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光学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申请号 CN202211338138.3 申请日 2022-10-28 公开(公告)号 CN117991542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京东方晶芯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吉伟; 朱红丽; 李驭骉; 卫驰; 储敬; 徐晓飞;
摘要 本公开 实施例 提供一种 背光 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发光 基板 ,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挡光条,沿发光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在衬底基板的朝向发光元件的一侧, 扩散板 ,位于发光基板的出光侧,扩散板的朝向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相对于挡光条的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靠近衬底基板,扩散板的朝向发光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挡光条的避让槽。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改善显示装置边缘发暗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
挡光条,沿所述发光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朝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
扩散板,位于所述发光基板的出光侧,所述扩散板的朝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相对于所述挡光条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靠近所述衬底基板,所述扩散板的朝向所述发光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挡光条的避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条的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一侧的内侧面与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不平行,所述挡光条的内侧面能够反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条的内侧面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向外倾斜,所述挡光条的内侧面与所述衬底基板表面之间的夹为70°~
8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包括第一避让壁和第二避让壁,所述第一避让壁用于避让所述挡光条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避让壁用于避让所述挡光条的内侧面,所述第二避让壁与所述挡光条的内侧面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让壁与所述挡光条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范围为1.5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光条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的尺寸的范围为2mm~2.6mm;和/或,所述挡光条的材质为白色树脂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位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发光基板的一侧,所述色转换层包括色转换区域以及围绕所述色转换区域的失效区域,所述挡光条的内侧面的延伸面与所述色转换层的相交线位于所述色转换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多个保护凸起,多个所述保护凸起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朝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保护凸起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扩散板的朝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保护凸起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外周侧面上贴附有反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之外的边框区,多个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区,所述挡光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边框区。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扩散板的背离所述发光基板的一侧。

说明书全文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装置需要采用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芯片作为光源现有技术中,采用玻璃扩散板的LED背光模组时,显示装置存在边缘发蓝、发暗现象。
发明内容
[0003]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0004]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0005] 发光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
[0006] 挡光条,沿发光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在衬底基板的朝向发光元件的一侧,
[0007] 扩散板,位于发光基板的出光侧,扩散板的朝向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相对于挡光条的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靠近衬底基板,扩散板的朝向发光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避
让挡光条的避让槽。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光条的朝向发光元件一侧的内侧面与衬底基板的表面不平行,挡光条的内侧面能够反射光线。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光条的内侧面在远离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向外倾斜,挡光条的内侧面与衬底基板表面之间的夹为70°~85°。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避让槽包括第一避让壁和第二避让壁,第一避让壁用于避让挡光条的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第二避让壁用于避让挡光条的内侧面,第二避让壁与
挡光条的内侧面相互平行。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避让壁与挡光条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尺寸范围为1.5mm~2mm。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0013] 所挡光条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方向上的尺寸的范围为2mm~2.6mm;和/或,
[0014] 挡光条的材质为白色树脂材料。
[00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色转换层,色转换层位于扩散板的远离发光基板的一侧,色转换层包括色转换区域以及围绕色转换区域的失效区域,挡光条的内侧面的延伸面
与色转换层的相交线位于色转换区域内。
[00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基板还包括多个保护凸起,多个保护凸起设置在衬底基板的朝向发光元件的一侧,保护凸起覆盖发光元件,扩散板的朝向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与
保护凸起相接触
[001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扩散板的外周侧面上贴附有反射膜。
[00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之外的边框区,多个发光元件设置在显示区,挡光条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边框区。
[0019]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扩散板的背离发光基板的一侧。
[0020]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挡光条可以将扩散板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间隙遮挡,避免光线通过间隙射出,改善了背光模组边缘发暗的问题。
[0021]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进一步的
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2]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
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
[0023]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设置有挡光条的发光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设置有挡光条的发光基板的平面示意图的一部分;
[0028] 图6A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0029] 图6B为图6A所示的平面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0、发光基板;11、衬底基板;12、发光元件;13、保护凸起;20、扩散板;21、避让槽;211、第一避让壁;212、第二避让壁;213、第一间隙;30、遮挡条;31、上表面;32、内侧面;40、
色转换层;41、色转换区域;42、失效区域;50、光学膜材;60、背板;7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
不同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结合。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
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4] 本公开中的发光二极管芯片(LED芯片)可以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芯片,或者,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芯片。
[0035] 采用LED背光模组的显示产品对厚度和边框有极高的要求,在要求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OD=0的同时要求背光模组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并且还要求实现三遍无边框、甚
至四边无边框。在采用玻璃基LED背光模组时,OD=0时,显示装置边缘发蓝、发暗问题比较
明显。
[0036]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光基板10和扩散板20的边缘除了背板60的折墙61之外,没有其它遮挡,靠近边缘位置的发光元件12例如
LED芯片发出的部分光线会被折墙61吸收,导致背光模组发暗。可以理解的是,折墙61通常
件,但折墙61的表面并不是完全光滑的镜面,虽然折墙61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反射作
用,但能反射的光是有限的,因此,LED芯片发出的部分光线会被折墙61吸收。
[0037] 如图1所示,色转换层40由于裁切问题,通常在边缘具有约1mm的失效区域,导致LED芯片发出的一部分光线无法经过色转换层40进行转化,导致背光模组边缘发蓝。
[0038] 为了改善显示模组的发蓝、发暗问题,可以在扩散板20周向侧面上贴附反射膜。对于OD=0的产品,扩散板20与发光基板10上的保护凸起13接触,保护凸起13使得扩散板20与
发光基板10的衬底基板11之间形成约0.5mm的间隙,该间隙的存在导致反射膜无法完全遮
挡外露的光线,致使背光模组边缘发暗问题无法完全避免。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让靠近显
示区边界的LED芯片超出显示区1mm,虽然这样的方案有一定的效果,但这样的方案不利于
实现窄边框或无边框。
[0039] 为了解决背光模组边缘发蓝问题,一种可行的方案是设计色转换层40时,使色转换层40的外边缘位于扩散板20的外边缘之外的区域,从而,从扩散板20出来的光线不会经
过色转换层40的失效区域42。虽然这种方案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会导致显示装置边框
增大,不利于实现窄边框或无边框。
[0040]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设置有挡光条的发光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背光模
组可以包括发光基板10、挡光条30和扩散板20。发光基板10包括衬底基板11和多个发光元
件12,多个发光元件12设置在衬底基板11的一侧。挡光条30沿发光基板10的至少一部分边
缘设置在衬底基板11的朝向发光元件12的一侧,如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图4中只示出了
挡光条与发光基板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没有示出发光基板上的发光元件12。
[0041] 示例性地,挡光条30沿发光基板10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在衬底基板11的朝向发光元件12的一侧,可以理解为,挡光条30设置在衬底基板11的朝向发光元件12的一侧,且挡
光条30沿发光基板10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扩散
板20与发光基板10的衬底基板11之间形成约0.5mm的间隙,发光基板10的整个边缘均具有
该间隙。将挡光条30设置为沿发光基板10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例如,发光基板10为矩
形,将挡光条30设置为沿矩形的发光基板10的一个边的边缘设置。从而,挡光条30至少可以
沿发光基板10的至少一部分边缘遮挡对应的间隙,避免位于边缘的发光元件12发出的部分
光线通过对应边缘的间隙射出,导致边缘发暗。
[0042] 如图2所示,扩散板20位于发光基板10的出光侧,扩散板20的朝向发光基板10一侧的表面相对于挡光条30的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表面靠近衬底基板11。扩散板20的朝向发
光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21,避让槽21用于避让挡光条30。避让槽21与挡光条30相匹
配,从而,扩散板20不会与挡光条30产生干涉。如图2所示,避让槽21可以包括第一避让壁
211和第二避让壁212,扩散板20的朝向发光基板10一侧的表面可以包括第一避让壁211、第
二避让壁212和第一表面23。第一表面23与衬底基板11之间形成间隙。
[0043]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由于扩散板20与发光基板10的衬底基板11之间形成约0.5mm的间隙,使得位于边缘的发光元件12发出的部分光线通过该间隙射出,导致边缘发
暗。
[0044] 本公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挡光条30沿发光基板10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在衬底基板11的朝向发光元件12的一侧,扩散板20上设置避让槽21来避让挡光条30,扩散板20的
第一表面23相对于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靠近衬底基板11,亦即,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高于
扩散板20的第一表面23,如图2所示,这就使得挡光条30可以完全将扩散板20与衬底基板11
之间的间隙遮挡。从而,当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线通过扩散板20与衬底基板11之间的间隙
向外出射时,会被挡光条30遮挡,避免光线通过间隙射出,进而避免光线损失,进而将发光
元件12发出的光线限制在扩散板20与发光基板10限定的区域内,改善了背光模组边缘发暗
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和亮度
[0045] 如图4所示,发光基板10的周向边缘可以理解为围绕发光基板10一周的边缘,图4中采用粗实线示出了发光基板10的周向边缘。在一个实施例中,挡光条30可以沿发光基板
10的一部分边缘设置,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挡光条30可以沿发光基板10的周向
边缘设置,也就是说,挡光条30可以沿发光基板10的整个一周边缘设置。避让槽21沿扩散板
20的周向边缘设置,避让槽21与挡光条30相匹配、位置相对应。避让槽21与挡光条30相匹
配,可以理解为,在背光模组装配完成后,避让槽21可以完全避让挡光条30,挡光条30不会
与避让槽21的表面产生干涉,在此不对避让槽21的截面形状和挡光条30的截面形状作限
定,避让槽21的截面形状和挡光条30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满足背光模组装
配完成后,避让槽21可以完全避让挡光条30即可。避让槽21与挡光条30的位置相对应,可以
理解为,在挡光条30所在的位置,对应地,扩散板20上设置避让槽21,以避免挡光条30与扩
散板20产生干涉。在背光模组装配完成后,挡光条30嵌入避让槽21。这样的方式,挡光条30
可以围绕背光模组的整个周向对光线进行遮挡,避免光线射出扩散板20与发光基板10限定
的区域之外,进一步提高光效和亮度。
[004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挡光条30的朝向发光元件12一侧的内侧面32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不平行。
[0047] 在一个实施例中,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不平行,可以理解为,如图2所示,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与衬底基板11的上表面相交,或者,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
的延伸面与衬底基板11的上表面相交;或者,可以理解为,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与衬底基板
11的上表面之间的角度β大于0且小于180°。
[0048] 示例性地,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可以向里倾斜,也就是说,图2中的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与衬底基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角度β大于90°且小于180°。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也可
以向外倾斜,也就是说,图2中的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与衬底基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角度β
大于0°且小于90°。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也可以与衬底基板11的上表面相垂直,也就是说,
图2中的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与衬底基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角度β为90°。这样的结构,挡光
条均可以起到遮挡光线的作用。
[0049]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能够反射光线,从而,当光线照射到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时,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可以将光线反射会扩散板20内或者反射
回间隙内,使得光线被进一步利用。
[005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在远离衬底基板11的方向上向外倾斜,也就是说,当挡光条30沿发光基板10的周向边缘设置一圈后,挡光条30的内侧面
32呈敞口状。这样的方式,当将挡光条30设置在发光基板10上后,方便后续安装扩散板20。
[0051] 示例性地,挡光条30可以通过双面胶贴附在衬底基板11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固定结构将挡光条30固定在衬底基板11表面。
[005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与衬底基板11表面之间的夹角β为70°~85°(包括端点值)。示例性地,夹角β可以为70°、75°、80°、85°中的一个数值,例
如夹角β可以为80°。将夹角β设置为70°~85°,可以保证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将照射到其上
的光线再次反射进扩散板20中,避免光线损失。
[005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色转换层40。色转换层40位于扩散板20的远离发光基板10的一侧。色转换层40包括色转换区域41和失效区域42,失效
区域42围绕色转换区域41。在扩散板20出射的光线通过色转换区域41时,光线被转化为白
光。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的延伸面与色转换层40的相交线位于色转换区域41内。
[0054] 需要说明的是,在色转换层40裁切时,会导致色转换层40的边缘出现失效区域42,失效区域42的宽度约为1mm,导致色转换层40形成了色转换区域41和失效区域42。相关技术
中,发光基板10的边缘LED芯片发出的光线有一部分会通过失效区域42,无法将LED芯片发
出的蓝光转化为白光,导致显示装置出现边缘发蓝的现象。
[0055] 本公开实施例中,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的延伸面与色转换层40的相交线位于色转换区域41内,从而,经过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反射的光线均可以进入色转换区域41,避免了
边缘LED芯片发出的部分光线通过失效区域42而无法转化为白光,使得发光基板10发出的
光线均可以通过色转换层40的色转换区域41转化为白光,改善了边缘光线无法通过色转换
层40转化而导致的边缘发蓝问题。
[005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避让槽21可以包括第一避让壁211和第二避让壁212。第一避让壁211用于避让挡光条30的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表面(即挡光条30的上表
面31),第一避让壁211可以自扩散板20的外周边缘朝向扩散板20中心延伸。第二避让壁212
用于避让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
[0057] 示例性地,第二避让壁212与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可以相互平行。第二避让壁212与第一避让壁211连接。
[0058] 通常,在组装背光模组时,将挡光条30固定在发光基板10表面上后再组装扩散板20。将第二避让壁212设置为与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相互平行,可以更加方便地放置扩散板
20,提高扩散板20的组装效率。扩散板20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扩散板20会出现膨胀,因此,
将第二避让壁212设置为与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相互平行,可以使得第二避让壁212与挡光
条30的内侧面32之间的间隙均匀,当扩散板20膨胀时,有利于扩散板20均匀变形,避免扩散
板20由于变形不均匀出现挤压弯曲、褶皱而影响显示效果。
[0059] 在组装扩散板20时,为了避免挡光条30接触扩散板20而对扩散板20造成损伤,如图2所示,可以在第二避让壁212与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之间设置第一间隙213,第一间隙
213的尺寸范围为1.5mm~2mm(包括端点值)。示例性地,第一间隙213的尺寸可以为1.5mm~
2mm的任意值,例如,第一间隙213的尺寸可以为1.5mm、1.8mm或2mm。
[006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避让壁211可以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相平行,如图2所示。
[0061]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的宽度W满足以下条件:
[0062] W>[(H3‑H4)+H1]*tanβ,或者,W>[H2+H1]*tanβ,其中,H1为色转换层4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1方向上的尺寸,H3为扩散板2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1方向上的尺寸,H4为避让槽在
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1方向上的尺寸,H2可以为第一避让壁211与扩散板20的远离衬底基板
11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
[0063] 在一个实施例中,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的宽度W大于或等于1mm,W的最大值可以根据背光单元的尺寸确定。
[0064]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存在加工和装配误差,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与第一避让壁211之间可能存在误差间隙,在计算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的宽度W时,没有将该误差间隙计算在
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实施中,如果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与第一避让壁211
之间的间隙过大,在计算上表面31的宽度W时,需要考虑上表面31与第一避让壁211之间的
间隙。
[0065] 将宽度W限定为大于[(H3‑H4)+H1]*tanβ或者W>[H2+H1]*tanβ,可以实现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的延伸面与色转换层40的相交线位于色转换区域41内,避免经内侧面32反射的
光线进入色转换层40的失效区域42。
[0066] 需要说明的是,扩散板20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扩散板20会出现膨胀。如果第一间隙213的尺寸过小,在扩散板20膨胀时会导致扩散板20受到挤压应而发生弯曲、褶皱,影
像显示效果;如果第一间隙213的尺寸过大,会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第一间隙213,增大光线损
失的险。将第一间隙213的尺寸范围设置为1.5mm~2mm,不仅可以保证扩散板20在高温、
高湿条件下不会出现弯曲、褶皱,而且也可以避免更多光线通过第一间隙213,降低光线损
失,改善边缘发暗现象。
[0067]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来设计第一间隙213的合适尺寸。
[0068] 第一间隙的尺寸={[扩散板膨胀系数*扩散板的长度*(环境温度‑25°)]/2}+扩散板成型公差+挡光条成型公差+挡光条粘贴公差。
[0069]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OD=0的背光模组中,扩散板20厚度的尺寸范围为2.8mm~3.2mm(包括端点值),例如扩散板20的厚度为3mm。
[007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挡光条3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1方向上的尺寸的范围为2mm~2.6mm(包括端点值)。例如挡光条3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1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为2mm
或2.5mm。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挡光条30的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表面低于扩散板20的远
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表面。从而,当组装扩散板20后,挡光条30与避让槽21之间形成的间隙
不仅包括第一间隙213,还可以包括挡光条30上表面31与第一避让壁211之间的第二间隙,
第一间隙213和第二间隙形成折弯形的间隙。折弯形的间隙可以避免第一间隙213的光线进
入第二间隙,进而避免光线通过第二间隙出射,进一步减小光线损失,改善边缘发暗现象,
提高显示装置亮度。
[007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的反射功能,可以在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设置反射膜,例如可以在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涂覆反射材料层例如。另一个实
施例中,可以选用具有反射性能的材料的挡光条30。例如,挡光条30的材料可以包括聚
酯(PC)。采用PC材质的挡光条30,挡光条30的内侧面32具有反射功能,可以反射光线。
[007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挡光条30的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表面即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可以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相平行;挡光条30的外侧面可以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
相垂直。从而,挡光条30的横截面可以为直角梯形。第一避让壁211可以与挡光条30的上表
面31相平行。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挡光条30的加工制作,并且有利于避让槽21的制备。将挡
光条30的外侧面设置为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相垂直,使得挡光条30不会另外占用边框位
置,有利于实现窄边框或0边框。
[007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可以不平行。示例性地,第一避让壁211可以与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可以不平行,只要第一避让壁211可以避
让挡光条30的上表面31即可。挡光条30的外侧面可以与衬底基板11的表面可以不相垂直。
这样的方式中,挡光条30的横截面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四边形。
[0074]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只是示例性地给出了挡光条30的横截面的一个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挡光条30的横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四边形或直角梯形,挡光条30的横截面形状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可以起到对应的作用即可。对应地,避让槽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根据
需要设置,并不限定于上文中的形状,只要可以避让挡光条即可。
[007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发光基板10还可以包括多个保护凸起13,多个保护凸起13设置在衬底基板11的朝向发光元件12的一侧。多个保护凸起13与多个发光元件12
一一对应,保护凸起13覆盖发光元件12,对发光元件12起到保护的作用。扩散板20的朝向发
光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与保护凸起13相接触。保护凸起13的材质可以为树脂类材料。
[0076] 对于OD=0的背光模组,扩散板20放置在保护凸起13上,使得扩散板20与衬底基板11之间具有约0.5mm的第三间隙14。
[0077]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扩散板20的外周侧面上贴附有阻光膜24。阻光膜24的设置,可以避免扩散板20中的光线通过扩散板20的外周侧面而射出,进一步提高了亮度。
示例性地,阻光膜24可以为反光膜,通过反射光线阻挡光线通过扩散板20的外周侧面射出。
或者,阻光膜24可以为黑色胶带,起到阻挡光线的作用。
[0078]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设置有挡光条的发光基板的平面示意图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衬底基板11包括显示区111和位于显示区111之外的边框区112。多个发光元件12设置
在显示区111,挡光条30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位于边框区112。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挡
光条30影响显示,避免显示装置在显示过程中出现挡光条阴影。
[0079] 如图5所示,发光基板10还可以包括微型控制芯片15,微型控制芯片15设置在衬底基板11的朝向发光元件12的一侧。微型控制芯片15上覆盖有保护胶16。扩散板20与保护胶
16相接触。
[0080] 图6A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平面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A所示,扩散板20可以包括基材本体25以及设置在基材本体25
一侧的多个扩散图案22,多个扩散图案22与多个发光元件12一一对应。基材本体25的材质
可以为玻璃。扩散图案22可以对照射到扩散图案22上的光线进行反射以提高扩散板20的匀
光效果。示例性地,扩散图案22可以为凸起结构22。图6A中示出了一个凸起结构22与一个发
光元件12的对应关系。凸起结构22包括至少一个子凸起221。示例性地,凸起结构22包括多
个子凸起221。相邻子凸起221之间的间隙从凸起结构22的中心朝向边缘逐渐增大。从图6A
和图6B可以看出,位于凸起结构22中部的相邻两个子凸起221的间隙小于位于边缘的相邻
两个子凸起221的间隙。
[0081] 示例性地,子凸起221的尺寸可以从凸起结构22的中心朝向边缘逐渐减小。
[0082] 如图6A和图6B所示结构的凸起结构22,可以降低背光模组与发光元件12正对位置的亮度,使得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线在照射到凸起结构22后更好地向周围反射并扩散,提
高匀光效果。并且,位于凸起结构22中部的相邻子凸起221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当子凸起221
材质的反射率过大时,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间隙出射,避免背光模组在与发光
元件12正对位置出现暗点。
[0083] 示例性地,多个子凸起221可以在基材本体25的表面呈阵列式排布,或者呈周期性阵列排布,或者呈其它状态排布。例如,多个子凸起221可以自凸起结构22的中心到边缘呈
密度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
[0084] 多个子凸起221中,各个子凸起221的形状、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008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子凸起221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形状可以为圆形。
[0086] 示例性地,子凸起221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尺寸可以根据匀光需求进行调整。
[0087]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印刷、喷墨打印或压印工艺在基材本体25的表面形成多个子凸起221,子凸起221的材料可以与基材本体25的材料相同或不相同。或者,可以对基材本体
25的朝向发光元件12一侧的表面进行加工,去除一部分材料来形成子凸起221。
[008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扩散图案22设置在基材本体25的朝向发光基板10的一侧表面上;或者,扩散图案22设置在基材本体25的背离发光基板10的一侧表面上。
[0089] 示例性地,当扩散图案22设置在基材本体25的朝向发光基板10的一侧表面上,扩散板20的朝向发光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与保护凸起13相接触,也就是说,扩散图案22与保护
凸起13相接触,如图6A所示。
[0090]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本公开任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显示面板70,显示面板70位于扩散板20的背
离发光基板10的一侧。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70提供背光。
[0091] 示例性地,色转换层40位于扩散板20与显示面板70之间。
[009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板60,背板60位于发光基板10的背离扩散板20的一侧。发光基板10可以通过双面胶粘贴在背板60表面。背板60的边缘
设置有折墙61,折墙61自背板60的边缘朝向出光侧延伸,从而,折墙61可以包围发光基板10
和扩散板20。
[0093]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色转换层40与显示面板70之间的光学膜材50。从背光模组的色转换层40出射的光线经过光学膜材50后,光线变得更加均
匀,进一步提高匀光效果。
[0094]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外胶框90,外胶框90围绕背板60设置。
[0095]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70可以为液晶面板,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
[0096]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后,显示装置边缘发暗、发蓝问题得到了改善。
[0097] 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9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9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
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00]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0101]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02]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
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此外,本公开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
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103]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
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
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