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车载电子设备及车辆

申请号 CN202410396873.2 申请日 2024-04-03 公开(公告)号 CN117997333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玺来; 郑柏林; 熊进松;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一种控制 信号 传输 电路 、车载 电子 设备及车辆,涉及电子线路技术领域。电路包括:被动传输模 块 ,主动传输模块,使能供电模块;被动传输模块的被动传输第一端口与主动传输模块的主动传输第二端口电性连接后作为所述 控制信号 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被动传输模块的被动传输第二端口作为控制 信号传输 电路的被动输出端口,主动传输模块的主动传输第一端口与使能供电模块的使能供电第一端口电性连接后作为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使能信号端口,主动传输模块的主动传输第三端口与使能供电模块的使能供电第二端口电性连接。通过实施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双向传输的信号复用单根硬线;节约硬线资源,节省布线空间;降低部材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具有:I/O传输端口,被动输出端口,使能信号端口,电源供电端口,其中,所述I/O传输端口用于与单路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包括:被动传输模,主动传输模块,使能供电模块;
所述被动传输模块具有:被动传输第一端口,被动传输第二端口;
所述主动传输模块具有:主动传输第一端口,主动传输第二端口,主动传输第三端口;
所述使能供电模块具有:使能供电第一端口,使能供电第二端口,使能供电第三端口;
所述被动传输第一端口与所述主动传输第二端口电性连接后作为所述I/O传输端口,所述被动传输第二端口作为所述被动输出端口,所述主动传输第一端口与所述使能供电第一端口电性连接后作为所述使能信号端口,所述主动传输第三端口与所述使能供电第二端口电性连接,所述使能供电第三端口作为所述电源供电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传输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复合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复合管具有: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
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被动传输第一端口,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串联所述第一电阻后接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后与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后与所述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电性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作为所述被动传输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电性连接后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电性连接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管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三晶体管第一极,第三晶体管第二极,第三晶体管第三极;
所述第四晶体管具有:第四晶体管第一极,第四晶体管第二极,第四晶体管第三极;
所述第三晶体管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所述第三晶体管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所述第三晶体管第三极作为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所述第四晶体管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所述第四晶体管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所述第四晶体管第三极作为所述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
所述第三晶体管第一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第一极的多数载流子类型相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传输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复合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
所述第二复合管具有: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
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作为所述主动传输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串联所述第五电阻后接地;
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串联所述第六电阻后与所述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作为所述主动传输第二端口,所述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串联所述第七电阻后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主动传输第三端口;
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串联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后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电性连接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管包括: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
所述第五晶体管具有:第五晶体管第一极,第五晶体管第二极,第五晶体管第三极;
所述第六晶体管具有:第六晶体管第一极,第六晶体管第二极,第六晶体管第三极;
所述第五晶体管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所述第五晶体管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所述第五晶体管第三极作为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所述第六晶体管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所述第六晶体管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所述第六晶体管第三极作为所述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
所述第五晶体管第一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第一极的多数载流子类型相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供电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九电阻,第十电阻;
所述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晶体管第一极,第一晶体管第二极,第一晶体管第三极;
所述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二晶体管第一极,第二晶体管第二极,第二晶体管第三极;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一极作为所述使能供电第一端口,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极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三极串联所述第十电阻后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一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一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三极电性连接后作为所述使能供电第三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二极作为所述使能供电第二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
所述第十一电阻串联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之间,以替代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之间的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串联所述第一电容后接地;
所述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依次串联所述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二电容后接地,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的连接处替代所述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作为所述被动传输第二端口;
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串联所述第十三电阻后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电性连接,以替代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之间的电性连接;
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依次串联所述第十四电阻、第五电阻后接地,以替代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串联所述第五电阻后接地;
所述第十四电阻与所述第五电阻的连接处替代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作为所述主动传输第一端口;
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替代所述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作为所述主动传输第二端口;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串联所述第十六电阻后与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电性连接,以替代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之间的电性连接;
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替代第一晶体管第一极,作为所述使能供电第一端口,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一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三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五电容与第九电阻并联;
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二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容与所述第六电容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还与微控制单元、第一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具有:微控第一端口,微控第二端口,微控第三端口;
所述第一电源具有:电源第一端口,电源第二端口;
所述微控第一端口与所述被动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微控第二端口与所述使能信号端口电性连接,所述微控第三端口与所述电源第一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第二端口与所述电源供电端口电性连接。
9.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
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通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与外接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T‑BOX;所述单路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硬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线;所述外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安全气囊、音箱、IVI、蓝牙芯片。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电子设备,单路信号传输线,外接电子设备;
车载电子设备具有I/O传输端口,所述I/O传输端口通过所述单路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外接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车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T‑BOX;所述单路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硬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铜线;所述外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安全气囊、音箱、IVI、蓝牙芯片。

说明书全文

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车载电子设备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子线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车载电子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技术已广泛融入当今的汽车制造,各车载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相互传输信号,协同配合,为乘客带来高安全性、高舒适度的驾乘体验。随着车载电子设备的增加,作为信号传输载体的传输线路数量大幅增加,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装备更多电子设备的压越来越大。常见的传输线路包括固化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线路,连接于设备之间的硬线等。电子线路数量的增加,将增加PCB的面积,不利于设备小型化;而硬线占用的体积更大,同时需装备连接器,以连通各设备PCB间的信号通路,因此,应用过多的硬线资源,将对相互连接的设备带来影响,以至于影响整车设计规划。
[0003]  以车辆电子设备的休眠/唤醒功能为例,为降低车辆整体能耗,电子设备在不工作时,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状态下,如需启用设备,该设备可被唤醒控制信号唤醒。例如: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安全气囊传感器发出的唤醒控制信号,则可被唤醒,进而触发紧急呼叫;MCU亦可主动发出唤醒控制信号,激活其他的休眠设备。为实现上述功能,通常需要在MCU和外部设备之间排布主动唤醒、被动唤醒两条控制信号通路,无形中增加了硬线资源的压力。因此,如何整合控制信号传输路径,缓解双向传输控制信号对于硬件资源的依赖,节约宝贵的空间资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实现单路控制信号传输路径对控制信号的双向传输,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电路,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具有:I/O传输端口,被动输出端口,使能信号端口,电源供电端口,其中,I/O传输端口用于与单路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包括:被动传输模,主动传输模块,使能供电模块;
被动传输模块具有:被动传输第一端口,被动传输第二端口;
主动传输模块具有:主动传输第一端口,主动传输第二端口,主动传输第三端口;
使能供电模块具有:使能供电第一端口,使能供电第二端口,使能供电第三端口;
被动传输第一端口与主动传输第二端口电性连接后作为I/O传输端口,被动传输第二端口作为被动输出端口,主动传输第一端口与使能供电第一端口电性连接后作为使能信号端口,主动传输第三端口与使能供电第二端口电性连接,使能供电第三端口作为电源供电端口。
[0006] 进一步地,被动传输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复合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复合管具有: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
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作为被动传输第一端口,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串联第一电阻后接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后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电性连接;
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后与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电性连接;
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电性连接,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作为被动传输第二端口;
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电性连接后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电性连接后接地。
[0007] 进一步地,第一复合管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三晶体管第一极,第三晶体管第二极,第三晶体管第三极;
第四晶体管具有:第四晶体管第一极,第四晶体管第二极,第四晶体管第三极;
第三晶体管第一极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第三晶体管第二极作为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第三晶体管第三极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第四晶体管第一极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第四晶体管第二极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第四晶体管第三极作为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
第三晶体管第一极,与第四晶体管第一极的多数载流子类型相异。
[0008] 进一步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十一电阻串联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之间,以替代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之间的电性连接,
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串联第一电容后接地;
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依次串联第十二电阻、第二电容后接地,
第十二电阻与第二电容的连接处替代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作为被动传输第二端口;
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串联第十三电阻后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电性连接,以替代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之间的电性连接。
[0009] 进一步地,主动传输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复合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复合管具有: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
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作为主动传输第一端口,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串联第五电阻后接地;
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串联第六电阻后与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电性连接;
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作为主动传输第二端口,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串联第七电阻后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作为主动传输第三端口;
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串联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后与第八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电性连接后接地。
[0010] 进一步地,第二复合管包括: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具有:第五晶体管第一极,第五晶体管第二极,第五晶体管第三极;
第六晶体管具有:第六晶体管第一极,第六晶体管第二极,第六晶体管第三极;
第五晶体管第一极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第五晶体管第二极作为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第五晶体管第三极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第六晶体管第一极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第六晶体管第二极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第六晶体管第三极作为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
第五晶体管第一极,与第六晶体管第一极的多数载流子类型相异。
[0011] 进一步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三电容;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依次串联第十四电阻、第五电阻后接地,以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串联第五电阻后接地;
第十四电阻与第五电阻的连接处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作为主动传输第一端口;
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电性连接,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替代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作为主动传输第二端口;
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电性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串联第十六电阻后与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电性连接,以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与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之间的电性连接。
[0012] 进一步地,使能供电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晶体管第一极,第一晶体管第二极,第一晶体管第三极;
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二晶体管第一极,第二晶体管第二极,第二晶体管第三极;
第一晶体管第一极作为使能供电第一端口,第一晶体管第二极接地;第一晶体管第三极串联第十电阻后与第二晶体管第一极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第一极与第九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三极电性连接后作为使能供电第三端口,第二晶体管第二极作为使能供电第二端口。
[0013] 进一步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还包括:第十七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十七电阻的一端替代第一晶体管第一极,作为使能供电第一端口,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第一极电性连接;
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三极电性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五电容与第九电阻并联;
第六电容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二极电性连接,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七电容与第六电容并联。
[0014] 进一步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还与微控制单元、第一电源电性连接;微控制单元具有:微控第一端口,微控第二端口,微控第三端口;
第一电源具有:电源第一端口,电源第二端口;
微控第一端口与被动输出端口电性连接,微控第二端口与使能信号端口电性连接,微控第三端口与电源第一端口电性连接,电源第二端口与电源供电端口电性连接。
[0015]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方法包括:响应于I/O传输端口接收到由单路信号传输线传输的被动控制信号,通过被动传输第二端口向微控制单元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
响应于微控制单元通过微控第二端口发出控制使能信号,由I/O传输端口向单路信号传输线发出相应的主动控制信号。
[0016]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路板,包括第一方面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与单路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0017] 进一步地,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固化于电路板;
当单路信号传输线为单根硬线时,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至少具有I/O信号管脚;
连接器装配于电路板之上,通过I/O信号管脚连接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与单根硬线电性连接。
[0018]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包括第三方面记载的电路板,电路板包括第一方面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通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与外接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其中,车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T‑BOX;单路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硬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线;外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安全气囊、音箱、IVI、蓝牙芯片。
[0019]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四方面记载的车载电子设备,单路信号传输线,外接电子设备;车载电子设备具有I/O传输端口,I/O传输端口通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与外接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其中,车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T‑BOX;单路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硬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铜线;外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安全气囊、音箱、IVI、蓝牙芯片。
[00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传输方法、电路板、车载电子设备及车辆,能够在双向传输控制信号时复用单根硬线;
2. 节约硬线资源,节省布线空间;
3. 降低部材成本。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动传输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动传输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能供电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复合管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复合管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被动传输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动传输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使能供电模块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电路与微控制单元以及第一电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信号传输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说明书附图中的编号,仅表示对各个功能部件或模块的区分,不表示部件或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5] 对于本申请说明书中涉及的元器件符号,在电路图中指代元器件的类型,并区分各个元器件,例如:R1,R2,C等;在相应的公式中表示元器件相应物理量的大小,以斜体加以区分,例如:电阻R1对应的电阻值为R1。
[0026]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各个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
[0027] 如今汽车对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尤其T‑BOX对于空间体积的要求更高,导致ISO线束的接插件、硬线资源紧张。为了节约硬线资源,将双向传输的控制信号通过单根硬线传输,本申请提供以下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具有:I/O传输端口101,被动输出端口102,使能信号端口103,电源供电端口104,其中,I/O传输端口101用于与单路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包括:被动传输模块110,主动传输模块120,使能供电模块
130;
被动传输模块110具有: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
主动传输模块120具有: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主动传输第三端口123;
使能供电模块130具有: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
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与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电性连接后作为I/O传输端口101,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作为被动输出端口102,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与使能供电第一端口
131电性连接后作为使能信号端口103,主动传输第三端口123与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电性连接,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作为电源供电端口104。
[0028] 单路信号传输线可以是固化于PCB上的金属化走线;也可以是用于传输信号的硬线。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硬线指ISO6722标准所定义的信号线。
[0029] 当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由I/O传输端口101接收到单路信号传输线传输的被动控制信号,则通过被动输出端口102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常,与被动输出端口102相连接的是微控制单元,该控制信号将传输至微控制单元,并控制微控制单元执行进一步的操作。
[0030] 以唤醒控制信号为例:被动唤醒控制信号是指外部设备,或外部传感器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微控制单元的信号。例如,在微控制单元休眠时,车身传感器感受到了撞击,则通过单根硬线发送被动唤醒控制信号,唤醒微控制单元,进而执行紧急呼叫等后续手段。
[0031] 类似地,响应于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微控第二端口发出控制使能信号,则由所述I/O传输端口发出主动控制信号。以微控制单元唤醒外部设备为例:当微控制单元需要主动唤醒某一外部设备时,微控制单元通过使能信号端口103发送主动唤醒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接收到该主动唤醒控制信号,则通过I/O传输端口101对相应设备进行唤醒。主动唤醒控制信号是指微控制单元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外部设备的信号。例如,唤醒车内麦克,进行音乐播放等。
[0032]  I/O传输端口101可以双向传输控制信号,双向传输的控制信号均通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传输。通过复用单路信号传输线,节约了硬件资源,节省布线空间,并进一步降低了部材的成本。
[0033]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被动传输模块110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复合管T10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复合管T100具有: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T101,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T104,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串联第一电阻R1后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后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后与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T104电性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电性连接,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作为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电性连接后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T101电性连接后接地。
[0034] 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T104用于与第二电源Pwr2连接。优选地,第二电源Pwr2为3.3V电源,用于为被动传输模块110中的晶体管提供工作电压,还用于为微控制单元的内部模块提供工作电压。第二电源Pwr2可以由电压转换电路对电池输出电压进行变换得到。本申请对第二电源Pwr2电压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0035] 关于被动传输模块所包含元器件,及元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阐述,实现了被动传输模块由被动传输第一端口接收信号,并由被动传输第二端口向与其连接的设备发送相应信号的功能。
[003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动传输模块120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复合管T200,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复合管T200具有: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T201,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T204,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作为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串联第五电阻R5后接地;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串联第六电阻R6后与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T204电性连接;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作为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串联第七电阻R7后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作为主动传输第三端口123;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串联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后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T201电性连接后接地。
[0037] 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T204用于与第二电源Pwr2连接。第二电源Pwr2向主动传输模块120中的晶体管提供工作电压。
[0038] 关于主动传输模块所包含元器件,及元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阐述,实现了被动传输模块由使能信号端口接收信号,并由主动传输第二端口向与其连接的设备发送相应信号的功能。
[0039]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使能供电模块130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晶体管T1具有: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第二晶体管T2具有: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作为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接地;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串联第十电阻R10后与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电性连接后作为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作为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
[0040] 关于使能供电模块所包含元器件,及元器件之间连接关系的阐述,实现了在能供电第三端口上电的情况下,当使能供电模块由使能供电第一端口接收使能信号时,由使能供电第二端口向主动传输模块供电的功能。
[0041] 可选地,第一晶体管T1为N沟道MOSFET,第二晶体管T2为PNP三极管
[0042] 优选地,第一晶体管T1为NPN三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为基极,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为发射极,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为集电极;第二晶体管T2为P沟道MOSFET,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为栅极,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为漏极,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为源极。
[0043] 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还作为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用于与蓄电池正极连接,蓄电池负极通常接地。在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接收到高电平时,向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提供对应的输出高电平。该蓄电池的输出电压通常为11 15V,优选为12V。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在第二晶体管T2导通后,输出与蓄电池正极电压对应的电压,在不计导通压降的情况下,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输出的电压即为蓄电池正极电压。
[0044]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复合管T100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三晶体管T3具有: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第四晶体管T4具有: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
[0045] 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作为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T104,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T101,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作为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与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的多数载流子类型相异;第一复合管是实现被动传输模块电路逻辑功能的重要器件。
[004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复合管T200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五晶体管T5具有: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第五晶体管第二极T52,第五晶体管第三极T53;第六晶体管T6具有:第六晶体管第一极T61,第六晶体管第二极T62,第六晶体管第三极T63。
[0047] 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第五晶体管第二极T52作为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T204,第五晶体管第三极T53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第六晶体管第一极T61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第六晶体管第二极T62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T201,第六晶体管第三极T63作为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与第六晶体管第一极T61的多数载流子类型相异;第二复合管是实现主动传输模块电路逻辑功能的重要器件。
[004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晶体管T3为P沟道增强型MOSFET,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为栅极,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为源极,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为漏极;第四晶体管T4为N沟道增强型MOSFET,第四晶体管第一极为T41栅极,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为源极,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为漏极;第五晶体管T5为P沟道增强型MOSFET,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为栅极,第五晶体管第二极T52为源极,第五晶体管第三极T53为漏极;第六晶体管T6为N沟道增强型MOSFET,第六晶体管第一极为T61栅极,第六晶体管第二极T62为源极,第六晶体管第三极T63为漏极。
[0049] 优选地,第三晶体管T3为PNP三极管,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为基极,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为发射极,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为集电极,第四晶体管T4为NPN三极管,第四晶体管第一极为T41基极,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为发射极,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为集电极;第五晶体管T5为PNP三极管,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为基极,第五晶体管第二极T52为发射极,第五晶体管第三极T53为集电极,第六晶体管T6为NPN三极管,第六晶体管第一极为T61基极,第六晶体管第二极T62为发射极,第六晶体管第三极T63为集电极。
[0050] 将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接入电源,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的逻辑功能得以正常运行。对控制信号传输电路上电需要将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与第二电源端口302。第二电源Pwr2与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T104,以及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T204连接。优选地,第二电源端口302输出12V电压;第二电源Pwr2提供3.3V电压。12V电压可由蓄电池正极提供,亦可对蓄电池正极电压进行直流电压变换进行输出。常用的直流电压变换手段包括:采用DC‑DC变换器,采用LDO等,本申请不加以限定。
[0051] 下面,将以唤醒控制信号为例,阐述信号传输电路100的工作原理。当微控制单元处于低功耗或休眠状态下,当承担双向信号传输的单根硬线维持低电平传输至I/O传输端口101,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为低电平,第一二极管D1导通,拉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的电压。此时,第一复合管T100中的第三晶体管T3在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低电平的作用下导通,使第二电源Pwr2的高电平经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并作用于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01,使第四晶体管T4导通,由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输出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经被动输出端口102传导至微控制单元。由于唤醒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有效,此时,微控制单元无法被唤醒。
[0052] 微控制单元处于休眠状态,被外部信号唤醒属于被动唤醒。此时,由单根硬线传输的被动唤醒控制信号经过I/O传输端口101传输至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第一二极管D1关断,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受第二电源Pwr2的高电平作用,第三晶体管T3在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高电平的作用下关断,进而关断第四晶体管T4,使得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获得高电平。该高电平信号经被动输出端口102传导至微控制单元,将处于休眠状态的微控制单元唤醒。
[0053] 当微控制单元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对其他外部设备的唤醒,属于主动唤醒。当微控制单元需要唤醒外部设备时,发出高电平使能信号,通过使能信号端口103分别传导至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和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第一晶体管T1在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高电平的作用下导通,致使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1的电位被拉低,使得第二晶体管T2导通,由于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与蓄电池正极相连,通常蓄电池负极接地,在第二晶体管T2导通的情况下,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输出蓄电池正极电压,通常为12V电压。
[0054]  12V电压经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传输至主动传输第三端口123,使得第二二极管D2导通。于此同时,经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传输至主动传输模块120的高电平使能信号作用于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使得第五晶体管T5关断,进而使第六晶体管T6关断,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呈现高阻态,12V电压经主动传输第三端口123传输至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并通过I/O传输端口101经单根硬线向外部设备发送主动唤醒信号,唤醒相应设备。
[0055] 当微控制单元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不需要唤醒外部设备时,使能信号端口103维持低电平。该低电平传输至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使得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接收低电平,第五晶体管T5在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低电平的作用下导通,使得第二电源Pwr2电压以高电平传输至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第六晶体管T6在第六晶体管第一极T61的作用下导通,使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输出低电平,并经硬线传输至相应的外部设备。由于唤醒外部设备的信号为高电平,因此,外部设备在低电平作用下保持休眠状态。
[0056] 被动唤醒控制信号、主动唤醒控制信号皆通过硬线传输,实现了一根硬线对双向高电平信号的传输。
[0057]  表1示出了本申请所公开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电路逻辑。在相应的工作状态下,相关端口的电平状态。表1中,H表示高电平,L表示低电平。以蓄电池正极电压12V,第二电源Pwr2提供3.3V电压为例,I/O传输端口101所传输信号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幅值为12V,唤醒信号端口102所传输信号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幅值为3.3V,使能信号端口103所传输信号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幅值为3.3V,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所传输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幅值为12V。
[0058]  表1 控制信号传输电路逻辑
[0059] 需要说明的是,微控制单元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发出唤醒控制信号,唤醒控制信号经过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的转换,由I/O传输端口发出主动唤醒控制信号,以唤醒相应的外部休眠设备。此时,主动唤醒控制信号仍会经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传输至被动传输模块110,并由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向被动输出端口102传输被动传输信号。但此时微控制单元已处于被唤醒的正常工作状态,因此,主动唤醒信号对于已被唤醒的微控制单元不起作用。
[0060] 以上内容阐述了本申请所公开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的基本电路结构以及电路逻辑。为了保障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另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如图7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第十一电阻R11串联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之间,以替代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之间的电性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串联第一电容C1后接地;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依次串联第十二电阻R12、第二电容C2后接地,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二电容C2的连接处替代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作为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串联第十三电阻R13后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电性连接,以替代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之间的电性连接。
[0061] 通过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的设置,将被动传输模块110的工作电流限制在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安全工作范围内;通过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设置,稳定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工作时,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的端口电压,避免端口信号偏离相应电压而造成信号误触发。
[0062] 如图8所示,在图3的基础上,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依次串联第十四电阻R14、第五电阻R5后接地,以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串联第五电阻R5后接地;第十四电阻R14与第五电阻R5的连接处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作为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电性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替代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作为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电性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串联第十六电阻R16后与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电性连接,以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与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之间的电性连接。
[0063] 通过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的设置,限制主动传输模块120的工作电流,以满足主动传输模块120中各个元器件的安全工作范围;通过第三电容C3的设置,稳定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的输出电压。
[0064] 如图9所示,在图4的基础上,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替代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作为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电性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电性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与第九电阻R9并联;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3电性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C7与第六电容C6并联。
[0065] 通过第十七电阻R17限制流过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的电流,使第一晶体管T1工作在安全范围内;设置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稳定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的端口电压。
[006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还与微控制单元200,以及第一电源300电性连接。
[0067] 微控制单元200具有:微控第一端口201,微控第二端口202,微控第三端口203;第一电源300具有:电源第一端口301,电源第二端口302;
微控第一端口201与被动输出端口102电性连接,微控第二端口202与使能信号端口103电性连接,微控第三端口203与电源第一端口301电性连接,电源第二端口302与电源输入端口104电性连接。
[0068] 图10示出了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与微控制单元200(即MCU),以及第一电源300的连接方式。图10还示出了I/O传输端口101与硬线900电性连接。第一电源300向使能供电模块130提供12V电压,并向微控制单元200提供工作电压。第一电源300可以是蓄电池,直接输出蓄电池电压;也可以对蓄电池进行直流电压变换,输出符合使能供电模块130、微控制单元200的工作电压。当第一电源300以直流电压变换的方式,对使能供电模块130、微控制单元200输出工作电压时,第一电源300中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该电源管理模块可以是DC‑DC变换器、LDO等常规的直流电压变换器,本申请不加以限定。
[0069]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一种控制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方法包括:S100:响应于I/O传输端口接收到由单路信号传输线传输的被动控制信号,通过被动传输第二端口向微控制单元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
S200:响应于微控制单元通过微控第二端口发出控制使能信号,由I/O传输端口向单路信号传输线发出相应的主动控制信号。
[0070] 经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主动控制信号将传输至相应的设备。
[0071] 第一方面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在此不再赘述。
[0072]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0073]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电路板,包括第一方面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与单路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0074] 优选地,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固化于电路板;
当单路信号传输线为单根硬线时,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至少具有I/O信号管脚;
连接器装配于电路板之上,通过I/O信号管脚连接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与单根硬线电性连接。当该连接器的公/母头对应连接时,I/O信号管脚与硬线形成双向信号传输链路。
[0075]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包括第三方面记载的电路板,电路板包括第一方面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通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与外接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其中,车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T‑BOX;单路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硬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铜线;外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安全气囊、音箱、IVI、蓝牙芯片。
[007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第四方面记载的车载电子设备,单路信号传输线,外接电子设备;车载电子设备具有I/O传输端口,I/O传输端口通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与外接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其中,车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T‑BOX;单路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硬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铜线;外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安全气囊、音箱、IVI、蓝牙芯片。
[0077] 第一方面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第三方面记载的电路板,在此不再赘述。
[0078]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传输方法、电路板及车辆,能够使双向传输的信号复用单根硬线;节约硬线资源,节省布线空间;降低部材成本。
[0079]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80] 实施例一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如图1所示,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具有:I/O传输端口101,被动输出端口102,使能信号端口103,电源供电端口104,其中,I/O传输端口101用于与单路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包括:被动传输模块110,主动传输模块120,使能供电模块
130;
被动传输模块110具有: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
主动传输模块120具有: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主动传输第三端口123;
使能供电模块130具有: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
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与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电性连接后作为I/O传输端口101,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作为被动输出端口102,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与使能供电第一端口
131电性连接后作为使能信号端口103,主动传输第三端口123与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电性连接,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作为电源供电端口104。
[0081]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被动传输模块110,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复合管T10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
第一复合管T100具有: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T101,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T104,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被动传输第一端口111,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串联第一电阻R1后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后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后与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T104电性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电性连接,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作为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电性连接后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T101电性连接后接地。
[0082] 主动传输模块120,如图3所示,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复合管T200,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复合管T200具有: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T201,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T204,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作为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串联第五电阻R5后接地;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串联第六电阻R6后与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T204电性连接;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作为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串联第七电阻R7后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作为主动传输第三端口123;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串联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后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T201电性连接后接地。
[0083] 使能供电模块130,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晶体管T1具有: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第二晶体管T2具有: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作为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接地;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串联第十电阻R10后与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电性连接后作为使能供电第三端口133,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作为使能供电第二端口132。
[0084] 第一复合管T100,如图5所示,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三晶体管T3具有: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第四晶体管T4具有: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
[0085] 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作为第一复合管第四管脚T104,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作为第一复合管第一管脚T101,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作为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与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的多数载流子类型相异。
[0086] 第二复合管T200,如图6所示,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五晶体管T5具有: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第五晶体管第二极T52,第五晶体管第三极T53;第六晶体管T6具有:第六晶体管第一极T61,第六晶体管第二极T62,第六晶体管第三极T63。
[0087] 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第五晶体管第二极T52作为第二复合管第四管脚T204,第五晶体管第三极T53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第六晶体管第一极T61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第六晶体管第二极T62作为第二复合管第一管脚T201,第六晶体管第三极T63作为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第五晶体管第一极T51,与第六晶体管第一极T61的多数载流子类型相异。
[0088]  实施例一记载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089]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
如图7所示,第十一电阻R11串联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之间,以替代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复合管第五管脚T105之间的电性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串联第一电容C1后接地;
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依次串联第十二电阻R12、第二电容C2后接地,
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二电容C2的连接处替代第一复合管第六管脚T106,作为被动传输第二端口112;
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串联第十三电阻R13后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电性连接,以替代第一复合管第二管脚T102与第一复合管第三管脚T103之间的电性连接;
如图8所示,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依次串联第十四电阻R14、第五电阻R5后接地,以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串联第五电阻R5后接地;
第十四电阻R14与第五电阻R5的连接处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五管脚T205,作为主动传输第一端口121;
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电性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替代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作为主动传输第二端口122;
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二复合管第六管脚T206电性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串联第十六电阻R16后与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电性连接,以替代第二复合管第二管脚T202与第二复合管第三管脚T203之间的电性连接;
如图9所示,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替代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作为使能供电第一端口131,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电性连接;
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电性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第五电容C5与第九电阻R9并联;
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3电性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第七电容C7与第六电容C6并联。
[0090]  实施例二记载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091]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信号传输电路100,如图10所示,还与微控制单元200,以及第一电源300电性连接;
微控制单元200具有:微控第一端口201,微控第二端口202,微控第三端口203;
第一电源300具有:电源第一端口301,电源第二端口302;
微控第一端口201与被动输出端口102电性连接,微控第二端口202与使能信号端口103电性连接,微控第三端口203与电源第一端口301电性连接,电源第二端口302与电源供电端口104电性连接。
[0092]  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记载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093] 实施例五下面将阐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在微控制单元主/被动唤醒业务的应用。
[0094] 在该应用下,主/被动换型控制信号通过单根硬线传输。当I/O传输端口接收到高电平被动唤醒信号时,被动传输第二端口输出高电平,通过微控第一端口传输至微控制单元,完成微控制单元的被动唤醒。
[0095]  当微控制单元需要主动唤醒外部设备时,微控制单元通过微控第二端口发送使能信号,I/O传输端口输出高电平至相应外部设备,以唤醒相应外部设备。主/被动唤醒信号均通过单根硬线传输。电路的工作原理已在前文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0096] 实施例六下面将阐述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在IVI静音业务的应用。
[0097] 在该应用下,IVI正在播放音乐,当T‑BOX接收到紧急呼叫任务时,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向IVI发送主动静音控制信号。
[0098]  同样在IVI正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当T‑BOX接到推销电话,由于推销电话的优先级低于音乐播放,IVI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向T‑BOX发送被动静音控制信号,将T‑BOX静音。主/被动静音信号均通过单根硬线传输。电路的工作原理已在前文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0099] 实施例七下面将阐述控制芯片与蓝牙芯片之间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电路进行唤醒控制信号交互的应用。
[0100] 控制芯片向蓝牙芯片发送主动唤醒控制信号,控制蓝牙芯片播放蓝牙设备中的歌曲;当蓝牙芯片接收到高优先级信号,蓝牙芯片向控制芯片发送被动唤醒控制信号,唤醒控制芯片,使之执行该高优先级信号所对应的任务。
[0101]  在本应用中,控制芯片与蓝牙芯片之间的主/被动唤醒控制信号通过固化于PCB上的电子线路传输。
[0102] 实施例八一种控制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任一实施例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如图11所示,包括:
S100:响应于I/O传输端口接收到由单路信号传输线传输的被动控制信号,通过被动传输第二端口向微控制单元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
S200:响应于微控制单元通过微控第二端口发出控制使能信号,由I/O传输端口向单路信号传输线发出相应的主动控制信号。
[0103]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记载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104] 实施例九一种电路板,包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任一实施例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与单路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0105]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记载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106]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九的基础上,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
控制信号传输电路固化于电路板;
当单路信号传输线为单根硬线时,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至少具有I/O信号管脚;
连接器装配于电路板之上,通过I/O信号管脚连接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与单根硬线电性连接。实施例六记载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107] 实施例十一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九或实施例十记载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任一实施例记载的控制信号传输电路。
[0108]  控制信号传输电路的I/O传输端口通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与外接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其中,车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T‑BOX;单路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硬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铜线;外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安全气囊、音箱、IVI、蓝牙芯片。
[0109] 实施例十二一种车辆,包括实施例十一记载的车载电子设备,
单路信号传输线,外接电子设备;
车载电子设备具有I/O传输端口,I/O传输端口通过单路信号传输线与外接电子设备电性连接;其中,车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T‑BOX;单路信号传输线至少包括硬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铜线;外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安全气囊、音箱、IVI、蓝牙芯片。实施例十一记载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110]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装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器被安装,或者从ROM 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外部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011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Radio Frequency, 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112]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服务器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服务器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服务器执行时,使得该服务器:响应于检测到终端的外设模式未激活时,获取终端上应用的率;在帧率满足息屏条件时,判断用户是否正在获取终端的屏幕信息;响应于判断结果为用户未获取终端的屏幕信息,控制屏幕进入立即暗淡模式。
[0113]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 Smalltalk, 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0114]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115]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116]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