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助跑器

申请号 CN201911293703.7 申请日 2019-12-13 公开(公告)号 CN110898444A 公开(公告)日 2020-03-24
申请人 商洛学院; 发明人 任晓冬;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体育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所述一种新型助跑器,包括第一固定 底板 、第一侧 挡板 、驱动卡合机构、固定机构、 脚踏 机构、连接机构、钉地机构以及撑地机构;利用驱动卡合机构中推拉 滑板 滑动,带动第二限位滑 块 滑动,从而带动 齿轮 盘转动,进而带动 螺纹 细钉转动,从而利用螺纹细钉与安装筒之间的螺纹机构使螺纹细钉向下旋,短距离钻入跑道,有效在 水 平方向固定第一固定底板。在推拉滑板移动的同时,当推拉滑板移两侧的卡块动到固定连接板上的第三卡槽内,能够有效的固定固定连接板,从而更加有效的固定脚踏机构,防止运动员在起跑而定时候脚踏机构因固定不稳定发生偏移而产生危险。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底板(1)、第一侧挡板(2)、驱动卡合机构(3)、固定机构(4)、脚踏机构(5)、连接机构(6)、钉地机构(7)以及撑地机构(8),用于安装固定助跑踏板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一侧挡板(2),用于在田径赛事上帮助运动员助跑的两组所述脚踏机构(5)分别通过两组所述连接机构(6)卡合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2)上的第一卡槽(21)内,且所述第一侧挡板(2)上平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槽(21),且所述脚踏机构(5)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2)背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所述钉地机构(7)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并贯通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用于驱动所述钉地机构(7)实现钉地的同时配合所述连接机构(6)将所述脚踏机构(5)卡合死的所述驱动卡合机构(3)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上并连接于所述钉地机构(7)以及所述连接机构(6)之间,用于设备不用的时候使设备固定不动的所述固定机构(4)设于所述驱动卡和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之间,用于提高运动员起跑蹬地的稳定性的所述撑地机构(8)设于所述脚踏机构(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机构(5)包括第二侧挡板(51)、支撑板(52)、第一转动柱(53)、橡胶垫(54)、凸起(55)、第二固定底板(56)、第二卡槽(57)、第一安装(58)、第二转动柱(59)、支撑杆(59a)、第一连接柱(59b)及第二安装块(59c),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分别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2)背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二侧挡板(51),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的一端顶面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块(58),所述第一安装块(58)上套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柱(53),所述第一转动柱(53)的两端套接有所述支撑板(52)的一端,所述支撑板(52)的顶面上设有所述橡胶垫(54),所述橡胶垫(54)的顶面上均匀密布有呈半球形的所述凸起(55),所述支撑板(52)的另一端底面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块(59c),所述第二安装块(59c)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柱(59),所述第二转动柱(59)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所述支撑杆(59a),两个所述支撑杆(59a)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柱(59b),且所述第一连接柱(59b)贯出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59a)的外侧壁的部分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挡板(51)上的所述第二卡槽(57)内,所述第二侧挡板(51)上水平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二卡槽(5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第二连接柱(61)、固定连接板(62)及第三卡槽(63),所述第二连接柱(61)设有四个,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设为一组,其中一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的一端水平平行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第二侧挡板(51)的同一侧外侧壁,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连接板(62)的侧壁上,且两个第二连接柱(61)分别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2)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卡槽(21)内,所述固定连接板(62)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2)背离所述第二侧挡板(51)的一侧,且所述固定连接板(62)与所述第二侧挡板(51)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连接柱(61)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宽度均相等,所述固定连接板(62)背离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一面沿水平方向设有所述第三卡槽(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卡合机构(3)包括推拉滑板(31)、卡块(32)、推拉槽(33)、第一限位滑块(34)及第二限位滑块(35),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第二限位滑槽(12)内,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的顶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第一限位滑槽(11)内,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和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的组合截面图呈“凸”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的顶面连接于所述推拉滑板(31)的的底面,且所述推拉滑板(31)的底面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顶面,所述推拉滑板(3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推拉滑板(31)的长度相等的所述卡块(32),且所述卡块(32)和所述第三卡槽(63)的侧面截面图大小相等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长度,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2)、两个所述推拉滑板(31)、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11)均以呈矩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两条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上,所述推拉滑板(3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和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对应端点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地机构(7)包括齿轮盘(71)、固定柱(72)、螺纹细钉(73)、安装筒(74)、限位槽(75)、第一凸块(76)、第一弹簧(77)、第二凸块(78)、第二弹簧(79)、第一滑动挡板(79a)、第三凸块(79b)、第三弹簧(79c)及第二滑动挡板(79d),所述齿轮盘(71)的顶端转动套接于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部的所述固定柱(72)的底端,所述齿轮盘(71)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的一侧侧壁上的排齿,所述齿轮盘(71)的底部连接于所述螺纹细钉(73),所述螺纹细钉(73)贯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筒(74),所述安装筒(74)伸缩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所述安装筒(74)的侧壁上的所述限位槽(75)内设有通过所述第一弹簧(77)伸缩连接的所述第一凸块(76),所述第一凸块(76)背离所述第一弹簧(77)的一端贯出所述安装筒(74)的外侧壁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块(78)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块(78)的另一端贯入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三凸块(79b)的一端侧壁,所述第二凸块(78)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部分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滑动挡板(79a)和所述第二弹簧(79),且所述第二弹簧(7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挡板(79a),所述第二弹簧(7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凸块(76)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内侧壁,所述第三凸块(79b)的另一端贯出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所述第三凸块(79b)上套接有所述第二滑动挡板(79d)和所述第三弹簧(79c),且所述第三弹簧(79c)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挡板(79d),所述第三弹簧(79c)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二凸块(78)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7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的侧壁的排齿的厚度,所述螺纹细钉(73)为顶端和底端呈光滑的直杆、中间设有螺纹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安装筒(74)的正面剖面图呈“H”形结构,且所述螺纹细钉(73)的顶端光杆高度和所述安装筒(74)的中间横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凸块(76)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块(78)的一端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凸块(78)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三凸块(79b)的一端均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凸块(76)、所述第二凸块(78)及所述第三凸块(79b)的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部分的半径均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卡扣(41)和弹片(42),俯视呈椭圆形的所述卡扣(41)设于所述推拉滑板(31)的一端侧壁,且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正视图呈“凹”形结构,两个呈月牙形的所述弹片(42)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一端突出部分的内侧壁,且所述卡扣(41)卡合连接于两个所述弹片(4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地机构(8)包括下压杆(81)、撑地平头耙(82)、第三滑动挡板(83)及第四弹簧(84),所述下压杆(81)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挡板(51)内,且所述下压杆(81)的顶端突出所述第二侧挡板(51)上的所述第二卡槽(57)的底部,所述下压杆(81)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撑地平头耙(82)顶端,所述撑地平头耙(82)的底端贯出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的底面,且所述下压杆(81)于所述撑地平头耙(82)沿着所述第二卡槽(57)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位于所述第二侧挡板(51)内的所述下压杆(81)上套接有所述第三滑动挡板(83)及所述第四弹簧(84),所述第三弹簧(79c)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动挡板(83)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79c)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二卡槽(57)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挡板(51)的内侧壁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助跑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所述一种新型助跑器。

背景技术

[0002] 助跑器是一种田径助跑设备,用于各类大型田径赛事中。助跑器是钉在跑道上的,其中也有长钉和短钉,一般情况下渣跑道用长钉,塑胶就用短钉。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长式"两种。通常采用"普通式",一般为左支撑在前,右支撑在后。前支撑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约40 45厘米)处,后支撑距离前支撑一脚半;前后支撑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度、45度和70度、80度角;两个支撑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0003] 传统的助跑器在安装过程中,是利用助跑器底部的钉子将助跑器钉在跑道上,但是安装的过程极为不方便,需要外借工具才能将助跑器有效的固定钉死在跑道上。而且由于抛到分为塑胶和煤渣跑道,因此助跑器底部的钉子也有长短之分,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非常的不方便。同时,助跑器的前后脚踏支撑也只是固定套接在固定板两侧的卡槽内,如果固定板钉的不牢固,前后支撑就会发生晃动,影响运动员起跑。同时,前后支撑与固定板之间简单的卡合套接,也无法有效保证运动员在起跑过程中用向后蹬的时候不会使前后支撑发生晃动,存在一定的险。而且运动员在用力蹬前后支撑的时候,前后支撑会产生一个斜向后的冲力,这个时候前后支撑没有一个很好的固定保护,容易发生整个助跑器向后蹬移,从而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助跑器。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助跑器,包括第一固定底板、第一侧挡板、驱动卡合机构、固定机构、脚踏机构、连接机构、钉地机构以及撑地机构,用于安装固定助跑踏板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一侧挡板,用于在田径赛事上帮助运动员助跑的两组所述脚踏机构分别通过两组所述连接机构卡合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上的第一卡槽内,且所述第一侧挡板上平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槽,且所述脚踏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背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所述钉地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内并贯通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底面,用于驱动所述钉地机构实现钉地的同时配合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脚踏机构卡合死的所述驱动卡合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上并连接于所述钉地机构以及所述连接机构之间,用于设备不用的时候使设备固定不动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驱动卡和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之间,用于提高运动员起跑蹬地的稳定性的所述撑地机构设于所述脚踏机构上。
[0006] 具体的,所述脚踏机构包括第二侧挡板、支撑板、第一转动柱、橡胶垫、凸起、第二固定底板、第二卡槽、第一安装、第二转动柱、支撑杆、第一连接柱及第二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底板分别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背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底板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二侧挡板,所述第二固定底板的一端顶面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套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的两端套接有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设有所述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顶面上均匀密布有呈半球形的所述凸起,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底面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所述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柱,且所述第一连接柱贯出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壁的部分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挡板上的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侧挡板上水平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二卡槽。
[0007]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板及第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柱设有四个,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设为一组,其中一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水平平行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第二侧挡板的同一侧外侧壁,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侧壁上,且两个第二连接柱分别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固定连接板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背离所述第二侧挡板的一侧,且所述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挡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一侧挡板的宽度均相等,所述固定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挡板的一面沿水平方向设有所述第三卡槽。
[0008] 具体的,所述驱动卡合机构包括推拉滑板、卡块、推拉槽、第一限位滑块及第二限位滑块,所述第二限位滑块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内的第二限位滑槽内,所述第二限位滑块的顶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滑块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内的第一限位滑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滑块和所述第二限位滑块的组合截面图呈“凸”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滑块的顶面连接于所述推拉滑板的的底面,且所述推拉滑板的底面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顶面,所述推拉滑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推拉滑板的长度相等的所述卡块,且所述卡块和所述第三卡槽的侧面截面图大小相等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9]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挡板的长度,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两个所述推拉滑板、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均以呈矩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两条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上,所述推拉滑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挡板的对应端点之间的间距。
[0010] 具体的,所述钉地机构包括齿轮盘、固定柱、螺纹细钉、安装筒、限位槽、第一凸块、第一弹簧、第二凸块、第二弹簧、第一滑动挡板、第三凸块、第三弹簧及第二滑动挡板,所述齿轮盘的顶端转动套接于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内部的所述固定柱的底端,所述齿轮盘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滑块的一侧侧壁上的排齿,所述齿轮盘的底部连接于所述螺纹细钉,所述螺纹细钉贯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伸缩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底面,所述安装筒的侧壁上的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伸缩连接的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背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贯出所述安装筒的外侧壁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块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块的另一端贯入所述第一固定底板内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三凸块的一端侧壁,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内的部分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滑动挡板和所述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挡板,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凸块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三凸块的另一端贯出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底面,所述第三凸块上套接有所述第二滑动挡板和所述第三弹簧,且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挡板,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二凸块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内侧壁。
[0011] 具体的,所述齿轮盘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滑块的侧壁的排齿的厚度,所述螺纹细钉为顶端和底端呈光滑的直杆、中间设有螺纹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安装筒的正面剖面图呈“H”形结构,且所述螺纹细钉的顶端光杆高度和所述安装筒的中间横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凸块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块的一端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凸块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三凸块的一端均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及所述第三凸块的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部分的半径均相等。
[0012] 具体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扣和弹片,俯视呈椭圆形的所述卡扣设于所述推拉滑板的一端侧壁,且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正视图呈“凹”形结构,两个呈月牙形的所述弹片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一端突出部分的内侧壁,且所述卡扣卡合连接于两个所述弹片之间。
[0013] 具体的,所述撑地机构包括下压杆、撑地平头耙、第三滑动挡板及第四弹簧,所述下压杆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挡板内,且所述下压杆的顶端突出所述第二侧挡板上的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部,所述下压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撑地平头耙顶端,所述撑地平头耙的底端贯出所述第二固定底板的底面,且所述下压杆于所述撑地平头耙沿着所述第二卡槽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位于所述第二侧挡板内的所述下压杆上套接有所述第三滑动挡板及所述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动挡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挡板的内侧壁上。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5]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两个脚踏机构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第一固定底板的两侧,第一固定底板内设有钉地机构,在安装设备的时候,利用驱动卡合机构中推拉滑板滑动,带动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分别在第一限位滑槽及第二限位滑槽内内滑动,从而带动齿轮盘转动,带动螺纹细钉转动,从而利用螺纹细钉与安装筒之间的螺纹机构使螺纹细钉向下旋,短距离钻入跑道,有效在水平方向固定第一固定底板。在推拉滑板移动的同时,当推拉滑板移两侧的卡块动到固定连接板上的第三卡槽内之后,能够有效的固定固定连接板,在两个第二连接柱卡合在第一卡槽内固定脚踏机构的水平位移之后,利用推拉滑板可以有效的固定脚踏机构的沿着第一滑槽斜向上方向的位移,从而更加有效的固定脚踏机构,防止运动员在起跑而定时候脚踏机构因固定不稳定发生偏移而产生危险。
[0016]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钉地机构中的螺纹细钉为两端光滑、中间设有螺纹的多边形结构,而且安装筒设为中间设有横板的中空圆筒,且螺纹细钉贯穿横板的部分也设有内螺纹,实现了在推拉滑板在滑动带动齿轮盘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螺纹细钉向下旋转,并最终钻进跑道内。且当推拉滑板移动小段位移,并使移动的前端两侧的卡块卡合在第三滑槽内的时候,此时带动第一固定底板内的多排螺纹细钉旋转较小的圈数,实现螺纹细钉穿出的距离较小,实现短钉的功能,适用于塑胶跑道。而当推拉滑板移动到后端两侧的卡块卡合在第三卡槽内的时候,实现带动螺纹细钉转动的圈数较多,达到整个螺纹段均旋出安装筒上的内螺纹槽,使螺纹细钉穿出第一固定底板的底面的距离较长,实现长钉的功能,适用于煤渣跑道。同时,整个设备的螺纹细钉都会由于推拉滑板复位的同时,而使螺纹细钉重新旋进第一固定底板,不会突出第一固定底板的底面,实现在不使用设备的时候,设备自身的安全性更好。
[0017]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脚踏机构上设有撑地机构,当运动员脚踩住前后两个支撑预备起跑的时候,运动员腿部的压力会通过第一连接柱压住处于第二侧挡板上的第二卡槽内的下压杆,从而推动撑地平头耙沿着第二卡槽倾斜的方向斜撑在地面上,使运动员的脚、撑地平头耙以及地面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形,使运动员在蹬支撑板起跑的时候,支撑板更加稳定牢靠。同时运动员在蹬支撑板起跑的过程中,下压杆由于第四弹簧的反作用力产生一个轻微的斜向上的作用力,用以帮助运动员在蹬支撑板过猛的情况下帮助起跑加速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助跑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底板部分的俯视截面图;
[0023] 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底板和驱动卡合机构的正面截面示意图;
[0024] 图6为图1所示的部分脚踏机构的正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图6所示的撑地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图5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27] 图9为图5所示的安装筒的结构剖开示意图。
[0028] 图中:1、第一固定底板,11、第一限位滑槽,12、第二限位滑槽,2、第一侧挡板,21、第一卡槽,3、驱动卡合机构,31、推拉滑板,32、卡块,33、推拉槽,34、第一限位滑块,35、第二限位滑块,4、固定机构,41、卡扣,42、弹片,5、脚踏机构,51、第二侧挡板,52、支撑板,53、第一转动柱,54、橡胶垫,55、凸起,56、第二固定底板,57、第二卡槽,58、第一安装块,59、第二转动柱,59a、支撑杆,59b、第一连接柱,59c、第二安装块,6、连接机构,61、第二连接柱,62、固定连接板,63、第三卡槽,7、钉地机构,71、齿轮盘,72、固定柱,73、螺纹细钉,74、安装筒,75、限位槽,76、第一凸块,77、第一弹簧,78、第二凸块,79、第二弹簧,79a、第一滑动挡板,
79b、第三凸块,79c、第三弹簧,79d、第二滑动挡板,8、撑地机构,81、下压杆,82、撑地平头耙,83、第三滑动挡板,84、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0]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助跑器,包括第一固定底板1、第一侧挡板2、驱动卡合机构3、固定机构4、脚踏机构5、连接机构6、钉地机构7以及撑地机构8,用于安装固定助跑脚踏板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一侧挡板2,用于在田径赛事上帮助运动员助跑的两组所述脚踏机构5分别通过两组所述连接机构6卡合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2上的第一卡槽21内,且所述第一侧挡板2上水平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槽
21,且所述脚踏机构5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2背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一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所述钉地机构7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并贯通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用于驱动所述钉地机构7实现钉地的同时配合所述连接机构6将所述脚踏机构5卡合锁死的所述驱动卡合机构3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上并连接于所述钉地机构7以及所述连接机构6之间,用于设备不用的时候使设备固定不动的所述固定机构4设于所述驱动卡和机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之间,用于提高运动员起跑蹬地的稳定性的所述撑地机构8设于所述脚踏机构5上。
[0031] 具体的,所述脚踏机构5包括第二侧挡板51、支撑板52、第一转动柱53、橡胶垫54、凸起55、第二固定底板56、第二卡槽57、第一安装块58、第二转动柱59、支撑杆59a、第一连接柱59b及第二安装块59c,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分别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2背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二侧挡板51,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的一端顶面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块58,所述第一安装块58上套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柱53,所述第一转动柱53的两端套接有所述支撑板52的一端,所述支撑板52的顶面上设有所述橡胶垫54,所述橡胶垫54的顶面上均匀密布有呈半球形的所述凸起55,所述支撑板52的另一端底面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块59c,所述第二安装块59c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柱59,所述第二转动柱59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所述支撑杆59a,两个所述支撑杆59a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柱59b,且所述第一连接柱59b贯出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59a的外侧壁的部分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挡板51上的所述第二卡槽57内,所述第二侧挡板51上水平等距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二卡槽57,实现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两侧前后安装两个所述脚踏机构5,实现运动员在蹲式起跑。
[0032]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第二连接柱61、固定连接板62及第三卡槽63,所述第二连接柱61设有四个,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设为一组,其中一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的一端水平平行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第二侧挡板51的同一侧外侧壁,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
6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连接板62的侧壁上,且两个第二连接柱61分别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2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卡槽21内,所述固定连接板62处于所述第一侧挡板2背离所述第二侧挡板51的一侧,且所述固定连接板62与所述第二侧挡板51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连接柱61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宽度均相等,所述固定连接板62背离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一面沿水平方向设有所述第三卡槽63,实现将所述脚踏机构5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两侧的所述第一侧挡板2上的第一卡槽21内。使用时,将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一前一后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两侧,利用所述第二侧挡板51的外侧壁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使两个第二连接柱61卡合所述第一侧挡板2对应位置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槽21内,同时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的末端连接的所述固定连接板62处于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顶面上的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内侧壁上,实现所述脚踏机构5的安装固定。
[0033] 具体的,所述驱动卡合机构3包括推拉滑板31、卡块32、推拉槽33、第一限位滑块34及第二限位滑块35,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第二限位滑槽12内,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的顶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第一限位滑槽11内,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和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的组合截面图呈“凸”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的顶面连接于所述推拉滑板31的的底面,且所述推拉滑板31的底面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顶面,所述推拉滑板3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推拉滑板31的长度相等的所述卡块32,且所述卡块32和所述第三卡槽63的侧面截面图大小相等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实现利用旋钉将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固定在跑道上的同时,又有效固定两个所述脚踏机构5,增加两个所述脚踏机构5的稳定性,从而增加起跑的稳定性。使用时,将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置于所述跑道上,安装者先压住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然后拉住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上的所述推拉滑板31上的所述推拉槽
33,使所述推拉滑板31上的一端的所述卡扣41脱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一端的所述弹片42内,解除锁定。在拉动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之后,所述推拉滑板31水平位移,会使所述推拉滑板31的两侧设置的所述卡块32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连接板62侧壁上的所述第三卡槽63内,实现将整个所述脚踏机构5牢牢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21内。同时,在拉动所述推拉滑板
31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推拉滑板31会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在所述第一限位滑槽11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滑槽12内滑动,使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利用其侧壁上设置的排齿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设置的所述齿轮盘71转动,在所述齿轮盘71转动的时候,由于所述齿轮盘71底部连接的所述螺纹细钉73与所述安装筒74之间螺纹连接,从而使所述螺纹细钉73在转动的过程中下降并短距离钻入跑道内。在这个过程中,当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小段位移,并使其移动的前端两侧的所述卡块32刚好卡合在所述第三滑槽内的时候,此时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多排所述螺纹细钉73旋转较小的圈数,实现所述螺纹细钉73穿出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的距离较小,实现短钉的功能,适用于塑胶跑道。而当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到后端两侧的所述卡块32卡合在所述第三卡槽63内的时候,实现带动所述螺纹细钉73转动的圈数较多,达到所述螺纹细钉73上的整个螺纹段均旋出所述安装筒74上的内螺纹槽,使螺纹细钉73穿出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的距离较长,实现长钉的功能,适用于煤渣跑道。
[0034]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长度,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挡板2、两个所述推拉滑板31、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11均以呈矩形结构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两条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上,所述推拉滑板3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和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对应端点之间的间距,实现能够对称固定两个所述脚踏机构5。
[0035] 具体的,所述钉地机构7包括齿轮盘71、固定柱72、螺纹细钉73、安装筒74、限位槽75、第一凸块76、第一弹簧77、第二凸块78、第二弹簧79、第一滑动挡板79a、第三凸块79b、第三弹簧79c及第二滑动挡板79d,所述齿轮盘71的顶端转动套接于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部的所述固定柱72的底端,所述齿轮盘71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的一侧侧壁上的排齿,所述齿轮盘71的底部连接于所述螺纹细钉73,所述螺纹细钉73贯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筒74,所述安装筒74伸缩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所述安装筒74的侧壁上的所述限位槽75内设有通过所述第一弹簧77伸缩连接的所述第一凸块76,所述第一凸块76背离所述第一弹簧77的一端贯出所述安装筒74的外侧壁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块78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块78的另一端贯入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三凸块79b的一端侧壁,所述第二凸块78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部分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滑动挡板79a和所述第二弹簧79,且所述第二弹簧7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挡板79a,所述第二弹簧7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凸块76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内侧壁,所述第三凸块79b的另一端贯出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所述第三凸块79b上套接有所述第二滑动挡板79d和所述第三弹簧79c,且所述第三弹簧79c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挡板79d,所述第三弹簧79c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二凸块78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内侧壁,实现将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钉在跑道上。安装时,将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翻过来,底面朝上,将所述安装筒74含有所述齿轮盘71的一端朝下,并使所述安装筒74的侧壁对准所述限位槽75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当所述安装筒74插入之后,所述安装筒74的侧壁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凸块76会受压力收缩,当所述第一凸块76到达所述第二凸块78的位置的时候,所述第一凸块76由于所述第一弹簧77的作用力弹出并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内部通槽内。同时,所述齿轮盘71对准啮合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壁上的排齿,并套接于所述固定柱72的底端。拆除更换的时候,使用者可以从底部按压所述第三凸块79b,利用所述第三凸块79b的末端挤压所述第二凸块78的一端,使所述第二凸块78发生横移,并推动所述第一凸块76脱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通槽内,此时便可将所述安装筒74连通所述齿轮盘71以及所述螺纹细钉73一同取下。
[0036] 具体的,所述齿轮盘7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的侧壁的排齿的厚度,所述螺纹细钉73为顶端和底端呈光滑的直杆、中间设有螺纹的多边形结构,实现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较大位移的时候,所述螺纹细钉73已经旋转到底部之后可以继续产生空转,而不影响所述推拉滑板31的继续移动,当所述螺纹细钉73发生空转的时候,其钻出的长度为长钉的长度。所述安装筒74的正面剖面图呈“H”形结构,实现所述螺纹细钉73螺旋下降有一个位移,当所述螺纹细钉73螺纹旋转的位移较小的时候为短钉,所述螺纹细钉73螺纹下降的位移较大的时候为长钉。且所述螺纹细钉73的顶端光杆高度和所述安装筒74的中间横板的厚度相等,实现所述螺纹细钉73旋到底的时候能够正好发生空转。所述第一凸块76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块78的一端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凸块78抵触连接于所述第三凸块79b的一端均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凸块76、所述第二凸块78及所述第三凸块79b的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部分的半径均相等,实现所述第一凸块76、所述第二凸块78及所述第三凸块79b均能够受挤压收缩。
[0037] 具体的,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卡扣41和弹片42,俯视呈椭圆形的所述卡扣41设于所述推拉滑板31的一端侧壁,且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正视图呈“凹”形结构,两个呈月牙形的所述弹片42水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一端突出部分的内侧壁,且所述卡扣41卡合连接于两个所述弹片42之间,实现在设备不进行使用的时候,将所述推拉滑板31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防止所述推拉滑板31左右晃动的过程中,旋出所述螺纹细钉73对人体误伤。使用时,在设备不进行使用的时候,利用所述推拉槽33将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到前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突出部分接触,此时所述螺纹细钉73收起,所述卡扣41插入两个所述弹片42之间,卡紧固定。
[0038] 具体的,所述撑地机构8包括下压杆81、撑地平头耙82、第三滑动挡板83及第四弹簧84,所述下压杆81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挡板51内,且所述下压杆81的顶端突出所述第二侧挡板51上的所述第二卡槽57的底部,所述下压杆81的底端连接于所述撑地平头耙82顶端,所述撑地平头耙82的底端贯出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的底面,且所述下压杆81于所述撑地平头耙82沿着所述第二卡槽57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位于所述第二侧挡板51内的所述下压杆81上套接有所述第三滑动挡板83及所述第四弹簧84,所述第三弹簧79c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动挡板83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79c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二卡槽57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挡板51的内侧壁上,增加运动员起跑的稳定性。使用时,当运动员脚踩住前后两个支撑预备起跑的时候,运动员腿部的压力会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59b压住处于所述第二侧挡板51上的所述第二卡槽57内的所述下压杆81,利用所述下压杆81推动所述撑地平头耙82沿着所述第二卡槽57倾斜的方向斜撑在地面上,使运动员的脚、撑地平头耙82以及地面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形,从而使运动员在蹬所述橡胶垫54及所述支撑板52起跑的时候,所述支撑板52更加稳定牢靠。同时运动员在蹬所述橡胶垫54及所述支撑板52起跑的过程中,所述下压杆81由于所述第四弹簧84的反作用力产生一个轻微的斜向上的反作用力,用以帮助运动员在蹬所述支撑板52过猛的情况下帮助起跑加速。
[0039] 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放置在跑道上,然后将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底板56一前一后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两侧,利用所述第二侧挡板51的外侧壁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使两个第二连接柱61卡合所述第一侧挡板2对应位置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槽21内,同时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1的末端连接的所述固定连接板62处于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顶面上的所述第一侧挡板2的内侧壁上,实现所述脚踏机构5的安装固定。安装者先压住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然后拉住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上的所述推拉滑板31上的所述推拉槽33,使所述推拉滑板31上的一端的所述卡扣41脱离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一端的所述弹片42内,解除锁定。在拉动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之后,所述推拉滑板31水平位移,会使所述推拉滑板31的两侧设置的所述卡块32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连接板62侧壁上的所述第三卡槽63内,实现将整个所述脚踏机构5牢牢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21内。同时,在拉动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推拉滑板31会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4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在所述第一限位滑槽11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滑槽12内滑动,使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5利用其侧壁上设置的排齿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设置的所述齿轮盘71转动,在所述齿轮盘71转动的时候,由于所述齿轮盘71底部连接的所述螺纹细钉73与所述安装筒74之间螺纹连接,从而使所述螺纹细钉73在转动的过程中下降并短距离钻入跑道内。在这个过程中,当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小段位移,并使其移动的前端两侧的所述卡块32刚好卡合在所述第三滑槽内的时候,此时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内的多排所述螺纹细钉73旋转较小的圈数,实现所述螺纹细钉73穿出所述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的距离较小,实现短钉的功能,适用于塑胶跑道。而当所述推拉滑板31移动到后端两侧的所述卡块32卡合在所述第三卡槽63内的时候,实现带动所述螺纹细钉73转动的圈数较多,达到所述螺纹细钉73上的整个螺纹段均旋出所述安装筒74上的内螺纹槽,使螺纹细钉73穿出第一固定底板1的底面的距离较长,实现长钉的功能,适用于煤渣跑道。当运动员脚踩住前后两个支撑预备起跑的时候,运动员腿部的压力会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59b压住处于所述第二侧挡板51上的所述第二卡槽57内的所述下压杆81,利用所述下压杆81推动所述撑地平头耙82沿着所述第二卡槽
57倾斜的方向斜撑在地面上,使运动员的脚、撑地平头耙82以及地面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形,从而使运动员在蹬所述橡胶垫54及所述支撑板52起跑的时候,所述支撑板52更加稳定牢靠。同时运动员在蹬所述橡胶垫54及所述支撑板52起跑的过程中,所述下压杆81由于所述第四弹簧84的反作用力产生一个轻微的斜向上的反作用力,用以帮助运动员在蹬所述支撑板52过猛的情况下帮助起跑加速。
[004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