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及方法

申请号 CN201910764512.8 申请日 2019-08-19 公开(公告)号 CN110508013B 公开(公告)日 2020-10-27
申请人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张振; 孙云波; 张彬源; 赵明慧; 李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体育科目辅助教学领域,特别是一种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及方法。旨在解决 现有技术 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短跑起跑训练针对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中 脚踏 板 与所述转动板间设有 弹簧 ,在所述弹簧与所述 固定板 间设有压 力 感应器,在所述脚 踏板 的前侧还连接有手扶板,所述 底板 上还安装有 姿态 导向机构。优点在于:建立了一套学生可以随时观察自省的起跑引导设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指导教师的依赖程度,整个设备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更换。
权利要求

1.一种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的调节槽(1)和安装在所述调节槽(1)两侧的脚踏板(3),所述调节槽(1)上设有至少5组安装销槽(2)以固定脚踏板(3),其特征在于,起跑助跑器安装在底板(10)上,所述脚踏板(3)包括固定板和通过铰支连接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转动板,所述脚踏板(3)与所述转动板间设有弹簧(11),在所述弹簧(11)与所述固定板间设有压感应器,在所述脚踏板(3)的前侧还连接有手扶板(9),所述底板(10)上还安装有姿态导向机构,所述姿态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下肢姿态导向构件、一个背部姿态导向构件和一个小臂度导向构件,所述下肢姿态导向构件包括扇形板(4),扇形对应的中心角为C,所述扇形板(4)套装于所述调节槽(1)的侧面,经由铰支连接固定于所述调节槽(1)上,所述扇形板(4)的两侧滑装角度限位(7),所述背部姿态导向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10)上的立杆(5),所述立杆(5)上套装挡板(6),所述立杆(5)上设有刻度,所述挡板(6)与所述立杆间设有转动连接,同时在所述转动连接的高度限位块(13)上设有角度测量元件,所述转动连接内设有复位弹簧,得以使挡板(6)相对于竖直面的初始角度为零度,所述小臂角度导向构件包括至少3个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手扶板(9)上,对应手掌五指所处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手扶板(9)与所述底板(10)间经由拉绳(8)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手扶板(9)底部设有压力测量元件和压力显示屏(12),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红外传感器和压力测量元件,输出端连接显示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位块(7)上设有角度指示牌,其接触面的坡度为B,其指示角度A=B+C/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其特征在于:小臂角度导向构件上涂覆有弧形的手指位置指示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的下表面的边缘设有倒圆,立杆(5)卡装于所述底板(10)上,同时所述底板(10)上设有一排至少5个卡装孔,所述挡板(6)的宽度小于2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4)上的铰支连接轴套装在所述调节槽(1)的侧面,相对于所述调节槽(1)上通孔的探入深度大于8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的调节槽(1)的宽度为25到50厘米。
9.一种短跑体育训练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调节角度:调节姿态导向机构的倾斜角度,选择对应的限位块定位,开启测量电路,设定指示角度A为,前脚40到50°,后脚70到80°;
(2)测量:以小腿是否超过扇形板(4)边界为标准,对照倾斜角度判定姿态是否正确,(3)监控:运动员起跑,高度限位块(13)根据背部位置变形,起跑后,教练通过挡板(6)抖动角度判定起始角是否正确,或运动员通过回看挡板(6)抖动角度判定起始角是否正确。

说明书全文

一种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体育科目辅助教学领域,特别是一种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短跑比赛属于田径比赛中的一种。短跑主要分为:起跑、途中跑、冲刺跑三个阶段。在起跑阶段,助跑器作为提升起跑初速度的工具,在各场次短跑比赛中广为使用,助跑器大多包括前后两个脚踏板,两个脚踏板固定在底板上,二者的间距和度可调节,使用者采用蹲踞式姿态起跑,通过大蹬踏脚踏板,获得反向冲力,提高运动员出发瞬间的冲量,进而提升初始起跑速度。对于起跑角度的设定,在学术领域有几乎一致的看法。比如我国运动员普遍采用的是接近式,普通式和拉长式起跑姿势。根据姿势的不同,起跑器之间的距离也不一致,普通式起跑器的安装要求是前起跑器距离起跑线53.8厘米,起跑器间距为41厘米;接近式起跑姿势的前起跑器距离起跑线41厘米,起跑器间距为28 厘米;拉长式起跑姿势的前起跑器距离起跑线53.8厘米,起跑间距为66厘米。
[0003] 然而,对于广大青少年学子来讲,起跑器如何使用,往往是个难题,在从学生到成为短跑特长生,或从短跑特长生到职业运动员的过程中,如何训练其良好的使用助跑器,一直是本领域教导组人员面临的难题,要在有限的成本预算内形成对被训练人员的高效训练,引导运动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起跑角度,会调节以后遇到的各种场合下的起跑器,甚至使运动员形成肌肉记忆,这都是校园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
[0004]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件中,申请号为201621215294.0,名为一种田径教学用训练辅助装置公开了一种起跑训练器,一方面训练起跑时机,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弹力带训练运动员的小腿力量。
[0005] 然而申请人认为,现阶段的技术存在下列不足之处:1.校园训练,学生人数多,而教师人数少,需要成本相对低廉的引导方式;2.校园训练的目的在提高跑步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养成良好的跑步习惯,为后续打好基础才能循序渐进;3.现阶段学生起跑姿势的对错全靠教师纠正,然而每个学生情况不同,而且学生多还处于发育阶段,其起跑姿势最对应的角度往往会随着学生的身高体重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这是教师经常顾及不到的领域。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短跑起跑训练针对性差的问题。
[0007]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
[0008] 设计一种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包括中部的调节槽和安装在所述调节槽两侧的脚踏板,所述调节槽上设有至少5组安装销槽以固定脚踏板,起跑助跑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脚踏板包括固定板和通过铰支连接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转动板,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转动板间设有弹簧,在所述弹簧与所述固定板间设有压力感应器,在所述脚踏板的前侧还连接有手扶板,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姿态导向机构,所述姿态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下肢姿态导向构件、一个背部姿态导向构件和一个小臂角度导向构件,所述下肢姿态导向构件包括扇形板,扇形对应的中心角为C所述扇形板套装于所述调节槽的侧面,经由铰支连接固定于所述调节槽上,所述扇形板的两侧滑装限位,所述背部姿态导向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立杆,所述立杆上套装挡板,所述立杆上设有刻度,所述挡板与所述立杆间设有转动连接,同时在所述转动连接的高度限位块上设有角度测量元件,所述转动连接内设有复位弹簧,得以使挡板相对于竖直面的初始角度为零度,所述小臂角度导向构件包括至少3个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手扶板上,对应手掌五指所处的范围内。手扶板与所述底板间经由拉绳连接。
[0009] 具体实施中,手扶板底部设有压力测量元件和压力显示屏,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红外传感器和压力测量元件,输出端连接显示屏。
[0010] 具体实施中,角度限位块上设有角度指示牌,其接触面的坡度为B,其指示角度A=B+C/2。
[0011] 具体实施中,小臂角度导向构件上涂覆有弧形的手指位置指示带。
[0012] 具体实施中,所述挡板的下表面的边缘设有倒圆,立杆卡装于所述底板上,同时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排至少5个卡装孔,所述挡板的宽度小于20cm。所述扇形板上的铰支连接轴套装在所述调节槽的侧面,相对于所述调节槽上通孔的探入深度大于8cm。所述中部的调节槽的宽度为25到50厘米。
[0013] 一种短跑体育训练方法,使用上述的助跑器,包括如下步骤:
[0014] (1)调节角度:调节姿态导向机构的倾斜角度,选择对应的限位块定位,开启测量电路,设定指示角度A为,前脚40到50°,后脚70到80°,
[0015] (2)测量:以小腿是否超过扇形板边界为标准,对照倾斜角度判定姿态是否正确,[0016] (3)监控:运动员起跑,限位块根据背部位置变形,起跑后,教练通过挡板抖动角度判定起始角是否正确,或运动员通过回看挡板抖动角度判定起始角是否正确。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建立了一套学生可以随时观察自省的起跑引导设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指导教师的依赖程度;整个设备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更换,压力显示屏的设计便于学生观察前臂的实时受力,把握手臂施力大小,同时显示屏可以与其他姿态导向机构通讯连接,显示其他机构的参照情况,便于运动员及时调节起跑姿势,形成正确的肌肉习惯;本设计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各个参照物的引导,和运动员多次的尝试,侧面引导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起跑姿势,领悟不同姿势下对起跑速度的影响,肌肉记忆形成肌肉感觉,当运动员过渡到其他学习阶段时,面临身高体重的增长,也能够及时调节,找到最适应自己的起跑姿势;手扶板设计为拉绳连接的分体式,一方面便于各类身高人群的调节,另一方面便于更换与维修。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结构的主视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结构的左视图;
[0021] 图4是本发明结构的立体图;
[0022] 图中各部件名称:1.调节槽;2.销槽;3.脚踏板;4.扇形板;5.立杆;6. 挡板;7.角度限位块;8.拉绳;9.手扶板;10.底板;11.弹簧;12.压力显示屏; 13.高度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体育训练短跑用助跑器,参见图1至图4,设计包括中部的调节槽1和安装在调节槽1两侧的脚踏板3,调节槽1上设有至少5组安装销槽2以固定脚踏板3,起跑助跑器安装在底板10上,脚踏板3包括固定板和通过铰支连接安装在固定板上的转动板,脚踏板3与转动板间设有弹簧11,在弹簧11与固定板间设有压力感应器,在脚踏板3的前侧还连接有手扶板9,底板10上还安装有姿态导向机构,姿态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下肢姿态导向构件、一个背部姿态导向构件和一个小臂角度导向构件,下肢姿态导向构件包括扇形板4,扇形对应的中心角为C扇形板4套装于调节槽1的侧面,还包括经由铰支连接固定于调节槽1上扇形板4的两侧滑装角度限位块7,背部姿态导向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10上的立杆5,立杆5上套装挡板6,立杆5上设有刻度,挡板6与立杆间设有转动连接,同时在转动连接的高度限位块13上设有角度测量元件,转动连接内设有复位弹簧,得以使挡板6相对于竖直面的初始角度为零度,小臂角度导向构件包括至少3个重力感应器,重力感应器安装在手扶板9上,对应手掌五指所处的范围内。训练课上,教练将助跑器摆放在起跑线后方,运动员与助跑器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训练,起初在教练指导下,后期可以自行调节各个部件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当时身高的角度,设定规则遵循,前脚掌70-80°,后脚掌80-100°,挡板6角度5-15°,挡板6高度小于运动员身高的60%,两脚宽度小于40厘米,前后长度小于50厘米,调整完毕后,运动员站在助跑器上,手扶板9与底板10 间经由拉绳8连接。
[0026] 便于运动员随时调整。
[0027] 手扶板9底部设有压力测量元件和压力显示屏12,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红外传感器和压力测量元件,输出端连接显示屏。运动员俯身时可以观察。
[0028] 角度限位块7上设有角度指示牌,其接触面的坡度为B,其指示角度 A=B+C/2。不同的人使用可以调节。运动员使用过程中,小臂角度导向构件上涂覆有弧形的手指位置指示带。便于正确手指位置的引导。尤其是新手往往不会五指同时发力,该设计可以引导运动员训练支撑点的手型,同时发力。
[0029] 挡板6的下表面的边缘设有倒圆,立杆5卡装于底板10上,同时底板10 上设有一排至少5个卡装孔,挡板6的宽度小于20cm。该设计防止挡板6与运动员的臀部发生干涉,影响测量。
[0030] 扇形板4上的铰支连接轴套装在调节槽1的侧面,相对于调节槽1上通孔的探入深度大于8cm。该设计目的在于防止扇形板4与运动员小腿发生干涉,可以实时进行调节。
[0031] 本实施例中,中部的调节槽1的宽度为41厘米。
[0032] 一种短跑体育训练方法,使用上述的助跑器,包括如下步骤:
[0033] (1)调节角度:调节姿态导向机构的倾斜角度,选择对应的限位块定位,开启测量电路,设定指示角度A为,前脚40到50°,后脚70到80°;
[0034] (2)测量:以小腿是否超过扇形板4边界为标准,对照倾斜角度判定姿态是否正确;
[0035] (3)监控:运动员起跑,高度限位块13根据背部位置变形,起跑后,教练通过挡板6抖动角度判定起始角是否正确,或运动员通过回看挡板6抖动角度判定起始角是否正确。
[0036] 调节过程中,角度限位块7有多个倾斜角度,可以按需求取用。运动员在多次训练中,在本设备的参考下,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同时学会自行调整器械和起跑姿势,当日后身高体重发生变化时,也可以自行调节,无需借助教练,极大的节省了教学人员的时间。
[003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