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管理预警系统

申请号 CN202311239104.3 申请日 2023-09-25 公开(公告)号 CN117975645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涛; 何沐星; 杨海青; 印大秋; 刘德翼; 廖华杰; 李龙; 钟佳玮;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电厂消防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包括警示系统,包括设置在消防区域内的高度 定位 安装模 块 、设置在高度定位安装模块内的烟雾采集模块、与消防区域内设备电源线路连接的通断模块、与通断模块和烟雾采集模块连接的控 制模 块,以及与 控制模块 连接的现场警示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模块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及时控制通断模块对设备断电进行保护,并且在发生紧急情况控制现场警示的同时向远程显示模块发送报警 信号 ,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警示系统(10),包括设置在消防区域内的高度定位安装模(100)、设置在高度定位安装模块(100)内的烟雾采集模块(200)、与消防区域内设备电源线路连接的通断模块(300)、与所述通断模块(300)和所述烟雾采集模块(200)连接的控制模块(400),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400)连接的现场警示模块(5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理系统(20),所述管理系统(20)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400)连接的传输模块(600)、与所述传输模块(500)连接的远程显示模块(700),以及与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连接的广播警示模块(8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系统(10)还包括设置在消防区域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400)连接的影像采集模块(900)、设置于消防区域内设备上并通过传输模块(600)与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连接的感温模块(1000),以及设置在消防区域内的灭火模块(11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采集模块(200)包括烟雾传感器(201);所述通断模块(300)包括断路器(301);所述控制模块(400)包括单片机(401);所述现场警示模块(500)包括警示灯(501)和蜂鸣器(502);所述影像采集模块(900)包括摄像头(901);所述感温模块(1000)包括测温光纤(1001);所述灭火模块(1100)包括干粉灭火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包括计算机(701)以及与所述计算机(701)连接的电视墙(702);所述广播警示模块(800)包括播音喇叭(8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采集模块(200)用于采集消防区域内的烟气浓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400);所述控制模块(400)处理所述烟气浓度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烟气浓度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对,当烟气浓度数据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400)控制通断模块(300)对设备进行断电并通过现场警示模块(500)报警,接着通过传输模块(600)向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发送报警信号;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接收报警信号并通过广播警示模块(800)广播示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模块(900)采集消防区域内设备的运行影像数据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400)处理后上传至远程显示模块(700)实时显示;所述感温模块(1000)采集设备的温度并通过远程显示模块(700)实时显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定位安装模块(100)包括基台组件(101)、与所述基台组件(101)插接的套板定位组件(102),以及与所述套板定位组件(102)连接的安装双壳体组件(103);所述基台组件(101)包括基台(101a),以及沿所述基台(101a)高度方向阵列设置的多组定位槽(101b);所述套板定位组件(102)包括与所述基台组件(101)插接的套框(102a)、与所述套框(102a)连通的定位腔室(102b)、与所述定位腔室(102b)连接的安装板(102j)、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2j)中部的贯通口(102c)、设置于所述定位腔室(102b)底部的调节口(102c),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腔室(102b)内的定位件(102d)。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02d)包括与所述定位槽(101b)插接的外延板(102e)、与所述外延板(102e)连接的中接块(102f)、设置于所述中接块(102f)底部并设置于所述调节口(102c)上方的斜向槽(102g)、与所述中接块(102f)连接并与所述定位腔室(102b)插接的限位板(102h),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102h)和所述定位腔室(102b)内壁连接的弹簧(102i)。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双壳体组件(103)包括上封紧压盖(103a)、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封紧压盖(103a)两端底部的圆形异杆(103b)和方形异杆(103c)、与所述上封紧压盖(103a)底部固定连接的外螺纹套筒(103d)、与所述外螺纹套筒(103d)螺纹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贯通口(102c)内的内螺纹套筒(103e)、与所述内螺纹套筒(103e)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封紧压盖(103f)、与所述下封紧压盖(103f)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箱体(103g)、与所述安装箱体(103g)底部连接的防尘板(103h)、与所述安装箱体(103g)连接的调节腔室(103i)、设置于所述调节腔室(103i)侧面的多组进烟口(103j)、设置于所述调节腔室(103i)内的限程刷洗件(103k),以及与所述调节腔室(103i)插接的调节件(103l);
所述限程刷洗件(103k)包括刷头(103k‑1)、与所述刷头(103k‑1)连接的抽拉板(103k‑
2),以及设置于所述抽拉板(103k‑2)中部的量程槽(103k‑3);
所述调节件(103l)包括与所述调节腔室(103i)插接并设置于所述量程槽(103k‑3)一端内的调杆(103l‑1)、设置于所述量程槽(103k‑3)另一端内的从动杆(103l‑2)、分别与所述调杆(103l‑1)顶部和所述从动杆(103l‑2)中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片(103l‑3),以及设置于所述从动杆(103l‑2)顶部的圆顶头(103l‑4)。

说明书全文

一种消防管理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消防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消防管理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消防设备的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新型消防设备被应用于现场工作,例如具备火灾烟雾感应器的消防监控设备在石油、能源、电等具有高大空间的工业厂房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方式通常是在楼层上安装烟雾报警器来监测火灾信息,但现有的烟雾报警器与后台消防系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只能依靠人工手动报警。在发生火灾时,通过现场的烟雾感应器只能对现场进行示警,不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将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及时管理的预警系统。
[0003] 并且由于烟雾感应器通常被安装在设备室的高处,在实际使用中,当烟雾感应器出现故障时需要对内部进行检修。但工作人员难以从高处直接将烟雾感应器取下,往往需要提前搭建梯架并携带拆卸工具攀爬至烟雾感应器所在位置进行拆卸,并且电厂设备房间内部空间较小,梯架的安置环境较差,安装时间较长,工作人员面临高空作业的险。在将烟雾感应器取下后工作人员同样无法迅速拆开探测器本体,快速对内部的烟雾传感器维护,导致检修工作不太便捷。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0005]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能够通过控制模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及时控制通断模块对设备断电进行保护,并且在发生紧急情况控制现场警示的同时向远程显示模块发送报警信号,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包括警示系统,包括设置在消防区域内的高度定位安装模块、设置在高度定位安装模块内的烟雾采集模块、与消防区域内设备电源线路连接的通断模块、与通断模块和烟雾采集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现场警示模块。
[0007]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传输模块、与传输模块连接的远程显示模块,以及与远程显示模块连接的广播警示模块。
[0008]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警示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消防区域内并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影像采集模块、设置于消防区域内设备上并通过传输模块与远程显示模块连接的感温模块,以及设置在消防区域内的灭火模块。
[0009]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烟雾采集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通断模块包括断路器;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现场警示模块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影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感温模块包括测温光纤;灭火模块包括干粉灭火器。
[0010]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远程显示模块包括计算机以及与计算机连接的电视墙;广播警示模块包括播音喇叭。
[0011]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烟雾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消防区域内的烟气浓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处理烟气浓度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烟气浓度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对,当烟气浓度数据超过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通断模块对设备进行断电并通过现场警示模块报警,接着通过传输模块向远程显示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远程显示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并通过广播警示模块广播示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0012]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影像采集模块采集消防区域内设备的运行影像数据并通过控制模块处理后上传至远程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感温模块采集设备的温度并通过远程显示模块实时显示。
[0013]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高度定位安装模块包括基台组件、与基台组件插接的套板定位组件,以及与套板定位组件连接的安装双壳体组件;基台组件包括基台,以及沿基台高度方向阵列设置的多组定位槽;套板定位组件包括与基台组件插接的套框、与套框连通的定位腔室、与定位腔室连接的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中部的贯通口、设置于定位腔室底部的调节口,以及设置于定位腔室内的定位件。
[0014]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定位件包括与定位槽插接的外延板、与外延板连接的中接块、设置于中接块底部并设置于调节口上方的斜向槽、与中接块连接并与定位腔室插接的限位板,以及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定位腔室内壁连接的弹簧
[0015] 作为本发明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安装双壳体组件包括上封紧压盖、分别设置于上封紧压盖两端底部的圆形异杆和方形异杆、与上封紧压盖底部固定连接的外螺纹套筒、与外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并设置于贯通口内的内螺纹套筒、与内螺纹套筒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封紧压盖、与下封紧压盖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箱体、与安装箱体底部连接的防尘板、与安装箱体连接的调节腔室、设置于调节腔室侧面的多组进烟口、设置于调节腔室内的限程刷洗件,以及与调节腔室插接的调节件;
[0016] 限程刷洗件包括刷头、与刷头连接的抽拉板,以及设置于抽拉板中部的量程槽;
[0017] 调节件包括与调节腔室插接并设置于量程槽一端内的调杆、设置于量程槽另一端内的从动杆、分别与调杆顶部和从动杆中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片,以及设置于从动杆顶部的圆顶头。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及时控制通断模块对设备断电进行保护,并且在发生紧急情况控制现场警示的同时向远程显示模块发送报警信号,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 图1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高度定位安装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高度定位安装模块另一个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安装双壳体组件拆分示意图。
[0027] 图8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套板定位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为消防管理预警系统的安装双壳体内部结构部分省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0]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2] 实施例1
[0033] 参照图1~图4,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管理预警系统,其能够通过控制模块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及时控制通断模块对设备断电进行保护,并且在发生紧急情况控制现场警示的同时向远程显示模块发送报警信号,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0034] 具体的,警示系统10,包括设置在消防区域内的高度定位安装模块100、设置在高度定位安装模块100内的烟雾采集模块200、与消防区域内设备电源线路连接的通断模块300、与所述通断模块300和所述烟雾采集模块200连接的控制模块400,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400连接的现场警示模块500。
[0035] 进一步的,还包括管理系统20,所述管理系统20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400连接的传输模块600、与所述传输模块500连接的远程显示模块700,以及与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连接的广播警示模块800。
[0036]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系统10还包括设置在消防区域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400连接的影像采集模块900、设置于消防区域内设备上并通过传输模块600与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连接的感温模块1000,以及设置在消防区域内的灭火模块1100。
[0037] 进一步的,所述烟雾采集模块200包括烟雾传感器201;所述通断模块300包括断路器301;所述控制模块400包括单片机401;所述现场警示模块500包括警示灯501和蜂鸣器502;所述影像采集模块900包括摄像头901;所述感温模块1000包括测温光纤1001;所述灭火模块1100包括干粉灭火器。
[0038]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包括计算机701以及与所述计算机701连接的电视墙702;所述广播警示模块800包括播音喇叭801。
[0039] 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与连接方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如高度定位安装模块100采用现有的伸缩架,用于调整烟雾采集模块200的高度位置,适应不同高度的设备。传输模块600可采用线路传输的方式或采用无线收发模块以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数据。灭火模块1100用于紧急灭火。
[0040]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所述烟雾采集模块200用于采集消防区域内的烟气浓度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400;所述控制模块400处理所述烟气浓度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烟气浓度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对,当烟气浓度数据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400控制通断模块300对设备进行断电并通过现场警示模块500报警,接着通过传输模块600向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发送报警信号;所述远程显示模块700接收报警信号并通过广播警示模块800广播示警,提示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0041] 所述影像采集模块900采集消防区域内设备的运行影像数据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400处理后上传至远程显示模块700实时显示;所述感温模块1000采集设备的温度并通过远程显示模块700实时显示。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显示模块700发现运行影像数据和温度数据异常时,同样通过广播警示模块800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0042] 综上,通过控制模块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值时,及时控制通断模块对设备断电进行保护,并且在发生紧急情况控制现场警示的同时向远程显示模块发送报警信号,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0043] 实施例2
[0044] 参照图5~图9,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高度定位安装模块100的具体结构,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其能够通过套板定位组件配合基台组件快速调整探测器的高度位置,便于根据不同设备高度达到最佳的探测效果。
[0045] 具体的,高度定位安装模块100,包括基台组件101、与所述基台组件101插接的套板定位组件102,以及与所述套板定位组件102连接的安装双壳体组件103。
[0046] 进一步的,所述基台组件101包括基台101a,以及沿所述基台101a高度方向阵列设置的多组定位槽101b。基台101a根据需要可采用现有的伸缩板,便于后续的拆装。
[0047] 进一步的,所述套板定位组件102包括与所述基台组件101插接的套框102a、与所述套框102a连通的定位腔室102b、与所述定位腔室102b连接的安装板102j、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2j中部的贯通口102c、设置于所述定位腔室102b底部的调节口102c,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腔室102b内的定位件102d。
[0048]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102d包括与所述定位槽101b插接的外延板102e、与所述外延板102e连接的中接块102f、设置于所述中接块102f底部并设置于所述调节口102c上方的斜向槽102g、与所述中接块102f连接并与所述定位腔室102b插接的限位板102h,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102h和所述定位腔室102b内壁连接的弹簧102i。
[0049]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双壳体组件103包括上封紧压盖103a、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封紧压盖103a两端底部的圆形异杆103b和方形异杆103c、与所述上封紧压盖103a底部固定连接的外螺纹套筒103d、与所述外螺纹套筒103d螺纹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贯通口102c内的内螺纹套筒103e、与所述内螺纹套筒103e底部固定连接的下封紧压盖103f、与所述下封紧压盖103f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箱体103g、与所述安装箱体103g底部连接的防尘板103h、与所述安装箱体103g连接的调节腔室103i、设置于所述调节腔室103i侧面的多组进烟口103j、设置于所述调节腔室103i内的限程刷洗件103k,以及与所述调节腔室103i插接的调节件
103l;
[0050] 所述限程刷洗件103k包括刷头103k‑1、与所述刷头103k‑1连接的抽拉板103k‑2,以及设置于所述抽拉板103k‑2中部的量程槽103k‑3;
[0051] 所述调节件103l包括与所述调节腔室103i插接并设置于所述量程槽103k‑3一端内的调杆103l‑1、设置于所述量程槽103k‑3另一端内的从动杆103l‑2、分别与所述调杆103l‑1顶部和所述从动杆103l‑2中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片103l‑3,以及设置于所述从动杆
103l‑2顶部的圆顶头103l‑4。
[0052] 较佳的,所述调节口102c的直径与所述从动杆103l‑2的直径相同。所述定位槽101b的大小与所述外延板102e大小适配。所述上封紧压盖103a和所述下封紧压盖103f的大小均大于所述贯通口102c的大小。
[0053] 应说明的是,安装箱体103g内设置有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烟雾传感器。所述圆顶头103l‑4与所述调节口102c之间设置有空隙,该空隙的大小与从动杆103l‑2在量程槽103k‑3内的深度相同,因此当向上推动调节件103l使从动杆103l‑2脱离量程槽103k‑3使限程刷洗件103k能够移动时,圆顶头103l‑4位于调节口102c底部处,此时能够控制限程刷洗件103k对防尘板103h进行刷洗清洁,并且保持高度定位不变。所述安装板102j表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圆形异杆103b和方形异杆103c适配的异杆插槽,通过上封紧压盖103a与安装板102j的初步插接,保证下封紧压盖103f拧紧后调节腔室103i的旋向角度正确,否则在安装时的角度不对导致后续无法正常对高度进行定位,需要频繁调试。
[0054] 在安装时,只需将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箱体103g内,接着通过安装双壳体组件103进行双盖封口封装并同时安装在套板定位组件102上,最后通过安装双壳体组件103调节套板定位组件102并定位至基台组件101合适的高度处即可完成安装。
[0055] 首先将上封紧压盖103a通过其底部的圆形异杆103b和方形异杆103c与安装板102j上对应插口插接初步定位,外螺纹套筒103d此时位于贯通口102c内。接着将下封紧压盖103f顶部的内螺纹套筒103e与外螺纹套筒103d连接并通过旋转下封紧压盖103f进行旋紧,在旋紧的过程中保持上封紧压盖103a底面与安装板102j紧密接触,并且随着逐渐旋紧,下封紧压盖103f逐渐旋转上升贴近安装板102j的下表面,当下封紧压盖103f完全旋紧与安装板102j的下表面紧贴后,此时安装双壳体组件103完成组装密封并且通过两组紧压板与安装板102j紧密贴合,从而使安装双壳体组件103在组装后同时与套板定位组件102保持连接。通过预设的初步定位,此时调节腔室103i位于调节口102c下方,圆顶头103l‑4与调节口
102c下方正确对应。
[0056] 接着需要将组装后的套板定位组件102和安装双壳体组件103安装在基台组件101合适的高度位置。由于外延板102e在正常状态下部分位于套框102a内无法与基台101a套接上下移动,因此只需将调杆103l‑1向上推动,调节件103l整体上升使圆顶头103l‑4进入调节口102c内并与中接块102f的斜向槽102g接触。由于限位板102h与定位腔室102b限位插接使定位件102d只能沿直线方向移动,圆顶头103l‑4在顶升的过程中通过挤压斜向槽102g迫使中接块102f向内移动,限位板102h挤压弹簧102i,弹簧102i被压缩具有回弹的趋势,外延板102e退出套框102a并完全进入定位腔室102b内。接着只需保持调节件103l的顶升高度不变,将套板定位组件102与基台101a套接并上下移动至合适位置。最后将调节件103l复位,外延板102e在弹簧102i的作用下进入基台101a的定位槽101b内定位支撑,从而实现高度的限位。至此实现总体安装,只需通过安装双壳体组件103插接初步定位,接着双向旋紧便可实现封装和挂靠固定,并且通过安装双壳体组件103能够快速安装在基台组件101的合适高度,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0057] 在需要简单维护除尘时,只需将调节件103l抬升一定高度使从动杆103l‑2脱离与量程槽103k‑3的接触,接着便可通过抽拉板103k‑2以量程槽103k‑3的长度控制限程刷洗件103k通过刷头103k‑1对防尘板103h进行清洁,保证传感器采集的敏感度。在清理结束后将调节件103l和限程刷洗件103k复位,限程刷洗件103k被再次限位无法移动,避免在无限制的情况由于振动使限程刷洗件103k产生位移最后堵塞进烟口103j。
[0058] 在需要完全拆卸维护时,只需通过调节件103l对定位件102d再次调节并将套板定位组件102和安装双壳体组件103取下。接着将下封紧压盖103f从安装板102j下方旋出,从而解除安装双壳体组件103封装的同时使安装双壳体组件103和套板定位组件102两者脱离,便于对传感器进行更换或维护。
[0059] 综上,本发明通过套板定位组件配合基台组件快速调整探测器的高度位置,便于根据不同设备高度达到最佳的探测效果;通过安装双壳体组件能够在对探测器进行封装的同时将安装双壳体组件本身安装在套板定位组件上,节省安装时间和提高后续拆装效率;通过安装双壳体组件的两组异杆进行初步定位,在安装双壳体组件封装和自身固定后能够使调节件位于正确调节位置,无需重复调试,便于后续调节高度;通过调节件能够对安装在定位腔室内部的定位件进行调节,避免其余操作误触使探测器解坠落。
[0060]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