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永磁磁控制器

申请号 CN201320328594.X 申请日 2013-06-07 公开(公告)号 CN203338196U 公开(公告)日 2013-12-11
申请人 易兵; 发明人 易兵; 陈承勋;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式永磁磁 力 控制器 ,包括箱壳、设于箱壳内的 齿轮 系、设于箱壳一面且和齿轮系连接的至少二个单一磁力控制器和设于箱壳另一面的 开关 手柄 ,该开关手柄和齿轮系连接;开关手柄通过齿轮系驱动单一磁力控制器工作或停止,从而达到吸持或卸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可任意组合多个单一磁力控制器,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可根据实际应用增加或减少从动齿轮的数量,对任意数量的单一磁力控制器进行组合使用,不受单一磁力控制器的吸力限制,可无限扩展磁力控制器的吸力范围。
权利要求

1.组合式永磁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壳、设于箱壳内的齿轮系、设于箱壳一面且和齿轮系连接的至少二个单一磁力控制器和设于箱壳另一面的开关手柄,该开关手柄和齿轮系连接;开关手柄通过齿轮系驱动单一磁力控制器工作或停止,从而达到吸持或卸载的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系为凸齿轮和凹齿轮构成的凹凸齿轮组合,凸齿轮和凹齿轮彼此相邻且相互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轮设有凸齿轮键槽,该凸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凸齿轮的齿轮实齿中心线重合;所述凹齿轮设有凹齿轮键槽,该凹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凹齿轮的齿轮空穴中心线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所述齿轮实齿中心线重合的对称度为0.02mm;所述凹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所述齿轮空穴中心线重合的对称度为0.02mm。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系包括和所述开关手柄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与该主动齿轮连接的至少一排从动齿轮组,该从动齿轮组由至少二个从动齿轮依次啮合构成;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相邻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结构为所述凸齿轮和所述凹齿轮的啮合结构;每个从动齿轮和一个所述单一磁力控制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系呈对称结构,两排所述从动齿轮组分别设于所述主动齿轮两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单一磁力控制器的上磁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手柄通过主动轴和平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平键、齿轮转子轴和销轴连接所述上磁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磁芯设有2个偏心孔,该2个偏心孔的中心距分别为18mm和12mm,所述齿轮转子轴和所述2个偏心孔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壳由齿轮箱上盖、齿轮箱体和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构成,齿轮箱上盖和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相对地放置于齿轮箱体两侧;所述开关手柄设于齿轮箱上盖,所述单一磁力控制器设于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

说明书全文

组合式永磁磁控制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 单一磁力控制器,主要应用于磁力控制技术中,利用上磁芯与下磁芯组合,利用磁场叠加的原理,通过转动上磁芯,实现工作磁极面上磁场强度的相加及相消,从而达到吸持或卸载的目的。
[0003] 现有的磁力控制器一般包括固定的下磁芯、可转动的上磁芯、腔体和转动开关手柄,上磁芯与下磁芯收容在腔体内;但是由于现有的生产技术不能大规模制造出直径超过70mm的径向充磁磁芯,不能无限的增强单一磁力控制器的磁力,极大的限制了单个磁力控制器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解决了不能大规模制造出直径超过70mm的径向充磁磁芯,不能无限的增强单一磁力控制器的磁力的问题。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包括箱壳、设于箱壳内的齿轮系、设于箱壳一面且和齿轮系连接的至少二个单一磁力控制器和设于箱壳另一面的开关手柄,该开关手柄和齿轮系连接;开关手柄通过齿轮系驱动单一磁力控制器工作或停止,从而达到吸持或卸载的目的。
[0007] 进一步,所述齿轮系为凸齿轮和凹齿轮构成的凹凸齿轮组合,凸齿轮和凹齿轮彼此相邻且相互啮合
[0008] 进一步,所述凸齿轮设有凸齿轮键槽,该凸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凸齿轮的齿轮实齿中心线重合;所述凹齿轮设有凹齿轮键槽,该凹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凹齿轮的齿轮空穴中心线重合。
[0009] 进一步,所述凸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所述齿轮实齿中心线重合的对称度为0.02mm;所述凹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所述齿轮空穴中心线重合的对称度为0.02mm。
[0010] 进一步,所述齿轮系包括和所述开关手柄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与该主动齿轮连接的至少一排从动齿轮组,该从动齿轮组由至少二个从动齿轮依次啮合构成;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相邻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结构为所述凸齿轮和所述凹齿轮的啮合结构;每个从动齿轮和一个所述单一磁力控制器连接。
[0011] 进一步,所述齿轮系呈对称结构,两排所述从动齿轮组分别设于所述主动齿轮两侧。
[0012] 进一步,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单一磁力控制器的上磁芯连接。
[0013] 进一步,所述开关手柄通过主动轴和平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平键、齿轮转子轴和销轴连接所述上磁芯。
[0014] 进一步,所述上磁芯设有2个偏心孔,该2个偏心孔的中心距分别为18mm和12mm,所述齿轮转子轴和所述2个偏心孔连接。
[0015] 进一步,所述箱壳由齿轮箱上盖、齿轮箱体和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构成,齿轮箱上盖和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相对地放置于齿轮箱体两侧;所述开关手柄设于齿轮箱上盖,所述单一磁力控制器设于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 1、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可任意组合多个单一磁力控制器,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可根据实际应用增加或减少从动齿轮的数量,对任意数量的单一磁力控制器进行组合使用,不受单一磁力控制器的吸力限制,可无限扩展磁力控制器的吸力范围;
[0018] 2、本实用新型采用凸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凸齿轮的齿轮实齿中心线重合、凹齿轮键槽的中心线和凹齿轮的齿轮空穴中心线重合的结构,实现消除多个单一磁力控制器在关闭后的剩磁;
[0019]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偏心孔结构,减少了单一磁力控制器数量增加而带来的开关时扭力的增加。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2]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3]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此时略去箱壳;
[0024] 图4是图3的正视示意图;
[0025] 图5是图4沿着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6]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凸齿轮的示意图;
[0027]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凹齿轮的示意图;
[0028]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上磁芯的正视示意图;
[0029] 图中,1-箱壳;11-齿轮箱上盖;12-齿轮箱体;13-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2-齿轮系;21-凸齿轮;211-凸齿轮键槽;212-齿轮实齿;22-凹齿轮;221-凹齿轮键槽;222-齿轮空穴;23-主动齿轮;24-从动齿轮组;25-从动齿轮;3-轴承;4-开关手柄;5-单一磁力控制器;51-上磁芯;52-偏心孔;53-下磁芯;6-主动轴;7-平键;8-齿轮转子轴;9-销轴;10-齿轮箱紧固螺丝;101-开关手柄固定夹;102-单一磁力控制器固定螺丝;103-衬套;
104-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 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包括箱壳1、设于箱壳内的齿轮系2、设于箱壳1一面且和齿轮系2连接的至少二个单一磁力控制器5和设于箱壳另一面的开关手柄4,该开关手柄4和齿轮系2连接;开关手柄4通过齿轮系2驱动单一磁力控制器5工作或停止,从而达到吸持或卸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可任意组合多个单一磁力控制器,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
[0032] 齿轮系2为如图6所示的凸齿轮21和如图7所示的凹齿轮22构成的凹凸齿轮组合,凸齿轮21和凹齿轮22彼此相邻且相互啮合。当主动齿轮23为凸齿轮21时,与主动齿轮23啮合的从动齿轮就为凹齿轮22;当主动齿轮23为凹齿轮22时,与主动齿轮23啮合的从动齿轮就为凸齿轮21;从动齿轮组24为凸齿轮21和凹齿轮22依次相邻地啮合排列构成。
[0033] 本实施例中,凸齿轮21设有凸齿轮键槽211和齿轮实齿212,该凸齿轮键槽的中心线L1和凸齿轮的齿轮实齿中心线L2重合,对称度为0.02mm。凹齿轮22设有凹齿轮键槽221和齿轮空穴222,该凹齿轮键槽的中心线L3和凹齿轮的齿轮空穴中心线L4重合,对称度为0.02mm。为了消除多个单一磁力控制器5在关闭后的剩磁,要求上磁芯回复度必须小于1.5°,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施例采用凸齿轮键槽的中心线L1和凸齿轮的齿轮实齿中心线L2重合、凹齿轮键槽的中心线L3和凹齿轮的齿轮空穴中心线L4重合的结构。
[0034] 齿轮系2包括和开关手柄4连接的主动齿轮23和与该主动齿轮23连接的至少一排从动齿轮组24,该从动齿轮组24由至少二个从动齿轮25依次啮合构成;主动齿轮23和从动齿轮25之间、相邻从动齿轮25之间的啮合结构为凸齿轮21和凹齿轮22的啮合结构;每个从动齿轮25和一个单一磁力控制器5同轴连接。
[0035] 本实施例中的齿轮系2呈对称结构,两排从动齿轮组24分别设于所述主动齿轮两侧,一排从动齿轮组24由三个单一磁力控制器5依次排列构成。
[0036] 本实施例中的单一磁力控制器包括上磁芯51和与该上磁芯51配合的下磁芯53。如图8所示,上磁芯51设有2个偏心孔521,该2个偏心孔521的中心距分别为18mm和
12mm。采用两个偏心孔结构,是为了减少单一磁力控制器5数量增加而带来的开关时扭力的增加。开关手柄4通过主动轴6、轴承3、平键7和衬套103连接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
25通过平键7、齿轮转子轴8和销轴9连接上磁芯51,齿轮转子轴8和偏心孔521连接。单一磁力控制器5的其它相关技术已经在授权公开号为CN201936760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该专利文件名为《一种新型多功能开关式永磁磁力控制器》。
[0037]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现说明本实施例中单一磁力控制器5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利用磁通的连续性原理及磁场的叠加原理,将单一磁力控制器13设计成多个磁系,通过磁系的相对运动,实现工作磁极面上磁场强度相加或相消,从而达到吸持与卸载的目的。将开关手柄4转动180°时,单一磁力控制器13的上磁芯51与下磁芯磁场相加,磁力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经过磁性工件,再回到腔体进入磁极的S极;如此,便可将工件牢牢吸附在腔体的工作面上。
[0038] 本实施例中,箱壳1由齿轮箱上盖11、齿轮箱体12和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13构成,齿轮箱上盖11和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13相对地放置于齿轮箱体12两侧。齿轮箱上盖11、齿轮箱体12和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13通过连接件(例如齿轮箱紧固螺丝10和螺帽104)连接。开关手柄4通过开关手柄固定夹101设于齿轮箱上盖11;单一磁力控制器5通过固定件(例如单一磁力控制器固定螺丝102)设于单一磁力控制器安装板13。
[003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齿轮组合,同时控制多个单一磁力控制器5工作的组合装置。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现说明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将开关手柄4转动180度,带动主动轴6转动180度,主动轴6通过平键7带动主动齿轮23转动180度,主动齿轮23与从动齿轮24啮合,从动齿轮25通过平键7带动齿轮转子轴8转动180度,齿轮转子轴8通过销轴9带动单一磁力控制器5的上磁芯51转动180度,从而使单一磁力控制器5产生吸力。通过增加从动齿轮24的数量即可达到同时控制多个单一磁力控制器5的目的。
[0040] 本实施例组合式永磁磁力控制器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0041] 本实施例可根据实际应用增加或减少从动齿轮25的数量,对任意数量的单一磁力控制器5进行组合使用,不受单一磁力控制器的吸力限制,可无限扩展磁力控制器的吸力范围。
[0042]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