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空调过热度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01801268.X 2001-01-05 CN1220004C 2005-09-21 文重基; 金荣晚; 文济明; 李庭泯; 金钟烨; 赵日镛
公开了一种控制空调过热度的系统和方法。空调包括根据负载控制信号脉宽调制方式控制的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蒸发器,以至于构成制冷循环系统。位于蒸发器入口的入口温度传感器和位于蒸发器出口的出口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对应压缩机的负载循环周期的时间周期由所述入口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出口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蒸发器的平均入口和出口温度计算蒸发器的过热度,并按照计算的过热度调整电子膨胀阀门的开口。
202 采用脉冲宽度调节工作循环的涡卷压缩机的冷冻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CN200510064859.X 1998-09-09 CN1664476A 2005-09-07 亨·M·潘; 阿布诺·辛格; 让-鲁克·M·卡亚; 马克·拜司
利用一台特殊的脉冲宽度调节的压缩机(30)耦联到冷凝器(32)和蒸发器(42)上来控制一个冷冻系统。系统可以是分布式的,其中冷凝器(32)和压缩机(30)可耦合在一起对付一组相邻的冷冻柜,而每一冷冻柜有其自己的蒸发器(42)。控制器(52)被耦联到负载传感器(58)上用来产生可变工作循环控制信号,而工作循环为冷却需求的函数。另外,可利用模糊逻辑技术来使该系统进行自适应调谐控制。
203 采用脉冲宽度调节工作循环的涡卷压缩机的冷冻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CN200510064856.6 1998-09-09 CN1664474A 2005-09-07 亨·M·潘; 阿布塔·辛格; 让-鲁克·M·卡亚; 马克·拜司
利用一台特殊的脉冲宽度调节的压缩机(30)耦联到冷凝器(32)和蒸发器(42)上来控制一个冷冻系统。系统可以是分布式的,其中冷凝器(32)和压缩机(30)可耦合在一起对付一组相邻的冷冻柜,而每一冷冻柜有其自己的蒸发器(42)。控制器(52)被耦联到负载传感器(58)上用来产生可变工作循环控制信号,而工作循环为冷却需求的函数。另外,可利用模糊逻辑技术来使该系统进行自适应调谐控制。
204 压缩机 CN200510051865.1 2005-01-13 CN1644927A 2005-07-27 井口雅夫; 木村一哉; 清水出; 多罗尾晋; 川上晃广
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和分隔件。在壳体内限定一排气腔。压缩机构在壳体内与排气腔相邻。分隔件面对一预定区域,以便限制排气腔中的制冷剂气体的压施加于预定区域,该预定区域是指压缩机构的面对排气腔的除了气体排出孔开口的特定区域之外的区域的部分。
205 叶轮真空 CN02828350.3 2002-10-15 CN1623038A 2005-06-01 楠木胜彦; 尾上茂
一种叶轮真空,具有使叶轮(42)与外壳(21)滑接的同时进行回转的转子(34),其特征在于,具有沿着大致全周的迷宫形的密封件,该密封件与回转轴(31)同心状设置于外壳与所述转子之间,具有沿周向相互可相对移动嵌合的至少一组的圆形环状槽(44)和圆形环状凸条(43)。设于外壳的凸条或槽是连续状,圆形环状凸条或槽在外壳侧是连续状,但在转子侧不连续,以不妨碍叶轮的径向运动,在叶轮上设有退让槽(49)。
206 采用脉冲宽度调节工作循环的涡卷压缩机的冷冻系统的自适应控制 CN200410085953.9 1998-09-09 CN1607478A 2005-04-20 亨·M·潘; 阿布塔·辛格; 让-鲁克·M·卡亚; 马克·拜司
利用一台特殊的脉冲宽度调节的压缩机(30)耦联到冷凝器(32)和蒸发器(42)上来控制一个冷冻系统。系统可以是分布式的,其中冷凝器(32)和压缩机(30)可耦合在一起对付一组相邻的冷冻柜,而每一冷冻柜有其自己的蒸发器(42)。控制器(52)被耦联到负载传感器(58)上用来产生可变工作循环控制信号,而工作循环为冷却需求的函数。另外,可利用模糊逻辑技术来使该系统进行自适应调谐控制。
207 涡旋式压缩机 CN03801581.1 2003-04-23 CN1592820A 2005-03-09 古庄和宏; 加藤胜三; 大野贵广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它在可动涡旋盘(26)的公转过程中,在作用在该可动涡旋盘(26)上的倾覆矩大于等于规定值的公转度范围内,借助于设置产生减小这种倾覆力矩的防止倾覆的力矩的调节机构(56),使得可动涡旋盘(26)对于固定涡旋盘(22)的压紧力与随着可动涡旋盘(26)的公转的倾覆力矩的变化相对应,以使可动涡旋盘(26)的公转运动能稳定地进行,以提高涡旋式压缩机(1)的压缩效率。
208 涡旋压缩机 CN02804200.X 2002-01-29 CN1489673A 2004-04-14 饭田登; 作田淳; 鶸田晃; 泽井清
发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背压调整且可以实现高压缩效率的涡旋压缩机。具有使固定涡旋叶片和旋转涡旋叶片相咬合而形成的多个压缩空间、设在旋转涡旋部件的旋转涡旋叶片面的相反侧的背压室、用密封部件将背压室分割成的高压空间以及中压空间、将供给到高压空间的润滑油向中压空间供给的第一通道、将供给到中压空间的润滑油向压缩空间的吸入空间供给的第二通道,通过旋转涡旋部件的旋转运动,使前述第一通道间歇性地连通。
209 将高压流体引入推面的涡卷式压缩机 CN00118004.5 2000-06-06 CN1131378C 2003-12-17 小林宽之; 竹内真实; 伊藤隆英; 鹈饲彻三
一涡卷式压缩机包括一壳体;一固定涡卷和回转涡卷,分别设置在外壳内并包括一端板和一在端板一面上的螺旋突起;各涡卷的螺旋突起相互啮合,形成螺旋压缩室;引入的工作气体在压缩室中被压缩后排出;一推支承回转涡卷端板的推力件在回转涡卷的端板背面;一压力腔形成在推力件和回转涡卷的端板之一的面对推力件和回转涡卷的端板之另一个的面上;一用于引入高压流体到压力腔的高压引入孔设置在推力件和回转涡卷之一上。
210 用于空调启动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01801265.5 2001-01-05 CN1120962C 2003-09-10 文重基; 金荣晚; 文济明; 李庭泯; 金钟烨; 赵日镛
一种系统包括一个压缩机和膨胀。压缩机一侧的出口和电子膨胀阀门一侧的入口通过高压导管连接,膨胀阀门一侧出口和压缩机一侧入口通过一个低压导管连接。旁路导管连接到高压导管以及低压导管,而流动速度调整阀安装在旁路导管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膨胀阀门,流动速度调整阀以便实现分两个阶段启动工作这样的方式,在第一个启动工作中流动速度调整阀打开而膨胀阀门关闭,在第二个启动工作中流动速度调整阀关闭而膨胀阀门打开到预定的程度。压缩机通过一个负载控制信号来控制,该信号具有在启动工作期间比正常工作的周期较短的周期。
211 具有增强型润滑系统的受偏压作用的共同旋转涡旋装置 CN94194045.4 1994-09-01 CN1119530C 2003-08-27 J·T·希尔; G·M·菲尔斯; J·R·威廉斯; R·E·乌特
一种高侧共同旋转的涡旋压缩机,它有设置在其气密壳的排放压部分和抽吸压力部分中的一些润滑油槽以及一个偏压机构,利用该偏压机构将涡旋件在运行中压在一起,从而使内部泄漏减小到最低程度。对支承在其中旋转的主动涡旋件的轴承和支承在其中旋转的从动涡旋件的轴承都提供了润滑,其中涡旋件及其轴承都位于壳的抽吸压力部分中。此外,传授了一些实施例,其中涉及到对在每个涡旋件的包覆部的端头和相对的涡旋件的端板之间的接合面的润滑,以及对在轴向偏压组件中的密封件的润滑和/或保护该密封件不受碎屑的损伤。
212 涡旋式机器 CN98106943.6 1998-04-16 CN1109198C 2003-05-21 诺曼·G·贝克
涡旋压缩机包括带有一隔板的气密外壳,隔板在此外壳内形成一排出压腔及一吸入压力腔、隔板包括一表面,此表面导引非公转涡旋件,以便允许该非公转涡旋件作有限轴向运动。非公转涡旋件的转动由一固定销禁止,该固定销从隔板向外延伸而与十字联轴节所用的槽之延伸部结合。
213 复合压缩机 CN02106413.X 2002-02-27 CN1382911A 2002-12-04 拉詹·拉金德兰; 约翰·P·谢里丹; 卡尔·H·纳普克
一个压缩机系统,包括一对位于一个公用壳体内的压缩机。一个公用驱动轴驱动两个压缩机,驱动轴由一个单一的电动机驱动。压缩机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装配有一个脉冲宽度调制容量控制系统,以及一个蒸汽注入系统。当一个压缩机装配这些系统时,容量可在50%到110%之间变化。当两个压缩机装配有这些系统时,容量可在0%到120%之间变化。
214 用于空调启动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01801265.5 2001-01-05 CN1380960A 2002-11-20 文重基; 金荣晚; 文济明; 李庭泯; 金钟烨; 赵日镛
一种系统包括一个压缩机和膨胀。压缩机一侧的出口和电子膨胀阀门一侧的入口通过高压导管连接,膨胀阀门一侧出口和压缩机一侧入口通过一个低压导管连接。旁路导管连接到高压导管以及低压导管,而流动速度调整阀安装在旁路导管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膨胀阀门,流动速度调整阀以便实现分两个阶段启动工作这样的方式,在第一个启动工作中流动速度调整阀打开而膨胀阀门关闭,在第二个启动工作中流动速度调整阀关闭而膨胀阀门打开到预定的程度。压缩机通过一个负载控制信号来控制,该信号具有在启动工作期间比正常工作的周期较短的周期。
215 涡旋压缩机 CN02106575.6 2002-02-28 CN1373299A 2002-10-09 两角尚哉
一种涡旋压缩机,为了在任意的运转时都能将合适的背压施加给旋转涡旋件,在筒状推环一端侧设置有凸缘部,通过该凸缘部间接地限制旋转涡旋件相对主架的限制面的轴向可动范围,同时,在凸缘部上设置有槽,该槽与低压侧的第一背压室连通。
216 通向背压腔之流体为可控制的蜗管式压缩机 CN97126245.4 1997-12-31 CN1092292C 2002-10-09 亚历山大·利夫森; 詹姆斯W·布什
一种蜗管式压缩机包括具有一底板和一蜗管壳的一固定蜗管件和具有一底板和一蜗管壳并相对于固定蜗管件转动的一旋转蜗管件。两个蜗管壳配合以限定多个压腔以及一背压腔。其特点在于,它还包括一用来将流体分流到背压腔的系统,该系统有两个打开部分:第一部分将一排放压力分流到背压腔,该部分是从一端部延伸出的、将排放口与一远端连通的一高压分流槽;以及,第二打开部分将除排放压力之外的压力分流到背压腔,该部分是从位于第一高压分流槽的远端部邻近处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远端的一中间压力槽。两个蜗管件底板中的一个有一对分流孔,在该蜗管式压缩机的大半个运转周期中两分流孔有选择地被两蜗管件中的另一个的蜗管壳覆盖
217 涡旋式压缩机 CN97122858.2 1997-10-31 CN1090295C 2002-09-04 增本浩二; 中岛浩史; 佐野文昭; 池田清春
固定涡旋件轴向可移动的涡旋式压缩机的组装性差。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在固定涡旋件1的基极1a和静止构件4的对置面之间设置间隙,将压缩气体引入到该间隙中,将固定涡旋件1压在摇动涡旋件2上,在静止构件4的中央部设置凹部4a,用消音器5包围该凹部4a,在上述凹部上设置向着半径方向的排出孔4c。
218 用在真空上的涡旋式流体排放装置 CN99813990.4 1999-10-13 CN1335915A 2002-02-13 S·尼
一种涡旋式真空(10),其中一个膨胀器(40、50)与一个压缩器(60、70)串联布置,从而在同一壳体(20)中形成两级并且由同一轴(22)驱动。第一级是一个涡旋式膨胀器,其与一个构成第二级的涡旋式压缩器串联。第二级,也就是压缩器的进液腔的容积并不明显小于第一级,也就是膨胀器的排液腔的容积。由此减少了因反复膨胀和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本发明的二级泵还包括一双轴密封机构(11,92),其相对于外界和膨胀器的排放室密封膨胀器的吸液室。本发明的两级泵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涡旋元件顶面上的迷宫式密封结构(301-304),用于严格地控制在相互匹配的涡旋元件的端部与底部之间形成的轴向间隙(δ)。
219 涡轮压缩机 CN01122858.X 2001-07-11 CN1333433A 2002-01-30 两角尚哉
一种涡轮压缩机,在内部高压运转和内部低压运转可切换的涡轮压缩机中,在任何运转运转时均可给予旋转涡轮恰当的背压。借助第一及第二推环160、170将旋转涡轮132的背压室划分成与驱动室112连通的第一背压室A和独立的第二背压室B,根据运转模式使第二背压室B内的压力成为排出压或吸入压。
220 具有流动转向器、多个尖端密封件和半径向顺应式机构的涡卷式流体排出装置 CN98811152.7 1998-09-22 CN1278889A 2001-01-03 S·倪; P·C·黑茨
一种涡卷式流体排出装置(10)有两个相互配合的螺旋形涡卷部件(50,60),它们的预定的几何构型。本新型设计提供一个流体转向器机构(24),该机构引导输入流体将累积的不可压缩的液体破碎成细小液滴,后者能被由涡卷形成的两个抽吸空穴均匀地吞没。本发明也提供一个多槽尖端密封机构(136,137a,236),用于沿径向密封该压缩空穴。该发明还提供一个半径向顺应式机构(44,46,47),它保持轨道运行涡卷(50)的径向顺应功能,而同时将由轨道运行涡卷的离心产生的负载从涡卷元件转移到曲柄轴(40)。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