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襟翼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21 高升系统及襟翼控制方法 CN202010317160.4 2020-04-21 CN111439370A 2020-07-24 杨志丹; 王伟达; 刘锦涛; 王晓熠; 郭建伟; 王兴波
一种高升系统(100)及襟翼控制方法,经济性高、驱动精度高、安全性强。在正常飞行状况下,能够由动力驱动装置(110)提供使所述内襟翼(13a)与所述外襟翼(13b)同步运动的动力,并且能够由所述差动齿轮系统(140)的所述电动达(143)提供使所述内襟翼(13a)或所述外襟翼(13b)异步运动的动力,在异常飞行状况下,能够由所述差动齿轮系统(140)的所述电动马达(143)提供使所述内襟翼(13a)或所述外襟翼(13b)同步运动的动力。
222 飞机内襟翼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CN201911239702.4 2019-12-06 CN111144041A 2020-05-12 周长聪; 岳珠峰; 吉梦瑶; 赵浩东; 黄晓宇
本公开涉及优化设计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飞机内襟翼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对飞机内襟翼收放机构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得到动态仿真模型;基于动态仿真模型结合最小序列规划方法分别对滑轨以最大应、最小重量、运行过程中扭转最小为目标分别进行不同优化得到三组优化结果;对三组优化结果进行动态考核,选取符合预设条件的优化结果进行优化设计。本公开通过动态仿真分析将有限元建模和动力学分析相结合,可以真实反映襟翼机构收放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并得到准确的动力响应特性,能够对襟翼机构进行较为合理的优化设计。进一步的能够降低内襟翼机构故障率,减少了由于内襟翼机构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223 一种导滑架式后缘襟翼运动方法 CN201710783822.5 2017-09-04 CN107600389B 2020-05-08 刘敏; 江翔; 王俊伟; 梁斌; 王淞立; 姜亚楠; 万俊明; 李自启; 曹航; 马经忠; 沈亮; 冷智辉
发明涉及一种导滑架式后缘襟翼运动方法,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确定后缘襟翼初始/起飞/着陆位置,包括缝道量、重叠量、后退量、偏转度位置参数;第二步,根据后缘襟翼初始/起飞/着陆位置,在距襟翼前缘下表面的位置分别选取一个的可调点;第三步,根据步骤二所选取的点,分别引出一条垂直于襟翼下表面曲线的等长度直线段;第四步,确定导滑架运动方案;第五步,根据初始/起飞/着陆位置,在襟翼下表面后缘位置分别选取一个可调点;第六步,根据步骤五所选取的点,分别引出一条垂直于下表面曲线的等长度直线段;第七步,确定从动摇臂方案。其运动方法简单、控制精度高、滑轨强度大,工作安全可靠。
224 一种襟翼作动器的连接装置 CN201911356513.5 2019-12-25 CN111003158A 2020-04-14 李刚; 朱小军; 朱江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襟翼作动器的连接装置,包括:襟翼摇臂和铰接接头;襟翼摇臂的一端与襟翼下翼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襟翼铰链轴连接,且可沿襟翼铰链轴转动,襟翼摇臂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铰接接头的第一片;铰接接头包括第一轴体,与第一轴体垂直连接的双耳结构,以及第二轴体,双耳结构的每个耳片设置有V形槽和安装孔,用于将穿过襟翼作动器轴体的第二轴体通过V形槽滑入安装孔内,且第一轴体穿过襟翼摇臂的第一耳片与襟翼摇臂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满足襟翼作动器沿平行于襟翼铰链轴线方向的转动轴线可调整,同时襟翼作动器在襟翼弦平面内的转动轴线与襟翼铰链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较容易保证,且结构制造和装配成本较低。
225 一种上单翼通用飞机襟翼 CN201911346681.6 2019-12-24 CN111003151A 2020-04-14 黎欣
申请提供一种上单翼通用飞机襟翼,所述上单翼通用飞机襟翼包括,襟翼本体1、滑轨2、支撑接头3、滚轮4、前向限位挡5、后向限位挡块6,其中:襟翼本体1的前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接头3,至少两个支撑接头3的片上均安装有滚轮4;滑轨2固定在机翼后缘,滑轨2上设置有导槽,滑轨2导槽的前端安装有前向限位挡块5,滑轨2导槽的后端安装有后向限位挡块6;滚轮4在滑轨2的导槽内滑动实现襟翼本体1的收放运动。
226 一种襟翼滑轨铬夹具及方法 CN201911027053.1 2019-10-27 CN110735175A 2020-01-31 李永杰; 陈德; 何伟; 王志高
发明提出一种襟翼滑轨铬夹具及方法,首先将襟翼滑轨放入镀铬夹具中,采用定位螺栓组件将待加工的襟翼滑轨的中间孔与夹具体中部连接孔固定连接,将襟翼滑轨在宽度方向定位;其次采用吊钩阴极导电组件中的轴穿过夹具体端部连接孔以及待加工的襟翼滑轨的端部孔并紧固,将襟翼滑轨在夹具中完全定位;最后用行车吊钩穿入吊钩阴极导电组件上部吊钩中,按标准镀铬工艺完成襟翼滑轨镀铬。本发明夹具体采用不锈薄板焊接,铅锑合金板固定在夹具体上,既减轻夹具了重量,又保证夹具不变形;取消原夹具侧面阳极板,使电镀过程中电线分布达到最佳状态,消除了产品棱边处的尖端放电现象,4个R1.5棱边处镀层光滑,无粗糙铬瘤。
227 襟翼系统、机翼和飞行器 CN201910469627.4 2019-05-31 CN110550184A 2019-12-10 马库斯·吉贝特; 布拉任科·科斯科维奇
发明提供一种襟翼系统、一种机翼和一种飞行器,该系统包括:主襟翼、覆盖襟翼、具有第一主连杆接合部和第二主连杆接合部的主连杆、具有第一辅助连杆接合部和第二辅助连杆接合部的辅助连杆、具有第二连接连杆接合部和将第一连接连杆支承在第二结构固定点上的第一连接连杆接合部的第一连接连杆,具有第三连接连杆接合部和第四连接连杆接合部的第二连接连杆,覆盖襟翼与辅助连杆和第一连接连杆中的一者联接,辅助连杆和第一连接连杆中的另一者连接至第一连接连杆或辅助连杆,连接连杆、辅助连杆以及主连杆设置成:在主襟翼的缩回位置将覆盖襟翼放置在主襟翼的前方,以及在主襟翼的至少一个伸出位置将覆盖襟翼放置在主襟翼的后方。
228 具有扭矩构件的襟翼及其形成方法 CN201910188021.3 2019-03-12 CN110316354A 2019-10-11 扬·A·科尔代尔; 迈克尔·A·巴尔策; 马克·M·布利扎德; 雅各布·D·维尼格; 温德尔·C·K·乔伊; 格雷戈里·M·圣蒂尼
申请涉及一种具有扭矩构件的襟翼及其形成方法。襟翼包括襟翼体。襟翼体包括上蒙皮、与上蒙皮相对的下蒙皮、以及在上蒙皮和下蒙皮之间延伸的多个翼梁。襟翼还包括联接至襟翼体的扭矩构件。扭矩构件的一部分与上蒙皮和下蒙皮中的至少一个邻接。
229 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控制组合 CN201910540979.4 2019-06-21 CN110259748A 2019-09-20 周魏雄; 焦奇峰; 吴德乐; 张立圣; 商辉; 邵明华; 陈章发; 龚明阳; 周希文; 陈勇; 张贤锦; 卢亚洲; 许谱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控制组合,包括组合阀壳体、液压转换阀和三位四通电磁阀;三位四通电磁阀设置在组合阀壳体顶部,液压转换阀设置在组合阀壳体的一侧;三位四通电磁阀具有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进油口和回油口;工作油口A连接工作管路A;工作油口B连接工作管路B;工作管路A和工作管路B分别连接执行装置;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还连接液压转换阀;进油口连接供压管路,回油口连接回油管路;液压转换阀连接解管路,解锁管路连接刹车制动装置。本发明的控制组合阀,在保证后缘襟翼收放供压功能前提下,采用纯机械式液压阀取代部分电磁阀,减少电磁阀数量,降低控制复杂度,集成度高且体积和重量较小,工作可靠。
230 具有反应性襟翼的绝缘材料 CN201880005924.7 2018-01-18 CN110168157A 2019-08-23 瓦内萨·梅森
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材料,其包含多个反应性襟翼,所述反应性襟翼对一种或多种外部刺激例如湿度起反应。所述襟翼由包括以下组分的纤维混合物制成:20-80wt%的反应性双组分纤维,其对外部刺激起反应且具有呈未活化状态的第一构型和呈活化状态的第二构型,其中所述双组分纤维可以在未活化和活化状态之间可逆地转换;5-40wt%的旦尼尔数为1.5至4.0旦的合成粘合纤维;0-75wt%的第一群的合成纤维,其是旦尼尔数小于2.0旦的合成聚合物纤维;以及0-75wt%的第二群的合成纤维,其是旦尼尔数为4.0-10.0旦的合成聚合物纤维。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关制品和方法。
231 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 CN201811531584.X 2018-12-14 CN110053761A 2019-07-26 N·V·黄
描述了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用于飞行器的示例机翼襟翼系统包括襟翼和致动器。襟翼可相对于飞行器的机翼的固定后缘在展开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致动器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致动器可经由由飞行器的液压系统供应的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来液压驱动。致动器还可经由由本地动单元供应的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来液压驱动。本地动力单元可选择性地连接到飞行器的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向本地动力单元供电以供应第二加压液压流体。
232 一种轻型飞机襟翼操纵装置 CN201910297589.9 2019-04-15 CN109911180A 2019-06-21 卢建涛; 孙青云; 曾宪君; 吴益晓; 周宝成; 李宗蓬
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飞机襟翼操纵装置,襟翼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蜗杆外侧旋接配合有蜗杆轴筒,蜗杆轴筒端部铰接有三件,三角件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襟翼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分别与两个襟翼转动位置处铰接设置,所述第一拉杆上端与三角件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扇形摇臂,所述第二拉杆上端铰接有连接,所述连接块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扇形摇臂,所述第一扇形摇臂和第二扇形摇臂之间通过两根到导向索进行连接。本装置能够更好的减轻飞机电源负荷,实现襟翼的同步转动,同时降低其故障率,方便维修。
233 江海直达船半悬挂式襟翼 CN201910226373.3 2019-03-25 CN109878689A 2019-06-14 李家兴; 陈波
江海直达船半悬挂式襟翼,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移动、直线电机、舵主体、移动杆、凹槽、轴承架、丝杠、丝母、丝绳、舵主体后端、防电机和防水壳,所述舵主体顶部设置防水壳,防水壳内设置防水电机,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侧面设置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通过齿牙相互啮合,被动齿轮的轴与丝杠固定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将舵主体表面的植物和其他生物剔除掉。
234 一种带襟翼的船用涡轮帆装置 CN201910203773.2 2019-03-18 CN109760813A 2019-05-17 李臣; 赵春生; 王宏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襟翼的船用涡轮帆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轴承与自动控制系统主体,所述自动控制系统主体位于主轴承的一侧,所述主轴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椭圆柱形风帆与侧面开孔,所述侧面开孔位于椭圆柱形风帆的两侧。本发明通过风向传感机构,能够实时感知风向和风速,并将其感知的风向和风速信号传递至自动控制系统主体,通过襟翼机构,能够在风向改变时不需要转动风帆,只需要调整涡轮风扇的转速和襟翼板度,且升系数高,推进力大,通过联轴器机构,能够方便自动控制系统主体对涡轮风扇的转速进行调节,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235 一种后缘襟翼摇臂式运动设计方法 CN201610843971.1 2016-09-23 CN106347633B 2019-03-29 王俊伟; 刘敏; 马经忠; 冷智辉; 曹航; 沈亮; 刘序理; 梁斌; 江翔
发明提供的一种后缘襟翼摇臂式运动设计方法,通过利用可变参的点和直线段,采用三点作圆法,设计双摇臂旋转方式方案,实现大后退量后缘襟翼运动机构的设计,设计方法简单,易操作;形成的运动方案作动形式及机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不会出现磨损及卡滞等问题。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后缘襟翼摇臂式运动设计方法,适用于大后退量后襟翼运动的设计。
236 一种飞机襟翼非线性加载方法 CN201811497784.8 2018-12-07 CN109515748A 2019-03-26 王小峰; 商辉; 刘渊; 刘波; 杨志艺
一种飞机襟翼非线性加载方法,采用飞机襟翼非线性力加载装置进行非线性力加载,利用杠杆扭转变形原理将扭力杆一端固定,另一端扭曲,使扭力杆任意两个横截面都发生绕杆轴线的相对运动,当试验件往上运动时,通过转换机构带动扭力杆发生扭曲变形,从而使扭力杆对外界产生一个扭力矩,而这个扭力矩通过转换机构形成一个非线性作用力,作用于试验件的一端,从而实现对试验件的非线性力加载,操作简单、易于更换、成本低廉;同时工艺要求简单、易于维修及保养,实用性强。
237 一种飞机襟翼系统扭矩测量方法 CN201811309699.4 2018-11-05 CN109515740A 2019-03-26 邱阿东
申请提供了一种飞机襟翼系统扭矩测量方法,使用定力扳手和转接器进行襟翼系统扭力矩的测量,将襟翼调整至中立位后,将转接器花键一端与飞机襟翼系统传动拉杆花键接头连接;将定力扳手接头与转接器凹槽一端连接;扳动定力扳手使襟翼放下至最大度,即完成了襟翼扭力矩测量。
238 自活动襟翼的扑翼获能装置 CN201710197109.2 2017-03-29 CN107021222B 2019-03-19 朱兵; 黄恽; 何义
发明涉及一种自活动襟翼的扑翼获能装置,包括能量采集部件、扑翼、主轴,两个所述扑翼通过主轴连接形成一整体,两个所述扑翼上的主轴置于带能量采集部件中间,两个所述扑翼可绕主轴旋转,以及整体可沿竖直方向升沉运动,所述能量采集部件通过主轴的运动来获取扑翼传递的能量。本发明将格林(Gurney)襟翼应用于扑翼获能装置,根据浮原理,通过在扑翼的翼型尾缘设计随升沉运动方向不同而自动切换方向的格林(Gurney)襟翼,等效于增加了翼型的弯度,从而增加了翼型的升力系数,提高了扑翼的获能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利用浮力原理,自动实现襟翼在翼型表面随着升沉运动的方向切换。
239 一种带襟翼装置的航空螺旋桨 CN201811312189.2 2018-11-06 CN109353490A 2019-02-19 应培; 赵帅; 周礼洋; 毕莹; 吕光全
本公开提供一种带襟翼装置的航空螺旋桨,包括:桨叶(1);襟翼(2),位于所述桨叶后缘,桨叶中段至桨叶尖端的位置;以及连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桨叶(1)和襟翼(2)之间,用于驱动襟翼(2),所述连动装置包括:作动器(3),固定于桨叶(1)内部;连杆(4),一端连接作动器(3);片(7),一端与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襟翼(2)固定连接;所述襟翼(2)装置能够在一定度内转动,使螺旋桨在相同的工况下增加了螺旋桨拉,达到螺旋桨设计的最佳工作状态。
240 一种无人机多功能襟翼结构 CN201811326813.4 2018-11-08 CN109353489A 2019-02-19 陈亮; 李建华; 李如; 王若钦; 刘鑫; 罗洋
一种无人机多功能襟翼结构,涉及无人机襟翼设计领域;包括襟翼承梁、2个端肋、机翼后梁、2个后缘肋、2个固定销轴、机翼前梁、固定支座、直线机和拉杆支座;机翼后梁与机翼前梁平行放置;2个后缘肋分别固定安装在机翼后梁的轴向两端;2个端肋分别安装在2个后缘肋的内侧壁上;且每个端肋与后缘肋均通过1个固定销轴连接;襟翼承力梁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2个端肋之间;拉杆支座固定安装在襟翼承力梁底边的中部;固定支座固定安装在机翼前梁的中部;直线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支座的顶端;直线舵机的顶端与拉杆支座通过关节轴承铰接;本发明通过直线舵机驱动,实现不同气动力功能,所有铰接部位通过关节轴承解决了安装误差造成的转动卡滞。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