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快速奔跑的装置

申请号 CN202010661841.2 申请日 2020-07-10 公开(公告)号 CN111821702A 公开(公告)日 2020-10-27
申请人 唐野; 发明人 唐明辉; 唐野; 唐子健;
摘要 本 发明 提出一种助 力 快速奔跑的装置,包括固定 鞋 体的固定件,和连接在固定件下方的第一 支撑 底部;所述固定件与第一支撑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处于第二支撑臂上方,所述第一支撑臂由上至下逐渐向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由下至上逐渐向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固定件通过第一 转轴 转动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的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通过设置弹性弹性关节,通过弹性关节既能提供弹力和一定支撑力,且能限定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摆动方向,不会向着两侧扭曲,第一支撑杆的底端能够支撑在地面上,防止倾斜且可通过弹性件的回回弹力起到助力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助快速奔跑的装置,包括固定体的固定件,和连接在固定件下方的第一支撑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第一支撑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处于第二支撑臂上方,所述第一支撑臂由上至下逐渐向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由下至上逐渐向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固定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轴平设置且沿固定件的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底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相平行;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部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一一对应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上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部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弹性关节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关节包括弹性筋板,所述弹性筋板为两端之间向后拱起的弯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筋板与第一转轴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筋板包括处于上部的筋板上部和处于下部的筋板下部,所述筋板上部由下至上逐渐向前延伸设置,所述筋板下部由下至上逐渐向后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三个第一支撑杆等长;三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三个第二支撑杆等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筋板的上部沿着第一支撑臂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沿着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向着卡位板延伸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部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沿着第二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部匹配并供第一导向部滑动的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筋板包括处于前方的前筋板和处于后方的后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筋板的上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形成有第一支撑杆相匹配并供第一支撑臂滑动的滑动孔,所述套筒通过滑动孔滑动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套筒与固定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孔内壁设有层聚四氟乙烯塑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穿过滑动孔设置,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底部的上方形成有与第一支撑杆数量对应的第二转轴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转轴连接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一转轴相平行。

说明书全文

一种助快速奔跑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运动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运动时,运动者脚跟处所承受的冲击力是其自身体重的三倍,该力会对人产生有较大危害的震荡波,使骨骼、肌肉或关节等组织产生损伤和病变。为此,具备良好缓震功能的底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一些助力装置在过度用力奔跑时容易倾斜摔跤,导致人员受伤,相对较为危险。
[0003]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倾斜,且能够助力奔跑的的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包括固定鞋体的固定件,和连接在固定件下方的第一支撑底部;所述固定件与第一支撑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处于第二支撑臂上方,所述第一支撑臂由上至下逐渐向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由下至上逐渐向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固定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轴平设置且沿固定件的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底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相平行;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部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一一对应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上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部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弹性关节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关节包括弹性筋板,所述弹性筋板为两端之间向后拱起的弯曲状。
[0007] 所述弹性筋板与第一转轴相平行。
[0008] 所述弹性筋板包括处于上部的筋板上部和处于下部的筋板下部,所述筋板上部由下至上逐渐向前延伸设置,所述筋板下部由下至上逐渐向后延伸设置。
[0009] 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三个第一支撑杆等长;三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三个第二支撑杆等长。
[0010] 所述弹性筋板的上部沿着第一支撑臂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沿着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向着卡位板延伸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部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沿着第二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部匹配并供第一导向部滑动的限位槽。
[0011] 所述弹性筋板包括处于前方的前筋板和处于后方的后筋板。
[0012] 所述弹性筋板的上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形成有第一支撑杆相匹配并供第一支撑臂滑动的滑动孔,所述套筒通过滑动孔滑动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套筒与固定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
[0013] 所述滑动孔内壁设有层聚四氟乙烯塑料层。
[0014]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穿过滑动孔设置,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底部。
[0015] 所述第二支撑底部的上方形成有与第一支撑杆数量对应的第二转轴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转轴连接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一转轴相平行。
[0016] 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转动方向与弹性筋板的弹性弯曲方向一致。
[0017] 所述第二支撑底部包括上端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下方与支撑板一体化形成的弧形凸垫;所述弧形凸垫的弧形凸面朝下设置。
[0018] 所述第一支撑底部与第二支撑底部结构一致;所述第一支撑底部的上方形成有与第二支撑杆数量对应的第一转轴连接件,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转轴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0019] 所述第一支撑底部和第二支撑底部均为轻质耐磨橡胶材料制成。
[0020] 所述固定件的下方安装有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的转动球面件。
[0021] 所述转动球面件包括嵌设固定件底部内的转动件,固定在转动件下方的梯形连接,以及梯形连接块下方一体化成型的三个与第一支撑杆相匹配的第一转轴连接柱。
[0022] 所述梯形连接块包括窄边的上端部,和宽边的下端部;所述上端部与固定件之间具有间隙。
[0023] 所述包括有用于旋转摆动的球头,所述固定件下方形成有与球头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球头活动嵌设在凹槽内。
[0024] 所述球头最高端向上延伸设有限位板,所述凹槽对应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供限位板移动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板与限位通道的侧壁之间安装有限位弹性件。
[0025] 所述固定件还包括与鞋体底部贴合的固定板,形成在前部上固定鞋头的前部卡扣件,和形成在后部固定鞋跟的后部卡扣件。
[0026] 所述固定件在位于后部卡扣件的位置形成有滑槽,所述后部卡扣件包括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固定在滑块上用于固定鞋跟的固定护板,和固定在固定护板向着鞋跟的一侧面上用于卡住鞋底与鞋体之间间隙的凸块
[0027] 所述滑块与滑槽远离滑块的一侧壁之间设有第六弹性件。
[0028] 所述滑块上形成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滑槽内形成有多个与第一固定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安装有固定柱,并贯穿第一固定孔延伸至第二固定孔内。
[0029] 所述多个第二固定孔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设置。
[0030] 所述后部卡扣件还包括两个对称位于固定护板两边的鞋跟包裹部。
[0031] 所述鞋跟包裹部包括多个贴合鞋跟两边的弧形弹性护板。
[003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通过设置弹性弹性关节,通过弹性关节既能提供弹力和一定支撑力,且能限定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摆动方向,不会向着两侧扭曲,第一支撑杆的底端能够支撑在地面上,防止倾斜且可通过弹性件的回回弹力起到助力的作用。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助力快速奔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弹性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转动球面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中:
[0038] 1-固定件                       11-前部卡扣件
[0039] 12-后部卡扣件                  13-凹槽
[0040] 2-第一支撑底部
[0041] 3-第一支撑臂                   31-第一支撑杆
[0042] 4-第二支撑臂                   41-第二支撑杆
[0043] 5-第二支撑底部
[0044] 6-弹性关节                     61-套筒
[0045] 62-弹性筋板                    63-弹性件
[0046] 64-滑动孔
[0047] 7-转动球面件                   71-转动件
[0048] 72-梯形连接块                  8-第一导向部
[0049] 9-第二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51] 本发明的一种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固定鞋体的固定件1,和连接在固定件1下方的第一支撑底部2;固定件1与第一支撑底部2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撑臂4,第一支撑臂3处于第二支撑臂4上方,第一支撑臂3由上至下逐渐向后延伸设置,第二支撑臂4 由下至上逐渐向后延伸设置;第一支撑臂3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杆31,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与固定件1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一转轴水平设置且沿固定件1的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支撑臂4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1的下端与第一支撑底部2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相平行;各第一支撑杆31的下部与第二支撑杆41的上端一一对应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臂3的上端与固定件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31的下部和第二支撑杆41的上端通过弹性关节6连接在一起;弹性关节6包括弹性筋板62,弹性筋板62为两端之间向后拱起的弯曲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助力快速奔跑的装置,通过设置弹性弹性关节6,通过弹性关节6既能提供弹力和一定支撑力,且能限定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撑臂4的摆动方向,不会向着两侧扭曲,第一支撑杆31的底端能够支撑在地面上,防止倾斜且可通过弹性件63的回回弹力起到助力的作用。
[0052] 优选地,弹性筋板62与第一转轴相平行。保证每个连接部为都是平行的,使得整体装置工作平稳。
[0053] 优选地,弹性筋板62包括处于上部的筋板上部和处于下部的筋板下部,筋板上部由下至上逐渐向前延伸设置,筋板下部由下至上逐渐向后延伸设置。通过筋板上部与第一支撑杆31连接,筋板下部与第二支撑杆41连接。
[0054] 优选地,三个第一支撑杆31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三个第一支撑杆31等长;三个第二支撑杆41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三个第二支撑杆41等长。同一水平面上,长度相等,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0055] 优选地,弹性筋板62的上部沿着第一支撑臂3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导向部8,第二支撑杆41上沿着第一支撑杆31的长度方向向着卡位板延伸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部8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9;第二导向部9沿着第二支撑杆4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与第一导向部8匹配并供第一导向部8滑动的限位槽。通过第一导向部8和第二导向部9的配合实现导向作用,并且能够在弹性筋板62弯曲的范围内限定套筒61的摆动范围,使得套筒61不会过度摆动导致弹性筋板62超过自身的弯曲范围造成损坏。
[0056] 优选地,弹性筋板62包括处于前方的前筋板和处于后方的后筋板。双筋板设置加强弹性筋板62强度。
[0057] 优选地,弹性筋板62的上部连接有套筒61,套筒61形成有第一支撑杆31相匹配并供第一支撑臂3滑动的滑动孔64,套筒61通过滑动孔64滑动套设在第一支撑杆31上;套筒61与固定件1之间设有弹性件63,弹性件63套设在第一支撑杆31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弹性伸缩部。
[0058] 优选地,滑动孔64内壁设有层聚四氟乙烯塑料层。使得单一支撑杆滑动更加稳定。
[0059] 优选地,第一支撑杆31的下端穿过滑动孔64设置,三个第一支撑杆 31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底部5。使得第一支撑杆31接触地面时有支撑块帮助支撑。
[0060] 优选地,第二支撑底部5的上方形成有与第一支撑杆31数量对应的第二转轴连接件,第一支撑杆31与第二转轴连接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与第一转轴相平行。使得第二支撑底部5与第一支撑杆31稳定连接。
[0061] 优选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转动方向与弹性筋板62的弹性弯曲方向一致。使得装置运作时固定件1的移动方向是固定的。
[0062] 优选地,第二支撑底部5包括上端与第一支撑杆31转动连接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下方与支撑板一体化形成的弧形凸垫;弧形凸垫的弧形凸面朝下设置。弧形凸垫形成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
[0063] 优选地,第一支撑底部2与第二支撑底部5结构一致;第一支撑底部2 的上方形成有与第二支撑杆41数量对应的第一转轴连接件,第二支撑杆41 与第一转轴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支撑底部2与第二支撑杆41稳定连接。
[0064] 优选地,第一支撑底部2和第二支撑底部5均为轻质耐磨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耐用度,使得能够使用的更久。
[0065] 优选地,固定件1的下方安装有与第一支撑杆31转动连接的转动球面件7。固定件1通过转动球面件7可前后摆动。
[0066] 优选地,转动球面件7包括嵌设固定件1底部内的转动件71,固定在转动件71下方的梯形连接块72,以及梯形连接块72下方一体化成型的三个与第一支撑杆31相匹配的第一转轴连接柱。通过转动件71嵌设在固定件1内可使得固定件1摆动,且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柱与第一支撑杆31转动连接。
[0067] 优选地,梯形连接块72包括窄边的上端部,和宽边的下端部;上端部与固定件1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固定件1在摆动时不受到梯形连接块72的影响。
[0068] 优选地,包括有用于旋转摆动的球头,固定件1下方形成有与球头相匹配的凹槽13,球头活动嵌设在凹槽13内。通过球头和凹槽13的配合固定件1可以轻易摆动。
[0069] 优选地,球头最高端向上延伸设有限位板,凹槽13对应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供限位板移动的限位通道,限位板与限位通道的侧壁之间安装有限位弹性件。从而限制固定件1的摆动距离。
[0070] 优选地,固定件1还包括与鞋体底部贴合的固定板,形成在前部上固定鞋头的前部卡扣件11,和形成在后部固定鞋跟的后部卡扣件12。
[0071] 优选地,固定件1在位于后部卡扣件12的位置形成有滑槽,后部卡扣件12包括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固定在滑块上用于固定鞋跟的固定护板,和固定在固定护板向着鞋跟的一侧面上用于卡住鞋底与鞋体之间间隙的凸块。方便固定鞋体。通过滑块在滑槽上滑动可以随意根据鞋体的大小进行调节固定。
[0072] 优选地,滑块与滑槽远离滑块的一侧壁之间设有第六弹性件。可通过弹性件自由调节大小。
[0073] 优选地,滑块上形成有第一固定孔,滑槽内形成有多个与第一固定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内安装有固定柱,并贯穿第一固定孔延伸至第二固定孔内。从而调节好位置直接固定卡住鞋跟方便有快捷。
[0074] 优选地,多个第二固定孔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设置。
[0075] 优选地,后部卡扣件12还包括两个对称位于固定护板两边的鞋跟包裹部。用于包住鞋跟使得固定得更加稳定。
[0076] 优选地,鞋跟包裹部包括多个贴合鞋跟两边的弧形弹性护板。通过弧形弹性护板贴合并卡设在鞋跟的两边,起到了固定作用和包裹作用,从而使得鞋体与固定件1连接更加稳定。
[0077] 本发明的助力快速奔跑装置,通过固定件1上的前部卡扣件11和后部卡扣件12将鞋体固定在固定件1上,在人体奔跑的过程中,人体踩动的压力会向下压动固定件1,然后固定件1推动第一支撑臂3向下移动,且弹性件63跟随压缩,且弹性套件6通过弹性部62沿着与第一支撑底部2的转动连接处向下摆动,且第一支撑杆31在滑动孔64内向下移动,使得第二支撑底部5接触地面,形成二次支撑力,在人体踩踏力回收时弹性件63配合弹性筋板62回弹将固定件1往上推动,使得为人体提供助力,从而通过连接件实现仿生结构,弹性件起到缓冲和助力效果,在踩动的过程中,可通过转动球面件7与固定件1凹槽13的配合来调整固定件1的前后摆动。
[0078]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