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成组的暴露金属加热器 CN200680013320.4 2006-04-21 CN101163856A 2008-04-16 W·G·科伊特; P·T·格里芬; P·T·汉密尔顿; C-F·苏; S·L·梅森; A·J·塞缪尔; H·J·维讷格; R·W·沃特金斯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处理含氢化合物的地层的系统。这种系统包括两组或多组伸长加热器。一组加热器包括放入地层中的两个或多个开口中的两个或多个加热器(242)。所述加热器组内的加热器在地层表面以下电气耦联。所述开口是位于地层的碳氢化合物层中的至少部分暴露的井眼。所述加热器组被电气配置成使流过位于至少两个加热器组之间的地层的电流得到抑制。加热器配置成给地层提供热量。
82 以三相Y字构造结合的用于地下岩层加热的绝缘导体限温加热器 CN200680013322.3 2006-04-21 CN101163853A 2008-04-16 C·L·桑德伯格; H·J·维讷格
描述了一种用于地下岩层的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包括:布置在地下岩层中的开口内的第一加热器(212)、第二加热器(212)和第三加热器(212)。每个加热器包括:电导体(218)、至少部分地包围电导体的绝缘层(220)和至少部分地包围绝缘层的导电护套(222)。电导体在加热器的下端部分电结合至护套。所述下端部分是远离开口表面的加热器部分。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在加热器的下端部分电结合。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构造为以三相Y字构造电结合。
83 用于现场方法的低温屏障 CN200680013122.8 2006-04-21 CN101163852A 2008-04-16 D·基姆; H·J·维纳加尔
发明提供用于围绕地下处理区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冷冻屏障的系统,其包括:多个冷冻井(114),其中定位在地面中的至少一个冷冻井包括井罐(116);传热流体;和被配置成将传热流体供应给冷冻井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被配置成将传热流体冷却到一个温度,该温度允许提供给第一冷冻井的传热流体在-35℃到-55℃的范围内。本发明也提供形成和保持低温区的方法。
84 处理含地层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由此产生能量的方法和热解产物 CN01811317.6 2001-04-24 CN1278016C 2006-10-04 I·E·伯肯克; R·M·范哈蒂威尔德; J·M·卡拉尼卡斯; C·R·奇迪; K·A·玛尔; E·德鲁菲格纳克; R·C·莱恩; L·G·舒林格; G·T·沙因; G·L·斯特戈美尔; H·J·万嘉; S·L·威灵顿; E·张; J·M·科尔斯; T·D·福勒; A·M·玛德加夫卡; J·L·米诺迪; B·G·亨苏克; L·J·彼拉莫威克兹
公开了现场处理含地层和从该地层生产烃流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应用压/温度控制对于在从地层中生产烃流体的过程中在地层中存在的烃类进行热解,以使得该压力是至少对于所选择温度计算的压力,或该温度是至多对于所选择压力从等式(I)计算的温度,其中P是压力(巴,绝对),T是温度(℃),以及A和B是预先测定的参数,后者涉及与所生产的烃流体的量、组成或质量有关的性质。任选地,该方法继之以现场生产合成气的步骤,该步骤包括:提供根据现场处理含烃地层的方法进行过处理的部分消耗的含烃地层,然后让含烃地层与合成气产生流体进行反应。任选地,如此生产的合成气被转化成烃类;和/或通过膨胀和/或燃烧所生产的合成气或在燃料电池中使用如此生产的合成气来产生能量
85 从含油母质的岩层中就地回收的方法 CN01810453.3 2001-04-24 CN1432097A 2003-07-23 I·E·伯肯克; E·德鲁菲格纳克; G·T·沙因; H·J·万嘉; S·L·威灵顿; E·张
发明提供一种就地热解地下含油母质岩层中类的方法,包括:向至少一部分含油母质岩层供热,使至少一部分受热部分达到油母质热解温度,得到热解产物;和从地下岩层收集热解产物;其中所选地下岩层包括镜质体反射率为0.2到3%的油母质。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收集热解产物后将含油母质岩层与合成气生产所用流体进行反应来生产合成气的方法。
86 处理含岩层的方法 CN01810165.8 2001-04-24 CN1430699A 2003-07-16 I·E·伯肯克; K·A·玛尔; E·德鲁菲格纳克; H·J·万嘉; S·L·威灵顿; E·张
发明提供一种从含地下岩层生产合成气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给至少一部分地下岩层供热,以致至少一部分受热部分达到油母质的热解温度,生成热解产物;从地下岩层收集热解产物;将合成气生产用组分注入岩层的受热部分,通过合成气生产用组分与残留在岩层中的含质材料反应生产合成气;以及回收合成气。如此生产的合成气可用于费-托合成,用于、尿素、甲醇、甲烷和其他烃类的制备或用作能源,例如在燃料电池中。可将合成气应用中生成的二化碳隔绝在岩层中。
87 处理含岩层的方法 CN01809949.1 2001-04-24 CN1430697A 2003-07-16 I·E·伯肯克; J·M·卡拉尼卡斯; E·德鲁菲格纳克; G·L·斯特戈美尔; H·J·万嘉; S·L·威灵顿
公开了一种就地处理含岩层和从所述的含烃岩层生产烃类流体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在至少1巴和至多50巴的氢分压下使岩层中存在的烃类热解,从而生成高API重度、低数和低烯烃及多环芳烃化合物含量的烃类。
88 加热系统和方法 CN01809956.4 2001-04-24 CN1430696A 2003-07-16 埃里克·德·罗夫纳克; 哈罗德·J·维内加; 斯科特·李·威灵顿; 查尔斯·罗伯特·凯迪; 布鲁斯·杰勒德·哈苏克
一种对包含地层的地下氢化合物进行加热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导体,把电导体部署在通过地层的加热器井内,以便向至少一部分地层提供辐射热,从而对碳氢化合物进行热解,其中电导体包括一个或多个长导电加热部件,利用支撑构件在充有流体的加热器井部分中悬挂加热部件。加热部件为裸金属条或金属棒,并将加热部件安装到加热器井的无套管部分中,使诸如空气之类的载压流体在加热器井内循环,以排出加热部件中的碳氢化合物沉积。
89 电井加热系统和方法 CN01809953.X 2001-04-24 CN1430695A 2003-07-16 埃里克·德·罗夫纳克; 哈罗德·J·维内加; 约翰·米歇尔·卡拉尼卡斯; 查尔斯·罗伯特·凯迪; 斯科特·李·威灵顿; 劳伦斯·詹姆斯·伯拉莫维兹; 詹姆斯·路易斯·麦诺迪; 约翰·马修·科利斯
一种对包含诸如炭或页岩油沉积之类的地层的地下氢化合物进行加热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根长电导体,把电导体部署在通过地层的加热器井内,以便在使用时向至少一部分地层提供辐射热,从而开始热解碳氢化合物,其中利用由矿物绝缘材料颗粒组成的电气绝缘层包裹至少一部分导体,把矿物绝缘层包裹在抗腐蚀护套内,由此提供廉价、耐用的电加热器。
90 透镜状天然气地层的激发 CN98808550.X 1998-08-14 CN1268207A 2000-09-27 戴尔·E·尼罗德; 沃尔特·J·拉姆
一种用于激发矿井(30)开采率的方法,矿井(30)在具有透镜状沉积物(11)特征的天然气储藏区(10)中钻出。把钻出矿井(30)的储藏区厚度分成许多多段区(61),多段区(61)再分成几个单段区(62A,62B)。每个单段区(62A,62B)被穿孔,然后被压裂。在许多段(64)中进行压裂,顺序地压裂多段区(61)内每个单段区(62A,62B);用密封球(66)隔离压裂段(64)。还可控制井的相隔面积来与裂缝引流面积和透镜状沉积物(11)尺寸相符合。
91 地质层中待开采流出物的辅助开采方法 CN87104473 1987-06-26 CN1014337B 1991-10-16 热拉尔·勒纳尔; 让-弗朗索瓦贾纳西尼
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层中流出物的开采方法,此地质层形成所述流出物的储层或生产层,该方法利用一口中心井和至少一口似平的排油管以及一种驱动剂或驱油剂,把所述驱动剂从主井出发或是从所述的似水平的排油管出发注射进所述地层,并且,所述的驱动剂引起待开采流出物的运移。
92 避免钻井设备卡在井中的方法 CN86104849 1986-07-15 CN86104849A 1987-01-14 W·布伦特·海姆普金斯; 罗格·H·金格斯伯罗夫; 维斯利·E·洛海克; 康罗·丁·尼尼
发明介绍在同一个地质区中,类似井中相同设备已发生卡钻的深度范围内,避免钻井设备卡钻的方法。在所知深度下,对许多井同时测得许多钻井变量。这些钻井包括机械卡钻、差压卡钻、或两者都有,以及未卡钻等类井对每类井的所有井的所有变量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然后在允许值内改变变量,使钻井的点标位置朝向不使钻柱卡钻的井的平均值移动。
93 一种稠油改质降粘方法 CN201710683780.8 2017-08-11 CN107448180A 2017-12-08 许可; 唐晓东; 刘卫东
申请公开一种稠油改质降粘方法,包括:在待开采稠油油藏开采区设置注采井网,所述注采井网包括工作井及生产井,所述生产井的底部与所述工作井的底部连通;通过所述工作井将过热和惰性气体注入临近所述工作井的油藏形成近临界水环境,所述过热水和所述惰性气体的温度为300摄氏度以上,所述近邻界水环境的温度为200至300摄氏度、压为5至10兆帕;注入的所述过热水淹没临近所述工作井的油藏时,封闭所述注采井网;维持所述注采井网封闭,使得所述工作井的油藏处于所述近临界水环境中3至5小时,并最终使得所述注采井网内形成粘度降低的原油。通过本申请所公开的稠油改质降粘方法可以较大程度的降低稠油的粘度。
94 一种多分支平井钻完井方法及多分支水平井 CN201710552514.1 2017-07-07 CN107178356A 2017-09-19 杨陆武; 郭卫东; 崔玉环; 孔令东; 王国玲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支平井及多分支水平井钻完井方法,其中多分支水平井钻完井方法的分支井眼采用分段渐进向前的钻井方式钻进,分支井眼具有两段,其中一段为稳方位钻进段,另一段为分支井眼的井,多个分支井眼的稳方位钻进段相互连通构成主井眼的水平段的第二段主支井眼,稳方位钻进段形成直线型的第二段主支井眼,第一主井眼与第二主井眼位于同一直线,有利于步骤4)中下筛管操作。多分支水平井的水平段为直线段,能够实现下筛管操作,筛管支护井眼,保持排采通道完好,在层不稳定的区域能够防止井眼垮塌,不会对多分支水平井的排水采气通道造成阻塞,从而保证了井眼对产能的贡献。
95 蒸汽防锥进/脊进技术补救方法 CN201380024267.8 2013-05-08 CN104271878B 2017-08-04 R·K·克尔; P·杨
发明涉及从初级油开采井中恢复采油的循环补救方法,所述初级油开采井已由于底入侵(锥或脊)而堵水,其中:(a)所述初级油开采井具有大于95%(v/v)的采出含水率;(b)所述油是重质油,其原位粘度>1000cp;其中所述方法包括:(c)注入体积为累积初级油开采量的0.5至5.0倍的蒸汽段塞,蒸汽体积以水体积量度;(d)在所述蒸汽注入完成后,将所述井关闭以进行一段浸泡时间;和(e)开采所述井至所述含水率大于95%。
96 一种热裂解结合井下自生混相热流体的采油方法 CN201710435291.0 2017-06-10 CN106996283A 2017-08-01 鲍春雷; 曹广胜; 刘继颖; 吴浩然; 付强; 史雪冬; 王磊; 马骁; 付小坡; 袁鹏飞
一种热裂解结合井下自生混相热流体的采油方法,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通过注入井将裂解催化剂和蒸汽注入油层引发水热裂解反应,随后进行闷井及自喷采油,在注入井下入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并进行完井及布置配套地面供给系统,进行驱替采油,该方法通过水热裂解自喷采油,可使原本难以流动的近井地带稠油得以采出,为后续混相热流体的注入减少注入压,而通过注入混相热流体可有效对稠油进行改质,降低稠油中重质、胶质、沥青质含量,使原本远井地带稠油得以被驱动、采出,通过两种方法相结合对稠油油层中近井、远井地带稠油分别降粘,可有效增加石油采收率、采油速度,降低稠油、超稠油油藏开采成本。
97 一种钻孔内热驱替式强化抽采方法 CN201510014227.6 2015-01-12 CN104533514B 2017-07-07 林柏泉; 洪溢都; 郭畅; 朱传杰; 卢细苗; 高子善; 杨凯; 孔佳; 张祥良
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内热驱替式强化抽采方法,适用于矿井下瓦斯的高效抽采。首先在煤层里交错布置抽采钻孔和热驱替钻孔,接着利用热管在钻孔内持续加热煤体,形成较稳定的温度场,通过热效应显著降低瓦斯吸附势,促进瓦斯解吸,从而达到强化瓦斯抽采的目的。可以显著扩大单孔有效卸压影响范围,使煤层瓦斯抽采效率提高40%以上。该方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省时省
98 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 CN201510900852.0 2015-12-09 CN105545274A 2016-05-04 江琴; 王卫东; 金兆勋; 李树山; 吴一尘; 鄢华玉; 张晓华; 孙娜
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厚层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井网及方法,该井网部署在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的油藏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中包括一行火井排和至少一行油井排;所述火井排位于单斜构造的高部位,该火井排内的火井是沿所述单斜构造的高部位依次部署的;所述油井排位于单斜构造中相对所述火井排的下方,沿所述单斜构造的下倾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行井排平行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厚稠油油藏火驱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位于油藏构造高部位的火井进行注气,点燃点火层段,开始火驱采油;对位于下倾方向的油井进行采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厚层稠油油藏的地质构造高差,达到重泄油的目的。
99 用于规划和/或钻探井眼的方法和系统 CN201280066912.8 2012-01-13 CN104053855B 2015-12-09 R·塞缪尔; O·R·杰曼; U·N·雷迪; R·D·科尔文; R·R·查达
规划和/或钻探井眼。各个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实施例是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接收指示第一井眼的位置的数据;读取指示补偿井眼的位置的数据;读取指示该补偿井眼的断裂直径的数据;计算该第一井眼的第一位置不确定性;通过考虑该指示位置的数据和该指示断裂直径的数据来计算该补偿井眼的第二位置不确定性;以及生成指示位置不确定性的邻近度的值。
100 一种层气的采收方法 CN201510195268.X 2015-04-22 CN104790915A 2015-07-22 彭小龙; 王超文; 贾春生; 王铭伟; 朱苏阳; 莫非; 张平; 孙晗森
发明公开一种层气的采收方法,采用多分支U型井配合加热煤层注入井道的方式采收煤层气,可提高采气效率,节约成本、安全高效,操作简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