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

申请号 CN202210201449.9 申请日 2022-03-03 公开(公告)号 CN114534276A 公开(公告)日 2022-05-27
申请人 上海海关学院; 发明人 邵怡;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包括数量为两个且用以 支撑 的支撑板、垂直固定在支撑板顶面上的立杆以及横设在两个立杆之间的 横杆 ,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之间均设有脱杆机构,脱杆机构可使横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杆上且在训练过程中当所述横杆受到训练者奔跑起跳触碰后其所述固定端可脱落,所述横杆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立杆上脱落后可相对的 水 平收缩。该安全性能高的跨栏, 稳定性 能较高,可满足不同高度的跨栏训练,且训练者在奔跑起跳准备越过横杆的过程中若触碰到横杆,横杆受 力 后可通过脱杆机构脱离立杆,然后收缩,撤销对训练着的阻挡,避免训练者失去平衡而摔倒,可有效的提高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包括:
数量为两个且用以支撑的支撑板(1);
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顶面上的立杆(2),两个所述立杆(2)之间横设有横杆(3);
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2)之间均设有脱杆机构,脱杆机构可使横杆(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杆(2)上且在训练过程中当所述横杆(3)受到训练者奔跑起跳触碰后其所述固定端可脱落;
所述横杆(3)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立杆(2)上脱落后可相对的平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杆机构包括固定立杆(2)顶端上的U型固定架(14)以及固定在横杆(3)一端上的卡接板(16),所述卡接板(16)插入U型固定架(14)内,其左右两侧面分别与U型固定架(14)的两侧内壁贴合,所述U型固定架(14)的两侧内壁均嵌有第一磁板(13),所述卡接板(16)的左右两侧均嵌有可与第一磁力板(13)吸附的第二磁力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由可伸缩的内杆芯和外套组成,所述外套为伸缩皮套(20),所述伸缩皮套(20)可伸缩的套设在内杆芯上,所述内杆芯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21),所述内杆芯的外周壁且靠近其左右两端处固定有金属环(17),所述伸缩皮套(2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金属环(17)相对的一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芯包括两根分别位于横杆(3)两端部的端部圆管(22)、两根分别插入两个端部圆管(22)内的伸缩圆管(23)以及两端分别插入两个伸缩圆管(23)内的圆杆(18),所述伸缩圆管(23)由金属细管和金属粗管组成,所述金属细管、金属粗管、端部圆管(22)以及圆杆(18)位于同一中轴线,所述金属细管的一端插入金属粗管内,所述金属粗管的另一端插入端部圆管(22)内,所述圆杆(18)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金属细管内,所述圆杆(18)、金属细管以及金属粗管的插入端均固定挡环(19),所述圆杆(18)的插入端与金属细管远离圆杆(18)的一端内壁之间、金属细管的插入端与金属粗管远离金属细管的一端内壁之间以及金属粗管的插入端与端部圆管(22)远离金属粗管的一端内壁之间均系有弹力绳(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细管、金属粗管以及端部圆管(22)靠近圆杆(18)的一端均开设有分别与圆杆(18)、金属细管、金属粗管间隙配合的圆形通孔,所述弹力绳(24)、伸缩皮套(20)和端部圆管(22)位于同一中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圆管(22)、金属粗管以及金属细管远离圆杆(18)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环(25),所述弹力绳(24)延水平环(25)中轴线贯穿水平环(25),所述水平环(25)靠近圆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环(26),所述端部圆管(22)、金属粗管、金属细管以及圆杆(18)均为可被磁力环(26)吸附的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的底面均固定有两个垫块(11),其底面还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垫块(11)之间的配重块(12)。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杆(2)相对的一侧均垂直固定有对接板(4),两个所述对接板(4)之间设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对接板(4)内,两个所述对接板(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横板(5)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插槽,所述横板(5)的正面贴有多个反光条(6),多个所述反光条(6)从左至右沿横板(5)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包括底端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顶面上的垂直杆(27)、位于垂直杆(27)上方且与其同一中轴线的活动杆(9)以及顶端固定在活动杆(9)底端的轴心处且底端贯穿并延伸至垂直杆(27)内部的升降杆(7),所述垂直杆(27)的顶端开设有供升降杆(7)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活动槽,所述垂直杆(27)的外周壁固定有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置活动槽内的螺纹杆(8),所述固定环(10)的外侧开设有供螺纹杆(8)插入且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垂直杆(27)的外侧开设有供螺纹杆(8)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与活动槽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跨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

背景技术

[0002] 跨栏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高度和数量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项目,属田径运动中径赛的一种,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性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国际跨栏比赛中,男子为110米高栏,栏高106厘米,栏数10个,女子为100米低栏,栏高84厘米,栏数10个。
[0003] 20世纪初,出现了可移动的“⊥”形栏架,推动了跨栏技术的发展,1935年比赛中又出现了“L”形栏架,“L”形结构较为合理和安全,一直沿用至今,中国专利CN 111888785 B中公一种田径跨栏跑训练用跨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将跨栏横杆进行“软化”设置,并预先埋入多个触发气包,在训练时可以对训练者的接触撞击进行缓冲,同时利用冲击来触发叠式磁力板在触发气包另一面的展开,从而利用磁吸作用迫使下沉顶球下沉的相应的高度,下沉顶球在下沉时带动自避让跨栏横杆形变压缩,从而对训练者进行有效避让,避免训练者在跨栏过程中被绊倒摔伤,但该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即使将横杆进行“软化”设置,但横杆还是会对训练者进行阻挡,依然容易绊倒训练者,从而造成训练者摔倒,安全性能还可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已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该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在训练者跨栏的过程中,横杆可脱落并收缩到较短的长度,从而有效的避免对训练者造成的阻挡,防止训练者被横杆绊倒,安全性能更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跨栏,包括数量为两个且用以支撑的支撑板、垂直固定在支撑板顶面上的立杆以及横设在两个立杆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之间均设有脱杆机构,脱杆机构可使横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立杆上且在训练过程中当所述横杆受到训练者奔跑起跳触碰后其所述固定端可脱落,所述横杆两端分别从两个所述立杆上脱落后可相对的平收缩。
[0006] 进一步,所述脱杆机构包括固定立杆顶端上的U型固定架以及固定在横杆一端上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插入U型固定架内,其左右两侧面分别与U型固定架的两侧内壁贴合,所述U型固定架的两侧内壁均嵌有第一磁力板,所述卡接板的左右两侧均嵌有可与第一磁力板吸附的第二磁力板。
[0007] 进一步,所述横杆由可伸缩的内杆芯和外套组成,所述外套为伸缩皮套,所述伸缩皮套可伸缩的套设在内杆芯上,所述内杆芯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所述内杆芯的外周壁且靠近其左右两端处固定有金属环,所述伸缩皮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金属环相对的一侧面上。
[0008] 进一步,所述内杆芯包括两根分别位于横杆两端部的端部圆管、两根分别插入两个端部圆管内的伸缩圆管以及两端分别插入两个伸缩圆管内的圆杆,所述伸缩圆管由金属细管和金属粗管组成,所述金属细管、金属粗管、端部圆管以及圆杆位于同一中轴线,所述金属细管的一端插入金属粗管内,所述金属粗管的另一端插入端部圆管内,所述圆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金属细管内,所述圆杆、金属细管以及金属粗管的插入端均固定挡环,所述圆杆的插入端与金属细管远离圆杆的一端内壁之间、金属细管的插入端与金属粗管远离金属细管的一端内壁之间以及金属粗管的插入端与端部圆管远离金属粗管的一端内壁之间均系有弹力绳。
[0009] 进一步,所述金属细管、金属粗管以及端部圆管靠近圆杆的一端均开设有分别与圆杆、金属细管、金属粗管间隙配合的圆形通孔,所述弹力绳、伸缩皮套和端部圆管位于同一中轴线。
[0010] 进一步,所述端部圆管、金属粗管以及金属细管远离圆杆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环,所述弹力绳延水平环中轴线贯穿水平环,所述水平环靠近圆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环,所述端部圆管、金属粗管、金属细管以及圆杆均为可被磁力环吸附的金属。
[0011] 进一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均固定有两个垫块,其底面还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垫块之间的配重块。
[0012] 进一步,两个所述立杆相对的一侧均垂直固定有对接板,两个所述对接板之间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对接板内,两个所述对接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横板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插槽,所述横板的正面贴有多个反光条,多个所述反光条从左至右沿横板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0013] 进一步,所述立杆包括底端垂直固定在支撑板顶面上的垂直杆、位于垂直杆上方且与其同一中轴线的活动杆以及顶端固定在活动杆底端的轴心处且底端贯穿并延伸至垂直杆内部的升降杆,所述垂直杆的顶端开设有供升降杆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活动槽,所述垂直杆的外周壁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置活动槽内的螺纹杆,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开设有供螺纹杆插入且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垂直杆的外侧开设有供螺纹杆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与活动槽连通。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 该安全性能高的跨栏,稳定性能较高,可满足不同高度的跨栏训练,且训练者在奔跑起跳准备越过横杆的过程中若触碰到横杆,横杆受力后可通过脱杆机构脱离立杆,然后收缩,撤销对训练着的阻挡,避免训练者失去平衡而摔倒,可有效的提高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横板的正视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横杆的正视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横杆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横杆收缩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本发明横杆收缩后磁力环进行吸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支撑板、2立杆、3横杆、4对接板、5横板、6反光条、7升降杆、8螺纹杆、9活动杆、10固定环、11垫块、12配重块、13第一磁力板、14U型固定架、15第二磁力板、16卡接板、17金属环、18圆杆、19挡环、20伸缩皮套、21连接块、22端部圆管、23伸缩圆管、24弹力绳、25水平环、26磁力环、27垂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现有技术中的跨栏架主要由数量为两个且用以支撑的支撑板1、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顶面上的立杆2以及横设在两个立杆2之间的横杆3组成,使用时,通过将两个支撑板1平放在跑道上,然后横杆3形成阻挡障碍,训练者在奔跑的过程中需要起跳越过横杆3,完成跨栏练习。
[0027] 训练者在奔跑起跳准备越过横杆3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姿势不对、力量不足或起跳时机不对等原因被横杆3绊住,很容易就使训练者失去平衡而摔倒,安全性较低,为此,请参阅图1‑8,在本申请中,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2之间均设有脱杆机构,脱杆机构可使横杆3的一端固定在立杆2上且在训练过程中当横杆3受到训练者奔跑起跳触碰后其固定端可脱落,此外,横杆3两端分别从两个立杆2上脱落后可相对的水平收缩,这样,训练者在奔跑起跳准备越过横杆3的过程中若触碰到横杆3,横杆3受力后可通过脱杆机构脱离立杆2,然后收缩,撤销对训练着的阻挡,避免训练者失去平衡而摔倒,提高了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8] 需要说明的是,横杆3在收缩状态前,即通过脱杆机构固定在立杆2上时,其本身就处于可收缩状态,只是因为脱杆机构将其固定在立杆2上,所以无法实现收缩,而只要当其从立杆2上脱离,无需外力介入,其本身就会发生收缩。
[0029] 具体的,脱杆机构包括固定立杆2顶端上的U型固定架14以及固定在横杆3一端上的卡接板16,卡接板16插入U型固定架14内,其左右两侧面分别与U型固定架14的两侧内壁贴合,U型固定架14的两侧内壁均嵌有第一磁力板13,卡接板16的左右两侧均嵌有可与第一磁力板13吸附的第二磁力板15,横杆3在固定时,只需将卡接板16插入U型固定架14内,使第一磁力板13和第二磁力板15吸附,实现固定。
[0030]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磁力板13靠近U型固定架14内壁的一侧与卡接板16靠近U型固定架14内壁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而第二磁力板15也同理,其靠近卡接板16的一侧面与U型固定架14的嵌入面位于同一平面,这样,除了第一磁力板13与第二磁力板15的吸附外,U型固定架14也可与卡接板16贴合,使第一磁力板13与第二磁力板15的吸附效果更好的同时,也使横杆3的固定效果更好。
[0031] 横杆3在固定后,其因为本身可收缩的原因,两个卡板是有一个相对移动的力,这两个力分别相对的施加给两个U型固定架14,形成对两个U型固定架14的夹持,在配合着第一磁力板13与第二磁力板15吸附,从而实现固定,但是在横杆3受到一个较大的向后、向上或向下的力时,卡接板16会从U型固定架14内脱出,实现整个横杆3的脱落,而对于横杆3所受的这个力得多大才能使其从立杆2上脱落这点,可通过设置第一磁力板13和第二磁力板15之间吸附的力的大小以及横杆3收缩的力的大小对两个U型固定架14夹持的力的大小来满足训练者在奔跑起跳触碰横杆3后横杆3脱落。
[0032] 而对于横杆3两端分别从两个立杆2上脱落后可相对的水平收缩这点,具体来讲,横杆3由可伸缩的内杆芯和外套组成,外套为伸缩皮套20,伸缩皮套20可伸缩的套设在内杆芯上,伸缩皮套20将可伸缩的内杆芯包覆,一方面增加整个横杆3表面的平整性,另一方面伸缩皮套20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柔软性,在训练者以奔跑起跳后的惯性触碰伸缩皮套20时,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冲击带来的不适感,内杆芯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的设置用于分别连接两个卡接板16,即两个卡接板16分别垂直固定在两个连接块21的正面,内杆芯的外周壁且靠近其左右两端处固定有金属环17,伸缩皮套2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金属环17相对的一侧面上,需要说明的是,当横杆3的两端固定在立杆2上时,伸缩皮套20处于拉伸状态,该状态下的伸缩皮套20处于紧绷状态,可很好的将训练者奔跑起跳后的惯性触碰力传递给整个横杆3,使其脱落。
[0033] 其中,内杆芯包括两根分别位于横杆3两端部的端部圆管22、两根分别插入两个端部圆管22内的伸缩圆管23以及两端分别插入两个伸缩圆管23内的圆杆18,伸缩圆管23由金属细管和金属粗管组成,金属细管、金属粗管、端部圆管22以及圆杆18位于同一中轴线,金属细管的一端插入金属粗管内,金属粗管的另一端插入端部圆管22内,圆杆18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金属细管内,金属细管、金属粗管以及端部圆管22靠近圆杆18的一端均开设有分别与圆杆18、金属细管、金属粗管间隙配合的圆形通孔,圆杆18、金属细管以及金属粗管的插入端均固定挡环19,挡环19的设置可避免相邻的两个管件之间脱离,圆杆18的插入端与金属细管远离圆杆18的一端内壁之间、金属细管的插入端与金属粗管远离金属细管的一端内壁之间以及金属粗管的插入端与端部圆管22远离金属粗管的一端内壁之间均系有弹力绳24,弹力绳24、伸缩皮套20和端部圆管22位于同一中轴线,在内杆芯伸缩的过程中,圆杆18在金属细管内移动,金属细管在金属粗管内移动,金属粗管在端部圆管22内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多个弹力绳24被拉伸,因此,整个横杆3的收缩力就来自多个弹力绳24以及伸缩皮套20的张力,即横杆3的两端固定在两个立杆2上后,弹力绳24以及伸缩皮套20处于被拉伸状态。
[0034]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圆管23并不局限于为二段伸缩圆管23,根据上述的原理,伸缩圆管23也可设置成多段伸缩圆管23,这样横杆3即可收缩成更小的长度。
[0035] 横杆3在快速收缩时,多个管件受拉力而移动,为避免因为反作用而导致横杆3收缩到最小长度后而又伸长,端部圆管22、金属粗管以及金属细管远离圆杆18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水平环25,弹力绳24延水平环25中轴线贯穿水平环25,水平环25靠近圆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力环26,端部圆管22、金属粗管、金属细管以及圆杆18均为可被磁力环26吸附的金属,在多个管件受拉力而移动的过程中,管件可与磁力环26接触,从而被吸附,实现横杆3收缩后的固定。
[0036] 同时,在本申请中,为增加整个跨栏架放置时的稳定性,两个支撑板1的底面均固定有两个垫块11,其底面还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垫块11之间的配重块12,配种块的设置使整个装置的重心更加的稳,这样,在横杆3受力后,相对的更加容易脱落。
[0037] 并且,两个立杆2相对的一侧均垂直固定有对接板4,两个对接板4之间设有横板5,横板5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对接板4内,两个对接板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横板5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插槽,横板5的正面贴有多个反光条6,多个反光条6从左至右沿横板5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横板5的设置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配合着反光条6,可使整个跨栏架在夜间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
[0038] 此外,为了满足不同的高度训练,立杆2包括底端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顶面上的垂直杆27、位于垂直杆27上方且与其同一中轴线的活动杆9以及顶端固定在活动杆9底端的轴心处且底端贯穿并延伸至垂直杆27内部的升降杆7,垂直杆27的顶端开设有供升降杆7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活动槽,垂直杆27的外周壁固定有固定环10,固定环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置活动槽内的螺纹杆8,固定环10的外侧开设有供螺纹杆8插入且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垂直杆27的外侧开设有供螺纹杆8插入且与其间隙配合的插入孔,插入孔与活动槽连通,使用时,只需转动螺杆杆,螺杆杆通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而移动,使螺纹杆8不再对升降杆7进行抵接,从而可上下移动升降杆7,调节整个横杆3的高度,当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可反向转动螺纹杆8,使螺纹杆8再次对升降杆7进行抵接,从而对升降杆7进行固定。
[0039] 工作原理:
[0040] 通过拉动横杆3两端的卡接板16,横杆3内的内杆芯伸长,即圆杆18在金属细管内移动,金属细管在金属粗管内移动,金属粗管在端部圆管22内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多个弹力绳24被拉伸,此外,内杆芯外侧的伸缩皮套20也一同被拉伸,然后将横杆3两端的卡接板16分别插入两个U型固定架14内,使第一磁力板13和第二磁力板15吸附,实现横杆3的固定,训练者在奔跑起跳准备越过横杆3的过程中若触碰到横杆3,横杆3受力后,卡接板16会从U型固定架14内脱出,从立杆2脱离的横杆3因为多个弹力绳24以及伸缩皮套20的收缩力,实现横杆3的收缩。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