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固定结构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 地层钻进,例如深层钻进 / 钻杆或钻管;柔性钻杆柱;方钻杆;钻铤;抽油杆;{电缆};套管;管子 / .立管(立管节段之间的连接入E21B17/085;钻进平台或生产平台上立管的支撑入E21B19/004;井口上的立管连接器入E21B33/038)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用于补偿由波浪对钻柱所诱发的距离变化的装置 CN201380019868.X 2013-03-12 CN104246112A 2014-12-24 T·A·H·利兰德; K·纳斯加尔德
一种用于补偿由波浪对钻柱所诱发的在浮式钻机和固定于海底的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的装置(11),所述装置(11)包括可延伸的缸/活塞单元(12),所述缸/活塞单元(12)被布置成能够在负载超过预定值时进行补偿。所述缸/活塞单元(12)的缸(13)在活塞(14)的两侧处包括不可压缩的液体并且被阻止与周边环境流体连通,所述活塞(14)大致设置于所述缸(13)的中间。控制阀(19)被布置成在负载超过预定阀值时通过打开以实现所述缸(13)和含有气体的蓄能器(17)之间的流体连通而启动所述装置(11)。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为包括有缸(13)、在活塞杆(15)上的活塞(14)、蓄能器(17)、控制阀(19)以及排槽(20)的完全自给式单元。
22 一种基于深钻井工况下的隔水管学行为试验模拟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1310725402.3 2013-12-25 CN103726832A 2014-04-16 刘清友; 毛良杰; 周守为; 姜伟; 伊海洋; 杨秀夫; 刘正礼; 黄鑫; 付强; 任涛; 王国荣; 易杨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钻井工况下的隔水管学行为试验模拟系统,在上拖车连接板(3)和下拖车连接板(4)之间顺次连接有上三分力仪(12)、上部连接结构、隔水管(13)、下部连接结构和下三分力仪(14),钻柱(42)设置于隔水管内并连接驱动装置,上部连接结构连接顶张力施加机构,钻柱(42)下部连接钻压调节机构,潜水(5)连接下部连接结构;还公开了试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全面准确的模拟隔水管在深海钻井工况下与海洋环境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该装置能模拟海流环境、能施加隔水管顶部张力、能模拟不同流速的内部钻井液循环、能模拟不同转速的钻柱旋转以及施加不同的钻压。
23 管中管装置、方法和系统 CN201280036680.1 2012-03-15 CN103703212A 2014-04-02 A·C·F·科里斯内利斯; S·A·梅巴基亚; M·昆内; M·瑞兹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使流体在管中管系统中的内孔和环形空间之间流通的装置。其他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使流体在管中管系统的环形空间的相邻部分之间、内孔或环形空间与外部源之间流通的装置。公开了使用各种装置实施例的方法和系统,可在离岸或陆上油气开采作业中输送井产流体。
24 一种堆焊成型的快速起下钻钻杆高工位结构的加工方法 CN201310440256.X 2013-09-24 CN103495839A 2014-01-08 周勇其; 袁鹏斌; 程大; 刘甘露
发明涉及钻杆,特别是一种堆焊成型的快速起下钻钻杆高工位结构的加工方法。它采用了先加厚后堆焊的组合成型方法,高工位结构由管体加厚层加堆焊层构成。它有效提高了高工位结构钻杆的加工效率,降低了材耗平和生产成本。
25 用于海底应用的脐带 CN201280018097.8 2012-04-11 CN103477020A 2013-12-25 S·M·纳尔逊; D·W·伊斯泰普; T·A·里甘; M·L·韦斯利
提供了用于转移流体和/或电流/信号,特别是在海表面和部署在海床上(如在深中)的仪器之间转移的脐带(600)。脐带包含封装在外护套(如塑料护套)内的多个细长的脐带元件(如2个或更多),例如通道元件(603)、流体管道(604)、导电体/导线(606)(如光纤电缆)、铠装导线等。脐带也包含至少一个由热塑性聚合物基体内嵌入的多个单向对齐纤维粗纱形成的增强棒(607)。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可以通过浸渍过程上的选择性控制,并且也通过对在棒的形成和成形过程中施加至粗纱的压制程度上的控制,以及最终的棒几何外形的校准,显著地改进由热塑性聚合物基体浸渍粗纱的程度。这种充分浸渍的棒具有非常小的空隙度,其带来用于增强脐带元件的优秀的强度特性。
26 海上通用隔管系统 CN200780049409.0 2007-11-07 CN101573506B 2013-11-06 查尔斯·R·奥贝尔; 克里斯蒂安·洛伊希滕贝格; 克雷格·W·戈弗雷
一种海上通用隔管系统。一种隔水管系统,包括,所述阀模块选择性地允许流体流经流体通道以及防止流体流经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纵向延伸穿过隔水管柱。锚固装置将阀模块可拆卸地固定在流体通道中。一种构造隔水管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流体通道中安装阀模块;及在流体通道中安装至少一个环状密封模块。所述环状密封模块用于防止流体流经所述隔水管柱与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中的所述管状柱之间的环状空间。一种钻井方法,包括将密度相对较小的流体混合物注入到所述环状空间中,及选择性改变节流,以流经钻井液流管线中的海底节流装置。一种隔水管,包括用于各种模块和外部控制系统的壳体,该隔水管柱的尺寸能够通过转盘进行安装。
27 立管支撑 CN201180053607.0 2011-10-25 CN103237953A 2013-08-07 谭志敏; 张艳秋; 侯玉成
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立管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将立管锚定到固定结构的锚定元件(420)和配置成支撑柔性管(406)的一节的支撑部分(412),该支撑部分具有承载面,该承载面用于所述柔性管的一节抵靠从而抑制该柔性管向上移动。
28 用于离岸结构的吸立管组件、生产液化流的方法和生产气态烃流的方法 CN201180055383.7 2011-11-16 CN103221301A 2013-07-24 M·埃夫蒂米乌; G·L·凯珀; H·T·范德梅伊登
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从离岸结构(102)悬挂下来的吸立管组件(105)。所述吸水立管组件包括由沿着长度方向大体并排伸展的至少第一管状导管(106A)和第二管状导管(106B)构成的束(106)。当完全处于悬挂下来的状态中时,与第二管状导管相比,第一管状导管的远侧部(109)的至少一部分沿着长度方向更远地延伸。这种吸水立管组件的所述应用包括:生产液化流的方法和生产气态烃流的方法。
29 带应急功能的钻探立管适配器 CN201210581983.3 2012-12-28 CN103184846A 2013-07-03 B.S.贝克
发明涉及一种带应急功能的钻探立管适配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到立管上的钻探立管适配器。该钻探立管适配器被安装至BOP并具有柱形本体,多个端口布置在该柱形本体上。端口可执行各种功能。端口可连接到阻塞和压井、升压、喷射或液压管线上。一些端口允许接近立管孔以执行诸如经由软管将在油溢出期间逸出的油重新引导到密闭容器的应急功能。这些端口可以保持停用直到此类紧急状况发生。
30 管道输送系统 CN201180030571.4 2011-06-21 CN102947014A 2013-02-27 G·J·哈顿; A·P·梅塔; C·K·蔡
一种非粘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包含第一材料的流体-固体物流贮存或输送设施;包含第二材料的在所述设施内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对蜡沉积物的粘附降低至小于第一材料对蜡沉积物的粘附力的30%。
31 深海开采上升器及提升系统 CN200880131226.8 2008-11-14 CN102165119B 2012-12-12 琴特.A.俞; 罗伯特.舍恩伯格
申请发明了一种深海开采的方法和系统,包括用海底开采机(105)从海底开采SMS(海底状硫化物)矿床,从所述海底开采机通过跨接管(115)送固体物并且将所述固体物从所述跨接管沿着上升器(130)向上泵送到面船(195)。进一步地,申请人发明一种配置深海开采系统的方法,包括将上升器悬挂结构(705)叠置在海底泵模块的顶部之上以形成一组件;通过悬挂机构提起所述组件,将所述组件悬挂在月池(400)上,连接第一上升器接头;使所述上升器悬挂结构(705)与所述组件断开;和连接至少一个第二上升器接头以形成上升器(130)。
32 用于从海底立管中释放流体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201180009891.1 2011-02-17 CN102762812A 2012-10-31 R·B·巴滕; R·W·赫格勒; L·D·里德
公开了一种用于从立管组件中释放出流体的设备、系统和方法。外壳限定内部空间和外部区域。外壳可以包括用于在立管组件中的相应密封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外壳其内部空间由中央空腔限定。可以设置有多个端口,以便于在立管从海底钻井紧急脱开时从外壳中释放出流体。可以设置与外壳结构配合的一个或多个。这些门可以从限制流体流经端口的密封位置朝着便于流体通过端口从立管中释放出的打开位置运动。
33 高效的开阔面立管部署 CN201110352835.X 2011-11-01 CN102562009A 2012-07-11 S·P·芬顿; I·考德尔; S·克里斯蒂; R·李
发明涉及高效的开阔面立管部署,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海底操作中的立管(10),其停放在海底并且按需要部署在井口(38)上,所述井口(38)设置在邻近停放立管(10)的位置。锚定入海底(14)中的基座(12)提供了用于停放立管(10)的轴架。立管(10)发出航标信号(32),使得其可以在需要时定位。当停放时,通过安装在立管(10)的上部上的浮(28),能够将立管(10)保持在竖直的定向上。工作船(44)或者其它运载工具附接至停放的立管(10),并且将其定位在指定的井口(38)上。延伸物(48)将立管(10)连接至海面(46)之上的平台(52)或其它运载工具。
34 伸缩式接头微型控制面板 CN200880121972.9 2008-12-22 CN102027197A 2011-04-20 B·R·罗杰
一种用于确定并对立管滑动接头中的上封隔器故障做出反应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使用差压来对上封隔器压回路中的两个点的压力进行比较而确定上封隔器故障。如果上封隔器发生故障,使用第二压力源来对立管滑动接头中的下封隔器进行激励。
35 海上通用隔管系统 CN200780049409.0 2007-11-07 CN101573506A 2009-11-04 查尔斯·R·奥贝尔; 克里斯蒂安·洛伊希滕贝格; 克雷格·W·戈弗雷
一种海上通用隔管系统。一种隔水管系统,包括,所述阀模块选择性地允许流体流经流体通道以及防止流体流经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纵向延伸穿过隔水管柱。锚固装置将阀模块可拆卸地固定在流体通道中。一种构造隔水管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流体通道中安装阀模块;及在流体通道中安装至少一个环状密封模块。所述环状密封模块用于防止流体流经所述隔水管柱与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中的所述管状柱之间的环状空间。一种钻井方法,包括将密度相对较小的流体混合物注入到所述环状空间中,及选择性改变节流,以流经钻井液流管线中的海底节流装置。一种隔水管,包括用于各种模块和外部控制系统的壳体,该隔水管柱的尺寸能够通过转盘进行安装。
36 管道 CN200580039695.3 2005-09-21 CN101061321A 2007-10-24 科林·G·卡罗; 菲利普·L·伯奇; 威廉·塔利斯
发明涉及用于工业活动中的管道(1),其中管道(1)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特别是,管道(1)形成为低幅螺旋状,其使流经管道(1)的流体形成涡流。这种涡流提供很多优点。可以使用该管道(1)的场合包括:石油生产立管和出油管、井下使用的生产管、用于输送流体的输送管、静止混合器、弯管、接头等等,压管和引水管、用于化学、石化和制药工业的反应器、热交换器、低温室、用于废物处理的焚化炉和熔炉、静态分离器和进气口。
37 准不可压缩和低导热性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用该方法制得的产品 CN01809721.9 2001-04-24 CN1429261A 2003-07-09 A·乔马德; J·-C·希普奥克; J·贾林
申请涉及基于相变材料的准不可压缩和低导热性材料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及其用途。本发明方法包括将液态相变材料与在该相变材料熔化温度之上的温度能大大降低热对流增稠剂混合。按上述组成形成的材料具有胶凝化结构或是胶体型分散体系。所述的相变材料是烷类化合物(如链烷烃、蜡、脂肪醇、脂肪酸等)的混合物,而所述的增稠剂可以是有机物质(如芳族脲)、有机金属物质(金属皂或碱土金属皂)或纯无机物质(如、亲油性的硅酸盐如膨润土)。形成的材料可用于容器或管道,特别是输送烃的管道的绝热。
38 至少一条深海海底管道的绝热装置和方法 CN99803439.8 1999-12-30 CN1292074A 2001-04-18 米歇尔·贝洛; 雷蒙·阿洛; 雷吉斯·皮翁艾蒂; 格扎维埃·罗谢
发明涉及至少一种深海海底管道(1)的绝热装置,它包括围绕管道的绝热覆盖层及保护外罩(3),其特征在于,绝热覆盖层包括一种基本不可压缩的材料(4),这种材料在高于围绕使用中管道(1)的外部周围温度T2而低于在管道中流通的流出物的温度T1的熔化温度T0下进行液/固相变化,所述材料(4)最好浸渍在一种吸收基体(2)中,吸收基体围绕管道(1),最好最靠近其外表面,保护外罩(3)强度大,可变形,并确保围绕所述绝热覆盖层的密封性
39 支柱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CN95191346.8 1995-01-23 CN1139470A 1997-01-01 彼特.G.怀伯罗
一种海上张支柱平台(40)包括一个甲板(42)、一个船体(41)以及许多将船体紧固在海底基础(43)上的长筋束(46),该平台具有自动进行井维修和生产的能力,能在任何深安装和运行,并能经受住一切环境载荷条件。船体支承着位于水面以下一个高度的井口装置(50)的井提升器(48),所述高度非常接近于船体上钢筋束接头的高度。此外,提升器和井口装置也可由一个甲板支承在水面上方,或者将井口装置放置在海底上。由甲板周边轨道(66,166)支承的维修装具(67),可定位在任何一个要进行维修作业的提升器上方。船体按照钢筋束载荷最小化进行设计。
40 安装井管的方法 CN91109630.2 1991-10-11 CN1064337A 1992-09-09 丹尼尔·马乔·胡瑟
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井管的方法,此方法使平台负荷明显下降,因而不需另外添设框架构件。在这种方法中,在井管的一个端部区段内将其堵塞,使井管在直径对壁厚的比值约为30∶1的情况下取得平衡性浮。适当调整井管浮力,如注或增加浮力,就可加装另一些管段而不致对平台引起过大的负荷。这样,就可用较小的吊车使管柱下降而不需大得多的船上吊车,此船上吊车就可更有效地仅用以竖立和插装长管并使其穿过平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