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旋转驱动设备 CN201380042091.9 2013-03-05 CN105121839B 2017-10-03 中野和明
一种旋转驱动设备(10A),装备有:外壳(12),用于安装圆柱形转子(16)的安置孔(30)形成在该外壳(12)中;工作流体通道(28),向转子(16)施加流体压的工作流体流经工作流体通道(28);移动限制部(24),该移动限制部(24)限制转子(16)朝向另一端移动;和输出轴(20),该输出轴(20)用于将转子(16)的旋转动力输出到外部。工作流体流经的预定间隙(S)在转子(16)的外周表面和限定安装孔(30)的壁表面(31)之间产生。
42 径向平衡的叶片 CN201610606474.X 2016-07-29 CN106122001A 2016-11-16 李钢
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而提供的径向平衡的叶片,所述的径向力平衡的叶片泵,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定子,在该定子内偏心的安装有环形转子,在该环形转子的内圆周内设置有与其同圆心的固定在壳体上的径向压力平衡轴,且在径向压力平衡轴与环形转子内圆周之间设有压力平衡油槽,在环形转子的外圆周及内圆周均设有可径向滑动的叶片,在环形转子的一端固定有转子连接盘,在转子连接盘上设有与环形转子同轴心的并与转子连接盘一同旋转的转子轴,在压力平衡油槽轴向端面一侧的定子端面上设有与压力平衡油槽相通的平衡配油槽,平衡配油槽通过油道与配油通道相通。
43 一种带止动挡圈的螺杆体结构 CN201610683890.X 2016-08-18 CN106089699A 2016-11-09 蒋文炯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止动挡圈的螺杆体结构,它在泵体内安装有衬套,在衬套内穿装相互啮合的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主动螺杆下端设有止动挡圈,衬套上端设有平衡套,从动螺杆通过止动挡圈和平衡套实现与主动螺杆的轴向定位;主动螺杆的上部自下而上依次穿装有平衡环、球轴承、动机械密封和静机械密封,球轴承和静机械密封与安装在泵体上的轴承箱过盈配合,轴承箱内形成一个密封腔;轴承箱的底部设有竖直的回流孔,在衬套与回流孔对应位置处设有回油管,回流孔与密封腔连通,回油管与从动螺杆出口端连通。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的带止动挡圈的螺杆泵体,其结构效率高、流量大、噪音低,运转平稳而且结构设计合理。
44 压缩机 CN201410572472.4 2014-10-24 CN104564674B 2016-09-14 高木秀刚; 栗冈义纪; 田岛正博; 后藤久则; 川口则男
提供一种压缩机,为了应对压缩机的平衡活塞部的高速化和实现压缩机的长寿命化,在本发明螺杆压缩机中包括具有转子轴的螺杆转子、径向轴承、推板、作为滑动轴承的平衡机构、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流路、以及工作流体供给流路,该工作流体供给流路以向推力板作用逆推力载荷的方式供给用于向推力板侧按压平衡机构的工作流体。
45 滑板弧面转子 CN201610232852.2 2016-04-14 CN105909514A 2016-08-31 邹旻; 王志洋; 陈文杰; 吴良才; 朱英杰; 孔德昂
发明公开了一种滑板弧面转子,主要包括泵体、弧面转子、滑板、滑板槽、圆柱滚子、弹簧、转子轴等。弧面转子的形状类似于倒圆后的凹弧边正四边形,两条滑板槽分别偏置于泵体中心的两侧,在弹簧作用下,滑板底部的滚子始终与转子表面保持接触,两滑板对转子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可相互抵消;两吸液口和排液口相对于转子中心呈中心对称布置,转子所受径向力平衡;封闭容腔离开吸、排液口后,容积不再变化,所以可避免困油现象;滑板与滑板槽之间的摩擦与磨损不会影响到泵的周向密封;滑板槽对滑板、滑板对弦线转子有刮下表面附着的物的功能。尤其适用于高粘度、有吸附流体的输送。
46 液压装置 CN201380043946.X 2013-06-27 CN104583598B 2016-08-17 竹田博昭; 细川哲朗
发明的液压装置至少包括一对螺旋齿轮(20、23)、收纳这一对螺旋齿轮(20、23)的主体(3)、支持各齿轮(20、23)的旋转轴(21、24)的轴承部件(40、44)、及呈液密状固定设置在主体的两端面的盖板(7、8、11)。在与受到相同方向的两个推(Fma、Fpa)的齿轮(20)的旋转轴(21)端面对向的盖板(8)的该对向部分形成气缸孔(8a),且在该气缸孔(8a)中嵌插活塞(9)。使高压侧的液压液体作用于活塞(9)的背面,而将该活塞(9)压抵于旋转轴(21)的端面,使大小与两个推力(Fma、Fpa)的合力大致均衡的阻力作用于旋转轴(21)。利用该阻力与作用于齿轮(20)的推力(Fma、Fpa)相抵消。
47 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 CN201180074748.0 2011-11-10 CN103917785B 2016-01-06 本田裕康
提供具备可一边抑制作用于从动齿轮流体摩擦的增加、一边得到从动齿轮的自动调心效果的从动齿轮的车辆用内啮合齿轮式油。在从动齿轮(46)的外周面(46b)设置有下凹的第1动压产生槽(46c),该深度D1被设为使得从第1动压产生槽(46c)的最深部到泵体(34)的内周面(34c)的间隙H1相对于从从动齿轮(46)的外周面(46b)到内周面(34c)的间隙H2的比值即间隙比m1处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内,该预先确定的范围包含由该第1动压产生槽(46c)产生的动压P1的极大值和基于第1动压产生槽(46c)而进行作用的流体摩擦系数μ1的极小值。因此,作用于从动齿轮(46)的流体摩擦系数μ1成为最小且在第1动压产生槽(46c)产生的动压P1成为最大,可一边抑制作用于从动齿轮(46)的流体摩擦的增加,一边得到从动齿轮(46)的自动调心效果。
48 旋转驱动设备 CN201380042091.9 2013-03-05 CN105121839A 2015-12-02 中野和明
一种旋转驱动设备(10A),装备有:外壳(12),用于安装圆柱形转子(16)的安置孔(30)形成在该外壳(12)中;工作流体通道(28),向转子(16)施加流体压的工作流体流经工作流体通道(28);移动限制部(24),该移动限制部(24)限制转子(16)朝向另一端移动;和输出轴(20),该输出轴(20)用于将转子(16)的旋转动力输出到外部。工作流体流经的预定间隙(S)在转子(16)的外周表面和限定安装孔(30)的壁表面(31)之间产生。
49 旋转式流体机械及转子轴向窜动消除方法 CN201510163648.5 2015-04-09 CN104863853A 2015-08-26 侯晓莉
一种外支承旋转式流体机械及转子轴向窜动消除方法,所述的流体机械包括箱体(1)、气缸(2)和转子(3),转子(3)偏心安装气缸中,气缸安装在箱体中,滑板(5)的一端插入转子中,另一端嵌入气缸壁中,箱体上设有流体进口(4),气缸上设有流体排出口(6),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子的支承端伸出箱体外支承在转子轴承支承结构(7)中,所述的气缸的支承端也伸出箱体外支承在气缸轴承支承结构(8)中。本发明通过在转子位于箱体外的一端上安装一平面轴承,利用平面轴承的反作用抵消转子所受的轴向推力,使转子与气缸内端面之间保持设定的间隙。本发明具有轴承润滑效果好,寿命长,无转子轴向窜动间隙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旋转式流体机械设备中。
50 压缩机 CN201410572472.4 2014-10-24 CN104564674A 2015-04-29 高木秀刚; 栗冈义纪; 田岛正博; 后藤久则; 川口则男
提供一种压缩机,为了应对压缩机的平衡活塞部的高速化和实现压缩机的长寿命化,在本发明螺杆压缩机中包括具有转子轴的螺杆转子、径向轴承、推板、作为滑动轴承的平衡机构、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流路、以及工作流体供给流路,该工作流体供给流路以向推力板作用逆推力载荷的方式供给用于向推力板侧按压平衡机构的工作流体。
51 叶片,其具有壳体、可移动的定子和在定子内可转动的转子 CN201380014783.2 2013-01-24 CN104204409A 2014-12-10 A·克尔纳; B·莱布斯莱; W·布劳恩
发明涉及一种叶片(10),其具有壳体(12)、可移动的定子(16)和在定子(16)内可转动的转子(18),所述定子(16)在所述壳体(12)中沿垂直于转子(18)的旋转轴(22)的方向可移动,并且它在壳体(12)中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在至少一个点处被引导。根据本发明,在定子(16)和壳体(12)之间形成接触区域(56),定子(16)在一个端部位置抵靠壳体(12)的接触段(60)被加载,所述接触区域(56)被设计成,和/或所述接触段(60)被相对于定子(16)布置成,使得作为结果,产生一个,这个力横向于移动方向(20)作用在定子(16)上,和/或产生一个附加转矩,这个附加转矩围绕旋转轴(22)作用在定子(16)上。
52 输送设备 CN201180021004.2 2011-03-11 CN103026070A 2013-04-03 O·拉福施; D·阿梅泽德; M·卡奇马尔
输送设备是已知的,它具有一个驱动转子和一个由驱动转子驱动的从动转子,驱动转子和从动转子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个转子壳体中并且通过各一个端齿结构啮合地相互作用,其中,这两个转子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轴向调节的并且在它的背对另一个转子的背侧上通过补偿通道被加载补偿压。补偿压力一方面与在形成于这些转子之间的工作室中产生的轴向压力相反作用,补偿压力另一方面补偿会将这两个转子相互压开的力。由此保证:这些转子之间的距离不会改变。补偿压力通常对应于输送设备的压力侧的压力,从而转子上的力明显高于所需。这导致轴承中和转子之间的摩擦增加。这些转子的背侧也可以通过缝隙流被供给。这具有缺点,即调节出不确定的补偿压力,该补偿压力取决于泄漏流,这些泄漏流流入转子后面的室或从转子后面的室流出。即便在该实施方式中,补偿压力也不具有用于低摩擦运行的理想值。在按照本发明的输送设备中,设有一个控制,所述控制阀将补偿压力调节到一个在压力侧的压力和抽吸侧的压力之间的预给定的值。
53 发动机 CN200710186199.1 2007-12-27 CN101446287B 2013-03-06 申敏植; 赵铭来; 李洪旭; 金宇泰; 赵镇佑
发明涉及一种油,其不采用平衡轴也能实现平衡轴的作用,该油泵包括:内转子,其固定在转动轴上;以及外转子,其随着该内转子转动,其中内转子和外转子中的至少一个转子的质心偏离于转动中心。
54 装有油的平衡轴模 CN200810088143.7 2008-03-10 CN101435482B 2012-06-20 赵铭来; 赵镇佑; 金宇泰; 李洪旭; 申敏植
发明涉及一种装有油的平衡轴模。根据本发明的平衡轴模块包括装有第一平衡配重的第一平衡轴,装有第二平衡配重的第二平衡轴和通过第一平衡轴和第二平衡轴而工作的液压泵,其中液压泵包括装在第一平衡轴上的第一齿轮和装在第二平衡轴上的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在外部啮合
55 液压式齿轮 CN201080011320.7 2010-02-25 CN102362073A 2012-02-22 M.拉策尔; M.威廉; D.施武乔; G.布雷登费尔德; S.塞尔尼; S.特茨拉夫; K.格里泽
公开了一种齿轮机,其包括用于容纳两个彼此啮合的齿轮的壳体。它们在轴向上利用轴向面在容纳于壳体中的轴承体之间滑动地得到支承并且在径向上分别用容纳在轴承体中的支承轴滑动地得到支承。在齿轮机运行时出现液压和机械力,其中,这些力的轴向分力分别沿相同的轴向方向作用到齿轮上。为了反作用于这些轴向分力,在齿轮的至少一个处在轴向分力的作用方向上的轴向面和与所述至少一个轴向面邻接的轴承体之间设置了压力场。
56 转子滑片机械 CN200680006564.X 2006-03-31 CN101133251B 2011-04-13 亚历山大阿纳托利耶维奇施加诺夫; 叶里米哈伊洛维奇沃克夫
一种转子滑片机械包括转子,转子包括由可变长度室(6)连接的工作部分(1)和支撑部分(4),从而使得所述部分同步旋转,并可以略微互逆地轴向运动和倾斜。叶片(8)位于转子工作部分(1)的叶片室(7)中,在转子旋转时,所述叶片伸入到转子工作部分工作面上制出的环形槽(2)中的程度周期性地改变。在外壳支撑盖板(5)和转子支撑部分之间具有支撑腔,支撑腔通过局部液压平衡装置液压连接至可变长度力室以及转子工作部分环形槽中的工作室的腔。支撑腔和可变长度力室被制成使得包含在力室中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基本平衡迫使转子工作和支撑部分离开外壳工作和支撑盖板的工作流体压力,只提供隔离所需的小紧固力。
57 机动 CN03806802.8 2003-02-26 CN100529401C 2009-08-19 罗伯特·R·金伯林; 罗伯特·E·哈维第三; 姜杰; 威廉·M·拉森; 小威廉·C·罗恩斯利
一种机动(10),包括用于加压流体的泵头部(22)和用于驱动该泵头部的电动机。在所述泵头部中,在两个对称的泵送区中产生的径向彼此相平衡,以减少应力和提高效率。增压的流体离开该泵,并循着经过电动机气隙的路径,经过带有中空泵转子轴的远端的端部轴承,通过中空转子轴(44),返回到泵送区。电动机转子轴(44)可以相对于泵头部轴向移动,它可以使电动机转子有效地漂浮在高压流体中。电动机定子屏障罩(56)可以抑制流体进入电动机定子(90),转子屏障罩(112)可以抑制流体进入电动机转子。转子屏障罩有效地连接至转子轴,其连接方式加强了所述轴,并提高了其弯曲抵抗力。定子屏障罩的壁是薄的,并且在流体压力之下膨胀,以与定子叠片和电动机端罩相接触,并由该处获得结构支撑。通过将热传感开关(130)设置在电动机内的泵头部(22)的附近,检测电动机以及泵头部内的过热状态,以在检测到过热状态的时候关闭电动机(14)。
58 发动机 CN200710186199.1 2007-12-27 CN101446287A 2009-06-03 申敏植; 赵铭来; 李洪旭; 金宇泰; 赵镇佑
发明涉及一种油,其不采用平衡轴也能实现平衡轴的作用,该油泵包括:内转子,其固定在转动轴上;以及外转子,其随着该内转子转动,其中内转子和外转子中的至少一个转子的质心偏离于转动中心。
59 余摆线 CN200510091171.0 2005-08-09 CN100402854C 2008-07-16 仓田昌和; 久积巧; 中岫泰仁; 中田光昭; 大泷瑞生
发明涉及一种余摆线,该余摆线泵用于将润滑流体供给动转向系统中的动力缸。该余摆线泵包括壳体,该壳体中形成有环形操作腔室。具有内齿的外转子和具有外齿的内转子可旋转地装入操作腔室中,这样,内齿和外齿可相互啮合驱动轴用于旋转驱动内转子。低压通道在啮合部分侧(在该啮合部分处泵室的容积最小)的排出区域中开口于在外转子的外周表面和操作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以便将施加在外转子的外周表面上的高压释放至低压侧。
60 燃料供应设备 CN200410046300.X 2004-06-03 CN100374723C 2008-03-12 铃木雅词
根据本发明燃料进给通过在泵元件PE两侧在轴向形成较小侧间隙而提高泵的性能。在轴向穿过的多个通孔(22a和23a)分别形成在外转子(22)和内转子(23)的齿的顶部,这些转子构成了进给泵(3)的泵元件(PE)。因此,由于在转子(22和23)的两个轴向侧形成的侧间隙彼此连通,在转子(22和23)的两个轴向的推动方向上的压可得到均衡。结果,由于转子(22和23)可浮动,同时不与泵盖(19)和泵板(20)接触,即使泵盖(19)和泵元件(PE)之间的侧间隙较小,也可抑制非正常磨损和卡塞。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