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襟翼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飞机襟翼 CN202122712308.7 2021-11-08 CN216185999U 2022-04-05 张颖哲; 柏宝红; 林大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襟翼,不包括提供空气射流的致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侧缘开口,所述侧缘开口连接一个或多个空气通路,所述空气通路贯穿所述襟翼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侧缘开口,在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侧缘开口,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其中之一为襟翼的侧表面,所述第一侧缘开口和第二侧缘开口其中之一为侧表面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襟翼结构简单,不但可应用于飞机降噪,降噪的同时减弱气动损失,还可减弱襟翼侧缘局部壁面上的脉动压载荷,提高飞机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62 襟翼不对称开关 CN201822264197.6 2018-12-31 CN209776788U 2019-12-13 兰剑飞; 蔡永顺; 李洪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襟翼不对称开关,包括切断开关、固定板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方安装有呈U形结构的固定板,固定板与定位板之间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左侧不同步开关驱动臂和右侧不同步开关驱动臂,左侧不同步开关驱动臂和右侧不同步开关驱动臂之间安装有切断开关,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分别铰接有自动驾驶电位计和位置指示电位计,自动驾驶电位计和位置指示电位计分别通过第一松紧螺套和第二松紧螺套与连接螺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襟翼位置指示电位计供给驾驶舱准确读出襟翼位置,当左右两侧襟翼运行不对称影响飞机姿态时,切断开关自动断开并切断襟翼系统运行,从而保证飞机姿态在飞行员可控的范围内。
163 充气式柔性襟翼 CN200920245951.X 2009-12-23 CN201647123U 2010-11-24 叶正寅; 蒋跃文; 武洁
一种充气式柔性襟翼,其特征在于,在两侧机翼下表面粘贴有充气式柔性襟翼;将橡胶材料制成的矩形气囊襟翼(2)粘贴固定在机翼(1)的下表面;充气式柔性襟翼(2)的弦向尺寸为1.5%~8%机翼弦长,展向尺寸为机翼展长的22%~100%;充气式柔性襟翼(2)的后缘距机翼(1)的后缘为0%~10%机翼根弦长;充气式柔性襟翼的右端距机翼1翼根为0%~10%机翼展长;空气压缩机3位于机身内部,并且与机翼下表面的充气式柔性襟翼(2)连接。充气后的气囊从机翼下表面上突起,改变了机翼表面形状,从而影响其绕流流场,明显地改变机翼1的气动特性,获得操纵飞机姿态和控制飞机飞行的气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重量轻、翼面光滑且加工维护方便的特点。
164 襟翼传动装置 CN200820187053.9 2008-09-22 CN201287826Y 2009-08-12 吴朋朋; 阎辉; 潘道元; 高中学; 过志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襟翼传动装置。它含有母舵和子舵,母舵与子舵间呈平行、旋转状铰接在一起。母舵上端有舵杆,舵杆的下端与母舵相固连。舵杆外面有套筒且二者间呈活动配合。其特点是子舵上端与套筒间有导杆,该导杆呈平布置且其外端固定在子舵的上端,其里端指向套筒。导杆上有滑套,滑套的上下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上下连接轴上均有轴承座及轴承,两轴承座与套筒间分别通过上连板和下连板连接在一起。这种襟翼舵传动装置,使用寿命长,小舵时的舵效较高,适用于船舶上。
165 一种襟翼系统 CN202022774993.1 2020-11-26 CN214002022U 2021-08-20 刘庆国; 付邵莉; 王长国; 杨建明; 张欢; 朱博; 刘龙飞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襟翼舵系统,包括主舵叶、副舵叶和呆舵,所述主舵叶与副舵叶通过襟翼舵销铰接,所述主舵叶通过舵杆与呆舵转动连接,呆舵是舵叶与船体的连接件,呆舵通过万向调节驱动装置连接副舵叶。本实用新型的襟翼舵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船舶进行“Z”型操作航行时,回转时间短,灵活高效,非常适用于频繁靠港、频繁过驳的船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66 一种襟翼结构 CN202020237546.X 2020-03-02 CN212149261U 2020-12-15 李国焕; 周德武; 陈顺洪; 毛福考; 张周磊
一种襟翼结构,主舵叶尾部的一侧成弧形向内凹陷,襟翼设置于主舵叶的弧形凹陷处;主舵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伸缩杆、带导轨的舵叶罩,伸缩杆的末端通过轴承连接襟翼舵杆两端,连接于襟翼舵杆上的支杆装有驱动杆,驱动杆的端部通过滑连接导轨。当主舵叶处于船舶中位时,襟翼收缩于主舵叶尾部一侧的弧形凹陷处,整个襟翼舵呈对称机翼状;当襟翼舵需要进行调节时,伸缩杆带动襟翼伸出至设定距离,然后驱动杆带动襟翼作转向,从而改变襟翼舵的总面积,并取得航行所需的拱度。通过该襟翼舵结构的设置,可以方便、快速地改变襟翼舵的舵叶总面积,从而适应不同航速对舵效的要求,进而有效增加低速状态时的舵效,或减少高速状态时的船舶阻
167 一种扭曲襟翼 CN201921210643.3 2019-07-30 CN210338261U 2020-04-17 李静龙; 时金宝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曲襟翼,具体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通过螺钉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位于防护壳的内部,所述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舵杆套筒,所述舵杆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舵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外壳与传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外壳与传动件向一侧运动时,通过弯曲形状的外壳,减少因螺旋桨流流入舵叶件造成的负压,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空泡现象的产生,也可以减小船舶带来的可能的振动,并通过传动件处的导边板,且导边板表面有弯曲凹槽,可以再次避免空泡现象的产生,便于后续的使用。
168 一种船舶襟翼 CN201720082487.1 2017-01-21 CN206437187U 2017-08-25 何彩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襟翼,包括主舵,所述主舵的顶端通过法兰盘固定有第一轴杆,主舵的底端焊接有第二轴杆,第二轴杆远离主舵的一端安装在轴承座上,第一轴杆的通过轴承固定在轴套的内腔内,轴套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连杆,连杆远离轴套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副舵的一端传动连接,副舵的一侧侧壁上开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侧壁上焊接有转轴,转轴插入到轴套上,轴套焊接在主舵的一端侧壁上,副舵上未开矩形槽的一侧侧壁上焊接有锌固定装置。该船舶襟翼舵其上设置了由电池、锌块和锌块固定装置等部件构成的防生锈机构,其利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其防护效果好,大大延长了船舵的使用寿命,其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广泛推广。
169 襟翼滚轮装置、襟翼组合件和将滚轮组合件从襟翼装配件移除的方法 CN201280062890.8 2012-10-22 CN104053598A 2014-09-17 J·R·格里科; G·帕赫列瓦尼扬
本文公开用于将襟翼支撑在飞机机翼上的襟翼滚轮装置。所述襟翼滚轮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滚轮组合件,其配置成与机翼的襟翼导轨滚动接合以及与襟翼装配件接合。所述襟翼滚轮装置还包括可移除地耦接到滚轮组合件的保持构件。所述滚轮组合件配置成在远离襟翼导轨的方向上通过襟翼装配件中的开口移动出来。当保持构件耦接到滚轮组合件时,所述保持构件配置成阻碍滚轮组合件通过开口移动出来。当将所述保持构件从所述滚轮组合件移除时,使得滚轮组合件能够通过开口移动出来。
170 襟翼滚轮装置、襟翼组合件和将滚轮组合件从襟翼装配件移除的方法 CN201280062890.8 2012-10-22 CN104053598B 2016-04-06 J·R·格里科; G·帕赫列瓦尼扬
本文公开用于将襟翼支撑在飞机机翼上的襟翼滚轮装置。所述襟翼滚轮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滚轮组合件,其配置成与机翼的襟翼导轨滚动接合以及与襟翼装配件接合。所述襟翼滚轮装置还包括可移除地耦接到滚轮组合件的保持构件。所述滚轮组合件配置成在远离襟翼导轨的方向上通过襟翼装配件中的开口移动出来。当保持构件耦接到滚轮组合件时,所述保持构件配置成阻碍滚轮组合件通过开口移动出来。当将所述保持构件从所述滚轮组合件移除时,使得滚轮组合件能够通过开口移动出来。
171 内外襟翼交联装置 PCT/CN2017/117727 2017-12-21 WO2019024398A1 2019-02-07 黄勇; 田忠良; 吴强; 邬旭辉

一种内外襟翼交联装置,包括:活塞筒组件(2);活塞杆组件(1),所述活塞杆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塞筒组件内,且相对于所述活塞筒组件径向固定、轴向可动;弧形楔形件(3),所述弧形楔形件固定于所述活塞筒组件的外侧上,所述弧形楔形件包括第一楔形挤压面(7);凹圈(4),所述凹圈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外侧上,所述凹圈包括第二楔形挤压面(8);当所述第一楔形挤压面与所述第二楔形挤压面接触时,产生轴向以实现正向缓冲。该内外襟翼交联装置能实现超行程正向缓冲功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容易。

172 一种襟翼操纵手柄 PCT/CN2016/084147 2016-05-31 WO2017181491A1 2017-10-26 吴晶; 吴斌

一种襟翼操纵手柄,它包括机箱(1)、微动开关(2)、手柄(3)以及设置于机箱(1)内的立板(4)和铰链座(5),手柄(3)的下端经销轴(6)安装于铰链座(5)上,立板(4)的顶表面上且位于限位槽(7)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微动开关(2),手柄(3)的中部设置有通孔A(8),通孔A(8)内插装有筒体(9),手柄(3)的后端面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上设置有连通通孔A(8)的通孔B(11),筒体(9)内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固定于筒体(9)的底部,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有滚珠(13)。采用该操纵手柄的有益效果是:定位精度高、能够模拟多个档位、用户手柄位置信息检测精度高。

173 一种尾缘襟翼控制方法、装置及尾缘襟翼驱动机构 CN202210887160.7 2022-07-26 CN115163406B 2023-06-09 张子良; 马璐; 张炜; 文仁强; 刘延超; 范翼帆
发明提供了一种尾缘襟翼控制方法、装置及尾缘襟翼驱动机构,其中,尾缘襟翼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尾缘襟翼所在叶片的叶片载荷、来流速和来流风向;基于叶片载荷、来流风速和来流风向,计算得到尾缘襟翼的目标摆动度;基于电机运行参数与摆动角度的关系,确定目标摆动角度对应的目标电机运行参数;控制电机按照目标电机运行参数运行,以控制尾缘襟翼摆动至目标摆动角度。通过令尾缘襟翼的摆动角度达到目标摆动角度,调节机翼表面的压分布,在避免偏转调节装置打滑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传动精度,实现对叶片载荷的有效调控。
174 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和具有这种襟翼装置的飞行器 CN201410218621.7 2014-05-22 CN104176239A 2014-12-03 萨沙·阿尔叶茨
一种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2),包括基部构件(16、40)、至少一个第一襟翼(4)、至少一个第二襟翼(12)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18、22、50)。第一襟翼(4)可移动地支撑在基部构件(16、40)上并且第二襟翼(12)可移动地支撑在第一襟翼(16)上。连接组件(18、22、50)与基部构件(16、40)和第二襟翼(12)机械地联接并且设计成当第一襟翼(4)相对于基部构件(16、40)移动时使第二襟翼(12)相对于第一襟翼(4)移动。由于所产生的、第二襟翼相对于第一襟翼的受迫引导,可以基本上省去用于使第二襟翼和联动装置移动以伸出到限定襟翼装置轮廓的形状外部的单独的致动器
175 用于气动有效机翼的增升襟翼,特别是前缘襟翼 CN200680021048.4 2006-06-14 CN101198520A 2008-06-11 莫滕·劳茨楚斯; 伯恩哈德·施利普夫; 吕克·安德烈亚尼; 格扎维埃·于埃; 马克·海因耶斯
一种增升襟翼,特别是前缘襟翼,其用于具有给定机翼翼型气动有效机翼,特别是用于飞行器载荷机翼,其中机翼(10)包括翼盒(10a),其第一侧包括第一蒙皮(11),相对的第二侧包括第二蒙皮(12),在其面对襟翼(20)的一端包括机翼端部蒙皮(14),所述机翼端部蒙皮至少部分地沿机翼翼型的形状从第一蒙皮(11)延续,并且襟翼(20)包括形成从机翼(10)的第一侧到第二侧的过渡的基本上刚性的主体(21)、面对机翼(10)第一侧的第一过渡区域(20a)和面对机翼(10)第二侧的第二过渡区域(20b),所述襟翼(20)能够通过连接在襟翼(20)和翼盒(10a)之间的保持和致动机构(23)在第一收缩位置和第二伸展位置之间调节,其中襟翼(20)的面对机翼(10)第一侧的第一过渡区域(20a)能够相对于所述机翼端部蒙皮滑动以在各个位置基本无缝隙地靠在第一蒙皮(11)和/或机翼端部蒙皮(14)上。襟翼(2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定位,同时相对于翼盒(10a)保持一定度,并且保持机翼翼型在位于与第一蒙皮(11)相对侧并处于机翼翼型外侧的虚拟转动轴(30)上同步伸展,其中襟翼(20)的面对机翼(10)第二侧的第二过渡区域(20b)在每个襟翼位置相对于第二蒙皮(12)密封从而基本上无缝隙。
176 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和具有这种襟翼装置的飞行器 CN201410218621.7 2014-05-22 CN104176239B 2017-06-30 萨沙·阿尔叶茨
一种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2),包括基部构件(16、40)、至少一个第一襟翼(4)、至少一个第二襟翼(12)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18、22、50)。第一襟翼(4)可移动地支撑在基部构件(16、40)上并且第二襟翼(12)可移动地支撑在第一襟翼(16)上。连接组件(18、22、50)与基部构件(16、40)和第二襟翼(12)机械地联接并且设计成当第一襟翼(4)相对于基部构件(16、40)移动时使第二襟翼(12)相对于第一襟翼(4)移动。由于所产生的、第二襟翼相对于第一襟翼的受迫引导,可以基本上省去用于使第二襟翼和联动装置移动以伸出到限定襟翼装置轮廓的形状外部的单独的致动器
177 一种尾缘襟翼控制方法、装置及尾缘襟翼驱动机构 CN202210887160.7 2022-07-26 CN115163406A 2022-10-11 张子良; 马璐; 张炜; 文仁强; 刘延超; 范翼帆
发明提供了一种尾缘襟翼控制方法、装置及尾缘襟翼驱动机构,其中,尾缘襟翼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尾缘襟翼所在叶片的叶片载荷、来流速和来流风向;基于叶片载荷、来流风速和来流风向,计算得到尾缘襟翼的目标摆动度;基于电机运行参数与摆动角度的关系,确定目标摆动角度对应的目标电机运行参数;控制电机按照目标电机运行参数运行,以控制尾缘襟翼摆动至目标摆动角度。通过令尾缘襟翼的摆动角度达到目标摆动角度,调节机翼表面的压分布,在避免偏转调节装置打滑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传动精度,实现对叶片载荷的有效调控。
178 用于对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进行支承的襟翼支承件 CN201980054336.7 2019-08-14 CN112654557A 2021-04-13 沃尔夫冈·马琼泽; 马库斯·吉贝特; 本杰明·埃林; 马克·亨克
公开了一种用于对用于飞行器(1)的机翼(5)的襟翼(9)进行支承的襟翼支承件(11),该襟翼支承件(11)包括承受载荷的整流壳(13)并且包括加强结构(31),该加强结构被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整流结构(13)的内部空间(27)中并且安装至整流壳(13)的第一侧壁部分(21)和第二侧壁部分(23),其中,整流壳(13)包括构造成用于附接至主翼(7)的前附接装置(33),其中,加强结构(31)包括构造成用于附接至主翼(7)的后附接装置(63),并且其中,襟翼支承件(11)还包括铰接装置(39),该铰接装置构造成用于形成与襟翼(9)的铰接连接。通过使铰接装置(39)形成加强结构(31)的一部分而实现了提供特别坚固且同时轻量的襟翼支承件的目的。
179 具有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的飞机的空气动学襟翼 CN200780014444.9 2007-02-23 CN101454202B 2012-05-23 K·茅; M·格鲁瓦尔德; J·雷切伯格; I·伯切斯; R·德洛别茨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降低调节襟翼(11)、尤其是飞机的大升襟翼的侧边缘(12)处的空气动力学噪声的装置,其中在调节襟翼(11)的侧边缘(12)上设有降低产生的空气动力学噪声并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根据本发明,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包括表面部分(13),表面部分(13)沿调节襟翼(11)的翼展方向延伸,有位于各表面部分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空气通路,流过调节襟翼(11)的空气流过所述空气通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可包括沿翼展方向延伸的大量细长构件并形成基本上延伸越过调节襟翼的整个轮廓深度的刷状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可包括在调节襟翼的侧边缘上开口的至少一个通道,且压缩空气可通过该通道吹入产生噪音的紊流中。
180 具有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的飞机的空气动学襟翼 CN200780014444.9 2007-02-23 CN101454202A 2009-06-10 K·茅; M·格鲁瓦尔德; J·雷切伯格; I·伯切斯; R·德洛别茨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降低调节襟翼(11)、尤其是飞机的大升襟翼的侧边缘(12)处的空气动力学噪声的装置,其中在调节襟翼(11)的侧边缘(12)上设有降低产生的空气动力学噪声并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根据本发明,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包括表面部分(13),表面部分(13)沿调节襟翼(11)的翼展方向延伸,有位于各表面部分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空气通路,流过调节襟翼(11)的空气流过所述空气通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可包括沿翼展方向延伸的大量细长构件并形成基本上延伸越过调节襟翼的整个轮廓深度的刷状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影响襟翼紊流的装置可包括在调节襟翼的侧边缘上开口的至少一个通道,且压缩空气可通过该通道吹入产生噪音的紊流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