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内窥镜 CN201280008387.4 2012-10-05 CN103354727A 2013-10-16 佐藤阳亮
内窥镜具有:金属制的前端硬性部,其构成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以及前端罩,其通过粘接而固定在前端硬性部上,是将形成第1成形部的透明的第1树脂部件和形成第2成形部的被着色的第2树脂部件一体成形而得到的,第1成形部具有:照明窗形成部,其具有射出照明光的预定形状的出射面和构成使从照明部射出的照明光入射的入射面的一个面;预定形状的檐部,其从照明窗形成部的侧面突出预定量,具有设置在与出射面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的第1面和第2面;以及从檐部的第2面侧突出的凸部,第2成形部与第1成形部的照明窗形成部的侧面、檐部的第1面、第2面和凸部的侧面紧密贴合,设置成预定厚度尺寸并构成前端罩外形。
162 内窥镜系统 CN201280006319.4 2012-01-17 CN103327879A 2013-09-25 伊藤毅; 西尾真博
一种内窥镜系统,将插入部(10)从物体(O)的插入口(I)插入,对物体内面进行观察,具备:照明单元(12),具备调制部(14),该调制部(14)对可见光源进行控制,以将来自该可见光源的可见光以规定的模式进行强度调制,该照明单元(12)将调制后的可见光作为照明光发出;检测部(16),检测上述调制的可见光;以及判断部(18),根据上述检测部(16)的检测结果,判断上述插入部(10)是否处于物体内。上述照明单元(12)配置在物体外部,上述检测部(16)配置在上述插入部(10)上。
163 内窥镜装置 CN201280004471.9 2012-07-27 CN103313642A 2013-09-18 金野光次郎
抑制色素散布的有无等所致的到被摄体的距离测量值的偏差,稳定地高精度地测量到被摄体的距离,并且利用高像质的清晰的图像进行观察。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1),具备:光学系统(7),其会聚来自被摄体的光,同时形成特性相同、仅焦点不同的两个光学像;摄像元件(8、9),拍摄由该光学系统(7)形成的两个光学像来获取两个图像;以及运算部,其在由该摄像元件(8、9)获取到的两个图像共同具有对比度的范围内,根据两个图像的对比度之比来求出与到被摄体的距离对应的距离信息。
164 使用公共光源的光学相干性层析成像和照明 CN201180059225.9 2011-12-09 CN103260540A 2013-08-21 J·C·赫库拉克; M·亚德洛斯基; M·J·帕帕克
用于外科手术系统的光源包括可操作以产生宽带光的宽带光源。光源还包括适于将宽带光分离为具有覆盖可见光谱的至少大部分的光谱范围的照明光和具有所述照明光的所述光谱范围之外的光谱范围的外科手术光的波长分离器。然后,光源包括适于控制外科手术光的施加的至少一个外科手术模。光源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耦合光学装置。第一耦合光学装置被配置成以光学方式将照明光耦合到照明光光导以便传递到第一外科手术探针。第二耦合光学装置被配置成以光学方式将外科手术光耦合到外科手术光导以便传递到第二外科手术探针。
165 胶囊式成像装置和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CN200810218100.6 2008-12-05 CN101744601B 2013-04-24 石斌; 李兴全; 关亮
发明涉及医学成像领域,提供一种胶囊式成像装置,其外壳包括半球形端部和具有透明部的管状部分,该成像装置还包括:发光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透明部向外侧物体提供照明;反射单元,用于反射所述发光单元所照亮区域的反射光线;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反射单元旋转;成像单元,用于对所述反射单元反射来的光线进行成像;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成像单元进行成像后的图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旋转反射镜片来直接获得被测体侧壁的图像,而不需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复杂的后处理。
166 用于影响至少一个解剖结构的设备和方法 CN201180031529.4 2011-04-26 CN102946811A 2013-02-27 G·皮斯肯; P·古特柳斯; O·希赫曼
提供了用于影响身体的至少一个解剖结构的设备和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可提供至少一个被构造为至少局部插入身体且包括开口的第一机构。此外,可提供至少一个被构造为通过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至少增加或减小开口尺寸的第二机构。此外,可提供耦合于所述第二机构且被构造为至少沿至少大约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的至少一个第三机构。特别地,当所述解剖结构设置或插入所述开口内且被所述第二机构压迫时,所述第二机构朝所述解剖结构沿第一方向的第一运动被减少或终止,同时所述第三机构沿第二方向的第二运动或者(i)保持至少大约相同和/或(ii)被减少的程度比第一运动更小。
167 用于内窥镜装置的透镜保护装置 CN201180028620.0 2011-04-11 CN102946788A 2013-02-27 丹尼尔·舍温
发明公开一种内窥镜装置,包括近端、远端以及定位在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之间的第一位置。内窥镜装置包括以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物镜终止的光学系统。透镜保护单元定位在所述物镜和所述远端之间以保护物镜。所述透镜保护单元包括位于内窥镜装置的远端处的旋转窗。内窥镜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远端上的光源。所述光源适于照亮所述内窥镜装置的所述远端的前方的空间。
168 阴道窥镜 CN201210247067.6 2006-04-03 CN102934984A 2013-02-20 多米尼克·唐娜; 艾伦·I·克劳特; 罗伯特·L·维文齐奥; 戴尔·C·萨德勒米尔; 迈克尔·T·麦克马洪; 欧文·R·格尔德法因
一种阴道窥镜,其包含上翼片部件和下翼片部件,所述下翼片部件相对于所述上翼片可移动地连接。所述下翼片部件包含整合的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具有接纳腔,所述接纳腔经配置以用于可交换地接纳第一照明组合件和实质上不同的第二照明组合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一照明组合件在至少一个结构和/或功能方面不同于所述第二照明组合件,例如电源的形式、光源的类型和组合件外壳的物理尺寸。
169 电子内窥镜装置 CN200610100568.6 2006-07-06 CN1891140B 2011-06-08 根岸清
一种电子内窥镜光源装置,其包括用于使照明光从光源入射到与处理器可拆卸连接的内窥镜的光导的入射端面上的内窥镜光源装置,所述内窥镜光源装置内置在处理器中;一个用于打开所述处理器的主开关;一个用于起动定机构的内窥镜锁定杆,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防止连接的内窥镜从所述处理器上脱离;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内窥镜光源装置的光源开关;以及一个当主开关或者所述内窥镜锁定杆在光源开关运转之前运转而内窥镜光源装置关闭时,用于打开内窥镜光源装置的控制器
170 胶囊型内窥镜 CN201010610203.4 2007-04-24 CN102008281A 2011-04-13 濑川英建; 折原达也; 藤森纪幸
发明提供一种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可以防止因光在透镜框反射而产生光斑。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1)可被导入到被检体的内脏器官内部,其包括对该被检体内的图像进行拍摄的固体摄像部件(4a)。另外,该胶囊型内窥镜(1)包括发出对固体摄像部件(4a)的视场进行照明的照明光的发光部(3a)、使被检体内的图像成像于固体摄像部件(4a)的受光面上的透镜(4d)、保持该透镜(4d)的透镜框(4e)、和遮光部(8)。透镜框(4e)的上端部低于发光部(3a)的上表面,遮光部(8)对该透镜框(4e)的上端部中的至少接收来自发光部(3a)的照明光的局部区域遮挡该照明光。
171 胶囊型内窥镜 CN200780010376.9 2007-04-24 CN101404922B 2011-02-02 濑川英建; 折原达也; 藤森纪幸
发明提供一种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可以防止因光在透镜框反射而产生光斑。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1)可被导入到被检体的内脏器官内部,其包括对该被检体内的图像进行拍摄的固体摄像部件(4a)。另外,该胶囊型内窥镜(1)包括发出对固体摄像部件(4a)的视场进行照明的照明光的发光部(3a)、使被检体内的图像成像于固体摄像部件(4a)的受光面上的透镜(4d)、保持该透镜(4d)的透镜框(4e)、和遮光部(8)。透镜框(4e)的上端部低于发光部(3a)的上表面,遮光部(8)对该透镜框(4e)的上端部中的至少接收来自发光部(3a)的照明光的局部区域遮挡该照明光。
172 使用偏振条纹投影的牙齿表面成像 CN201010167987.8 2010-04-16 CN101862182A 2010-10-20 R·梁
一种具有条纹图案生成器的口内成像设备,所述条纹图案生成器是可激励的,以用大约350-500纳米范围中的光发出具有预先确定的空间频率的条纹图案照射。在所述条纹图案照射的路径中的偏振器具有第一偏振透射轴。投影透镜被布置为将偏振的条纹图案照射作为入射照射朝牙齿表面引导。成像透镜被布置为沿检测路径引导在牙齿表面处反射和散射的光。分析器沿所述检测路径被布置,其具有第二偏振透射轴。沿所述检测路径被布置的检测器从经过所述分析器而被提供的光获得图像数据。控制逻辑处理器响应被编程的指令并且是可致动的,以根据从所述检测器获得的图像数据而调整所述条纹图案照射的一个或者多个部分上的强度。
173 活体组织采集装置 CN200480044369.7 2004-11-11 CN101056586B 2010-05-12 笠原秀元; 小贺坂高宏
发明提供活体组织采集装置,该活体组织采集装置具有:把持部;插入部,其连接到把持部上,用于插入体腔内,该插入部的前端部具有用于保持血管的血管保持部件或用于将血管从周边的组织剥离的剥离部件;以及送气通道,为了从设置在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开口部排出预定的气体,该送气通道将预定的气体送到插入部内。
174 可上下弯曲的半柔性电子喉镜 CN200580046869.9 2005-03-16 CN100512745C 2009-07-15 王秀建; 田桂錄; 盧政勳; 玉政丸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上下弯曲的半柔性电子喉镜,其包括构成一个整体的以下部分:拍摄部,其可以利用自照明来观察口腔内部的喉;柔曲部,其通过连接到所述拍摄部并位于柄处的旋转构件使所述拍摄部上下弯曲;刚性部,其将所述柔曲部引导到口腔和喉并保持稳定;以及柄,其容纳并支承所述刚性部的端点,由于该喉镜可以上下弯曲,因此在使其向下弯曲时可以观察到喉和下咽,而在使其向上弯曲时可以观察到鼻咽,并且由于其在被插入到口腔中时可以观察到前区,因此可以对口腔和口咽进行诊断。
175 胶囊型内窥镜 CN200780010376.9 2007-04-24 CN101404922A 2009-04-08 濑川英建; 折原达也; 藤森纪幸
发明提供一种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可以防止因光在透镜框反射而产生光斑。本发明的胶囊型内窥镜(1)可被导入到被检体的内脏器官内部,其包括对该被检体内的图像进行拍摄的固体摄像部件(4a)。另外,该胶囊型内窥镜(1)包括发出对固体摄像部件(4a)的视场进行照明的照明光的发光部(3a)、使被检体内的图像成像于固体摄像部件(4a)的受光面上的透镜(4d)、保持该透镜(4d)的透镜框(4e)、和遮光部(8)。透镜框(4e)的上端部低于发光部(3a)的上表面,遮光部(8)对该透镜框(4e)的上端部中的至少接收来自发光部(3a)的照明光的局部区域遮挡该照明光。
176 内窥镜的连接装置、内窥镜用电缆导出单元和内窥镜装置 CN200510075501.7 2005-05-25 CN100438818C 2008-12-03 樋野和彦
发明内窥镜,其用光导管连接器将内含光导管和电线的第1电缆连接于光源装置,用电连接器将内含从光导管连接器导出的电线的第2电缆连接于处理器装置,在朝向光源装置的正面面板连接光导管连接器的状态下,将上述第2电缆配置向光导管连接器的右侧且以从第1电缆轴方向的第1电缆侧30°≤θ≤60°的度θ斜向安装。在设置从主体包装体向电缆导出方向突出的合成树脂制包装体的光导管连接器等中,在上述包装体的内侧配置金属制第1框体并设置相对第1框体装卸自如的第2框体。本发明扩大光源装置或处理器装置的正面面板的前侧空间并确保对操作部的良好接近,使电缆的操作作业容易。并能够消除合成树脂制包装体的破损,且电缆的导出、组装也容易。
177 电子内窥镜装置 CN200610100568.6 2006-07-06 CN1891140A 2007-01-10 根岸清
一种电子内窥镜光源装置,其包括用于使照明光从光源入射到与处理器可拆卸连接的内窥镜的光导的入射端面上的内窥镜光源装置,所述内窥镜光源装置内置在处理器中;一个用于打开所述处理器的主开关;一个用于起动定机构的内窥镜锁定杆,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防止连接的内窥镜从所述处理器上脱离;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内窥镜光源装置的光源开关;以及一个当主开关或者所述内窥镜锁定杆在光源开关运转之前运转而内窥镜光源装置关闭时,用于打开内窥镜光源装置的控制器
178 一种带有可互换的牵开器叶片的牵开器 CN200380104550.8 2003-10-02 CN1717202A 2006-01-04 R·J·哈米尔
发明涉及一种牵开器,可用于外科手术操作过程提供操作现场的良好视野。牵开器最好包括设有第一和第二连接机构的手柄,其中一个机构用于可互换的不同手术牵开器叶片,另一个用于连接第二手术器具,比如光导管或内诊镜,于所述手柄。
179 一种妇产科临床探查装置 CN201710711964.0 2017-08-18 CN107518864A 2017-12-29 朱彦红; 高盈; 张晓
发明公开了一种妇产科临床探查装置,包括探测器和主机,探测器内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端设有玻璃罩,玻璃罩内设有滑杆,滑杆上活动套接有电动滑座,电动滑座外侧设有多个摄像头,连接座内设有清洗液存储罐,清洗液存储罐上侧设有连接管,连接管顶端连接有多个清洗管,连接座下端设有把手,把手内设有电池,主机一侧设有消毒罐,本发明可以高效准确的进行妇产科探查,同时设有摄像头移动机构和无线传输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反馈控制对患者进行全方面或病变区针对性探查,增加的探查的准确度,降低了多度探查过程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此外还降低了探查对患者带来的感染险,提高了妇产科探查的安全性。
180 可视性咽鼓管检查治疗 CN201610393702.X 2016-06-06 CN107456200A 2017-12-12 杨立军
可视性咽鼓管检测治疗仪是为鼻喉科检查和治疗咽鼓管异常疾病所研制的。咽鼓管是沟通鼻咽部和中耳腔的管道,靠近中耳腔的部分是骨性的,正常情况时保持开放状态,靠近鼻咽部的是软骨部,约占咽鼓管全长的2/3,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在吞咽、打哈欠等时张开,空气可以进出中耳腔,平衡中耳腔气压;如果咽鼓管(主要是软骨段)出现病变,气压平衡功能不良就会出现中耳炎等中耳病变。发明该仪器就是方便对咽鼓管进行可视性检查治疗;咽鼓管软骨段呈腔系统包括前端的两个弹性丝成型的两个翼片,和带动上面翼片开合的传动设计;该设备能够打开咽鼓管软骨段,和内窥镜系统偶联,实现咽鼓管软骨段的可视性检查和治疗,并可以扩张咽鼓管软骨段。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