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

申请号 CN201310718925.5 申请日 2013-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3611326A 公开(公告)日 2014-03-05
申请人 山东师范大学; 发明人 刘瑞江; 宋广林; 朱青莹; 王相英; 姜丽娟; 刘志选;
摘要 本 发明 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包括一个底座、主立柱和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的下端设于底座上的凹槽I内,所述的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的上端与主立柱铰接;主立柱与底座铰接,且在主立柱内纵向设有两个凹槽II,在所述的两个凹槽II内分别各设有一个能沿其上下滑动的左 支架 和右支架,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各连接一个栏板座,在所述的栏板座的上安装有一个能在 水 平方向上旋转的支座,所述的支座与栏板连接。使用该装置反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避免受伤,有效地提高跨栏技术,缩短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底座、主立柱和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的下端设于底座上的凹槽I内,所述的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的上端与主立柱铰接;主立柱与底座铰接,且在主立柱内纵向设有两个凹槽II,在所述的两个凹槽II内分别各设有一个能沿其上下滑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端各连接一个栏板座,在所述的栏板座的上安装有一个能在平方向上旋转的支座,所述的支座与栏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下端分别与一个能沿凹槽II上下滑动的支座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栏板的外侧设有一个栏板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固定装置,当主支架放倒以后,用其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把手,便于携带、搬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包括一个转动轴承和栏板托,所述的栏板托连接栏板。

说明书全文

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栏运动员(学生)进行跨栏练习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跨栏跑是在快速奔跑中连续跨过按规定距离设置的固定数量和固定高度栏架的径赛项目。要想获得理想的跨栏跑成绩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还要有稳定的、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因此如何克服、减少学生练习时的恐惧心理,是提高学生跨栏技术的重要环节。目前使用的跨栏架构造和功能基本是一样的,除高度和配重可调外,其他均为固定的。传统栏架最低高度一般大于50Cm,对于小学生、女生、初学者等刚开始跨栏是有一定难度的;采用该栏架进行栏侧练习,尤其是起跨腿的练习时,同侧的支架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怕踩到支架),使其过分偏离栏架或超远起跨;摆动腿攻栏时,摆腿过低易踹断栏板;起跨腿提拉过栏,脚尖不勾起上挑易勾栏,会造成学生摔倒;一旦发生事故,学生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不敢跨栏、跳栏、练习不积极的现象也会随之发生。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
[0004] 一种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包括一个底座、主立柱和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的下端设于底座上的凹槽I内,所述的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的上端与主立柱铰接;主立柱与底座铰接,且在主立柱内纵向设有两个凹槽II,在所述的两个凹槽II内分别各设有一个能沿其上下滑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端各连接一个栏板座,在所述的栏板座的上安装有一个能在平方向上旋转的支座,所述的支座与栏板连接。
[0005] 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下端分别与一个能沿凹槽II上下滑动的支座铰接。
[0006] 所述的栏板的外侧设有一个栏板托。
[0007] 在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固定装置,当主支架放倒以后,用其固定。
[0008]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把手,便于携带、搬运。
[0009] 所述的支座包括一个转动轴承和栏板托,所述的栏板托连接栏板。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 适合于各种层次的跨栏运动员(学生),对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避免受伤,改进和提高跨栏技术(尤其是跨栏步)具有显著作用。与传统栏架相比,该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2] 1、一套装置相当于两架栏(可以独自调节高度),减少了栏架的数量,以及搬运、移动栏架的次数。
[0013] 2、减少了一个支架学生可以在任意栏侧进行摆动腿、起跨腿的练习,而无须顾忌支架的威胁[0014] 3、由于转动装置的使用(栏板是可以转动的),学生不用担心踹断栏板或勾倒栏架而造成的损伤。
[0015] 4、可以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练习目的的不同,在O — 50Cm之间调节栏板高度。比如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女生等,在初学阶段50多公分的栏高对她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可以将栏板降到10Cm、20Cm等,让她们先学会由跑如何转换为跨,动作熟练了,不害怕了,再提高栏板高度。同样,为了解决跑、跨脱节,加快栏间跑的节奏,也可以适当降低栏板高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跑跨的衔接上,而无需顾忌栏板的高度。
[0016] 5、即插即用的栏板托使栏板的更换、调节更加方面、快捷。(传统栏板都是用螺丝固定在栏架上的)
[0017] 综上所述,使用该装置反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避免受伤,有效地提高跨栏技术,缩短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附图说明
[0018] 图1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9] 图中:1凹槽I,2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3右栏板,4右支架,5栏板座,6主立柱,7底座,8左支架,9左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包括一个底座7、主立柱6和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2,所述的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2的下端设于底座7上的凹槽Il内,所述的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的上端与主立柱铰接;主立柱与底座铰接,且在主立柱内纵向设有两个凹槽II,在所述的两个凹槽II内分别各设有一个能沿其上下滑动的左支架8和右支架4,所述的左支架8和右支架4各连接一个栏板座5,在所述的栏板座5的上安装有一个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支座,所述的支座与左栏板9和右栏板3连接。
[0022] 主立柱6在主立柱高度调节装置2的调节下可以在0-90°范围内前后折叠。这样可以根据授课对象(比如小学生、女生、初学者等)调节栏板的高度(0-—50Cm),而传统的栏架,栏板最低高度要大于50Cm。主立柱6两侧各有一个独立的栏板升降装置,通过高度调节装置栏板座可以在76.2Cm、84Cm、91.4Cm、lm、l.067m这五个高度之间切换,这样一架栏相当于可以调节成不同高度的“两架栏”。在栏板座上各设有一个转动轴承(当脚或腿低于栏板上沿时,轴承带动栏板转动,能够卸掉人体对栏板的冲击力,从而避免人受伤和栏板的断裂)。转动轴承连接栏板托(比栏板稍宽一点,以刚好能插入栏板为宜),即插即用,非常方便。栏板,在初学阶段可采用与栏板同尺寸的硬纸板、泡沫板等代替,可以更好的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把手和底座上安装有固定装置是辅助装置,分别用于固定主支架和搬运整体>j-U ρςα装直。
[0023] 为验证该辅助练习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两个男生班(5、6小班)共计50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栏架和新型跨栏辅助练习装置进行对比教学实验。根据跨栏专项竞技能力决定因素选择身高、克托莱指数、下肢长/身闻X 100、立定二级跳、30m站立式起跑、后抛铅球、深蹲共计七个指标,对实验对象进彳丁了测试,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显示5、6小班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方面均差异不显著。所以随机把5小班(25人)设为实验班,6小班(25人)设为对照班。
[0024] 分组后,两小班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进行同步教学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栏架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研制的辅助练习装置进行学习。为保证实验的齐同性、可靠性,排除主观人为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各种条件均等(如教学时间、训练次数等),不做额外教学辅导。教学时间为一学期(18周)。
[0025] 教学结束后,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内容分技评(满分100)和达标两部分。技评有三位教师打分,取其平均分为最终技评成绩。达标则是按竞赛规则,对其成绩进行测试.栏高0.914m,栏间距8.9m,半程栏(55m)。所得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0026]
[0027] 通过上表及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使用本辅助练习装置,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减少或避免受伤,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勇敢顽强自信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肌肉用力感觉。不但能够缩短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更能使运动员(学生)在短时间内其技评分数和跨栏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