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教学装置

申请号 CN202010949062.2 申请日 2020-09-10 公开(公告)号 CN112002183A 公开(公告)日 2020-11-27
申请人 宋扬; 发明人 宋扬;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 耳 教学装置,包括下 底板 ,所述下底板的上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 支撑 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 块 ,所述支撑块的上侧轴接有开合板和显示屏,所述开合板和显示屏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底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杯架,所述杯架的中部设有杯孔,所述杯架可收于上底板内,所述上底板靠近开合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中部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两侧设有两个 电机 。本发明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根据自身身高进行调节,同时可便于存放和运输。
权利要求

1.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教学装置,包括下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的上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上底板(3),所述上底板(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6),所述支撑块(6)的上侧轴接有开合板(7)和显示屏(8),所述开合板(7)和显示屏(8)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底板(3)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杯架(9),所述杯架(9)的中部设有杯孔,所述杯架(9)可收于上底板(3)内,所述上底板(3)靠近开合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10),所述延伸块(10)的中部设有电源模块(12),所述电源模块(12)的两侧设有两个电机(11),所述下底板(1)的下侧设有四个移动机构(13),四个所述移动机构(13)分别设置在下底板(1)的四个边处,所述移动机构(13)包括设置在下底板(1)内部下侧的移动轮槽(1301),所述移动轮槽(1301)的内部设有移动轮(1302),所述移动轮(130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303),所述连接杆(130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移动轮槽(130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30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孔(1304),所述移动轮槽(1301)靠近连接杆(1303)左端的位置下方设有一个固定孔(1304),所述移动轮(1302)的环侧设有多个固定孔(1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的上侧设有两个竖槽(102),所述竖槽(102)相靠近的一侧设有T形槽(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多个支杆(201),多个所述支杆(201)之间活动连接有销杆(202),最下端所述支杆(201)的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T形块(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01)设于竖槽(102)内,所述T形块(203)设于T形槽(103)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上端所述支杆(201)的侧面通过销杆(202)活动连接有螺块(204),所述螺块(204)的内部设有螺孔(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3)包括上固定板(301),所述上固定板(301)远离延伸块(10)的一侧设有话筒槽(302),所述话筒槽(302)的内部设有话筒(4),所述话筒槽(302)远离延伸块(10)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盖帽(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301)的下侧设有两个竖板(303),两个所述竖板(303)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反向螺杆(304),所述反向螺杆(304)设于螺孔(205)内,所述反向螺杆(3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8),所述第二齿轮(308)的上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3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301)的下侧设有齿槽(306),所述第一齿轮(307)设于齿槽(306)内,所述第一齿轮(307)靠近电机(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杆(305),所述轴杆(305)与上固定板(301)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轴杆(305)远离第一齿轮(307)的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长度与移动轮(1302)侧面两个固定孔(1304)之间的长度相同。

说明书全文

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教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音乐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视唱练耳包含两大项内容,即视谱即唱和听觉训练,它是视唱与练耳的总称。视唱是用以培养能按乐谱所示一切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并加深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等感性的认识。练耳是用来培养对音乐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唱练耳”用更形象、更直观的语言文字来概括,就是“唱”和“听”。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课,对于一切从事音乐工作的音乐人,无论是学还是教,无论是声乐学习、表达,还是器乐练习、演奏,它都是必须掌握的,是基础中之基础。声乐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素质,发掘他们的音乐潜能,使他们熟练掌握音乐各类音响元素特征、音乐表现要素和表现规律的任务,同时,有效率的声乐教学也肩负增强学生的乐感与表现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审美能力和驾驭音乐、表现音乐的综合能力的任务。笔者从事音乐教学多年,在实践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听觉、记忆、音准和读谱是歌唱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重视视唱练耳训练可以使声乐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003] 声乐作品是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这种声音符号本身并不能使人获得审美体验,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声乐作品才能传达给受众。而将谱面上的音符变为富有生命的实际音响,是一个必须有表现力与创造力参与的过程。声乐表演往往被称为二度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是声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视唱练耳训练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对于使用者而言,合适的视唱练耳装置有助于他们对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然而现有的视唱练耳装置,不仅价格昂贵,结构复杂,不便于存储和搬运,提高了视唱练耳的练习槛,且现有的视听练耳装置不具备上下高度调节的功能,不利于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视听练耳装置价格昂贵不便于存储和搬运且不具备上下高度调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上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所述支撑块的上侧轴接有开合板和显示屏,所述开合板和显示屏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底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杯架,所述杯架的中部设有杯孔,所述杯架可收于上底板内,所述上底板靠近开合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中部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两侧设有两个电机
[0007]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所述下底板的上侧设有两个竖槽,所述竖槽相靠近的一侧设有T形槽。
[0008]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之间活动连接有销杆,最下端所述支杆的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T形块。
[0009]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所述支杆设于竖槽内,所述T形块设于T形槽内。
[0010]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最上端所述支杆的侧面通过销杆活动连接有螺块,所述螺块的内部设有螺孔。
[0011]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所述上底板包括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远离延伸块的一侧设有话筒槽,所述话筒槽的内部设有话筒,所述话筒槽远离延伸块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盖帽。
[0012]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所述上固定板的下侧设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反向螺杆,所述反向螺杆设于螺孔内,所述反向螺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上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
[0013]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所述上固定板的下侧设有齿槽,所述第一齿轮设于齿槽内,所述第一齿轮靠近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与上固定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轴杆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4]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所述下底板的下侧设有四个移动机构,四个所述移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下底板的四个边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底板内部下侧的移动轮槽,所述移动轮槽的内部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移动轮槽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移动轮槽靠近连接杆左端的位置下方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移动轮的环侧设有多个固定孔。
[0015] 在上述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中,所述下底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与移动轮侧面两个固定孔之间的长度相同。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0017] 1、设置支撑架由支杆和销杆构成,在收缩时可将支撑架收于下底板和上底板之间,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便于运输和存放,在伸展时可根据需要,通过调整多个支杆的角度,调整支撑架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员的使用。
[0018] 2、下底板的下侧设置有四个移动机构,便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移动,同时设置电机带动轴杆驱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可通过转动反向螺杆控制两个螺孔彼此之间靠近或远离,从而可实现支撑架的伸展和收缩,便于练习人员的使用。
[0019] 3、设置话筒收于话筒槽内,便于话筒的使用和存放,设置话筒槽处于上底板内,不占用额外的空间,设置盖帽正对使用者,便于使用者将话筒取出和放入,同时设置杯架可收于上底板内,可通过杯架将杯进行固定,便于练习人员在练习时进行饮水,补充消耗,提高训练效果,设置开合板与显示屏转动连接于上底板的侧面,在需要使用时,便于练习人员将曲谱固定在开合板上,同时可在显示屏上播放教学视频,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将开合板与显示屏转动至与上底板平行,减少占地空间,便于运输和移动。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的上底板与开合板的俯视图;
[0022] 图3为图1中A-A面的俯视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的下底板的左视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的最下端支杆和T形块的连接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的最上端支杆与螺块的连接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的上底板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8] 图中:1下底板、101下固定板、102竖槽、103T形槽、2支撑架、201支杆、202销杆、203T形块、204螺块、205螺孔、3上底板、301上固定板、302话筒槽、303竖板、304反向螺杆、
305轴杆、306齿槽、307第一齿轮、308第二齿轮、4话筒、5盖帽、6支撑块、7开合板、8显示屏、9杯架、10延伸块、11电机、12电源模块、13移动机构、1301移动轮槽、1302移动轮、1303连接杆、1304固定孔、1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 参照图1-8,一种音乐教学用立体式视唱练耳教学装置,包括下底板1,下底板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形板状结构,下底板1的上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2,两个支撑架2分别设置在下底板1的左右两侧,且支撑架2可伸长和收缩,支撑架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上底板3,上底板3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形板状结构,上底板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支撑块6的上侧轴接有开合板7和显示屏8,开合板7和显示屏8可根据需要调整旋转的角度,开合板7可用于放置曲谱,显示屏8可用于播放所需要用到的教学视频,开合板7和显示屏8的高度相同,均可旋转平行于上底板3,上底板3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杯架9,杯架9的中部设有杯孔,杯架9可收于上底板3内,可将水杯放于杯架9中部的杯孔里,便于使用者在练习之余饮水,同时在不需要时可将杯架9收于上底板3内,不占用额外空间,上底板3靠近开合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10,延伸块10的中部设有电源模块12,电源模块12采用可充电电源,可进行循环利用,电源模块12的两侧设有两个电机11,电机11采用安科特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23HS2442P15型电机,通过电源模块12对电机11和显示屏8进行供电,同时通过电机11控制支撑架2的伸长和收缩进而达到改变教学装置高度的目的。
[0031] 下底板1的上侧设有两个竖槽102,竖槽102与下底板1垂直设置,竖槽102的上端穿过下底板1与外界相通,竖槽102相靠近的一侧设有T形槽103,T形槽103设于下底板1的内部。
[0032] 支撑架2包括多个支杆201,多个支杆201之间活动连接有销杆202,在收缩时可将支撑架2收于下底板和上底板之间,减少装置的占地面积,便于运输和存放,在伸展时可根据需要,调整装置高度,以适应不同人员的使用,在支撑架2伸长和收缩时,支杆201以销杆202为圆心旋转,进而通过多个支杆201角度的变化,改变支撑架2的整体高度,最下端支杆
201的下端相互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T形块203,支杆201设于竖槽102内,在收缩时可减少占地面积,便于运输,T形块203设于T形槽103内,由于T形块203的作用,支杆201可在竖槽
102内移动,且不会脱离。
[0033] 最上端支杆201的侧面通过销杆202活动连接有螺块204,通过改变螺块204的位置可到达改变支杆201角度的目的,进而实现支撑架2的高度的调节变化,螺块204的内部设有螺孔205,通过螺孔205可便于改变螺块204的位置。
[0034] 上底板3包括上固定板301,上固定板301远离延伸块10的一侧设有话筒槽302,话筒槽302设于上固定板301的内部,不占用额外的空间,话筒槽302的内部设有话筒4,话筒4用于使用者视唱练习,话筒槽302远离延伸块10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盖帽5,可用过转动盖帽5的方式打开或关闭话筒槽302。
[0035] 上固定板301的下侧设有两个竖板303,竖板303与上固定板301垂直设置,两个竖板303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反向螺杆304,反向螺杆304的左右两侧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反向螺杆304设于螺孔205内,可通过转动反向螺杆304的方式控制螺块20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达到控制支撑架2伸长和收缩的目的,反向螺杆3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8,第二齿轮308的上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307,通过第一齿轮307可带动第二齿轮308转动,进而带动反向螺杆304发生转动。
[0036] 上固定板301的下侧设有齿槽306,第一齿轮307设于齿槽306内,可避免外界因素对第一齿轮307的运转造成干扰,第一齿轮307靠近电机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杆305,可通过轴杆305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07转动,轴杆305与上固定板301之间活动连接,轴杆305可相对上固定板301转动,轴杆305远离第一齿轮307的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1可驱动轴杆305转动,进而控制第一齿轮307旋转。
[0037] 下底板1的下侧设有四个移动机构13,四个移动机构13分别设置在下底板1的四个边角处,移动机构13包括设置在下底板1内部下侧的移动轮槽1301,移动轮槽1301的内部设有移动轮1302,移动轮130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303,连接杆130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移动轮槽1301的一侧,移动轮1302可以连接杆1303远离移动轮1302的一端为圆心旋转收纳于移动轮槽1301内,连接杆130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孔1304,移动轮槽1301靠近连接杆1303左端的位置下方设有一个固定孔1304,移动轮1302的环侧设有多个固定孔1304,通过固定孔1304可对移动轮1302的转动以及连接杆1303的旋转进行限制。
[0038] 下底板1的上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长度与移动轮1302侧面两个固定孔1304之间的长度相同,将固定杆14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连接杆1303上的两个固定孔1304内,可对移动轮1302的转动以及连接杆1303的旋转进行固定。
[0039] 工作原理如下:
[0040] 在使用时,首先确保电源模块12内的电量充足,将装置放于合适的位置,需要调节高度时,同时启动延伸块10内的两个电机11,电机11带动轴杆305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07与轴杆305固定连接,第一齿轮307在齿槽306内随着轴杆305的转动而转动,与第一齿轮307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308随之转动,由于反向螺杆304与第二齿轮308固定连接,反向螺杆304随着第二齿轮308的转动而转动,在反向螺杆304转动时,第二齿轮308左右两侧的两个螺块204随着转动而移动,相互靠近或远离,螺块204的移动带动最上端的两个支杆201以销杆
202为圆心转动,最下端的支杆201与T形块203分别在竖槽102和T形块103内移动,进而可通过改变角度的方式伸长或压缩支撑架2的高度,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后,关闭两个电机11,根据需要转动开合板7和显示屏8至合适的角度,并可转动盖帽5,将话筒槽302内的话筒4取用,需要将水杯进行固定时,可将杯架9从上底板3内拉出使用。在需要进行运输时,按照相反的步骤,将装置收回,并将支撑架2收缩至最短状态即可;在需要对展开后的装置进行移动时,将移动轮1302从移动轮槽1301内以连接杆1303与移动轮槽1301的连接处为轴心转出,取出固定杆14,将固定杆14的上端插入连接杆1303远离移动轮1302一端的固定孔1304内,此时可进行移动,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将固定杆14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孔1304依次穿过连接杆1303和移动轮1302,对移动轮1302的转动进行限制,回收时,相反步骤操作即可。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