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装置

申请号 CN202280058699.X 申请日 2022-08-25 公开(公告)号 CN117897668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6
申请人 株式会社电装; 发明人 荒尾昌志; 柳田悦豪; 北斗大辅; 西村淳志; 伊藤健悟; 铃木玄轨; 吉田拓人;
摘要 一种 踏板 装置,是 风 琴式的踏板装置,踏板垫(10)具有呈板形状的板部(11),驾驶员从板厚方向(Dt)的一侧对板部(11)进行踩下操作,从而踏板垫绕相对于延伸方向(Ds)垂直的轴心(CL)进行旋转动作,轴部件(20)配置在比板部(11)向车辆下方离开的 位置 ,壳体(40)以使轴部件(20)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轴部件,连结部(30)连结踏板垫(10)与轴部件(20),该踏板装置在驾驶员没有对板部(11)进行踩下操作的非踩下状态下,踏板上端部(12)与踏板下端部(13)相比位于车辆下方,并且,该踏板装置在壳体(40)与踏板下端部(13)之间具有间隙(S1)。
权利要求

1.一种踏板装置,是琴式的踏板装置,
该踏板装置具备:
踏板垫(10),具有在板厚方向(Dt)上有厚度并呈向延伸方向(Ds)延伸的板形状的板部(11),驾驶员对于上述板部从上述板厚方向的一侧进行踩下操作,从而上述踏板垫绕相对于上述延伸方向垂直的轴心(CL)进行旋转动作;
轴部件(20),在与上述板部相比向车辆下方离开的位置,以上述轴心为中心向上述轴心的轴向延伸;
壳体(40),以使上述轴部件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轴部件;以及
连结部(30),连结上述踏板垫与上述轴部件,
在上述驾驶员没有对上述板部进行踩下操作的非踩下状态下,位于上述踏板垫的上述延伸方向的一侧的踏板上端部(12)与位于上述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的踏板下端部(13)相比位于车辆下方,
在上述壳体与上述踏板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S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
上述踏板垫从上述踏板上端部(12)到上述踏板下端部设置在从上述壳体离开的位置,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之间的空间和上述壳体与上述踏板下端部的间隙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装置,
上述壳体具有:左右倾斜面(50、501~504),设置于朝向上述踏板垫侧的面(45)的一部分,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而向车辆下方倾斜;右侧面(41),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一方;以及左侧面(44),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另一方,
上述右侧面或上述左侧面中的配置有上述连结部的一侧的面与上述左右倾斜面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连接的连接部位(51、52)位于比上述连结部向车辆前方偏离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装置,
在上述右侧面或上述左侧面中的配置有上述连结部的一侧的面设置有限制部(31),该限制部(31)在上述非踩下状态下限制上述连结部及上述踏板垫向与通过上述驾驶员增加踏而上述踏板垫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上述右侧面或上述左侧面中的配置有上述连结部的一侧的面与上述左右倾斜面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连接的连接部位位于比上述限制部及上述连结部向车辆前方偏离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
上述壳体具有:右侧面,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一方;左侧面,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另一方;以及从上述右侧面及上述左侧面的至少一方的面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46、
46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
上述壳体具有:左右倾斜面,设置于朝向上述踏板垫侧的面的一部分,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而向车辆下方倾斜;右侧面,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一方;左侧面,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另一方;以及从上述左右倾斜面中的车辆上方侧的部位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踏板装置,
上述踏板垫具有从上述板部向上述壳体侧延伸的垫板下壁部(14),该垫板下壁部位于相对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壁部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相邻、且相对于上述连结部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对置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踏板装置,
在从上述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上述垫板下壁部中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141)与上述壳体的上述壁部中的朝向车辆上方的面(462)所成的(θ2)为45°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
在上述壳体中的朝向上述踏板垫侧的面的一部分中,在与上述轴部件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向车辆上方突出的突部(49),
从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上述踏板垫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到上述非踩下状态,上述壳体的上述突部与上述踏板下端部之间的间隙(S2)被保持为一定的大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踏板装置,
从上述最大踩下状态到上述非踩下状态,上述壳体的上述突部中的与上述踏板下端部对置的面(491)是以上述轴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
还具备:
连结构造体(60),从上述壳体的内部突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并与上述踏板垫连结;以及
保护板(15),从上述踏板垫向上述壳体侧延伸,设置在与上述连结构造体突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重叠的位置,
在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上述踏板垫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下,在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之间的空间中,存在在相对于上述踏板垫垂直的方向上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近的区域以及远的区域,
上述保护板不覆盖上述远的区域,
上述远的区域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一侧及另一侧中的至少配置有上述保护板的一侧开放。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踏板装置,
上述连结构造体具有:
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对于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被施加于上述踏板垫的踏力产生反作用力;
连结杆(70),连结上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与上述踏板垫;以及
覆盖部件(80),覆盖上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及上述连结杆的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踏板装置,
在上述非踩下状态下,上述壳体的侧面的一部分与上述保护板的一部分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重叠。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
上述踏板下端部与上述壳体的间隙的距离(H1),比在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上述踏板垫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下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最近的区域中的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α)大。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
在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上述踏板垫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下,在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之间的空间中,存在在相对于上述踏板垫垂直的方向上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近的区域以及远的区域,
上述踏板下端部与上述壳体的间隙的距离比在上述最大踩下状态下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近的区域中的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α)大。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
还具备:
连结构造体(60),从上述壳体的内部突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并与上述踏板垫连结;以及
保护板(15),从上述踏板垫向上述壳体侧延伸,设置在与上述连结构造体突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重叠的位置,
上述保护板由在上述驾驶员进行踩下操作而施加到上述踏板垫的踏力的作用下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来形成。

说明书全文

踏板装置

[0001]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 本申请基于2021年9月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142748号和2022年3月24日提出申请的国际申请PCT/JP2022/13796号,在此通过参照而引入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0003] 本公开涉及搭载于车辆的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0004] 以往,已知有踏板垫中的供驾驶员踩踏的部位相对于摆动的轴心被配置在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中的上方的琴式的踏板装置。风琴式的踏板装置作为加速踏板装置或制动踏板装置等来使用。
[0005] 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风琴式的踏板装置而言,踏板垫中的设置于车辆下方侧的端部的铰链部是被插入到设置于从壳体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支承体的插入槽中而连接的结构。该踏板装置构成为,在最大踩下状态下与踏板垫、壳体及支承体相接的假想圆的直径比在非踩下状态下与踏板垫及壳体相接的假想圆的直径大。另外,非踩下状态是驾驶员没有对踏板垫进行踩下操作的状态,最大踩下状态是驾驶员对踏板垫的踩下操作为最大的状态。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881257号公报发明内容
[0009]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风琴式的踏板装置是踏板垫中的设置于车辆下方侧的端部的铰链部与支承体之间没有间隙的结构。因此,如果侵入到壳体、支承体及踏板垫之间的空间中的小石子或砂子等的异物没有被排出而堆积,则有可能由于该堆积的异物而不再能够进行踏板垫的踩下操作。
[0010]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风琴式的踏板装置中防止由于异物的侵入及堆积而使得踏板垫的踩下操作变差。
[0011] 根据本公开的1个技术方案,踏板装置具备踏板垫、轴部件、壳体和连结部。踏板垫具有在板厚方向上有厚度并呈向延伸方向延伸的板形状的板部,使驾驶员从板厚方向的一侧对板部进行踩下操作,从而踏板垫绕相对于延伸方向垂直的轴心而进行旋转动作。轴部件被设置为,在与板部相比向车辆下方相离的位置,以轴心为中心向轴心的轴向延伸。壳体以使轴部件能够旋转的方式对轴部件进行支承。连结部连结踏板垫与轴部件。该踏板装置是在驾驶员对于板部没有进行踩下操作的非踩下状态下、位于踏板垫的延伸方向的一侧的踏板上端部与位于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的踏板下端部相比位于车辆下方的风琴式的踏板装置。并且,该踏板装置在壳体与踏板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0012] 由此,如果侵入到壳体与踏板垫之间的异物沿着壳体中的朝向踏板垫侧的面而向车辆后方侧移动,则被从踏板下端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排出。因此,在壳体与踏板垫之间不堆积异物,所以该踏板装置不会发生因异物导致踏板垫不再能够踩下操作这样的不良状况。因而,该踏板装置能够防止由于异物的侵入及堆积而导致踏板垫的踩下操作变差。
[0013] 另外,对各构成要素等赋予的带括号的标号表示该构成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具体的构成要素等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一例。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从图1的II方向观察的图。
[0016] 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0017] 图4是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0018] 图5是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侧视图。
[0019] 图6是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
[0020] 图7是用来说明在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异物被排出的状况的说明图。
[0021] 图8是在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相当于图6的部位的剖视图。
[0022] 图9是在有关第4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相当于图6的部位的剖视图。
[0023] 图10是在有关第5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相当于图6的部位的剖视图。
[0024] 图11是参考例的踏板装置的侧视图。
[0025] 图12是有关第6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侧视图。
[0026] 图13是用来说明在有关第6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踏板的踩下操作时的状况的说明图。
[0027] 图14是有关第7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侧视图。
[0028] 图15是用来说明在有关第7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踏板的踩下操作时的状况的说明图。
[0029] 图16是图15的XVI部分的放大图。
[0030] 图17是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立体图。
[0031] 图18是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侧视图。
[0032] 图19是在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侧视图中用虚线表示被壳体、踏板垫、保护板等遮挡的部件的图。
[0033] 图20是在有关第8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表示最大踩下状态的侧视图。
[0034] 图21是在有关第9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侧视图中用虚线表示被壳体、踏板垫、保护板等遮挡的部件的图。
[0035] 图22是在有关第10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用图2的III―III线的截面表示踏板垫被最大踩下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6] 图23是在有关第11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用图2的III―III线的截面表示踏板垫被最大踩下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7] 图24是在有关第12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图18的XXIV方向的向视图。
[0038] 图25是表示从图24的状态将踏板垫踩下操作时在壳体与保护板之间夹入了异物的状态的图。
[0039] 图26是表示从图24的状态将踏板垫踩下操作时在车室内的地板与保护板之间夹入了异物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使用三维坐标表示了踏板装置被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车辆上下方向、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左右方向。另外,车辆上下方向有时称作车辆天地方向。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互相同或等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了其说明。
[0041] (第1实施方式)
[0042] 参照图1~图4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搭载于车辆的踏板装置的一例,说明了制动踏板装置。制动踏板装置例如能够在线控制动系统中使用。
[0043] 如图1~图4所示,踏板装置是风琴式的踏板装置,具备踏板垫10、轴部件20、连结部30及壳体40等。风琴式的踏板装置是踏板垫10中的供驾驶员踩踏的部位相对于踏板垫10的摆动的轴心CL被配置在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中的上方(即车辆上方)这种结构的装置。并且,对于风琴式的踏板装置而言,与施加于踏板垫10上的驾驶员的踏的增加相应地,踏板垫10中的比轴心CL靠车辆上方的部位向车室内的地板侧或前围板侧进行旋转动作。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踏板垫10的摆动的轴心CL的轴向称作“踏板轴心方向”。另外,在踏板装置搭载于车辆时,踏板轴心方向与车辆左右方向大致一致。
[0044] 踏板垫10在板厚方向Dt上具有厚度,具有呈向延伸方向Ds延伸的板形状的板部11。踏板垫10被倾斜地配置为,在对于板部11没有进行驾驶员的踩下操作的非踩下状态下,踏板垫10的延伸方向Ds的一侧的部位位于比另一侧的部位靠车辆下方。并且,通过驾驶员从板厚方向Dt的一侧对板部11进行踩下操作,从而踏板垫10绕相对于延伸方向Ds垂直的轴心CL以规定度范围摆动。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即使在驾驶员对踏板垫10的踩下操作是最大的最大踩下状态下,踏板垫10的延伸方向Ds的一侧的部位与另一侧的部位相比也为靠车辆下方。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踏板垫10中的位于延伸方向Ds的一侧的部位称作踏板上端部12,将踏板垫10中的位于延伸方向Ds的另一侧的部位称作踏板下端部13。
[0045] 轴部件20是圆柱状的部件,被设置在与踏板垫10的板部11相比朝向车辆下方离开的位置。轴部件20被设置为,以轴心CL为中心向踏板轴心方向延伸,以绕轴心CL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壳体40支承。轴部件20中的踏板轴心方向的端部从壳体40的右侧面41突出。另外,壳体40的右侧面41是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轴心方向的一方(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车辆右侧)的面。连结部30将从该右侧面41突出的轴部件20的端部与踏板垫10的背面连接。因此,踏板垫10被设置为,跨踏板上端部12到踏板下端部13位于从壳体40朝向车辆上方离开的位置。
[0046] 连结部30是板状的部件,设置在壳体40的右侧面41的外侧。连结部30的一部分被固定在轴部件20的端部,连结部30中的踏板垫侧的部位被固定在踏板垫10的背面。连结部30随着踏板垫10的摆动而沿着壳体40的右侧面41平行地移动。
[0047] 在壳体40的右侧面41的一部分设置有凹部42。凹部42设置在壳体40的右侧面41中的当踏板垫10摆动时与连结部30面对的部位。此外,凹部42设置在壳体40的右侧面41中的比轴部件20靠车辆前方的部位。另一方面,连结部30在与设置于该壳体40的凹部42对应的位置具有限制部31。限制部31是连结部30的一部分被弯折而进入到凹部42的内侧的部位。在踏板垫10的非踩下状态下,设置于连结部30的限制部31与在壳体40的凹部42的上端设置的卡止部43卡止。由此,在踏板垫10的非踩下状态下,限制连结部30和踏板垫10向与根据驾驶员的踏力的增加而踏板垫10移动的方向相反方向移动。
[0048]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壳体40的内侧,设置有将轴部件20可旋转地支承的轴承、检测踏板垫10的摆动角的传感器、以及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等,该反作用力产生机构针对驾驶员施加到踏板垫10的踏力产生反作用力。
[0049] 在壳体40的左侧面44设置有比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46。通过在壳体40的左侧面44设置壁部46,从而防止比较大的异物从踏板轴心方向的另一侧(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车辆左侧)侵入到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
[0050] 壳体40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在搭载于车辆时从车辆前方侧朝向车辆后方侧而向车辆下方倾斜。因此,即使在小石子或砂子等的比较小的异物侵入到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的情况下,该异物也会沿着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向车辆后方侧滚落。
[0051]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与车辆的地板所成的倾斜角按壳体40的各部位而不同,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与车辆的地板所成的倾斜角也可以从壳体40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47到车辆后方侧的端部48相同。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相对于踏板轴心方向平行,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在第2实施方式等中所说明的,也可以是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的一部分相对于踏板轴心方向倾斜。
[0052] 如上所述,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而言,轴部件20设置在与踏板垫10相比朝向车辆下方离开的位置,连结部30将轴部件20的端部与踏板垫10的背面连接。因此,踏板装置在踏板垫10中的车辆下方侧的端部即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之间具有间隙S1。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以及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此外,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距离H1为能够将小石子或砂子等的比较小的异物排出的高度。在图3中,在小石子或砂子等的比较小的异物F1侵入到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的情况下,用虚线箭头A1表示了该异物F1的动态。如虚线箭头A1所示,该异物F1沿着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向车辆后方侧滚落,被从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向踏板装置外排出。
[0053] 另外,在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的一部分中,在与轴部件20对应的部位的踏板轴心方向的左右,分别设置有向车辆上方突出的突部49。在该突部49与踏板垫10之间也设有间隙S2。关于该突部49与踏板垫10的间隙S2、以及突部49的形状,将在后述的第7实施方式中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也可以是对于壳体40不设置突部49的结构。
[0054] 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是在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之间具有间隙S1的结构。由此,在异物侵入到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的情况下,该异物沿着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向车辆后方侧滚落。并且,该异物通过重力被从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之间的间隙S1排出。因此,对于该踏板装置而言,异物不会堆积在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所以不会发生由于异物而踏板垫10不再能够踩下操作这样的不良状况。因而,该踏板装置能够防止由于异物的侵入及堆积而导致踏板垫10的踩下操作变差。该踏板装置作为制动踏板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制动的安全性。
[0055] (第2实施方式)
[0056] 参照图5~图7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了壳体40的形状的一部分,关于其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0057] 如图5~图7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壳体40在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的一部分中具有朝向踏板轴心方向(即,车辆左右方向)向车辆下方倾斜的左右倾斜面50。在图5中,为了将左右倾斜面50容易理解地进行表示,虽然不是截面但也赋予了交叉线阴影。
[0058] 第2实施方式的左右倾斜面50从左侧面44侧朝向右侧面41侧向车辆下方倾斜。在连接着左右倾斜面50中的车辆上方侧的部位的左侧面44,设置有从该左侧面44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46。另一方面,左右倾斜面50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与右侧面41连接的连接部位51位于比连结部30及限制部31向车辆前方偏离的位置。
[0059] 如图7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夹入了比较大的异物F2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时,踏力从踏板垫10作用于该异物F2。接着,如图7的虚线箭头A2所示,该异物沿着左右倾斜面50向车辆下方侧移动,被从左右倾斜面50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与右侧面41连接的连接部位51向壳体40的右侧推出。
[0060] 在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左右倾斜面50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与右侧面41连接的连接部位51位于比连结部30及限制部31向车辆前方偏离的位置。因此,被夹入在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的异物如果从踏板垫10受到踏力,则沿着左右倾斜面50向车辆下方侧移动,不干扰限制部31及连结部30地被向壳体40的右侧推出。这样,该踏板装置即使在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夹入了比较大的异物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踏板垫10的踩下操作将该异物排出。因而,该踏板装置能够提高异物从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排出的排出性,防止发生由于异物的堆积而导致踏板垫10不再能够进行踩下操作这样的不良状况。
[0061] (第3~第5实施方式)
[0062] 第3~第5实施方式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变更了左右倾斜面50及壁部46的结构,关于其他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所以仅对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在第3~第5实施方式中参照的图8~图10是与第2实施方式中所参照的图6相当的部位的剖视图。
[0063] (第3实施方式)
[0064] 如图8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的一部分上的左右倾斜面50从右侧面41侧朝向左侧面44侧向车辆下方倾斜。在与左右倾斜面50中的车辆上方侧的部位连接的右侧面41,设置有从该右侧面41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461。
[0065]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第3实施方式中,设将轴部件20的端部与踏板垫10的背面连接的连结部30被设置在壳体40的左侧面44侧。在此情况下,左右倾斜面50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与左侧面44连接的连接部位52位于比该连结部30及限制部31向车辆前方偏离的位置。
[0066] 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夹入了比较大的异物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时,踏力从踏板垫10作用于该异物。并且,该异物如果从踏板垫10受到踏力,则沿着左右倾斜面50向车辆下方侧移动,不干扰限制部31及连结部30地被向壳体40的左侧推出。因而,踏板装置能够提高异物从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排出的排出性,防止发生由于异物的堆积而导致踏板垫10不再能够进行踩下操作这样的不良状况。
[0067]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壁部46、461中,有时将从左侧面44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46称作“左壁部46”,有时将从右侧面41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461称作“右壁部461”。
[0068] (第4实施方式)
[0069] 如图9所示,在第4实施方式中,壳体40具有从右侧面41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右壁部461、以及从左侧面44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左壁部46。在此情况下,左右倾斜面50具有从右侧面41侧朝向壳体40的中央部401向车辆下方倾斜的第1倾斜面501,以及从左侧面44侧朝向壳体40的中央部401向车辆下方倾斜的第2倾斜面502。另外,壳体40的中央部401是指壳体
40中的踏板轴心方向的中央部401。这样,第4实施方式的左右倾斜面50成为从左侧面44侧及右侧面41侧朝向中央部401向车辆下侧倾斜的形状。
[0070] 在第4实施方式中,由于壳体40具有右壁部461和左壁部46,所以防止了比较大的异物侵入到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的空间中。另一方面,侵入到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的空间中的小石子或砂子等的比较小的异物通过第1倾斜面501和第2倾斜面502而汇集到壳体40的中央部401。接着,该异物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沿着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向车辆后方侧滚动,被从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之间的间隙S1排出。因而,第4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也能够防止发生由于异物的堆积而导致踏板垫10不再能够进行踩下操作这样的不良状况。
[0071] (第5实施方式)
[0072] 如图10所示,在第5实施方式中,在壳体40的右侧面41及左侧面44都没有设置壁部。在此情况下,左右倾斜面50具有从壳体40的中央部401朝向右侧面41侧向车辆下方倾斜的第3倾斜面503、以及从壳体40的中央部401朝向左侧面44侧向车辆下方倾斜的第4倾斜面504。这样,第5实施方式的左右倾斜面50成为从中央部401朝向右侧面41侧及左侧面44侧向车辆下侧倾斜的形状。
[0073]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第5实施方式中,设将轴部件20的端部与踏板垫10的背面连接的连结部30也被设置在壳体40的左侧面44侧。在此情况下,第3倾斜面503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与右侧面41连接的连接部位51位于比该连结部30及限制部31向车辆前方偏离的位置。
[0074] 在第5实施方式中,在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夹入了比较大的异物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时,踏力从踏板垫10作用于异物。并且,该异物如果从踏板垫10受到踏力,则沿着第3倾斜面503或第4倾斜面504向右侧面41侧或左侧面44侧移动,不干扰限制部31及连结部30地被向壳体40的右侧或左侧推出。因而,踏板装置能够提高异物从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排出的排出性,防止发生由于异物的堆积而导致踏板垫10不再能够进行踩下操作这样的不良状况。
[0075] (第6实施方式)
[0076] 接着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在此之前,对参考例的踏板装置的结构及其问题进行说明。另外,参考例的踏板装置是本公开的发明人创作的,并非以往技术。
[0077] 如图11所示,参考例的踏板装置是在壳体40的左侧面44具有壁部46的结构。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设将踏板垫10与轴部件20连结的连结部30被设置在壳体40的右侧面41侧。并且,在从踏板轴心方向观察时,该参考例的踏板装置其壳体40的壁部46中的朝向车辆上方的面462与踏板垫10中的朝向壳体40侧的面101所成的角θ1为尖锐的锐角。
[0078] 在这样的参考例的结构中,如箭头A3所示,当例如小树枝那样的细长的异物F3进入到壳体40的壁部46与踏板垫10之间,并通过重力向下方移动时,会被夹在壳体40的壁部46与踏板垫10之间。于是,存在该异物F3成为障碍而使踏板垫10不再能够进行踩下操作这样的问题。
[0079] 相对于此,第6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是解决上述参考例的踏板装置的问题的装置。
[0080] 如图12所示,第6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所具备的踏板垫10具有从板部11向壳体40侧延伸的垫板下壁部14。垫板下壁部14被设置在相对于壳体40的壁部46在踏板轴心方向上相邻并且相对于连结部30在踏板轴心方向上对置的位置。通过该结构,在第6实施方式中,垫板下壁部14中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141与壳体40的壁部46中的朝向车辆上方的面462所成的角θ2是比在参考例的踏板装置的说明中图11所示的角θ1大的角。
[0081] 优选的是,垫板下壁部14中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141与壳体40的壁部46中的朝向车辆上方的面462所成的角θ2设定为在从踏板轴心方向观察时例如为45°以上。由此,即使在异物进入到垫板下壁部14中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141与壳体40的壁部46中的朝向车辆上方的面462之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踏板垫10确保一定的踩踏量。另外,垫板下壁部14中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141与壳体40的壁部46中的朝向车辆上方的面462所成的角θ2并不限于45°。例如,从针对异物在踏板垫10确保一定的踩踏量的观点看,该角θ2优选的是设定为60°以上,更优选的是设定为90°以上。
[0082] 如图13所示,在第6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例如小树枝那样的细长的异物F3进入到壳体40的壁部46与踏板垫10之间、并如箭头A3所示那样通过重力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在踏板垫10也被确保一定的踩踏量θ3。因此,驾驶员能够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使车辆减速。因而,该踏板装置能够抑制由于侵入到壳体40的壁部46与踏板垫10之间的异物而导致踏板垫10的踩下操作变差的情况。
[0083] (第7实施方式)
[0084] 参照图14~图16对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7实施方式对于在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的一部分中分别设置在踏板轴心方向的左右的突部49的形状、以及该突部49与踏板垫10之间的间隙S2进行说明。
[0085]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的一部分中,在与轴部件20对应的部位处的踏板轴心方向的左右,分别设置有向车辆上方突出的突部49。
[0086] 如图14~图16所示,在突部49中跨最大踩下状态到非踩下状态而与踏板下端部13对置的面491是以轴心CL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因此,如图16的箭头H2所示,跨踏板垫10的最大踩下状态到上述非踩下状态,在突部49与踏板下端部13之间的间隙S2被保持一定的大小。
[0087] 相比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图2及图3所示的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距离H1,图16所示的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2变小。因此可以想到,在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2中异物F4没有被排出而被残留下。对于这样的状况,在第7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跨踏板垫10的最大踩下状态到上述非踩下状态而使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2被保持为一定的大小。因此,即使在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2中残留异物F4的情况下,也不会有踏板垫10在踩下动作的途中发生不再能踩下、或在回位动作的途中不再回位的情况。因而,第7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即使在异物进入到突部49与踏板下端部13之间的间隙S2中的状态下,也能够在踩下动作时和回位动作时这两种情况下使踏板垫10可靠地动作。
[0088] (第8实施方式)
[0089] 参照图17~图20对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8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具备从踏板垫10向壳体40侧延伸的保护板15。保护板15保护连结构造体60突出到壳体40的外部的部位。
如图19所示,连结构造体60是从壳体40的内部突出到壳体40的外部而与踏板垫10连结的部件,由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连结杆70及覆盖部件80等构成。
[0090] 首先,对构成连结构造体60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连结杆70、覆盖部件80进行说明。
[0091] 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是对于通过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被施加于踏板垫10的踏力产生反作用力的机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具有板簧62、下保持架63、大径螺旋弹簧64、小径螺旋弹簧65、弹簧座66、上保持架67。
[0092] 板簧62的较长方向的一端621被固定于壳体40,板簧62的较长方向的另一端622为自由端。板簧62能够在相对于踏板垫10的摆动的轴心CL的轴向(以下,称作“踏板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下保持架63被固定在板簧62的较长方向的另一端622。
[0093] 大径螺旋弹簧64被下保持架63保持。在大径螺旋弹簧64与小径螺旋弹簧65之间设有弹簧座66。弹簧座66连结大径螺旋弹簧64与小径螺旋弹簧65。在小径螺旋弹簧65的踏板垫10侧设有上保持架67。这样,通过使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构成为包括多个弹性部件(即,板簧62、大径螺旋弹簧64、小径螺旋弹簧65),从而能够形成任意的踏力特性。
[0094] 连结杆70的一端71相对于上保持架67能够滑动,另一端72被固定在踏板垫10的下表面。连结杆70能够将驾驶员施加于踏板垫10的踏力传递给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将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产生的反作用力传递给踏板垫10。此外,连结杆70规定驾驶员没有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的非踩下状态下的踏板垫10的位置。
[0095] 覆盖部件80例如由橡胶件等形成为蛇腹的筒状。覆盖部件80的一方的端部81与壳体40中的壳体孔55的周缘部嵌合。此外,覆盖部件80的另一方的端部82嵌合在连结杆70的中途。覆盖部件80将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及连结杆70的一部分覆盖,并且防止异物从壳体孔55向壳体40的内侧侵入。
[0096] 此外,如果驾驶员意外地踢到上述的连结构造体60(即,覆盖部件80、连结杆70、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则例如有覆盖部件80破裂或连结杆70弯曲之类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第8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具备保护板15,该保护板15保护连结构造体60突出到壳体40的外部的部位。
[0097] 保护板15从踏板垫10向壳体40侧延伸,设置在相对于上述的连结构造体60的至少一部分在踏板轴心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进而,如图18的箭头OL表示,保护板15的一部分和壳体40的侧面的一部分在非踩下状态下也在踏板轴心方向上重叠。由此,即使在例如驾驶员的脚踢到保护板15等而从踏板装置的外部对保护板15作用了力的情况下,施加于该保护板15的载荷也被壳体40承接。因而,保护板15能够可靠地保护连结构造体60。
[0098] 另外,保护板15既可以设置在踏板垫10的右侧和左侧这两侧,或者也可以仅设置在踏板垫10的右侧,也可以仅设置在踏板垫10的左侧。换言之,保护板15既可以相对于连结构造体60设置在踏板轴心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这两侧,也可以相对于连结构造体60仅设置在踏板轴心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
[0099] 这里,图20表示通过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踏板垫10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如图20所示,在最大踩下状态下,在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有在相对于踏板垫10垂直的方向上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近的区域和远的区域。具体而言,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近的区域是包含图20中由箭头α表示的部位的区域。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是包含图20中由箭头β表示的部位的区域。另外,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是与在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左右倾斜面50的部位对应的区域。
[0100] 保护板15不覆盖在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因此,该远的区域向踏板轴心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开放。因而,壳体40的左右倾斜面50没有被保护板15覆盖而向踏板轴心方向中的配置有保护板15的一侧开放。由此,即使在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夹入了异物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时,该异物也不干扰保护板15地沿着左右倾斜面50被向壳体40的外侧推出。
[0101] 以上说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在踏板垫10的下表面具备保护板15。保护板15设置在相对于连结构造体60的至少一部分在板轴心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并且,保护板
15没有覆盖在最大踩下状态下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因而,该远的区域没有被保护板15覆盖而向踏板轴心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中的至少配置有保护板15的一侧开放。
[0102] 由此,第8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构成为,由保护板15保护连结构造体60,并且能够将进入到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的异物从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排出到外部。因而,该踏板装置能够兼顾连结构造体60的保护和异物的排出性的提高。
[0103] 进而,在第8实施方式中,如图18的箭头OL所示,在非踩下状态下,保护板15的一部分和壳体40的侧面的一部分在踏板轴心方向上重叠。
[0104] 由此,在非踩下状态下,即使在保护板15被驾驶员的脚等在踏板轴心方向上踢到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由此施加在保护板15上的载荷通过壳体40来承受。因而,能够由保护板15可靠地保护连结构造体60。
[0105] 另外,保护板例如既可以由金属或树脂等形成,或者也可以由橡胶等的弹性部件形成。
[0106] (第9实施方式)
[0107] 参照图21对第9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9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所具备的保护板15与在第8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装置相比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较宽的结构。保护板15被设置在相对于连结构造体60突出到壳体40的外部的部位的整体在踏板轴心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由此,保护板15能够可靠地保护连结构造体60从壳体40突出的部位。
[0108] 另外,在第9实施方式中,保护板15也不覆盖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因此,该远的区域向踏板轴心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中的至少配置有保护板15的一侧开放。因而,即使在壳体40与踏板垫10之间夹入了异物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时,该异物也不干扰保护板15地沿着左右倾斜面50被向壳体40之外推出。
[0109] 以上说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也能够起到与第8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10] (第10实施方式)
[0111] 参照图22说明第10实施方式。在第10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之间的间隙S1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112] 图22是在图2的III―III线的截面中踏板垫10被最大地踩下的状态(以下称作“最大踩下状态”)的剖视图。另外,在图22中省略了壳体40的内侧的构造。
[0113] 如图22所示,在最大踩下状态下,在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有在相对于踏板垫10垂直的方向上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近的区域及远的区域。具体而言,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近的区域是包含图22中由箭头α表示的部位的区域。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是包含图22中由箭头β表示的部位的区域。
[0114] 在第10实施方式中,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的距离H1在最大踩下状态下比踏板垫10与壳体40近的区域的距离α大。另外,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的距离H1是指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中的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距离H1。踏板垫10与壳体40近的区域的距离α是指踏板垫10与壳体40近的区域中的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α。并且,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和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之间的间隙S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
[0115]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的距离H1比踏板垫10与壳体40近的区域的距离α小的情况下,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和踏板垫10与壳体40近的区域的距离α同等的大小的异物侵入到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情况下,该大小的异物没有被从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排出。因此,该异物堆积在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由此,有可能使踏板垫10的踩下操作变差。
[0116] 相对于此,对于第10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而言,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的距离H1在最大踩下状态下比踏板垫10与壳体40近的区域的距离α大。因此,能够将和踏板垫10与壳体40近的区域的距离α同等的大小或比其小的异物从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排出。因而,该踏板装置能够抑制异物堆积在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能够防止踏板垫10的踩下操作变差。
[0117] (第11实施方式)
[0118] 参照图23对第1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1实施方式是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119] 如图23所示,在第11实施方式中,在最大踩下状态下,在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也有在相对于踏板垫10垂直的方向上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近的区域及远的区域。但是,在第11实施方式中,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中的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β比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的距离H1小。
[0120] 在该第11实施方式中,踏板下端部13与壳体40的间隙S1的距离H1比在最大踩下状态下踏板垫10与壳体40近的区域的距离α大。因而,第11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也能够起到与第10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同样的作用效果。
[0121] (第12实施方式)
[0122] 参照图24~图26说明第12实施方式。在第12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第8实施方式和第9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保护板15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123] 在第12实施方式中,保护板15由在通过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被施加在踏板垫10上的踏力G的作用下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形成。具体而言,保护板15例如由橡胶或弹性体等的弹性部件形成。
[0124] 图24是图18的XXIV方向的向视图,即从车辆前方侧观察踏板装置的图。图24表示对于踏板垫没有进行驾驶员的踩下操作的非踩下状态。相对于此,图25及图26表示驾驶员对于踏板垫的踩下操作为最大的最大踩下状态。
[0125] 图25例示了在壳体40的侧面41与保护板15之间夹着异物F5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在通过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施加在踏板垫10上的踏力G的作用下,保护板15弹性变形。因此,驾驶员能够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
[0126] 此外,图26例示了在车辆的地板90与保护板15之间夹着异物F6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在通过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施加在踏板垫10上的踏力G的作用下,保护板15弹性变形。因此,驾驶员能够对踏板垫10进行踩下操作。
[0127] 如以上说明,通过由弹性部件形成保护板15,第12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能够作为制动踏板装置进一步提高车辆制动的安全性。
[0128] (其他实施方式)
[0129]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踏板装置的一例,对制动踏板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踏板装置也可以是加速踏板装置。
[0130]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制动踏板装置用于线控制动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于主汽缸与制动踏板装置机械地连接的制动系统。
[0131]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轴部件20为圆柱状的部件、连结部30为板状的部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轴部件20和连结部30也可以通过将圆柱状的部件弯折等而一体地形成。
[0132]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连结部30的一部分设置了限制部31,但并不限于此,限制部31也可以设置在与踏板垫10一起运动的部件上。
[0133]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壳体40中的朝向踏板垫10侧的面45的一部分中、在踏板轴心方向的左右设置有突部49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该突部49也可以弃用。或者,也可以在壳体40的右侧面41的外侧及左侧面44的外侧设置突部49。
[0134] (7)在上述第8、9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非踩下状态下,保护板15的一部分与壳体40的侧面的一部分在踏板轴心方向上重叠,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果增加保护板15的板厚等来提高刚性,则也可以构成为,保护板15与壳体40的侧面的一部分在踏板轴心方向上不重叠。
[0135] (8)在由上述第8、第9实施方式参照的图17~图21中,图示了在踏板垫10与壳体40之间的空间中、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向踏板轴心方向的一侧开放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1~3、5~7实施方式与第8、9实施方式组合,做成踏板垫10与壳体40的距离远的区域在踏板轴心方向的另一侧开放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做成在踏板轴心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这两侧开放的结构。
[0136]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适当变更。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不是相互无关的,除了明确无法组合的情况以外,能够适当组合。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为是必要的情况以及从原理上明确认为是必要的情况等以外,当然未必是必要的要素。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是必要的情况以及从原理上明确被限定为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以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到构成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从原理上被限定为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以外,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0137] 本公开的特征如以下所述。
[0138] [第1观点]
[0139] 一种踏板装置,是风琴式的踏板装置,具备:踏板垫(10),具有在板厚方向(Dt)上有厚度并呈向延伸方向(Ds)延伸的板形状的板部(11),驾驶员对于上述板部从上述板厚方向的一侧进行踩下操作,从而上述踏板垫绕相对于上述延伸方向垂直的轴心(CL)进行旋转动作;轴部件(20),在与上述板部相比向车辆下方离开的位置,以上述轴心为中心向上述轴心的轴向延伸;壳体(40),以使上述轴部件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轴部件;以及连结部(30),连结上述踏板垫与上述轴部件;在上述驾驶员对于上述板部没有进行踩下操作的非踩下状态下,位于上述踏板垫的上述延伸方向的一侧的踏板上端部(12)与位于上述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的踏板下端部(13)相比位于车辆下方;在上述壳体与上述踏板下端部之间具有间隙(S1)。
[0140] [第2观点]
[0141] 如第1观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上述踏板垫被设置为,跨上述踏板上端部(12)到上述踏板下端部位于从上述壳体离开的位置;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之间的空间和上述壳体与上述踏板下端部的间隙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续。
[0142] [第3观点]
[0143] 如第1观点或第2观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上述壳体具有:左右倾斜面(50、501~504)、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一方的右侧面(41)以及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另一方的左侧面(44),上述左右倾斜面设置于朝向上述踏板垫侧的面(45)的一部分,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而向车辆下方倾斜,上述右侧面或上述左侧面中的配置有上述连结部的一侧的面与上述左右倾斜面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连接的连接部位(51、52)位于比上述连结部向车辆前方偏离的位置。
[0144] [第4观点]
[0145] 如第3观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在上述右侧面或上述左侧面中的配置有上述连结部的一侧的面设置有限制部(31),在上述非踩下状态下该限制部(31)限制上述连结部及上述踏板垫向与通过上述驾驶员增加踏力而上述踏板垫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上述右侧面或上述左侧面中的配置有上述连结部的一侧的面与上述左右倾斜面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连接的连接部位位于比上述限制部及上述连结部向车辆前方偏离的位置。
[0146] [第5观点]
[0147] 如第1观点至第4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上述壳体具有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一方的右侧面、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另一方的左侧面、以及从上述右侧面及上述左侧面的至少一方的面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46、461)。
[0148] [第6观点]
[0149] 如第1观点至第5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上述壳体具有:左右倾斜面、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一方的右侧面、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另一方的左侧面、以及从上述左右倾斜面中的车辆上方侧的部位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壁部,上述左右倾斜面设置于朝向上述踏板垫侧的面的一部分,朝向上述轴心的轴向而向车辆下方倾斜。
[0150] [第7观点]
[0151] 如第5观点或第6观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上述踏板垫具有从上述板部向上述壳体侧延伸的垫板下壁部(14),该垫板下壁部位于相对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壁部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相邻、且相对于上述连结部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对置的位置。
[0152] [第8观点]
[0153] 如第7观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从上述轴心的轴向观察时,上述垫板下壁部中的朝向车辆前方的面(141)与上述壳体的上述壁部中的朝向车辆上方的面(462)所成的角(θ2)为45°以上。
[0154] [第9观点]
[0155] 如第1观点至第8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在上述壳体中的朝向上述踏板垫侧的面的一部分中,在与上述轴部件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向车辆上方突出的突部(49);跨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上述踏板垫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到上述非踩下状态,上述壳体的上述突部与上述踏板下端部之间的间隙(S2)被保持为一定的大小。
[0156] [第10观点]
[0157] 如第9观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上述壳体的上述突部中的跨上述最大踩下状态到上述非踩下状态而与上述踏板下端部对置的面(491)是以上述轴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
[0158] [第11观点]
[0159] 如第1观点至第10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还具备:连结构造体(60),从上述壳体的内部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而与上述踏板垫连结;以及保护板(15),从上述踏板垫向上述壳体侧延伸,设置在与上述连结构造体突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重叠的位置,在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上述踏板垫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下,在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之间的空间,有在相对于上述踏板垫垂直的方向上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近的区域以及远的区域;上述保护板不覆盖上述远的区域;上述远的区域向上述轴心的轴向的一侧及另一侧中的至少配置有上述保护板的一侧开放。
[0160] [第12观点]
[0161] 如第11观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上述连结构造体具有:反作用力产生机构(61),对于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施加于上述踏板垫的踏力产生反作用力;连结杆(70),连结上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与上述踏板垫;以及覆盖部件(80),覆盖上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及上述连结杆的一部分。
[0162] [第13观点]
[0163] 如第11观点或第12观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在上述非踩下状态下,上述壳体的侧面的一部分与上述保护板的一部分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重叠。
[0164] [第14观点]
[0165] 如第1观点至第13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上述踏板下端部与上述壳体的间隙的距离(H1),比在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上述踏板垫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下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最近的区域中的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α)大。
[0166] [第15观点]
[0167] 如第1观点至第14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在通过上述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上述踏板垫进行了最大旋转动作的最大踩下状态下,在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之间的空间,有在相对于上述踏板垫垂直的方向上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近的区域及远的区域;上述踏板下端部与上述壳体的间隙的距离(H1),比在上述最大踩下状态下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近的区域中的上述踏板垫与上述壳体的距离(α)大。
[0168] [第16观点]
[0169] 如第1观点至第15观点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踏板装置,还具备:连结构造体(60),从上述壳体的内部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而与上述踏板垫连结;以及保护板(15),从上述踏板垫向上述壳体侧延伸,设置在相对于上述连结构造体突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轴心的轴向上重叠的位置;上述保护板由在上述驾驶员进行踩下操作而施加到上述踏板垫的踏力的作用下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形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