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测时学 / 无线电控制的计时器[2013.01] / 一种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一种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申请号 CN202110003944.4 申请日 2021-01-04 公开(公告)号 CN114727379A 公开(公告)日 2022-07-08
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雨虹; 陈腾豪;
摘要 本 申请 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包括:获取来自全球导航卫 星系 统卫星的GNSS 信号 并产生秒脉冲(1pps)信号;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相对应的同步参考源同步,其中,所述多种同步模式包括以所述GNSS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卫星同步模式和以第二用户设备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参考UE同步模式。本申请通过提高同步的 稳定性 ,进一步提高了同步通信的收包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同步方法,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卫星的GNSS信号并产生秒脉冲(1pulse per second,1pps)信号;
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相对应的同步参考源同步,其中,所述多种同步模式包括以所述GNSS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卫星同步模式和以第二用户设备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参考UE同步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同步模式还包括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作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自同步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
在所述GNSS卫星的个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以及所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为1s或者所述周期在设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卫星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
在下列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确定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S‑RSRP)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其中,所述下列情况包括:所述GNSS卫星的个数小于第一阈值,所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小于第二阈值,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不为1s或者所述周期不在设定范围内;
在确定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参考UE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
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
在确定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自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的所述设定范围为1s±100ns。
7.一种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单元,用于获取来自所述GNSS的GNSS信号并产生1pps信号;
调制解调单元,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选的所述一种同步模式相对应的同步参考源同步,其中,所述多种同步模式包括以所述GNSS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卫星同步模式和以第二用户设备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参考UE同步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同步模式还包括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作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自同步模式。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
在所述GNSS卫星的个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以及所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在设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卫星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
在下列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确定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S‑RSRP)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其中,所述下列情况包括:所述GNSS卫星的个数小于第一阈值,所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小于第二阈值,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不在设定范围内;
在确定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参考UE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的所述设定范围为1s±100ns。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
在确定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自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导致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无线通信的各种应用场景中(例如,LTE‑V2X(Long Term Evolution Vehicle to everything,基于4G LTE系统的车载单元与其他设备通讯)中的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到车)、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到基础设施)以及V2P(Vehicle to People,车到人)),为了保持通信的正确性,同一系统中的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需要遵循同一时序,即同步时序。
[0003] 在LTE‑V2X的应用场景中,OBU(On‑Board Unit,车载单元)之间、OBU和RSU(Road‑Side Unit,路侧单元)之间除了通过卫星通信外,还可以通过PC5(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接口通信。PC5接口是一种不需要通过基站转发,直接在用户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直连通信接口,是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直接通信的接口的一种。对于一个UE来说,可以与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出的一种同步模式相对应的同步参考源同步,其中多种同步模式包括以GNSS卫星作为同步参考源的卫星同步模式。
[0004] 现有技术中,UE根据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是否可靠来确定是否选择卫星同步模式,即,如果卫星信号可靠则选择卫星同步模式,反之则选择其他同步模式。但是,UE在执行与GNSS卫星作为同步参考源的卫星同步时,需要同时参考上述卫星信号以及UE产生的秒脉冲(1pulse per second,1pps)信号。也就是说,如果产生的1pps信号不稳定的话,也会影响UE与卫星同步的效果,即,将影响UE与卫星的通信的准确率。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进一步提高UE与卫星之间的通信准确率,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0006]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卫星的GNSS信号并产生秒脉冲(1pulse per second,1pps)信号;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相对应的同步参考源同步,其中,所述多种同步模式包括以所述GNSS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卫星同步模式和以第二用户设备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参考UE同步模式。
[0007] 上述的同步方法中,所述多种同步模式还包括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作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自同步模式。
[0008] 上述的同步方法中,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在所述GNSS卫星的个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以及所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为1s或者所述周期在设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卫星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0009] 上述的同步方法中,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在下列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确定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S‑RSRP)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其中,所述下列情况包括:所述GNSS卫星的个数小于第一阈值,所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小于第二阈值,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不为1s或者所述周期不在设定范围内;在确定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参考UE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0010] 上述的同步方法中,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的所述设定范围为1s±100ns。
[0011] 上述的同步方法中,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在确定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自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001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同步方法结合1pps信号对同步情况进行监测,根据同步情况及时切换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提高了第一用户设备的收包率。
[0013]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车载单元,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单元,用于获取来自所述GNSS的GNSS信号并产生1pps信号;调制解调单元,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选的所述一种同步模式相对应的同步参考源同步,其中,所述多种同步模式包括以所述GNSS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卫星同步模式和以第二用户设备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参考UE同步模式。
[0014] 上述的车载单元中,所述多种同步模式还包括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作为所述同步参考源的自同步模式。
[0015] 上述的车载单元中,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在所述GNSS卫星的个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以及所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大于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在设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卫星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0016] 上述的车载单元中,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在下列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确定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S‑RSRP)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其中,所述下列情况包括:所述GNSS卫星的个数小于第一阈值,所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小于第二阈值,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不在设定范围内;在确定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参考UE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0017] 上述的车载单元中,所述1pps信号的周期的所述设定范围为1s±100ns。
[0018] 上述的车载单元中,所述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GNSS信号和1pps信号,从多种同步模式中选择一种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包括:在确定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所述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自同步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同步模式。
[001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用于第一用户设备的车载单元中的调制解调单元对物理层的1pps信号的稳定性进行了判断,并结合该判断的结果确定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收包率。
[002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0021]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导致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执行上述的方法。
[002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在第一用户设备的同步切换过程中综合考虑了GNSS信号、1pps信号和来自参考UE的信号,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1pps信号不稳定时,第一用户设备仍仅依据GNSS信号可靠的判定而继续选择卫星同步模式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用户设备的收包率。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车联网系统的示意图;
[0024]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在不同同步模式下切换的示意图;
[0025]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的示意图;
[0026]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用户设备在不同同步模式下切换的示意图;
[0027]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OBU所执行的同步方法流程图
[0028]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申请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申请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申请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申请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 此外,各种操作将以最有助于理解说明性实施例的方式被描述为多个离散操作;然而,描述的顺序不应被解释为暗示这些操作必须依赖于顺序。特别是,这些操作不需要按呈现顺序执行。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1]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本文中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进行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特征可以被称为第二特征,并且类似地第二特征可以被称为第一特征。
[0032] 除非上下文另有规定,否则术语“包含”、“具有”和“包括”是同义词。短语“A/B”表示“A或B”。短语“A和/或B”表示“(A)、(B)或(A和B)”。
[0033]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单元”、“装置”可以指代,可以指或者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或者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的一部分。
[0034] 还需声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方法、流程进行编号是为了便于引用,而不是限定先后顺序,各步骤之间如有先后顺序,当以文字说明为准。
[0035]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6]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系统100的示意图。车联网系统100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1和GNSS(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卫星102。UE101可以是一种物联网设备,例如,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RSU)101a和多个车辆(例如UE101 b、c)。RSU101a一般为固定在道路边的公用设施,多数情况下,可以与GNSS卫星102保持稳定、可靠的通信,可以作为同步参考源向其他UE,例如UE101 b、c,提供同步信息以及地图(MAP)信息、信号灯消息(Signal Phase and Timing Message,SPAT)、路侧单元消息(Road Side Information,RSI)和路侧安全消息(Road Side Message,RSM)等有关道路控制信息方面的消息。UE101 b或UE101c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源power、V2X/GNSS天线、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和例如CAN总线的各种总线。其中,UE101中的OBU可以直接通过V2X/GNSS天线与GNSS卫星102通信,以获得GNSS卫星信号,也可以与其他UE(例如UE101 b/UE101c与RSU101a之间,或者UE101 b与UE101c之间)通信,以获得同步参考信号。通常,同步参考信号从PSB(物理侧行链路广播,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消息中获取。为了实现车辆间安全信息的传递,UE101 b/UE101c中的OBU单元还不间断的发送车辆安全消息(Bus Side Message,BSM)。GNSS卫星102包括任何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中的卫星。目前,GNSS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lobale Position System,GPS)、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ystem,BDS)。
UE101可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导航/定位系统实现同步和通信。
[0037] 图1所示的车联网系统100中,一方面,由于UE101(车辆)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其本身的绝对位置数据保持不断刷新,在计算两个UE101之间的相对距离时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因此车联网系统100中的UE101需要通过GNSS卫星102获取统一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没有GNSS卫星102作为同步通信的参考源的情况下,一个UE101可以以另一个UE101作为同步参考源,并且,优选已经与GNSS卫星102同步的UE101。在更极端的情况下,一个UE101不但没搜索到可靠的GNSS卫星102作为同步参考源,也没有找到另一个UE101作为同步参考源,那么,该UE101可以以自己作为同步参考源,但同时还要继续搜索GNSS卫星102或另一个UE101作为同步参考源。
[0038] 虽然图1中示出了车联网系统100这一种系统,本领域的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他适合的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图1中的UE101还可以包括其他用户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视频游戏设备、机顶盒、虚拟现实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其他物联网设备、工业控制设备、流媒体客户端设备、电子书、阅读设备、POS机以及其他设备。
[0039]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UE101在不同同步模式下切换的示意图。上述不同同步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三种:卫星同步模式、参考UE同步模式和自同步模式。卫星同步模式是指UE101以GNSS卫星102为同步参考源的同步模式。在卫星同步模式下,UE101获取GNSS卫星102给出的绝对时间(又称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信息,以获取用于同步通信的同步时钟。参考UE同步模式是指UE101以其他UE为同步参考源。优选地,该其他UE已与GNSS卫星102同步,例如,UE101b以RSU101a作为同步参考源,或者UE101c以UE101 b作为同步参考源,等等。在UE101 b以RSU101a作为同步参考源,而UE101c又以UE101 b作为同步参考源的情况下,UE101b又被称为中继UE。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若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例如,RSU101a)的S‑RSRP值足够大,那么在其覆盖范围内,不需要配置其他UE(例如,UE101 b或者UE101c)作为中继UE,也不需要为这些其他UE配置广播信道,以节约系统资源和UE的电源消耗。在参考UE同步模式下,UE101b或UE101c通过其OBU中的PC5端口获取其他UE发送的同步信号,并将该同步信号作为同步通信的同步时钟。自同步模式是指,UE101以自己作为同步参考源进行同步通信。
[0040] 为了保证同步可靠性的要求,在车联网系统100中,与GNSS卫星102同步是最高优先级的同步模式,其次是参考UE同步模式,而自同步模式则是优先级最低的同步模式。对于处在较低同步优先级的UE101来说,要保持检测是否有更高优先级的同步模式可用,如有可靠的更高优先级的同步参考源,则处于较低同步优先级的UE101需要及时切换到较高优先级的同步模式。例如,假设一个UE101处在参考UE同步模式下,则该UE101需要保持检测是否有可靠的GNSS卫星102,一旦有可靠的GNSS卫星102出现,则该UE101的同步模式就可以切换为卫星同步模式。又例如,假设一个UE101处在自同步模式下,则该UE101一方面需要保持检测是否有可靠的GNSS卫星102,另一方面需要保持检测是否有其他UE可以作为同步参考源,如有可靠的GNSS卫星102则切换到卫星同步模式,如没有可靠的GNSS卫星102,但是有可靠的其他UE,则切换到参考UE同步模式。根据3GPP 36.331第5.10.8.2部分以及3GPP 36.133中第B.6.1部分的表B.6.1‑1的规定,可以根据在同一GNSS系统中的GNSS卫星的数量以及接收到的GNSS信号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RSPL)来判断GNSS卫星是否可靠,以及是否需要切换同步模式。例如,表B.6.1‑1中规定了,若在GPS系统中,存在有6颗及以上的卫星且来自卫星的RSPL超过‑128.5dBmW的情况下,UE101可以认为有可靠的GNSS卫星102,也就是说,根据3GPP 36.331第5.10.8.2部分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UE101可以选择卫星同步模式。相似的,根据表B.6.1‑1,若在BDS系统中,在有6颗及以上的卫星且来自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SPL)超过‑133dBmW的情况下,UE101可以认为有可靠的GNSS卫星102,并且根据3GPP 36.331第5.10.8.2部分的规定,可以选择卫星同步模式。
[0041] 同理可知,对于处在较高同步优先级的UE101来说,也需要监测同步参考源,当该同步参考源变得不可靠或者不稳定时,需要切换到较低优先级的同步模式,以保证同步通信的可靠性。例如,假设一个UE101处在卫星同步模式下,当检测到GNSS卫星102不可靠时,就需要检测周围其他UE(例如RSU101a)是否可用,当其他UE可用时,该UE101可切换到参考UE同步模式。若其他UE也不可用,也就是说,找不到任何现有的参考源的情况下,该UE101切换到自同步模式。其中,优选处于与卫星同步的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例如RSU101a(因为路侧单元通常能较好的保持与卫星同步的状态)。根据上述同步模式切换方法,假设一个UE101处在参考UE同步模式下,则该UE101一方面需要保持监测是否有可靠的GNSS卫星102,如有,则及时切换到卫星同步模式,另一方面,当检测到作为同步参考源的其他UE不可用时,需要重新搜索同步参考源,在没有新的同步参考源的情况下,切换到自同步模式。根据3GPP36.133中第B.6.2部分的表B.6.2‑1的规定,可以通过接收到来自其他UE的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S‑RSRP)来判断该其他UE是否可用,例如,表B.6.2‑1中规定了S‑RSRP的最小值为‑124dBmW,当UE101接收到的S‑RSRP值大于等于‑124dBmW时,UE101可判断该所述其他UE可用,也就是说,根据3GPP 36.331第5.10.8.2部分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UE101可以选择参考UE同步模式。
[0042] 在GNSS卫星同步模式下,UE101通过卫星时钟进行同步,UE101的物理层(PHY)需要结合来自卫星数据通路(通常从UE101的GNSS芯片经过UE101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来到物理层)的GNSS绝对时间和来自GNSS芯片的1pps信号来对齐时隙。其中,1pps信号用来补偿由于上述卫星数据通路带来的时延。然而在图2所示的模式切换过程中,只考虑GNSS卫星信号的相关信息,没有考虑1pps信号的相关信息。根据现行的3GPP 36.213协议,物理层部分规定了LTE‑V2X时钟同步的标准,根据现行的3GPP36.331协议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部分规定了LTE‑V2X系统中判断UE101使用哪种同步模式的标准。也就是说,这两部分的标准是分开定义的,RRC层的标准里并没有考虑PHY层的异常可能带来的影响。然而从当前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由于芯片问题或者配置问题,导致1pps信号存在周期不稳定的情况。由于PHY层是参考来自GNSS的绝对时间和1pps信号来完成同步的,所以如果1pps信号周期不稳定则将影响到PHY层对时钟进行同步的工作。具体而言,由于没有稳定的1pps信号来纠正UE101中晶振的相位偏差,仅靠UE101中自身的晶振,UE101的同步时钟将逐渐产生相位偏移,即该同步时钟无法与GNSS卫星102或者其他UE保持同步。但是,由于RRC层并不考虑1pps信号的异常,如果此时RRC层对GNSS卫星102的判断仍为GNSS可靠,那么UE101就会保持GNSS卫星同步模式而不会切换同步模式。但此时,如果UE101的同步时钟已经偏移,该UE101已不能与其他UE正常通信,收包率急剧降低,对于处于车联网系统100中的车辆、人和设施都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
[0043]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的示意图。其中包括收发GNSS信号的处理芯片GNSS单元301、调制解调单元302、射频芯片RF IC303、PC5接口304,以及其他单元。GNSS单元301接收来自GNSS卫星102的信息,从中获取GNSS信号的相关信息,例如在同一GNSS系统中GNSS卫星的个数、GNSS卫星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RSPL),UTC信息等,并将这些相关信息输出给调制解调单元302。根据另一些实施例,GNSS单元301也可以直接将GNSS信号输出给调制解调单元302,由调制解调单元302来解析和获取上述信息。另外,GNSS单元301还产生1pps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给调制解调单元302,或者GNSS单元301分析所生产的1pps信号的周期并将相关信息输出给调制解调单元302。调制解调单元302可以通过判断1pps信号的周期是否为一秒,或者该周期是否在一个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0ns,其中100ns为可容忍的周期的误差),来判断1pps信号是否出现诸如突然消失、断断续续、脉冲不准等的不稳定情况。在1pps信号的周期为1秒,或者在设定的范围内,则判断1pps信号稳定,反之则判断1pps信号不稳定。
[0044] 调制解调单元302中的上层处理单元3021(包括LTEV  RRC层(Long  Term Evolution Vehicle Radio Resource Control))可根据来自GNSS单元301的与GNSS信号相关的信息(例如,3GPP 36.133中第B.6.1部分的表B.6.1‑1中规定的同一系统中的GNSS卫星数量是否达到6颗,不同GNSS系统中的GNSS信号的RSPL是否达到相应最小值)来判断GNSS卫星是否可靠。同时,GNSS单元301生成1pps信号,也将其输出给调制解调单元302中的物理层(LTEV PHY)3022。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1pps信号也可以由例如本地时钟分频来产生。调制解调单元302中的物理层3022根据来自GNSS单元301的1pps信号以及来自上层处理单元3021的GNSS绝对时间生成同步时钟。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LTEV PHY 3022还可以将
1pps信号本身或指示该1pps信号周期是否稳定的信息输出给上层处理单元3021,而无需GNSS单元301向调制解调单元302提供了。
[0045] RF IC 303通过PC5接口304接收来自其他UE的物理侧行链路广播(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PSB)消息,并对该PSB消息进行降频至基带。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上述PSB消息可以包括来自其他UE的同步信号及与同步信号相关的信息,例如,PSB消息携带的子边界,帧号,子帧号信息等。RF IC 303将经降频的PSB消息输出给LTEV PHY 3022,供PHY层生成同步时钟。另外,物理层3022还将与上述同步信号相关的信息输出给上层处理单元3021,供RRC层对同步信号是否可用进行判断(相当于是对作为同步参考源的参考UE进行判断)。上述与同步信号相关的信息至少包括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S‑RSRP)。
[0046]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将有关1pps信号的信息输出到RRC层(图中的上层处理单元3021),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pps信号不能到达RRC层的缺陷,RRC层在判决如何切换同步模式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至少三方面的信息:GNSS是否可靠,1pps信号是否稳定,参考UE的同步信号(REF)是否可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pps信号不参与同步模式判决带来的缺陷,保证了车联网系统100中各UE101之间的正常通信,提高了车联网系统100中的车辆、人和设施的安全性。
[0047] 具体的,如何根据GNSS是否可靠,1pps信号是否稳定以及参考UE的同步信号(REF)是否可用三方面的信息进行判决的过程可参看图4。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用户设备在不同同步模式下切换的示意图。
[0048] 图4示出了UE101分别在卫星同步模式、参考UE同步模式和自同步模式下进行切换的不同场景。其中,卫星同步模式是指UE101以GNSS卫星102为同步参考源,进行时钟同步的模式。参考UE同步模式是指UE101以其他UE同步参考源,进行时钟同步的模式,优选地,该其他UE已与卫星同步。自同步模式是指UE101以自身为同步参考源,进行时钟同步的模式。三种模式之间可相互切换,切换的依据至少包括以下三个:GNSS卫星102是否可靠、1pps信号是否稳定以及参考UE的同步信号(REF)是否可用。
[0049] 根据3GPP 36.133协议中第B.6.1部分的表B.6.1‑1的规定,GNSS卫星102是否可靠是指:在同一GNSS系统中,卫星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并且UE101接收到的来自这些卫星的GNSS信号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RSPL)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可判定GNSS卫星102为可靠,反之则判定为不可靠。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均由上述的表B.6.1‑1决定。例如,根据表B.6.1‑1,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如果至少有6(第一阈值)颗卫星的RSPL大于‑133dBmW(第二阈值),则可判定GNSS卫星102(即,北斗卫星)可靠,否则判定GNSS卫星102不可靠。再如,根据表B.6.1‑1,在GPS卫星导航系统中,如果至少有6(第一阈值)颗卫星的RSPL大于‑128.5dBmW(第二阈值),则可判定GNSS卫星102(即,GPS卫星)可靠,否则判定GNSS卫星102不可靠。实践中,UE101可以根据接收到的GNSS信号分别来自哪些卫星来确定同一系统中(例如,GPS卫星导航系统或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存在的GNSS卫星的数量,或者如果接收到的GNSS信号中携带同一系统中存在的GNSS卫星的数量,那么UE101可以通过解析该GNSS信号来确定上述GNSS卫星的数量。或者,在允许跨GNSS系统接收GNSS信号(例如,可以同时使用GPS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情况下,上述的至少为第一阈值(例如6颗)的GNSS卫星可以来自不同的GNSS系统。例如,UE101接收到的GNSS信息分别来自3颗GPS卫星以及3颗北斗卫星。并且,其中的来自GPS卫星和来自北斗卫星的RSPL分别大于各自对应的第二阈值。例如,GPS卫星导航系统中的3颗卫星的RSPL大于‑128.5dBmW(第二阈值),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3颗卫星的RSPL大于‑133dBmW(第二阈值)。
[0050] 1pps信号是一个周期性出现的脉冲信号,例如,1pps的周期为1s。由于通信网络的需要,上述的脉冲需稳定的按周期(例如,1s)出现。实践中,对该周期值存在可容忍的误差,例如,可容忍的最大误差为±100ns。也就是说,上述的脉冲需要稳定地以1s±100ns之内的周期出现。UE101可以根据多种方案来判断1pps是否稳定。例如,若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ns内),或者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连续n(例如,n<3)次出现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ns内)的情况,则可判定1pps信号稳定。若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不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ns内),或者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连续n(例如,n≥3)次出现不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ns内)的情况,则可判定1pps信号不稳定。再如,当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出现连续n(例如,n≥3)次不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0ns内)的情况后,在一预定时间内(例如,20s内)不再出现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不在设定范围内的情况,则判定为1pps信号稳定,反之则判定为1pps信号不稳定。上述间隔时间不在设定范围内的场景,可以包括:①脉冲周期不稳定,例如,脉冲持续以1s左右的周期出现,但该周期的误差大于±100ns,②脉冲丢失,例如,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为
2s、3s……,③脉冲消失,例如,最后一个脉冲出现后,超过m(例如,m≥3)秒没有出现下一个脉冲。
[0051] 如图4所示,对于参考UE同步模式,根据3GPP 36.133中第B.6.2部分的表B.6.2‑1的规定,来自参考UE的同步信号(REF)是否可用是指UE101接收到的来自其他UE(即,参考UE同步模式中的同步参考源)的侧链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S‑RSRP)的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例如,‑124dBmW),若S‑RSRP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则认为REF可用,否则认为REF不可用。
[0052] 基于上述的对GNSS卫星102是否可靠、1pps信号是否稳定以及REF是否可用的定义,根据图4所示,UE101可以对上述三个条件进行监测和判定,以决定是继续保持当前的模式,还是需要切换到其他同步模式。具体的,在UE101判定GNSS卫星102不可靠或1pps信号不稳定,并且REF可用的情况下,选择参考UE同步模式;在UE101判定GNSS卫星102可靠且1pps信号稳定的情况下,选择卫星同步模式;在UE101判定GNSS卫星102不可靠或1pps信号不稳定,并且REF不可用的情况下,选择自同步模式。
[0053] 此外,UE101可以通过PC5接口304接收来自其他UE的PSB消息,其中PSB消息中包含用于参考UE同步模式的同步信号(REF)。在这个过程中,UE101可能发现多个其他UE发送的PSB消息中携带的同步信号可以被判定为REF可用,其中,可能包括与卫星同步通信的其他UE,例如处于卫星同步模式的其他UE101(直接与卫星同步通信),又或者虽然处于参考UE同步模式,但该同步参考源是与卫星同步的其他UE101(间接与卫星同步通信);还可能包括处于参考UE同步模式,且该同步参考源未与卫星同步的其他UE101(未与卫星同步通信);又或者处于自同步模式的其他UE(未与卫星同步通信)。UE101在该多个可用的其他UE中选择一个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根据3GPP 36.331第5.10.8.2部分的规定,上述的选择顺序可以是:优选直接或间接与卫星同步的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次选未与卫星同步的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最后选择处于自同步模式的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
[0054] 同样根据3GPP 36.331第5.10.8.2部分的规定,若已选定了一个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此时若还存在若干待选的其他UE,则可根据以下条件选择更合适的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最强的待选的其他UE的S‑RSRP超过TS 36.133[16]中的参数syncRefMinHyst指示的最低要求,最强的待选的其他UE与当前的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的其他UE属于同一优先级,并且,根据参数
syncRefDiffHyst的指示,最强的待选的其他UE的S‑RSRP超过当前的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的其他UE的S‑RSRP。
[0055] 图4所示的同步模式切换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GNSS芯片产生的1pps信号是否稳定、GNSS卫星是否可靠以及来自其他UE的同步信号REF是否可用的信息,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有助于更准确的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同步同步通信的状态,有助于提高用户设备的收发包的准确率。
[0056]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UE101执行的同步方法流程图。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该方法可以由UE101中的OBU,例如图3中的OBU来执行。如图5所示,在步骤S1中,UE101中的GNSS芯片301获取来自GNSS卫星102的GNSS信号,该GNSS卫星102可以包括GPS卫星、BDS卫星、或者其他GNSS系统的卫星。在步骤S1中,GNSS芯片301还根据GNSS信号产生1pps信号以协助UE101的调制解调单元302中的物理层3022对GNSS信号携带的卫星绝对时间做时隙对齐。
[0057] 在步骤S2中,根据该GNSS信号,UE101中的调制解调单元302中的RRC层3021判定GNSS信号是否可靠。根据3GPP 36.133协议中第B.6.1部分的表B.6.1‑1的规定,GNSS卫星102是否可靠是指:在同一GNSS系统中,卫星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并且UE101接收到的来自这些卫星的GNSS信号的参考信号功率电平(Re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RSPL)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可判定GNSS卫星102为可靠,反之则判定为不可靠。例如,根据3GPP 36.133协议中第B.6.1部分的表B.6.1‑1的规定,当RRC层
3021通过GNSS信号确定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中,至少有6(第一阈值)颗卫星的RSPL大于‑133dBmW(第二阈值),则判定GNSS卫星102可靠(即图3中的GNSS可靠),否则判定GNSS卫星102不可靠(即图3中的GNSS不可靠)。
[0058] 在步骤S3中,物理层3022对1pps信号是否稳定进行判断。如前所述,该1pps信号是由GNSS芯片301产生的。这是一个周期性出现的脉冲信号,且为了保证通信网络的同步时钟的稳定,上述的脉冲需稳定的按周期(例如,1s)出现。实践中,对该周期值存在可容忍的误差,例如,可容忍的最大误差为±100ns。也就是说,上述的脉冲需要稳定地以1s±100ns之内的周期出现。UE101可以根据多种方案来判断1pps是否稳定。例如,若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ns内),或者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连续n(例如,n<3)次出现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ns内)的情况,则可判定1pps信号稳定。若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不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ns内),或者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连续n(例如,n≥3)次出现不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ns内)的情况,则可判定1pps信号不稳定。再如,当相邻的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出现连续n(例如,n≥3)次不在设定范围内(例如,1s±100ns内)的情况后,在一预定时间内(例如,20s内)不再出现两个脉冲的间隔时间不在设定范围内的情况,则判定为1pps信号稳定,反之则判定为1pps信号不稳定。
[0059] 或者,也可以是物理层3022直接将1pps信号输出给RRC层3021,由RRC层3021进行上述的判断,以得出1pps信号是否稳定的判断。步骤S3在判断GNSS信号可靠的前提下且1pps信号稳定的情况下,选择卫星同步模式(步骤S4),反之则进入获取其他UE101发出的同步参考信号的步骤(步骤S5)。
[0060] 步骤S4中,进入卫星同步模式后,物理层3022根据1pps信号和GNSS信号携带的UTC信息做时隙对齐的工作,以使UE101与GNSS卫星保持良好的同步通信。另一方面,调制解调单元302还要返回步骤S2,持续监测GNSS信号是否可靠、1pps信号是否稳定以及REF信号是否可用,以维持同步通信的可靠性。
[0061] 步骤S5中,基于之前已经判定GNSS信号不可靠或者1pps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RF IC 303通过PC5接口304接收其他UE发送的PSB(物理侧行链路广播,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消息,物理层3022能够从中得到同步信号(REF)以及该REF的S‑RSRP的值。根据3GPP 36.133中第B.6.2部分的表B.6.2‑1的规定,来自参考UE的REF是否可用是指UE101接收到的来自其他UE(即,参考UE同步模式中的同步参考源)的S‑RSRP的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例如,‑124dBmW),若S‑RSRP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则认为REF可用,否则认为REF不可用。
[0062] 通常情况下,UE101能够接收到的PSB消息为多个,也就是说,物理层3022能够能得到多个REF及REF的S‑RSRP。步骤S6中,RRC层3021根据前文的说明,对多个REF的S‑RSRP进行判断,选取出其中S‑RSRP大于等于第三阈值的其他UE。选出的其他UE被认为是REF可用的。但该其他UE可能不止一个,其中,可能包括与卫星同步通信的其他UE,例如处于卫星同步模式的其他UE101(直接与卫星同步通信),又或者虽然处于参考UE同步模式,但该同步参考源是与卫星同步的其他UE101(间接与卫星同步通信);还可能包括处于参考UE同步模式,且该同步参考源未与卫星同步的其他UE101(未与卫星同步通信);又或者处于自同步模式的其他UE(未与卫星同步通信)。在此情况下,根据3GPP 36.331第5.10.8.2部分的规定,UE101选择同步参考源顺序可以是:优选直接或间接与卫星同步通信的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次选未与卫星同步通信的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最后选择处于自同步模式的其他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当多个可用的其他UE处于同一同步模式的情况下,UE101可以选择其中S‑RSRP值最高的UE作为参考UE同步模式下的同步参考源。
[0063] 在确定了同步参考源后,执行步骤S7。类似于步骤S4,步骤S7中,物理层3022以REF为同步时钟,使UE101与选定的同步参考源保持良好的同步通信。另一方面,调制解调单元302还要返回步骤S2,持续监测GNSS信号是否可靠、1pps信号是否稳定以及REF信号是否可用,以维持同步通信的可靠性。
[0064] 如经过步骤S6后,未找到合适的同步参考源,例如,在隧道中,无法接收GNSS卫星信号,也没有其他UE的情况下,UE101以自身为同步参考源,并通过PC5接口304发送PSB消息,即进入自同步模式(步骤S8)。同样,另一方面,调制解调单元302还要返回步骤S2,持续监测GNSS信号是否可靠、1pps信号是否稳定以及REF信号是否可用,基于该3个信号,调制解调单元302判断出可选择卫星同步模式或参考UE同步模式时,UE101切换到相应的模式。也就是说,当UE101处于自同步模式时,优选切换到卫星同步模式或参考UE同步模式,而不是保持自同步模式。
[0065] 图5所示的同步方法的过程通过不断循环监测GNSS是否可靠、1pps是否稳定以及REF是否可靠这三个信息来保证用户设备的同步状态,弥补现有技术中不考虑1pps信号而带来的“伪同步”,提高了车联网系统100中的用户设备的收发包准确率。
[0066]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UE101的系统示意图。
[0067] UE101可以包括处理器100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头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170C,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0068]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UE101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UE101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0069] 处理器1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0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MCU)、应用处理器(应用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
[0070] 其中,调制解调器用于根据3GPP的协议,将需要发射的基带信号调制成可以通过天线传输的已调信号,和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解调成UE101的处理器能够处理的基带信号。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0071] 处理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0072] 处理器100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00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00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00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0073]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
[0074] UE101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搜索方法,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0075]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UE101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0076]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UE101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00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00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如图5中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上述的NAS层、RRC层以及PHY层可以作为功能模块被设置在移动通信模块150中。
[0077]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00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UE101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UE101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
[0079]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UE101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00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小区搜索参数表可以存储在通过外接存储器接口120连接的外部存储卡中。
[0080]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UE101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00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UE101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小区搜索参数表,处理器100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如图3‑4所示的小区搜索方法。
[0081]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UE101的接触和分离。UE101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UE101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UE101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UE101中,不能和UE101分离。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诸如PLMN等无线通信网络的信息可以存储在SIM卡中。
[0082] 本申请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磁件、固件等方式实现。
[0083]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0084]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文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0085] 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表示性指令来实现,指令表示处理器中的各种逻辑,指令在被机器读取时使得该机器制作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技术的逻辑。被称为“IP核”的这些表示可以被存储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被提供给多个客户或生产设施以加载到实际制造该逻辑或处理器的制造机器中。
[0086] 虽然本申请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申请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申请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申请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申请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87] 此外,各种操作将以最有助于理解说明性实施例的方式被描述为多个离散操作;然而,描述的顺序不应被解释为暗示这些操作必须依赖于顺序。特别是,这些操作不需要按呈现顺序执行。
[0088]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或“单元”可以指代、是或者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共享、专用或组)处理器和/或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
[0089] 在附图中,以特定布置和/或顺序示出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布置和/或排序。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可以以不同于说明性附图中所示的方式和/或顺序来布置。另外,在特定图中包含结构或方法特征并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以与其他特征组合。
[0090] 本申请公开的机制的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中。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系统包括多个处理器、存储系统(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多个输入设备以及多个输出设备。
[0091]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0092]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申请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0093]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在一些情况下,至少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表示性指令来实现,指令表示处理器中的各种逻辑,指令在被机器读取时使得该机器制作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的技术的逻辑。被称为“IP核”的这些表示可以被存储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被提供给多个客户或生产设施以加载到实际制造该逻辑或处理器的制造机器中。
[0094] 这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机器或设备制造或形成的物品的非瞬态的有形安排,其包括存储介质,诸如:硬盘任何其它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紧致盘只读存储器(CD‑ROM)、紧致盘可重写(CD‑RW)以及磁光盘;半导体器件,例如只读存储器(ROM)、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之类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闪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相变存储器(PCM);磁卡或光卡;或适于存储电子指令的任何其它类型的介质。
[0095] 因此,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还包括非瞬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介质包含指令或包含设计数据,诸如硬件描述语言(HDL),它定义本申请中描述的结构、电路、装置、处理器和/或系统特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