供油孔与插入供油孔中的插入构件之间的间隙提供。间隙为设置在供油孔的内周表面与插入构件的外周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中的螺旋槽的形式。
268 具有容量调节系统的涡旋压缩机 CN200980153925.7 2009-12-03 CN102272454B 2014-03-26 罗贝特·C·斯托弗; 马桑·阿凯
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可以包括外壳、动涡旋构件、定涡旋构件、第一孔口以及第二孔口。第一孔口和第二孔口可以各自延伸穿过定涡旋构件的端板并且可以各自具有至少二十度的度范围。第一孔口的终点可以在压缩机的驱动轴的转动方向上与第一孔口的起点转动地隔开一角度范围。第二孔口的终点可以在与驱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上与第二孔口的起点转动地隔开一角度范围。第二孔口的终点可以在驱动轴的转动方向上与第一孔口的起点转动地隔开小于一百八十度。
269 涡旋压缩机 CN200980126029.1 2009-07-15 CN102084134B 2014-03-26 西出洋平
发明公开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包括静涡旋盘(4)、相对于静涡旋盘(4)旋转驱动的动涡旋盘(5)、容纳静涡旋盘(4)和动涡旋盘(5)的壳体(10)。动涡旋盘(5)的背面一侧设置有固定部件(3),在固定部件(3)与动涡旋盘(5)之间形成有第二背压空间(24)。壳体(10)内形成有由固定部件(3)隔开的上部空间(16)。从压缩室(50)将压缩过程中的制冷剂气体引入第二背压空间(24)和上部空间(16)。
270 具有改良背压控制功能的涡旋压缩机 CN200980131059.1 2009-07-31 CN102124228B 2014-03-12 李建祜; 具仁会
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包括:一外壳、一产生旋转的驱动件、一包括一固定涡旋件及一旋转涡旋件的涡旋压缩件,其中所述固定涡旋件由一渐开线涡卷组成以压缩吸入液,且即使所述驱动件的驱动轴旋转仍固定,所述旋转涡旋件根据所述驱动轴旋转而旋转,并具有一连接至所述固定涡旋件的涡卷的渐开线涡卷、一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以支撑旋转涡旋件后面并在其内具有一背压室的主框、一设置于所述旋转涡旋件及所述主框之间的止推片、以及一插入于所述旋转涡旋件及所述主框之间的密封件。本发明包括插入于所述旋转涡旋件和所述主框之间的摩擦部分的高硬度止推片,以减低体积的增加,防止磨擦部分的磨损,防止损害及降低压缩机效率。
271 涡旋流体机械 CN201180064534.5 2011-11-22 CN103282666A 2013-09-04 伊藤洋; 谷川志郎; 绿川洋平
发明中提供一种涡旋流体机械,该涡旋流体机械具有回旋涡盘和固定涡盘,该回旋涡盘在以能够回旋的方式支承于驱动轴的镶板上竖立设置有回旋卷板,该固定涡盘在与上述回旋涡盘对置地设置的镶板上竖立设置有固定卷板,使上述回旋卷板与固定卷板重叠来形成压缩室,通过使上述回旋涡盘回旋来对流体进行压缩,该涡旋流体机械的特征在于,具有棒状构件和回旋板,该棒状构件安装于上述回旋涡盘的镶板,并且向上述固定涡盘的不与上述回旋涡盘对置的背面侧延伸设置,该回旋板安装于该棒状构件,并且设有销曲柄机构,以能够回旋的方式支承于上述驱动轴,在上述回旋板上设有对上述压缩室的轴向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
272 涡旋压缩机 CN201180052256.1 2011-11-08 CN103189651A 2013-07-03 山本昌辉; 西出洋平; 塚义友
涡旋压缩机(10)包括使可与喷气口(32)连通的高压空间部(54)和可与中间气口(33)连通的背压空间部(56)连通的流体通路(4)。在流体通路(4)中设置有封闭环(1)。当背压空间部(56)的压比高压空间部(54)的压力小时,该封闭环(1)将流体通路(4)关闭,而当背压空间部(56)的压力比高压空间部(54)的压力大时,该封闭环(1)则使流体通路(4)开放。
273 涡旋式机械 CN200980102281.9 2009-01-16 CN101910637B 2013-05-08 史蒂芬·M·塞贝尔; 罗贝特·C·斯托弗; 马桑·阿凯
一种压缩机,可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密封组件。壳体可限定第一排出通道。压缩机构可支撑在壳体内并且可包括第一涡旋构件和第二涡旋构件。第一涡旋构件可包括第二排出通道。密封组件可在第一涡旋构件与壳体之间延伸,并且可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形成密封排出路径。密封组件可包括能够相对于壳体和第一涡旋构件轴向移位的第一密封构件。第一密封构件在处于第一位置时可轴向抵接第一涡旋构件,并且可在处于第二位置时不与第一涡旋构件轴向接触。当第一密封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组件可维持密封排出路径。
274 涡旋式机械 CN201210452535.3 2009-01-16 CN102996447A 2013-03-27 史蒂芬·M·塞贝尔; 罗贝特·C·斯托弗; 马桑·阿凯
发明是涡旋式机械。一种压缩机,可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密封组件。壳体可限定形成第一排出通道的第一通道。压缩机构可被支撑在壳体内并且可包括以啮合的方式彼此接合并且形成一系列压缩袋区的第一涡旋构件和第二涡旋构件。第一涡旋构件可包括延伸穿过第一涡旋构件并限定第二排出通道的第二通道。密封组件可在第一涡旋构件与壳体之间延伸。密封组件可包括以密封的方式彼此接合并且在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经密封的排出路径的第一环状密封构件和第二环状密封构件。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能够相对于彼此、第一涡旋构件以及壳体而轴向移动的。
275 涡旋式流体机械 CN201210017873.4 2012-01-19 CN102817843A 2012-12-12 岩野公宣; 小林义雄; 川端夏树; 原岛寿和; 山崎俊平
发明提供涡旋式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安装在壳体上的凸缘面,和设置在端板上的卷体部的固定涡旋件;具有设置在端板上的卷体部,与固定涡旋件相对地、设置成可回旋的回旋涡旋件;通过曲轴部与回旋涡旋件连接,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轴;相对于回旋涡旋件支承驱动轴的回旋轴承;配置在回旋涡旋件与固定涡旋件之间的面密封部;对壳体的内部供给冷却冷却风扇;和将回旋涡旋件与壳体导通的回旋涡旋件侧导电刷,其中,回旋涡旋件侧导电刷的滑动面,配置在除了对面密封部供给由冷却风扇产生的冷却风的位置以外的位置。
276 涡旋压缩机 CN201180009456.9 2011-02-14 CN102753829A 2012-10-24 中村壮一; 城村周一; 永原显治; 北浦洋
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与压缩途中的压缩室(25)连通的注入口(27)形成在静涡旋盘(30)上。从涡旋压缩机(10)的喷出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与中压气态制冷剂一起从注入口(27)流入压缩室(25)。在静涡旋盘(30)和动涡旋盘(40)的齿底面(31a、41a)上对着与注入口(27)连通的压缩室(25)的部分成为中间齿底区域(36、46),比中间齿底区域(36、46)更靠近涡卷(32、42)的外周侧端部的部分成为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的齿底面(31a、41a)和涡卷(42、32)的顶端面(42a、32a)的间隙大于中间齿底区域(36、46)的间隙。
277 涡旋压缩机 CN201210193771.8 2006-10-11 CN102705234A 2012-10-03 基里尔·M·伊格纳季耶夫; 詹姆斯·F·福格特; 马桑·阿凯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具有用于动涡盘构件和静涡盘构件的流体偏置系统。该偏置系统可以利用来自涡旋压缩机的凹穴的加压气体或者它可以利用外部加压油源。在一种附加实施例中,静压轴承位于动涡盘构件和静涡盘构件之间。
278 涡旋压缩机 CN200910165881.1 2009-08-12 CN101672276B 2012-08-22 长谷川修士; 松永睦宪; 三宅成志; 深谷美博
涡旋压缩机,防止在高压比条件下回旋涡旋盘推压力过大而产生压缩机动力增加、镜板面的卡住、烧结。具备:使该回旋涡旋盘(200)和固定涡旋盘(100)相互啮合来压缩制冷剂,从压缩室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压力空间;回旋涡旋盘和固定涡旋盘接触地滑动的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固定涡旋盘与回旋涡旋盘接触地滑动的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其中还具备在回旋涡旋盘的镜板面或者固定涡旋盘的镜板面上与压缩室相比设置在外周侧的槽状的加压腔空间;设置在将排出压力空间和加压腔空间连通的通路上的压力调整;设置在该压力调整阀和加压腔空间之间的加压通路,在排出压力空间和加压通路的压差达到了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使制冷剂从排出压力空间流入到加压腔空间。
279 带三个排气且将排气压制冷剂引流到背压腔室的涡旋压缩机 CN201210023409.6 2012-02-03 CN102628440A 2012-08-08 孙自立
一种涡旋压缩机,具有封装压缩机单元的壳体,所述压缩机泵单元包括绕转涡旋件和非绕转涡旋件。绕转和非绕转涡旋件中的每个均包括基部和从基部延伸出的大致螺旋状的涡旋齿。涡旋齿互相配合以限定出压缩腔室,并且限定出最中央的排气压腔室和沿周向间隔开的中间压力腔室。非绕转涡旋件的基部包括与中间压力腔室相联的端口。至少一个端口与排气压力腔室相联。端口中的每个与相联。在壳体内、在端口和阀的下游限定有排气缸。在绕转和非绕转涡旋件中的一个的基部的后面限定有背压腔室,且背压腔室从排气压力腔室对制冷剂进行引流。
280 涡旋压缩机 CN201080034378.3 2010-09-02 CN102472273A 2012-05-23 永原显治; 西出洋平; 野岛伸广; 除补义信; 上川隆司; 增田正典
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本发明中的涡旋压缩机(1)包括推压机构(75)和阻止逆流机构(35)。推压机构(75)具有背压室(53)和背压引入通路(80),该背压室(53)面向动侧端板部(71)的背面,该背压引入通路(80)用来使即将与喷出口(64)连通的状态下的压缩室(23)和与喷出口(64)连通的状态下的压缩室(23)与背压室(53)连通。阻止逆流机构(35)允许背压引入通路(80)内的制冷剂从压缩室(23)流向背压室(53),并且阻止背压引入通路(80)内的制冷剂从背压室(53)返回压缩室(23)。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