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 CN201710857172.4 2017-09-21 CN107494248A 2017-12-22 黄青青; 李灵洁; 陆世吉
发明涉及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鲶鱼的养殖方法,包括池塘选择、鱼苗选择、饲养管理及正常的质管理,在饲养管理中对鲶鱼进行分阶段喂养,刚开始给鲶鱼投喂动物性饲料,待鲶鱼长至1.5斤时,给鲶鱼投喂植物性饲料。本发明的鲶鱼的养殖方法,能够加快鲶鱼的生长速度,消除鲶鱼体内病菌,消除鲶鱼的肉腥味,改善鲶鱼肉质,养殖得到的鲶鱼肉质鲜美,健康无污染,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 一种螃蟹高产养殖方法 CN201710974795.X 2017-10-19 CN107466933A 2017-12-15 曹秀荣
发明公开了一种螃蟹高产养殖方法,包括池塘清整,种植草,蟹种放养,投饲管理,脱壳期的养护和水质管理;本发明将螃蟹养殖技术、水草种植技术、管理和养护技术等进行组装配套,根据螃蟹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饲养,以达到螃蟹高产、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目的。
3 一种螃蟹用养殖方法 CN201710736317.5 2017-08-24 CN107361000A 2017-11-21 王育明
发明涉及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螃蟹用养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备塘;(2)投蟹苗;(3)促长;(4)转移;(5)管理,双塘模式养殖螃蟹,方便种植水草,提供饲料;精细化管理,投螺蛳、种水草、换养殖水,利于螃蟹绿色生长;种植速生、高产的伊乐藻,伊乐藻作为一种沉水植物,营养丰富,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可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还可吸收水中不断产生的大量有害态氮、二氧化和剩余的饵料溶失物及某些有机分解物,净化水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水质环境。
4 一种模拟滩涂的软体动物自动化养殖系统 CN201710691108.3 2017-08-14 CN107347778A 2017-11-17 邱海云
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滩涂的软体动物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还包括藻类培养池、藻类释放系统、进系统、出水系统、海水模拟系统、喷气系统、控制处理器;所述养殖池内铺设养殖土;所述进水系统与所述出水系统分别设置于养殖池两侧;所述进水系统与控制处理器连接,向养殖池内输水;所述出水系统与控制处理器连接,从养殖池中抽水;所述控制处理器根据当前潮汐时间控制分别进水系统与出水系统;所述藻类培养池用于培养藻类;所述藻类释放系统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将藻类培养池中的藻类释放与养殖池中;所述进水系统与海水模拟系统连接,将人工模拟的海水向养殖池内输出;所述喷气系统设置于养殖池内,铺设于养殖土下,并与控制处理器连接。
5 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 CN201710623777.7 2017-07-27 CN107279007A 2017-10-24 黄亮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蟹池塘高密度套养鳜鱼的方法,该方法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1)池塘除淤消毒;(2)设施配备:①机电配置;②防逃装置;(3)培育基础饵料:(4)苗种投放;(5)饲养管理;(6)质调控;(7)病害防治。本发明实现了两种优质水产品的高效配套组合,有效提高水体饲料利用率,提高产出投入比值,能显著提高池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广泛推广。
6 基于滨海盐土的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池塘台面栽培草的方法 CN201710640651.0 2017-07-31 CN107232052A 2017-10-10 薄学锋; 刘金明; 袁玲; 王慧彬; 李建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滨海盐土的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池塘台面栽培草的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六个关键环节,即:(1)对台面进行压盐洗盐,大幅度降低土壤含盐量;(2)科学搭配水草品种,合理安排种植面积;(3)因地因草制宜,采取合适的种植方式;(4)巧管池水;(5)平衡施肥。本发明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在盐土池塘里种植水草,一次成功,为生产大规格大闸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优良的生态环境,黄河口大闸蟹的规格比无水草者增加2倍以上。
7 一种石花菜的养殖方法 CN201710410191.2 2017-06-03 CN107182770A 2017-09-22 张力
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花菜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苗种的处理:选择藻体附着生物少,生长点完整、棵大、枝粗壮、色泽鲜艳的苗种;(2)夹苗:选用聚氯乙烯细绳,保持每80棵重90~120g;(3)挂苗:选用海带养殖筏作为筏架;(4)室内养殖:将挂苗后的石花菜放在育苗池的表层中,培育10~15天;(5)海上养殖:当海上水温达到25℃以下时,培育期30~35天;当石花菜长出匍匐枝时,将细绳拆开,加快幼苗的生长;(6)病虫害防治;(7)采收。本发明的石花菜养殖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藻株生长快,可以实现一次栽培、多次采收、多年连续高产,提高了石花菜栽培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8 一种高虾青素含量的稻虾养殖方法 CN201710479806.7 2017-06-22 CN107182656A 2017-09-22 陈贵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虾青素含量的稻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土壤处理,施洒农家肥,使用阿菌素处理;(2)稻虾养殖田,分为养殖防护坝、稻虾养殖沟、稻种植区,并用两层尼龙网防护,减少稻虾逃逸;(3)水草移栽,按照水面面积25%‑30%的量,移植水草;(4)虾苗投放,选择2‑4cm的虾苗,每亩投放2400‑2800尾,使用水定期更换稻田中水,并增加水中气含量;(5)饲养管理,配制稻虾饲料,根据生长阶段投放饲料量,并使用多菌生物剂施洒稻田;本方法通过稻虾饲料配制及饲喂方法,改善稻田水质环境,可促进稻虾中虾青素含量提高,同时提高稻虾养殖和水稻产量,本发明方法简单、实用、效果明显。
9 一种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CN201710381760.5 2017-05-26 CN107173136A 2017-09-19 刘梦良
发明属于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准备,2)小龙虾放养,3)喂养,4)养殖管理:a.水质控制;b.病害防治:c.越冬管理;d.成品小龙虾捕捞。该稻田小龙虾养殖方法辅助以天然饵料黑藻、活螺蛳等作为小龙虾的食物,提高了小龙虾的养殖成活率、营养成份及其口感;并且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天然饵料,实现稻田物质的循环利用,也降低了养殖成本。
10 一种尾藻科海藻种质保存的装置及保存方法 CN201710286923.1 2017-04-27 CN107006362A 2017-08-04 吕芳; 詹冬梅; 郭文; 吴海一; 辛美丽; 胡发文; 丁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尾藻科海藻种质保存的装置及保存方法,装置,包括养殖系统、循环过滤系统、喷淋系统和光照系统。该培养系统所需的技术和设备简单,投资小,生产成本低,为马尾藻科海藻的活体种质保存、生理生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随时观察、实验操作简便、易行的培养装置和长期培养方法;使用该种质保存装置进行马尾藻科海藻培养时,模拟了自然生境下的干露状态,藻体与空气接触时间较长,光合效率高,更利用藻体的生长;使用该方法进行海藻种质保存,附生杂藻较少、抗逆性好,能在室内长期保存;本发明方法在海藻种质保存过程中管理方便,所用体较少,且海水循环使用,可节水80%以上。
11 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201710142132.1 2017-03-10 CN106954572A 2017-07-18 王万明; 冯碧凤; 雷波
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池塘条件及其设施、清整消毒、草种植、苗种放养、饲养管理和水质调控:本发明通过以上步骤,使得小龙虾幼苗在成长过程中有效保证了水体的含量,建立了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进而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12 羊栖菜的无性繁殖方法 CN201510983579.2 2015-12-24 CN106912367A 2017-07-04 褚方强
发明涉及一种羊栖菜的无性繁殖方法,步骤如下:(1)选择健康的未成熟的羊栖菜,多次洗刷,再用消毒冲洗,除去藻体表面寄生的原生动物及附生杂藻,用消毒海水培养一周后,反复洗刷,直至镜检藻体表面无杂藻为止,浸泡于1.5%的KI溶液内10分钟,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用70%的酒精浸泡10s,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2)将处理好的羊栖菜藻体用手术刀片切成2-4mm的切段,培养在含有0.25mg/mL6-BA的PES培养液中,黑暗培养7天;(3)改变培养条件为:温度17℃,光照强度10±2µE•m−2•s−1,光周期为16h:8h(Light:Dark)。本发明的无性繁殖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诱导周期短,为羊栖菜的人工育种及育苗提供技术方法,也为生产制种及扩繁,提供支撑
13 一种蔬菜富硒方法 CN201510960985.7 2015-12-18 CN106888958A 2017-06-27 周武成
一种蔬菜富硒方法,属于农产品富硒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D-饱和优化设计,以地面上生长的蔬菜海芦笋、海忝菜为原料,在其收获前期进行富硒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以表面喷洒亚硒酸钠溶液的方式,采用2-3次喷洒富硒,使得鲜样海水蔬菜中的有机硒含量达到1μg/L以上,有机硒转化比例达到63%以上,并控制鲜样表面残留硒的含量。本发明优点是:海芦笋和海忝菜极限耐受喷施浓度很高,可采用较高浓度、合适的酸度喷洒液,多次处理的富硒优化方法,使得有机硒含量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有机硒比例。本发明操作周期明显缩短、操作成本降低。
14 一种贝藻复合养殖装置 CN201611233938.3 2016-12-28 CN106818453A 2017-06-13 韩涛; 王骥腾; 程成荣
发明公开了一种贝藻复合养殖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不仅对海区透明度要求不高,而且可以有效解藻礁随海面波浪浮动而损坏藻礁上生长的问题的贝藻复合养殖装置。它包括配重锚,配重锚下沉至海底;悬浮在水中的贝类养殖浮架,贝类养殖浮架通过连接绳与配重锚相连接,贝类养殖浮架上设有若干贝类养殖箱;以及悬浮在水中并位于贝类养殖浮架上方的藻礁本体;所述藻礁本体包括藻礁架体及设置在藻礁架体上的浮装置,所述藻礁架体上设有若干海藻附着基,所述藻礁架体通过连接件与贝类养殖浮架相连接。
15 一种海藻礁 CN201611225821.0 2016-12-27 CN106804417A 2017-06-09 田阔; 水柏年; 韩志强; 高天翔
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礁,包括主基体、充气浮箱、与充气浮箱连接的浮架板及多个设置在浮架板上的附着结构,主基体包括若干底拉基,附着结构包括呈梯形台状的附着基及用于将附着基固定在浮架板上的固定钉,附着基的小底面处在附着基的大底面上方,充气浮箱处在浮架板下方且与浮架板连接,浮架板上设有若干与固定钉一一对应的固定孔,固定钉伸入对应的固定孔中,底拉基通过索与浮架板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为近海生长的海藻提供生产、附着空间,附着表面积大,附着结构安装简单,更换快捷,能让附着海藻更好地接受光照。
16 一种利用滩涂淤泥制备人工藻礁的方法 CN201611120565.9 2016-12-08 CN106746981A 2017-05-31 张俊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滩涂淤泥制备人工藻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筛除其中的石、贝壳等较大杂质,然后将新鲜淤泥置于烘箱中,以80~105℃鼓烘干24 h至含率为0.1%~1%;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人工藻礁,通过调整淤泥所占礁体总质量的比例,在藻礁制作过程中添加磷元素,以调节水体中的氮磷比,提高藻类孢子的存活概率和附着几率,促进藻类植株的生长,避免了海水混凝土腐蚀,提高了人工藻礁的使用寿命。
17 一种多功能海洋生态养殖网箱 CN201611173768.4 2016-12-19 CN106719212A 2017-05-31 乔倩
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海洋生态养殖网箱,包括网架、围网、浮板,网架上端外部连接有浮板,网架顶端设有浮球,网架内部连接有围网,围网底部连接有沉,围网底端内部设有隔板,网箱之间通过锚绳相互连接。围网底端内部设有2~3块间隔的隔板,间距为10~30cm,隔板为透光橡胶板,隔表面设有圆孔,浮板为环形,网架为圆柱形,浮板的直径是网架直径的1.2~1.6倍,浮板低于网架顶端30~50cm,网架顶端设有的浮球为夜光浮球,本发明可同时养殖鱼类和底栖性滤食性生物,在锚绳上养殖藻类来吸收鱼类养殖排泄废物和残余饵料,构建鱼‑藻两层次生态养殖模式,网箱的浮和抗腐蚀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18 一种礁膜合子的大量附着和培养方法 CN201611227002.X 2016-12-27 CN106718817A 2017-05-31 粟文; 谢恩义; 孙立伟; 王艳平; 王惠
发明公开了一种礁膜合子的大量附着和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礁膜作为种藻,室内阴干12~14 h;S2.将种藻加入中培养,在强光下进行充气搅拌,同时加蒸馏水,待15~25分钟后过滤,得到配子液;S3.在S2配子液中放置苗板,然后黑暗处理9~12h,进行合子附着,再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间歇性光照培养,进行合子培养,光照周期为12 h/天;每15天换掉一半海水,培养5~7个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在苗板上一次性大量附着合子和培养的方法,可稳定的一次性获得大量的纯度高的礁膜配子液,并进行合子的附着与培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礁膜规模化人工繁育与栽培奠定了技术基础,在绿藻合子的获得与培养中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19 一种绿毛龟综合快速培育方法 CN201610809727.3 2016-08-29 CN106614261A 2017-05-10 蔡凤文
发明公开一种绿毛龟综合快速培育方法,属于动物养殖领域。具体包括:基枝藻的采集及其孢子的培养和提取、培养基的配制、基龟的处理、基枝藻的接种方法等。通过实施本发明使人工培养绿毛龟的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降低了培养成本,提高了绿毛龟的成品质量,同时本发明也为人工培养繁殖龟背基枝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可以实施的条件,有利于大规模培养绿毛龟的工作开展。
20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CN201611035900.5 2016-11-15 CN106614180A 2017-05-10 张玉满; 张绍臣; 赵长江; 符锦光; 王树元; 刘月芬; 许丽; 张杨; 鞠飞; 丛园园; 刘琪军; 杨东喜
发明涉及一种对虾养殖方法,包括池塘的培育、投放菲律宾蛤仔、缢蛏、对虾和海蜇苗、质调控和喂食等步骤。本发明对虾养殖方法采用生物、多元水生物共生调控水质环境,利用海蜇蛰杀、鱼类捕食病虾切断病源,食物链之间互为补充转化的养殖方法,实现中国对虾尤其是“黄海3号”对虾养殖的稳产和高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